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語水平,以便與外國人輕鬆交流?
如題,比如問路,比如吃飯,等等。
在國外生活學習的時間不短了,很想籠統地說一下自己提高英語能力的心得。由於並不是語言學習方面的專家,因此在自己的經歷里,主觀的因素很多,只是希望人們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但願有幫助。
在國內:
(1)語言環境:
我覺得,作為一個長期身處國內的英語學習者,即使只能暫時依靠學校的英語教材、中國英語老師,還有與外教的短時間接觸,也是可以對英語交流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的,不過前提是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國內中小學的外語教學,在很多方面與國外的外語教學不太一樣。在國內,畢竟還是中國老師多,外教的資源不夠。記得剛出國的時候,跟人談起自己以往的英語老師,外國人都感覺比較驚訝,無法想像中國人是怎麼教中國人自己英語的;在國外上高中的時候,我學過一段時間的日語和德語,老師都是以所教的那門外語為母語的人,他們同時也掌握著熟練的英語,可能是自小在當地長大,或者很久以前就移民了,因此教學水平是絕對有保障的。
在國內,中國老師教中國人英語也並不是完全一無是處,畢竟作為具備一定英語水平的中國人,他們會比外教們更清楚中國人學習英語的弱點所在;我上小學的時候,英語老師一般會嘗試在課上儘可能地多講英語,這當然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營造一個以英語為主體的學習環境。問題在於,一走出課堂,學生們便沒有太多的機會再去實踐他們在課上所學過的內容了,所有的東西還是停留在表面上,也缺乏專業的指導和糾正。
因此,在國內學習英語,如果要想做到能夠與外國人輕鬆地交流,那麼重點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為自己創建一個英語的環境,比如多用英語的模式去思考,多留意一些常見事物所對應的英文單詞,多去查證某些常用說法的英語表達,同時尋求外國人的幫助,以檢驗和改善自己學習的成果。
(2)背記的好處:
以自己的經歷平心而論,在國內,大量地背誦英語課文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因為,當學習者處在一個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大環境中的時候,日常的英語輸入量太少,不能讓一些常用的語法和句式通過每天的聽和看,而爛熟於心。
要知道,我們所學習的英語的一些固定用法,在一個真正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看來,不過是最普通不過的語言習慣罷了。他們即使不懂得語法,在特定的場合下,也不會把要說的句子弄錯,因為所有的內容都是被從小灌輸到大的,形成了一種所謂的「潛意識」,換成是我們,對漢語也應該有相同的感覺。
非常理解很多人不願意背誦課文,特別是英語課文的想法,畢竟自己也是過來人,但是這裡還是要強調一下多看多記的好處。
剛剛來到國外,當聽到外國人對自己說出的那些日常用語的時候,心理有一種說不出的愉悅感,因為你會發現,他們所說的話,其實與課本上的語句,還有自己曾經背誦過的段落里的那些表達方式,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如果英語學習者通過背誦或熟讀,達到了一定的積累量的話,那麼當開始與外國人交流的時候,感覺就會是像在「套用」自己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只需要把腦子裡儲存的東西拿出來就好了。另外,這還有助於減小自己與外國人的距離感,因為他們說出來的話,你可以聽懂,你說出來的話,他們也能明白。這個時候,我們就能體會到,原來外國人的思維方式與我們的差別也並不是那麼大,與他們交流時的恐懼感自然就被一掃而光了。
需要注意的是,「多看多記」並不是要「全看全記」。這是因為,很多書籍、廣播、電影,還有歌曲等等中的英語,可能並不是外國人通常使用的那種「正常的英語」。
出國以後,我曾經在一次寫作文的時候用了從英文版《聖經》裡面看到的一個詞(具體忘了是哪一個),以前還曾專門查過那個詞的含義,覺得非常高級,所以在用的時候滿懷自信。結果作文被批閱之後,老師特意跑過來告訴我,說我用的那個詞語非常奇怪,他們幾百年前就不再用了,還問我是從哪裡學來的。
很多影視節目也是一樣,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和表現形式,大量的對話,乃至語法,都是經過特殊設計的。雖然外國人可以很輕鬆地聽懂並理解,但是像這樣的語言,用在日常交流里確實是很古怪的。比如《星球大戰》里,尤達大師(master Yoda)所說的幾乎每一句話,基本上都是定語前置,如果學他的話,人們一定會覺得你是在故意搞怪,因此不會完全理解你所要表達的意思,也不願意去理解。可以肯定的是,英語課本里所寫的語句,基本上代表了外國人的正式說話習慣。
