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史王朝一般先有西朝再有東朝?
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西晉東晉。為什麼?
好問題,這個問題看似是個巧合,其實體現了前半期中國古代史的某種傾向。
先說結論:坐鎮關中(西部),利用其特殊地緣、社會條件形成一套軍國體制實現統一,之後將政治中心逐步遷移至天下之中的關東(東部)實現帝國的「普世化」統治,是秦漢帝國和隋唐帝國前期的基本規律。
所謂西朝和東朝,實質上是以都城而論的,因而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到更開闊一些,談談中國古代「遷至東都」或「營建東都」的問題,這裡暫時拋開西晉東晉、南宋北宋這種因首都淪陷被迫遷都的情況。
中國古代時,洛陽處於天下之中,其所在的關東地區亦是文化最為昌明的地區,但是中國歷代最為強盛的時期諸如西漢、唐前期,都是立都於長安,並且二者並非截然對立,東漢繼西漢而起卻遷都洛陽,武則天建立武周以後同樣遷都洛陽,這之間是否存在聯繫呢?
以安史之亂為界,我們大體可以把中國古代歷史分成兩段,我們可以看到在安史之亂之前出現過很多次將都城從關中遷至關東,或是在關中都城之外另建東都的情況,較為著名的包括周公營建洛邑、光武帝遷都洛陽、隋煬帝和武則天遷都洛陽等等,我們發現這一現象貫穿於西周、秦漢、隋唐時代,那麼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研究一個沒有遷都的王朝——秦朝。我們從楚漢戰爭中就可以看出,無論是陳勝還是懷王,其目的都是要恢複列國體制,而不是要以楚帝取代秦帝,因而可以說楚漢戰爭的實質不僅是反秦國,更是要反秦制,具體而言就是秦式關中軍國體制。
簡而言之,秦朝的成功源於其立足於關中的地緣條件、社會風俗,建立了一套以軍功授爵為核心的軍國體制,提供了強大動員力,實現了統一,而其失敗則在於其實現統一之後沒有採取普世性的文治政策(所謂普世,是在「天下」範圍內的「一君萬民」的政治關係,而不存在某區域本位的傾向),而是延續了關中本位的軍國主義政策。
秦朝的歷史教訓是否是一個個例呢?我們可以繼續審視漢朝的歷史。劉邦在漢中立國,隨後還定三秦,繼承了戰國時期秦國的疆域,也承襲了秦國的政治體制,韓信申軍法、蕭何定戶籍為漢朝確立關中軍國體制奠定了基礎,而隨後的高帝五年詔更是直接證明了漢王朝全盤繼承了秦朝的軍功授爵制度,因而可以說,楚漢時期的漢朝是秦朝的繼承者。
但是二者之後的歷史卻截然不同,漢王朝先是實行黃老政策緩和社會矛盾,逐步清理諸侯勢力,之後在武帝時期獨尊儒術,與關東文化達成一致,之後推向全國,真正實現了全社會的整合,因而整個漢初又是一個從關中軍國體制走向普世帝國體制的過程。
西漢立國之初,劉敬對劉邦說洛陽【為天下之中……無德則易以亡】,因而建議劉邦建都長安,憑藉關中之天險限制諸侯國,體現了西漢初期關中和關東的對立依然深刻,關中本位依然佔據主流。經歷了近百年的融化,關中和關東的文化矛盾逐漸削弱,七國觀念早已被州郡取代,遷都【有德則易以王】的洛陽便被提上了日程。
關於遷都洛陽的提議,最早起於西漢元帝時期,漢書《翼奉傳》載其上書:【臣願陛下遷都於成周……萬歲之後,長為高宗。】王莽執政之時,遷都洛陽之風再次興起,即讖緯所言【定帝德,國洛陽。】在光武帝時期終於實現了遷都,這也意味著中國正式從關中本位的軍國國家轉型為普世帝國。
以上的歷史過程最早是由周公確立的。周人立足於西方,最終剪商立周,但是關中的風俗與關東截然不同,周人的統治無法落實,立國不久便導致了武庚之亂。周公平定叛亂之後,為了貫徹對於關東的統治,營建東都洛邑,逐步將政治中心轉向東方,居天下之中統領四方。
這一過程的第三次重演在隋唐之際。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三百年的亂世,歷史再一次回到了關中,宇文泰鳩合北鎮勢力、關隴豪族,形成以府兵製為核心的關隴軍國體制,在不到百年的時間裡由隋文帝重新實現了統一。對於帝國而言,一個重要的命題在於如何擺脫關隴集團的影響,成為一個普世化的帝國。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隋煬帝遷都洛陽,提拔江南、山東士族,試圖壓制關隴集團的政治勢力,最終引發以楊玄感為代表的關隴集團不滿,最終導致了隋朝的滅亡。
唐王朝的統一意味著社會整合的重新實現,經歷了一百餘年的戰火,關隴集團逐步凋零,唐太宗重定《氏族志》代表著關中和關東的和解,帝國的普世化進程自此確定,而給予老去的關隴集團最後一擊的,則是來自山東的武后。武則天建立武周以後,急於擺脫朝中的舊勢力,於是遷都洛陽,給予關隴集團致命一擊。
總而言之,關中由於其特殊的地緣條件和社會風俗,易於形成動員力極強的軍國體制,易於實現統一,但是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之,關中和關東文化的深刻對立導致關中本位的軍國政策在關東難以實行,因此從關中本位走向普世化便成為漢唐時代必需的命題,而遷都洛陽往往代表著這一過程的最終完成。簡言之,頻繁出現的從西部遷都至東部,是因為西方易於得天下,東方適合治天下。
