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到底應以科研為主,還是以教學為主?
這種教學和科研的區分和對比是有點誤導性的,因為它默認兩者是魚和熊掌的關係。
我覺得教學科研是非常互補的事情,實際上有經驗的老師也會有感覺,很多好的研究想法來自教學(可以是準備過程,講述過程,師生互動過程)。
反過來,教育,只要你認可教育不光是念念課本,就一定需要一線的研究經驗。這樣老師才能真的知道課本上的信息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會像何處去,有什麼隱藏的缺陷。畢竟,高等教育不是簡簡單單的傳遞知識而已,它要傳授的按說應該是方法論,價值觀,一門學科的來龍去脈。
當然,萬事萬物都有例外,也真有完全不做研究的人寫出特別好的教科書,這裡就不討論了。
國內大學切割教學和科研崗位的嘗試是非常可笑的,其隱含邏輯是高等教育和老師的工具化(有的人負責上課給學生灌輸知識,有的人負責做研究發文章給領導長臉)。
本科時期我就覺得,退居科研一線專做教學的老教授們是比較可怕的:他們在教育的路上慢慢地走「偏」了。這些老師的教學風格往往會脫離科研和應用實際,過於強調歷史性和自造的邏輯性,忽視了數學基礎與高級課程的聯繫。比如,電磁學花與比奧薩法爾定理等長的時間講磁荷觀點、過分強調狹義相對論中同時性與鐘慢現象和尺縮現象的邏輯先後關係、用一些數學上顯然的具有誤導性的例子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甚至崇尚難題,認為只有難題才能培養學生物理思維,這些理念其實都是有所偏頗的。一般來說科研一線做不好的教師,教學也是會有瓶頸的。
然而對於老師們來說,一個客觀事實是他的時間是有限的。對於青年與中年科研人員來說,寫基金申請指導學生工作甚至親自工作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備課所需要的時間也是超乎尋常的長,這就造成了一個取捨。在很多國家的現行體制下,一個科研人員的去留和晉陞都是完全參照他的研究成果,這也加劇了「教學擠占時間」的衝突。
其實,教學對於科研工作也是有所幫助的。一個直接的功利的幫助是教師可以宣傳自己與自己的工作,以招攬學生。另一方面雖然幾率很低,但與學生交流也能誕生一些新的想法,找到一些新的方向。因此全然割裂科研與教學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不過雖然科研工作也需要做報告給人講課的能力,但科研工作的好壞與這種能力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授課對這種能力的需求更大。客觀上很多教師沒有受過教學方法的訓練,教學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並不能保證強制所有人花大量時間投入教學都能有比較好的產出。一個可能比較好的方案是:規定教授們最少教學時間和最低科研工作量,然後讓教師按照個人能力與興趣在教學和科研中分配剩下的時間。與此同時,學校考核的目標需要從科研改為科研與教學綜合考慮。這樣或許能讓教學和科研兩方面的產出都最大化。
不過,現在以科研為重的評價標準恐怕一時半會很難改變。
結論:如果還沒拿到終身教職,那麼在保證一定教學質量底線的前提下,最大化科研。如果已經上岸了,那麼可以考慮兩者結合甚至突出教學。
理想:科研和教學是一體兩面,互相補充,並不必然地存在衝突關係。
現實:沒有科研成果,就無法存活。必要的時候,必然地犧牲教學。這裡不做價值判斷,因為活得過今天,才能暢想未來。
結論:大學教師也只是肉體凡胎。少部分已經上岸了的老師,可以努力結合兩者。許多還沒上岸的老師,還在想著怎麼上岸。
有些話可能比較刺耳,但各位同學且聽著。Bocconi有項研究發現學生打分越低,他們後來其實學到的越多。回想自己上大學的時候,也著迷於一些有名的講師。現在回想起來,不少也只不過是個大娛樂家(entertainer)。好玩的段子很多,但我實際學到的硬通貨並不多。倒是一些樸實無華的老師,雖然當時讓我有點咬牙焦慮,卻實實在在地讓我學了些東西。如果有老師願意以教學為主,其實是個特別難評估的事。多講講段子,多給作業放放水,多跟學生聊天,多請學生吃飯,這些技巧都可以在不幫助學生真正提高的基礎上,增加教學好評度。相對來說,科研的評估科研稍微客觀那麼一點。所以許多學校會要求「教學別太差,科研給我往上沖」。
