為什麼人類嬰兒需要這麼長時間來成長為成年人類?

人類生命大約60-80年,其中至少15%(10-15)年被用來生長。

問題是,其他動物,假如說按照其平均壽命的比例來說,成長為一個成年所需要的時間也這麼長嗎?

不看學習的時間,僅就生理上而言,人的生長過程是不是比較長?

大象的幼崽生下來用不了多久就能行走,人類的卻需要1年或者更多,而能很好的走和跑則需要更長。有什麼理由或者道理在裡面嗎?


謝邀。

為什麼人類嬰兒需要這麼長時間來成長為成年人類?

因為人類太聰明。

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人類越來越聰明。與此匹配的是,越來越大的頭部。

從營養供給角度考慮,如果等到胎兒發育到出生就能行走的程度,孕末期,孕婦的身體已經無法供給胎兒所需的營養。

從分娩角度考慮,一方面腦容量導致胎兒過大,另一方面,人類的獨立行走,導致女性盆骨突變(相對於其他靈長類而言),不再適應此前的分娩方式。縮短孕期有利於減少難產的可能性,有利於母子平安。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為了物種的繁衍,人類嬰兒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成長為成年人類,並在23周歲左右實現完全腦成熟。


這個問題需要通過調查研究的方式來驗證,提供你一個方法。

第一,先對成年這個詞下一個定義,在心理學和生理學上,是以個體性成熟為一個分界點。那麼,對於成年個體,就認為,是達到性成熟。

對此,我基於生物學中的基礎的生物分類的,即以脊椎動物哺乳類,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另外還有無脊椎動物類:包括原生動物類、腔腸動物類、扁形動物類、線形動物類、節肢動物類等。因為主要研究課題與人相關,所以,以哺乳類為主。

我先進行了簡要的調查(如果真要得出什麼結論,起碼至少要調查30種)

可以發現哺乳類成年期較長的不在少數,更何況這只是一個簡要的調查

為何有些哺乳類動物要佔據如此長的成年時期,有如下假設:

1.動物的體型

2.動物的智力水平

3.動物所處食物鏈的層次

4.動物所處的環境(天敵多少,食物豐富與否,)

5.動物的族群屬性(有或無,)

基於這些假設再去看調查數據。是可以發現一些關聯的。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講的是,家庭環境因素可以加快性成熟,例如父母缺失,或者家庭暴力等。


問題一:其他動物,假如說按照其平均壽命的比例來說,成長為一個成年所需要的時間也這麼長嗎?

答:如果你拿人類和一些其他壽命比較短的甚至一生只繁殖一次的動物作比較的話,人類成熟所需要的時間確實長了一些。但是,如果拿人類和一些脊椎動物作比較的話,情況可能並非如此。比如角鯊,壽命在75年左右,成長為成熟個體需要30年。甚至和一些爬行動物比起來,人類成長時間也不算太長。比如喙頭蜥,它們的新陳代謝很慢,性成熟時間與壽命也很長,據估計,它們的壽命可能達到100年,而性成熟至少需要十年以上。

所以,問題是個偽命題。

問題二:不看學習的時間,僅就生理上而言,人的生長過程是不是比較長?如果是,原因是什麼?

答:和我們人類的近親(比如黑猩猩)比起來,人類長成成熟個體所需要的時間確實長了一些。人類漫長的童年時期需要父母高昂的投資,且增加了後代在繁殖後代之前就死亡的幾率。基因唯一的目的是通過生物個體的繁殖一代代存活下去,個體會死,但是基因可以永生。從這個角度看,漫長的童年反而不利於基因的延續。

Christopher Kuzawa的一項研究可以解開我們的疑惑。他指出,人類之所以需要如此多的時間,主要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我們的身體能力有限,不能提供大腦快速生長所需要的能量。在成長過程中,人類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學習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平均而言,人類嬰兒在四歲的時候身體生長最為緩慢,在這個時期,大腦消耗的能量占人體消耗能量的40%之多。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我們往往很難根據他們的身體辨別他們的年齡,但是通過他們的言談舉止卻能相對更準確的辨別他們的年齡。這是因為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比身體其他部位發育更快。

