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蘋果來說,全面屏有多大的意義?

手機的尺寸越來越大,屏佔比越來越高,但這是否有一個臨界值?

全面屏的推進實際意義是否大於概念意義?

有沒有從屏佔比這一方面帶來對手機使用體驗的回答?

這樣的齊劉海設計感覺非常不蘋果!


為下一代oppo奠定外觀基礎。


只要蘋果能優化好的話,凸出來的區域完全可以當作狀態欄。

黑色面板加黑底白字狀態欄,觀感也很好。

最大化利用屏幕。

不要說會很擠。

突出來的區域寬度比狀態欄稍寬一點。

完全可以豎的電池,數字放裡面,圖標做的稍大一點。

只保留信號 wifi 時間 電池。

另外蘋果還矯不矯情馬上就可以知道了。

就看狀態欄是

黑色面板,就用黑底白字,

白色面板,就用白底黑字,減少突兀感。

還是硬要堅持沉浸式狀態欄,讓用戶改變審美觀,一眼就看出這是很牛逼的凹形屏。

最後說個題外話,1200刀,國行售價1W。

沒問題,我能接受。

只要iPhone8值這個價。

比如說:

1 有QC3.0水平的快衝。

2 電池增大。

3 文件管理和finder一樣。

4 帶無線充電,遠距離就不指望了。

5 側鍵指紋

6 狀態欄塞進突出的區域,左上角返回鍵移到下面來。

也不要求全做到,至少有四個吧。這要求過分嗎?


某些答案看的很不爽

————以下是分析某答案————

首先是全面屏是手機趨勢。是不是趨勢我不發表意見,反正不是蘋果的趨勢。手持7P表示上下額頭並沒有比以前的產品窄,兩側的邊框更是寬到不行。

其次是全面屏是小米為了提升逼格造的詞,我蘋果不用。我思考了半天全面屏的含義,實在想不明白這個詞怎麼就能提升逼格了,我從來都覺得土的不行呀,人三星有曲面屏,你就出一個全面屏,嘖嘖嘖。

下面這一段是原文:

然而直至2017年三星S8的「Infinity Display」,業界沒有任何廠商跟進三面窄邊框設計,推出自家的旗艦機。(小米Mix不是旗艦機)

分析一下:

1.三星S8是三面窄邊(後面他自己又打臉了)

2.小米mix不是旗艦機

我理解的沒問題吧?

還是一段原文:

而iPhone X Edition不光做到了「三面窄邊框」,更通過取消指紋識別,保留「齊劉海」來維持面部識別、前置攝像頭、距離感測的開孔,做出「類四面窄邊框」的設計。

這一段簡單,我iPhone這麼設計就是高大上,尤其是這句不光三面窄邊,更是...做出類四面窄邊,哇,看的我都想給庫克哐哐磕幾個頭了。

總結下來就是蘋果做全面屏(齊劉海)就是領先其它廠商一步,為什麼領先其它廠商呢?我不知道。

————————————————

看到這裡,不難分析蘋果做全面屏有什麼意義了吧,意義就是,後麵廠商做三面窄邊(類)四面窄邊都是抄襲iPhone 。

mix?不存在的,又不是旗艦。


更新,九月三日。果然這代vivo學三星。

更新,想到一個問題,蘋果這樣的設計不是壓榨了很多通知欄的空間,由圖可憐已經基本滿了沒法顯示應用推送。

分割線

手持mix告訴你全面屏挺爽的

屏佔比當然是越高越好,可以更好的利用手機面板。同樣大小能有更多的面積聽起來是沒有任何壞處的,除了可能在現有科技條件下會在手機功能的一些方面會出現妥協或者犧牲,如小米mix(但個人還是很滿意的)。

(iphone8樣子基本跑不掉了)

作為蘋果,萬眾矚目,世界巨頭,不可能說去用一個垃圾攝像頭或者各種瑕疵大的讓人難以接受的東西,它不像小米mix作為一款概念機發布。所以各方面的妥協可能也要少點。而這些妥協是對科技進步的妥協,因為妥協會被人關注並已最快的速度去解決,比如未發布的mix2一定會使用好一點的後置相機(個人預測)。

