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是怎麼回事?
求科普,謝謝
不請自答,先說一下我個人對於次貸危機的理解,次貸危機實際上是信貸違約所導致的流動性危機。
要了解次貸危機,還是要從次貸危機前的情況說起。起初如果美國人要申請購房貸款或者信用卡或者購車貸款,放款機構都會進行較嚴格的審核程序,畢竟借出去是自己的錢,而且是較長期的借款(尤其是車貸和房貸),有違約風險,放款機構會對申請人做一些調查(比如收入情況、是否有配偶等背景調查),並且在放貸後會持續跟蹤貸款的還款情況,這些都是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樣的情況下,申請到一筆貸款是有一定門檻的,當然,違約情況也維持在一個可控範圍。
直到美國金融行業開發出了一個ABS(Asset Backed Security)的產品,這是美國金融創新的一部分,它實際上是將現有的資產做了證券化,讓其可以自由交易。有了這樣的產品,銀行便可以將手中給客戶的信用卡貸款、車貸、房貸打包後直接出售,這樣一方面改善了銀行自身的流動性(簡單地說就是手上有了現金),另一方面將信用違約的風險轉嫁給了資產購買方。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銀行給客戶A一筆30萬美元的信用貸款,約定20年內還清,假設到期後連本帶息共需歸還35萬美元,銀行通過ABS產品可以將這筆貸款賣給其他金融機構(當然,以一個低於35萬美元的價格),這樣銀行便拿到了現金也轉嫁了貸款違約的風險,買方也已一個較低的價格買到了資產,在不違約的情況下等著客戶歸還本息即可盈利。
這樣的金融產品固然可圈可點,交易鏈條上的各個參與者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客戶拿到了貸款,銀行不僅放款成功有盈利,風險也得到了轉嫁,買方也已較低的價格拿到了資產,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最初放款機構的風險偏好被極大程度地提高了,也就是放款機構開始放鬆貸款審核、降低門檻(因為放款後就能將風險轉嫁掉),於是更多地人可以申請到貸款,即便是那些沒有償債能力的人,部分機構甚至可以幫助購房者0首付購房,房價上漲,泡沫便這樣形成。
投資銀行(高盛、大小摩這些金融機構)在這樣的鏈條中擔當了一個中間人的角色,他們將放款機構的資產買過來,打包成CDO(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s,抵押債務,實際上就是ABS產品),賣給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包括各種主權基金、養老金等,當然,這些投資者也不傻,也不會輕易就購買這些產品,於是投資銀行便找到評級機構(惠譽、標準普爾、穆迪)為產品做評級(在金融行業,資產所對應的風險是定價中的重要考核因素,風險越高收益就越高,反之亦然,評級便是資產風險的一個重要量化參考指標),到最後基本上給評級機構一些錢(次貸危機前的幾年三大評級機構的收入也隨之暴漲)再做一些溝通便可以拿到3A評級(和美國國債的評級持平),這樣,投資者便可以「放心」投資嘍。當然,投資銀行的人何其聰明,他們知道這些CDO肯定是toxic assets(有毒資產),他們甚至在郵件中將這些資產稱為「piece of crap」(一堆垃圾),於是,他們便給這個產品買保險(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掉期),這個產品就是保證在信用違約發生的時候由保險公司負責給投資者償付收益(投資銀行轉嫁風險),完美!!
但是,光有這些問題還不足以導致08年的次貸危機,還有另外兩個因素:
1、投資銀行的槓桿率,什麼槓桿率?打個比方,我手上只有2000塊錢,我將1000借給了A(假設到期還1100),在A還沒有還錢時我通過CDO將A的1100還款義務賣給了B,拿到1050,然後我又借給了C 1000,然後賣給了D,在這個案例中,我手上最後只有1000塊現金,但是卻產生了3000塊資產(1000現金+A的1000+C的1000),於是我的槓桿率變成了3,B和D的業務是我的負債,我有償付義務,那麼如果A出現了違約(即1/3的資產違約),則我手上便只有1000現金+C的1000,剛好夠付B和D的錢,如果A和C同時違約,我便破產了,即資(資產)不抵債(債務),當槓桿率越大的時候,風險越大,想像一下槓桿率是30倍,只要發生1/30的資產違約或者縮水,便破產了。在最高時期美國投行的槓桿率達到了33倍,即3%的違約或資產縮水就可以使公司破產;2、保險機構的承保策略。一個大的錯誤都是由若干個小的錯誤造成的,美國保險機構的承保策略就是另一個錯誤所在,一般情況下,保險只賣給資產的所有人,比如我給一棟房子買保險,那這棟房子一定是我自己的。但是,美國的保險公司允許為別人的資產買保險,比如A買了房子,現在B也可以為A的房子買保險,當A的房子受到損壞,根據B買的保險條款,B也能拿到賠償,相當於賭博。正是因為這樣的策略,到最後各大投資銀行在明知道CDO會出現大面積違約的情況下,開始大力買入保險公司的CDS,這樣在出現違約後就能從保險公司拿錢,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保險公司破產!!所以我們看到,當美國政府批准了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後,很大的一筆錢到了保險公司賬上後直接匯入了各投資銀行的賬戶里,這就是CDS惹的禍!!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住房貸款出現大量違約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出事了,雷曼兄弟旗下的基金遭到大面積贖回,市場也出現了針對雷曼兄弟的擠兌,股價暴跌,很快便出現了流動性危機(就是手上沒有錢了),其他的金融機構(如美國銀行)也都在計算一旦雷曼破產自己也會不會跟著破產(各金融機構都會相互之間持有資產,如果其中一家破產,則這些資產都無法盡數收回,加上一些可能的不良資產撥備,也會間接地影響其他金融機構的償債能力)。
