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就滅亡了?


首先是定位問題。

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建立之後,都開始由劫掠改為統治。陸續將政治中心從原屬地改為漢地,北魏遷都、遼定五京等都是為了達到統治漢地的目的而進行,高層中已不再是把漢地作為劫掠目標,而是實實在在作為自身的統治地區。這首要就面臨的問題就是接不接受漢化。

接受漢化多了,就會完全被漢文化併吞。接受的少了,就會國力衰弱且不得民心。在經歷五胡亂華那些少數民族國家亡國教訓之後,遼金都在這一問題上採取中立政策,都採取兩套制度,即所謂「南北面官」。漢地漢人用漢法漢制,本族則用本族制。後期多取向統一為漢制,行政機構和法律典籍都陸續漢化,實行科舉制度、任用漢人官員、學習漢字等等,漸漸開始由少數民族政權轉化為漢民族政權。

而蒙古就完完全全拋棄這一套,終其一朝實行「草原本位制」。政治中心和首都一直是和林,北京不過是政府所在地。在草原實行牲畜抽分法,建立驛站,任命嫩突兀赤擔當草原生產官員。每年大量將各地所得輸送到草原,對留在草原的蒙古人實行補貼,遇災則實行賑濟。整個帝國都是為了向草原輸血而存在,中央設立大量機構專門處理草原事物。後期漢化較多,但「投下制度」、「斡脫制度」等蒙古舊制和「達魯花赤」等蒙古舊官都大量保留,雖然在維繫原有的大蒙古帝國(四大汗國和元朝)起到積極作用,加強了對原帝國各處的統治力度,卻對元朝統治地帶起到消極作用。

草原本位的制度直接影響到元朝的施政方針,終其一朝只是將各個地方視為征服劫掠地區,而不是統治吸收地區。這在蒙古各個政權上面都有體現。尤其元朝在國內實行「戶等」,以資產劃分居民等級以收賦稅;又實行「諸色戶計」按職業、信仰等劃分若干種。還按人種劃分成蒙古、色母、北人、南人四等。高層的蒙古諸王驕奢淫逸,擁兵自重。底層漢人生不如死,形同奴隸。十幾戶人共用菜刀,名字都只能使用數字編號。

各人種間社會流動幾乎斷絕,雖然以蒙古人為主導,但色目人可以充當副手。南北漢人卻不行。原本漢人可以通過科舉制度向上進取,元朝又將儒家當做宗教,儒生單獨列籍造冊,和和尚、道士一樣要在專門地方居住生活,入學等同入教,部分時期還禁止世俗人成為儒生。官員選拔上實行「官吏互通」、「怯薛入朝」政策,蒙古人和色目人充當卻薛軍,可以依靠皇帝信賴協助處理朝政而進入中央官員任命名單。底層的吏員地位和官員平等,熟悉公務之後可以調任官員,吏員上升空間加大。前者依靠血緣和裙帶關係,後者以考試務處理經驗累積,這都是儒生不具備的優勢。

科舉選拔不過在忽必烈和仁宗時期實行過數次,開國時期佔據文臣地位的漢人死光之後,後期的政權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少漢人官員參與其中,少數以「補吏」和「任教官」入仕的也僅僅停留在底層。

其次就是統治紊亂。

(一)政治紊亂

蒙古初期實行「幼子繼承」(幼子繼承一切財產)和「庫里台大會」(大汗必須由此大會通過推選認定)兩個制度,造就了蒙古中後期和元朝前中期極大地政治混亂。

鐵木真臨終任命窩闊台為繼承人,王公們卻決定遵循舊制由幼子托雷繼位,最後由拖雷監國。兩年後推選新大漢的庫裡台大會為此爭論了四十天,因長子術赤已死,次子察合台全力支持窩闊台,勢力孤單的拖雷只得擁立其兄窩闊台即位,豈料後來被窩闊台下毒害死。乃馬真後和貴由(定宗,窩闊台長子)去世之後,術赤、拖雷後裔宗王與窩闊台、察合台後裔宗王間發生汗位紛爭開始,蒙古大汗和元朝皇帝繼承混亂由此展開。