不得不說小米帶了波好節奏(別說夏普,它並沒有發揚光大),全面屏開始成為一種趨勢。要說屏佔比的臨界值,不就是要無限的去接近百分之百嗎?前置攝像頭各種感應器及屏幕面板是阻礙屏佔比的關鍵。

iphone8的異形全面屏的軟體解決方案是我最在意的,因為各種傳統軟體就很難兼容不是一個矩形的屏幕→_→。想想夏普發布的s2(夏普想,我帶領了第一次帶領潮流好激動啊),使用軟體之後上面的部分竟然竟然。

(看這上面兩個沒有弧度折線組成的角)

。竟然只是通知欄??好吧好像普通手機也是通知欄,但是因為是異形屏所以個人對如何有趣利用上面的空間,玩出新花樣本來非常期待。但是遊戲時竟然只是一些工具顯示。看起來就萬年用不到好不好,而且減少沉浸感。

這樣的提高屏佔比就很沒有意義了。既然iphone8用了異形全面屏,那軟體兼容的問題應該會得到儘快解決。這也是上面說的妥協犧牲會得到解決。但是很難,異性重點就在異性,每個手機屏幕不一樣,軟體適配成問題

至於異性全面屏會不會普及很難說。能做出異性全面屏的廠商應該不多吧,價格下不來的話只有旗艦用得上。所以我想藍綠廠(旗艦成本簡直逼近千元機)用異性全面屏可能性不大,倒可能像三星的設計靠攏?

另外很期待mix2,只希望出小屏版,但可能性渺茫。

-----(相信我這是分割線)-----

我一個高中畢業生得虧買了mix趕上了潮流,畢竟可能得用四年。只是看看mix2發布半年多後二手價格低的化也是很可能入手。電子產品貶值真的是快的可以。還有很想知道索尼會怎麼樣,繼續保持低屏佔比設計?到幾年後就會感覺這設計很復古。索尼大法好,入教保平安。(?????)

知乎答題新人。有時間的給個評論沒時間的給個贊。其實我只是來混臉熟,我是米吹,我為小米代言。


沒啥特別的不蘋果,iPhone5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也說設計不好,但後來就開始讚美。iPhone6剛出來的時候,設計被吐槽爆了,然後就一大票手機廠家模仿。iPhone7被吐槽沒有啥變化,依舊被學。

所以,無所謂什麼「不蘋果」,蘋果弄出來的必然就是蘋果,在當下,蘋果的設計未必是最好的設計,但基本上是最被模仿的設計。

全面屏最大的意義不是在美觀上,而是有效提升單手可操控面積。

不過,全面屏要想變得有意義,還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不能犧牲續航和拍照。

至於說,全面屏對蘋果的意義,不如說蘋果使用全面屏對整個行業的意義。一旦蘋果開始用全面屏了,意味著全面屏會成為未來的主流。


@Echo看的不爽的話,你就去群里叫人集體反對+舉報+沒幫助啊233,標準套路都不懂你新來的?貴站米斯林真的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不誇小米都是黑」的霸道標準。

其次是全面屏是小米為了提升逼格造的詞,我蘋果不用。我思考了半天全面屏的含義,實在想不明白這個詞怎麼就能提升逼格了,我從來都覺得土的不行呀,人三星有曲面屏,你就出一個全面屏。

我的原話「和喬布斯在推出iPhone 4時用的「Retina Display」是一樣的玩法,通過捏造一些高大上的詞來提高自己產品的逼格」

你覺得沒逼格是你的事情,「全面屏」和「Retina Display」都是造詞,是一種營銷概念,壓根不是什麼創新技術發明,我說小米用營銷概念米斯林就炸毛了,我說蘋果用營銷概念米斯林卻無視了強行套我一個「我蘋果不用」的高傲帽子。服氣服氣,社會社會。

分析一下:

1.三星S8是三面窄邊(後面他自己又打臉了)

2.小米mix不是旗艦機

我理解的沒問題吧?

