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和一百年前相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如題。


我一直覺得中國人都特別喜歡厚古薄今。我們之所以覺得過去的日子美好,是因為沒法經歷過去。覺得現在的日子苦逼,是因為人總是不滿足,老是關注生活中的不足。

我覺得無論是經濟上、民生上、還是文化上,都比100年前有了長足的進步。

經濟、民生不談,顯而易見。文化上有人會覺得民國時期的文人都有風骨,現在到處都是奴才拜金者。的確如此,但是你只看到了民國時期少數的文人那派風雅浪漫和寬容大義,卻忽視了無數的基層民眾,仍然生活在愚昧無知當中,他們迷信鬼神,渾渾噩噩,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而如今,世界已經鋪開在我們眼前,相信沒有人會覺得如今的人會比100年前的人們思想閉塞。因為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更清晰更開闊的世界,所以我覺得我們不可能比100年前更差,只會更好!難道不是因為如今我們更了解這個世界,更清楚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會過度妄自菲薄、懷念過去嗎?

儘管你可能說這個時代出不了大師,這是誰知道的事呢?!說不定二十年後的人們,會對這個時代有著另一番的看法,就像我們盲目崇拜一百年前一樣。

最好的風景在此處,最好的時代是當下。切勿妄自菲薄,前人不是用來膜拜,是用來超越的。


如果不承認中國人比一百年前的祖先更進步的話,無疑是掩耳盜鈴或是為反對而反對

倒回去一百年,中國是什麼樣子?

在西方學者的著作中:20世紀初的中國到處是流民與乞丐,兵匪橫行,暴亂不斷,上層政府走馬燈式變換,地方軍閥時不時就跨州連郡地大戰一番;彼時的中國人既窮又骯髒,既愚昧又固執,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文盲,而富人們和官員則完全脫離大眾,過著天上地下的奢華生活。

所以,只需按照常理也可知,今人的生活一定是好於古人的。如果要比學術的話,民國時代確實有不少了不起的學者,然而,四萬萬人中可能就只有他們幾百人了不起而已;而現在,當下,大學者不太多,可是十二億人中已經有相當比例的國民不壞、不差、接近於現代文明所要求的素質。這兩相比較,其中應當有幾個數量級的差距。


進步了,以前人們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現在人們過著牛馬的生活。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沒進步呢?一千年前我們生活在農業社會裡,男女極度不平等,階級、等級之別巨大,上層完全可以掌控下層的生死,物質生活水平極度低下等等~

很多人詬病的當代中國人均素質低下,而一千年前根本沒有人均素質一說。少數貴族,地主等上層社會壟斷了知識,所謂古代中國人的素質,文化也不過是他們這群知識壟斷者的文化罷了。平民百姓和平時做牛做馬以求旦夕溫飽,戰亂時期基本等同於兩腳羊。


不知道你說的進步是指哪方面,不過我覺得下圖能說明一些問題


肯定是進步了,毫無疑問。問題是質變還是量變。

作為東方文明的死扛死守者,中國人總是把過去想像的特美好。


現在哪些國家敢在中國的國土上來打一場和中國無關的戰爭嗎?

樓主這個問題真的太搞笑了


單誅九族這一項,就進步的感激涕零了


每當看到這種東西就感覺到一些自以為「懷才不遇」的人正在無病呻吟


以進步或者退步來看待歷史,本身是否正確就值得商榷,不過是歐洲線性歷史觀的一種。如何判定進步?進步的標準是什麼?經濟總量這些可以用數字來衡量,而所謂的幸福感,政治發展之類很難用數字衡量。所以無所謂進步與否。


從細節看,因為技術的進步,有了很大的不同


不過我覺得從整個制度、文化的方面看,進步並不大,某些地方還有退化


目前的成就與改善,大部分是由於科技的飛速進步,而不是由於制度、文化與社會的進步。這方面其實西方是比較好些,但也同樣大部分是因為技術進步


我一直覺得從社會學、文化、政治去比較看中華到底在這一百年有何變化是一個很有用的研究,可以幫助破開至今尚未離開的循環


一百多年幾乎就可以概括為清末民初的那個時代吧,這裡引一段陳丹青先生的著名演講《民國是歷史還是現實》,姑且能夠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吧。

這是一個好話題,也是困難的話題,如果是記者問我,我會答不上來。因為我對這兩個詞不確定:凡是過去的、不在場的,是否就算歷史?凡是還沒過去、還在場、還在發生,還奏效,是否就算現實?

