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滿清不拆了紫禁城重建,或者拆了北京的明十三陵呢?


我實在想不出要拆除紫禁城的必要性或理由。

另外,其他回復里說清軍入關時紫禁城一片丘墟這一點恐怕未必是史實,筆記里的記載可能有相當誇張,目前還很難對李自成軍破壞紫禁城程度的準確狀況作出一個全面估計。但根據現代基於紫禁城建築實地勘測的分析結果看,紫禁城內各處確實還分布著不少明代遺構,時間跨度從永樂初建時期直至明末都有。甚至連中和殿、保和殿目前也一般認為就是晚明重建的中極殿、建極殿遺構。


勤儉持家不折騰,庫存的明代袍料到康熙年間還拿來做袍子呢


問這問題的,都沒有聽過劉寶瑞先生的經典段子《官場斗》。

「甭謝恩了,說吧,誰偷墳掘墓了?」


滿清入關是有一條就是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完了再拆房扒祖墳不好吧。


說句實話,清朝剛進北京城的時候,紫禁城的狀況跟廢墟差不多。也就無所謂拆不拆了。李自成進北京前後,故宮失火,大量宮殿被燒毀。李自成後來稱帝的大典是在武英殿舉行的,如果去過故宮的人,仔細看一下,就會意識到武英殿在宮殿里完全排不上個兒,實在太小了。

清朝統治者能夠繼續使用故宮,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姿態。這與范文程等內院文臣、李若琳等降清明季文官,都有一定關係。這意味著清朝將繼承明朝的政治遺產。

當然,故宮的荒蕪,對順治朝政治產生了一定影響。例如順治帝一直以文華殿未竣工(不肯修當然不能竣工)為由推遲經筵。


先說戲言。

君臣斗裡面,乾隆拆了明陵基座,用拆了的木料蓋了乾清宮,事後又給明陵補好了。

劉墉:您這也不叫拆舊蓋新,也不是偷墳掘墓。皇上您這是違背老祖宗聖訓,盜皇陵,罪加一等。

乾隆:啊?依著你,怎麼著,把我剮了啊!

相聲里很多虛構,但也很多真相。

《大明律》里挖掘損毀他人墳冢的確是要殺的。

《大清律》:

「發掘常人墳冢,弁棺見屍,為首者斬立決,為從者無論次數,俱擬絞監候。其發冢見棺,鋸縫鑿孔抽取衣飾,尚未顯露屍身,為首者絞立決,為從俱擬絞監候。」

「凡發貝勒貝子公夫人等墳冢,開棺槨見屍者為首斬立決梟示,為從者絞立決;見棺者,為首絞立決,為從者皆絞監候;未至棺者,為首絞監候,為從發極邊充軍。如有發掘歷代帝王陵寢及會典內有從祀名位之先賢名臣並前代分藩親王者俱照此例治罪。」

:「貪人吉壤,將遠年之墳盜發者,子孫告發審有證據,將盜發之人以開棺見屍律擬絞監候。」「其因爭墳阻葬開棺易罐埋葬占葬者,亦照開棺見屍殘毀死屍各本律治罪。若以他骨暗埋,豫立封堆,偽數因其墓,審系恃強佔葬者,照強佔官民山場律治罪,審系私自偷埋者,照於有主墳地內偷葬律治罪,其侵犯他人墳冢者,照發掘他人墳冢律治罪。」

以孝治天下的中國王朝,必須維護孝子的尊嚴,身後事如果被人破壞了,同樣不可饒恕。

至於拆紫禁城的問題。清說的明白,自己是繼承明的天下,所以很多東西都是直接拿來用。紫禁城是皇城,規模不小,而且佔據北京城中心位置,推倒重建皇帝建設這幾年住在哪裡?到後來,康雍乾三朝補修了很多配套的地方,比如承德避暑山莊、圓明園,很多時候住那裡,但是皇城依然不動。因為很明顯瀋陽的故宮就是仿照紫禁城那樣蓋的。就像你喜歡iPhone,先買了個小米過過癮一樣。(日常黑一黑)

其實想想就知道,當年明成祖朱棣修紫禁城,修補長城,動用民力何止萬千,用的材料何止萬千,曠日持久,木料什麼的要從南方運,長城燒磚要就地挖窯,民力要徵發。清初不大動工程是應該的,也是比明好的地方。明亡於流民,清其實也警惕大規模的民眾聚集。以紫禁城的質量,拆了就夠嗆了,天天施工要不要定都北京?籌劃遷都的朱元璋和朱棣都知道,我先蓋好房子,然後等業主進來。鳳陽就蓋過皇宮,但是蓋了朱元璋不想遷都了。

想想新中國的領袖,不也是住在中南海嗎?幹嘛要拆?給錢才拆好嗎!


