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可以給辯手一個較為完善的訓練體系?

因為馬上要迎來一波對辯論感興趣卻還未接觸過辯論的新生了,想提供給他們一個比較好的訓練方式。當初自己開始打辯論的時候就沒有比較完善的訓練方式,全都是抓瞎般自己來,所以學得很痛苦,許多知識都是東拼西湊慢慢補起來得。現在想想又有一波新人要來了,想系統得給他們訓練一下,希望他們可以少走些彎路。例如先教他們什麼,然後側重哪方面,用什麼樣的訓練方式之類的吧


我認為,辯論需要的能力,按照功能來說有立論、答辯、駁論、質詢、總結這五個。按照概念來說有定義、論證和比較這三大項。下面我會從駁論和質詢,也就是攻擊對手論點說起。

小朋友,先學進攻,再學防守。因為破壞容易,建設難啊。

--

那麼進入正題,怎麼進攻?

黃執中學長在橘皮集:首次集訓心得提到,他認為所有論點都可以表示成「因為A造成B,所以A是好(壞)的」的形式,而對於這種形式的論點,我們都有,也只有三種反駁路徑:

一、A未必造成B。

二、沒有A也有B。

三、B不重要。

舉例來說:

對「男人比較累,因為男人要當兵」,三種路徑都能反駁。

一、募兵制下,男人未必要當兵。

二、除了男人,女人也會去當兵。

三、台灣現在都在當爽兵,當兵沒什麼累的。

再舉個具體的例子,這是袁丁學長在03年國辯的駁論:

成敗論英雄—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2OTQ5NDY4.html?from=y1.7-2

撇除開頭,他的駁論基本分成三個部分,完全遵照這三個路徑,依次說了成功的未必是英雄,失敗的也可以是英雄,以及成功與否對英雄來說根本不重要(因為成敗不過是相對的概念)

不過看完這個影片,大家應該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好像不能只反駁論點?如果反駁論點就好,那麼袁丁學長最開始那段話的用意是什麼呢?

他是在反駁對方對「可取」的定義,或者說對方提出的判準。

因此我們知道,除了上面三種「反駁論點」的路徑,我們還要學會「反駁定義」才行。

--

定義有兩種,一種是判準,一種是普通的定義。

我們繼續沿用「以成敗論英雄是可取/不可取的」,在這個題目裡面我們有「成功、失敗、英雄、可取、不可取」五個關鍵詞,每個詞語我們都可以進行定義的討論,其中,能夠決定雙方是否論證其立場的詞語,就是判準。

再說判準之前,我們先來看普通的定義。前面說過,所有的論點都可以被簡化成「因為A所以B」的形式,然後我們都有三個反駁路徑,但這都是建立在對方說的A是題目說的A的前提之上的。

什麼意思?舉個例子,這是我在第十三屆海峽賽的小結,題目是「青年人跳槽有利/不利於個人職業發展」。

青年人跳槽有利/不利於個人職業發展—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A3ODI4NA==.html

我的整個小結其實都是在反駁定義,反駁對方對跳槽的定義、有利的定義、個人職業發展的定義,最後剩下一點時間回來重述己方的論點。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反駁的時候,除了反駁論點的三個路徑,我們還可以反駁定義和判準。

只不過,到目前為止,不管是論點還是定義,我們都是透過「舉出反例」的方式來反駁,然而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強行打平」的方式來處理攻防,也就是:

「如果對方可以這種方式論證命題,那麼我方也可以這麼做!」

不管是定義、推論、判準還是價值,都可以這麼玩。

下面,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首先是第六屆海峽賽,張哲耀學長的質詢。

題目是「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環境保護優先於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優先於環境保護—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I4NDI0MA==.html

正方的三個論點:

1.經濟發展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2.沒有人類環境保護沒有意義

3.經濟發展是為了人類的發展

在這個質詢中,他使用的並非前面提到的反駁三個路徑,也就是「經濟發展不是生死存亡的問題」,「還有其他生死存亡的問題」以及「生死存亡的問題不重要」,而是直接使用「強行打平」的方式質疑對方,環境保護不也是生死存亡的問題?沒有人類經濟發展不也沒有意義?環境保護部也是為了人類的發展?

(這也可以說是第二種路徑的延伸,但我個人傾向獨立出來討論)

接著是星辯3.0決賽,胡漸彪學長的小結。

題目是「真情/名利是現代人最渴望的追求」。

真情是現代人最渴望的追求 - 小結—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I4NDUwNA==.html

在這個小結中,他處理了兩件事情,分別是最渴望的定義,還有追求的定義。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正方說「最渴望的追求是事實判斷」,但漸彪學長並沒有針對這個定義進行攻防,而是直接說「對方的定義是把渴望遮去!」,簡單俐落非常值得學習;第二件事情是「追求的定義],面對正方「鞏固真情的求深不叫追求」的說法,他也是採用「強行打平」的方式,反問那麼「在有名利的基礎上擴展名利也不算追求囉?」來打平正方的論證。

在這裡總結一下,上面說的都是處理「定義」的方式,分別有舉出反例以及強行打平兩種。

接著,我們來討論判準的問題。

--

判準,也就是判決的標準,是衡量雙方是否論證命題的準則。

換句話說,即便定義合理,論證成立,你也有可能輸比賽。有一種辯論技巧,就是承認對方說的都對,但是仍然可以贏得比賽,這種技巧我們稱乎其為「受身」

下面舉兩個例子,首先是第六屆世錦賽表演賽,熊浩學長的申論。

題目是「現實主導世界/理想主導世界」,他是反方一辯。

理想主導世界 - 熊浩—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MyMjEwOA==.html

他並未爭執現實和理想的定義,也不反對正方的任何論證。

他只問一件事情:主導是什麼意思?正方有論證主導嗎?