縱觀整個危機,各個環節都埋下了問題的種子,帶來的問題也是整個金融系統的問題,金融監管機構難辭其咎。所以在金融危機後巴塞爾資本委員會就針對次貸危機發布了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管理的一些指標,這當中最重要的便是LCR(Liquidity Coverage Ratio)和槓桿率(Leverage Ratio),鼓勵金融機構配置評級較高的國債和部分企業債,以更加量化和主動的方式管理自身的流動性。
以上便是我對次貸危機發生原因的了解,如果有興趣可以再看一些紀錄片,網上有很多,《Inside job》等,講得很全面。摘自微博二混子stone
次貸危機的根源在於上世紀90年代起美聯儲為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而推行的低利率政策,也就是Alan Greenspan擔任美聯儲主席這段時間,過低的利率政策導致信貸規模快速擴張,加上人們對經濟前景的樂觀估計,貸款買房的人越來越多,房地產市場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在美國,給購房者提供貸款的是一些抵押貸款公司、商業銀行等機構,這些機構在提供貸款前會評估購房者的信用分數以確定他們是否能按時還款,很多信用分數不達標的人將被排除在外。這些機構在提供貸款後,並不是坐等購房者每個月繳納的本金和利息,而是會將這一筆筆住房抵押貸款賣給另外一些金融機構,比如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華爾街投資銀行等,這樣他們就可以使這些貸款快速變現,增加自身流動性。房利美、房地美、華爾街投資銀行等機構也不會長期持有這些住房抵押貸款,而是通過資產證券化(Securitization)將這一筆筆貸款開發成住房抵押貸款債券(Mortgage Bond)並在證券市場上出售。一份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往往由成百上千筆住房抵押貸款組成,因為每一筆貸款的還款期限和違約風險是不一樣的,所以組合一起後整體風險就降低了(除非發生大規模違約,而這在當時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標普(Standard Poor"s )、穆迪(Moody"s)、惠譽(Fitch)等評級機構在對這些債券評級的時候也多是給出3A這樣的最高級(相當於美國國債),因此這些債券很快被那些只允許投資3A級債券的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一搶而空。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市場,購房者拿到貸款,放貸方賺取利潤,投資者得到利息,Win-Win-Win,資本主義萬歲!但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告訴我們,資本家攫取利潤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在瓜分完這塊蛋糕後,他們開始思考下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把蛋糕做得更大?
要做大蛋糕,必須有原料才行,在資本家眼裡,住房抵押貸款就成了做蛋糕的原料,為了得到更多貸款,就必須擴大放貸規模,但現在符合條件的購房者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放貸公司悄悄降低了貸款標準,所以又有一批本來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人通過貸款買到了房子,然後,放貸公司又把這些貸款賣給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快速變現,轉移風險。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拿到這些次級貸款的時候也不是沒有擔心,但他們畢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只要稍稍動一動腦筋,一批新的住房抵押貸款債券就出爐了。華爾街的做法是把這些次級貸款按照風險高低劃成幾個不同的部分,風險最低的位於金字塔最頂端,依次往下,風險最高的位於最底部,這樣做的好處是,剔除底部最次的貸款後,這座金字塔中其餘大部分貸款能重新合成一份信用評級為3A的住房抵押貸款債券,並很快銷售一空,而最次的貸款只能合成一份3B級債券,一般很難銷售出去。華爾街的聰明傢伙當然不會把這些3B級債券抓在自己手裡等著購房者違約,憑藉他們點石成金的功夫,他們很快又想出了一個天才的創意。和之前一樣,他們先把手裡的住房抵押貸款像搭積木一樣搭出一座座金字塔,這些金字塔的大部分都會被合成3A級債券銷售出去,只留下底部一個個被評為3B級的垃圾債券。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華爾街把一份份垃圾債券重新組合在一起,並說服評級機構這些債券之間的相關性非常低,組合之後風險會變得非常小,然後他們把這些piece of crap像煉丹一樣,煉出了一份叫做擔保債務權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的東西,評級機構憑藉房價不會下跌的假設和錯誤模型的檢驗,最後竟然也給出了3A級,頓時華爾街歡聲一片:More,More,More!
