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滅韓甚至趙後,其他諸國仍不聯合抗秦?

國君們都有情緒穩定的天賦嗎?


不喜歡遠交近攻這種答案。

從之前的幾件大事來分析一下吧。

1.長平之戰,為什麼大家不幫趙國?原因很簡單,對於其他國家來說,趙國跟秦國一樣是個大威脅,都是王八蛋,他們最喜歡這種鷸蚌相爭的事,等到某一方輸了趁機撈一筆就好。結果也沒讓人失望,趙國元氣大傷,秦國損失也很巨大。於是乎,就有了後來燕國偷襲趙國反被狂草的故事。韓國和魏國那真是有心無力,之前的伊闕之戰被白起幹了24w,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這個數字有點太高了(從那時起,韓魏兩國就再也沒能掀起什麼波瀾了)。楚國也一樣,鄢郢之戰被白起打的都城都沒了。

在這裡必須說一下齊國,我真是給他跪了。長平之戰秦國是很在意齊國的立場的,如果齊國願意幫助趙國,秦國是不願打這一仗的。結果,齊王建拒絕出兵,甚至連糧食都不出(趙國是軍事強國,但不是經濟強國,長平之戰一大敗因就是經濟。趙王:tmd,連一百塊都不給我!)。

2.邯鄲之戰,為什麼大家願意幫助趙國?原因也很簡單:不能一家獨大。本來勢均力敵的秦趙,長平一戰之後這種平衡被打破了,如果趙國真的被滅了,唇亡齒寒,大家都沒好日子過。於是乎,有識之士如趙勝、毛遂、魏無忌費盡心力組織了一個聯軍,跟秦國幹了一架,贏了。但這裡有好多好玩的小細節:韓國初期沒有出兵(後來秦國敗了他才出來撿了幾座城),魏國也是不想出兵的(竊符救趙後的魏無忌都不敢回國了),楚國也是不願出兵的(被毛遂一頓罵罵醒了),燕國鳥悄的蟄伏著(事後又被趙國揍了),齊國還是三拳打不出個屁來(齊王建是屬烏龜的)。

其實從這個時期,就能看出這些君主的態度了:齊國是「你們玩你們的,我就看看,不插嘴」,趙國是「卧槽,這怎麼打啊,在線等挺急的」,魏國是「搞毛啊,你趙國先頂著,我殿後」,楚國是「好容易不打我了,讓我先喘口氣」,韓國是「這咋又來了啊,不是說好的不打嘛」,燕國是「瓜子啤酒火腿腸,收收腿啊」。

自私自利,這才是這幫君主們的本性。他們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但是,出兵是會被打的,出兵是要花錢的,出兵是容易被人趁虛而入的;不出兵秦國是會給我送錢的,不出兵我可以用更多錢玩女人的,不出兵我可以天天尋歡作樂而不是去看那些前線戰報的。

別以為那些君主都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也不要覺得合縱連橫這種東西可以改變歷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趙亡於郭開,齊亡于田建,這兩個卧底才是決定勝負的人。如果把郭開換成肥義,趙遷換成趙雍,後勝換成鄒忌,田建換成田因齊,你看看你那遠交近攻還好使不?

秦國能滅六國,如果非要從外交上找原因,不是他遠交近攻玩的多好(因為在那種環境下即使剩下幾國合起來也打不過秦國),而是秦國地下工作做得好,收買到了一幫子可以影響決策的人。

遠交近攻不是根本原因,合理利用腦殘才是根本原因。

順便說一句,假如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還寫作業么?


