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把裝有重要文件的硬碟格式化,然後裝滿電影,還有可能復原最初的文件嗎?

理論上講,還有沒有復原的可能


以及@沈萬馬說的對,剩磁恢復是以位元組為單位報價的。如果是TB級的硬碟,可能得存的是核彈的設計文檔才值得恢復吧。

以為把01010101覆蓋了就不能恢復的同學,磁信號在變成數字信號前,是模擬信號,模擬信號沒有絕對的0或者1。


理論上?理論上可以。但成本巨大。所以實踐上可以認為不可以。


用民用的工具是不太可能,剩磁效應的確有可能,但能恢復出多少、恢復出哪些、恢復得是否正確都得憑運氣。尤其按答主說的不是簡單的清零,而是裝滿了電影,電影這樣壓縮格式的文件信息熵是比較高的,從剩磁效應恢復應該會更困難一些,如果再格式化一遍再裝滿電影我感覺幾乎就沒有可能恢復出比較連續的數據了。


卸腰……

嗯……嚴格地說,不知道

實際上呢,幾乎不可能。最多能恢復出個文件目錄,也許會有些碎片文件。

不過,涉密單位銷毀硬碟要寫0兩次再物理毀滅。我感覺也許有技術手段可以從複習一次的磁碟上恢複數據


不可能了。 不過你問理論上, 那我建議你將硬碟拆開, 把碟片砸碎。 然後買個一模一樣的。


這個是不可能的。

首先固態硬碟,完全沒有修改產生的痕迹

普通硬碟,靠的是磁介質。要從磁介質變動的痕迹上探究之前的物理狀態,這一點應該是數學物理模型的問題了,這個本身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現在的磁碟存儲空間已經非常緻密,且不說數次之前的痕迹能夠在磁碟上留下什麼,就說要探究這種納米級別的東西還要根據痕迹來推斷的科技,足以消耗掉人類一枝科技樹了。


不可能。Data remanence - Wikipedia

最早的關於從剩磁恢復應該是來源於 Peter Gutmann

https://www.cs.auckland.ac.nz/~pgut001/pubs/secure_del.html

他主張硬碟再覆蓋後由於剩磁,可能可以用磁力顯微鏡獲取之前的信息,然而他沒給出實際成功案例。然後Gutmann,DOD 5220.22-M刪除標準都出來了。

然而後來的學者認為,從覆蓋後硬碟恢複數據不過是都市傳說。

美國國防部在2007年版本DSS Clearing Sanitization Matrix中更正,覆蓋操作對於數據毀壞是acceptable的,然而不是最徹底的,最徹底的是物理消磁和毀滅。

2006年美國國家標準局也指出 most of today』s media can be effectively cleared by one overwrite 。還有 for ATA disk drives manufactured after 2001 (over 15 GB) the terms clearing and purging have converged. 。也就是01年後硬碟單次覆蓋足矣毀掉數據。http://csrc.nist.gov/publications/nistpubs/800-88/NISTSP800-88_with-errata.pdf

Wright 的研究發現,單次覆蓋後,磁力顯微鏡也沒啥用了。還寫了本書Overwriting Hard Drive Data: The Great Wiping Controversy


就像你用鉛筆寫的字,擦掉還可以繼續寫,但是你繼續寫的時候不一定完全蓋住以前的字,那樣就可以看出個大概。不過你用放大鏡仔細辨別,猜出來的概率還是蠻大的。如果你寫好多次,那就不容易看出來了。如果把紙燒掉弄碎,估計神仙也難看出來得。


鋁熱。


傳說中是可以的

實際也沒有什麼例子真能證明這事,如果真有這種例子,一般人肯定也是見不到的

讀取剩磁說起來似乎可行,提高讀取設備的精度就行。就這一點來說,我很相信會有專用設備做得到。

但是關鍵不在於讀取,光讀出數據沒有用,你得能把這些剩磁按照原來的格式正確組合,這才能恢復出數據。而這一步,應該是最困難的。

比如硬碟經過一次數據隨機填充,你任然能讀出某兩個bit先後寫過3個數,一個是0,1,0,另一個是0,0,1,最後一次的隨機填充肯定是磁化最強,這很容易分出來並且排除,那麼實際可能有用的數據就是0,1和0,0,這時候你就不一定能分的出來哪兩個數是你需要的那一個正確組合了。更麻煩的事還在後面,硬碟上的讀寫是有很大的隨機性的,更常見的情況是,這兩個位其實只有一個是有用的數據,另一個空閑很久了,那你怎麼去判斷哪一個才是你需要的數據呢?