華爾街之狼們對抵押貸款源源不斷的需求,直接刺激了底層放貸方不斷降低購房者的貸款標準,拉斯維加斯的一位脫衣舞娘擁有5處房產,來自墨西哥的草莓採摘工人剛買了一棟75萬美元的住房,甚至連無業游民都能獲得貸款。無論貸款者還是放貸者都已經迷失了方向,華爾街的聰明傢伙還在不停地用一批垃圾製造另一批垃圾。當然,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小批人看清了真相,他們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一群不惜搭上全部身家做空市場或者說做空世界的瘋子,但最終,他們成功了。你可以讚揚他們敢於挑戰世界的勇氣,也可以鄙視他們不過是另外一群唯恐天下不亂的貪婪者,對此我不評論,因為沒有任何意義。我只想談一談他們做空世界的方法,首先當然是做空各種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但是債券市場無法像股票市場那樣賣空,於是他們發明了一種叫做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的產品,CDS本質上是一種保險,買入CDS就相當於獲得一份針對對應債券的保險,即債券出現違約時,CDS購買者就能獲得相應價值的賠償。不同級別的抵押貸款債券擁有不同的保費,但保費一般都很低(比如2.5%,而這相當於1:40的槓桿率)。這些做空者剛開始很少能找到願意出售CDS的機構,但隨著玩家的增多,合約也開始變得標準化並能在市場上流通,很多投行也開始加入到生產和買賣CDS的新遊戲中。華爾街的聰明傢伙還是沒有停下製造垃圾的步伐,相反還想把蛋糕做得更大,他們開始把CDO和CDS當作原料合成新的CDO,就像一個人不停地按Ctrl+C和Ctrl+V,於是新的衍生品一遍又一遍地生產出來。評級機構也迷失了方向,他們已經無法弄明白這些衍生品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們甚至無法從投行拿到相關數據,他們還在給這些垃圾評級的原因只是因為不想失去這些客戶。而此時聰明的做空者已經不再做空債券了,他們把手裡的CDS全部賣給了別人,因為他們預計整個金融系統即將崩潰,賣個他們合約的銀行可能無法兌現賠款。而此時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手裡還握著大量來不及出售的CDO和CDS,而這些金融衍生品即將成為真正的垃圾。現在大空頭們已經開始做空華爾街投資銀行的股票了,因為不久之後這些股票的價格就將一瀉千里。
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就是華爾街發明出來的各種金融衍生品,它們將全球金融系統的槓桿放大幾十上百倍,而基於的理由卻是那些有5套住房的脫衣舞娘、采草莓的墨西哥人甚至無業游民都能按時償還貸款。評級機構也犯了讓人無法容忍的錯誤,他們糊裡糊塗就把這些垃圾評為3A級,可憐那些德國的銀行、中國台灣的保險公司、日本的農民合作社、歐洲的養老基金等等買了這些垃圾的機構和個人,可憐他們在這場災難中輸得連內褲也不剩。此外,美國金融監管機構也存在明顯失職行為,他們竟然沒有發現金融市場不斷飆升的槓桿率,對債券市場的監管力度也遠不及對股票市場的監管。
最後,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弗蘭克的海(FrankSeaWorld)
幾年前,坐擁資金的投資客苦惱如何錢滾錢
往常他們都會到聯邦儲蓄銀行買美國公債,他們相信那是最安全的投資方式
但是,因為網路泡沫與911事件的影響,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將利率降到1%以保持經濟強勢。1%是非常低的回報率,所以投資客們決定退出。從另一角度看,華爾街的銀行則能以1%低利率從聯邦銀行借錢,加上從日本、中國與中東來的熱錢,以及無數的廉價貸款,這讓銀行借錢更容易,讓他們瘋狂操縱金融槓桿。
金融槓桿是利用借錢來擴大交易利潤,這是它的原理:
一般交易中,一個人花了1萬買了一個盒子,然後他用一萬一的價格轉手賣給別人,他因此賺了一千,是筆不錯的交易。不過,如果利用槓桿操作,一個有1萬塊的人向別人借99萬讓他總共有100萬,然後他用這100萬買了100個盒子,再以110萬的價格賣給別人,賺來的錢一部分還當初借的99萬,以及1萬的利息,因此他用這一開始的1萬,賺了9萬。跟賺1000塊比起來,槓桿操作讓他看起來更會賺錢。
這是銀行賺錢的主要方式。
所以華爾街接了一堆貸款,賺大錢,變得富裕無比。然後再還錢。
投資客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想分一杯羹。這讓華爾街想到一個點子。
它通過房貸將購房者和投資者連接起來,這是它的運作方式:
一戶人家想要一套房子,他們開始存首付(Down Payment)的錢並找到貸款經紀人。貸款經紀人讓這戶人家與放款銀行接頭,藉此賺取一筆豐厚的傭金。這戶人家買了一套房,成為了購房者。這對他們很不錯,因為房價似乎一直在上漲,一切運作地很順利。
有一天,放款銀行接到投資銀行的電話,說要買這個貸款,放款銀行於是將債務賣給投資銀行,並從中賺了一筆錢。投資銀行於是再借了一大筆錢,買了更多債務,然後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里。這意味著它每個月可以獲得來自盒子中所有購房者的房貸付款。
然後它開始施展金融魔法。基本上只是將這個盒子切成三塊,分為:安全的;尚可的;危險的。重新將這幾塊裝進盒子,稱它抵押債務債券(CDO)。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像是疊在一起的三個柜子
當錢進來的時候,最上面的柜子最先注滿,然後是中間那層,最後是底下那層。這些錢從購房者付的房貸而來,要是購房者沒有付他們的貸款,進來的錢少了,底層可能因此注不滿,這讓底層變得非常危險,而頂層則安全許多。為了補償高風險,底層的回報率較高(10%),頂層的則較低(4%),不過也不錯。
為了讓頂層更安全,銀行花了點小錢替它買保險,稱為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
銀行這樣做,讓信用評比機構能在頂層的投資蓋上AAA級的投資評等,這是最高的投資評級,尚可的那層獲得BBB級,而對風險最大的底層則乾脆不評級。由於AAA的評級,投資銀行可以將最安全的那層賣給想要安全投資的投資者,尚可的賣給其他銀行,底層的則賣給對沖基金和甘冒風險的人。投資銀行因此賺大錢,然後它才付出借來的錢。這些投資者終於找到最棒的投資機會,這比國債1%的回報率高多了。
嘗到甜頭之後,他們想要更多的CDO,所以投資銀行找來放款銀行跟他們要更多的放款債務,放款銀行則找來貸款經紀人要更多地購房者貸款,但是貸款經紀人找不到更多要貸款的人了,因為有資格貸款的人都已經貸款了。