參考文獻:Metabolic costs and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of human brain development


摘自《裸猿》:

幼態持續(neoteny)。所謂幼態持續,即嬰幼期的某些特徵保存下來,持續到成年期。

首先,裸猿的感覺器官不適合在地面生活。他的嗅覺太弱,他的耳朵不夠敏

銳。他的體格太弱,承受不住艱苦的耐力考驗,不是以爆發雷霆閃電般的衝刺,

這一弱點是無可彌補的。在人格上,他更為爭強好勝,而不是更具備合作精神,

而且他無疑不善於計劃安排和集中注意力。所幸的是,他的大腦極為出色,在普

遍的智能上他勝過其冤家對頭食肉獸。藉助直立行走,他既改造了雙手又改造了

雙腳;再通過大腦的進一步改善,並殫精竭慮地使用大腦,他有可能獲得成功。

  這個成功的故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它消耗了漫長的歲月,而且對裸猿

日常生活的其它方面產生了各種影響。我們暫時需要關注的,只能是這一成功何

以能實現,它如何影響裸猿狩獵和飲食的習慣這兩個方面。

這場較量靠智力而不是靠蠻力取勝,所以他必須在進化上邁齣戲劇性的

一步,以大大加強腦力。這一進化步子是頗為奇異的:他這個獵食的裸猿變成

了嬰幼期很長的裸猿。這個進化戲法並非是獨一無二的。在一些相差甚遠的物種

身上也發生過這一變化。簡言之,這個進化過程叫做幼態持續(neoteny)。所

謂幼態持續,即嬰幼期的某些特徵保存下來,持續到成年期。(盡人皆知的一個

例子是蠑螈,幼年期的蠑螈形態終其一生不變,它可以在此情況下繁殖後代。)