1.滅國速度:秦從滅韓到收齊,只用了不到十年,這是什麼速度?注意同樣的戰場規模,即便到了現代世界大戰的各主要戰場還各打了四年和六年,十七八世紀的封建歐洲,還有七年戰爭、三十年戰爭。兩千多年前,鐵器還算中高端兵器,基層部隊用的都是青銅和皮革,這樣的情況下,不到十年,掃滅六國,秦,順風順水的速度,擋不住。(見下圖,注意時間)

2.史無前例:上一次可以和秦兼天下的只有周武滅商了,八百年前了,何況周滅商只在河南發生了戰事,後續的周公東征,也只在河南山東之間的地區進行。同樣是以關中為根據的征伐,秦以川陝二省之田力、以關中(今陝西省三分之一)的人丁戰力,屠滅關東五國(黃淮地區)與楚(長江中下游),這可是更古未有的奇蹟戰力。注意,古文常用
「掃」字和「兼」字(掃六合、兼天下)來形容始皇的統一戰爭,可見此種滅國的速度、戰力遠非制度仍舊停留在半封建半郡縣、貴族把持政權的六國所能比的。後世唯一可以與這一次的震撼匹敵的,只有蒙元了。秦破了史無全國性作戰的前例,元則破了史無大洲級作戰的前例。留給對手的,只有深深的震撼和恐懼;留給後人的,除了深深的震撼,還有激動的熱血維持著秦熱、元熱。

3.合縱太落伍:戰國後一百年,所謂的合縱,不過是六國終於發現秦的強大而不得不聯手抗秦,這種合縱盟誓是春秋國際的路子,但不適應戰國的形勢:周天子全無威勢且,前259年就被滅了,盟主的名分就有問題了,而且戰國征伐不是軍陣對戰,而是國戰,合縱盟誓太過鬆散;所謂的連橫,其實就是分化瓦解政策,用陰謀、用美女、用財帛,秦能用士人而非貴族,所以這些伎倆都能比列國玩得徹底。齊發明、晉常用的盟會模式,對付夷狄正合適,對付楚這種國家體制稍微不同於中原的文明就勉強應付的過去(最後還是靠晉挑撥吳楚矛盾,把吳拉進渾水,才勉強壓住了楚),對付秦這種徹底執行列國變法而且變了不止一次的國家,就顯得落後於時代了。換句話說,戰國中期的變法徹底性決定了哪一國能脫穎而出,戰國後期,只是對變法成果的打分罷了。戰國後期,列國使渾身力氣才憋出一個合縱,是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大家都看得出來,所以才自顧自的享今朝之樂,破罐子破摔唄。

4.秦強六國非一變之功,從孝公用商鞅開始,秦國歷代都用列國務實之士(荀子入秦都感嘆過秦的國風),秦制、秦兵、秦謀,三者交相高速邁進,其不威震天下是不可能的。六國的貴族再昏聵,也好歹是有家學培養,有點歷史感的,自己的國家,連貴族勢力都掃除不出宮廷(有的大夫直接取代了國君,然後又被原本的家臣控制,以下犯上無窮盡),郡縣、耕戰、軍功等政策又怎麼可能執行徹底,對於這些情況,貴族集團總會有一兩個明白人吧?能做到四君子那樣「養士」就名傳青史了,這恰恰從反面證明了想進行其他更深一步改革的難度(換做秦國,士都給國家養了,關你明白時務的貴族什麼事?)。六國貴族,不識時務者昏聵作樂、但求保全一時,識時務者,又能怎樣?國風壞了,來不及了,無力回天。還記得巨鹿之戰么?當年先到的各國聯軍也不還是作壁上觀么?都經歷了亡國之恥了,還是這個樣子,可見六國貴族氣數盡了。

-------------------------------------補發第5點-------------------------------------------------

5.地理與後勤,韓魏在戰國後期完全就是秦國的跳板。長平之後,整個山西都是秦地,六國就靠著黃淮平原和江漢平原,已經不是當年可以叩關而攻秦的時代了,六國完全處在我國地理上的最低的地勢階梯,這個仗怎麼聯合起來打?何況秦國關中蜀中都很少做過戰場,而連橫策略又加劇了六國之間的攻伐,燕屠齊、趙屠燕、韓魏常常四處撿秦軍過後的便宜,楚國還動不動和齊國翻臉。六國那什麼供給和秦軍打仗的聯軍?總之,秦國的關中和蜀中都是大後方,中原、山西、南陽盆地是戰略跳板,六國也就只剩下被刀俎的命運了。