不過他們有個點子。
當購房者付不出貸款時,放款銀行可以收回房子,而房價總是一直上漲,因為它們不會因為購房者付不出貸款而虧損。投資銀行開始加大發放房貸的風險性:不需要首付,不需要任何文件,這就是它們乾的勾當——不是將錢借給負責人的購房者(稱作『主要房貸』Prime Mortgage),而開始將錢借給較不負責任的購房者(稱作『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這是個轉折點。
如同往常,貸款經紀人替購房者找到放款銀行,成功後貸款經紀人賺一筆傭金,這家人則買了幢大房子。放款銀行將債務賣給投資銀行,這些債務之後變成CDO,切成塊後賣給投資客,事實上這運作地還不錯,大家都變得超有錢。沒有人會擔心,因為一旦他將債務賣給下一個人,他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如果購房者付不出貸款,他們也不會在意,他們只要將風險轉賣給下一個人,就能賺一大筆錢。這就像是在玩看誰最後接到裝有定時炸彈的燙手山芋一樣。
不出意料,購房者付不出貸款,此時債務在銀行手上,這意味著原本每個月的付款在這時就變成被法拍的房子(沒事,就讓它被拍賣吧)。不過越來越多應該有的進賬變成了法拍屋,越來越多的房子進入市場,多到超出了市場需求,房價不再上漲,甚至開始下跌了。這在還在付房貸的購房者中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他鄰居的房子都在出售的時候,他的房子價值卻在下跌。他們開始納悶為什麼現在房價只有9萬刀,自己卻還要付30萬刀的房貸。
所以即便付得起,他們也決定不再付房貸。違約率高漲橫掃整個美國,房價大跌。
現在那些投資銀行的處境基本上是:拿著一個裝有一堆沒多少價值房子的盒子。他打電話給投資夥伴要他們買CDO,不過這些投資客並不笨,他們說NO,THANKS.於是他知道現在資金不再像以前那樣流動了。
銀行想讓這些東西脫手,不過沒人想接下這顆炸彈。他害怕了,因為當初他借了百萬甚至千萬買這些炸彈,而現在他還不起錢,不管他怎麼嘗試,就是擺脫不了它。
不過他不是唯一一個被套牢的人。投資者早已買下成千上萬的炸彈,放款銀行想再將這些貸款賣給投資銀行,但投資銀行也不再購買,貸款經紀人因此失業。整個金融系統凍結,情況變得黯淡。銀行接連倒閉,不過這不是最糟的——投資者找上購房者,告訴他們這些投資一文不值,你可以開始看到整個風暴的循環。
歡迎來到次貸危機~
在下學生狗一隻,題主問的是科普,上述材料零基礎也能理解啦~
譯自視頻:The Crisis of Credit Visualized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x_LWm6_6tA
推薦紀錄片《監守自盜》(更好地了解所謂新自由主義)
監守自盜 Inside Job (2010)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多國陷入金融危機,損失高達20萬億美元,數以百萬計人加入失業大軍,甚至喪失家園……本片通過詳盡的資料搜集,追訪全球金融業界猛人、政客、財經記者,披露金融大鱷的崛興之路,公開業內和學界貪污腐敗的政策背後的驚人真相。
監守自盜
內容簡介 · · · · · ·
2011年,一部罕見的以揭露全球金融海嘯真相為題材的紀錄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這就是《監守自盜》。
這部影片通過詳盡的資料搜集,追訪全球金融業巨頭、政客、財經記者、學術明星,披露了金融大鱷的崛興之路,公開了業內、學界貪污腐敗與政府政策背後的驚人真相。
但是,造成這場空前危機的罪魁禍首仍然逍遙法外。於是,導演查爾斯?弗格森親自執筆,繼續搜尋最新的進展與證據,更加全面、深入地剖析和揭露了當今最發達經濟體——美國的寡頭體制,為全球未來敲響了警鐘。
作者簡介 · · · · · ·
查爾斯 H. 弗格森
Charles H. Ferguson
導演、製片、編劇。2011年,其執導的影片《監守自盜》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在此之前,他曾憑藉自己的首部紀錄片——以伊拉克戰爭為題材的《一望無際》(No End in Sight)獲得過奧斯卡獎提名。
弗格森本科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他曾與人創建Vermeer技術公司,發明網頁開發工具FrontPage,後來該公司被賣給了微軟。目前,他擔任白宮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技術政策顧問,同時也是蘋果、IBM、德州儀器等業內領先公司的技術政策顧問。
弗格森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過訪問學者,出版過四部著作。
目錄 · · · · · ·
譯者序
第1章 身在何處 / 1
本書寫作緣於兩個原因,第一,本次危機的罪魁禍首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而民眾也對此無動於衷;第二,整個社會的金融體系愈加脫離實體經濟,並引發整個社會的分裂與扭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把時間拉長可以發現,本次危機的種子早在數十年前便已種下。本章對危機的大背景進行了梳理,並就社會斷層、教育問題、政治異化以及掠奪性金融等進行了分析。
第2章 打開潘多拉魔盒:去監管化時代(1980~2000年) / 21
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許多行業陷入衰退,金融行業卻開啟了自經濟大蕭條以來的第一次去監管化浪潮。信息技術革命和金融衍生品的出現,催生了華爾街的繁榮,同時也將華爾街變為一個充斥著金錢與罪惡的夜總會,最終以1987年的一場市場大崩潰作為結尾。90年代的美國政府繼承了80年代的去監管化進程,金融行業的集中度急劇上升,激勵機制出現的偏差也滋生出大量腐敗,這一切都為21世紀的金融危機埋下了種子。
第3章 泡沫之初:21世紀頭10年的借和貸 / 49
21世紀的頭10年,缺乏道德約束的按揭貸款銀行蓬勃發展,次級貸款在市場中泛濫,房地產市場吹起了一個巨型泡沫。華盛頓互惠銀行、長灘按揭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全國金融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這些在泡沫中興起又在泡沫中倒塌的按揭貸款公司,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推高房價的呢?