bocconi研究的鏈接在此:Better Teachers Receive Worse Student Evaluations
至於說,為何大家都奔科研而非教學?這個話題很大,只提一點:大學教育是種體驗產品,而且拼的是地位。學界的遊戲規則是,頂刊發表決定地位。所以即使書教得差,但學校排名夠高,對學生也還是創造了價值。超一流大學,操控著遊戲規則,他們極大程度地影響著哪些是頂刊以及頂刊的發表規則,所以反而可以稍微遊離出這個規則,多注重教學。越是想奔一流的大學/國家,科研和教學的矛盾就愈發激烈。許多公立大學,因為重要的資源需要國家分配,所以沖排名就至關重要。而某些本土的商學院,卻可以專心教學,因為它們的收入大部分是學生的學費。總的來說,誰給資源多,誰定規則的比重就大。
很多時候,說到大學,會把大學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說大學應該注重什麼,其實不然,要把學校從僱主的角度理解,很多事情就會更清楚。
誠然,大學和企業不一樣,追求的不僅僅是錢,但是大學是自有其追求的。因為大學之間面臨著激烈的同行競爭,這個競爭體現在生源,科研經費,優秀僱員等方方面面。大學之間競爭的是什麼呢?是『影響力』。有影響力就有好的生源,有國家的扶持,有企業的贊助,有優秀的教職工加入,影響力對一個大學健康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單單提影響力太虛了,所以大學需要用某些具體的KPI指標來度量員工為自己創造的影響力,來決定教工是否能留下,升職等等。這就是科研和教學兩個方面的考核了。為什麼現在大學普遍看重科研大於教學?因為科研的影響力是「Global」的,一篇文章發表在優秀期刊上,全世界都能看到,都能引用,學校的名字,研究者的名字會永遠的被記下來,成為人類知識庫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且,學校的地址也會在研究者的聯繫方式里,被其他人看到。
但是教學的影響力是「Local」的,受限於教學的形式,一個專業課,老師教的特別好,受益的不過每年十幾,幾十個人;一個大課,教的再好,一年也就幾百人受益,這種課出了課堂,出了學校,還能有多少影響力呢?對於具體某一個學生來說,可能某一門課老師教的好與不好,對上課的效用影響很大,但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說,這點影響力太微小了。
基於以上原因,隨著大學之間競爭的白熱化,大多數學校都會把科研壓在教學之上是大趨勢。我們可以說的很理想,說教學科研對教授來說一體兩面,可以相得益彰等等,但是具體到現實中來,兩者還是有互相搶時間的一面的。而當兩者衝突的時候,學校會偏向哪一邊自然不問可知。
其實現在網路化教育,是給了教學很好的教職工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開設的網路課程成為學校著名的招牌MOOC,累積聽眾幾十上百萬,這個時候該教工所創造的『影響力』就不能夠被忽略了,學校如果再要趕人,也要掂量掂量代價。
一切都是成本-效益的分析權衡,只是目標函數不同。
以上一點淺見。
我大學時很痛心現在中國的大學教育體系,拋開知識難度,大部分大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比中學教師差兩檔,部分大學教師比中學教師差三檔。中學教育工作者對課程設計,知識點的引入,如何鞏固練習都有深入的研究,努力讓大部分學生都能聽懂並且掌握知識點。而很多大學教師對教學設計的時間投入非常低,因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很多老師的課可以用那句經典的話來評論:「無可救藥的科學性,適合把知識傳授給已經掌握它的人,然後把其他人通通嚇跑。」