三星是不是三面窄邊很難定義,但確實他確實收窄了上下的邊框,當然你覺得我這裡說錯了就說錯咯,我毫無壓力阿233。

小米Mix不是旗艦機這句話有什麼問題嗎?紅米成像、漏音聽筒,哪家旗艦機做得這麼爛的?不過米斯林說是旗艦就是旗艦咯,我不反駁的233。

美觀、小機身大屏幕、手感好、比其他廠商更進一步,就這麼簡單。

增大屏佔比本來就是業界趨勢。

首先,咱不要說「全面屏」。全面屏只是雷布斯在推出Mix這款量產「概念機」(又量產又概念很困惑是吧?)時用的造詞,和喬布斯在推出iPhone 4時用的「Retina Display」是一樣的玩法,通過捏造一些高大上的詞來提高自己產品的逼格。

全面屏本質就是「增大屏佔比」,這種設計夏普在2014年叫做「無邊框設計」、2017年叫做「夏普美人尖」,在三星叫做「Infinity Display」。2017年的蘋果會給這種設計起個什麼名字沒人知道,姑且叫「齊劉海」吧。

增大屏佔比這個設計其實一直都是業界趨勢,只不過在以前各大廠商一直在「兩邊窄邊框」上做文章,2013年推出魅族MX2就是一款主打「兩邊窄邊框」的手機。

到了2014年,夏普推出了一款「無邊框」設計的手機Aquos Crystal,實現機身兩側和頂部「無邊框」。實質上是超窄邊框+厚屏幕菱鏡折射造成的無邊框錯覺,大概與現在的三星曲面屏原理差不多,只不過人家是直接屏幕彎曲了。實際上是「三面窄邊框」的設計。

到了2015年,夏普繼續推出類似的量產手機Aquos Crystal Xx,在5.7寸屏幕上實現86%的屏佔比,硬體配置也給推到了當年的旗艦機水平,還帶三防

然而直至2017年三星S8的「Infinity Display」,業界沒有任何廠商跟進三面窄邊框設計,推出自家的旗艦機。(小米Mix不是旗艦機)

既然增大屏佔比優點多多,為何業界都不跟進三面窄邊框甚至四面窄邊框,只在「兩面窄邊框」上做文章?

因為技術原因,手機正面需要保留「指紋識別」、「距離感測」、「前置攝像頭」、「紅外線感測」、「指示燈」等元件開孔,現有技術不可能做到整個正面都是屏幕。硬體實力強如三星都只能做到兩面窄邊框,盡量收窄上下邊框做到「類窄邊框」的設計,頂部還是保留了七個開孔。

而iPhone X Edition不光做到了「三面窄邊框」,更通過取消指紋識別,保留「齊劉海」來維持面部識別、前置攝像頭、距離感測的開孔,做出「類四面窄邊框」的設計。

所以「對蘋果來說,全面屏有多大的意義?」

戰略緯度,蘋果在現有技術層面上做到了極致,比其他廠商更進一步,除非有其他廠商解決了隱藏式攝像頭的難題,作出真正的「四面窄邊框」手機,否則後來的機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屏佔比的輿論上超越蘋果。堵住了大眾對蘋果近些年來「不思進取」的評價;

產品緯度,「齊劉海」做到了相對美觀(見仁見智吧,我只認黑色版)、4.7寸機身塞進了5.8寸屏幕、維持了原有用戶熟悉的手感。

我覺得這些就夠了,畢竟iPhone只是個買系統送手機的產品不是嗎?(手動滑稽)


回顧16年下半年-17年上半年

相當一部分手機設計致敬iphone

不得不說大眾的審美更傾向於ipbone的設計

估計下半年iphone8一出,全面屏必將開啟全面普及的時代。

在此致敬曾經那些全面屏的先驅,你們的設計必將成為歷史

iphone8才是潮流


先謝個邀。

屏佔比當然有意義。

一是好看。覺得不好看的,只能說你審美還沒改變,你覺得手機就是要有額頭和下巴,等哪天所有手機都沒額頭下巴了,你再看有額頭下巴的手機,肯定覺得很難看。甚至以後的手機連一個孔都沒有,然後你再看看如今這種渾身開孔的手機,肯定覺得是史前怪物。

