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運營方法是什麼?

互聯網運營


  • 了解常識

運營和產品人員需要關注的指標其實還是非常多得,簡單的列了一張圖鎮場~

作為運營或者產品人員,經常性要做的一個東西就是根據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進行數據分析,今天機智整理了一些名詞,幫助剛入運營或產品崗的小朋友們~

基礎指標

UV(Unique visitor)

是指通過互聯網訪問、瀏覽這個網頁的自然人。訪問您網站的一台電腦客戶端為一個訪客。00:00-24:00內相同的客戶端只被計算一次。

一天內同個訪客多次訪問僅計算一個UV。

IP(Internet Protocol)

獨立IP是指訪問過某站點的IP總數,以用戶的IP地址作為統計依據。00:00-24:00內相同IP地址之被計算一次。

UV與IP區別

如:你和你的家人用各自的賬號在同一台電腦上登錄新浪微博,則IP數+1,UV數+2。由於使用的是同一台電腦,所以IP不變,但使用的不同賬號,所以UV+2

PV(Page View)

即頁面瀏覽量或點擊量,用戶每1次對網站中的每個網頁訪問均被記錄1個PV。用戶對同一頁面的多次訪問,訪問量累計,用以衡量網站用戶訪問的網頁數量。

VV(Visit View)

用以統計所有訪客1天內訪問網站的次數。當訪客完成所有瀏覽並最終關掉該網站的所有頁面時便完成了一次訪問,同一訪客1天內可能有多次訪問行為,訪問次數累計。

PV與VV區別:

如:你今天10點鐘打開了百度,訪問了它的三個頁面;11點鐘又打開了百度,訪問了它的兩個頁面,則PV數+5,VV數+2.

PV是指頁面的瀏覽次數,VV是指你訪問網站的次數。

BR(Bounce Rate)

跳出率是指在只訪問了入口頁面(例如網站首頁)就離開的訪問量與所產生總訪問量的百分比。

跳出率可以直觀的看出產品的用戶體驗好壞以及產品推廣時的精準強度。

DV(Depth of Visit)

PV與UV的比值,DV越大用戶體驗越好,內容越有價值,網站黏性越高。

廣告術語

網路廣告主要包含四種形式,即點擊(CPC)、彈窗印象(CPM)、效果引導(CPA/CPL)、銷售分成(CPS),主要對這幾個指標進行科普。

CPC(Cost Per Click)

點擊付費廣告,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如關鍵詞廣告一般採用這種定價模式。

CPM(Cost Per Mille)

展示付費廣告,只要展示了廣告主的廣告內容,廣告主就為此付費,按照有多少人看到過廣告來收費。

CPA(Cost Per Action)

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計價方式的廣告,不限廣告投放量。根據每個訪問者對網路廣告所採取的行動收費的定價模式。對於用戶行動有特別的定義,如獲得一個註冊用戶等。

CPS(Cost Per Sales)

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計算廣告費用的廣告,以銷售成功支付傭金的計費方式。這種廣告更多的適合購物類、導購類、網址導航類的網站,需要精準的流量才能帶來轉化。

CPT(Cost Per Time)

每時間段成本。CPT是一種以時間來計費的廣告,國內很多的網站都是按照「一個星期多少錢」這種固定收費模式來收費。

  • 了解你的產品,你的用戶

第一步:用戶是誰

你要知道用戶是誰,給你的用戶進行分類

建議使用思維導圖工具,先廣度後深度。

用戶分類很容易分的太宏觀,太宏觀的話你會發現你都找不到這群人。

第二步:構建用戶畫像

分類完之後,給每一類用戶構建用戶畫像,這類的用戶標籤是什麼,特徵是什麼,行為習慣等等。

第三步:找到這群用戶

這群用戶在哪兒?

最大的流量一定是現在流量最大的社交平台,微信,QQ,微博,貼吧等等。

這些平台裡面的 和你這群用戶契合的群組,話題,就是他們所在之處了。

詳細一丟丟說

微博標籤、微博話題、APP契合的相關草根名博微博評論區

契合的QQ群、契合的QQ空間評論區

第四步:吸引粉絲、粉絲留存、粉絲促活

構建用戶畫像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了他們喜歡什麼,他們不喜歡什麼,願意參與到什麼類型的互動中來,會因為什麼內容笑,會因為什麼內容深思,會主動分享什麼內容。

構建出那個場景,然後寫那個場景的廣告語,投其所好。

粉絲促活的途徑有很多,比方說司空見慣抽獎活動,折扣活動,講座類活動,投票類、比賽類活動等等,可以根據產品特性和用戶屬性設計創意類主題活動,這樣就更加獨樹一幟啦!通過高質量的獎品大規模吸粉,先建立粉絲基礎,再通過後期運營進行篩選。

也再次強調,只有當你充分了解粉絲,才能設計出真正提成粉絲活躍度的活動。

  • 促活

什麼是促活?