夾雜三次兄終弟及,三次奪位大戰,兩次臨朝稱制,兩次兄弟大戰,兩次叔侄大戰等等,1294—1333四十年間換了十個皇帝。而廢除三省設立一省制度,更是權相迭生。皇帝成為傀儡,宮廷分爭連續不斷。當權大臣莫不專橫跋扈,不可一世。文宗時的燕帖木兒,任中書右丞相,封太平王,集大權於一身,肆意無忌,一宴或宰十三匹馬,取泰定帝後為夫人,娶宗室之女四十人。順帝時期的伯顏任中書右丞相,進封太師,又改封秦王,一身兼三十餘職,官銜長達二百四十六字。他大權獨攬,擅自進退大臣,妄殺無辜,勢焰熏灼。又將諸衛親軍精卒調為己用,凡出入導從甚眾,乃至填街塞巷,而皇帝的儀衛反而寥寥無幾。極致者如鐵失,發動「南坡之變」直接殺死意欲廢除權臣的英宗,擁立也孫鐵木兒(泰定帝)。

中央政權的混亂直接影響到地方,政令往往朝令夕改,當權者年年生變,地方藩王豪強擁兵自立,中央權威幾乎不存。地方上新增的行省權力也非配不當,強的時候可以對抗中央,弱的時候無力鎮壓內部起義。加上達魯花赤制度和札魯忽赤制度,嚴重影響地方行政效力,地方豪強如鹽商、宗族、匪幫等等割據自立,也形成後期起義主要武裝力量。

(二)經濟混亂

因為以和林為中心的草原是蒙古的主要中心,年年輸送到和林的財富佔據稅收極大部分。而蒙古草原在元朝時期往往都有雪災、旱災,為了保持龍興之地的穩定,元朝幾乎每年都要賑濟留守族民。庫里台大會的主要王公們也留守草原,為了穩定這些王公貴族,建立「賜賚制度」,賜賚有諸多種,如登極、親政、萬壽、徽號、配享、升祔、冊立、軍功、婚喪等等。但不管是哪種名目之下都是要給這些王宮貴胄,大量僕從金銀被賞賜出去,加重財政負擔。

同樣為了草原而維繫從和林到達各大汗國和中原的驛站也是耗資冗沉,同樣的還有管理草原和驛站的官員工資。

元朝賦稅制度極其複雜,名目繁多,南北異制。諸色戶計的劃分又導致承擔標準不同。正稅有稅糧和科差,正稅之外又有工商雜稅(諸色課程)。為了鞏固統治,又在地方正官上面設立達魯花赤和宣慰司等等蒙古官職,冗官冗費嚴重。為了促進稅收又推行「稅收商征」,商人交錢後獲得對征稅人的征稅權,成為經營高利貸的官商。自大汗以下蒙古貴族出錢委託善於經營的中亞商人經營商業和放債,謀取高額利息。他們發放的高利貸叫「斡脫錢」。這種高利貸,年息百分之百,次年轉息為本,本再生息,時稱「羊羔利」、「羊羔息」。極大增加底層人民的生活負擔。

為了改革經濟,頻頻發佈新的法案,造成財政政策混亂。元朝發行紙幣,後期往往虛高,在不足夠準備金之下瘋狂印刷。在一類紙幣貶值到極低點,又在發行新紙幣,貨幣市場極其混亂。加上阿拉伯、中亞、羅斯等地的錢幣流入,形形色色貨幣充斥整個市場,經濟秩序完全放任自流,交易一度退化到以物易物。

官員貪污嚴重,尤其是利用大型工程進行上下其手。更是直接引發黃河起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思想混亂

蒙古各部原先信奉的是薩滿教長生天,鐵木真時期全真道長丘處機七十四歲高齡遠赴西域勸說止殺為善,也造就了早期道教在元朝佔據主導地位的全盛時期。乃真後信奉佛教,隨後引發「佛道辯經」,德勝的佛教成為蒙元主流,一度甚迫使得道之人改信佛教,並焚燒道教經典。而後佛教引發「紅黃教爭」,高層牽扯進教派衝突當中。思想極其混亂,皇位爭鬥往往牽扯上教派爭鬥。

大量中亞和阿拉伯人又帶進來伊斯蘭教,景教、拜火教、東正教、猶太教、摩尼教、濕婆教都大量傳播,教派管理卻是一片混亂。廣東和福建阿拉伯商人一度武裝佔據,聲稱要將中國完全伊斯蘭化。白蓮教曾在杜萬一領導下爆發數次起義,元朝中央一直猶猶豫豫,時而給與合法地位甚至封賞,時而堅決打壓消滅。後期白蓮教演化成為明教,直接引發後來的元末大起義。