但是這裡必須指出的是,二者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兩漢在光武時期才最終遷都洛陽,但是其普世化進程在武昭宣時代就基本完成,而武后死後重新還都長安也並不意味著關隴勢力的再起,其中的政治因素同樣複雜。這一過程在唐朝之後不再重現,我想大概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五代時期關中地區進一步衰弱,其二則是唐宋變革之際中國的政治體制進一步完善,區域本位政策已經無法重現。
最後回到一開始的話題,中國最為強盛的時代大多立都於長安,可能是因為其軍國體制尚未瓦解,動員力依然強大相關,而洛陽時代武功不多則與其趨向文治的政策息息相關。
參考書目: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
谷川道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本題相關問題聯動(硬廣):
楚漢之際關中關東文化的對立請參考: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 何越曦的回答
楚漢之際關東社會的政治構想請參考:項羽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 何越曦的回答
關中關東文化融合的過程請參考:六國的愛國主義是如何消弭的? - 何越曦的回答
中華的歷史,其實可以看作是由北向南,自西向東發展的歷史。
你不要光看江浙滬,以及廣東湖建福南,這些南方省市今天經濟發達的一比。在過去這些都是蠻荒之地。堂堂華夏,起源地是今天需要西部大開發的落後地區。比如黃帝的發源地就是青海甘肅一帶的高原。就像周杰倫歌里唱的那樣:以敦煌為圓心的東北東。
從漁獵邁向農耕的先人,開始沿著黃河往下尋找更加適合耕種的土地。向東擴張的第一站,就是陝西的關中平原。今天大風經過的黃土高坡,過去是水草豐美,氣候宜人的土地。為什麼今天變成這個球樣子了呢?可能和過度的開墾和耕種有關,這裡不討論。繼續向東走,就是更加廣袤的華北平原。於是我們就在這裡安家落戶了。再往東是大海,再往南是長江,阻隔了我們的擴張。
從商周一直到唐宋,西安洛陽一帶都絕對是今天江浙滬的地位,支撐了全國主要的GDP和糧食產量。所以我國自古都是西部強於東部,北方強於南方。
這也是為什麼赤壁之戰曹操能集齊幾十萬的兵力和糧草,而孫權傾家蕩產也只有數萬兵力的原因。包括後來的淝水之戰,以及楊堅伐陳,都是西北強東南弱的格局。至於東西格局,就要說到長安和洛陽。洛陽的好處是地處平原,農耕繁榮經濟發達。但是作為首都來說呢,長安比洛陽就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四面環山,風調雨順,而且易守難攻。
反觀身處華北平原的洛陽,雖然經濟農業發達,卻無險可守。必須長期保持戰爭姿態,很難有時間安定下來發展。所以你看只要是定都長安的朝代。西漢,唐,都成為了極為牛逼的時代。
反觀定都河南平原一帶的東周,東漢,西晉,北宋,都無一倖免的走向了大分裂。比如漢朝之後的西晉,接手的政權就在洛陽沒法遷都。結果就是五胡亂華,被迫南下渡江。
問題是長江以南在漢朝之前都是落後地區,去哪裡呢?多虧了孫權在三國時期對建業的建設,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南方這才終於有了像樣的大城市。然後西晉南遷有了東晉,又有了南朝北朝。之後北隋南下統一全國結束南北朝,楊廣卻要從長安遷都洛陽。結果又是悲劇。
而唐朝,果斷定都長安,這才又有了長治久安的盛唐。
可惜此時的陝西,環境已經惡化。長安的經濟和物產已經難以作為首都繼續支撐下去。反觀洛陽,開通大運河之後經濟變得更加發達,儼然就是今天的上海。以至於從唐高宗和武則天開始,唐朝的皇帝大量的時間都是在洛陽度過。唐之後的北宋。一直也想要定都長安,卻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從此以後長安就再沒有成為過首都。宋一朝也不再稱東西,而稱北宋,南宋。所以一直以來,我們的天下都是以長安為核心。如果長安不行,那就去洛陽。要是洛陽再不行,就去長江以南。無論是兩周兩漢還是兩宋,都是這樣從西北向東南的順序。這就是為什麼所有朝代都是西在前,東在後,北在前,南在後。一直是這個節奏。
然而蒙古人一來,這個節奏被打破了。
必須要感謝蒙古人,他們幫我們又找到了一個適合建都的城市。也就是從蒙古高原南下,剛過草原的第一個大城市,北京。從此之後,身處華北平原邊界的北京代替了長安,成為了華夏民族的核心。自此長安—洛陽體系成為了往事,取而代之的是通過運河連接的北京—江南成為了國家命脈。一直到今天。
就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和華北經濟下滑的時候,長江中下游平原已是魚米之鄉。隨著兩晉,兩宋,到元朝,大量漢人的南遷帶來了南方的飛速發展。這裡還有溫潤濕和的氣候,便利的水路交通。以及最重要的一點,運河的開通。漕運逐漸成為國家的經濟命脈。
地處京杭運河和長江交匯處的揚州,那就是當時的香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奈在揚州。」從晚唐開始,我國經濟的中心就在向東南轉移。一直到明朝,朱元璋終於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自東向西的統一過程。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一次。