促活在指與老客戶建立了一種穩定的客戶關係之後,提高平台上留存的用戶的活躍度。

殭屍粉是沒用的,只有活躍的用戶才能對平台產生價值,從而在平台上消費,給平台帶來利益;這裡可做的事很多,包括但不限於構建用戶模型,沉默用戶找回,用戶激勵體系的創建和完善等等。

促活前你要知道什麼?

在吸引用戶進入產品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先做到建立基礎的數據監控以及細分,為用戶貼上標籤。

知道這部分用戶是因為什麼而進入這個平台,了解他的喜好等等。而要促活除了根據用戶的標籤還要進行周期性數據分析,促活之前,你要知道你面對的人群是處在什麼階段的用戶。結合用戶的生命周期。根據標籤、數據、用戶的生命周期制定方案。

用戶的生命周期大致分為三個節點:

  • 潛在用戶期
  • 活躍用戶期
  • 沉默用戶期

不同的用戶生命節點,增加用戶的活躍度的手段不同。

  • 在潛在用戶期應該要設計合理的機制去促進用戶從潛在用戶到活躍用戶的轉化;
  • 在活躍用戶期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設計和完善激勵體系,去促使用戶活躍周期的延長;
  • 在沉默用戶期對沉默用戶進行更大力度的喚醒及關懷,推遲他們的沉默期。

根據節點,制定每步重點是什麼,做到運營的有的放矢。利用後台的統計功能,按需求層次推送針對性文案制定針對性的活動。通過一次次的活動和文案篩選就能不斷的篩選用戶。

促活的手段有哪些?1、針對性的消息

消息是產品和用戶交流的一個重要方式,對消息的投放一定要夠精細,針對用戶分組投放針對性的消息。

關懷是針對特定的人群定製的,投放給全部用戶(包含男性)就失去了這一特性。而用戶對無關自己的消息會沒有興趣,也容易失去用戶。很多的產品都是是一個私密的一對一埠,進行營銷時一定是「我和你」的溝通,當用戶感覺你和他是朋友甚至親人在單獨交流,就一定能增加了用戶黏性,這樣也就增加了用戶的活躍度。

2、設置小遊戲

增加用戶的活躍度不妨設置一些契合你品牌的有趣的小遊戲,通過玩遊戲可以獲得折扣或者優惠券獎勵,那麼每當客戶想要玩這個遊戲或者需要這些折扣優惠時就會就能夠吸引用戶主動來找你。

3、開發新穎的功能

除了產品已有實用功能外,還需要開發新穎的小功能來吸引用戶的關注度並且增加他們的活躍度。

比如說:

某產品經常分享一些時政點評類的消息,有時一些消息比較敏感。很容易被刪除,為了規避這種情況順便吊起用戶的好奇心,他們開發了「閱後即焚」的功能,每天的每條消息只能夠看一次,不能分享,第二次點擊進入就會顯示「已焚」。這樣用戶時不時就會想要去「刷」一下。用戶就自然而然對這個公眾號產生了「依賴」,不能分享也規避了敏感新聞的風險。

4、設置話題讓用戶討論

UGC是互聯網內容運營的一個重要方式。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戶生成內容。

用戶不僅是網路內容的瀏覽者,還是網路內容的創造者。用戶將自己原創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讓用戶來決定活動的方式、活動的獎品等等都可以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因為自己參與了活動的設置,自然參與和分享的積極性就大幅度提高了。

比如說:

在發布活動前先推出了一條推送,這條推送諮詢了用戶,你最想要的什麼作為活動獎品,這個問題引發了大量用戶的討論,一下子把很多平時沉默的用戶激活了。而當活動的獎品是用戶喜歡的,活動的參與度也就高了。

我們也可以將UGC用到產品的運營當中:

  • 設置話題去讓用戶討論,討論的地方,可以是討論區,可以是微信群。
  • 然後收集用戶的討論製作成推送。
  • 用戶會熱衷於轉發這種消息,提高了曝光率的同時也提高了產品黏性和用戶的活躍度。

5、長期日常的促銷活動

在產品的消費群沒有形成一個長期穩定的回購時,可以用一個長時間段的折扣促銷,吸引用戶來嘗試。

比方說:每周二均舉辦大促活動,當發現確實能得到實惠之後,用戶便會成為習慣對你的平台產生依賴,每到周二就能會主動的去尋找你。

當用戶習慣這個時間節點後,在這個時間前後發布其他的活動或者圖文,取得的成果非常的好。

6、策劃吸引人的非日常活動

除了普通的日常活動,還應策劃一些非日常的活動來刺激用戶,增加用戶的活躍度。

首先你要明白一下幾個問題:活動目的是為了直接銷售?還是間接銷售?是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還是單純的為了用戶量?活動時間有無節日營銷?活動目標用戶是誰?活動投放路徑在哪?活動資源有沒有準備好?

通過這些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文案、活動的人員分工、活動的總時間表及日時間表等等,理清了活動的思路,那麼獲取用戶真的不是難事。而這種非日常的大型活動最好要設置參與的門檻。

  • 講道理

所謂的講道理也就是看數據

無論是運營還是產品,運營看數據知道我的哪裡做的不夠好。

比如:

1、從跳出率和留存率知道你的廣告詞投放或者活動文章等吸引來的用戶看出是否足夠精準

2、從人均瀏覽頁數和人均瀏覽時長,看出產品對用戶是否足夠吸引

3、從各個區域的點擊率,可以看出這個button是否足夠顯眼,有沒有達到預想之中的效果

4、對於新媒體而言,累積一段時間的數據可以看到高點擊率的標籤分類,標題內容等等。

而運營總是要對產品提需求的,改進產品也好滿足運營需求也好

1、找數據

2、用戶調研

3、分析需求緊急程度,必要性。

  • 一些輔助新媒體渠道做曝光幫助增粉

看完了對比,我一一的給大家解釋一些問題。

  • 今日頭條

1、為什麼建議類型為個人?

因為個人類型的你可以投放的廣告是免費的,展示的方式類似微信圖文文末的廣告,而企業類型的號,必須成為廣告主,並且是收費的,2萬起充,如果財大氣粗也可以用這種,如果是小屌絲就走農村包圍城市的個人號路線。

廣告形式,可以是文字廣告,並且不限制字數,也不封殺微信,APP等敏感字眼。在文末會有官方的渠道為你做展示,可跳鏈下載or圖文。

展示方式如下圖

廣告的展示次數低的話幾百次,高的話幾千次上萬也是很簡單的,看文章質量而定。點擊率大概為0.25%

2、文章怎麼發布流量大?

熱點標籤:熱點,明星,色情,乾貨,地域,回憶

熱點分類:娛樂、新聞、奇葩、情感

標題黨!標題黨!標題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無論在哪種媒體類平台,標題永遠是刺激人們點擊的第一要素。

文藝的標題實際上在這些媒體渠道行不通。

熱門的閱讀,在熱點,明星,色情,乾貨永遠是最大的。

而針對某一地區的文章也可以多發,因為這些媒體平台會按地域推薦給用戶,該地域的用戶自然會關心該地域的消息。

而這類媒體渠道也很迷,文章的質量並不一定決定你的傳播量,所以對於純粹鋪量而言,也算是一個好處。

今日頭條的推薦和閱讀比例約10:1。

3、如何獲得推薦呢?

考核指標:有無推薦,推薦量,閱讀,廣告展示,廣告點擊

今日頭條一定要獲得推薦,才會有後面的數據。如果獲得不到平台的推薦就沒有流量。

如何獲得推薦?

原創、未重複發布(其他平台發布的不多或未發,自己的平台未2次發布)、盡量避免純圖片類文章

4、申請條件

個人:實名認證+本人的專欄、博客或微信公眾號等

企業:只支持數碼、科技類。提交營業執照照片,蓋公章的確認書等。

btw:今日頭條要求內容儘可能的垂直,如果發的文章分類過於雜亂,發文篇數會由5篇/天被限制到1篇/天,變成新手版,直到重新獲資格。

  • 一點資訊

1、廣告展示類型?