第二個例子是第二屆海峽賽,黃執中學長的結辯。

題目是「大學生創業利大於弊/弊大於利」,他是正方四辯。

大學生創業—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2OTQ5NzA0.html

你可以說這是在重新詮釋利弊的定義,也可以說這是在爭判準。

甚至,你也可以說他是在尋找角色,營造情境,劃分戰場,都可以。

重點是他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大學生創業的利益和弊害」到底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對方的推論都沒有錯,但是對方卻不應該贏得這場比賽,這才是我希望大家能在這裡學會的東西。

--

好了,於是到此為止,我們已經學會了反駁論點的三種方式。

它們分別是:

1.定義

2.推論

3.判準

這裡含蓋了前面說的定義、論證、比較這三大概念的前兩項。

對方說「因為A所以B」,這是推論,在質疑推論之前,我們要先確認他說的A和題目給的A是不是相同的,像是前面說的跳槽、個人職業發展。再來是質疑推論,我們有執中學長說的三個路徑,還有從第二個路徑延伸的「強行打平」,像是前面說的環境保護也是生死存亡的問題。最後我們還可以質疑判準,就算對方的定義合理,推論成立,這對論證他方立場也沒有任何幫助,像是現實的影響很大,但是不會有任何主導作用。

接著我們應該要談比較了,但是在這之前,還有幾件事情要談。

它們分別是「反駁對方的反駁」,還有「質詢的技巧」

因為這是辯論比賽,不是反駁就好,你還要反駁對方的反駁,這很好懂。此外掌握了概念,還要懂得如何操作,因此還需要補充這兩個部分。

--

那麼我們就來看「反駁對方的反駁」。

反駁有三個路徑:

一、A未必造成B。

二、沒有A也有B。

三、B不重要。

反駁這個反駁,也有三個:

一、沒有A更糟。

二、有A會更好。

三、B很重要。

由於第三個屬於價值判斷,雙方只能各憑本事,所以我們只看前兩個。舉例來說,假設我們討論的是「有錢(A)就能拍出好電影(B)」,對方質疑,有些電影花了很多錢還是拍得很爛,有些電影沒有花什麼錢也拍得很好,而你也無法拆掉對方的事例,這時候,你也不要灰心。

你可以說,如果那些有錢還拍不好的爛片沒有錢,可能會拍得更糟,那些沒有花什麼錢就拍得很好電影,如果有錢可能就是不得了的傑作了,可見想要拍出好電影還是需要錢的!

更進一步說,你甚至可以反過來質疑對方,怎麼可以如此苛求我們的論證。

我們就拿13年新國辯半決賽,王梅學姊的質詢來做例子。

題目是「網路輿論/不能提升民主覺醒」,她是正方四辯質詢反方一辯。

網路輿論能提升民主覺醒—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A0Mjk2OA==.html

她質詢對方的「必然」和「唯一」,其實分別對應了三種反駁路徑的前兩種,第一種(A未必造成B)就是論證必然,第二種(沒有A也有B)就是論證唯一,但是不必然也不唯一,不代表正方就要輸比賽,因為題目只要要求論證「提升的可能」呀!

--

再來是「質詢的技巧」。

這是我在第十三屆海峽賽的質詢,題目是「延長退休年齡利大於弊/弊大於利」。

延長退休年齡利大於弊—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M2NzE3Mg==.html

正方認為政府養老金存在「空帳問題」,因此可以證明現在養老金是虧損的。

換句話說,正方的推論是:因為有空帳(A)所以有虧損(B),然而正方的立場是「延長退休年齡」,因此他們不能只是論證有虧損,還要論證:延長退休年齡可以解決虧損。

因此,對方的論證分成兩個:

1.因為有空帳(A)所以有虧損(B)

2.延長退休年齡(A)就可以解決虧損(B)

於是,我首先確認對方前提(有空帳)以及推論,並且提出銀行準備金的反例,說明帳戶金額沒做實不代表虧損,這是反駁的三個路徑中的第一個。再來質疑對方延長退休年齡不一定可以解決虧損,接著質疑就算有空帳有虧損,只要不是一次領出也不是大問題。最後質疑不用延長退休年齡也可以解決虧損,也就是三個路徑都問了,只是質詢的順序是132而非123。

此外,在質詢對方是否有虧損的時候,我並不是肯定的說「沒有虧損」,而是說資料有衝突,以及「正方沒有成功論證有虧損」,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為這個部份的舉證責任在對方,我並不需要論證沒有虧損,而如果我宣稱沒有虧損,只是多攬了舉證責任到自己身上,反而可能招致評委的反感。

再來,我並不只是問對方「帳戶金額沒有做實就代表虧損嗎?」,還有進一步提出反例(銀行準備今),並且說明背後的邏輯,也就是帳戶金額沒有做實可能是拿去投資,不代表虧損。

不過,最重要的是這個問題的結論,也就是「正方必須證明空帳不是拿去投資才算論證成功」,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也是我認為理想的質詢應該做到,卻往往被忽略的觀念。好的質詢,不能僅僅是提出疑問,還要能提出「合理的論證方式」,然後說明對方的論證還有哪些環節需要補足。

更深入的觀念,可以參考熊浩學長的辯論四講(二)--辯論中的「未知結構」

總結來說,質詢時應該做到:

1.確認對方推論

2.釐清舉證責任

3.提出論點反駁

--

說了這麼多,我們終於掌握了進攻的基本,我們再來談防守。

怎麼防守?反過來就好了,你知道對方會怎麼進攻,怎麼會不知道如何防守?簡單來說,你不應該先想著要打什麼論點,而應該先想著哪些論點不能打,剩下的,就是論點啦~

我把這種思考論點的方式,稱為以駁代論

藉由這個方法,我們還可以將進攻和防守結合。

舉例來說,這是東吳大學蘇州盃的表演賽,張哲耀學長的質詢。題目是「行善應高調/低調」,他是反方二辯首質正方一辯,也就是說反方一辯還沒有申論,我們還不知道反方的論點。

行善應低調 - 張哲耀質詢—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M5OTM5Ng==.html

他在這個質詢中做了四件事情:

1.框定正方論點然後整理成一個

2.釐清高調/低調看主觀的共識

3.建立不做壞事不算行善的共識

4.建立被逼著行善不是行善的共識

第一個是框定論點,這是所有首質都應該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然後他逐步建立共識,確保對方不會有偏頗的定義,整個質詢基本上都是在建立共識。很多新手往往急於攻擊對方論點,然而這多半是因為低強度的比賽容易出現強弱懸殊的狀況,長久以往容易養成錯誤的習慣,在這裡特別提醒。

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他做的第四件事情,也就是第三個共識。

他先問「被逼著做壞事是不是做惡」,再反過來問「被逼著做善事是不是行善」,非常漂亮。

不過更重要的是,只要你有足夠經驗,你完全可以猜到反方的論點!