特別指出,儒家也是被元朝政府視為宗教,管理模式參考佛教。孔子的地位雖然有所上升,但儒生地位實際上大大下降。因為採用「怯薛入朝」和「官吏互通」,官員大多數沒有接受傳統儒家教育,思想上很難有所覺悟。漢地所有的「天下為公」一類思想員中並沒有多少影響力,間接造成官員素質的下降。儒家致仕之途斷開,大量人才囤積在地方豪強當中,間接造成人才流失,地方勢力做大等諸多弊端。

最後是末期決策失誤。

元末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忽里台大會影響力被削沒,嫡長子繼承製開始確立,各系宗王之間的汗位大戰趨於平穩。順帝親政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革新政治,緩和社會矛盾,史稱「至正新政」。頒行法典《至正條格》,以完善法制;頒布舉薦守令法,以加強廉政;下令舉薦逸隱之士,以選拔人才;前朝《宋史》、《遼史》、《金史》開始修築。多少程度上都開始挽救前朝歷任皇帝的失誤,可惜政治上已經積重難返。

元朝長期處於繼承權問題、貪污、權臣擅政、不任用漢人與壓榨百姓的惡習,使得政治總是無法上軌。這種不穩定的朝廷如果又遇到天災人禍的干擾,原本脆弱的穩定性頓時土崩瓦解。

1325年河南趙醜廝、郭菩薩領導的武裝起事。1338年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彭和尚、周子旺等白蓮教徒起義等,已經開始動搖元朝根基。1350年元廷下令變更鈔法,鑄造「至正通寶」錢,並大量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導致物價迅速上漲。經濟秩序開始土崩瓦解,加速了民間起義浪潮。次年賈魯治黃河,欲歸故道,動用民夫十五萬,士兵二萬。而官吏乘機敲詐勒索,造成不滿。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人決定在5月率教眾起事。其後郭子興於安徽濠州起事,芝麻李等人佔領徐州。彭瑩玉、鄒普勝與徐壽輝在湖北蘄州起事,國號天完。紅巾軍勢力遍佈河南江北、江南、兩湖與四川等地。非紅巾軍的張士誠等部也相繼乘亂起義,全國各地都開始爆發起義。

此時元朝軍隊和滿清時期不同,元廷仍有效忠中央的數十萬能征善戰大軍。這些和腐化了幾百年的滿清不同,大多數父輩才結束征戰,自身也在往年的內戰中有過作戰經驗的大軍。丞相脫脫親自率軍南下攻陷徐州芝麻李軍,一度壓制民變軍。然而在其南攻高郵張士誠軍之際,被元廷大臣彈劾而功虧一簣。1357年至1366年間福建又發生色目軍亂,史稱「亦思巴奚兵亂」。這個關鍵時刻,順帝與太子矛盾爆發,1359年效忠皇帝的孛羅帖木兒與受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支持的將領察罕帖木兒,受,為爭奪晉寧(治今山西臨汾)、冀甯(治陽曲,今太原)二路而動干戈。原本鎮壓起義的力量被極度分散,尤其這時候元朝主力軍又在在察罕帖木兒和李思齊等率領元軍反擊北方紅巾軍。一邊是日漸壯大的起義軍,一邊是在關中征戰不息,最後鎮壓起義的力量和時機被元朝自身葬送。

1363年北方紅巾軍最後在安豐之役中敗給降元後的張士誠,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南下投奔朱元璋,隨後被殺。早已統一江南的朱元璋趁機北伐,他派徐達、常遇春率明軍分別攻打山東與河南,並且封鎖潼關以防止關中元軍進援中原。明軍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一般認為元朝結束之年在此時。


元朝是個管理能力低劣的小政府,這樣的政權最容易完蛋。跟它相似的就只有gmd政府了。共同點中央的控制力弱,但官僚機構的效率低下,腐敗橫行的破事一樣不缺。一旦遇到點天災立馬激起民變,中央連鎮壓的力量都沒有。朱老八在南方跟陳張打了好一陣子。北方的元朝都沒組織像樣力量反撲。說難聽點就是連維穩的力量都沒有。

gmd也是,校長能完全調動就黃埔系,完全控制的就是江浙地區。3年就被我當幹掉。


中國歷史上有九大大一統王朝,秦,兩漢,西晉,隋唐,元明清。其中秦,西晉,隋,元都是大分裂大動亂後重新整合統一的王朝,其餘五朝建立前雖也有離亂但動亂的時間並不長。這幾朝有這樣的共同點,雖完成統一但無一不是短命王朝,看維持統一的時間:秦統一天下後14年滅亡。西晉從滅東吳算起才維持了37個春秋,中間還有八王之亂。隋享國38載

