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珍貴在什麼地方?


從當時的瓷器燒造水平來看秘色瓷基本屬於奇蹟


秘色瓷中國只有十四件,全部出自扶風法門寺地宮。從單個瓷器種類來說,它是存世最少的瓷器類型。汝窯認為不少於六十三件(還是六十七,人傻,忘了)。在史書上,我們在它出土之前也一直認為五代才有成熟的秘色瓷燒制。不造題主有木有見過秘色瓷,兩件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餘下的都在法門寺保存(此處不實,在故宮博物院和國博至少都有些一件,由網友提出,謝謝謝謝)。秘色瓷器顏色就是秘而不宣,唐代南青北白,作為南青的代表,秘色瓷的顏色給人的感覺比較恬靜,這個只有看過才有體會。而且它的釉色肥厚,很肥厚!換個詞,瑩潤,提升了整體的立體感,簡單來說看見這麼個秘色盤,你會流口水。文物藝術品和時代分不開。唐代富裕,國力昌盛,也就是這個時代才能有這樣的審美情趣,才能有這樣的瓷器。咱看瓷器不能盯著一個東西來看,要看它的背景,它的文化。

宋代五大名窯開始皇家特供(其實元代才開始有浮梁瓷局,所謂浮梁就是景德鎮。琵琶行裡面有「前月浮梁買茶去。」說的就是這個浮梁,景德鎮),唐代是沒有官窯這一說的。最多我們在白瓷中看到的有「盈」字款。這是唐代百寶大盈庫里的東西。大盈庫類似皇帝私庫,所以大盈庫類似於半官窯。我們說秘色瓷珍貴,就在於對於秘色這兩個字,有學者認為它是燒制工藝秘而不宣所以這麼命名。也有認為它就是皇家特供,所以要秘密其顏色,故稱秘色。這十四件就是當時皇家頂尖瓷器的代表。

再者說,秘色瓷的青色對於「雨過天晴雲破處」的宋代汝窯影響絕逼是存在的。雖然兩種色澤完全不同,但是作為彼此時代的青瓷審美巔峰,秘色瓷對於中國青瓷發展影響巨大。有多大,很大很大。

總結:1.它底子硬,自己東西好。2.它研究價值大,代表一個時代傑作和審美。3.它不僅領騷自己時代,還影響下個時代。

你想想,有哪幾個東西能有這樣地位?承上啟下多了不代表本身就是震鑠古今的國寶。秘色瓷做到了,十四件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想想我都怕啊!!


今天的學者認為,秘色瓷就是指唐至五代時期越窯青瓷中的極品。其之所以珍貴,其一是其本身的品質是當時的青瓷之最,釉面玻化極好,色澤青翠純正,光滑溫潤,器形規整大氣,符合中國社會高層高雅柔和的審美;其二是史料記載民間傳說較多,使得秘色瓷名聲極大,當時就有詩人陸龜蒙作《秘色越器》一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其三是數量稀少,秘色瓷是中國最早的一種專為皇家燒制的瓷器,與一般的越窯青瓷不同,燒制數量極少又不在民間流傳,後世一千多年世人都是只聞其名而不見其物,以至於許多人曾爭論這種器物是否真正存在,直到法門寺地宮打開,人們才根據衣物帳碑的記載確定了其存在。


一個字:美

當時在國家博物館一瞥,驚為天上來,後面所有瓷器再也入不了眼了。

十幾件秘色瓷中其實沒必要強爭高下,喜歡哪個,見人見智。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也見過,也很美,只是沒有了初見的那種震撼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你們看,像不像盛了半碗水?


工藝失傳 存世量少


入唐後,北方瓷業白瓷佔先,青瓷的江山則在江南大放異彩。越窯的發展最終成就了秘色瓷。自唐中期起,秘色瓷如同罩上面紗的美人,讓後人辨不清真實的面容,直到法門寺塔基極為偶然的發掘,才讓困擾了國人千年之秘色真相大白於天下。

古越國之越窯應是以地名最早命名的窯場,唐朝人就已親切稱之。「九州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詩人陸龜蒙靈感突發的一句話,傳誦了千年乃是越窯的幸福。可越窯的幸福還不僅於此,茶聖陸羽還將其誇獎並奉為至寶:

「邢窯類銀,越窯類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窯類雪,則越窯類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窯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這種讚譽,在陶瓷史上並不多見。陸羽以一個文人敏銳的文學感受,清晰地將玉比銀,將冰比雪,高下智者自明。

白瓷在唐代的科技含量大大高於青瓷,有「盈」字款的皇家百寶大盈庫入選為證。但陸羽站在南方文人的立場上,以用茶為原則,抑白揚青,是他的高明之處。陸羽這番話,傳播甚廣凡對陶瓷史稍有了解的人,不可能不知此句。

早期的越窯仍為青中閃黃,故宮博物院所藏執壺即為例證。唐中期之前的越窯,還沒能擺脫早期青瓷的自由色系,燒造條件被動地決定著瓷器的顏色。唐中期以後,越窯質量大幅提高,明顯地看出工匠對越之青已能有效地控制。

晚唐至五代,應是越窯瓷的最佳時期。陝西法門寺的十三件秘色瓷,「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放在一個大盒子內,各個與當年置藏時的《衣物賬》吻合。只有一件單方在門口,是一件八棱瓶,與秘色瓷比較,無論胎質還是釉色,與記錄在案的十三件無異,亦為秘色。唐人嚴謹的工作態度,使我們不再漫無目的的尋找,而是將秘色瓷的標準色印入腦中,把困惑了許久的秘色從世界的各個博物館中剝離,重新展現人間。故宮博物院庋藏類似秘色凈瓶三件,藉此亦真相揭曉。法門寺的出土盛況已過去二十餘年,可每當想起揭秘秘色之時,誰能安之若泰,不怦然心動呢!

