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物體本身沒有顏色」這句話?物體本身沒有顏色,那它是什麼?該怎樣了解它是什麼?

光賦予了物體顏色,沒有光,就沒有色彩,這是書上明明白白說的,那麼物體如果本身沒有顏色,那它是什麼?

你可能會說,都已經說了,物體沒有光,本身也就沒有顏色,那麼這個物體就是沒有顏色啊!!

重點就出在這裡了!!!!

這個物體,它沒有顏色,該怎麼理解?什麼叫沒有顏色?物體沒有顏色,那物體是什麼樣子的?

哦對了,前邊也已經說了,沒有光,那麼連樣子也是都沒有的,它長什麼樣兒,也是光賦予的,

那好吧,沒有光沒事,但是為了搞清楚,物體在沒有光的時候,它本身是啥,就需要動用其它工具了吧,

所以,人有觸覺啊,人可以用手撫摸啊,所以人就用手摸這個物體,然後摸啊摸,人用觸覺感覺到了它,那這個是不是就是他在沒有光的時候的樣子了?

但是,如果按上面光賦予了物體色彩這個道理,那麼人的觸覺也就賦予了物體的樣子(感覺上的),如果沒有人的觸覺,能夠觸覺到東西,

我意思就是,如果人的手是空氣的性質,(只是舉個例子,空氣感知不到物體,只要感知不到物體的東西都可以當這個例子)那麼人的手去撫摸這個物體的時候,這個物體是根本感覺不到的,

前邊說了,沒有光,那麼就閉上眼,不用光線,用觸覺去感知,但是觸覺也是基於人的觸覺所以物體才能被感覺到的,

以此類推到人的聽覺,人的思維,因為有聽覺所以能聽到聲音,沒有聽覺,聲音也就不存在,就好像光賦予了物體色彩一樣,物體本身沒有色彩,色彩不是客觀存在的,那麼聲音本身是不是也是不是客觀存在的?是因為人的聽覺,和大腦里的某個系統接受到了它的信號,然後編碼,所以聽到了聲音?

(剛看了一下知乎另一個人關於聲音的的回答:

人之所以能聽到聲音,一個非常重要和核心的前提,是你的耳朵。

「聲音」的本質是你的耳朵感知到震動並進行複雜的刺激轉化為對神經元的反應,從而在你的大腦上形成一種感官體驗

它是一種感官體驗,而非一種物質。

這個模式很像氣味,即氣味香或者臭,聲音大還是小,都是有個體差異的。嗅覺、聽覺都是感官體驗,而並不是直接來自於外部事物,你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你的器官給予神經元刺激後的產物。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不談技術限制,對一個人的大腦進行模擬刺激,即便一個人沒有吃到東西也會感覺正在吃大餐,即使身邊沒有任何聲源也有可能聽見山崩地裂。

典型的例子就是做夢,做夢的時候那些非常擬真的視覺、聽覺、嗅覺體驗就是你的大腦模擬刺激而形成的)

在以此類推到所有,

那麼它到底是不是客觀存在的?一個物體沒有顏色,沒有觸覺上的形狀,也沒有聲音,總之就是這個物體是不是還是客觀存在的?

還是說,有了人類,所以有了這個物體,有了這個宇宙,

而如果沒有人類,根本就沒有宇宙的一切?他們其實就是人的大腦,聽覺,視覺,觸覺,意識,創造出來的?不是客觀存在的??

如果你說宇宙是客觀存在的,那麼你怎麼解釋,光賦予了物體色彩,沒有光就沒有色彩,物體本身沒有色彩,色彩不是客觀存在的這個事情?

顏色的存在需要三個條件,第一,光線,第二物體,第三人的肉眼的視錐細胞和大腦。所以顏色才成立,而前邊書上也說了,沒有光也就沒有色彩,色彩這個東西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啊,以此類推啊,宇宙怎麼是存在的呢

→→→→→→→→→→→→→→→→→→→→

不好意思我好像從一個問題跳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依據這些,宇宙是不是客觀存在的。


取決於你採取怎樣的本體論承諾框架。

按照塞拉斯,我們說「物體沒有顏色」其實是為了從日常語言的框架中過渡到自然主義的承諾系統,這句話是不太嚴格的。

不存在超越視角的某種「存在」,或者至少我們無法說出它。


你這到底是個哲學問題還是單純的自然科學問題啊?提問之前要把問的點說明白不然很難答啊,我試著解釋一下吧,只從顏色的客觀屬性來講

顏色確實只是一個主觀體驗,並非物體的客觀屬性,物體的客觀屬性是對某些波長的光的吸收與反射,有了光才有顏色,那麼我們的眼睛是怎麼分辨顏色的呢?