第4章 華爾街製造了泡沫,令全世界遭殃 / 75
如果說按揭貸款是生成泡沫的反應物,那麼證券化過程就是反應的催化劑。按揭貸款證券化是一個浩大的系統性工程,華爾街上的投資銀行、評級機構、保險公司等都參與其中,形成了一條完備的證券化食物鏈,而最終的被吞食者,則是無辜的廣大投資者和老百姓。那麼,華爾街上的證券化食物鏈究竟是如何運轉的呢?
第5章 一切都不盡如人意:警告、掠奪者、危機、反應 / 115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危機醞釀的過程中,總有一些人士能夠見微知著,其建議如能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是為大幸。可惜的是,在危機醞釀的過程中,學界專家、業界從業者都對危機提出過多次警告,但是當政者對此的反應是一次次的漠視,甚至嘲諷。而監管者所津津樂道的創新的自我監管,最終導致了一個又一個悲劇。高盛、保爾森等金融機構是如何利用金融創新進行掠奪的?摩根士丹利、美國國際集團又是怎樣被貪婪所吞噬的?政府業餘人士的蹩腳措施又是怎樣導致形勢一步步滑向不可挽回的深淵的呢?
第6章 罪與罰:銀行業與泡沫犯罪 / 151
以信心和信任作為立業之基的金融業,在危機前一些年去監管化的浪潮中,伴隨著有限真正創新而來的,是將破壞規則視為家常便飯,是有組織、高水平金融犯罪行為的飆升,是在整個金融業形成了一種容忍甚至鼓勵詐騙的行業文化。在金融犯罪勃興而懲罰措施日漸式微的背景下,整個金融行業乃至經濟體系的風險日益積累,危如累卵,最終爆發的危機也只不過是沒有節制的金融犯罪的邏輯必然。
第7章 痛苦之因:缺乏監管的金融業成了負效應行業 / 193
金融業的去監管化造成了兩大不良後果:第一,造成金融體系,甚至是整個經濟體系的不穩定;第二,金融業變得越來越像是寄生行業。在本章中,作者詳細分析了期限嚴重錯配、槓桿率高企、集中度愈發強化、緊耦合特性以及不當激勵等因素,是如何導致金融業成為經濟體系的不穩定因素的;也分析了金融體系是如何依賴法律漏洞、信息不對稱、進入壁壘等從實體經濟中抽取「租金」,並引發嚴重的社會資源錯配和收入分配不公問題的。
第8章 象牙塔 / 221
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貢獻新知、止於至善的「象牙塔」,向來被視為凈土。但是,如果揭開這層高尚、高雅的面紗之後,我們會發現,向為天下公器的學術、媒體成為某些人(甚至是某些為大眾所熟知的知名學者)牟取私利、打擊異己的工具,成為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秘密的大公司覬覦賄賂操縱的對象,我們會作何感想呢?這些掌握天下公器的大學教授、政府智囊、媒體大亨到底在冠冕堂皇的表象之下做了些什麼呢?他們的所作所為與危機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第9章 美國:一個不公平的社會 / 251
20世紀,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美國夢」也成為自由、平等等價值觀的現實體現,但正如歷史上的盛極而衰一樣,不斷有人提問,如此強盛的美國會在什麼因素的影響下在何時走向衰落呢?在作者看來,政府的窮兵黷武、社會的寅吃卯糧以及選舉政治的異化、寡頭壟斷的強化等因素,已經導致社會變得不再公平,導致整個國家走向衰落。如果沒有實質性的糾正措施,美國夢將難以逆轉地成為歷史記憶。
第10章 應該做些什麼 / 291
提出問題並進行批判總是容易的,難的是要提出可行的解決措施。在作者看來,當前最緊要的改革是,改進教育機會和教育質量、節制金融資本、控制金錢政治、改革稅制、強化監管、加強寬頻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等。儘管這些變革的實施都將困難重重,但換個角度來看,或許正是美國社會上下這種充滿自我反省、追求不斷革新的草根精神,才是整個社會充滿活力的關鍵。
術語表 / 296
注釋 / 301
致謝 / 318次貸危機
「次貸」就是貸款的人的「信用等級」或者還款能力不高的人
「次貸危機」就是那些還款能力不高的人,找銀行貸款買房結果還不起錢違約了,導致銀行付出的錢打了水漂而倒閉的故事。
你說哪銀行為什麼不把房子收回去,賣了不就好了, 如果當時房價一直上漲,當然銀行把房子買了是賺了,關鍵是房價開始下跌了(泡沫終究是泡沫),結果當初付出的錢少於賣房換來的錢,就賠了。
你說銀行咋這麼傻呢? 憑什麼要給那些還不起房貸的人放款。 其實,銀行聰明著呢,銀行把這些危險的資源(就是還不起房子的人的資產)打包,賣給下一個小的銀行或者當成股票賣給不懂行情的股民來轉嫁風險,燙手山芋就被轉移走了。
比如」帶著小姨子跑了的黃鶴」買不起華為P10手機,借「教授」5000塊+利息500=5500塊買了這個手機,並給「教授」寫了一個欠條--欠款5500塊,「教授」害怕黃鶴還不起,於是「教授」就給「小三」說,我這有張欠條5500塊,白紙黑字,你給我5300塊,我就把它轉給你,你看我對你多好,「小三」一想還有這美事啊,於是危機就給教授轉移了,還得了5300-5000=300塊錢,有一天,小三和教授吹了,拿著欠條找黃鶴要5500塊錢,結果發現黃鶴給跑了,小三欲哭無淚。
你說買了資產的股民和一些小銀行怎麼有點笨啊,都不查查? 股民不懂啊,所以股民聽懂的人說的,懂的人是誰呢-----那就是那些評級機構,就是專門評估價格的機構,穆迪評級說這個資產好,就買買買,結果被陷進去了。