秘色瓷由於高貴,由於工藝先進保密,便成了唐朝的皇親貴戚的專用器皿。「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徐夤《貢余秘色茶盞》)。這一泓綠水曾在唐朝人眼前蕩漾,千年後又在我們心中泛起;感受秘色之青,方知青色之千變萬化,可融人為於自然之中,亦可融自然於人為之中,巧奪天工。


上面有朋友已經說了:中國只有十四件,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別的就不用說了吧。

有幸在陝博和法門寺看過其中的6件,真是無法形容,「肥厚」、「瑩潤」、「立體」、吧啦吧啦吧啦這些詞完全無法表達它的美。。。。。。完全想不出一千多年前怎麼能做出那麼漂亮的東西,現在能做出來嗎?不知道,我見識少,還沒見過現代的仿秘色瓷。當時腦袋裡只有兩個字:震撼!(不過陝博珍寶館,從進去到出來基本就是這樣的感覺,所以也麻木了,呵呵)


秘色葵口瓷盤,2016/12/28攝於國家博物館。感覺人生再無遺憾了TwT


秘色瓷盤法門寺出土了十四件。何為秘色啊?所謂「秘色」,在法門寺地宮打開之前,沒有人知道是什麼顏色。唐代詩人陸龜蒙,寫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一聽到這個翠色,很多人就在想這個秘色,應該就是那個綠汪汪顏色吧。

萬萬沒想到啊,法門寺的寶貝出土了之後,才發現呀原來這個秘色不僅僅只有一種顏色,其實

它還有很多種顏色。原來這個秘色不是綠色的意思,而是非常珍貴,秘而不宣的顏色。你們看看這些秘色瓷器……

上面這個碗還鍍了金,這個是唐朝人很獨特的審美,這樣的碗也是秘色瓷。

那為什麼又敢說他們都是秘色瓷?因為物帳碑上寫得有「瓷秘色」三個字。在古代,秘色瓷生產量少,保存下來的更少。這種釉料極難把控。而且燒制秘色瓷的時候,一個匣缽里只裝一件器物,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釉面光潔。而在燒制完成之後,還要把外面的匣缽敲碎,才能得見成品的真容。因為無法重複使用,燒制的成功率又極低,所以成本極為高昂。這也決定了秘色瓷在當時不菲的身價,變成了皇家特供。秘色瓷存世稀少。


說起唐代瓷器,生活在唐代的人最有發言權,先看看茶聖陸羽怎麼說的。

陸羽《茶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

陸羽先生經過考察和實踐,把唐代南方的著名瓷窯排了個序,為什麼要這樣排呢?我們挨個查驗一下這幾個瓷窯的身份證,也許能夠有所發現。

這樣看來,唐代南方瓷窯基本上是以燒制青瓷為主的,怎樣才能燒出美麗的青瓷?讓韓大叔告訴您。

您可真是我的親叔,根本聽不明白,您就不能說的簡單一些?

這下明白了,因為婺州窯、壽州窯、洪州窯在燒制的時候,窯爐內還存在著一定的氧氣,也就是韓大叔所說的「還原不徹底」,所以釉色為黃色、褐色,不及越窯的釉色好看。

聰明!燒制純正的青瓷,就需要大量的薪柴,成本非常高。正因為越窯每一窯的投柴量都高於其他窯,因此越窯青瓷單從釉色上就優於其他幾個窯口。

浙江地區氣候潮濕,因此越窯的窯工們選擇晚秋之時開窯,這時的氣候和薪柴比較乾燥,燒出的青瓷呈色最好。可以說精美的越窯青瓷是搶時間「奪」來的。唐代詩人陸龜蒙有詩為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南方瓷器大致清楚了,北方哪種瓷器最著名?

李肇《唐國史補》:「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內丘白瓷甌」指的是河北內丘的邢窯白瓷碗,而「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就有點意思了,如果說邢窯的價格很低,有點兒銀子的都會不屑一顧;有錢人能相中的,價格不會太親民,平民百姓怎麼消費得起?物美價廉的東西哪兒找去。

原來如此,不同等級的商品能夠滿足不同的消費人群,邢窯很會做生意,貧富通吃。

要和越窯青瓷比高下,邢窯粗白瓷就算了吧,把細白瓷拿出來瞧瞧。

漂亮!不愧是白瓷的翹楚!

咦!這個碗底上怎麼有個「盈」字,是不是邢窯生產的高端細白瓷產品非常盈利?