記得1966年文革爆發,毛澤東狠狠地向全黨全國宣布:「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共產黨與國民黨、革命派和反革命的繼續鬥爭」。我那年十三歲,戴著紅領巾,自以為活在共和國,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滿十七歲了,可是聽毛澤東這麼一說,我心驚肉跳:民國還沒過去?國民黨還在?

現在我明白毛澤東可能沒錯:那年他七十多歲,除了避走台灣的國民黨,他的許多同齡人都還活著,譬如頂撞他的梁漱溟,殺過共產黨的李濟深,就住在北京;毛澤東本人,包括朱德周恩來等等一大夥共產黨領導,曾經就是國民黨員,在國民政府做過官,1945年毛澤東從延安飛到重慶參與國共談判,下了飛機,上了宴席,據說就當面對著蔣介石喊過:「蔣委員長萬歲!」總之,當毛澤東想起民國、說起民國,就是一大群使他不安的活人。

1976年文革結束,距今也整整三十五年了,遠遠超過毛澤東回想民國的時間距離。我們或者可以問:文革是歷史,還是現實?

三十多年來,中國的文人和出版社拚命在做歷史研究,出版歷史書,在座諸位,想必喜歡讀歷史。讀歷史,為了什麼呢?克羅齊說:「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今年是借辛亥百年,世面上有個正當的理由,談談民國。為了尊敬今年的另一份大紀念,我特意鑽進電影院觀賞《建黨偉業》,不久,不知是誰給我手機來了一份簡訊,好聰明,把建黨與民國一塊兒給紀念了,這份簡訊可能大家知道,我再念一遍:

《建黨偉業》是一部向北洋軍閥政府致敬的電影,該片用生動的鏡頭,精彩的案例,溫馨的細節,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時代:報紙可以私人控股,新聞可以批評政府,大學可以學術獨立,學生可以上街示威,群眾可以秘密結社,警察不能隨便抓人,權力有邊界,法律有作用,人權有保障,窮人有活路,青年有理想……

不久,又一簡訊發過來,詳細例舉《建黨大業》和《建國大業》的眾多大明星擁有各國國籍——總之,這部電影拍著拍著,一不小心,把部分民國史給拍出來了。我猜,製片人韓三平當初沒想到這份效果吧。

言歸正題:雖然這條簡訊既談到歷史,也清清楚楚指向現實,簡直全部回答了這次論壇的話題,但我不能念一條簡訊交差,所以趕緊清理自己可憐的歷史知識,看看民國的哪些往事算是歷史,哪些花樣還是現實。

先說早已成為歷史的那個民國——

首先,民國的戰亂過去了。我們幾代人何等幸福,六十年來沒有遭遇任何外敵入侵。文革的武鬥,當然,是毛澤東的所謂「繼續鬥爭」,但死傷者沒有一個是國民黨員,而是和在座諸位一樣的年輕人。昨天聽秦暉兄說起廣西的武鬥,他當年十幾歲,親眼觀賞高射炮放低了,轟然平射,還有越戰使用的炸藥包,到處開花。然後,孩子們清理戰場的大片廢墟,聞到臭味,就會挖起一具具廣西學生的屍體。

其次,半殖民時代過去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所有殖民區域,完全消失了。我們主權在握,誰也不敢冒犯!雖然,現在上海、天津、武漢、南京的市政府竭力刷新從前的法租界英租界好房子好地段,為旅遊業賺大錢,但像康有為、梁啟超、胡適之、魯迅之類闖禍胚子還想鬧事,再也沒地方躲了。即便賴昌星遠遠逃到加拿大,不也乖乖地飛回來戴手銬嗎。

再其次,中國的分裂過去了。民國時期,或先後、或同期,有過南京政府、武漢政府、瑞金蘇維埃政府,延安政府,重慶政府、南京偽政府,東北的滿洲國等等,太不像話了!那時的東三省鐵路,忽而歸張作霖管,忽而歸日本人管,忽而歸蘇聯人管,叫人想起來就生氣!今天,全國鐵路暢通無阻,新建的鐵路線和載客量是民國時期的幾十上百倍!雖然最近發生動車追尾,暴死幾十人,但成績是絕對主要的——「你們不相信嗎?反正我是相信了。」

再再其次,國家的弱勢完全過去了。民國政府根本沒有像樣的空軍和海軍,要靠美國人和蘇聯人幫忙,後來匆忙培養了自己的空軍飛行員,幾乎在對日空戰中死光了。我們的空軍多棒!全都活著,還駕駛飛船,進入太空。當然,中國自己的航空母艦馬上就要問世了!