比如有一天股民聽說最近養生裡面「綠豆」股票比較賺錢,誰說的,養生專家「張悟本」啊,這個人聽說比較牛逼,寫書了,還去湖南衛視主持了養生節目呢! 於是,大家發現喲,這綠豆最近看漲啊,都買,一直買,1斤100塊都買不到,有幾個精明的人覺得這個綠豆價值好像不值那麼多,於是悄悄退出,等到有人發現綠豆價格跌了的時候,已經剎不住了,轉眼之間已成定局,於是都賠進去了。
道理很簡單,內容很繁雜,而且已經有很多相關問題了,所以推薦本書吧。《金融的本質》 本·伯南克原版:《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Ben Bernanke(感覺英文書名更切題呀!)這是次貸危機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離職之後對次貸危機產生、原因、處置以及人民爭議話題的一個解釋,可以算是第一手的權威資料了。全文通俗易通,中英文對照,關鍵是翻譯的好呀,這是我第一次完全讀完的一本英文書了。
引起次貸危機的原因眾多。今天我從我的理解和認識,和大家分享一下。上面,都是文字大神,我就不多碼字了。送大家一張圖 ,希望能夠幫大家理解《次貸危機》
2007年 美國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現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槓桿
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槓桿(Leverage)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槓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CDO合同
由於槓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槓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槓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100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CDS市場 (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違約互換)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O單子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 這樣一來,CDO被劃分成一塊塊的CDS,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覆的炒,現CDS的市場總值已經炒到了62萬億美元。
次貸與次貸危機
上面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投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此時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這樣這份CDS保險就落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減去G收到這500億保險金,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8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瀕臨倒閉。
金融危機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槓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準備倒閉。因此G,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遊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美元危機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2萬億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7倍(四捨五入之後)。如果說美國government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500億(假設300億的違約率為10%)。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government就要賠出10.35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1,A22,A23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說明:CDS合同和次貸都屬於金融衍生產品,而CDS市場就是現在金融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金融交易體系。
作為就是利用部分國家的固定匯率制度,將本國的高通脹轉移或者擴散到他國。
有個電影講這個的,叫《大空頭》
Jason 你寫的很好思路一場的清晰.