  假如我們考察典型的猴子胎兒,就能最深刻地理解,幼態持續機制何以有助

於靈長目大腦的發育和發展。猴子胎兒期的大腦迅速發育,既長大又變複雜。幼

猴出生時,其大腦已經達到成熟大腦的70%。其餘的30%在出生後的頭6個月中

全部發育完畢。就連智力較高的黑猩猩幼仔,其大腦發育也在出生後的12個月內

得以完成。我們這個物種與此形成鮮明對照。嬰兒出生時的腦量只及成人腦量的

23%。出生後的6年間,兒童的大腦繼續迅速發育,但是人腦的整個發育期大約

到了23歲才能完成。

   由此可見,對你我來說,性成熟之後,大腦發育還要繼續10來年。但是,

對黑猩猩來說,生殖能力活躍之前,大腦發育就已經完成六七年之久了。非常明

顯,這一點清楚地說明,我們變成所謂保存嬰幼期特徵的裸猿,是什麼意思。不

過,有必要將這句話做一點修正。我們(或者說我們獵食的祖先)變為嬰幼期很

長的裸猿,只表現在有些方面,而不表現在另一些方面。我們的各種特徵,其發

展速率不穩定。我們的生殖系統突飛猛進,我們的大腦發育磨磨蹭蹭。我們機體

的許多其它部分也是這樣:有些的發育速率大大減緩,有些的發育速率有所降低,

還有些部分就停止發育不再生長了。換言之,所謂幼態持續機制是有分別的。一

旦出現這個趨勢,自然選擇對有助於物種生存的任何幼態持續機制,都會起推動

的作用,以利於物種在敵對和困難的環境中生存。人的大腦並不是唯一受影響的

器官,人的體態也受到同樣的影響。哺乳類胎兒的頭部軸線,與軀幹的軸線保持

著恰當的角度,如果它生出來時仍保持這種姿態,當它用四足行走時,其頭部就

會朝下。但是。在它出生的時候,它的頭部會向後轉動,直至頭部與脊柱成一條

直線。所以當它出生後開始行走時,其頭部就會按恰當的方式朝向前方。但如果

這樣的動物一旦用後肢行走,它就會昂首望天。因此,對於直立行走的動物,比

如獵食動物的猿來說,出生後繼續保持胚胎時期頭部軸線與軀幹軸線的角度,顯

然是至為重要的。只有保持恰當的角度,才能保證他在採取新的直立行走姿態之

後,仍能面朝前方。當然,這正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發生的事情,而且是幼態持續

的又一例證:胚胎的特徵保存下來進入了嬰幼期、童年期直至成年期。

  以獵食動物為生的猿還有許多其它體質特徵,同樣可以用幼態待續機制來加

以說明。這些體質特徵有:細長的頸項、扁平的面部、小巧的牙齒、牙齒的推遲

生長、粗壯眉脊的消失、小腳趾不能轉動等等。

  許多胚胎期的特徵對狩獵猿有很高的潛在價值,這是他所需要的進化過程中

的突破。由於他幸運地被賦予了幼態持續的機緣,所以他既能夠獲得新生活所需

的大腦,又可以獲得與此相配的身體。他可以直立飛跑,把雙手騰出來使用武器;

同時他的腦子越來越發達,使其能開發出手中使用的武器。此外,他不光是有了

更聰穎的大腦,使其能操縱各種物體;而且他的童年期延長,使他在此期間能從

父母和其它成人學到更多的東西。嬰幼期的猴子和黑猩猩也喜歡戲耍、探索,也

富於創造性,可是它們的這個階段很快就夭亡了。然而對裸猿來說,這些嬰幼期

特徵一直會持續到他們成熟以後的成年期。先輩所設計的一切技術,他都有足夠

的時間去模仿和學習。從體質和本能上說,他這個獵手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是他

的智力和模仿力可以彌補其不足且綽綽有餘。他接受父母教誨的方式和深度,其

他任何動物是望塵莫及的。

  但是,光有父母的教誨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遺傳基因跟上去。狩獵猿就其本

質來說,他基本的生物變化必須與幼態持續機能同時發生。倘若找一隻前面描述

過的典型的、樹棲的、採摘果實為生的靈長目動物,僅僅給它換上一副發達的大

腦和適於狩獵的身軀,而它又不發生其它的變化;那麼它要想變成一隻善於獵食

的猿,還是不那麼容易的。它的基本行為模式就格格不入。它可以善於思索、精

於計劃,但是它更基本的動物本能與它的新生活對不上號,仍然是原來那一套。

它接受的教誨與它的自然傾向是相抵觸的,不光是與其飲食行為相抵觸,而且與

它的一般的社會行為、進攻行為和性行為相抵觸,而且與它以前靈長目生活中的

一切基本行為特徵相矛盾。倘若遺傳基因所控制的變化沒有發生,那麼對狩獵猿

幼仔所灌輸的新的教育,必然象希臘神話中的西緒福斯王死後所受的懲罰一樣,

是一場徒勞的永遠無法完成的任務。後天的文化訓練能取得豐碩的成果;但是無

論大腦的高級中心是多麼精妙絕倫的機器,它仍然需要身體低級部分的變化來扶

持。


引用劉慈欣的一萬和十萬個地球

與其它動物相比,人類的嬰兒是十分脆弱的,小馬出生後十分鐘就能自己直立行走,而人類的嬰兒要在搖籃里呆相當長的時間,這期間如果沒有外界的悉心照顧,他們不可能生存下去,憑自己的力量,人永遠無法走出搖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進化的需要,人的大腦體積較大,充分發育後則難以出生,只有提前生出來,也就是說,所有的人類嬰兒都是早產兒。

如果把人類文明的整體看做一個嬰兒的話,那麼也是一個早產兒。文明的發展速度遠快於自然的進化,人類實際上是用原始人的大腦和身體進入現代文明的。那麼就有這樣一個可怕的問題:如果沒有外界的照顧,人類文明這個嬰兒是否也永遠無力走出自己的搖籃?