(3)辭彙的使用:
另一點是辭彙的問題。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我們對一個詞的整體含義不是特別清楚,或者說,曾經沒有見過這個詞是怎麼被安排在語句里的,那麼我們即使明確地知道這個詞的漢語翻譯,也不可能會在寫英語作文和交流的時候去用這個詞,而是會想方設法地使用其它類似的表述來代替。反過來,如果對一個詞的翻譯,乃至它在各種情況下的用法都了如指掌的話,那麼用上了這個詞,也許就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筆墨和口舌,也能讓表述更加精準。
也就是說,學習單詞,不僅僅是背記拼法和翻譯那麼簡單。要能夠使用一個詞,必須對它有更深入的了解,這就不得不去花時間研究字典中的例句,而不是當想要在作文和談話中表達某個意思時,把自己臨時查到的詞直接放進去,這樣很可能無法表達自己想要的意思,甚至鬧笑話。
一定要注意,「現查現用」和「不求甚解」的做法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一旦遇到嚴肅的情況,比如交流和考試的時候,學習者就會因為不能及時找到自己能用的詞而吃虧。
還有,不要急於閱讀英語報紙和期刊,因為閱讀這類文獻所需要的英語辭彙量很大很大,學習者不僅要了解這些辭彙的含義,還有掌握其中不少詞語在各種時態和格位下的不同形式。一些英語新聞的標題也並不使用正規的語法,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聯想才能完全明白。學習者可以從近現代小說入手,循序漸進,慢慢地積累自己的辭彙量(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小說或者故事,都是默認使用過去時態的)。另外,不得不說,一些包含很多劇情和對話的英文電子遊戲確實也很有幫助。
(4)口音和腔調:
對於英語口音的問題,我覺得,只要不是從小就在國外長大的人,是無法在說英語的時候做到完全擺脫漢語口音的影響的。即使學得再好,外國人還是可以聽出來。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在模仿口音上下太大的功夫,關鍵是要吐字清晰,保證腔調的正確。
也就是說,要多把精力放在模仿外國人說英語的 tone,而不是 accent 上,這樣才能讓人知道你想說什麼,說的是什麼,並提高語速。英語口語的水平和能力,並不是以有多少口音來衡量的,而主要看的是掌握和運用的熟練程度,以及聆聽者是否能夠理解講話者的意思。
提醒一下,這裡也並不提倡完全忽略掉口音。如果口音很重的話,確實是會影響到交流的,比如很多印度人和新加坡人說的英語,一般語速很快,然而如果不是經常接觸的話,很難完全聽清他們在說什麼。
話說回來,講英語的外國人,乃至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他們的口音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個人覺得,如果有意要請外教來面對面地提高英語,那麼應該首選土生土長的英美之類的國家的人,後考慮來自非英語國家的英語外教。這是因為學習英語的過程,與了解英語文化背景是分不開的。能夠接觸到一個對自己所講的語言知根知底的外教,可以幫助學習者提高英語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習得不標準的口音。
在國外:
(1)主動交流:
身在國外學習英語的優勢,顯然是擁有一個更為良好的語言環境。然而,要利用好這個優勢,是要抓住機會的。目前來看,海外的華人圈子中有一個常見的現象,那就是來自同一地域的人們,傾向於扎堆兒。一些人雖然出國很長時間了,但是仍然不愛與外國人接觸,以至於語言水平依然很低,甚至日常交流也會有一定的困難。
很多人都提到,要克服恐懼,不怕犯錯,嘗試多與外國人交流。下面想說一下能夠做到這些的自信的來源。
首先,多數講英語的外國人,特別是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人,他們的國家都是多民族的,甚至是移民國家。一般情況下,這些人很少對英語水平不高,甚至沒有任何英語基礎的人抱以蔑視,其中大部分人可能還很樂於幫助你。再者,當聽到一句不理解的話,或者在談話中遇到一個自己無法表達的意思的時候,實際上並不丟人,相反,應該這樣去想:絕大部分外國人是根本說不了漢語的,學習者作為一個會說漢語的人,來學習英文,本身就比他們在覺悟上更高一等。況且,現在,學習者與人交談的目的是學習語言,而不是展示自己的語言能力,那麼遇到不清楚的東西,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畢竟這又不是自己的母語,憑什麼一上來就要什麼都會說?交流的時候卡殼兒,或者無意中說錯,都不是大問題,大問題是出錯之後不願意去詢問和糾正,這樣永遠也沒辦法提高。