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兩千年前跟現在沒什麼區別,各國君主跟我們也沒什麼區別,他們真要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戰國縱橫家哪來那麼大勢力?但是就如你明知道不努力女神將來只能給別人啪啪,現在依然在這裡刷知乎一樣。君主們聽聽縱橫家吹吹牛娛樂一下身心沒問題,有便宜撿也可以打一打(六國伐齊),真要冒風險擔壓力去打強秦,還是再看看局勢比較保險。真正能直面壓力做出改變的必是汗青留名的豪傑,如秦孝公渠梁,如趙武靈王雍,如魏公子毋忌,戰國末期六國君王的名字又有幾個人知道?


魏國、燕國此時弱得不值一提,唯一能抗秦只剩下齊、楚兩國。但齊一直是秦國遠交近攻政策的受益者,在五國伐秦之後對外政策急劇保守。而楚國此時自守有餘,進攻不足,就靠著楚和魏燕根本打不過秦國。

最後還有一點,之前秦國已經在中原腹地建立了東郡,直接斬斷了六國南北合眾之戰略要道。例如趙國想要和楚國合兵一處也基本沒可能了。

----------------------------------------------------------------

一 東郡

這是公元前230年秦滅韓之後的戰略形勢圖

圖中可以看出,秦國建立的東郡(魏信陵君死後,秦迅速發兵奪取魏國二十餘城)已經將北面的燕趙、南面的楚國分隔開來,二者無法合兵一處,互相支援。或許是出於邯鄲之戰時秦軍慘敗於趙魏楚三國聯軍之教訓,秦國這次將三國合縱的道路直接斬斷,從而使其各自孤立作戰。如若不然,我覺得李牧率領的趙軍和項燕的楚軍聯合作戰的話倒是有可能擊破秦軍。

另外秦國也憑藉了東郡和齊國接壤,對齊國造成威脅。

二 齊國

齊國在田單復國之後的戰國歷史當中基本是個打醬油的存在,只顧著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外方面和秦結好。可能是齊泯王時期齊國過分武力擴張以致招來五國伐齊之悲劇使其在對外政策方面不敢再有什麼大動作。印象中齊國出手的一次是趙國拿長安君作人質才幫忙趙國擊退了一次秦軍的進攻。


----------以下寫於2015.01.13----------

在上班,簡略回答:因為「遠交近攻」。

秦:我要打魏國了,你別出聲,我以後罩著你,好吃好喝。 你要是敢有動作,哥掉頭先neng死你!

其他國家(分別):……

-----秦國 擊殺 了 魏國,獲得280金錢-----

秦:我現在無人能擋了。我要打楚國了,你別出聲,我以後罩著你,好吃好喝。 你要是敢有動作,哥掉頭先neng死你!

其他國家(分別):……

----------以下寫於2015.01.14----------

看了@油炸小飯糰 的答案,覺得十分在理,也很喜歡他的答案。因為其他小國確實期待著「鷸蚌相爭」這種局面。大家可以參考他的回答,以下是我對我觀點的補充和解釋。

對於一個國家,出兵打仗是需要資源的。為什麼打?怎麼打?誰去打?對抗誰?聯合誰?出多少兵?跟多少糧?贏了怎麼辦?輸了怎麼辦?打的時候會不會有人捅我一刀?……都是需要好好考慮的問題。

總而言之,觀點補充如下:

觀點1,秦國"遠交近攻"這種外交政策的使用;

觀點2,其他國家"期待『鷸蚌相爭』"的僥倖心理;

觀點3,其他國家處於對自己兵力和現狀的考量,不願出兵

觀點4,不排除有些國君明知大勢已去,只想圖一段平靜安穩的生活,不想捲入戰爭

關於觀點的解釋:

解釋1:對於觀點1,秦國不需要派出十分牛逼的外交官,甚至只要找個人通知就行,因為每個人背後都是他的國家在支撐。

解釋2:對於觀點3和觀點4,一旦國君不想參戰,無論他周圍的謀臣多麼苦口婆心,講的多麼頭頭是道,都是徒勞。但這不能說這些國君和周圍的謀臣們是傻子。@油炸小飯糰 說「合理利用腦殘才是根本原因」,我覺得不太贊同。歷史的趨勢才是根本原因,一些牛逼或者腦殘的人只是加速/推遲最終結果的到來。[當然我也不想引戰,歷史嘛,各有各的說法~]

給那些歷史上為了不想讓人民捲入戰爭,而不做掙扎的國君和謀臣,致敬。

就到這裡吧~謝謝大家~


就問題而言,這個時間點已經太遲了,六國就算再怎麼聯合,也無濟於事了,六國最後一次合作攻秦,實際就是秦始皇的時代(公元前241),離韓被滅的時間(公元前230)也不久遠,當時六國響應春申君號召,攻入秦境內,最後兵敗涵谷關,這也就是說,就算六國能結成聯盟,實力也不足以反攻秦了。。。之後不久,秦國開始大一統,而到了韓國被滅的時候,其他五國就算聯合成一個國都未必能打贏秦,各國君主不淡定又能怎樣。。。不到9年里,秦就統一了中國。。。


投鼠忌器。

誰也不是穿越過去的。


在秦滅六國之戰開始之前,山東諸國曾經組織了一支九國聯軍,由齊、楚、燕、韓、趙、魏、宋、衛、中山九國組成。兵源主要為前六國,後三國想必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實力,最多繳納贊助費,在聯軍中掛一個名分罷了。原本九國盤算著在滅秦之後如果瓜分佔領區的各項事宜,結果在崤函一戰中,九國聯軍幾乎全軍覆沒。既然秦國僅失皮毛,而九國元氣大傷,那麼山東各國唯有力圖自保。更何況,即便成功破秦,將來以六國為首的反秦集團內部勢必要面對新一輪的生死決戰,至於哪國最終統一全國,就由不得我們猜測了。

秦國正式吹響統一中國的號角,由於六國主力軍幾喪於崤函之戰,山東六國基本上無力抵抗秦國的虎狼之師,至多為自己的滅亡踩踩剎車板而已。於是便有齊國花錢買和平的基本國策(縱使九國聯盟覆滅秦國,齊國地處東方,分秦故地半點兒好處也撈不到),楚國向東的退守戰略,還有燕國突發奇想的恐怖襲擊。

歷史不容我們假設,也不存在一定的「為什麼」。在戰場解決不了的問題,欲在談判桌上解決是不可能的,歷史一次次地為我們驗證了這條公理。崤函一役,九國已無心再戰,只得任由強秦宰割。


二戰的時候,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被吞併,你看英法有啥反應了?


人越到危難時,越傾向於自保,尤其是在聯合不成或者聯合取勝無望的時候。


不是遠交近攻。

也不是鷸蚌相爭。

而是,根本就已經沒法打了。

當秦國決定打滅國戰爭的時候,六國其實只能等死了。

不妨回味一下秦國是怎麼一個個把六國打殘的。

最先殘廢的是韓魏兩國,伊闕之戰。公元前293年,左更白起將韓魏聯軍各個擊破,以他最善於的繞襲敵後的策略,全殲韓魏24萬人。從此韓魏一戰喪膽,門戶大開。此後只能被秦國予取予求。

然後是燕齊內戰作死。公元前284年樂毅破齊,然後被田單火牛陣反推,兩個國家全殘廢了。

在燕齊內訌的時候,秦昭王又一次抓住了絕世難逢的機會,發動鄢郢之戰。大良造白起率軍平推到楚國都城,楚國被迫遷都,西線勢力盡為秦國所奪。至此秦國東出已如猛虎高卧,俯視中原。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爆發。武安君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趙國青壯近乎死絕。