此外,民國的多黨政治徹底完結了。但這是敏感問題,我不敢說,我敢說的是,民國教育的黃金時代,完全過去了。蔡先生的北大、梅先生的清華、張伯苓的南開、竺可楨的浙大……絕對成為歷史,一去不返了。現在他們要是妄想當校長,先得通過層層政審,接著慢慢混到正局級副部級,才能填寫申請表,聽候審查。當年蔡元培居然為陳獨秀假造學歷,梁啟超竟想延聘沒有學位的陳寅恪,如今這種違規行為休想得逞!

民國出版和言論的相對自由,也過去了。張元濟、王雲五這樣的出版大亨,再也不必辛辛苦苦自己開辦商務印書館之類,邵飄萍、史量才這樣的記者和報業大王,再也不會被槍斃、被暗殺。當今中國的出版商、記者、撰稿人,一律享受新聞出版總署的嚴密保護,非常安全、正確、和諧,所有人非常懂事,非常乖,不但不怕槍斃,只要好好乖下去,保證不斷陞官。

最後,一個可能被忽略的巨大事相,也成為歷史,那就是繁體字、古文教育、文言文與白話文並存的漢語生態。在民國,絕大部分識字的人既懂文言,又懂白話文,既用繁體字,又用當時通行的部分簡體字。隨著民國的消亡,這一切,永遠消亡了。

民國的許許多多其他事物,都成為歷史,永遠過去了。一部分是因為歷史進程本身,譬如現代化;一部分是因為政治控制,譬如無所不在的禁止。但限於發言時間,不能一一例舉。現在我來快速例舉民國仍在今天奏效的部分現實——

譬如,據說,民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貪污腐化,裙帶關係。今天呢,所有被指控的民國腐敗者,遠遠無法和共和國貪官比。從資料披露,一向被認為巨貪的宋子文,不但沒怎麼貪污,而且是個強硬的民族主義者。就算他的財富不很清楚,但和今天隨便哪個地方貪官相比,簡直羞煞人!我在三聯周刊上讀到:當年替蔣介石運送黃金去台灣的一位貼身隨從,過手金條數千萬,沒拿一分錢,臨死的所有積蓄,不過八萬美金。至於民國的裙帶關係比比今日權力格局的血緣背景,還用我說嗎,如果需要證據,希望學者仔仔細細做個統計。

民國社會層面、世俗生活的部分狀況,一度被剷除,之後,近二十多年大規模捲土重來,譬如色情業、賭博、走私、黑社會,都在漸漸與民國接軌。此外,改革開放三十年,凡私人生活逐漸被允許拓展的空間,都是民國形態的死灰復燃。譬如選美、譬如時尚、譬如娛樂、交際、享受、奢侈、迷信活動、宗教群體,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好消息。大家不要以為這是我們時代的稀罕事,民國時期早就有了。這一切活潑可喜的生活形態,有的遠遠比民國時期更土,因為有教養的階層消失了,有的遠遠比民國更洋,因為民國人還沒福氣領教西方二次現代化之後的種種新花樣。

以上關於歷史與現實的類比,十分粗糙,十分不準確、不可靠,希望得到專家的駁斥——其實,坦白說,我以為民國對於今天,對於年輕人,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現實,為什麼呢,因為六十年來,我們接受了空前成功的愚民教育,這種教育的核心,就是不讓你知道過去,直到你對過去漠不關心。絕大部分當代中國人,既沒有歷史感,也沒有現實感,對共和國也不了解,更不要說民國。