我有個問題 關於你寫的"投資銀行 槓桿率"的那個例子, 例子的開頭 應該是"我手頭上有"1000"塊錢吧. 然後再展開分析
次貸十周年,在公眾號:地產老炮 寫的一篇
序:前段時間老農速讀了羅伯特哈達威的《美國房地產泡沫史1940-2007》,近期看了《the big shoot》《too big to fail》兩個電影,各路大神網上對美國次貸危機的分析很多,老農進行簡單梳理整理與大家探討,希望從中獲取些許收穫。
一.始末
次貸危機之前,美國房地產市場從大蕭條時代到新世紀,被認為歷經四大時代:
羅斯福與杜魯門的200萬失房者居者有其屋時代:奠定了政府、金融機構、消費者和地產商的黃金四角關係。
肯尼迪與約翰遜的一切為了平等時代:提出由私人機構興建並出租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設想並鼓勵私人金融機構參與抵押貸款,推動了社區化發展,給住宅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里根與布希的減稅、擔保、信用證明金融槓桿運用時代:從直接補貼措施轉向間接調控,減稅促進了房地產企業的發展,而信用證明等方式也減輕了聯邦政府的資金壓力。
柯林頓的聯邦傳接給地方政府的時代:重視地方政府的作用,聯邦政府重點放在宏觀調控上的目標導向。
歷屆政府的福利政策是主特點,也依靠逐漸成熟的金融槓桿保障了房地產的穩定與活力。
來到新世紀,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面對衰退的經濟,美聯儲連續27次降息,將利率降至1%水平,為房市的上升提供了動力, 2002年,格林斯潘曾警告說:「我們非比尋常的住房繁榮……來源於的抵押貸款債務的大量增加,毫無疑問這是無法持續的。」面對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在他主導下,從2003年至2006年,美聯儲又連續17次加息,將基準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房貸違約不斷出現,這也加速了美國房市泡沫的破裂。
我們先還原下當時的一些事件性節點:
【一】危機爆發階段
2007年2月,滙豐銀行宣布北美住房貸款按揭業務遭受巨額損失,減記108億美元相關資產,次貸危機由此拉開序幕;
2007年6月7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隻對沖基金停止贖回;
2007年8月6日,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公司宣布破產;
9月17日,格林斯潘首次公開對外承認,美國房市存在泡沫,且房價存在很大的下降比率;
從2007年9月至到2008年4月,美聯儲連續7次降息,將基準利率由5.25%大幅削至2%;
2008年1月24日,美國房地產經濟人協會宣布,2007年美國舊房銷售量下跌了13%,為25年來最大降幅;舊房中間價下跌了1.8%,為每套21.78萬美元,為1968年有相關記錄以來首次出現年度下跌;
3月16日,貝爾斯登估價從每股77.32美元,短短几天到以每股2美元的「跳樓價」將自己賣給了摩根大通銀行;
【二】全面擴散階段
2008年7月中旬,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巨頭「兩房」遭受700億美元巨額虧損,最終被美國政府接管。
7月11日,美國印地麥克(IndyMac)銀行因不堪巨額虧損和擠兌而宣布倒閉;
9月7日,美國政府再度出手,出資2000億美元接管「兩房」;
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布破產;
9月17日,美聯儲被迫對AIG提供高達8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避免該公司陷入破產;
9月下旬,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倒閉的規模最大的銀行;
9月20日,星期六,美國政府正式向國會提交7000億金融救援計劃;
華爾街經歷一場「世紀洗牌」,美國CNN在其網站上說,美國投資銀行業的巨變,造就了「華爾街的新世界」。路透社則發表評論說,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三】企穩回升階段
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GDP下降6.1%,失業率節節攀升於2009年創下50多年來的最高紀錄;
2009年出台全面的經濟刺激計劃,美聯儲先後出台了四輪量化寬鬆政策,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續】全球蔓延
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評級公司下調希臘主權評級;
2010年起,歐洲葡萄牙和義大利等國遭遇信用危機;
二.原因
說到美國房地產,先說一個重要的概念:MBS—抵押支持債券,比如客戶購房,銀行提供了100億貸款,銀行會把這100億貸款套現,賣給基金打包成MBS到市場去銷售,但也就是說,買了這個基金 1%的份額,你也就承受了 1%的風險。因為開始階段房地美等機構針對客戶審核極為嚴格,一些購房人無法通過審核,意味著高違約風險高。為了擴大市場,MBS的承銷人各大投行動起了心思,他們一面鼓勵次貸者買房,一面鼓勵投資人對次貸者投資,這樣生意就撮合了,面對不斷攀高的房價,貸款審核標準逐漸降低,市場甚至出現了ARMs—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即先給次貸客戶一個初始的低利率貸款誘使客戶上鉤,後期再上浮利率,分期付款也直線攀升,這也為次貸危機添了一把火。
當時的市場火到什麼程度呢,除了「0首付」等我們比較熟悉的詞語,連美國加州離海岸40公里的內陸房,都能宣稱自己是「海景房」,一時之間大家無不沉浸在美國夢之中。就像哈達威書中說的「公共學校缺乏關於經濟史和經濟理論及實務的教育課程導致的全民無理由狂熱」。