廣告形式,可以是文字廣告,並且不限制字數,也不封殺微信,APP等敏感字眼。

無官方廣告。

2、文章怎麼發布流量大?

熱點標籤:色情、文藝、科技、熱點、地域

熱點分類:娛樂、兩性同樣的還是有標題黨!

一點資訊上不是上萬推薦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平均下來的話流量大概和今日頭條相近。但是一天只能發兩篇,所以被一天能發5篇的今日頭條用量彌補。

單篇文章閱讀平均高於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的推薦和閱讀比例約9:1,不定,這是我大概測試了兩個月的數據。

同樣的也有推薦標籤,但是未獲推薦的數據太少,在這裡也不多說。好處是不要求垂直運營,一點資訊暫無此限制。

3、申請條件

個人:實名認證+本人的專欄、博客或微信公眾號等

企業:提交營業執照照片,蓋公章的授權書等。

  • 搜狐自媒體

1、廣告展示類型?

廣告形式,可以是文字廣告,並且不限制字數,也不封殺微信,APP等敏感字眼。

在文末會有官方的渠道為你做展示,可跳鏈下載or圖文,官方廣告暫時只支持網頁版,移動端的廣告暫未觀察到展示。

展示形式和後台如下

2、文章怎麼發布流量大?

熱點標籤:色情、熱點熱點分類:娛樂

平均的閱讀量大概在200-300左右,在這三個渠道最低。但是也能很迷的標題或者內容沾些色情,4-5萬的閱讀都不難。

搜狐自媒體,真的是我見過最看重標題黨的媒體渠道。什麼都不說了,四五年前的標題在搜狐上正合適。

3、申請條件:

個人:實名認證+本人的專欄、博客或微信公眾號等

企業:提交營業執照照片,蓋公章的授權書等。

  • 其他渠道

天天快報:運營審核機制未摸清,運營2月,均為其他平台高流量高質量文章,2月均未獲正式運營資格。無法正式運營則無法獲推薦,僅可依靠搜索。

QQ公眾號:

內測中,無法獲得內測碼。意義還是蠻大的,因為很多95後都不玩微信,對於APP受眾為QQ受眾人群的話是有作用的。

QQ認證空間:

關閉註冊。

網易自媒體:

自稱發布3篇文章可申請上線,已經發了50-60篇文章,仍未審核,客服也並不給回復。估計廢了。

來往公眾號:

關閉註冊。

360公眾號:

邀請模式,和微博鏈接。

百度百家:

要求高知名度媒體進駐,或高度垂直化媒體。

審核周期較長,未申請通過未知。

垂直渠道

其實對於垂直類的公眾號有很多投放的地點。比如機智說,知乎和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成為比較好的流量平台。

知乎

對於原創的答案是允許投放廣告的,包括文字以及二維碼,不封殺微信等字眼。對於很多垂直的公眾號去相關的問題回答即可。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則是除非轉載你的文章會署名,若是主動投稿則不可。但可以在個人資料那裡署名。

當然同樣的鳥叔等等平台也可投稿。

機智說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機智說


謝邀,誠惶誠恐。小女子做了三年的運營,跟很多大神不能比,但是由於長期在一線,就簡單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吧,高談闊論談不上,就是實際接觸用戶和產品以及推廣的一些策略和東西而已。

另,看其他的回答多數以電商為主,小女子三年時間一直都是做教育相關的互聯網行業,所以一些見解和想法可能與電商有些不一樣。(這裡再吐槽下題主你的問題不細緻喵~ >▽< )

最有效的手段我覺得我無法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就像 @新媒體運營歐小桔 提到的一樣:運營這個事情其實更多的是堅持和腳踏實地的做針對不同層次的用戶,可能最能刺激他們神經的東西往往是不同的。比如你讓馬雲這種人去給他老婆買保健品(維生素、阿膠等等),那麼能影響他的因素肯定不是價格。當然,馬雲並不多,但是其實我們生活中運營的很多產品的單價也並沒有多高,中國民眾如今的消費水平其實也還是可以的,畢竟線上的用戶相對來說消費的能力要比平均高些(這也是我做了現在的單價在3W左右的產品以後才造的:土豪其實真的也不少.......),所以:策略上,所謂有效的方式也要看你所面對的人群和產品,他們在想什麼用戶畫像是什麼在意什麼是更加重要的。比如我:你一個4000塊的冰箱降到1000塊我還不敢買嘞(當然一些京東或者是天貓可信賴的旗艦店自營特殊活動除外,yi?我怎麼好像給貓狗做了個廣告,挖鼻),價格戰這種東西要打的恰到好處並且看看自己或者自己公司的荷包。