好,再來,這是我在星辯3.0半決賽的三辯申論,賽制是奧瑞岡三對三,算是小結。

題目是「人類更可能被自己/自然毀滅」,對手是恐龍復生隊!

人類更可能被自己毀滅—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QyOTE1Mg==.html

小結開頭,我首先釐清舉證責任,接著重新梳理我方三條論證和反方的質疑。

前兩條,(1)人類力量越來越能抵禦自然,(2)人類力量越來越強自控能力也是,這兩條都遭遇反方的強烈攻擊,只是由於前面已經釐清了舉證責任,所以即使反方瓦解了正方的論證,結果也只會是「我們不知道人類會被自己還是自然毀滅」而非「人類會被自然毀滅」。

最後,才到了我們的第三條論證線,也就是無關乎自然的人心。

當然,結果還是輸了,至於為什麼,就請大家去看周玄毅學長最後精彩的結辯吧。

2015星辯3.0 半決賽(一) - BoomShakalaka VS 恐龍復生隊【3人制】—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yOTU1ODYxMg==.html

--

最後的最後,讓我們來看比較。

比較的關鍵在兩個:

1.設立比較的框架

2.跳出比較的框架

簡單來說,你得先給出比較雙方論點的平台,也就是判準。

然後,分別列出雙方論點,梳理場上攻防,並且做出小結。

(也就是說哪些論點成立/不成立,如果成立效力又如何)

接著看哪些論點可以互相利弊抵銷,最後挑選出雙方決勝點。

最後回扣判準,或是提出新的判準來說明雙方論點比較之後的結果。

這是我在13年新國辯初賽的小結,題目是「法律與人情相悖/不相悖」。

法律與人情不相悖 - 小結—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3NjQ2Mjk4MA==.html

小結的前半部分處理的都是「相悖」的定義(判準),先說前提是兩者明確,再說必須是本質衝突,這裡是設置討論平台。接著是拆解對方的兩個論證,以及我方唯一的論點。

最後,提出「法律與人情先後追逐」的觀點將我們的論點扣回判準。

而由於我的判斷是,在我們的判準底下,對方的論點不可能成立,因此並未做進一步比較。

--其實不只這場比賽,13年新國辯甚至是前面星辯3.0的時候,我採用的都是相同的策略。

這種做法當然有其侷限,我也還在思考轉型和突破的方向。

但是做為新手的訓練,我想應該已經足夠,而且操作方式也還算清晰明瞭。

就姑且算是目前階段的小結吧。

--

對了,這篇文章的內容許多部分和我在超級辯手的講課內容有所重複,不過切入角度並不相同,如果是有聽過課的學員,可以相互補足,應該可以獲得更加全面、立體的理解。

之後如果有空,再把帶隊時候應該注意的具體細節整理成一篇文章~


以上是我在外部培訓時最常用的課件的大綱(實際上有的部分不止一頁,為了方便呈現此處做了一些處理)。跳著講的話,2小時可以講完。而根據在有的學校上課的經驗,拆細了說個4次課(8-10個課時)也是很充分的。

以上是前幾年被坑寫的一個非常簡陋的教材的目錄,一共9萬多字。

這些都是在參考了《認識辯論》、《辯論與論辯》及一些《xx辯論手冊》的基礎上做的。但是,基本從來沒有在圈內拿出來,主要是因為,有效信息太少,對辯手培養幫助不大——換言之,沒價值。

早年的時候,辯手的培養沒有什麼體系,大多數學校或者是按照培養演講選手來的,或者是參考一些外校的「成功經驗」,再結合自己瞎琢磨出來的土方法來的。在這個時期,辯手的成長主要靠的是「辯手個人素質+學校支持力度+大賽經驗+運氣」。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時期,大家對於競賽辯論這個東西本身的認識也是很粗淺和零散的。

這就導致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對於整理一個基礎的辯論知識體系有著很強烈的需求。也有很多實踐者比如聶品和潘榕曾經合寫過《辯論通論》。至於外行人寫的一些牽強附會用來騙錢的書,就不在討論之列了。

與此同時,以上海大學為代表的一些辯手,因為某些契機開始引入奧瑞剛制的辯論。這種辯論賽制因為理論體系比較完善,所以直接移植還是比較方便的。但競技活動中,規則是非常重要的,奧瑞剛的比賽因為規則和一般辯論賽差異非常大,所以它所培養出的辯手的能力,在其他比賽里經常用不到,或者至少說看不出明顯的效果。

而上面這些東西,基本都只解決一個特定層面的問題:普及基礎的辯論知識。

對於新手來說,普及這些知識當然非常重要,但它充其量也只解決了一個入門的問題,並不能實際針對辯手的成長提供太大的幫助。但不能說他們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作為一項競技性活動,人們對辯論賽的基本認識決定了他們的評價方式,而評價方式則決定了一個辯手是否成功、應當如何去獲得成功。雖然在很多的問題上仍有爭議,但我們可以看得到未來這些問題被進一步解決的可能性。

辯手培養這件事,和競技體育里培養運動員非常相似。在一項運動的競技目的、規則等不明確的時候,很難去談對運動員的系統培訓。打個比方,當拳擊比賽不根據體重分組時,讓一個體重偏輕的選手多吃多練快點壯起來,就很可能比讓他每天多練幾小時技術動作來得更有效果。