二是,比如我的mix,和ip7p差不多的大小,個中差距自己體會。

旁邊這台是我爸的note4x,5.5寸,和ip7p屏幕一般大。手上沒iphone作樣機(iphone屏佔比比note4x還低很多),就簡單對比一下屏幕大小的差距。

還能有啥意義呢?我覺得沒了。因為這就是個趨勢,就是本來就都應該做成手機上全是屏幕,但以前技術達不到,現在達到了,就做了,就這麼簡單。

不過屏佔比達到百分之百對體驗的影響我覺得不是很大,因為本來現在左右邊框就很窄,要全面屏只能消除手機額頭和下巴,這樣一來如果要更大的屏幕的話,手機只能往長臉的方向發展,因為左右已經沒空間了。但太長真的好看嗎?跟個棍子似的?。。。。

不過也難說,以前大家都覺得4比3的顯示器最好用,現在16比9是主流,21比9漸漸成了趨勢。。。。誰tm知道呢。

嗯,想到一點,手機越來越長的話,對多任務分屏還是很友好的。。。。。

最後,雷軍已經說了,今年iphone新品確實就是全面屏,說實話我挺期待,期待產品,也期待之前說屏佔比高沒用的果粉,是如何神速反轉的繼續吹吹吹。


我來說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推理,它可以在多數情況下告訴你一個設計是否具有優勢。

如果設計A至少包含了設計B的全部功能,那麼拋開成本來講,A就比B好。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8G內存對比4G內存,哪個好?拋開成本來說8G內存擁有4G內存的全部功能,無論多出來的的那4G是否有用,它絕對是比4G有要好的,實在不行你也可以禁用其中的4G。

全面屏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為什麼說全面屏好,因為屏幕也可以數字顯示邊框,模擬非全面屏。也就是說全面屏包含了非全面屏的全部功能,所以它必須更好。

當然有些時候問題會稍微複雜一點,比如說全面屏可能需要犧牲掉指紋,或者說犧牲掉前置雙喇叭等。這樣比較的話哪個更好就得看客戶更想要什麼了。不過目前看來這兩個問題早晚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保留全面屏的同時解決。


其實與你的感覺相反,這個設計「太蘋果」了。蘋果的設計是非常遵循功能主義的,絕不是簡單的做一個看起來「漂亮」的東西就完事。

那麼我們就可以從功能主義的指導下,合理地推測一下為什麼蘋果會採用這樣的方案。

在iPhone創始之初,Ive對iPhone的暢想是這樣的:「Jony believed the iPhone would be all about the screen. In their earliest discussions, the designers agreed that nothing should detract from the screen, which Jony likened to an 「infinity pool,」 those high-end swimming pools with an invisible edge.」

Ive認為,iPhone的核心在於屏幕。iPhone的設計師們在早期的探討中達成的共識是,用戶的所有關注點應該完全集中在屏幕上,而不應該被其他元素分散注意力。Ive將這樣的屏幕形容為一個「看不到邊界的泳池」。

隨著屏幕技術的不斷升級,蘋果終於能在此代iPhone上實現這個設計。顯示區域在屏幕的上下延伸,止於玻璃蓋板的2.5D邊緣。這就實現了讓用戶儘可能不受不必要元素影響的目標。而作為一個絕對重視體驗的公司,在處理頂部前置攝像頭,光線距離感測器以及聽筒部分的布局的時候,發現目前並沒有體驗持平或超越現有設計,且能夠大規模量產的方案,那麼自然就應該選擇改進已有的設計,權衡利弊,決定最終方案。所以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凹字形屏幕。

