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困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是大腦缺氧還是?
犯困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睡眠不足;二是與身體接受外在刺激有關;三是與時令有關;四是身體不健康嗜睡。
第一種情況很常見,當身體沒有得到充分休息的時候就會覺得疲倦,這時候應該去好好地睡一覺休息休息。
第二種情況包括無聊時候犯困,吃晚飯之後犯困等等。正常情況下睡眠是生物鐘和一種叫腺苷的神經遞質引起的。生物鐘會在夜間促進大腦里的松果體釋放褪黑素,褪黑素對睡眠的產生和維持都起著重要作用;腺苷可以抑制神經活動,它會在白天的活動中慢慢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睡意。
關於睡意的產生,綜合目前理論認為:既有大腦活動減少的影響,更有大腦特定區域的主動控制,例如前腦區和腦幹就分別對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進行控制。此外,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對睡眠也有貢獻,當交感神經活動受抑制時,就會引發睡意。當我們無事可做或者正在從事不感興趣的活動時,一方面外部來的刺激減少了,另一方面主動參與的慾望也會下降,共同的結果就是腦部活動的減少。再加上這時候往往懶洋洋地不想動,身體活動量減少,交感神經興奮性下降,這些都是告訴大腦可以休息的信號。同時,主動控制睡眠的神經元也開始適時地施加影響,我們就開始打哈欠了。第三種情況和時令有關,也就是人在春夏會容易犯困。人的生理活動與自然環境、氣候變化有著密切關係,從冬到春,從寒到暖,人體的生理變化毫不例外的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在冬天,人體受到寒冷的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汗腺、毛孔相對閉合,降低人體本身熱量的散發以抵禦嚴寒,由於體表血管收縮,全身的血流量發生了改變,內臟及大腦的血流量和供氧量增加,在整個冬季,大腦一直處於一種高血流量、高供氧量的「舒適」環境;到了春天,天氣變暖,皮膚血管漸漸擴張,血流量隨之增加,全身的血流量重新配置,大腦的供血量、供氧量相對減少,腦組織只好進行自我保護性適應——降低興奮性,於是人們就有了睡意。另外,春天氣溫變暖,人體新陳代謝加速,全身耗氧量升高,而使腦供氧量下降,由於在冬天大腦養成了對高氧環境的依賴,短期內不適應環境的改變,大腦的興奮性受到抑制,人也就感到睏倦。此外,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從寒冷的冬天到溫暖的春天,氣溫通過對神經中樞的反射刺激,人體感到舒適,產生了一種類似催眠的作用,增加了睡意。
第四種情況則是和個人的身體健康有關。中醫古書早有記載,脾胃之虛,怠惰嗜卧。夏天嗜睡,因為暑熱耗傷元氣,有損精神;冬天如果經常嗜睡,表示身體陽氣不足或脾虛濕熱。經常思慮多,好動腦或飲食控制失當的人,往往傷脾,影養脾運化能力。當脾胃功能欠佳時,容易氣血不足,氣血兩虛的結果是,腦部供氧不足,易昏沈嗜睡。從中醫觀點,脾胃另個重要功能是代謝濕氣,當脾胃功能差,體質又偏濕熱時,往往無法有效化解濕氣,會出現身體沈重、精神不振、想睡覺或胸悶的癥狀。以上幾種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如果是第一種,那麼你需要休息;如果是第二種,那麼你需要調整作息時間,把重要的工作放在高效率的時間去做,比如早晨或者下午;如果是第三種,那麼你需要讓自己的身體順應自然;如果是第四種,你需要去看醫生。最近很多朋友反映說,現在進入秋冬天,特別容易感到疲憊,像眼睛比以前都更容易干,老也睜不開, 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不愛起,白天不愛動,中午午睡了,下午還是頭昏欲睡,一下整個人都蔫了。
網上有很多實用貼士,但是要想解決問題,就要知道為什麼我們精神老是不好?為什麼總是犯困?這次總結了幾條原因,並給出相對應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1. 秋季季節的轉換帶給人們生理變化的一種反應。
都說「春困秋乏」,從中醫來看,如果出現四肢無力、神疲懶言、咽干、口乾、鼻子干、睏倦乏力其實都是秋乏的表現。
導致秋乏的主要原因是夏季人的皮膚濕度和體溫升高,大量出汗使身體新陳代謝負擔增加,過度消耗了能量。天氣涼快後,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身體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負擔緩解過來。
想想身體習慣高速運動那麼長時間,現在速度突然慢下來都會有不適應感,因此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這就是「秋乏」。
2. 日常起居習慣不當。
白天犯困最大原因就是晚睡或睡眠不好。現在已經進入深秋的後半月,最傷陰血的就是「熬夜」,此時要滋養肝血,特別注意不要熬夜。
如果不按時睡覺,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鮮的血生不成,就會引起很多身體不適的情況,像第二天頭腦不清醒,臉色晦暗、皮膚粗糙、頭暈目眩等各種病症。