後來某一天我被一個學霸虐了之後突然頓悟:目前的大學教育現狀,尤其對於物理專業,其實是很有效的篩選機制——無論是量子力學還是電動力學,場論還是廣義相對論,如果不能自學學懂(有好的教材)還需要聽老師講課的話,趁早告別科研算了。科研界不需要太多人。
我想到了這一點,於是退出了科研。「大學教師」是一個不太準確的概念。有時候人們習慣把所有在高校工作的人員都稱為大學老師,不管它是教授,講師,輔導員,還是財務處人事處職工,後勤員工等等。
具體到這個問題,我們只討論參與科研和教學兩項工作的人員的職業成長路徑。其實能把這兩條業務線分開討論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按照美國高校的標準,科研型人才和教學型人才的路徑大致如下:
科研型:博士畢業 =&> (有的專業:博士後1 =&> ...=&>博士後n=&>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通常同時獲得終身教職) =&> 正教授 (Professor) =&> 講席正教授 (XXX/Distinguished/Endowed Professor,一般XXX是企業或個人或學校設置的捐贈榮譽頭銜)
教學型:碩士畢業+行業經驗,或博士畢業 =&> 講師(Lecturer) =&> 資深講師(Senior Lecturer) =&> 傑出資深講師(Distinguished Sr. Lecturer)
基本原則是,只有科研型人才有可能成為教授。一般來說成為助理教授就意味著進入了"終生教職軌道(tenure-track)",這個軌道是以能否生產出領域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為標準來考核人才的。如果在合同期滿通過了考核,即可同時獲得提升為副教授(偶有直接提到正教授)和被授予終身教職。如果達不到要求,通常不再續約只能另謀高就。一般來說科研型人才也是有承擔教學任務的,而且因為人才比較精銳,他們中的很多人在科研之餘,課程設計和授課水平也非常優秀。
而教學型的人才只以教學為主,一般沒有科研要求,薪酬待遇也相應低一些。國內過去通過熬年資講課最後熬成教授的情況在美國一般是不會出現的。
這種人才劃分方式其實是將大學師資分成了兩種角色:(1)兼任知識生產者與傳播者於一身的教授(2)將他人生產的知識再傳授給學生的講師。以商學院為例,一般同等資歷的情況下,前者的薪酬待遇為後者的兩倍以上。但是,講師里有一些是MBA畢業後在投行基金等機構工作多年有了一定的地位,甚至早已功成名就財務自由的人。
回到問題本身。顯然,以科研為主還是以教學為主取決於職業規劃,自身定位。如果目標是當教授,那就自然是學術研究為主,教學以在能力範圍內,達到院系要求即可。如果是做講師,那自然是以授課為主了。我舉個例子,我們專業華政某老師,在我們專業的細分領域(版權)學術地位很高,科研能力極強。但是值得玩味的事他的教學能力也極高,華政聽說都不准他參加教學競賽,他去玩大家都沒得玩了。我不是華政的,我只是買過他出的教科書,覺得寫的水平非常高,把很深的理論有梯度的呈現出來。我身邊的某老師,教學能力突出,讓我們上課很嗨。科研能力也極強。國家社科也是中的很簡單(雖然國家社科有玄學成分)。我特別蔥白她。當然也存在教學能力強和科研能力強不兼容的老師。但是我以學生的角度來看,教學能力強但科研能力不強的老師很難滿足我進一步學習的需求(雖然我也沒這需求),科研能力強但是教學能力不強的老師很難感覺到那種桃李滿天下的感覺(做老師不就為了這個感覺嗎)。綜上,我覺得二者是有可能兼容的,當然如果實在個人因素使得不能兼容那也別勉強。ps我只是站在學生角度來說ps關於華政那位老師的事我是聽說的,但是他的書我是真的看來就粉,對了他姓王,有華政的同學可以給我講講是不是真的那麼帥的飛起。
對於師資力量充足的學校來說,教學科研兩手抓。對於資源少,沒名氣的學校,現實情況是只重視科研。原因很簡單,所謂的科研的未來(學生),是有錢的時候才有空閑思考的,而對於沒錢者,更重要的似乎是如何依靠論文來拉經費,把學校名氣提升一點,搞個大新聞。