也正是因為由西北向東南統一要比反過來北伐容易得多。所以各個完成了統一大業的王朝,發跡處都在西北。也就都自然定都西北。
再來看今天,北京的發達程度跟河北對比,也會讓人唏噓。所以如果從經濟角度來說,北京並不適合建都,也許上海或者南京更加適合。
這也是朱元璋當年要建都南京的原因之一。
但是首都還有一個安全問題。我們一直以來都受到來自蒙古高原的少數民族的侵擾。明朝定都南京,雖然富裕,卻離北方的邊患太過遙遠。歷朝歷代,包括抗日,一旦山西河北的長城被突破,那麼整個長江以北就再無抵抗之力。
於是遷都北京的明朝。又為明清兩代長達五百多年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
簡單點講,出現東西之別是因為定都的遷移。
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以後,被犬戎殺害於驪山,西周滅亡。其後眾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因鎬京曾發生過地震受損,殘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脅之下,於是平王在即位後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下,將國都遷至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儘管遷都前後,名義上的天下共主都是周王,但因為洛邑在鎬京的東邊,為了區分這一歷史性事件,以及這一事件引起的重大歷史影響,史家將遷都前的周王朝稱為西周,遷都後的周王朝稱為東周。
這裡需要注意,在東周歷史中,定都洛邑的周王朝能控制的區域已經僅限於洛邑附近,但內部依然彼此爭鬥。後來這個東周王朝內部分化為東周和西周兩個並存的政權實體(國家),最終這兩個政權都被秦國所滅。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新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歷經一百九十五年,又稱後漢,與西漢合稱漢朝。
其實東漢王朝的建立,原本已經是一段完整的改朝換代的鬥爭史。只是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劉秀認為自己是西漢某王的後裔,建立東漢對這個新政權來說只是為了光復和延續漢王朝。因此,在推翻王莽統治、統一全國後,劉秀的新政權依然定國號為漢,但定都洛陽。史家為了區分此前定都與長安的漢王朝,與定都於洛陽的漢王朝,就以國都的相對方位,將二者分別加以西、東以區別。
西晉和東晉同樣如此。司馬睿南渡之後建立的政權被史家成為東晉,同樣是因為在政權統治集團,司馬睿延續的是司馬炎所建立的晉朝的法統。只不過南渡之後的晉朝已經與此前的晉朝相差甚大,為了加以區分兩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歷史,史家以國都的相對位置進行區分。
綜上,中國歷史朝代中出現東、西的稱號,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兩段不同的歷史延續的是同一個法統,至少統治集團認可彼此之間是有政權的延續性;二是兩段不同的歷史中,政權定都的位置相對而言有東方和西方之別,至於為何現有西,後有東,則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即中國歷史上統一王朝的鬆動和被顛覆,基本都是源於北方游牧民族的騷擾作為導火線和催化劑,新王朝建立以後,舊王朝的都城大多以殘破不堪,且迫於北方的壓力,而不得不向內地遷移,即向南方、東方遷移。
補充:北宋和南宋之間,就是因為兩段歷史之間有政權法統的延續性,但國都的位置(開封與臨安)相對而言呈南北之分。反對那些說東西是後人加的就不回答問題的答案,根本文不對題。
雖然東西確實是加的沒錯,但是為什麼這個是東那個是西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國都位置這是明擺這的。所以問題仍然是客觀存在的。除去排名最高的人所說的政治中心轉移這種逐漸發展的,還有一個明顯的原因:外敵入侵。周、晉,包括不分東西分南北的宋,都是受到外敵入侵遷都的。外敵比較可能從西面進攻,但是在那個時代里,從東邊海上來的可能性很小。我覺得還有個原因:要看新朝代建立的政治集團分布情況,沒經歷過大的洗牌,前朝政治集團佔有一定比例參與新政權建立,那麼就不遷都或者就近遷都,如果前朝政治集團基本都被清光了,前朝都城附近政治集團集中經營的經濟,社會基礎也應該破壞得差不多了,那麼新政權遷都就遠些。
主要是因為都城的遷移,由東向西,或由北向南。一般來說,王朝建立初期,疆域廣大,都城大多在西邊或北邊,後期軍備懈怠,政權不穩,為了免受西戎或者北邊的草原民族的威脅,不得不向東、向南遷都。--------------------------------------------------------------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西晉-東晉北宋-南宋,明-南明
打不過西邊(東晉)和北邊(南宋)的人唄…打的過的也有,明。不過最後還是南明了。
西漢東漢不是後來人都兩個漢朝的區分嗎?