不拆掉紫禁城,一是因為紫禁城此時已經被李自成嚴重破壞,不值得再去下手破壞。其次是清朝給自己入關時訂下的政治口號就是為明朝復仇,彰顯自己的正義性。希望藉此來吸納漢族的精英分子投順。因此清朝不會特意毀壞明朝的文物,反而要特意加以繼承保護。清朝逐步修復了紫禁城,繼續作為皇城,只是在一些殿宇的格局和命名上進行了修改。同時,還修復了被李自成起義軍破壞的明朝諸帝的陵寢,連弔死鬼崇禎皇帝也被埋進了田貴妃的陵寢,以此體現新朝的寬仁和正統。

當然,清代的皇帝們對於這個大部分光禿禿連棵樹都沒有的紫禁城其實也是頗為不滿的,畢竟滿人不習慣北京夏季的炎熱。所以他們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後來又陸續在京郊修建了暢春園、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園林。實際上,清代皇帝們在這些離宮別苑消磨的時間並不比在紫禁城少。只是這一切都是在清朝在關內的統治穩定,國家富裕之後才進行的。作為對比,歷史上唐朝初建時,也是直接使用了隋朝的舊宮大興宮作為皇宮。太宗和高宗時作大明宮,玄宗時又作興慶宮。這和清朝皇宮的發展演變是類似的。


十三陵也不是沒拆,乾隆時為維修紫禁城大殿,缺大木料,咋辦,從十三陵搬啊。


滿清的的統治者希望廣大人民群眾明白,明是亡於李自成,而不是大清。所以當然不會去拆了十三陵。而紫禁城此時已經是他們的家了。如果拆了紫禁城,他們住哪?你見過那個拆遷隊拆自己家的。


現成的不好么? 第二個問題 死者為大是古話,得多大仇挖人家祖墳?而且明朝是李自成推翻的,又不是清朝,所以沒有必要再者說清朝入關以後一直拉攏漢人心

如想了解更多請關注北京中景合天有限公司 http://www.zjht100.com


本來也就是臨時住住而已,誰想到住了200多年……


美國打了伊拉克,為什麼不把伊拉克移為平地,再在平地上新建油井呢?

講道理,十三陵還是被拆過了。這事是乾隆乾的。。


其實十三陵是拆改過的

乾隆把十三陵幾個大殿拆掉,獲取好的木料

而後又在大殿的位置補了個小的象徵而已


發揚光大永遠比推倒重來更有智慧……

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統治思想就是清算前朝,黨同伐異,終於出了一個朝代的君主難得的避免了這一點,我們應該珍惜這寶貴的精神遺產~


這問題可以反向回答:為什麼要拆故宮和十三陵,或者說,拆了它們有什麼好處。

1、錢。這方面的例子太多,不講了。那麼當時經過李自成進駐之後的紫禁城,裡面還有多少價值呢,雖然沒什麼資料,但顯然也沒多少了。十三陵應該還有的搶,但陵寢一直是很忌諱的東西,開棺明搶的,不是到實在缺錢的萬不得已(滿清財務還過得去),就是有今天沒明天的流寇(好像孫殿英),有一定規模的政權沒人願意做這事,他要考慮到社會影響,考慮到法統,考慮到未來統治。也就是說,拆紫禁城沒什麼收益,就是個動用人力的賠錢買賣。

2、不留給別的政權、壯大別人。比如說項羽燒阿房宮,項羽決定關中封王分封出去,那宮殿以後肯定不歸自己,那我留著幹嘛。滿清都要在北京建都了,肯定不會留給別人。

3、從文化精神上消滅異族。這種事情在宗教戰爭里很多,通過毀掉敵人有精神寄託的建築來從心理瓦解敵人,這方面滿清也沒必要了,從皇太極開始,滿清政權已經開始漢化以利用漢族士紳階層維護統治了,留著反而有政治好處。

4、摧毀城市、重建城市。這種例子也很多,既然連城市都不要了,裡面的建築物當然一併毀掉。這點其實可能性最大,但同2,滿清決定長期統治這裡,北京城狀況還過得去,那何必大非金錢重建一座城市,紫禁城就在北京城的中軸線,框架還在,留著建設多方便。

既然沒有好處,那為什麼花費人力要干這事情,他們也不傻。


瀋陽故宮和北京故宮哪個好?


拆了你


不拆紫禁城只是他們學習漢文化的一種表現。得民心者得天下,滿清八旗總共也沒多少人,他們馬背上可以得天下但卻守不住這個國家,元朝就是例子,清朝還算選賢舉能,很多漢臣做到高官,至少不至於像元朝那樣除了蒙古人只有色目人能做官,完全排擠漢人。此外,清朝沿襲明朝很多制度,就連清朝皇帝的文化程度都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對漢文化可謂造詣頗深。


人大清門的牌匾都是把大明門那塊兒翻過來刻的,你說呢╮(╯▽╰)╭


原因很多 再造成本大 還有顯示自己的正統性(這倆最重要) 據說還有一個原因是那幫土包子一進紫禁城 特別是田貴妃的宮殿里眼睛都不夠用了 徹底看傻了。。。


推薦閱讀:

臨國公李來亨奮戰至死是什麼原因?
怎麼評價明憲宗?
解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南明武將跋扈源於史可法嗎?
如何評價史可法?

TAG:明朝 | 歷史 | 清朝 | 故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