(2)在談話中學習:
即使無所畏懼,也並不代表可以隨時隨地地在大街上抓住一個外國人,然後說:Hi,talk to me!交流還是要講究一定的方法的,這樣才能學到最多的東西。
首先是,要善用與同學和同事相處的時間,更多地去試用自己新學到的東西。其次,在交談中運用上了自己新學到的單詞、短語或句式之後,不要羞於適時問一下對方,他們是怎樣理解你自己剛才所說的內容的。英語中的很多辭彙都是一詞多義,雖然直譯過來差別很小,但是會分別用於不同的情況,比如 provide 和 offer。還有,一些特定的短語和句式也是分場合的,比如 can you ...?和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如果學習者一直對自己的知識不聞不問,那麼便很難保證自己所了解的就一定是正確的。
另外,有一部分外國人,特別是國外的教師,在對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說話時,會故意放慢語速,以保證每個人都可以明白他的意思。也就是說,這些外國人對你所說的英語,實際上並不是外國人與外國人自己在日常交流的時候所說的那種快速且隨便的語言。對於這個問題,初學者可能一開始無法覺察到,然而當遇到課外的交流環境時,一定會因為跟不上正常的語速,還有聽不出模糊的發音而吃虧。我能想到的辦法是,當認為自己已經可以完全理解那些外國人對你所說的慢速英語的時候,可以請求他們用與自己的熟人交流時所用的那種一般的語速跟你交談,看看自己是否能聽得清楚,聽得明白,否則就要繼續鍛煉。
在交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隨時學習外國人的說話習慣,不要單純地把母語翻譯過來,認為意思表達出來了,就是會說話了。比如,想買一樣東西的時候,一般要對售貨員說:I will take this,而不是 I want to buy this。一定要注意多用一些外國人常用的說法,真正融入到他們的語言環境中去。再比如 please 這個詞,即使在漢語里我們不經常使用這種看似過於正式的禮貌用語,然而這確實是英語中的一個語言習慣,它不僅代表了涵養,也是聽起來最為正常和普通的交流方式。要知道,任何兩種語言都不是生來就可以完美地相互翻譯的,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獨立的環境,只有融入,才能掌握。
還有一點,如果學習者以前從來都沒有聽過某個英語表達,那麼在第一次聽到外國人說的時候,雖然理解起來可能並不費力,但是沒準兒馬上就會忘記具體是怎麼說的。過一段時間後,也許就很難再想起來那個意思該怎樣去表達了。我覺得,應該養成隨時隨地做記錄的習慣,把聽到和看到的有用的東西用紙條或者手機記下來,不要等到過後再去嘗試回想,這樣長期下來,確實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和精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全部的英語口語說法,都對所有的外國人適用,要根據當地的語言習慣來與人交流,入鄉隨俗。記得在國內上中學的時候,有一個來自英國的外教,她聽不懂學生們說的美國英語俚語:What"s up?(問好),她的反應一般只是,聳聳肩:nothing。
(3)使語言變得流利:
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以後,人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從「會說」到「能說得很流利」,是一個比較難跨越的障礙,特別是對於不擅長社交,還有比較害羞的人來說。這無疑需要很多很多的積澱,當然還有一些技巧。
我個人覺得,如果可以保證長期身處以外語為主的環境之下,那麼對於像國內那樣,死記硬背語法就並不是必須的。這可能聽起來很奇怪,但是對於想要流利地說英語的人來講,這一條是必須嘗試的。當然,這裡並不是在完全否定語法的重要性,即使是外國人也是要學習語法的,不然無法應對正規的場合,比如考試和較高階層的社交。
在日常外語輸入量很大的情況下,拘泥於語法,其實只會讓說話的速度放慢,甚至讓人對自己說出的話感到疑惑。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講英語的時候,是不會去想應該套用什麼樣的規則來組成句子的,而是將首先出現在腦海里的東西自然地組成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
比如,有一個外國人十分常用的口語說法:I don"t know nothing。一般根據語境來判斷,這句話的意思一定是「我什麼也不知道」,然而即使他們知道是錯的,也並不會在乎去用:I don"t know anything 這個正確的表達,因為這已經形成了一種眾人皆知的語言習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英語學習者其實比大部分外國人所掌握的語法都多。