主要是根據定都地點有關,西周是鎬京東周是洛邑,西漢是長安東漢是洛陽,西晉是長安東晉是建康,其實都是按地區方位來的,跟先西後東沒關係。
一般大一統的王朝建立時都是比較強盛的,這樣選擇國都時就不會有太多限制,可以選一個最適合的。古代中國最核心的區域,第一要數長安洛陽一線。一般王朝首選長安,可以依託山河險要與關中平原的富足。其次就是洛陽,居於天地之中,號稱神都。
一般王朝中葉發生變故,往往是由於北方草原部族的威脅,其次是內部動蕩。大動蕩導致都城被毀,而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王朝也沒有財力迅速重建都城,甚至都城丟了都拿不回來,只有遷都,一般從長安遷洛陽,不行就南遷南京,而這些地方都在長安以東。
所以後半段就加東或南了。
舉例說明,周王朝經犬戎進攻鎬京之後,無力繼續維護統治,只能東遷洛邑,把西部留給秦部族。漢王朝經更始與赤眉軍的一番大戰,長安城基本上成了一片瓦礫,而且劉秀先在洛陽經營了一段時間,距離南陽也很近。所以東漢就不再以長安為都。晉王朝經五胡之亂,北方都丟了,只能南下。南京更是在長安和洛陽的東部。額,如果看時間軸的話,時間軸是自西向東的,高中老師教的常識 感覺其他答主都很叼的回答其實是在胡說八道啊
真為古代中國的版圖小,王朝的都城都是要坐鎮中原。東西的界限是黃河 南北的界限是長江。很難理解嗎
看圖,這是秦朝疆域圖,中國古代王朝的主體疆域大致也是這個範圍。
除了漢朝,其他斷為兩節的朝代多是由於外族入侵才被迫遷都。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中國東部南部沿海,外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當外族從西側北側攻入中原後,國都只能被迫向東方、南方遷移。所以先有西朝、北朝,再有東朝、南朝。
看實際情況:
西周:犬戎從西側攻入鎬京,王室東遷建立東周;西晉:五胡從西側和北側進入中原,衣冠南渡建立東晉;北宋:金朝從北方攻入中原,趙構逃往南方建立南宋。如果南明也算的話,同樣是因為清軍從北方攻入中原,抵抗勢力才只好在南方建立南明。還有一個反例,北元:朱元璋從南面攻滅元朝,所以蒙古人退往北方建立北元。也從側面說明敵人在哪個方向就先有哪朝。
當然漢朝例外,西漢滅亡不是因為外族入侵。說一個方面:以喝酒而言,南方人喝不過北方人,北方人喝不過西北人,這是各區域民眾普遍身體素質高低情況的一定程度反映,有此可看出差異,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飲酒文化———南方精美的杯子、北方用的小碗、西北常見「對瓶吹」(答主分別親身體驗過),道理同樣適用於古代冷兵器時代戰場搏殺,真刀真槍用體力對砍搏殺,沒功夫三十六計…………
以前歷史老師好像略提了一下,因為地域?好像以建都方向。
看首都在哪兒
擾動和破壞力量,來自西北方向,所以向東和南退守。所以王朝先西後東,先北後南。
這個問題里,時間軸被忽視了
漢末以前,江南未開發,中國的地理軸是東西向的,潼關是分界點,分東西。
漢末以後,全球變冷,江南被開發,地理軸就轉向南北了,長江是分界線,分南北。
晉其實應成為北晉、南晉更合適。推薦閱讀:
※宋朝的三省六部與明朝的內閣制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民主化後的伊拉克反而比以前更加混亂?
※歷史上真實的陳慶之與記載的一樣嗎,如果不真實,那麼為什麼史書需要描述一個神將式的人物?
※山西地理位置經濟那麼好,為什麼給人感覺落後?
※有一個會講故事的歷史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