而同樣都是體育運動,辯論賽則和那些更複雜、不單純依靠身體素質、有更多複雜因素的運動更為相似,比如同樣需要跑得快,辯論更像足球而不是跨欄。

而關於怎麼培養一個球員,我覺得,他只懂得足球的基本理論和規則是不夠的,還要有相應的身體素質、要有有效的針對性練習、要有高水平的比賽體系讓他成長、要有善於識人的教練。但這些,不僅不是寥寥數語可以說清楚的,甚至幾乎是沒什麼人能完全說清楚的。

最後,我不是針對哪一個答案,我是想說,對於這個問題來說,現有的所有答案(包括這個),幫助都不大。因為大家都只在解決「哪種能力重要」,而沒有解決「如何獲得這種能力」。這就好比,雖然我不是一個足球迷,我也可以總結說,速度很重要、意識很重要、體能很重要、控球能力很重要、把握機會的能力很重要、心態很重要。然而,不會有任何人會請我去教他們踢球:P

p.s.為了各位好,請不要來找我要課件和教材。如有疑問或者想法歡迎交流,當然所謂交流就是請先發表高見而不是丟個問題給我作答。


6月22日晚10點完結更新,課件已共享,鏈接後附

寫在前面:感謝各位的支持。近兩三年來我一直在努力整理出自己對辯論的認識,寫了一些針對零培訓基礎的隊伍的課件,並進行了100課時以上的實踐。在我看來,辯論培訓與其說是個辯論問題,不如說是個教育學問題。我更加關注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內容更好地被學員吸收,而不是出於敬意給你一些掌聲,但事實上並沒有學進去。有效的教學,是個技術活,需要更多的人前赴後繼的探索。而我願意為優秀的探索者提供一點參考。

辯論培訓的重要性不必多說。培訓是兩代辯手之間的功力傳遞。沒有培訓的隊伍,每一代辯手都相當於從頭自己摸索,隊伍就難以完成人力上的新陳代謝,更別說一代勝過一代。

辯論培訓的難題,在於(1)帶隊的人並沒有整理出自己的理念體系;(2)缺乏執行力去實施培訓。這兩點在大部分隊伍都恆常存在,實際上也是不同隊伍的當家人水平的分野。

所以辯論培訓的總原則,其實是最低原則:以有限的時間精力,給新人建立最起碼的學理基礎。

下面以我今年4月在南京工程學院校隊的培訓課件為例。

因為準備時間倉促,課件寫得比較簡單。分五個部分:

PART 1
辯論的基本理念

PART 2
說服的原理和模式

PART 3
從評判角度反觀辯論

PART 4
價值型辯論

PART 5
例題

  • 第一部分,辯論的基本理念,即是對這項活動的基本認識。

先是定義。辯論:在限定的時間內,通過表達和駁斥,使己方的觀點獲得第三方接受的活動。

在各個流派各位名家的眼中,辯論有不同的定義。總體來看,以雙方競技為形式,以爭取第三方支持為目的基本是共通的。而第三方的支持,實質就是更強的說服力。

在這個基本定義下,辯論雙方都不是真理,只是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雙方可以用各自的認知和闡釋去提升本方立場的說服力,同時在有限的時間內優化自己的語言。

不同的說服方式帶來不同的說服力,原本是無不可用的。但江湖上總有有幾種方式最為大家推崇,有幾種方式為大家鄙棄,是因為在長期的實戰中發現,有些方式易於發揮威力,有些方式難以發揮威力,有些方式太容易被打死。因為聽眾的認知水平和情感好惡,是左右你的說服方式能發揮多少效用的客觀因素,必須考慮到它們。

這段基本理念看起來簡單而枯燥,其實很難被新人吸收進去。

不少新人,和一些水平較低的學校的老手長期沒有建立起成型的理論體系,基本都是緣於不具備這個基本的認識。如果你能懂,真心懂得,競技辯論活動所競技的,是說服力這個東西,那麼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立論稿寫一個、兩個還是三個論點?——論點少就能多出篇幅論證,論點多則均攤較少的篇幅,就缺乏了說服力;但若只有一個論點,即便論證得很好,也不容易形成足夠讓評委信服的說服力。

駁論該駁什麼(這個話題我覺得可以另起一篇回答,有ppt)?定義、論點、論證各個層次,反駁所形成的說服力削弱是不同的。

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辯論習慣、風格,都是因為每個人的理性和技藝有所差異,對形成自己的說服力、削弱對方的說服力的組合方式的不同。

那,如果賣萌、調侃、講段子、秀語文呢?我只知道葛底斯堡演講,用英語念出來會比用漢語,更能征服聽眾。

進入下一部分。

  • 第二部分,說服的原理和模式。

頁面上方的文位元組選自我以前寫過的一篇短文:

辯論是反人性的,當你以冷峻的目光審視它時就會發現這一點。它不探索真理,卻專門撕裂真理。語言乃是世上最兇險的力量,語言創造、扭曲和顛覆真相。辯論則是語言的戰爭,是誘導的利器,是這一力量的極度展示,它的本質目標在於取得意志的順從。辯論,與其謂之說服,不如謂之蠱惑。如果服裝、化妝和修辭的華美可以實現這一目的,則魅惑也是可取之策。

這段話表達的對辯論活動的價值判斷另當別論,這裡主要是要向學員說明一個道理:

  1. 不存在正確的說服方式,只存在適合的說服方式;

  2. 說服方式適合與否,要看比賽的情況,具體一點包括辯題、賽制、評委的出身/年齡/社會屬性等等;
  3. 我們平常學習的,學長比較推崇的說服方式,基於我們在不知道具體的情況時、對一般性的情況做的模擬。
  4. 辯手是一個靈活的表演者。不要固守特定的情懷、方式、姿態去面對你的比賽。

那麼,在一般的情況下,人是怎樣被說服的呢?大致分為三個維度:知識/認知上的認同、價值觀上的認同、情感/欲求上的認同。說服的本質,就是激發對方在三個維度的總體認同。

這一頁展示的是說服的全過程,有一個小動畫。任意一個評委來聽比賽之前,在他的腦子裡都有一個對於本辯題的「存量信息」,包括他已有的知識,和他自己的一些想法。那麼,在比賽前,辯手需要:

考察對方的存量信息

制定要輸入的新增信息

要有意識地去思考評委是什麼樣的人,針對性灌輸怎樣的信息最能達成預期的說服效果。而在比賽中的工作實際上是:

激發和鞏固有利於己方的存量信息

用新增信息去誘導存量信息發生改變或者在存量信息較少時填補它

最後達成評委對己方最大程度的認同。

因此,賽前了解評委信息,很重要;

賽前了解評委信息,很重要;

賽前了解評委信息,很重要。

重說三。

  • 第三部分,從評判角度反觀辯論。

不少新人練了一個學期甚至更長時間,一直沒有搞明白,辯論賽的輸贏是怎樣判出來的?