現在看來有這個可能。

在遙遠的未來,當人們回顧上世紀中葉至今的歷史時,這期間發生的所有驚天動地的大事都將被時間磨的平淡無奇,只有兩件現在被我們忽視的事情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一、人類邁出了走出搖籃的第一步;二、人類又收回了邁出的腳步。這兩件事的重要性怎樣評價都不為過,加加林飛入太空的1961年可能代替耶穌誕生的那一年而成為人類元年,而阿波羅登月後太空探索的衰退,將給人類留下比被逐出伊甸園更慘痛的創傷。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將當做黃金時代而記憶,在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僅三年多,第一名宇航員就進入太空,其後僅七年多,人類就登上了月球。當時,人們被遠大的目標所激奮,認為再有十年左右人類將登上火星,而抵達木星軌道登上木衛二也不是遙遠的事。早在這之前,就誕生了豪氣衝天的獵戶座計劃,用不斷爆炸的原子彈驅動飛船,可以一次將幾十名宇航員送上外行星。

但很快,阿波羅登月因資金中斷,取消了剩下的飛行。以後,人類的太空探索就像一塊在地球重力場中拋起的石頭,達到頂點短暫停留後急劇下墜。阿波羅十七號最後一次登月的1972年12月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其後,雖然仍有空間站和太空梭,有越來越多的各類人造衛星和它們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有飛向地外行星的探測器,但人類太空事業的性質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太空探索的目光由星空轉向地面。阿波羅十七號之前的太空飛行是人類走出搖籃的努力,之後則是為了在搖藍中過的更舒適些。太空事業納入了經濟軌道,產出必須大於投入,開拓的豪情代之以商人的精明,人類心中的翅膀折斷了。

其實,回頭看看,人類曾經真的想要走出搖藍嗎?上世紀中葉的太空探索熱潮背後的驅動力是冷戰,是對對手的恐懼和超越的願望,是一種顯示力量的政治廣告,人類其實從來沒有真心地把太空當做未來的家園。

現在,月球重新變成了沒有人跡的荒涼世界,俄羅斯和美國的行星載人飛行計劃先後變為泡影,歐洲探索太陽系的「曙光計劃」也被擱置看不到一點曙光。在太空梭退役之後,曾經踏足月球的美國人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失去了把人送上近地軌道的能力。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能想到的原因無非是技術和經濟兩方面。

首先看技術原因:不可否認,人類目前不具備在太陽系內進行大規模太空開發的技術。在太空航行最基本最關鍵的推進技術上,人類目前只處於化學推進階段,而大規模行星際航行則需要核動力推進,目前的技術距此還有相當的距離,核動力的火箭和飛船還只是科幻小說中的東西。

再看經濟原因:以現有的技術,把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耗資相當於同樣重量的黃金;而送到月球和其它行星,所需資金則十倍甚至百倍增長,而在太空開發產業化之前,所有這些投入只得到很小的回報,比如阿波羅登月工程耗資26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一千多億美元,只得到兩噸多的月球石塊(當然,登月工程的技術成果在其後的民用化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效益,但這些效益無法量化,不可能做為決策時考慮的決定性因素。)

由上所述,太空開發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是巨大的冒險,把太空看做人類新的家園,把人類的未來寄托在這樣一個大冒險上,這在政治上是無法被接受的。

