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業餘古典音樂愛好者,希望提升欣賞水平,應該學習哪些樂理知識?

本人沒有樂器基礎和樂理知識,不會讀五線譜。

新的工作有比較多的閑暇,很希望提高自己對音樂的欣賞力。請高手指教條明路。


卸腰。

與其學樂理,不如仔仔細細把音樂史看幾遍,看透。然後對著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細看,結合作品聽。

其他的樂理內容,基本的幾個曲式結構要知道,創意曲和賦格的結構能看懂盡量看,各種音樂體裁(交響曲協奏曲交響詩弦四木五等等)搞清楚,十二音技法盡量看懂,看一點先鋒派的介紹和理論。


不要嫌我low,你可以先從介紹古典樂的電影,電視劇,小說開始入門。比如交響情人夢,比如村上春樹的小說。你會發現不同類型的音樂,配合不同的人物和情景,是多麼的神奇,迷人,多麼的點燃氣氛。然后里面的OST你就可以聽最經典的版本啊。其中包含了非常完美而經久不衰的古典樂精品。讓這些音樂結合文字和圖像,還有來自作家和影視的簡介,比單獨看理論書籍容易多了!音樂史也好,樂理也好,對非專業愛好者來說,太抽象,太枯燥了。

好接下來,不滿足於帶你入門的電視劇手段,進行到一點點專業性的學習了,我推薦一套化繁為簡的視頻,就是耶魯大學的聆聽音樂公開課的研究,

每天看一集,聽他邊彈邊講邊分析,你會發現為什麼音樂這麼好聽,它不僅是感性衝動,更多是系統的邏輯的內核,及歷史傳承。

再接下來還想深入了解的話,就要細化到具體作曲家和年代了。有大量

的書在等著你了。比如巴赫,但別一開始就讀作品分析類,可以從人物生平入手,結合歷史背景,什麼是復調,怎麼抓復調的主題,比如德彪西,他與美術的通感,等等。。。但別忘了初心,看一切書都是為了更好的聽。每時每刻都要大量的聽,認真滴聽。

如果想看懂,想聽出曲子的結構,和弦,調性等,,那得同時學鋼琴。

手機答,後面的字不知道錯的多不。。。好累啊。


我想說,想聽懂音樂確實沒什麼捷徑,確實要多了解一些音樂的相關知識,樂曲結構、主題、織體、歌詞、樂器和情緒特點等各種音樂要素。可以看幾本相關的書,推薦《聽音樂》和《西方音樂史十講》。

《聽音樂》比較入門,零基礎都能看懂,後者專業性強一點,各種術語,如果看的話看完聽音樂再看後者比較好。我最近在啃第二本。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最開篇,首先想說明,「樂理知識」和「古典音樂欣賞水平」兩者之間並無直接聯繫。最簡單的原理即,判斷一篇文章的好與壞,和讀者有沒有系統地學過語文知識其實無關,但「讀書與否」卻是厲害之處。

「讀書與否」有兩個理解,一是由老師帶領,循序漸進學習知識;二是閱讀書本,由愛好出發,大量累積,兩者互不抵觸,可並存。延伸回古典樂,便是音樂學習者與音樂愛好者了。

對於音樂學習者,樂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對於音樂愛好者而言,「積累」遠遠比理論重要得多。

樂理需要和演奏相結合,才具有更大的意義。

若要從學習者出發,一是要能識譜,僅僅看懂五線譜不足夠,而是至少能跟住演奏的速度,並判斷各種演奏記號;二是有器樂演奏的經驗,能夠用耳朵去理解理論知識,例如極完全協和音程、完全協和音程、不完全協和音程和不協和音程的差異,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的聽覺差別,裝飾音的區別和演奏方法,特殊節奏以及二對三、三對二等等…在沒有經驗和演奏能力的輔助作用下,這些(最基礎的)理論知識之於愛好者就如同一個不會加減乘除的人看數學公式。

如是符合上述能力者,建議隨專業學生樂理學習步驟,從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開始,到斯波索賓(合著)《和聲學教程》,結合實際演奏,同時通讀西方音樂史。建議有專業人士的指導為佳,畢竟即便身為專業學生,表示在學習期間也難以僅憑自身將理論讀懂,並聯繫到平時的演奏,而且不同的器樂演奏者通常結合自己器樂時會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而通常鋼琴和小提琴的學生在樂理和視唱練耳方面比較出色。

對於音樂愛好者而言,並不建議「有目的」地去學習樂理知識。

提升音樂欣賞水平的方式,其一是根據愛好,選擇喜歡的作品,然後利用網路資源,搜索作曲家生平和創作背景,再查找著名的不同時期不同演奏者的各個錄音版本,並且瀏覽不同版本的評論,最後聽各個錄音,自己用耳朵去對比和總結(根據獲得的信息),長久以往,就會積累大量的信息(作曲家、演奏家的風格特點等);

其二是閱讀音樂史,系統通讀西方音樂史,記住基本的重要年份信息(例如 1750年巴赫逝世,巴洛克時期結束,進入古典時期),同時依然需要利用網路,要堅信瀏覽八卦是最有效的學習動力(例如舒曼、克拉拉、勃拉姆斯三角戀情);同時還有眾多小說和電影資源,建議欣賞完畢後,要上網搜索史實,還有大量的歌劇、音樂劇,當電影看,反覆看(我大天朝隨便下啊隨便下,利用資源啊利用資源),有條件聽現場當然更好。最後一點,略微涉及一下繪畫方面的歷史和流派(西方藝術史),尤其在現代音樂方面(印象派、點描派等),和繪畫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其實音樂的欣賞很簡單,能沉醉到自己喜歡的音樂中,能分辨演奏的好壞,已足夠。

祝天下愛樂人終成叫獸


舉手答一下。

近幾年才對古典感興趣,從古典吉他開始,現在主要聽交響協奏曲之類,大量的聽,聽了幾年了。

推薦一下Yale的公開課:耶魯大學公開課:聆聽音樂。

「本課程培養在對西方音樂理解基礎上對音樂的感悟。它會介紹各種類型的音樂是如何搭配 。」

這個課程我花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斷斷續續把全部都聽完了,完全出於興趣。老爺子講的深入淺出,裡面還有很多現代音樂的對比、舉例。雖然還是經常搞錯大調、調性之類,但也的確科普了很多基礎樂理知識,曲式、動機、賦格,分清了各種專有名詞,習慣了跟著曲子打節拍,更中意哪些派別類型。

於是對古典更著迷了!


1,先多聽聽音樂,怎麼聽呢,吶,古典音樂大致分四個時期(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二十世紀),聽聽每個時期大師的作品,在結合各類網站樂評(例如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等等)看看。

2,那麼樂理知識怎麼學呢,從看的樂評里中有專業辭彙,去查查吧~

樂理知識最好結合曲子來說的,所以呢還是先多聽聽吧,有了一個對音樂整體的感覺後,再探討樂理知識,理解就快了~~


同為古典音樂愛好者:)不過在學生時代有過多年樂團經驗。

感覺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講,能夠讀懂五線譜和譜子上面的各種表情記號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對於那些高深的樂理可以參考各種音樂評論。

在讀譜的基礎上,靜下心來,聽不同版本的演奏,樂趣多多。

一直感覺不論什麼樣的演奏家,都要忠實作曲家的原意,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拓展和個人發揮。


推薦閱讀:

如何解決下面的樂理問題?
walking bassline是什麼,如何才能編寫出這樣的bassline?
大提琴入門怎麼學習?
系統的學習樂理有哪些渠道?

TAG:古典音樂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