站在學生角度,我們肯定是希望能更重視教學的。可是對於沒有資源的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短期內是看不見效果的,搞個大新聞才是立竿見影的。
坊間所謂 大學生要學會自學 的套話,無非是為了掩飾中國多數大學教育資源不足,更直接點,沒錢,罷了。更可悲的是,對於很多學校的教師來說,所謂科研的未來和學校的名氣都是不重要的,評職稱,拿鐵飯碗才是重中之重。我想這在很多二本一本學校並不罕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的需求跟落後的生產力的矛盾是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太祖誠不我欺。希望諸位在思考問題時能多考慮一下沒錢的因素,不然很容易說出 為啥不吃肉糜 之類的話。重視科研而又非常明智的老師一定也注重教學以及搞好和本科生的關係,特別是理工科冷門專業的老師。一個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吸引優秀學生進組搞科研。現在本科生可選的出路太多,如果不讓學生對你有個好印象,指望在保研推介會上找到中意的學生會越來越難。
肯定是科研為主的,教學不出事就行。大學的三項基本職能是:科研、教學、社會服務。只有科研的是研究所,只有教學的是高職,只有社會服務的是企業和社會組織,三者兼備才是大學。但是大學裡面的教師不是必須三項才能兼備,不是說沒有這種人,而是這種人太少。而且一個人的精力是稀缺資源,你讓他把精力分散在三個方面,其產出遠遠小於把精力集中在一個方面,也就是三方面做得都不錯的人,專做一方面肯定會強得多。目前的大學裡的形勢就是只重科研,教學什麼的不要出事,套用雙因素理論,科研是激勵因素,教學是保健因素,至於服務社會,現在政策不穩,暫且不表。
最近幾年鬧得挺凶的重視教學其實真的是掛羊頭賣狗肉,據我所知有的學校把職稱聘任分為科研和教學兩個系列,教學系列高級職稱的條件真是X了狗了,比如竟然需要主持國家級教改項目,這個要求就像是應聘縣委書記必須中央黨校畢業一樣。
所以,不要說是為了生存,就算是為了教學,也必須把科研放在第一位,不然你連上課的資格可能都不保。最好的情況應該是把教學和研究人員分開,並且提供不同上升的管道。因為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很費時間的重複勞動。
一方面,大學的課程短時間不會大改,背了一節課之後的五六年都是在重讀同樣的東西,對教學人員無益。另一方面。上兩個小時的課,可能大半天都做不了其他事情。而做出優秀的學術工作,有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在一段時間專註於一個課題上。日常的上課很容易把一個連續研究過程打斷。更何況,有些老師就是適合做科研,他們不善於教課和活躍氣氛。術業有專攻,所以應該把上課和學術工作剝離出來。
比較實際的做法,也是我們校的方法是按照科研能力,安排助教代他們的課,請助教的費用由學校出。說到底,一個高校對於社會的責任在於教書育人。但是對於搞學術的學者,高校就應該儘可能的讓他們有時間和精力去他們擅長的事。大學教師有擅長科研的,也有擅長教學的。但國內一些大學的教師可能這兩項都不擅長,因為整天都忙著搞關係,上課基本靠吹牛,怎麼會教得好呢?其實這也是社會環境使然,大家都浮躁,教師自然也不能免俗。但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的話,結果是很不好的,大學本來就起著塑造學生人生觀的作用,如果學生進入大學與進入社會沒有區別,那麼,大學的作用體現在哪裡。
你要養家,就沒那麼多大道理。你要糊口,就沒那麼多硬要求。活著,才能做研究。
以前大學裡教學為主的老師和科研為主的老師就像武俠小說丐幫中的污衣派和凈衣派,雙方各自以為自己是正統,互相看不上對方,但也都能相安無事。
後來某名校引入牛逼的天牛制,開始非升即走,其他高校紛紛跟進,於是平衡被打破。教學,尤其本科教學被徹底邊緣化,教學活動也開始演變成講段子和念PPT的結合。最後教學活動達到了危險的新平衡:你給學生高分就是你教的好...