但是元朝,這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在某些人心中不那麼正統的而且政績口碑不佳政權,從崖山滅宋統一中國算起,維持一統天下的局面89年。如果不包括北宋,元朝是分久必合後歷史最長的大一統王朝。即使算上北宋,元朝也比前面的秦晉隋要長久得多,比隋的兩倍也長,將近一百年的歷史。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元朝非但不短命,而是從大分裂走向大一統最成功的王朝


很多人認為是因為元朝速亡是因為蒙古人野蠻專制…我認為相反,蒙古恰恰是因為不夠專制集權才滅亡的。皇帝權威不夠,繼承製度不完善,中書省獨大。而且元朝宗教自由才會有組織起義…所以後世吸取教訓,不遺餘力地鎮壓「邪教」


就一點,不願下馬。


天滅暴元,入明教保平安。。。


《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認為元朝的滅亡和氣候有很大關係。下文第四段有詳細介紹元朝後期各種氣候災害。

元朝為什麼滅亡?

元廷在1368年退回草原後的一些年間,仍舊聲明自己是中國的朝廷,但他們一直陷於想入非非之中,而不能使頭腦冷靜下來,去弄明白造成自己統治災難性垮台的原因是什麼。相反,在明朝創建者的頭腦中,這個垮台仍然歷歷在目,他們認真思考元朝垮台的原因,以此作為反面教訓,胸有成竹地構築起他們的明王朝。簡單地講,他們的藥方是縮減官僚機構的規模,堅決打擊任何自私現象與腐化行為;由皇帝自己直接負責處理政務,行動中不能顧慮重重和寵信偏愛(妥歡貼睦爾在這點上最糟糕)。這樣,這一統治體系就能真正使儒家的基本道德原則得到加強,就能保證千秋萬代的和平與繁榮。

明朝的這些方針政策是否基於對元朝缺點的正確的公允的評價之上呢?元朝的垮台是不是因為妥歡貼睦爾沒有盡到責任,允許官僚機構中的派系鬥爭加劇、腐化日增而沒有加以抑制?或許是這樣。至少可以以14世紀五六十年代當一個龐大的特權統治階層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時所可能發生的事件為例作出明白無誤的解釋:因地方自治而形成的全國四分五裂的局面,確實給了那些地方大員們更接近財源的機會。

要將妥歡貼睦爾說成是具有號召力的領導是很困難的。脫脫曾積極地設法維持中央對全國資源及人事的控制權,當然部分地是通過印製越來越多的沒有任何財源為後盾的紙鈔這樣一種毫無前途的權宜辦法,但這種通貨膨脹政策不能無限期地實行下去(事實上1356年紙鈔已毫不值錢並停止了流通)。我們還可以說,由於脫脫傑出的個人才能,元朝才完整地存在了這樣長時間;脫脫的解職極不合時宜,在他離開後,中央集權的元朝統治也就不復存在了。明朝開創者們從元末混亂局面中汲取的教訓確實有某些合理的因素。

然而,還應該回想一下14世紀到處發生災害這個事實。在各個蒙古汗國內外,從歐亞大陸一端的冰島和英國,到另一端的日本,各國都苦於瘟疫、饑荒、農業減產、人口下降以及社會動亂,幾乎沒有一個社會能免遭其中的某些災害。中國則無一倖免。在14世紀中,至少有36個冬天異常嚴寒,比有記載的任何一個世紀都多。〔1〕 在黃河流域地區,水災與旱災在14世紀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發生得都要頻繁。〔2〕 14世紀四五十年代還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瘟疫。〔3〕 妥歡貼睦爾朝幾乎年年有饑荒的記載,這些饑荒導致人口大量死亡,政府要花大量錢財進行賑濟。〔4〕 自然災害使眾多的百姓背井離鄉、陷於貧困,釀成了14世紀50年代破壞全國的起義運動。