政策性辯論有多種成型且廣泛採用的裁判典範,包括政策決策裁、假設檢驗裁、白紙裁等;非政策性辯論業內還沒有成熟的裁判典範,各家的判准差異較大,但歸納一下大致關注以下四個部分:

  1. 邏輯嚴謹性:從定義開始一路的推導過程遵守邏輯規則,無明顯的邏輯漏洞;
  2. 場上交鋒情況:對己方論點的維護、對對方論點的攻擊情況;
  3. 價值高度:為聽眾提供了應當被認可的價值;
  4. 語言質量:語言有條理性,有較高的信息輸出效率和美感。

顧及好這樣幾個部分,同時以此反觀自己的辯論內容,把不甚需要的部分裁剪掉,換上更有意義的。

譬如:一些新人喜歡硬做一些不太合理的類比來幫助論證。這將對己方的邏輯嚴謹性產生危害,同時降低語言質量,嚴重的話還會節外生枝,把節奏帶偏,使得一些原本想打的交鋒被耽擱。所以在基本功打勞之前,我不提倡你臨場開腦洞去想類比,如果要用也該是事先推敲好的。

第四部分,價值型辯論。

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辯論可以被分為很多類型。在這裡,根據辯論的辯題要求,我們把討論一項政策動議是否應當被通過的辯論,稱為政策型辯論;把討論某種看法是否應當被認可或推廣,或兩種看法何者更應當被認可或推廣的辯論稱為價值型辯論。

本課介紹價值型辯論的要點。

價值型辯論的實質,是價值觀衝突。因為不同人群基於不同的生活經歷、經濟狀況、教育背景、性格偏向等方面的差異,必然產生多元的價值觀,從而導致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價值判斷,產生不同的看法(可以結合第五部分的例題自行推敲)。

1.準確地概況出關鍵的概念、確認自己的價值立場

價值型辯論非常容易在定義上出分歧,而不同的定義講直接導致雙方論題不對立。所以必須花時間講己方定義的合理性闡釋到位,從而確認清楚本場比賽己方的立場。

2.詳實的資料介入,鞏固或衝擊評委既有價值觀

這在第二部分已經論述。

3.站在自己的閱歷/知識的基礎上,給出新的解釋

新的解釋,打破人的固有思維,容易使人獲益,也不易被對方預判,通常更受到評委的認可——講一個老生常談的事情再說一遍,就算說通了,又有什麼說服力呢?更何況價值型辯論常見的情況是,幾乎任何一道題目都是老辯題,或者多次被使用。這樣評委就更希望辯手提出自己原創的、獨有的、新穎的看法。

第五部分,例題。

(略)

課件下載鏈接:

http://pan.baidu.com/s/1kV4LuTL

聲明:該ppt可供各位辯手自由使用於任何非商業用途。如有疑問或其他培訓方面的需求,歡迎私信詳談。不足之處,亦歡迎批評指正。你們的鼓勵和支持是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本課件的編寫得到了南京工程學院校辯論隊全體同學,和浙江理工大學辯手張涵璐@張涵璐 的支持和幫助,在此特別感謝!

PS:有人問到封底上的那段話,那是我以前模仿《守夜人誓詞》寫的一段話,完整版如下:

征途漫漫,我從今日始修辯論,堅毅進取。我將不妄斷,不虛言,不偽證。我將勤學篤行,不背矢志。我將遠瞻明日,不戀往昔。我是理性中的銳士,感性中的推手。我是抵禦詭辯的防線,守衛立場的利刃,穿透重霧的火把,追求真知的旗幟。我將才智與光陰獻給此征途,今日如此,日日皆然。


瀉藥。被邀請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共才辯論一年的高中生感覺壓力好大……

這個答案就慢慢寫,想到就加一點內容好了……

先說背景,和同學一起負責本n線城市高中辯論社,接手的時候剛升高二,幾乎無正式比賽經驗,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去過Northwestern U的public forum debate camp。開始負責社團後,招了二十多個高一新生,開始給他們每周固定時間安排各種各樣的辯論相關活動,也和社團里的小孩子一起外出參加比賽,取得了一些並不很shining的成績。不過,能和這一群super inspirational people一起成長,已經很開心了~

上周六剛剛將社團hand over給新高二的兩個社員,正式退休了。

言歸正傳。題主想了解的是較為完善的訓練體系,我覺得這個得按照賽制來具體說。我個人只了解美國的public forum和policy比賽,很慶幸的是這兩個賽制(當然,主要是政策性辯論)都能夠找到較為靠譜的理論依據、明確的裁決勝負標準和國外的課本,不清楚國內的其他賽制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規範。

沒有理論依據和裁決勝負標準會造成很多問題,我能夠想像到的有學長學姐給新生上課時,往往是根據自己參賽勝負的經驗來總結出一些所謂規律和技巧,但是由於裁判水準不一、判准不明等原因,適用於一名裁判的技巧可能在另一名裁判那邊根本行不通,新生以為自己掌握了學長學姐的傳授,卻依舊無法取得好成績,會覺得沮喪,從而喪失動力繼續辯論下去。當然這個問題的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得到解決的,需要辯手們的共同努力來推進這個圈子的進步,嗯嗯。