在認為自己的知識積累已經足夠的時候,可以試著擺脫從母語去翻譯,還有用語法來造句的習慣,先用直覺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意思,而後再用語法來檢查自己的習慣是否有錯。要知道,這確實需要很多很多的練習,還有不怕說錯的膽量。
再提醒一下,如果學習者長期身在國內,那麼在任何時候,都千萬不要忽略語法的重要性,因為國內沒有可以大量輸入外語的那個環境,培養語感更無從談起,因此必須要靠規則來保證語句的正確性,而不能徹底依賴於習慣和直覺。一旦放棄語法,只會把考試搞砸。致英語學習者
請參考!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孩子明明英語水平還不錯,可真正和外國的孩子們交流起來,有時卻根本無法理解他們在說什麼?其實,這往往和我們學習的英語不「地道」有關,今天就大家介紹美國青少年喜歡用的六個詞語,都是最最地道的用法喲!讓我們一起來體下不一樣的國外青少年文化,有助於我們能更好的進行交流
掌握這六個詞,就能和美國孩子們談笑風生
1. Turn up
Definition: Want to get this party started? Then you better turn up. After all, there is nothing
teens love more than #parties (except maybe #selfies). Also can be usedironically.Used in a sentence: "Did you hear Tracy is hosting an open house
rager tonight? TURN UP!"定義:想要搞 high 一個派對嗎?那你最好 high 起來。畢竟,派對是青少年們的最愛!——這個詞同樣也可以用作表達諷刺的含義。
例句:你聽說 Tracy 今晚會在家開一個很棒的派對嗎?大家 high 起來!
2. Doe
Definition: Um, it"s like "though" but better, and used for emphasis. There really isn"t much to it.
Used in a sentence: "Oh, dat test doe!"
定義:「doe」這個詞有點像「though」,但是語氣會委婉一點,一般用於強調。沒有太多實質性含義。同理,「dat」同「that」也有點像,都是將「th」的音發成了「d」,國外的青少年比較鍾愛這樣的發音,因為這樣的發音聽起來很酷。
3. Swag money
Definition: Sort of like "swerve", "swag money" is an emphatic phrase that can be used at either end of a sentence. It is used to convey "rich greatness" because, duh, as if teens would ever be caught saying something is just great.
Used in a sentence: "Oh swag money, we got front-row seats to the One
Direction concert!"定義:「swag money」是一個強調型的短語,它可以用於句首或者句尾。一般用於表示「非常棒」。
例句:哦!太棒了!我們買到了 One Direction 演唱會第一排的票。
4. Kk
Definition: Used exclusively in texting, "kk" is the less passive-aggressive version
of "OK." After all, teens love to be soooooo chill.Used in a sentence: (Responding to a question) "Kk."
定義:只用於簡訊,KK是OK的縮寫
5. Killin"it"
Definition: Teens are constantly doing awesome things, so they had to invent a phrase that basically means the awesomer version of awesome. That"s where "killin" it" comes in.
Used in a sentence: "OMG I totally was killin" it on the dance floor at
prom!"定義:青少年們總是會做一些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他們會自己發明一個詞,以此來表達自己很酷,與眾不同。
例句:天啊!我在畢業舞會上的舞蹈表演真的是棒極了!!!