三十年前,鄧小平說過一句著名的話:「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其實真正要緊的事,是歷史要從娃娃抓起。最近聽說秦暉他們發起對大學生做一個調查,題目叫做「你最熟悉的陌生人」,請今天的八零後九零後向父母和祖父母追問民國的往事,這是了解民國最最有效,最最人性的方式:民國就在每個家庭。可是問到一半,據說有家長出來阻攔,別再問,也不願說。為什麼呢,因為今日的現實害怕歷史,以至遠遠的歷史也害怕今天:民國離我們近,民國的所謂歷史,就是一個個活人:所有民國的過來人,被現實降伏,都會選擇迴避歷史,忘記歷史;什麼是我們今天的現實呢?就是去他媽歷史,別跟我提。

所以「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個好題目:你是爹媽生出來的,可是你不了解爹媽;中華人共和國是民國生出來的,可是共和國的老百姓不了解民國。長期不了解,不說,就會不想了解,不想說;長期不說,幾代人不說,就等於沒這回事。譬如八零後,尤其八九年出生的孩子,別說1949年之前的民國,連1989年北京發生了什麼事,也絕大部分不知道:他們的爹媽也不知道,就算住在北京的爹媽知道,多數不願說。這樣子不說、不說、不說,於是每個家庭對孩子瞞著往事,整個國家也對人民瞞著往事。三十年瞞下來,六十年瞞下來,將來還會瞞下去。現在你馬路上抓個小青年或小姑娘,對他說,您知道民國故事嗎?我猜人家掉頭就走,聽都不想聽,還當你是神經病。

今天,紐約雙子座報銷十周年了。紐約人,美國人,每年九月十一日隆重紀念,苦著臉,在紀念會上一個個念出死難者的名字,不厭其煩,不厭其詳,將來還會一年一年念下去。我們呢?辛亥共和一百年,馬馬虎虎紀念紀念,言不及義說幾句,就算對付過去了。也難怪,為了1911年的辛亥,為了1949年的國慶,死人太多太多了,哪裡念得過來。可是諸位明鑒:不清不楚的歷史,算什麼歷史?躲躲閃閃的現實,算什麼現實?所以我總覺得民國既不是歷史,也不是現實。唯一的例外,是如今允許提起「民國」這兩個字。

不過今天在座的年輕人,比較不一樣:大好秋天,哪裡不能去,偏偏跑來聽民國,有什麼意思呢,可是大家來了。謝謝大家。


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要問你的是

古代社會,上世紀初就真的民風淳樸,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嗎?

亦或者中國人的道德素養真的下降了嗎?

肯定沒有

類似小悅悅之類的事情在上世紀初在中國發生的太多了

道德水平和經濟水平絕對成正比

光光是那麼多土匪,平時為農民,一看見外人立刻變得像狼一樣,殺人越貨,僅僅是為了一些口糧

你現在覺得道德水品下降,不過是媒體發達的結果罷了

現在西部一些農村買老婆之類愚昧無知的行為進行口誅筆伐的人們

你們難道不想想 這是不是以前的縮影嗎?


和一千多年前相比還是有點進步的,比如學會使用iPhone了。


生活水平絕對進步

但是社會風氣, 環境質量就不好說了


物質上肯定進步了,思想不一定


如果以退為進也算進的話……比起百年前,工人農民階層的純樸沒了,文化階層的風骨沒了,統治階層的敬畏沒了。當然了,你可以理解為,沒有大踏步地後退就沒有大踏步地前進,可是如果別人坐在車上,你一腳踏空掉下去了,就算大踏步地前進,也只有吃煙屁的份兒,而且有可能半路就被累死了


當然是退步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居然連中醫都有人全盤否定了,哼哼!


總體來說,你要是願意回去呢,就是退步了。

你要是不願意回去呢,就是進步了。


Although mankind has undergone no general improvement in intelligence or morality, but it has made extraordinary progres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Lesson 22 Knowledge and progress, NCE4.

雖然人類在智力和道德上沒有得到普遍提高,但在知識積累方面卻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推薦閱讀:

大眾對伏特加存在偏見嗎?
中國大陸的哪些文化作品(包括但不限於音樂、影視、綜藝)在台灣比較有影響力?
英文中的「我」除了I和ME還有別的說法嗎?
葉門撤僑事件中美國宣稱無力撤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日本學生在教室吃便當不會影響到別人么?

TAG:歷史 | 文化 | 社會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