元末的各屆政府都盡了最大努力試圖從這些災難中解脫出來,他們並沒有忽視這些問題。從各方面來看,元朝在醫藥和食物的賑濟上所作的努力都是認真負責的、富有經驗的。事實上,妥歡貼睦爾朝的歷史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面臨這樣反反覆復的大規模的災難時,還有哪一個朝代能比元朝做得更好?如此反覆的自然災害長期積累的後果,很有可能使任何一個政府都束手無策。如果中國正常的年景多一些,元朝有可能比它實際存在的時間要長得多。

對於元朝垮台的主要因素及一系列原因,將來肯定還要有長時間的研究與爭論。但我們也要記住,從任何意義上說,元朝在歷史上都不是盲目力量的犧牲者。1368年,元朝是被一個意識上極端、道德上激進的**運動趕出中國的。反抗者們以堅定不移的決心,進行了艱苦的鬥爭,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們利用14世紀五六十年代元政府一切明顯的弱點,從而使自己看到了一個和平安定的中國的前景。元朝政府本身也曾有機會去獲得這種遠見,但它卻令人不解地沒有這麼做。如此看來,元朝的最終倒台是因為明朝的開創者決意要它如此。

〔1〕 見[274]H.H.拉姆:《氣候:過去、現在和未來》,第2卷,第447頁。關於妥歡貼睦爾在位期間嚴寒氣候的詳情,見[653]《元史》,卷51,第1097—1098頁。

〔2〕 [57]趙岡:《經濟分析:中國歷史中的人與土地》,第203頁。

〔3〕 [653]《元史》,卷51,第1111頁。

〔4〕 [653]《元史》,卷51,第1109—1110頁。


搞經濟不行

搞政治倒是一把手,一百年不到的時間搞的政變都數不過來

簡直逆天


筆畫太少


嗯,羅胖說是瘟疫!


元朝的成功可以說是一群天才的勝利而非制度的勝利。蒙古帝國一直傳了三代到忽必烈這一代才聽從漢人幕僚的建議改為嫡長子繼承製度,受益者也就是那個很出名的真金太子。科舉元朝也沒開過幾次,蒙古人習慣於自己挑選官員而非海選考核。這是底子不好,制度有空前的缺陷。

一開始忽必烈時代,朝廷就分為色目人與漢族商人地主與蒙古人的一個集團,我們可以叫他經濟派聯盟,因為他們中出現了許多能吏,以至於元朝工商業和財政制度非常先進優秀。另一派就是漢人儒生和一些金國世襲貴族和很多漢族豪傑的儒生派,因為這些人致力於讓元朝儒化,至少也要漢化。這兩派的鬥爭非常激烈,經濟派中有一任宰相就死於黨爭的刺殺,忽必烈知道後勃然大怒,回京後殺死了很多人泄憤。這樣的黨爭,最後把朝廷演化為一個混亂的組織,到了元朝末期,宰相、太子、大元帥互相火併起來的局面都比比皆是,每個人都要摸到兵權,都要用兵權說話,內戰的非常激烈。這是權力混亂,黨爭激烈到出動軍隊火併。

蒙古國王們在忽必烈繼大汗之位後都不服從他,選擇視而不見。忽必烈在征討吃力後選擇了讓真金太子受漢族人的教育,讓他成為一個主要治理漢人國家的皇帝。忽必烈放棄了世界帝王的野心,也逐漸失去了蒙古大汗這個旗幟下所代表的許多東西,蒙古本部因此權力不穩,色目人與漢人更不會完全的服從一個異族人做皇帝,忽必烈這招和北魏孝文帝一樣,里外不是人。這是失去了基本盤。