以上的理由論據堅實,似乎不可辯駁,也就決定了目前人類的太空政策和其所導致的太空事業的衰落。

但讓我們考察一下人類目前正在全力投入、並把其看地球文明未來生存的惟一出路的一項宏大的事業:環境保護。

從技術層面上看,太空航行和環保在人們頭腦中的色彩是不一樣的,前者是劇烈的、高速的和冒險的,意味著尖端高技術;後者則是一種溫和的綠色的公益活動,自然有技術在其中,但其難度在印象中與前者相差甚遠。

但這只是印象而已,真實的情況是:要達到人類現有的環境保護的目標,所需的技術比起大規模行星際航行要難的多。

在認知層面上,要想保護環境首先要認識它,要從全球尺度上理解它的規律,而地球的生態系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雖然各學科對其細節有了巨量的研究和了解,但在全球的整體尺度上,目前人類無論從基礎科學還是從應用科學層面上都沒有掌握它的規律,對於天氣系統的運行、大規模生物群落的變化和相互關係等,人類科學所能知道的都很有限。以全球變暖為例,與鋪天蓋地眾口一詞的宣傳不同,地球氣候是否真的在變暖,如果是,變暖是否與人類活動有關?對這兩項至關重要的問題,科學研究目前都無定論,所以遏制全球變暖更像一項政治運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類對地球表面,還不如對月球表面了解的多,可能很快,也不如對火星表面了解的多。

在行動層面上,目前環境保護所需要的技術,比如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對工業廢物和城市垃圾的處理和循環使用,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森林植被的保護和恢復等,都涉及到複雜的技術,其中相當一部分不比太陽系內的行星際航行技術容易多少。

但環境保護在技術上的挑戰主要還不在於此。現在,全球性的戰爭和動亂已經遠去,人類社會進入持續的和平發展時期,特別是第三世界和不發達地區,發展的速度前所未有,這些高速發展的區域有著同一個目標:達到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過他們那樣的現代化的舒適生活。現在看來,這並非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只需再有半個世紀,大部分的不發達地區,包括中國和巴西這樣的第三世界國家,在經濟上就能夠趕上西方。

但人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如果全人類都像歐美髮達國家那樣生活,所消耗的資源需要四個半地球才夠。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達到環境保護的最終目標,維持地球生態免於崩潰,制止目前正在發生的比白堊紀大滅絕速度更快的物種滅絕,僅靠自律來減少污染,僅靠節能減排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哥本哈根會議的全部目標都已實現,地球生態環境仍像冰洋上的泰坦尼克號一樣在沉下去。

惟一的希望是停止發展。但發展是不可遏止的,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躺在現代文明舒適的躺椅上悠哉樂哉時,讓地球上其餘的部分停留在農村業化社會的落後與貧窮中,這違反的人類的基本價值觀,在政治上也是完全不可行的。

再考察另外一種可能性:非人類因素帶來的環境巨變。地球環境一直處于波動之中,只是人類文明史太短暫人們沒能覺察而已。每一次波動中,地球環境整體都會發生巨變,可能變的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比如最近的一次冰期在一萬年前才結束,如果那樣的冰期再來一次,各大陸將被冰雪覆蓋,現有的全球農業將崩潰,對擁有巨量人口的現代化社會而言將是滅頂之災。而這樣的環境巨變從長遠看來幾乎是必然要發生的,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就在不太遙遠的未來出現,對這樣的環境變化,現有的環保手段只是杯水車薪。

人類文明要想在人為的或自然的環境變化中長期生存下去,只能把環境保護行為由被動變主動,人工整體性地調整和改變地球環境。比如緩解溫室效應,人們提出了多種方案,包括在海洋上建立大量的巨型太陽能蒸發站,把海水蒸發後噴入高空以增加雲量;在太陽和地球間的拉格朗日點,給地球建造一面面積達300萬平方公里的遮陽傘。。。。。。等等,這些工程無一不是史無前例的超級工程,其規模之大,如上帝的手筆,所涉及的技術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在科幻中才有的超級技術,其難度遠大於太陽系內的行星際航行。