就算第二天補回來再多的睡眠,但是身體的機能錯過了回血的時間,也是沒有用。這就是11點前睡美容覺的來源。
3. 脾胃受濕引起身體睏倦。
《丹溪心法·中濕》指出:「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卧。」指出脾胃虧虛和脾胃受濕均可導致喜歡睡覺。
脾氣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這種能力下降了,營養吸收不了的同時,糟粕也排不出去,沒有能量把津液輸到各處,留在體內就成了濕。帶著這些廢物,身體自然就覺得疲勞了,就容易犯困。這也解釋中醫說的「胃不和,則卧不安。」很多人睡不好,其實是消化不好,胃裡東西太多。
而脾濕其中的癥狀就是想睡覺,還有身體發沉、發重,頭也發矇,身體不清爽;舌質很胖,顏色偏淡。有些舌頭邊上會有齒痕,這叫「裙邊舌」,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脾虛濕困了。
4. 氣虛。
氣虛最大的表現就是,沒精神,睡很多也是沒有精神氣。但其實這個就是氣虛的開始。氣虛表現和脾濕差不多,因為氣虛包括三個方面的虛:腎虛、脾虛、肺虛。而脾虛就是根源。
脾的五行為土,肺的五行為金。土生金,脾虛也伴著肺虛。而腎精有一部分是靠脾五穀精微轉化為營養輸送給腎供養的。所以脾虛的人,直接的後果就是腎氣虛了。
這裡把氣虛的癥狀列舉一下:形體消瘦或偏胖,氣短懶言,體倦乏力,常自汗出,不愛動,面色蒼白,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苔白,脈虛弱。
當然脾虛,氣虛這些都是大話題,而且中醫認為人沒有一個是完全的單一體質,有些人舌頭沒有齒痕,但是有裂紋,這就是脾氣、胃氣不足的表現。有些人舌頭旁邊有齒痕,舌苔厚膩,就是氣虛加脾濕。但是不妨礙你調理身體。所以我們在做食療的時候,從脾胃入手,除濕第一,健脾強胃第二,總是沒有錯。
說了這麼多,我們應該怎麼緩解犯困的乏力感呢?
1. 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有云: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
秋天是萬物果實飽滿、成熟的季節。人應當順應自然,早睡早起,跟雞一起作息。最好的是子時23點就入睡,此時睡覺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運動調養
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經常蝸居在寫字樓里的朋友,也要多多參加體育鍛煉,讓已經僵固一個夏天的身體進行有必要的伸展運動。
多曬太陽多鍛煉在比較困的時候出去走走就會發現立刻精神百倍。秋高氣爽正是到戶外運動的好時機,不但強健機體、振作精神、克服秋困還能幫身體完成入冬前的自然恢復。
3. 飲食調養
從時令養生角度講,秋天適宜多吃一點滋陰潤肺的食物,如梨、龍眼、百合、甘蔗、芋頭、山藥、扁豆粥、杏仁糊、銀耳羹沙等減輕脾胃負擔,使脾胃功能迅速恢復。針對脾濕還是氣虛的,都可以以祛濕健脾補氣來入手。
祛濕利水:薏米
薏米又稱薏仁米、苡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對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等症有治療和預防作用。薏米最大功效祛濕,是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和堵塞排走,對濕邪非常有效。但用法有講究。生薏米偏寒涼,利水滲濕最在行。
食用方法:腸胃不好的可以試試炒薏米,取凈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即可。可以自己動手,也可以去中藥店買。
祛濕健脾:芡實
芡實味甘、性平,脾腎同補,補腎且能祛濕。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我們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因為脾怕濕、腎怕燥,很多補腎的藥用多了會助濕,很多祛濕的葯又傷腎,芡實甘淡,又可以當食物吃。
食用方法:芡實可單煮粥食用,也可與百合、蓮子搭配煮湯。脾胃充實以後,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對身體也就有益無礙了。
補中益氣:党參
党參具有補中,益氣,生津的功效。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
食用方法:常用党參茶,具有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可以增強免疫力,治療脾氣虛證與肺氣虛證。党參黃芪泡水還可以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及營養狀況,調理氣血,養顏美容。党參當歸泡水,有治療氣虛倦怠乏力,頭暈目眩,血虛面色無華、心悸心慌的功效。不過上火期間不宜飲用。
養胃補氣:糙米
補氣,最快的方法就是喝米粥。大手術,或發燒之後氣血耗傷時,通常一碗米粥是最治癒的。米粥養人,緩慢而有力。就連《黃帝內經》都說而長久不吃主食會傷胃氣,提前衰老。換到平時,其實每餐飯的大米是最「養胃氣」的主角。所以要好好吃飯哦。