元朝官員們貪污腐敗是非常正常的行為,忽必烈時代前後有過對貪污的懲治,但到後來元朝皇帝基本是放養,並認為官員貪污天經地義,許多元朝皇帝只是把國家當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器皿,肆意要求索取而不管統治,元朝的宰相們也大多如此,元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就是宰相集團長期貪污,瘋狂印錢,物價飛漲,百姓淪落赤貧。這樣的局面,導致元朝迅速滅亡。元初是很輝煌的時代,放任大商人大地主們生產兼并,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經濟成就,比如泉州港,就是蒲壽庚搞的,他抵抗宋朝張世傑攻城而取得元朝信任,並幾乎控制了泉州。泉州在他手中出現了一段黃金時代,有各國前來的商人,貨物堆滿倉庫和碼頭,他本人賬下有數千條船隻,幾乎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水師,這樣的商人在元朝有不少,在海洋上招搖過市,威風無比。大地主們也不落下風,兼并了成片的田地,養活上萬軍隊,儼然一方諸侯,比如李思齊。而元末期浦氏家族包括泉州都內亂頻發,在政治鬥爭中死傷慘重,浦氏不明原因的發動叛亂,並被殘酷打擊。李思齊也在朝廷和太子的衝突中和王保保撕逼,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這也是元朝的一個縮影吧,好能好上天,壞能壞到地底下去,元末是很荒唐的時代。


皇位繼承製度太過混亂,經常發生政變。民族歧視政策嚴重。


這個問題也可以是問蒙古帝國為何一開始勢如破足,橫掃歐亞大陸,卻在短短不到一個世紀就崩潰了。元朝的滅亡只是帝國的統治在中國範圍內的的結束。其根本原因在於處於文明邊沿地帶的落後蠻族在軍事上入侵了先進的文明,卻在文化上被先進的文明所征服,最終使軍事上的優勢被抵消。其二是蒙古人口基數太小,軍隊數量有限,無法在被征服的地區建立強有效的統治。其三是時代因素。文明地區,特別是西方,在中世紀中後期,軍事科技有了劃時代的發展,大炮和火槍的廣泛運用,使步兵的作戰能力遠遠強於蒙古騎兵。

在這個大的歷史時代背景下,蒙古人在中國實行的一套民族政策,以及在中國固有的民族主義的推動下,最終加速了元朝的滅亡。


軍事上,元朝以騎兵立國,統一之後安於享樂,失去了作戰能力;政治上,宰相攜天子專權,貪污腐敗民不聊生;文化上,蒙古人拒絕同化,不讓蒙漢通婚,蒙古人高漢人一等,但漢人的數量要大於蒙古人,統治不穩固。


一個想把漢人殺光,把天下都變成草場來放牧的政權你還要它多長久。


連趙敏這種根正苗紅的郡主都私通明教教主張無忌,元朝想不亡都難


因為後面跟了倆超穩定的朝代,才顯得短


沒有懂得,馬上立國並不代表馬上能治國。

沒有懂得,皇帝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沒有懂得,這裡不是印度,四等永遠是四等


是因為沒有搞科舉 科舉的存在 可以讓知識分子讀四書五經 從而愚化他們 自從科舉被發明以後 科舉可以有效的約束知識分子 而元朝沒有搞 致使大量的知識分子滯留在民間 如果沒有起事還好 一旦起事 那麼這麼知識分子就會馬上參與進來 那些兵什麼都不懂的 但是有了知識分子的加入就不一樣了


先說一個重點。

元朝的政治模式很奇特很古怪。

1.元朝並不像其他外族建立政權後完全漢化並且採取完全漢模式的政治制度。元朝在某些方面,比如政治制度,過於混亂,保留了草原時期的「忽里台大會」的草原貴族議會,又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中央專制制度,結果搞得來不中不蒙,像個四不像。

2.元朝的皇帝實力不夠強大,自忽必烈後,元朝採用的是「叔侄繼承」的不規律式傳位方式;

這樣一來,出現的局面就是,元朝貴族為了爭奪皇位,整天兵戎相見,而不是宮廷心斗,政治非常混亂,始終不能走上正軌。

此外,元朝的貴族漢化不夠徹底,與漢族的隔閡較深,很多貴族和蒙族官吏居然不懂漢話,經常是通過漢族官員做中間人進行傳達,這與社會存在很大隔閡。這樣一來,元朝的政治非常混亂,管理不當,是其滅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經濟上本來基礎就差,國庫的金銀儲存量本來就低,只能沿用宋代的紙幣制度,但由於中央政府常年混亂,造成紙幣的信用度很低,到了中後期,元朝的經濟已經很崩潰了。根本無法維繫一個龐大的帝國統治。


推薦閱讀:

哈爾濱有哪些歷史故事?
為什麼拜占庭帝國經過了數次王朝更替,卻一直叫做拜占庭,而我國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伊麗莎白·巴托里?
長城是否是對外擴張的橋頭堡,還是只是個防禦性工事?

TAG:歷史 | 元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