我們都知道,白光是由多色光的光譜組成的,人眼可以看到的是可見光區(一般是400~760nm之間,某些人能看到更多一些),用三稜鏡折射出來的話可以看到彩虹

圖為光譜

而一個物體的顏色,正是因為它吸收某一段波長的光,反射其他波長的光,而反射的這些光共同匯聚成一個波長的光,從而被眼睛所接收,這樣講有點抽象,我來舉個例子

比如說綠色的植物,其中葉綠體里的葉綠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葉綠素主要吸收紅、紫光,反射剩下中間的幾種光,從而匯聚成了綠色被我們的眼睛看到了

但如果你用一個單色光,比如紅光去照這個葉子,因為紅光大部分被吸收了所以不怎麼反射,而單色光又沒有別的顏色,這個時候葉子就不是綠色的了,而是黑色,大概長這樣吧(不會PS湊合看吧)

至於題主你說的觸覺視覺之類的感官體驗,所有的體驗都是主觀的,如果你覺得因為用了感官去體驗這個物體,你感受到的不是這個物體的真實屬性的話那就錯了,你感受到的就是這個物體「吸收紅紫光、反射綠光」的真實屬性,只不過它看起來是「綠色」這麼一種感官體驗罷了,沒必要把自己陷入不可知論的死循環里

以上


材質表面對光的交互可定義為 BRDF、BTDF,或更一般的 BSDF。


沒看完,強答一下。

物體本身沒有顏色,但是物體有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長光的特性,這才是客觀存在的。顏色形狀都是主觀創造的描述客觀事物的名詞。如果全世界所有生物都沒有視覺,那麼物體也就沒有顏色,但是物體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長的特性仍然存在。比如你問了這個問題,我便可以稱呼你為該題題主,這個該題題主是描述你的,但是如果你沒有問這個問題,這個該題題主就不存在,但是你本人依然是存在的。


又是老問題,這次讓老人們回答吧——

《五燈會元》達摩出家前的對答: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明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

蘇軾《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估計題主也知道不同顏色光的原理和人類感知顏色的原理,我就不說了。

存在的標準涉及到唯物和唯心主義的思辨。

唯物主義認為物體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能感受到的東西才是存在的。

顯然教科書上對於顏色的說明是符合唯物主義觀點的,因為如果沒有人(不是沒有光),沒有辦法定義感知顏色,同時我們還知道,不同生物對於顏色的感知是不同的,顯然顏色是一種感受,客觀上上不存在的。

物體的存在,傳播的聲音過程中的空氣震動,都是存在的,原因就是它可以與通過與其他物體發生相互作用,而不是因為人能感知到,這是題主思考過程中的問題。

比如一個氫原子位於坐標系原點,他會在空間中激發電場,向它發射氫原子會被反彈回來,在它周圍放置電子會被吸引,這個過程完全沒有人的參與,人不能看到,不能摸的到,自身任何方法都感知不到氫原子,但是他還是存在的。

注意唯物主義認為,物體的存在是客觀的,但是觸覺這個感覺是主觀的,可以說,物體本身是沒有觸覺的,是因為人去摸他,人才能感受到觸覺。

如果你是唯心主義者,怎麼解釋是你自己的事,你能解釋的通就行,不過物理是建立在唯物論的基礎上的,物理又簡潔又牛逼,所以大家普遍學習物理學的觀點。

-補充-

總結下,顏色的感受,觸覺的感受都是存在的,但是他不是物體的一個屬性,它是一個測量結果,依賴於測量而存在,不去測量,他就不存在,所以我們可以說物體不存在顏色。


顏色的定義難道不是給我們的視覺感受嗎?


看了下你的問題好像你不是在問顏色的問題,我也就不在此討論這個了。

直接跳到最後: 宇宙是否客觀存在。

其實很早以前就有大批的人在討論這個囊括哲學、倫理和科學的話題。到底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不是因為人類的存在呢?還是不論人類存在與否它都是可以客觀的存在?這個問題是沒有定論的,至少到現在是這樣。

由這個問題衍生除了很多類似的話題,其中很著名的一個就是「容器中的大腦」:如果一群科學家把一個人的大腦取出來放在一個容器當中,這個容器能賦予大腦生存所需要的一切養分。通過與大腦連接的電極科學家能將所有人的感知傳送給大腦,這樣從大腦的角度出發,它能感受到科學家所傳給它的一切信息,這也構成了它的「世界」。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證明我們是生活在客觀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一個科學家製造的容器當中呢?