蘋果在凹下的區域里,裝進了環境光距離感測器,紅外光發射,3D攝像頭,前置Facetime攝像頭以及一個好用的揚聲器。這個方案不僅不需要像小米MIX一樣把攝像頭下置,而且保證了通話的效果以及雙揚聲器的功能,也能提供更好的測光測距能力。在與前代iPhone的體驗保持一致的同時,這個方案的屏幕比MIX和Galaxy S8更加外擴,更接近某些廠商宣傳的所謂「Edge to Edge Display」、「全面屏」。至於可能會有人問的為什麼不像S8一樣處理而是做成凹字?這個道理跟「為什麼不增加手機厚度把攝像頭填平?」

是一樣的,歡迎查看我的另一個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281058/answer/140505424)

這樣的屏幕設計,實際意義和宣傳意義是並存的。雖然對於其他廠商來說,為在激烈的市場中尋找差異,宣傳和概念意義可能更加重要,但我認為對於蘋果來說,一切改進都是為了得到更好的體驗。「It』s very easy to be different, but very difficult to be better.」

現在手機還沒發布,iOS11也還在beta迭代,關係到體驗的部分要等發布會後,我買到手機了再進行補充。

那全面屏的極限在哪裡?臨界值在哪裡?我覺得如果不考慮任何其他的因素,你做一個球,表面全是屏應該就是極限了。

但是對於iPhone的設計來說,長寬要定在合理的範圍內,厚度也要控制好,還要保證握持手感,還不能妥協顯示效果。這就意味著iPhone這個「圓滑當道」的設計將會繼續沿用繼續演進,也不太可能採用曲面顯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281058/answer/140505424)

那麼這個設計的最終目標大概就在於怎樣把整個正面2.5D範圍內的面積都利用來做顯示了。再往後是摺疊形態?還是別的計算平台?就說不準了。大家可以盡情期待,畢竟帶著鐐銬跳舞,在妥協中尋找突破,用更好的方式解決問題就是設計的核心和魅力所在。


意義很大,可以無實體按鍵,可惜屏幕下指紋還沒法實現量產了;可以讓非plus的機型得到比plus還大的屏幕;可以讓整體感更強。

劉海那裡,應該是時刻常顯信號和時間點量等信息用的,節省了正常的屏幕空間,現階段很好的設計。


前言

目前的屏幕在形狀上的改變無非全面屏和曲面屏,但說實話,屏幕形狀的改變帶來的更多的是視覺效果,功能上的增進卻少得可憐,無非是像三星那樣在側屏加入快捷方式之類的,並非用戶的硬性需求。這或許也就是歷代 iPhone 並不急於提高屏佔比或縮小邊框的原因,而並非技術不夠。反而,較寬的邊框能讓你在單手操作 iPhone 時,不用擔心虎口處的皮膚貼在屏幕上發生誤觸。

而即將到來的新 iPhone 上可能出現的全面屏很可能是為了 VR。

更寬的屏幕,更廣的視野

VR 的原理與 3D 電影類似,通過同時播放兩個有視差的視頻,在透過兩個透鏡讓左眼和右眼分辨看到單獨的畫面,模擬雙眼觀察物體的感覺。而目前的 16:9 屏幕在播放 VR 時會被橫屏分成兩個部分,也就是 9:8,一個高度大於寬度的近似正方形。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的視頻都是橫幅的,因為人眼的視野就偏向於橫向拓展,而 9:8 卻是豎屏的。所以,如果能把橫向屏幕拓寬,也就是豎屏屏加長,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但現在的手機機身已經很長了,所以在原本的機身上放上更長的屏幕似乎是最好的選擇,而全面屏也應運而生。

差異化,蘋果化

或許你不是果粉,又或許你是,但不論如何,iPhone 在外形上與國產機型的同質化已十分嚴重了(你可以去查一下 vivo、oppo、金立的最新機型)。但這並不是蘋果做得不好,因為誰在跟風誰被模仿是很明了的。此次全面屏一出,被模仿的成本會比較大,差異化就能凸顯出來,以便帶來久違的驚艷感。同時,按照目前的所謂曝光圖來看,圓潤一體的外形仍舊符合蘋果現在的風格。從 iPhone 6 開始,圓潤和一體化的造型已融入蘋果的基因。再到 Apple Watch、Apple Pencil、iPhone 7、AirPods ,甚至是 iOS 10、11 的圓角矩形操作界面(參照 Apple Music、iOS 11 的 App Store、iOS 11 的播客),一路走來,這個設計理念在軟硬體上都已趨於成熟,而圓角全面屏則可能成為硬體的究極形態。