運營任何東西,往往都是一些組合拳才會管用。我個人的認為是這樣的:

1 產品本身所傳遞的價值與核心競爭力基本上一款產品,無論他是什麼形態的,我們都需要對他進行一定包裝。這種包裝既包含了實際的傳統意義上的包裝也包含了價值上的包裝。傳統那塊我就不扯了,價值上的:現在的用戶每天接受那麼多的信息,有那麼多種選擇,時間那麼寶貴,為啥要選擇你這個產品呢?健康保健?減齡美麗?自我修養?提升逼格?巧妙實用?純凈天然?簡單美好?用了這個APP能讀到什麼內容?約炮對象大幅度增加?等等很多很多,不同的產品有著不同的價值,而往往很多時候這種價值沒有被用戶發現或者知道,因此你要告訴你的用戶,用科學的依據,用實際的例子,用成果的展示將這一切儘可能具象化的告訴你的用戶。用戶對你產品的價值產生認同感和信任感這是第一步,這也是一個不斷教育用戶的過程。當然,首先產品本身不能坑爹,無論是實際的產品還是虛擬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

2 用戶的體驗和服務。這一點我覺得傳統的線下商品自不必多說。那麼涉及到線上的部分或者是說單純的線上產品,整個的產品流程是否合理清晰,有深切的考慮到用戶的使用習慣,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和用戶建立交流收集用戶的意見。哦哦哦,這裡再插播一下:不要不重視任何線上產品展現的界面逼格,包括電商。論店鋪裝修的重要性和產品UI的重要性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3 營銷及運營策略(好了,其實這可能是題主提這個問題真正想問的,然而我好像說的並不太仔細,前面廢話也好多)

A 價格因素:前面已經說了,對於一般的用戶以及產品而言,這無疑是比較好用的方式。這也是人的一種心理,便宜個三塊兩塊可能就會導致用戶購買。而價格的策略其實也並非是越低越好,低太多一個是成本承受不起,另外也會讓一些本來的目標用戶產生不信任感,放棄了這部分精準用戶而用低價吸引一些不屬於這個層次的用戶就得不償失了。很多時候價格戰打的有多痛只有自己知道,長時間無限制的無節操比價是木有很大意義的。

B 活動形式:活動形式其實比較多樣化。現在你看到很多網路上有非常多這類的活動,名人效應,轉發分享,投票活動,線下沙龍,包括一些遊戲類,紅包類,講座類非常的多。

C 推廣渠道:自己在一個沒有流量的地方叫是木有用的。那麼流量怎麼來?這是個學問,這類的書有很多都會講一些入門的東西。常見的一般就是SEO SEM 各種地方的廣告,公眾號互推,媒體新聞源投放,地推等等等等,哦哦哦對了,經常也會有人喜歡砸微博微信的大號,一兩百個一轉發,基本可以激起一點活動的水花來。

D 數據挖掘:數據這個事情很多人可能說自己不懂大數據。但是運營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個精細的活,專業懂數據的不多那是BI,運營需要的就是一種對數據的敏感以及能不能做到每天堅持查看和分析這些枯燥的東西。比如我們做了一次活動以後留下來的聯繫方式是否要回訪?參加某個活動的用戶用戶畫像是否需要做調研?某個售賣比較好的產品的原因是什麼?哪個渠道或者哪個點的流量比較多原因是什麼?灰常多的數據值得我們去看去挖掘。

E 用戶經營:這個東西越來越被重視,特別是在我所在的教育類行業(非傳統培訓)。對用戶的運營無疑能讓用戶對你的品牌和產品黏著度更高一些。其實很多活動得來的用戶我們可以不馬上進行營銷,而是把他門放到一個池子里經營起來,一點點的教育,間歇性的推送營銷的內容,這樣可能更加利於高端產品的成交和使用。