所以我想說的是,為了使新生在開始學習辯論時不至於過於迷茫,建議教課的學長學姐一開始講清楚一件事情:在這個賽制中,判決勝負的標準到底是怎樣的。比如政策辯這種有多種判準的賽事,教課的同學就可以先以stock issues這類比較好理解的判准為基礎開始講課,之後再拓展到其他判准上去(若說錯了請各位大神指正)。像public forum, 我們的做法是很明確地跟大家講,這就是一個比impact的故事。可能還會有其他判准,但是這個標準是我和同學在northwestern學到的,也是我們讀到的比較系統的教材里寫出來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覺得這個判准有助於激勵同學們思考問題多做research;即使這樣的標準在一些比賽中可能行不通,但是我們覺得系統地理性地思考問題做research對辯手的收穫是幾場比賽的勝負比不了的(還是cost benefit analysis)。

講完判准之後,由於policy和pf本身性質的緣故,我們會講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技能,也就是research skills. 這是一切的開始,在學術辯論中沒有良好的research水準和習慣其餘幾乎是空談。這其中包括我們在Northwestern學到的各種神奇的使用google,database的方法和整理資料的方法,真的非常受用。

這之後我們基本就是按照每個環節該做的事情來講課了,大致的內容還是northwestern學到的那些(shout-out to Jeff and Jonathan!).在我們打比賽過程中積累到的經驗和教訓也會給大家講,不過一般都是經過討論和向明燈等大神請教之後確認沒問題才會拿出來用。

另外就是,多做模辯,方法技巧用出來才能發現問題,才會變成自己的。

一年的任期結束,我們的社團的確不是戰績最好的,但是我很高興大家都有在這一年的互相學習中得到成長、了解學術是怎麼做出來的、找到自己的熱愛和啟發。即使我今後可能不會再辯論下去,但在辯論中認識的你們、被辯論激發出的對學術的curiosity,都是使我終生受益的。


問「如何給辯手一個系統的訓練體系」,我想這其實想問的是兩個問題:

一、辯手如何理解「辯論的體系」;

二、對於該「體系」,有何方法訓練。

對於辯手的技戰術訓練,其實沒什麼好講的……多打,多練,雙子座的同學還可以試著四下無人時自己跟自己申論然後自己反駁。

那麼學長姐教的,更多是觀念。或者說,是對辯論的「元知識」。有了他們自己對辯論體系的理解,訓練方法之類,自行組織便好,不用太僵硬。

所以,在此提供的,是一家之言,對辯論體系的理解。借熊浩學長的這個大框架,講講辯論的「元知識」。

(↑寫完初版答案之後發現回答得有些偏題後補)

熊浩學長曾經提過,他眼中的辯論,由五個元素構成:

定義

架構 攻防

論證 表達

我們常說的「價值觀」(功利、理性主義、自然法),歸類在「定義」中。換言之,辯論中某持方的原則、價值、意識形態種種,都歸於定義問題(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我們討論中常用的「戰場」,似乎歸在「架構」里。而私以為,攻防,可以理解為「對架構的演繹」,表達也可看做「對論證的調整」。

==============

架構,這個詞很有趣。

我個人看來,架構,指的是辯士對己方立場成立的情境與局勢的理解。

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常說的「戰場」、「背景」之類,大概也該歸在「架構」之中。

所謂「戰場」,大約指的便是「己方這個立場的適用範圍」。換種表述,也許也能叫做「我方今天認為這個辯題真正想討論的問題」「這個話到底該說給誰聽」(笑)。

畢竟,在社會科學領域,似乎沒有什麼學說理論,是敢打包票,自稱放之四海而皆準,不遇上一個例外的。歸納推理嘛,遇上例外也正常。辯論中的持方,同理。

順便,這也是氣宗注重資料的原因之一。沒有實證支撐,你說的任何一句話,任何一種推論,都有可能是錯的。

私以為,雖說定義為持方立論的本源,可一場比賽中,架構之爭,方為核心。甚至大膽地說,一個辯手的成熟與否,不取決於其在一城一池的單論點短打攻防能力如何,而在於他對一場比賽的架構意識(大局觀),究竟有多清晰。從一辯到四辯,皆為此。

如果說只有時間教新人辯手一個有關辯論的觀念……教這個!

比方說……我們舉個大家都熟的例子好了。

【辯論】辯論史上最經典的戰役——2001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 錢是/不是萬惡之源

金錢辯,現在我們看來,會認為那場比賽,余磊前輩的表現真的很好么?

在沒有澄清「錢是惡還是貪是惡」這個重大問題之前,他的比喻、排比、歇後語、各類段子,力量究竟有多強?

(嘖,強到被鬼畜【余磊】最佳辯手Gentleman【略鬼畜】)

現在我們對周帥結辯的讚揚之聲,是來自於他結辯時用的那幾個比喻,還是因為他在努力澄清,這場比賽的關鍵爭議點「何者為惡之源」?

或者這樣問:各位認為, 在結辯的短短几分鐘內,到底應該著力澄清的,是「萬」的爭議,還是「源」的爭議?

再試舉一個《奇葩說》中的例子。《奇葩說》和一般辯論賽的不同,少爺自己交代過,在於《奇葩說》是一個不斷冒出新論點的節目,而一般的比賽則是幾個論點的相互攻防。乃至政策辯中,裁判大手一揮,正二申論之後再講新論點,權當沒聽到。

換言之,《奇葩說》是一個允許建構與解構頻繁交織的場合

來,那我們來看,「建構」與「解構」,是什麼樣子?

奇葩說第3季 第15期 該不該刷爆卡買包包?

花希上台,先拆了拆如晶的論述,叫做「爆卡也在承受範圍之內」。

一般比賽中,接下來辯手該做的是什麼?大約呢,是補足實證、數據、調查資料,確證「爆卡的危害其實沒那麼大」,是為一輪駁論。更常見的情形,還有接下來反方三辯馬薇薇上台質詢、檢證,提出更多更新更權威的資料攻防銀行信用額度的確立制度種種細節……

而在這個節目中,駁論到此即止。接下來的一輪申論,他在完成他對己方立場的建構。

今天,我們想討論的是什麼問題呢?