您可真能整,如果是這樣,買家還不得往死砍價,這買賣還咋做嘛。還是讓韓大叔說說,為啥要刻個「盈」字。

如此看來,邢窯細白瓷的釉色潔白純凈,可以跟越窯青瓷扳扳腕子了。

唐代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發展格局,南方青瓷以越窯為代表,北方白瓷以邢窯為代表,可以說旗鼓相當。

但是茶聖陸羽卻不認同,偏要把邢窯和越窯比個高低。

我們不禁要問:「玉」一定就比「銀」好嗎?「冰」一定就比「雪」美嗎?綠色一定比紅色更漂亮嗎?

陸羽是以一個茶人的角度來評判越瓷和邢瓷茶碗的,茶碗不僅僅是一個飲茶器具,而且還要有品格、氣節在內。

銀有銅臭之氣,玉有五德、君子比德於玉;雪有浮飄之感,冰則堅韌透明、有堅定不拔的意志;越窯的釉質如冰似玉,符合古人對「冰清玉潔」的品德追求。

飲茶追求的是精清、淡潔、滌煩、致和的精神修養,紅色的視覺衝擊非常強烈,讓品茶的人緊張興奮;綠色看起來就比較清雅,綠色的茶湯更容易使人的精神放鬆,心靜才能品味茶滋味、品味藝術和文化,品味人生。

唐代詩人皮日休覺得陸羽的《茶經》從實戰出發,寫的不賴,美中不足的是整篇《茶經》中一首詩都沒有,唐詩那麼有名氣,這方面不能短了,於是詠詩十首,其中一首就是描述茶碗的。

皮日休《茶中雜詠·茶甌》

邢客與越人,皆能造茲器。

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

棗花勢旋眼,蘋沫香沾齒。

松下時一看,支公亦如此。

支公何許人也?賣茶的?還是燒窯的?

皮日休的意思是:用這麼精美的越窯和邢窯茶碗喝茶,看著茶湯沫子如同棗花一樣旋轉在環池之上,香的都把後槽牙粘住了。看著如此美麗幻化的景象,就算不喝這碗茶,也能到達精神愉悅的層面,支公也不過如此呀。

看來皮日休不像陸羽那樣重越窯而輕邢窯,他對越窯、邢窯一視同仁,平分秋色。

越窯到了這種高度,還是不滿足於現狀,仍要精益求精,再拔高一步。在原有的基礎上,口沿做出花口形式,碗的外壁上划出瓜棱,不僅更美觀了,還可減弱和改善因燒造收縮引起的變形。

通過加厚釉層,釉質更加瑩潤、透明,光澤更加柔和、含蓄。

這種最高級別的藝術品,當然是最高級別的人使用了。庶民不得用,它進入深宮秘閣,曰「秘色瓷」。

徐夤《供餘秘色茶盞》

捩翠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供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輕旋薄冰盛綠雲。

從徐夤的這首詩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宮廷專用「秘色瓷」釉色之美妙,器型之端莊,工藝之高超。用言語無法清楚地表達,還是看圖一睹其芳容吧。

秘色瓷是宮廷所用,邢窯「盈」字款細白瓷為皇帝賞賜大臣之用,誰高誰低還用說嗎?

唐代瓷器中,越窯秘色瓷雍容華貴、法度莊嚴、氣魄深厚,工藝和審美都達到的了極致,是殿堂級的藝術品。

原創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韓大叔侃瓷」,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謝謝!


為啥你們見的都是高顏值,我見的這貨是這色?而且淪落在一堆白瓷堆里,也不說單獨給個罩子!不就長的丑點么……


以前看朝廷台的節目(應該不是走近科學),說是秘色瓷能變色,我擦,真的假的,朝廷台是不是在逗我


神秘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吸引力。

對於秘色瓷……

它神秘在地位,唐代越窯為當時全國青瓷之首,秘色瓷又為青瓷中精品;它神秘在使用,用於進貢朝廷的特製瓷器,僅供皇室成員使用,平民布衣難睹秘色瓷的芳容;它神秘在釉料,秘密配方釉料所燒制出來的瓷器,光滑純凈、如冰似玉。唐代詩人陸龜蒙《秘色越器》一中,說其釉色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風範;它神秘在實物,秘色瓷配方和瓷器一同消失,幾百年來無人親眼見過秘色瓷,直至1987年法門寺地宮十四件秘色國寶出土,秘色瓷終於展現在世人面前;它神秘在失傳,秘色瓷雖已出土,其配方至今尚無定論。

下面是柏采剛研發的秘色釉,將其與汝瓷結合在一起。


推薦閱讀:

瓷器碎了,有沒有什麼手工粘合的辦法?
為什麼家庭餐具基本都是用景德鎮白瓷很少有人用青瓷?
二十三歲,從事與陶藝無關的行業,想成為一名陶藝師,我需要去什麼地方學藝,需要付出什麼?
景德鎮為何能成為中國的瓷都?
古人為什麼要用燒制的瓷器做枕頭?

TAG:中國歷史 | 瓷器 | 文物 | 古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