以上就是一點點淺見,每個事情只是說了一點皮毛。如同行的運營喵們有啥其他的想法,歡迎隨時交流,三年時間不長,還在學習,和知乎上的大家一起共同成長!(另本次的內容由於題主實在是問題太寬泛,因此回答的時候也沒有把產品定義的很明確,忽忽悠悠的還望見諒)

---------------------------------------------------

1月9日更新

對了補充一點:

找到你的目標用戶所在的渠道很重要。在不斷的和你的目標用戶接觸中漸漸的發現他們每天都在做些啥,那麼這些啥就是你要砸錢砸人砸推廣的點。比如我以前是在線上教育公司,但是那時候的均價基本是1000左右,好多課程,用戶基本比較屌絲,但是學歷可以,年齡層集中在大學生和小白領居多;後來來了現在的公司,撒~~~消費都是幾萬起啊!於是立刻看到了用戶的差距,和他們所想所在意的差別,人家都是高端的商場,高端的美容院啦,高端會所,高端的一些小圈子,這和前公司網路上的小屌絲用戶差別很大。如果你用小屌絲的那一套,不要說用戶買不買賬,關鍵是可能你一舀子下去根本一條大魚都木有呀!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強你的商品競爭力,增加回頭客,二次消費,建立用戶終身價值,

然後拚命花錢做廣告,因為產出高,高額廣告費也能承受,不怕虧。


最有效?做。



一元包郵,好評返現五元,連做一個月。

這句話是高級黑。

但其實也道出了我對電商的理解。

姑且認為電商跟互聯網運營無限接近吧。

你為什麼選擇互聯網?因為互聯網沒有邊界。因為互聯網有無限大的流量。這麼大的流量,你憑什麼快速、高效、簡單、粗暴地攫取?

你以為滴滴打車的補貼大戰是賺錢的?

你以為小米最初的定價是賺錢的?

你以為360軟體免費,但是他沒有開支?

竊以為,電商運營的本質是流量管理。

流量基數、流量成本、流量價值。

佔據入口,獲得流量。然後再利用流量。

哦,知乎也是免費的。


謝邀。

如果說是最有效,這裡有個前提,是免費,而不是砸錢,並且大多數運營人員都能做。那麼就是聊天了。是的,是聊天。聊天。聊天。

通過聊天建立與用戶之間的感情,建立的不僅僅是運營人員與用戶之間的感情,也是建立用戶與運營人員之間的感情。

上一家公司,做的項目是興趣社交,垂直領域。

我們花3個月時間通過QQ,免費的這種,不是騰訊企業級QQ,一共添加了13000個用戶,其中有3000個是有內容產出能力的用戶,這3000個有內容產出能力的用戶中其中又有大概1000人我們是經過深入聊天的人。由於產品本身的問題,當然這裡就不多說了,都是淚,還是有接近200~300人成為了我們很好很好的朋友,願意在沒有見過面和沒有付費的情況下幫助我們在平台上發布內容。

我個人覺得在沒有花一分錢的情況下,第一要頂著老闆的數量壓力,同時還要用有限的人來完成任務;第二,沒錢,沒有紅包,沒有獎勵,只有一張嘴或者一個鍵盤;第三,產品一直在開發中,沒有上線,即使上線的產品也只是個半成品;在以上這種前提條件下,我們依然通過聊天的方式來完成了一次百分比不高並且不好看的轉化。

所以我覺得,聊天一定是最有效的辦法。

這種辦法門坎不高,有一定情商和快速反應能力的人都能做;團隊中有一兩個能夠迅速總結聊天話術的人即可,同時定期分享聊天話術;我們當時一共是8~10個人來做這樣的事情,3個月時間。

對於這次用戶運營的總結:

1、轉化率很低,我們添加的好友發出去的消息很少收到回復,移動互聯網時代,碎片化,流量分散,手Q的活躍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好,下次有機會重來一次可能用微信會強一點,但是微信也有微信的問題;

2、用戶習慣,我們針對的是一群特殊的人群,音樂人,或者說是草根音樂人,你要知道,現在除了互聯網從業人員,有電腦並且可以聊天的坐班人員,天天都守在QQ前,其他行業人群,特別是線下活動居多的人群是不玩手機或者很少時間玩手機的,所以用戶習慣我們沒有把握好。

3、產品本身的定位,這個不多說了,沒有意義。

希望我的問題能夠解答你的疑惑,有興趣可以私聊交流。


謝邀!

但是這個問題真的問的是無與倫比的思維開闊!