是「人應不應該在自己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對一件自己動心的事,付出代價」。

而接下來,馬薇薇上台。

馬薇薇的駁論,在做的是什麼?

是解構。

「愛情屬靈,物質屬欲」也好,「羅密歐與大核桃」也好,是在跳出花希剛剛建構的情境與問題,告訴你「我們今天探討的呢,不是這個問題」。她在爭搶對今天辯題的詮釋情境,在搶戰場。

而她接下來的步驟,是在建立一個新的架構。

我們今天討論的呢,是「不應投入太多物質,而應該為理想奮鬥」。

不事攻防,而重建構。這是奇葩說的特點。(順便,大家應該知道,正常比賽中結辯應該做什麼,而結辯講新點又是怎麼個判法……)

忍不住再試著多舉幾個例子:

浮屠之辯,熊浩開了天大的腦洞,正方還頗為配合地行為藝術了整場比賽,要你結辯,怎麼攻防?

解構。(我們今天到底應該砥礪豬八戒,還是開解唐三藏?)

熊浩曾提過的「未知結構」,是在做什麼?

所謂「不打擊對面的正確性,但質疑對面的確定性」,這樣的戰術,著力點在論點,還是架構(對方所開戰場的合理性)?

價值辯論中的切入點 之三

切點,是在做什麼?

是在「設定今天討論問題的背景」,是在劃定「我方價值觀(家長的價值觀)成立時的視角與情景」,是在試著說服觀眾「我們今天實際想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

這可不是在給論點啊!

在跳出這個情景前,直接傻不愣登地去攻防論點?抱歉……劍宗拿手好戲之一,便是以守代攻。你的質疑,其實是捧哏……

那怎麼破?

解構。

搶戰場的前提,是他得認真思考過背景,知道同樣的辯題,還能說出一套怎樣不同的設定。

劍宗偏愛價值。可劍宗亦深知,沒有什麼價值,打遍天下。

那麼劍宗的價值、切點、小明……其動情之前提,在於尋找合適戰場。而動情之劍招,則是表達。

觀念、戰場、表達。

順便,回到「架構」一詞來——氣宗眼中的架構,就不重要?

開玩笑!

政策辯中入門第一課所教「核心議題典範」,「需要、根屬、解決、損益」,本身就是個架構!

政策辯中,台下評審、觀眾、教練對比賽局勢的判斷,來源於何?是單個論點,還是架構?

咩。

============

接下來……談談論證?

權讓我貼個圖:

此模式喚作「Toulmin Model」(圖門模式)。圖門本人基於傳統邏輯三段論的種種弊端,在1954年左右,提出了這個新的模式,用以描述一個論點的論證。

最初的元件,為Data(數據,圖中為evidence)、Warrant(理據)、Claim(斷言)。這三者即能構成一組論證。我們不妨把它還原到三段論中看:

(D)彼得森是一個瑞典人;

(W)一個瑞典人不是羅馬天主教徒;

所以,(C)彼得森不是羅馬天主教徒。

而更進一步地,我們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理據,都是能天然成立的,理據本身其實也需要支撐,故有Backup一支;

而又基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斷定我們的理論能放之四海而皆準,故謹慎、小心翼翼地,為我們的理論的適用範圍(或者說例外),畫了一個圈,稱之為Qualifier,適用範圍。

可以發現,圖門模式也可以用於描述全局式的架構。不過這一模式,似乎更適於在分析戰術上的攻防時借用之。

而在辯圈大名鼎鼎的三大反駁範式:

A未必有B;

沒有A也有B;

B不重要;

可以看出,前二者其實是對Warrant反駁的更細化,不妨互相借鑒,助益思考。組織資料時心中也能有個譜。

另外,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是,如果英文尚可,不妨翻牆去看看美國政策辯的資料,很多思路、觀念可以借鑒互通。比如,執中少爺的「受身」,和美式辯論中的「internal/external link turn」"impact turn」似乎殊途同歸,不妨一看。打辯論的,眼界、心胸都開闊些。

================

表達,又是一項劍宗喜愛的要素。

有關這項技巧,少爺網誌里自有寶藏……帶著意識去翻即可。或者說,這是一項不可教的技巧,每個辯手都有各自的風格,與其說靠專註於某個人學,倒不如在生活中廣讀書,融百家之長。

羅輯思維

這個視頻權作參考。

談到表達,多說兩句。

私以為,辯圈中不知道現在還流不流行的氣劍之爭,反映出的是兩派人對辯論意義的理解,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之別有微妙的相似。

氣宗對辯論的理解,似乎是認為辯論應是一項學術教育活動,重在培養辯士查找資料、組織論點的學術能力……以至於其資料考究,攻防細緻,追求科學。在政策辯中,這種理念反映得更明顯些。平常我們打比賽時的「價值」,一般認為是沒得比較,純拼哪一方說服力更強的。而氣宗,要比。

生命無價,不容計算?嘖,那沒得打。不如,我們計算一下,這個社會願為自己的人壽保險出價幾何?

關鍵不在「物化」,在「量化」。在試圖用更精確的方式,度量我們的世界,並作出能力所及的最理性的決定。

誠然,對打算走向學術道路的辯士而言,這是一種極有效的訓練……可問題在於,這種比賽,公眾往往不想看。

台灣奧瑞岡的杯賽常年台上辯手比觀眾多,也並非新聞了。美國NDT決賽時,正反雙方申論時那狂飆的語速,除了專業訓練過的裁判和辯手,在一般人耳中估計和念咒差不多。

然而劍宗認為辯論應該是一項面向公眾的口語傳播活動。

既然是口語,那便別像書面表達那樣用於深澀,信息傳播的密度呢,也不宜過大,太大了一般人也記不住……

看少爺打比賽,明顯風格之一,便是他喜歡只握一個論點/觀念,通過與對面的交鋒,越講越深,輔以譬喻、類比、反襯……但總之,沒事不開第二個坑。

氣宗一場比賽,會討論到一項政策的方方面面……而劍宗一場比賽,則往往只著力於讓觀眾記住一個觀念。

劍宗打比賽,心中永遠有台下的普通人。

而兩種理念,孰是孰非……且存而不論吧。

可就像打比賽,面對辯題有架構在心會清晰很多一樣,思考一下兩派對辯論的核心理念理解,會讓你對辯論的戰術戰略取捨,明白許多。

=============================

一家之言,權止於此。


首先,我們院辯隊每年培訓都會告誡新入坑的辯手「不要把辯論帶入生活中」。

其次是我的培訓建議:

1、先介紹辯論,包括:

a)辯論的起源,例如古希臘蘇格拉底辯論的故事

b)辯論和法庭辯論的關係,例如歐美法系、大陸法系等相關基礎知識

c)辯論在不同地區的風格、規則,例如大陸、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辯風特點是什麼

d)介紹辯題的分類,價值型辯題和政策性辯題,包括異同

e)再大家看一些經典的比賽視頻,分析當前國內外比較出名的辯論隊

這一部分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新人對辯論的興趣。

2、帶大家理解辯論是什麼,和吵架有什麼區別,什麼是論點,這些找黃執中的《辯論十講》視頻即可,鏈接:黃執中辯論十講----論點與推論

這一部分的目的是為了讓新人入門。

3、然後就可以嘗試帶著新人一起準備辯題了,包括如何查資料、背景,如何梳理思路、立論,如何定標準、底線,如何設計申論、質詢等等,過程中讓新手不斷熟悉辯論和踩坑,我們院辯手上場之前我還會叫他們場上的禮儀,例如如何上場、坐姿,申論要看著評委觀眾、質詢要看著對方等等。在新人踩坑的過程中讓他們看看黃執中的《洛陽集》,鏈接:座衣冠似雪 - 中

這一部分是讓辯手野蠻生長。

4、沒有比賽的時候安排隊訓,背稿子、即興演講、分析視頻(有條件要分析自己比賽的視頻),帶著新手一起總結踩過的坑。

5、經歷了一些比賽之後,進階學習質詢技巧和技術動作,參考黃執中《奧瑞岡中的質詢規則和技巧》,鏈接:黃執中講座:奧瑞岡中的質詢規則與技巧

6、再有一些比賽經驗之後,學習價值升華的方法,參考黃執中《如何準備價值辯論》,鏈接:黃執中講座:如何準備價值辯論

7、最後當新辯手具備獨立成長的能力之後,你要做的就是給他提供各式比賽的機會,多練習。

說到底,各家培養辯手的方式都不一樣,我們其實也沒有整理一套非常正式的培訓課程,但有一點是要堅持的,就是要告誡新辯手不要把辯論當做武器運用到生活中,因為那樣真的很討厭。辯論,用得好能夠幫你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用得不好只會讓你變得人人討厭。


黃執中博客是講過一些訓練表達的基本方法.這些方法是通用的,蠻好的。但是別的訓練,完全和你個人追求什麼樣的辯論,想從辯論活動中獲得什麼有直接關聯


一碗白開水請笑納。

如果一個知乎答案就能講清楚。

辯論早掛了。


言傳身教吧,越來越覺得光教怎麼辯論並不行得通


昂昂昂

發揮你辯手的基本功,找出在辯論話題回答乾貨多(自己打辯論和帶隊的乾貨),又比較溫和的學

長,私下找他,態度誠懇,給出你目前能想得到的較完整的方案,並說明自己學校的情況,和你自己的情況。

以及,其實知乎里還蠻多這種問題,你可以自己先搜搜看,再進一步改進你的方案。(這一步可以無限重複)

有一個不靠譜的

如果題主是一個顏值高的妹子(漢子)

請直接勾搭你問的學長或學姐

我們都愛萌妹子,

最後補充一句,如果你堅信你的等級已經夠高了,只是不知道怎麼教,或者是不怎麼具有系統性。可以參考黃執中學長的博客,他的博客能幫助教練級別的妹子(漢子)進一步理清思路,指出一些應該注意的點。

最後的最後補充一句,我剛剛看到一件事有點擔心

切記切記,學姐學姐願意教你帶你是因為他們人好,切不可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


以下都是歸納自辯論各大神,本人只是負責組織

首先,要打好辯論,我們要知道辯論的中心是什麼?

為什麼要寫稿?

為什麼要運用各種技巧?

為什麼要有戰術的辯論?

歸根究底,都是因為說服力

辯論是一個活動,關於在如何在對立雙方都在的情況下說服評判。

一個辯手講的內容,分為三部份:

1.我心中的

2.我打出來的

3.評判聽到的

在這三個階段,每一層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遞減,尤其是第三個,由於對手同時在灌輸價值給評判,所以妳說的內容可能十不存一。

怎麼可以保留更多的價值?達到更好的成績?

這就是關於如何讓評判去認同你了

認同又分為三種:

1.認知上的認同

對某些事情有共同語言

2.感情上的認同

對某些事物有同樣的感覺

3.價值觀的認同

對某些事情有共同的意見

但是,有樣東西需要在落地前說一說,那就是請一定要注意社會的主流價值,如果我方立場是反普世價值的話,那就請別用硬上的方式,改為打偏方向的方法。

好,我們開始落底了。辯論在理念層面上,分為三部份:

1.技巧

2.戰術

3.戰略


大神很多,有的是可以學的。我就說一個,在學習任何大神的理論前,請努力認真刻苦的學習邏輯,不用看邏輯學著作,把批判性思維學好就行,邏輯本身就自稱體系。

在學好這些以前,別想著什麼辯論體系什麼價值體系,沒學會走就想比別人跑得快,死在邏輯上的辯手太多了。


推薦閱讀:

辯論隊是不是邪教?
如何評價武大的金秋辯論賽?
有評論稱《奇葩說》中馬薇薇、顏如晶曾用到「反轉」,請問辯論賽中的反轉如何使用?
「你看我幹嘛」「你不看我怎麼知道我在看你」這樣的隨口之言有什麼邏輯漏洞?
舉辦辯論校賽並將其變成一個傳統活動有哪些問題是需要著重注意的?

TAG:辯論 | 辯論賽 | 新加坡式辯論 | 華語辯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