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的武術家與兵法家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以宮本武藏為例,一代劍術高手,但卻是研究兵法。假如真的是兵法與武術相通的話,崇尚「風林火山」的武田信玄為何算不上一流的武術家?當然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為何中國沒有類似的現象(一代劍俠跑去研究兵法當將軍,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好吧,也許我只是武俠小說看多了)


謝謝邀請。

稍微補充一下 喬一 君 的觀點:(同名太多了艾特不到= =)

「此兵法非彼兵法」

1,戰國至江戶初期,也就是宮本武藏著[五輪書]的時代,兵法一詞確實是在大部分場合特劍術或者武士的個人騎射技藝,稱呼宮本武藏為兵法家是正確的。

2,在甲陽軍鑒里,把「兵法」解釋為以劍術為核心的武士個人技藝,並把懂兵法者由低至高分為兵法つかい(一般使用者),兵法者(優秀者)以及兵法仁(能自成一家者)三等。

3,同在甲陽軍鑒中,戰術是被稱為「軍法」

4,到了元祿年間,即17世紀晚期,兵法才逐漸被使用來指稱「戰術」。


感謝邀請。

其實 @喬一已經說的很對了 ,不過我還是稍微詳細地解釋一下吧。

兵法實際上有多重意義,可以指軍學/兵學(這就是所謂的大兵法,戰略學,戰術學,也是按照漢語理解的兵法),也可以指以剣術為中心的日本傳統武術(小兵法)。

在戰國到江戶初期,兵法可以特指劍術(『剣道の発達』,下川潮)。後來,宮本武藏在他的『五輪書』中主張,「兵法」不應該僅僅是劍術。成書於正德四年(1714年)『本朝武芸小伝』,在武術史中,第一次使用「兵法」指代「兵學」。而後,「兵法」一詞開始慢慢變意。元祿至享保年間(1688~1736年間),從此,兵法一般指「軍學」/「兵學」。

這樣一來,題主的疑問應該迎刃而解了:

以宮本武藏為例,一代劍術高手,但卻是研究兵法。假如真的是兵法與武術相通的話,崇尚「風林火山」的武田信玄為何算不上一流的武術家?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為何中國沒有類似的現象(一代劍俠跑去研究兵法當將軍,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好吧,也許我只是武俠小說看多了)

在戰國年間至江戶前期,兵法家就是武術家,而不是像孫武一樣的戰略家。這個時候大名家中的「兵法指南役」,即是「剣術指南役」,而不是戰略/戰術指導。所以那些劍豪們並沒有偏離本職,去研究「軍學」,而只是在研究「武芸」而已。

所以,武田信玄是「軍學家」,他也開創了「甲州流軍學」,但這和個人的「武芸」毫無關係,他並不是一個「武術家」/當時意義上的「兵法家」。

更多拓展,大家可以參考兵法。

感謝閱讀。

------------------------------------------------------內心的OS------------------------------------------------------

寫完之後發現 @AKIRA青已經給出了很好的答案,淚目


此兵法非彼兵法。。以下摘自wiki:

兵法家とは、

  1. 「へいほうか」とは、中國の孫武や呉起など軍學としての戦略、戦術を説く兵法者。
  2. 「ひょうほうか」とは、日本の戦國時代の武術家。以下詳説する。


日語漢字里:「兵法」表示武器的使用技巧。「兵法書」就是武藝書籍。

「兵學」才是漢語「兵法」的意思。


中國沒有嗎?三國里,張遼算不算,孫策呢。

又仔細想了一下題主的問題,不就是:為什麼日本有有勇有謀的武將而中國沒有。

那我就要問題主一句了,誰說沒有了。。哪個國家哪個時期都可以有吧。

ps:琴棋書畫都能樣樣精通,更何況兵法與武術呢。習得幾套拳,機械練習的時候腦袋裡想怎麼用不就是兵法了,都不耽誤。


推薦閱讀:

日本的武士月代頭是怎麼形成並演化的?
如何理解日本武士階層?
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後白河法皇為什麼不自己掌握軍隊,而依靠源氏、平氏呢?
感覺電影中那些日本武士揮舞自如非常瀟洒,那麼武士刀一般的重量是多少?
以日本戰國時代武士軍團的戰鬥力,放在中國古代的大陸上是否能所相匹敵?

TAG:日本文化 | 武術 | 日本歷史 | 日本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