除了技術上的難度,從經濟層面上看環境保護,我們發現它與太空開發也十分相似:都需投入巨量的資金,在初期也都沒有明顯的經濟回報。

但人類對環保的投入與對太空開發的投入相比,大的不成比例。以中國為例,十二五規劃中計劃投入環境保護的資金為三萬多億人民幣,但對太空探索,只計劃投入三百億左右。世界其它國家的情況也相差不多。

太陽系中有著巨量的資源,在八大行星上,在小行星帶中,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的資源,從水到金屬到核聚變燃料,應有盡有,按地球可以最終養活一千億人口計算,那麼整個太陽系中的資源總量可以養活十萬個地球的人口。

現在,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人類放棄了太空中的十萬個地球,只打算在這一個地球上生存下去,而他們生存的手段是環保,一項與太空開拓同樣艱巨同樣冒險的事業。

同環保一樣,太空開發與技術進步是互動關係,太空開發會促進技術進步,波羅工程之前美國並不具備登月需要的技術,相當一部分技術是在工程的進行中開發的。核裂變技術在地球上已成為現實,實現太空核推進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可控核聚變雖然還未實現,但只存在技術障礙而不是理論障礙。

我們要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四十多年前登月飛船上的導航和控制計算機,其功能只相當於現在IPHONE4的千分之一。

太空開拓與已經過去的大航海時代很相似同樣是遠航到一片未知的世界,去開拓人類的生存空間,開拓一個更好的生活。大航海時代的開始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哥倫布的航行在當時得到了西班牙伊莎貝拉一世女王的支持(更確切地說是是卡斯提亞爾王國的女王,當時獨立的西班牙並不存在),女王自己也難以供起這個船隊,據說她把自己的首飾都典當了,然後供給哥倫布遠航。現在的事實證明,這是最明智的一筆風險投資,以至於有人說世界歷史是從1500年開始的,因為到那個時候人們才知道整個世界的全貌。

現在,人類正處在第二次大航海時代的前夜。我們現在甚至比哥倫布要有利得多,因為哥倫布看不見他要找的新大陸,他在大西洋上航行了幾天之後還沒有見到陸地,這個時候他的內心肯定是充滿了猶豫彷徨。而我們要探測的新世界抬頭就能看到,但是現在沒有人來出這筆錢。

也許,人類文明做為一個整體,就像人類的個體嬰兒一樣,在沒有父母幫助的情況下,真的永遠無法走出搖籃。

但從宇宙角度看,地球文明是沒有父母的,人類是宇宙的孤兒,我們真的要好自為之了。


我覺得是因為記憶。


哺乳動物中大象的壽命約70-80歲,和人類差不多,但是大象的懷孕期是哺乳動物中最長的—大約有20-22個月,讓胎兒有充足的時間發育出較為複雜的大腦和龐大的身體。

然後我覺得可能是大象的產道比人類大很多,而大象又無法像人類或者袋鼠那樣照顧剛出生的嬰兒,所以就必須在肚子里多呆一會,等到出生的時候很快就能適應外部環境。

而袋鼠的壽命是20-22年,孕期30-40 天左右,非常微小,無視力,少毛,生下後立即存放在袋鼠媽媽的保育袋內,直到 6-7 個月才開始短時間地離開保育袋學習生活。

所以袋鼠這段時間和人類是有點類似的

大象在肚子里多出來的一年可能就相當於人類出生後的3-6年,至於你說為什麼大象的一年能夠抵得上人類的這幾年……我想大概是因為在肚子里發育的話,那麼多營養而且全部用於生長發育肯定是事半功倍的吧。

而亞洲象9-12歲性成熟,非洲象13-14歲性成熟,和人類比也是差不多的吧……

所以我覺得僅就生理上而言,人的生長過程是不是比較長?