先說觀點,iPhone不是全面屏,只是窄邊框而已。

「全面屏」是小米發明的一個新的設計概念,它是有別於窄邊框設計概念的。

最先將屏佔比做到極致的是夏普,這沒得說。

小米之所以提出「全面屏」,因為屏佔比並不是「全面屏」的全部,而是基礎。

我們從字面上理解一下

全:完備,齊備,完整,不缺少。這是新華字典中的一條釋義。

面:指手機的面板

也就是說,全面屏設計要求面板是一體無損的,這也是mix在發布時工程師們一直強調的,mix面板沒有開過一個孔。

為此mix改變了一些原有的設計思路,拋棄了聽筒使用懸臂壓電陶瓷發聲、使用超聲波距離感測器而不是光學距離感測器、把微縮的前置攝像頭(體積只有常規攝像頭的50%)移到下巴等等。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面板完整化設計是為屏佔比開路的,因為只有做到了面板完整化才能最大限度的把屏佔比提升到極致。

那麼返回我的觀點,為什麼說iPhone8不是全面屏,因為它的「齊劉海兒」破壞了面板的完整性,使屏幕變成了異形屏,iPhone8並沒有完成面板完整化設計。

那麼對蘋果來說,全面屏有多大的意義?

等iPhone XX真正做到了全面屏,就能甩掉丑到哭的「齊劉海兒」,不知道這是不是最大的意義。

對比一下,上mix2,下iPhone8


啊,什麼,我的航母沒地方停了?


屏佔比的臨界值是100%;

全面屏的意義?忘了在諾基亞和黑莓統治的時代蘋果是怎麼橫空出世的?

如果消滅鍵盤是第一次革命那麼消滅實體按鍵就是第二次革命;

為什麼手機尺寸和屏幕會越來越大?因為更多的內容啊,蘋果5蘋果6都是一個響應潮流的結果,你猜喬布斯會不會拒絕潮流堅持小尺寸??

蘋果啊(或者說所有的手機),如果不能引領潮流,那就要順應潮流,畢竟一台手機的命運,除了自身的努力,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諾粉是不是該給我點個贊?


意義就是讓你知道不管蘋果怎麼變,果粉都能給你吹一通


先放幾個目前爆出來的比較可信的圖感受一下


並不需要太多意義。。。干就是了2333333


意義不大,因為自從小米MIX發布之後就有大批廠商開始開發全面屏手機。

比如華強北599、799的偽全面屏。

夏普的全面屏。(我想知道羅永浩會如何評價)

三星S8跟小米MIX沒什麼關係,不一樣的設計風格。所以李楠說小米mix不算全面屏,他覺得三星做出來的東西才算。魅族天天誹謗小米,所以小米的設計超越了自己自然會嫉妒。

LG 的全面屏(沒看出來這手機哪裡全面了)

鎚子的全面屏。

請自行腦補沒有下巴的小米MIX。

所以說什麼叫全面屏?定義有三種,第一種是採用18:9比例屏幕的手機都是全面屏。第二種是屏佔比90%以上才算全面屏。第三種前面板無開孔的才算全面屏。

所以就拿蘋果來說,放棄HOME鍵的可能不大,採用全面屏的可能也不大。如果說蘋果真的用上了全面屏,對蘋果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放棄了HOME鍵,革新了交互方式。


首先屏佔比不能還不如三星、小米,不然...


聽說你們某些人很會借鑒?


推薦閱讀:

小米會在這個冬天發布一款18比9的新機型嗎?
如何評價12月7日發布的紅米5/紅米5Plus?
如何評價 2017 年 11 月發布的一加 5T?
全面屏手機為什麼都這麼貴?

TAG:iPhone | 手機 | 行業研究 | 小米手機 | 全面屏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