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質是什麼?

此問題請盡量避免宗教解釋


性格是人在黑暗中的本質。——馬克·吐溫

本質是人在黑暗中/爭吵中/逆境中的性格。——諶斌·奧斯特洛夫斯基


人是一個感受集合體,這就是人的本質,有神經學基礎。
人的局限性,也在此。發展出了理性,文化等。
如何化被動(感受往往是被動的)為主動,用自己發展出來的理性,掌控(調節)自己的感受達到真正的自由,超越肉體神經激素帶來的約束;如何利用對感受的調節能力來規劃自己的行為路徑:這是值得研究的。
感受是人的第一驅動力。

感覺,更具體一點,情感是如此奇妙的東西,如此真實而又豐富的感受,充斥你,你無法抵擋,無法抵擋。

有時候會想完全屏蔽掉這些干擾人的情緒,感情,感受,我討厭這些,不想要這些,但是其實正是這些感覺塑造了我,沒有這些作為驅動,無法形成現在的我。所以退而求其次,我掌控這些情緒就好了,不想感受的時候就調節掉,不在意的時候就任其發生,甚至可以主動地引導自己去體會某些感受,去激勵自己前進。


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在顯著錯誤的方向上走了一大步。

問題閉鎖性太強,而且主線邏輯和當前我所了解的主流認識理論比起來過於陳舊。

PS:看起來這個回答沒什麼內容,其實有金礦在裡面哦~


我認同@sky 的觀點:存在優先於本質。

本質不知定義是怎樣,但本性的話。

我覺得人的本性是---慾望。

心理學解釋:世界上所有物質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種本能。從人的角度講是心理到身體的一種渴望、滿足,是一切物質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一切物質最基本的慾望就是生存與存在。(來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160.htm#2)

這題目也讓我想起了大學讀過的一本書,名字叫做《追尋生命的意義》。說的是一個心理哲學家在奧斯威辛、達豪等集中營中倖存下來,所得出的一個領悟。這也是關於人的本性--慾望的一個真實案例。(據說他對此還有後續的心理學研究)(參考: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35734/)


1 The world is everything that is the case.?

1.1 The world is the totality of facts, not of things.

1.11 The world is determined by the facts, and by these being all the
facts.

1.12 For the totality of facts determines both what is the case, and
also all that is not the case.
1.13 The facts in logical space are the world.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存在主義觀點是:存在先於本質,所以取決你怎麼安放你的人生,你的選擇成就了你的本質

然從社會學的角度說,我們並不完全自由地決定我們的人生,會受到社會期望、社會客觀條件的影響構建自己的人生


人的本質是價值觀的實踐。


「人生就像剝洋蔥,剝到最後什麼也沒有」

出自哪裡忘記了 記得的童靴別忘了告訴我


傳統上來說這個問題屬於存在主義和現象學。

存在主義認為人生的痛苦和快樂都在於選擇,也就是自己的自由意志,是你自己造就了自己的本質。

現象學認為回答這個問題要進行層層剝離,比如說,你砍掉了手是不是還是你,你腿沒了是不是還是你等等等,所以請你自行思考。

但是在我看來這些都是些不靠譜的,無用的方式。

人是世界的一個部分,是宇宙這個大集合裡面的一個子集,而每個人又都是不同的更加小的子集,你不需要等到存在主義告訴你,才知道自己選擇自己的路,也不需要思考一番現象學,才能了解你自己,這個世界是很具體的,小到一個電子,小到一個夸克,籠統的概括人的本質,人生的意義,都只能形成一些片面和泛泛的觀點,所以,你不需要關心人這麼個集合到底有哪些特性,這也是不會有結果的,明白自己,就夠了。


用一句話來說,人是一種具備主觀能動性的自組織系統。它與自然界的聯繫和區別都在這句話里。

以上


人就是會編織意義的生物。每個個體就是個傳遞生命信息的一環鏈條。


我思故我在


人的本質是:

永遠不停的在分叉路口作出選擇,並且放棄其他支路的可能性,以此來刻畫自己的存在。


宇宙中的病毒,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遠征其他星系。

其實就是個自以為是的動物。


在慾望需求方面,人作為物種而生存,人的本質是食色性也。

在性格氣質脾氣方面,每個人個性,十分之三是父母個性的遺傳,甚至他的相貌也是兩邊遺傳作用,這個遺傳是因緣裡頭的,增上緣,是加工的,不是根本,根本個性是環境與行為的作用形成的一種習慣,習性,然後又反過來影響今後的行為觀念。因此,人的本質是一種機制,是環境與自身行為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機制。


"人有兩種屬性,一種是自然屬性,一種是社會屬性。人的本質是社會屬性。就算是人的自然屬性,也深深地打上了社會屬性的烙印。"

——卡爾 馬克思


和其它生物一樣,把自己的基因延續下去


按照辯證法。

人的本質是一個虛無的一,是一個試圖停留在的一個辯證環節。。

這個虛無的一,與其對立,就是人之外產生交互作用,彼此從對方認識到自身。

而兩者是一個對立,對立與統一兩個階段又是交互作用的。。

所以人與非人是一個東西,又是思辨的兩個東西,不斷辯證運動的無限的往複。


C, H, O, N, P, Ca, Fe,

Zn, Na, K……


核心就是趨利避害,從草履蟲到人都是一樣的。

在這個核心之外,隨著進化,又生出多個層次,比如應激反應,情緒,社會規範。

爬行動物,只有應激反應。

低等哺乳動物,有情緒。

更加高級的哺乳動物,進化出了社會和權力結構影響下的心理機制。

應激反應和情緒,跟趨利避害是一致的,而社會和權力結構則會對趨利避害造成扭曲。

比如說,尼采、富柯講的價值重估,就是在講權力對人的觀念的扭曲。

所謂修行,就是不斷的退化,消滅社會化造成的心理機制,消滅情緒,消滅應激反應,最後只剩下純粹的趨利避害,甚至連趨利避害本身也消滅的。

這時候,你成了佛,buddha。

或者,你成了連環殺手,psychopath。


推薦閱讀:

學習人類學的感受如何?
大多數哺乳類動物都是以雄性為主導嗎?如何解釋人類的母系社會時期?
什麼叫「音樂人類學」 ?這門學科是用來做什麼的?
如果我們人類除了可以用肺呼吸,還可以用腮呼吸,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怎樣?
如果普通人想檢測自己基因,了解自己到底來自哪些人種,哪些族群的融合,應該通過什麼途徑?去什麼機構?

TAG:哲學 | 社會學 | 人類學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