這個問題,和大象相比來說,可能並不是這樣。


然而,直立行走也有不利的一面。原本,人類的遠古祖先歷經數百萬年,才發展出以四肢行走、頭部相對較小的骨架,而要將這種骨架調整成直立,可說是一大挑戰,而且還得撐住一個超大的頭蓋骨,更是難上加難。於是,為了能望遠、能有靈活的雙手,現在人類只得面對背痛、頸脖僵硬的苦惱代價。

這點對婦女來說造成的負擔更大。直立的步行方式需要讓臀部變窄,於是產道寬度受限,而且別忘了嬰兒的頭還越來越大。於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風險。而如果早點兒生產,嬰兒的大腦和頭部都還比較小,也比較柔軟,這位母親就更有機會渡過難關,未來也可能再生下更多孩子。

於是,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又譯「天擇」或「自然淘汰」)就讓生產開始提前。與其他動物相較,人類可說都是早產兒,許多重要器官的發育都還不夠完善。看看小馬,出生沒多久就能開始小跑步;小貓出生不過幾周,也能離開母親自行覓食。相較之下,人類的嬰兒只能說沒用得很,許多年都得當個啃老族來被撫養、保護和教育。

摘自《人類簡史》,我覺可以解釋樓主疑問了!


連早戀的機會都不想給,簡直喪心病狂


幼態延續


以下為coursera上《The brief history of hunmankind》的聽課筆記,可能有點偏題,還是拿來分享一下。

--------------------------------------------------------------------------------------------------------------------------------------------

直立行走擁有更廣大的視野,解放了雙手,經過演化,手部的神經越來越複雜,可以做更加精細的工作。同樣人類為了直立行走,骨骼發生了改變,例如女性,臀部變窄,產道變窄,與此同時,嬰兒的大腦變得越來越大,許多婦女在分娩的過程中死去(解決方法是在嬰兒頭還小的時候,早點產出),包括背痛等等都是人類直立行走的代價。生產更晚的女性,死亡率高,存活率小,生產早的女性,死亡率低,存活率高,因此基因逐漸流傳下來,女性分娩期變得越來越短。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分娩期算是比較短的。其他動物,例如剛生出來的馬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走路,貓用不了幾周就可以離開父母,而嬰兒持續好幾年要依靠父母。早產是人類面對直立行走副作用的解決方法。


人類生命大約60-80年,其中至少15%(10-15)年被用來生長。

人類的平均壽命可沒有那麼長

Life expectancy


其實窮苦人家只能很早就出來工作 總體來說人類需要社會一起接觸學習,和動物比複雜太多


高手做事,程序化設定,一分不差,一分不少;低手做事,不斷的做,不斷的試,總有成功的時候。事物發展,可以存在兩種策略:1. 精確設計一步到位,2. 數量積累不斷試錯!現代社會,試錯的機會少了,大家都要優化生活質量,不需要一到成熟期就採摘,就結果。

群居社會越發達,個體分化越嚴重,需要的時間越久;社會化程度越低,生命過程越原始,發育時間越短。這就是為什麼大腦神經元發育時間最長,精子卵子產生很早的原因;也是農村孩子發育早生孩子早,高度發達地區年輕人發育時間長生孩子晚的原因。如今社會化程度還在繼續提高,個體成長分化的時間還會增加。


這樣才有童年啊


去看看《裸猿》這本書吧,有講到。這是一本生物學和文學著作


是因為生存環境變好了

就像現在的人更加水嫩了一樣

生存環境越惡劣 個體壽命越短

應該就對應更早的性成熟時間

假如按照性成熟年齡和壽命的比值的話

這樣應該是比較類似其他哺乳動物了吧


推薦閱讀:

怎樣用生物進化論解釋老虎頭上有王字?
男人為什麼要長鬍子,鬍子的作用是什麼?
為什麼身體上偶然會長出一根很長的白色汗毛?
為什麼人要長下巴?

TAG:生物進化 | 人屬動物人類 | 生命 | 自然科學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