睡不夠真是個艱辛的活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想知道更多食材食用方法和功效,還有食材產地的故事,
歡迎關注我主頁,將不定期分享。
有問題歡迎聯繫哦,你說,我聽。
聲明:所發圖片,文章均由昀蓉時光團隊拍攝,編輯,撰寫,
版權歸廣州昀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所有。
但不歡迎任何不註明出處的轉載以及各種形式的盜用圖片,文字,
一旦發現,均由公司法務部門對接處理謝謝
晚上7一8點鐘犯困
總是犯困,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睡眠質量差:大部分人犯困的原因,是因為夜間睡眠質量差導致的,晚睡、熬夜、失眠、多夢、易醒、打呼嚕、吵鬧等內外因素均會影響睡眠質量,導致身體沒有得到充分休息時,早上起來就會特別睏倦、疲勞,若經常如此就會使生物鐘紊亂,在白天表現出疲乏、嗜睡、頭暈、頭腦不清醒等早期神經衰弱的表現,平時多注意休息、合理作息就能緩解。
2、時令:此外還有時令影響,春困、夏乏、秋盹、冬眠,但是一般來說如果身體足夠健康,就能很快適應季節的天氣變化,並不會出現明顯的時令睏倦情況,如果天氣很容易讓身體睏乏,很可能是身體處於不健康狀態,這時,就應該通過改變生活習慣,改善飲食等方式來解決。
3、無聊和疾病等原因:當然還有無聊時犯困、吃飯後犯困、還有疾病也會讓人犯困。如果早睡不熬夜、休息充分、沒有睡眠障礙等良性因素影響也長時間出現犯困的現象,可就要小心了,很可能與下面幾種疾病相關,建議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且做好日常防治!
異常犯困可能是這五大疾病引起的
1、貧血,危險徵兆:貪睡伴面色蒼白
在營養過剩的年代,雖然貧血已經比以前明顯減少,但貧血仍然不少見。疲乏、睏倦是貧血最常見的癥狀,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些癥狀都是因為貧血導致肌肉或神經系統缺氧所致。現代人雖然食物已經非常豐富,但由於吸收、烹飪等原因,鐵及某些氨基酸的吸收仍然不夠肌體需要,可能會導致貧血發生。
解困計謀:富含鐵和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是預防和緩解缺鐵性貧血的最佳選擇,比如葡萄乾、李子干、杏干、橙子、菠菜等蔬果,此外,豬肉、牛肉、羊肉、豬血、豬肝等肉類、動物內臟含有的血紅鐵素量較高,比如每100克豬肝就約含有23毫克的血紅鐵素,均是食補的好選擇。
2、大腦嚴重缺氧,危險徵兆:貪睡且反應遲鈍
大腦長期缺氧除了引起睏倦、乏力、嗜睡外,還可以產生一系列的精神、神經癥狀,如記憶力下降、行為異常、個性改變等,有時候看起來還有點「發獃,反應遲鈍」。大腦是人體全身的支配中心,大腦的耗氧量佔全身總耗氧量的25%!現在許多辦公場所往往設在大樓里,空氣不流通,也容易導致大腦慢性缺氧。
解困計謀:多做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深呼吸。
3、肝出問題了,危險徵兆:貪睡且皮膚髮黃
身體感覺疲勞,還伴隨著皮膚髮黃,皮膚粗糙、食欲不振、厭油膩、噁心等,證明肝臟可能不好。
解困計謀:飲食清淡少油,不喝酒,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治療。
4、糖尿病,危險徵兆:貪睡且難以睡醒
大腦長期缺氧除了引起睏倦、乏力、嗜睡外,還可以產生一系列身體疲勞,總感覺睡不醒。其實,糖尿病病人出現白天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倍,因為是一種代謝疾病,所以這種病的表現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
解困計謀:定期檢查血糖,如果血糖在臨界值,醫生會建議進一步檢查,如糖耐量試驗,及早診斷積極治療,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最重要的方法。
5、睡眠性呼吸障礙,危險徵兆:貪睡且鼾聲如雷
睡眠性呼吸障礙除了白天睏倦、乏力、嗜睡外,夜晚會鼾聲如雷,而且伴有呼吸間歇性停止。出現睏倦、乏力的原因是睡眠中呼吸暫停引起的肌體缺氧,肌體缺氧會讓身體所有的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頻繁的呼吸暫停,使深睡眠不斷被打斷,導致睡眠質量下降。
解困計謀:更換睡眠姿勢。如果習慣於仰卧位睡眠,那麼改變姿勢為側卧,打鼾癥狀會緩解。必要時求助於醫生進行睡眠呼吸監測,明確是否有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人的一生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睡覺度過的,睡眠質量的好壞對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如果長期睡眠不好,或者睡飽了仍會易犯困,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諮詢醫生,莫讓疾病纏身。
推薦閱讀:
※微生物學研究生有哪些就業方向?
※為什麼男性選擇配偶時會喜歡容貌漂亮的女子?
※為什麼能量補充不直接吃ATP?
※貓會放屁嗎?
※面膜具體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