6. Fam
Definition: Everyone has a family, but when you are a teen, you refer to them as your
"fam" because abbreviating stuff is so mad chill. It"s especially useful to do when you are complaining about and/or making fun of them (a favorite pastime of teens everywhere).Used in a sentence: "Ugh, I have to have dinner with the fam tonight but
I can go out after."定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青少年們會將自己的「family」簡稱為「fam」,因為這樣講起來會很cool。這個詞通常用於抱怨或開玩笑的句子。
例句:啊!今晚我得和家人一起吃晚餐,不過晚點我可以出來。
大家都掌握這些詞語了嗎~熟悉地道的英語有助於你的孩子更好的和國外友人交流哦~
你問的問題實在太大了,這裡面如果拆分成100小問題的話,我覺得是可以給出比較具有可行性的回答的。
總之 ,想要達到這種程度,要不然你有很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並且自己很積極的學,比如說生活在國外,有人願意幫你從很低的基礎開始學習交流,就像帶小孩那樣子。
要不然的話,就會很麻煩!第二語言學習是世界性研究課題。
跟外國人交流。並非英語好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對情況的理解能力。2006年有一次在我們學校大禮堂看國外劇團演出。散場出去時忘了帶傘,折返回來找的時候果然不出所料地被不知哪個狗日的偷走了。劇場的人基本走光了。正在沮喪,一個外國演員問我:「It"s raining?"但是一向機智的我這一會因為心全在我丟的東西上,不知怎麼硬是把她也理解成跟我一樣丟東西的狀態了。我就聽成了「It"s ring?」我的戒指?我的戒指找不到了!我的戒指哪去了?我腦子裡想的都是這個。我不知如何回答這語法奇怪的「戒指問題」。她看我不知所謂的樣子,為了緩解尷尬,問我:「你會說英語嗎?」我說噎死。然後我忽然明白過來了,說:「No ,No raining。」
找個英語母語的人,堅持跟他神侃。 不管你基礎如何,手舞足蹈能表達清楚就行。 時間長了,效果就出來了。
我的英語一般,但是我知道當你辭彙量很大的時候,你不畏懼交流,因為你聽不懂可以用英語問。下面是一種提高方法(轉)-------使用英英字典可以幫助人用英語思維。英英字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訓練你用英語思考。買一本簡單的英英字典,每天花點時間查幾個你已經很熟悉的字。你在讀字典解釋的時候,一口氣看下去,根本想不到中文。(吳炳鍾教授/台灣最棒的 口譯人員)。
我覺得說別的都太空了。你要是有基礎,就是聽說讀寫繼續練,找得到native speaker最好,找不到也就將就了。我覺得讀寫得好處是可以鍛煉你使用這門語言的邏輯,挺重要的。如果你基礎不好,那不如花倆月把音標吃透搞懂玩轉,然後就自己學吧,你會發現真的挺簡單的。我小學畢業的暑假我一堂姐(英語老師)給我教會了音標,從那之後英語學習暢通無阻,可以受用終身。
美國律師聚會都聊啥?一招搞定美國社交
我在美國做律師(第三季)
作者:劉曉笑
攝影:陶冶
「遙想波城年會,英文不太好,臨時抱佛腳。夾帶小抄,談笑間舉杯換盞眾列。故弄玄虛,同行應笑我,半仙神算。美國社交,只因心思巧借。」
9月18日和19日兩天, 參加了在波士頓的律所年會。作為唯一一個Asian(亞洲人),在一群大鬍子、大捲毛、大肚子中間說了一天英語,突然發現,終於懂得如何跟美國律師聊天了。
一、倒計時12小時——Due
Diligence(盡職調查)。想到第二天會議上我是最年輕、資歷最淺、唯一的一個亞洲人,還是個弱女子。而與會同事都人高馬大、金髮碧眼、久經沙場,我就坐立不安。不能這麼坐以待斃,行動起來。
做律師之後,發現在參加任何的會見之前,都要先查好對方的背景,也可以算是我們說的Due Diligence(盡職調查)。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對於對方的尊重,不需要被人浪費時間把自己從頭到尾都經歷都講一遍。
老外的長相本來就不好辨認,再加上他們的名字都特別長,如果僅憑現場交流,根本記不住誰是誰。還好提前幾天秘書就把所有的與會同事名單以及會議流程發給我們了,我就按著名單去查,參加這次會議的一共五十多個人,每個律師分別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以前在什麼地方工作過、主要做了什麼大案子、有什麼特別的經歷,把這些都記下來列在一個小本子上。背過了名字,對應上照片,反覆記憶。熬到兩點半,終於胸有成竹了,感覺像是經歷了一次小規模的最強大腦。這才放心睡下了。
二、早餐時間與破冰——排排坐,相親桌
早上在賓館,我們律所在23樓的的羅馬廳安排了自助餐。取了自己要吃的早餐之後,我就找了一個桌子坐下。雖然這些同事我都是第一次見,靠著前一天晚上死記硬背,那些名字、信息和人像我都記起來了,於是很輕鬆地進入了話題。