如果只是一兩個位還可以去猜去嘗試,但其實大量的數據都是這種情況,那就實在太困難了,甚至是沒有可能了。

其它還有各種數據組合的問題,比如哪些數據屬於一個文件等等,不同時期的文件分配表的組合,等等,困難太多。

關於這種數據破解,靠譜的辦法其實也是有,那就是一開始發布產品的時候留個後門就行了,這是真正靠譜的方式。後門怎麼留呢?最簡單就是每一位讀寫都留一串編碼唄。比如說每一位數據看起來都是0或1,其實每一個0和1都包含1024個位就行了,可以記錄很多次讀寫,並且還能留下足夠的信息便於恢復時組合數據。這個後門就只需要在磁頭寫的相關機構留個後門就好,不會太麻煩。

現實中有沒有機構能克服各種困難去干成這個事呢?我是不知道了,但是感覺太麻煩,投入產出比太低。。。


理論上可行。


理論上當然有

所以現在大部分涉密硬碟的銷毀都是直接大鎚砸碎+粉碎機 砸之前一般要覆蓋擦寫至少5次

少部分因為故障不能擦寫的 拆後碟片扔進爐子退磁 剩下部分砸碎

先去問問能不能上圖……


格式化磁碟時執行安全模式,每次格式化之後向磁碟寫入全0或全1數據,重複格式化-寫入操作7次。在可接受的成本下神仙也恢復不了


據說cia是全盤寫0寫13次還是33次來著


軟體手段是沒戲了。我就曾經因為經驗不足複寫了誤刪的重要文件然後找不回來了(為什麼不找專業的,因為我怕就算他們簽了保密協議也有可能給我露出去,信不過)。後來一旦發生誤刪第一時間關機進PE恢復。


理論上看概率 ,可能可以也可能不行,即使可以也很難。

全盤加密理論上也可能恢復,不過按照現在的計算能力,要幾百上千年,但是架不住未來可能計算能力暴漲,現在的加密演算法就頂不住了。要徹底毀滅硬碟的數據也很簡單,微波爐叮一下,那神仙也沒招了。


好比一個沙灘寫了一排字,然後下雨了沖淡了你的字跡雨了,然後又被潮水沖刷了一遍。

現在有人要還原出你寫的字。大概就這種難度吧。

成本大概就和專門發射衛星去常年監視這塊沙灘咯。


碟片碎了都能給你拼出來!


何必這麼麻煩,打開BitLocker,設一個自己也不知道的隨機密碼,然後把密碼扔了。


題主說把電影放進去覆蓋一遍。

那這個基本各大數據恢復軟體/公司都跪了。

剩下就是傳得玄乎的覆蓋了幾遍還能恢複數據的。

理論上可以嗎?可以。

實際上,以我高中物理知識來猜測,你要魔改磁頭接上精密的儀器讀出精確的磁信號強度,在這同時處理好硬碟里電機,磁頭舵機的干擾,線材的損耗,然後是從磁信號強度分析出覆寫之前的是0還是1。

難。


推薦閱讀:

瀏覽網頁是不是特別傷硬碟??
既然快閃記憶體本身的容量就是2的指數,為什麼SSD和U盤的容量還要標稱為1000進位的,剩餘的容量幹什麼去了?
SSD 如何保養,哪些做法可以延長使用壽命?
外存儲設備的實際容量為什麼比標示容量小?
Windows7操作系統下磁碟分區怎樣管理最科學?

TAG:數據 | 信息安全 | 硬碟 | 計算機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