現實情況是沒科研就活不了,嗯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了我的葯化老師。一個30幾歲的副教授。論科研,他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SCI收錄30餘篇。手上的項目大大小小的好像也不少。論教育,他上課從來不拘泥於書本上的東西。一個半小時的課,他基本上只花半個小時的時間給我們講考試會考的內容,剩下一個小時給我們講新葯研發的思路、案例。當別的老師上課照著PPT一頁一頁的講合成、講構效的時候,他會用discovery studio讓我們直觀的看到藥物與蛋白之間的關係,讓我們自己總結構效關係,讓我們自己看到藥物結構的每一個小小改變的意義在哪裡,潛移默化的就教會了我們從事新葯研發的科研思路。他在上課的一開始就說,課本上的東西我們不會花很多時間,這些東西只要應付考試就夠了,考完試你們就忘了。我上課給你們講的東西你可能覺得沒用,但這些案例很有可能就會是你今後從事科研工作時的靈感。而且他也說過在給我們上課、跟我們討論的時候,有時候我們也會給他帶來一些靈感。藥學有葯化、藥劑、藥理、葯分四大專業,在上這門課之前,葯化是我最不願意碰的一個。但現在,我天天在糾結考研究竟是考葯化還是考藥劑。老實說,如果不是這個老師教我葯化,換一個老師教,我可能都不會喜歡葯化。是這個老師為我打開了葯化世界的大門。所以題主問大學老師究竟應該以科研為主還是以教學為主?我覺得一個好的老師他不會把這兩者分開,他能夠把這兩者融合在一起。並且我相信,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老師,無論是在科研上還是在教學上都能做到很好。
看到題主的問題,腦中立馬浮現了一個人,錢學森。錢老是一個絕對適合搞科研而不適合授課的。不否認,現在有那些科研做得好並且授課好的大牛。但是,這種比例真的很低。大部分大牛,能做到科研做得好,報告講的好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學術報告與授課又是兩碼事兒。學術報告,是相同甚至相近領域的專家學者相互交流,啟發的,目的還是為了更好的做科研,本質上來說,還是以我為主。這樣的就適合帶那些已經有了專業基礎的研究生,而不適合,給那些還什麼都不是很懂的本科生授課。大學教書,本身是一個傳授專業領域基礎知識的活動。核心是,用最淺顯的語言讓學生明白最基礎的,最重要的理論。這是以學生為主。做科研厲害的大牛,本身是處於某些專業領域前沿的。如果讓他們給本科生上課,不僅是對他們寶貴時間的浪費,普通博士生給初中生講數學。同時,對本科生自己來說也是受罪。本身基礎還不牢固,就接受最新的科研成果,也未免有一種,走路還不會就先要跑的感覺。樓上諸位的觀點,有些我贊同,有些我不是很同意。我覺得,在高校當中,就應該將科研與教學分割開來。研究做得好的教授,就不應該負責教書;而在學生當中非常受歡迎的教授們,就應該全身心負責教書育人。
我也同意科研與教書是相互反哺的,但是,不應該強求做科研好的教授去教書,或是講課好的教授去做科研。這些事情應該是由對這兩方面都有涉獵,但是,都還沒有做到特別好的人來做。例如,博士生,大牛身邊的助教,博士後。
我一直期待大學可以變成教學和科研兩條腿走路,並重的模式。期待我本科時候,那些講課堂堂爆滿的講師,不因為發不出文章而被趕走,就像2016年年初刷爆朋友圈的「中山大學青年教師李思涯掌摑博雅院長甘陽」。期待我研究生時候,那些只愛科研,沒情商,不太會講課的教授,不因為每學期的授課量要求而拖慢他們科研的腳步。
就我們學校而言,我認為30多歲的年輕老師普遍上課比年紀偏大的教授副教授啥的講課好,而且有一種現象就是很多成了教授的老師都在划水混退休,科研也不怎麼做,上課全靠吹逼忽悠。
本科講課還是講師靠譜……主要問題在於大學本身定位的問題,目前的大學割裂現象很嚴重,本科生,為了就業的研究生,投身科研的研究生,是三個群體。本科生為了就業學東西,為了就業的研究生相當於多學了東西並且多了有老師指導的實習,科研方向就是在不斷的推進理論。但現在由於大學主要向著研究的方向發展,乃至於純講師在不斷的被清退。本科生覺得學不到東西,碩士成為老闆手下的民工,一屆換一批,博士成為老闆手下的小弟直到小弟出去單飛。一位教授即使能力再強,同時應對三個群體的需求還要保證自身科研水平,如果是院長級可能還有部分活動要參加,教授們也不一定都是超人啊。
學教育學時,我最喜歡的一位近代教育家是蔡元培,我覺得是他成就了北大。他在北大改革中說到,首先要明確大學的目的。
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除卻理工科教學的重要性之外,文科基本不需要教,你去上課是為了聽老師講的什麼,那些社會科學的老教授講的很好,你可以聽他們的經歷他們的感想,很有意思。一個人既然上了大學,就應該有一定的理解力自覺力,完全可以自學。(現在大學生基本也是一星期自學一本書吧,還是挺 厲害的)所以,我覺得應該以科研為主,大學是一個場所,無論是學生學習還是老師教書都不應該再局限於書本,更多是科研方法學習精神。以上推薦閱讀:
※成為一名有機化學或物理教授有多難?
※本科生怎樣正規地進行CS前沿科研內容的學習?
※如何又快又好的完成一篇學術論文?
※過柱子過不純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做物理科研有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