接下來是ice breaker(破冰),行政人員把我們邀請到旁邊的長桌子上,桌子非常長,一邊能坐二十多個人。行政人員介紹規則,跟你對面的人交流,5分鐘到的時候會有提示音,所有人按照順時針方向換座位,然後再跟現在對面的人交流,循環往複。我一聽這規則,不是跟我們中國的相親差不多麼。
音樂開始了,進入交流。還沒等對面的律師說話,我就掏出自己的小本,說「你是xxx,在xxx本科畢業,xxx的JD畢業,然後在xxx、xxx、xxx工作,xxx加入我們的律所」。對面的律師很驚訝,他還沒介紹,我就把他的背景都說出來了,他愣了一會說
「You win.(你贏了。)」
有了前面的鋪墊,接下來的話題就順利很多,我就問他老家是哪個州,討論一下美國各地的風土人情。然後再換下一個人,幾十輪聊下來,我就用這個小抄戰勝了這些大鬍子,大家都對我印象不錯,後來還說我適合做spy(間諜)。哈哈。
三、中場休息——一雙高跟鞋引發的南北朝鮮討論
破冰結束之後,中間休息,我站起來去洗手間,回來的時候,一個在紐約辦公室的合伙人說 「You are so tall(你好高啊)。」我是山東人,本來就比較高,不過為了在這次與全所同時首次見面,還是在離開加州之前特意準備了一雙恨天高的高跟鞋,咱們中國人不能被洋人看扁了。我禮貌地微笑回答 「Yeah. I am rather tall in Asian girls.(對啊,我在亞洲女生裡面算是比較高的了)」
說到這個Asian(亞洲人),我也是來到美國之後才知道,美國人說的Asian,僅指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並不是地理意義上的亞洲,印度人不叫Asian,中東的也不叫Asian。
旁邊一個合伙人也加入了話題,他是猶太人,他問我「你在美國買衣服是買L尺寸的?」我說「以前我在中國都買L,到了美國都買S或者XS。」那位叫合伙人說,「我的太太是中國和寮國混血,個字比較矮,在美國根本買不到能穿的衣服,每次經過Asia都要衝到商店買上一大堆。」
另一個合伙人說,「在Asian中間,平均身高最高的是South Korea,而平均身高最低的就是North Korea,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很多人異口同聲「Because they
have no food.」他們說到這個,我給他們講了那個「聯合國出了一道題目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 『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的笑話。這個我在小學時候就有的笑話,老外沒聽過,笑得前仰後合。四、案例討論時間——假裝攝影師也有福利
案例討論過程中,我不時起來拿相機拍下大家會議中熱烈討論的場景,做採訪的功底又發揮出來了。正好旁邊一位女合伙人看到,跟我聊起來,說他的兒子也喜歡攝影,還給我看了他的兒子攝影比賽的獲獎作品。母親總喜歡說自己的孩子,這一點在世界各地都一樣,這也是很容易跟別人建立共同話題的地方。
五、午飯時間——狗不理包子與漢語拼音
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我坐在另外一個合伙人旁邊,他提起了自己曾經在天津參加了一個培訓項目,在那裡他最喜歡吃的就是Tianjin Dumpling,其實就是狗不理包子,只是因為美國把所有中國皮包著餡兒的食物都叫Dumpling。接下來,我旁邊一位拉美裔的合伙人看到我在用手機輸入中文,就問我「你怎麼用英文字母輸入中文呢?」我還沒想好怎麼跟他解釋,前面那位喜歡吃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合伙人就說「其實他們用的那個是pinyin,因為中文的筆畫很複雜,鍵盤上放不下,所以他們就用了這個辦法。」哇!不愧是在天津混過的老外,很專業啊,也幫我解了圍。
六、下午會議時間——俄國人的名字
我們討論每個議題的時候,行政人員都會引導我們換座位,這樣能夠跟更多的同事有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所以旁邊又是新面孔,中間我又拿出了自己的那個神秘小本子。這次在旁邊的是一個金髮美女,叫Tanya(這只是昵稱,正式名稱叫Titania)。
說來也巧,來到美國,我認識的三個俄羅斯金髮美女,全都叫Tanya。我在昨天夜裡打小抄的時候就注意到這個問題,還特意查了一下俄國人的命名規則。於是跟Tanya聊起來。
俄國人的名字分為三個部分:自己的名字+爸爸的名字+姓氏。所以根據這位俄羅斯美女的全名,我就說Titania是你的名字,xxx是你爸爸的名字,xxx是你的姓氏。然後我說,Titania是你的名字,Tanya是你的小名。俄羅斯人有很多小名,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裡面,尼古拉在找果沙的時候就說「格奧爾基·伊萬諾維奇,他又叫戈加,或者叫戈紗,或者叫尤里,或者叫果拉,或者叫果沙,住在這裡嗎?」
雖然我不會說俄語,差不多的意思也表達了出來,俄羅斯美女聽了很驚訝,說你怎麼都知道。其實都是我前一天臨時抱佛腳背下來的。越來越發現,咱們中國死記硬背功夫大有用處。
七、晚宴時間——一不小心傳播了迷信文化
晚飯時間,大餐又來了!