我們知道普通貨物大都可以做標準化,定價也就容易做體系,但抵押債券由於各個不同,資產組合包的波動幅度各不相同,從 1987 年次級客戶MBS 出現一直到2001年,隨著MBS的發展,怎麼給MBS定價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華爾街,直到一個天才的數理分析師兼保險精算師 DavidX. Li,一個叫做李祥林的中國人,他找到了一種計算方法,即使用每個人的信用記錄Fico費科積分,這使得每個資產包的整體健康情況可以量化、可以計算波幅,從而進行定價。這為美國次級MBS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4 年達到 1570 億美元,2005年達到2720 億美元,2006 年達到了 5520 億美元的規模。
但就像千里之提,毀於蟻穴,這個資產組合包的「波幅」計算方法也導致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我們知道,波幅越好的組合包,意味著信用的良好,意味著低風險,但「波幅」能不能人為做小呢?可以,藉助於大型計算機,華爾街的精英們可以人為的進行客戶抽取組合,互相抵消對沖,通過Financial Engineering製造出人工美人,實際上「they areboth shit」的MBS發售到市場上。
而對於做債券的基金經理們,為了擴大市場,給自己的債券增加購買吸引力,衍生出了另一種行業:為MBS購買保險—「債券保險」CDS,即賠了你付。當時「債券保險」做的最大的是AIG和雷曼兄弟,此時做CDS的工程師們發現,所謂的AAA級債券表現並不是想像的那樣0%波幅,而是可能在10%,因為這本身就是Financial Engineering做出來的偽劣產品、假美人,並且也開始有了違約並逐漸放大,據有關統計,此次危機AIG的損失達100億美金之巨。
在這波危機中,首先,做MBS的銀行是毫無風險和虧損的,因為他們雖然放款給不良客戶,但隨手就把MBS賣掉了。其次,投資MBS的人,也是毫無風險的。因為我雖然買了垃圾債券,但我買了「債券保險」CDS。最後,所有的虧損也就集中到了保險公司身上,也就是如果我把100億的窟窿填補上也就沒有問題了。
但華爾街的遊戲向來資本逐利,在這個負和100億的遊戲中, AIG們是註定被狙擊的,+200和-300與+9900和-10000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如果前者是隔靴搔癢,後者級別就是傷筋動骨,-10000的我們都知道,名單上有雷曼兄弟,AIG,貝爾斯登。但賺了9900的那些人我們永遠不知道,因為他們總是在冰山之下。
三.後續
08年後美國進入長期的經濟復甦時期,有專家將美國次貸危機後經濟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輪脈衝式復甦」(2009年初-2010年底);
2008年第四季度的環比年增速深跌至-6.8%,直到2009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速才開始由負轉正,實現了0.5%的環比增長。此後,在擴張性貨幣、財政政策的刺激下,美國經濟開始危機後的恢復性增長—「第一輪脈衝式復甦」。
【二】「第二輪脈衝式復甦」(2011Q2-2012Q1);
第二輪量化寬鬆(QE2)於2011年6月退出,但經濟並不穩健。美國經濟增速從2012年第二季度開始掉頭向下,再次回到1%之下。面對經濟增速連續滑落的態勢,美聯儲在2012年九月決定啟動第三輪量化寬鬆(QE3)。
【三】「復甦觀察期」(2012Q4-2014Q3);
在此期間美國經濟整體上行回暖的態勢基本得到確認,政策制定者開始向市場釋放退出救助預期信號,2013年9月份伯南克指出,可能於2014年年中的某個時點終止購債計劃。
【四】「救助政策退出期」(2014年10月-2016年底)
2014年10月29日,美聯儲完全停止旨在危機救助的購債計劃。2015年末和2016年末,美聯儲先後實施了兩次加息,但這些收緊行為並未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衝擊。
歷經8年,以2016年底二次加息為標誌,美國經濟正式走出了這場危機的陰霾。
四.啟示
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實現MBS,但我們可以想下,如果這個問題出現在我們國家會怎麼處理,下面請欣賞歐神的一個段子:
「首長,不好了,China Life 出大事情了」。
「什麼大事情,是不是出了反 D 反革命的事件啊」。
「那倒不是,聽說虧了 100 多億美金」。
「那就不是大事。錢的事情,都好說嘛。你去查一查,是不是收了外商紅包,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呵」。
「我們去查過了,幾位領導都很清廉。主要是遇見了百萬年難遇的小概率事件,通過數學上的 Markowitz 方程式發生了錯誤…………」
「那個是什麼,就不用講了。沒拿紅包就好,都是 D 的好乾部啊。虧掉點錢,而且還是意外虧的,學費總是要教的么。真芝麻大的事情,100 多億,回頭寫個報告就行了。幾位當事人同志,先讓他們引咎辭職,半年之後,保證找到同級職位東山再起」。
於是事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the big short》
搞金融的掙錢,最後哇的窟窿,讓老百姓來填,金融危機後,cdo繼續存在
很納悶,一個幾乎什麼都不生產,靠好萊塢和科技互聯網泡沫以及軍事實力的美國人怎麼會過得那麼好呢?我想,這是美國美元霸權的所在,每次在全球製造危機,美聯儲加息,讓美元重新回到美國。這個把戲把拉美,東南亞,日本都給套進去了。美國的霸權不倒,世界不可能太平的。靠著全世界養活了美國那幾億人。危險的很啊!次貸危機雖已過,無人追究問責,可以看出美國的所謂獨立媒體政府是受誰的控制?人民已經被愚昧,華爾街大佬卻巋然不動。那些所謂價值觀都是表面的東西,實質是美國的美元霸權和軍事霸權保證了他們!也許哪天美元霸權一破,可以想見美國的內戰可能要進行下去了,好日子到頭了,所謂軍事霸權也自動瓦解。只是這個美元霸權一破,美國這個帝國一定崩潰,如何讓美元奔潰才是本質!
推薦看一部紀錄片《監守自盜》,你會懂的
轉了
推薦閱讀:
※如果不久的將來中國發生次貸危機,那麼作為老百姓現在可以做的準備或預防是什麼?
※為什麼看似很少有經濟學家強調美政府是 2007 年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
※美國人可以直接從房地美房利美貸款嗎?
※電影《大空頭》里的邁克爾巴里在現實中是什麼樣子的?
※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