============================

運營分很多,對於不同的運營官而言,面對的困惑是不盡相同的,因為他們運營的平台人群不同,可操作的功能各有不同,並且,他們的運營目的可能各不相同!

============================

籠統的而言,個人認為,對絕大多數的運營人員而言,最有效的運營方法可以稱呼為「最快滿足」法。(個人提法,歡迎吐槽!)

============================

簡單解釋下「最快滿足法」,就是「用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滿足你的運營目標人群的當下需求的方法!」(不拗口,好理解吧!)

這麼提的依據是:

現在的人喜歡快餐,不喜歡教育,你解決他當下的需求就行,不需要用線性代數去告訴他為什麼這麼能解決;

如果你每次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滿足他,讓他有快感,覺得你是他的好基友,你的運營貌似離的成功也不遠了!

關鍵詞請注意:

每次        不是偶爾一次

最快的速度     你要是第一,第二就算了

滿足需求      任何需求,實時需求

好基友       不解釋

回答完畢,不喜勿噴!


運營是個非常大的概念,這個問題根本沒有答案,你要先了解目的是什麼, 是增加註冊用戶, 還是用戶粘性, 對應的指標是什麼。


謝邀

諮詢費10萬


做過一段時間運營和產品後充分領會一件事,什麼亂七八糟的各種運營手法,那都是次要。最主要就是肯砸錢。

比如市面上的一款包做的不論,你不肯花錢,每天微博微信宣傳,找人撕比,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沒用,用戶收不到你傳遞的消息的。但是你花幾百萬找大腕,然後製造個火的話題,炒一些概念。瞬間效果就能出來,以前你一個包能賣200,現在估計賣2w了。

所以運營先別想別的,先看看你能動的預算再說,預算多大你能做到的效果就有多大,別多想畫著2塊錢的費用賺人家幾千萬的流水了。


1、很多初創的互聯網公司諮詢我,請了2,3個人模人樣的運營。西裝筆挺,英姿颯爽,微博寫著大同小異的段子,公眾號抄著你來我往的文章。偶爾談談互聯網思維,吃飽議議上市之旅。可是沒一個人去百度貼吧發帖,百度文庫傳文章,百度知道做問題和回答;這世界上最好用的方法,就是最麻煩的方法。因為,好多人都怕「麻煩」。

2、花錢砸,測流量。如果轉化率高,媽媽呀這個最好了。可是在移動端時代,流量極其分散,百度小哥呵呵噠。殊不知掌握大部分吃貨話語權的大眾點評也和美團合併。現在的用戶都被寵壞,不給個10-20元的補貼,甩都不甩你了,所以APP是不是偽需求,還是大財團滅了其他對手,創造的需求,這,我就不知道了。畢竟,飯得天天吃,屎得天天拉。

3、所有的事件營銷,話題營銷,都離不開MONEY。沒有大V給你嘩啦啦的轉,這個東西會嘩啦啦的轉起來嗎?還有,比起嘩啦啦的轉起來,不如嘩啦啦的來流量進行消費吧


用錢砸


主動的:

  • 恰當的時機,做活動,送福利,拉用戶
  • 周期性研究用戶數據,提出增長方案

被動的:

  • 及時跟進用戶反饋需求,督促產品和研發解決用戶反饋的問題
  • 根據運營數據反饋,及時調整運營方案


用心打磨產品,用情感化用戶


讓用戶發展用戶,最終成為客戶


好產品會說話。


有效的廣告投入


謝邀

這個問題太寬泛了,運營從本質上我認為應該遵循三大原則:用戶至上、目的導向、效率優先;

所以是否高效的判斷,應基於用戶定位和運營目的。

在不同的前提下,展開了講就可以把所有運營手段都講一遍了……


啊,最有效~~最有效!~~@!@¥%% 好吧,我說秘籍吧:

「一元全場順豐包郵,連做一個月!」

如果還不行,再加終極一條,好評再返10元現金!沒流量你砍我!


推薦閱讀:

搜索引擎開發出之前,尋找自己想要的知識或答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6年有什麼值得期待的電子產品?
網路水軍是如何運作的?
如何看待2016年小米5米粉節搶購0秒售罄事件?
iOS獨立開發者如何找到產品構思靈感?

TAG:互聯網 | 互聯網用戶 | 產品運營 | 運營 | 活動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