這類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思維死角」,就是我們必須得拿站在「上帝視角」才能看清事實。也就是說我們只有站在實驗室中才能證明這個大腦是否在容器中,我們只有站在宇宙之外才能判斷我們所存在的這個宇宙是否是真正存在的而不是建立在我們的感知能力上的。

其實這個複雜的問題在數學領域也有很簡單的體現。我們都知道在做證明題時很容易犯一個致命的錯誤:假設「答案」成立,並用這個假設證明答案,證明答案後反過來用答案說明假設成立。當然可能很少有傻子這麼直接,但是繞了個彎子後可能就有人掉進坑裡了。比如在問題「證明X = 2」中,很明顯這個命題不正確,因為X是個未知數,X = 2這個判斷語句是不一定正確的。但是如果我們假設X - 2 = 0,由此推導出X = 2成立,命題正確,且能翻過說明假設也正確,就此被繞進這個A→B→A→....的死循環中。

但是很榮幸的是:我們在證明這種數學問題時我們本身是不作為題目的條件甚至討論範圍的,所以我們能通過別的方法繞開之。

回到之前的問題當中,其實我們要證明「宇宙客觀存在」就是這樣一個死循環的過程。因為我們要去證明「宇宙是客觀的」也就是「我們的感官是來源於客觀的存在而不是大腦收到假信號甚至自行臆造意識的過程」,首先我們要假設「我們的感官是客觀的」,可能很多人覺得可笑:這特么不就是要證明的東西嗎!?很遺憾我們必須如此假設,因為我們所能獲得的全部信息就來源於我們的大腦和它所連接的各種感知器官,要是我們連自己都不相信了就無從下手了,而我們相信感知的前提就是:這些都是真實而客觀的。但是一旦你做此假設,整個證明甚至都不需要思索了,假設答案正確難道還需要證明答案嗎?簡單來說,其實也就一句話: 我們要證明的這個命題中,「命題正確」是我們擁有能力進行命題證明的必要條件。

很遺憾,我們跳不出去。

但是同時,我們仍有一絲希望: 畢竟無法證明並不是證否。


物體的顏色來源於對光線的吸收和干射,一般的塗料是吸收光譜的特定光子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例如油墨,自動鉛筆的顏料。有一類特殊的材料,可以囚禁光子,它們本身無色,比如閃蝶的翅膀,它翅膀的顏色來源於對光線的干涉,光線在閃蝶特化的剛毛上來回干涉,藍光在肛毛上增強幹涉,顯現出熠熠生輝的藍色光芒。因此,你可以說閃蝶的翅膀是無色的,它只依靠干涉光線產生顏色而且歷久彌新,不同於塗料,它不會改變顏色。


題主這個問題涉及到量子物理的電子躍遷,心理學的感覺、知覺和意識,應該還有哲學(這個我不懂就不多說了)

1.電子可以在不同的軌道間發生躍遷,當電子從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時會輻射出光子。這第1點我想說明物體本身,或者說原子本身沒有顏色,但電子躍遷會輻射出光子,其中的可見光就是你所看到的物體的顏色。

2.題主所說的光是可見光,這些光是能夠被人腦處理的。所以那些物體輻射出的其他波長的光人是感覺(感覺是人腦對物體個別屬性的反映,一會兒會跟知覺這個概念區別)不到的。這第2點我是想說明,物體顏色的存在是因為人腦的存在[請注意,這裡的意思並不是光的存在是因為人腦的存在]。

3.人的所有感官系統所感覺到的只是物體的個別屬性,並不能反映物體的整體,也就是說,如果只是利用視覺、只是利用觸壓覺或者只是利用嗅覺等等,是不能定義這個物體是什麼的(前提是這個物體對於你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如果是知覺過的、或與已經知覺過的相似的物體,單單看它一眼也知道它是個啥,這就不是只有視覺的參與了,還有圖式、長時記憶的參與)。知覺是人腦對物體整體屬性的反映。

4.對題主終極宇宙觀問題的個人看法:人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是感覺,然後才有後面的知覺、記憶、思維、情緒、動機、意志、夢等等。對感覺精確的定義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如果物體不存在,宇宙不存在,這認識世界的第一步就完成不了,沒有視覺、沒有聽覺、沒有嗅覺,也就沒有感覺一說,最多最多剩下個感知運動覺。題主認為這個宇宙的一切都是人腦創造出來的,還提到做夢,首先要清楚,感覺是所有心理活動的基礎,沒有感覺的存在,就沒有夢的存在,更不用說夢裡那些很真實的體驗了。

5.最後再談一點哲學,不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承認客觀世界的存在,唯心主義只是強調人不能直接理解這個世界,而是需要藉助意識來理解這個世界。


這個可以用一個經典回答來類比。

蝙蝠的超聲定位原理我們都學過,然而,我們能想像成為一隻蝙蝠是什麼感覺嗎?