旁邊的一位墨西哥裔的女律師,談起了特朗普的問題,美國人喜歡聊政治,尤其是加州作為民主黨的大本營,也有大量的墨西哥移民,律師階層更是大多反對特朗普,這往往會成為律所話題的焦點。但是政治上的問題我不太懂,也沒太多可以聊的,就問旁邊一位老律師要不要算命。這是以前在老家時候學的,來到美國還沒有試過。老律師很樂意。
白人的面部特徵跟我們不太一樣,看面相可能不太准,不過我還是從他的濃眉看出他的小時候家庭關係非常緊密。他又給我看了他的太太、子女的照片,我說的太太和子女的眉毛也很濃,說明你們一家人都關係非常緊密,你的家庭很幸福啊。接下來給他看手相。從生命線來看,顏色紅潤、而且沒有亂紋,我就說你經常運動吧,身體很健康。他說「我業餘時間是足球教練,每天下午4點到6點都會教中學生踢足球」。再從智慧線來看,算是中等偏上,大部分律師的智慧線都是不錯的。又看了一下感情線,交叉不算太多,看來並不是一個多情的人,我告訴他你對感情很專一。看到他的事業線的時候,我發現他的事業線在早年的時候被智慧線阻斷,後天靠自己的努力突破了智慧的限制,但是被感情線阻斷了。我告訴他之後,他說「那我要告訴我的妻子,不要指望我做成大事了,因為我對她的感情阻斷了我的前途。」哈哈,我們都笑了起來。
接著,還有其他律師圍上來,說「Are you doing fortune telling?(你這是在算命么)」這次聚會下來,我除了spy(間諜)這個外號,還有了一個fortuneteller(半仙)的稱謂。
結語
寫了這麼多,似乎一直在討論與法律無關的事情。其實大部分會議內容還是法律,不過大家應該有體會,我們中國人用英文討論工作不是問題,而閑聊就一句聽不懂,這件事情已經困擾我很久。
此次波士頓年會,我真正明白了美國人small talk,這也是在美國律所的人際關係交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於我們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朋友,要想融入話題,提前做功課,笨鳥先飛,一樣可以與大鬍子、大捲毛、大肚子在社交場合找到共同話題,甚至引領話題,與大家共勉。
-END-
如果你讀完這篇文章有任何想和律師交流的問題,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轉載請聯繫作者xiaoxiao.liu@uchastings.edu:)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LLM一年的真實煉獄生活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棄醫從法,斯坦福美女博士後危難中撐起整個家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我的前半生:從文革時上海第一百貨到錢伯斯全球併購最頂級律師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帶倆娃的斯坦福生物學博士後如何闖進美國頂尖律所
【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專訪】LLM川妹子如何從聯合國走到美國精品律所?
【獨家專訪】 錢伯斯中國最頂級律師,君合律所(矽谷)合伙人李騏
不斷的聽,不斷的說,想想你的漢語是怎麼學好的
我在EF上課呢,他們把很多生活中用的內容給你做了很多的結構化處理。如果你學會了,基本聊八卦是沒啥問題了。如果自學的話,還是要注意總結的,不總結是沒用的
看美國電影電視,並拿筆。邊聽邊看字幕,遇到不熟悉的辭彙就記下來。
聽、模仿、記憶,然後抓個老外練習,需要毅力更需要勇氣!中國人不缺毅力,缺的往往courage!
聽寫課文 可以查字典 直到完全聽不出來為止 你只要聽寫一次 然後再去看美劇 你就明白了 只需要試驗一次
四個字 水到渠成
出國學習最好啦 這種東西有語境比較容易提高
推薦閱讀:
※唱英文歌有哪些技巧?R&B 中連音與轉音中怎樣取巧?如何克服中式發音的影響到質感?熟悉英文歌的發音有哪些貼士與經驗?
※為什麼很多英語學習者都提到要看老友記?
※很多人說計算機技術書籍英文原版的讀起來更順暢,那麼英語水平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做到呢?
※英語零基礎到考過四六級,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有那些可純練聽力的基礎美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