顏色存在與否,重要的是那個波長給我帶來的感覺。

如同你說,如果沒有觀察者,這宇宙存在嗎?

Why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


題主犯了一個嚴重的滑坡錯誤,「顏色」和「聲音」的確是一種很主觀的體驗,但還有引起顏色和聲音的物體的客觀性質。後面那個使得我們獲得聲音和顏色的物體的客觀性質是可以得到物理學描述的,比如波長,反射率等等。

很明顯「顏色」這種感受質並不能否定那些物理性質的存在。就比如某一幅畫使你感到悲傷,雖然悲傷這種情緒並不是任何物體的屬性,但這並不能推出畫不存在。因此題主的推論就無從成立了。

當然問題並不是這麼簡單,可以設想到會有相當多的答主用物理學定義了「顏色」就完了,我們雖然可以說物體本身並沒有什麼「顏色」,但我們的主觀感覺卻是貨真價實的(主觀≠不存在)。然而這個關於「顏色」的感受質似乎是沒辦法用物理學描述的。參見瑪麗房間思想實驗:

瑪麗從出生起就被關在一間只有黑色和白色的屋子裡。她在這間黑白房間里通過一台黑白電視來研究世界。結果,從未有過色彩體驗的天才科學家瑪麗掌握了關於色彩和色彩視覺的所有物理知識。那麼,當瑪麗第一次走出黑白房間且有生第一次看到一個熟透的西紅柿時,會怎麼樣呢?

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反駁了唯物主義,但注意這並不直接導致唯心主義。因為還有一種承認存在物理實體和心靈實體或者物理屬性與心靈屬性的二元論。


比如一個弱磁場,你摸不到它,不通過儀器看不見它,它更沒有氣味和味道。但是它也是物質呀。


只有我一個人在昏暗的卧室里看到的東西都是接近於黑白的嗎?


物體原本應該是STM(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看到的東西。的確是沒有顏色的。


存在即被感知——喬治·貝克萊(1685~1753)系英國經驗主義者、天才哲學家

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

但是也再某種意義上奠定了我們之後的哲學

它後來擴展為觀測即被感知

觀測就指的是廣義上人的感受

你可以通過工具和方法來觀測

但是直接感官主體還是人類

甚至唯物主義的基礎也是這個思想

我們研究的表象物理的基礎就是觀測(感知)

對於觀測不到的物體

我們只能認為是不存在的

因為研究觀測不到的東西沒意義

超光速的物體存不存在

不存在

或許是存在的

但是我們不可能觀測到

(因為我們是用光子觀測物體的)

神存不存在

不存在

或許是存在的

但是它從來沒有降下神跡過

那麼它就對人沒什麼作用存不存在都沒意義


http://images.slideplayer.com/24/7274800/slides/slide_5.jpg

其實這個問題用化學的理論(e.g. crystal field theory/Molecular Orbital theory)來回答會比較好

簡單的來說 沒有光 類似於上圖的electronic transition 就不會發生, 比如在沒有光的深海


所有物體的屬性都是以人可以感受到的才為存在,也就是說,人能感覺到不同才會對其進行區別。

據某服用致幻劑的人來說,世界的物體是豐富多彩的,遠超現實生活。

人就感覺是通過一個小窗戶看世界。真實世界是人不能感覺到的。人只能感覺到一部分世界。


非常讚歎提問者的這種思考和探索精神,你思考的邏輯和方式是嚴密的,只不過得到的結論跟常規不符,一時接受不了。但往往真相最開始都是這麼被發現的。所以真心希望不要被常識和經驗感受所困擾。你慧根深厚,探索宇宙人生的實相這個事情也並非你一個人在做。老子,釋加牟尼佛等先輩聖人其實早就點亮明燈,給後人指引了明確的道路。簡單引用大家最常見的心經幾句話回答你的所有疑惑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還有疑惑建議閱讀下楞嚴經。


你只要想想大腦由物質組成,你瞬間就明白了一切。多簡單,你感覺到有宇宙 。不就行了 ,你腦子想不出來這麼複雜的東西吧,不就行了。


推薦閱讀:

如果人死了會去另一個世界,你覺得那裡科技會比我們這發達么?
閱遍所有數學的重要領域的結果是否有可能?
戰艦少女的世界觀可能是什麼樣的?
原子是否存在?
能不能寫出一個代碼,使代碼的運行結果是輸出這段代碼本身?

TAG:哲學 | 邏輯 | 物理學 | 物理光學 | 腦洞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