至此,韓趙魏楚燕齊其實已經全都跪了。

春秋戰國,說到底就是秦晉楚的三國遊戲。

而白起,真的是踏著韓趙魏楚四國的累累屍骨,才走上戰國第一將的位置。

此後公子信陵率六國聯軍扣關函谷,是六國最後的機會。如果能打下函谷,六國尚能苟延殘喘。但事實上,魏王似乎比秦王更怕信陵君。

等到秦國真的準備滅國了。天下之大,秦國已居其半,韓魏兩國還不如秦國一個郡大。趙國自毀長城,一年國滅。國勢之強,李信都敢說二十萬滅楚,若無項燕,此話絕非空談。所以,自守都勉強的六國,哪裡還談到上合縱,哪裡還有所謂的鷸蚌相爭。不過是六隻小綿羊等著秦國這頭大灰狼來吃罷了。

趕快及時行樂吧。


不同意所謂合理利用腦殘的說法。

秦賄賂六國重臣影響決策固然有作用,但趙國同樣也可以。比如邯鄲之戰就是靠毛遂的遊說,平原信陵的裙帶促成的。另外,簡單的把決策失誤歸結於君主的腦殘顯然是不合理的。

合縱還是連橫,判斷的標準唯有利益而已。以君主為代表的統治集團制定的政策,都是被認為符合其利益的。秦滅趙,存在一定的意外性。趙國雖然雄風不再,但論軍事實力是可以一戰的。趙國滅國,天災人禍的因素比重很大。

而對於「六國」來說,在秦國一超獨霸的時候為趙國強出頭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冒險。雖然之後六國俱亡,但因此論斷保存實力靜待敵變的策略大錯特錯恐怕也略顯武斷。

而之後的歷史也驗證了,秦王政死後,秦國迅速潰滅了。


首先秦發動滅六國的統一戰爭不僅僅是嬴政一代之力,賈太傅《過秦論》里說的很好:「奮六世之餘烈」。秦國經過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這六代國君:秦孝公商鞅變法,奠定秦國強大的基礎;秦惠文王以連橫破合縱,至此時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略趨勢已慢慢凸顯;秦武王以秦將甘茂西破韓軍,韓國至此一蹶不振,打通了秦國西出函谷之路;秦昭襄王時代長平之戰坑趙卒45萬,統一天下基本沒有對手;秦莊襄王置東郡,兩都制建立,也被之後歷代效仿。此時六國的國力、軍隊素質,已經與秦國不能相抗衡。所以至此,秦國的一統大業似乎已經勢在必得,只不過缺一個君主划上最終的句號罷了。

我個人的認為是:哪怕六國聯軍,也不一定能幹的過強秦。況且各國因為自己的眼前的利益而心懷鬼胎,我們不能以後人的眼光去評價當時各國對秦的政策正確與否,畢竟當時六國沒有站在歷史的高度去審視這個問題。

「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執鞭而笞天下,威震四海,這是一個多麼波浪壯闊的朝代。

嗟呼,大丈夫當如是!

而且,大一統的趨勢是必然的。

可怕的戰爭機器開動起來,根本停不下來。


春秋五霸無一不是走富國強軍的路線。秦國不過是延續了這個國家決策。秦國原來也不是什麼強國,但是他們對國家前景的憂慮心態,促使他們比別的國家看得更遠,更易於接受富國強軍的策略 ,因此招募人才,勇於改革,先立於不敗之地。其餘六國內部爭鬥,腐敗而貪圖享樂,結果就是禍害人民,亡國那就是肯定的。

歷史上,國之所破,都因內憂外患。比如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無論在國家政治體系,社會經濟,工業生產技術上都很弱小落後,滿清封建制度造成的國家極端落後的局面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國力分散,軍事上自保,這是絕對沒有能力去維護國家安全的。當時的日本其實根本就沒有實力滅亡中國,但是他們幾乎要做到了,就是因為中國太落後,加上國家政治獨裁,內部腐敗不統一不團結,自然一擊就潰!這才激發了日本人先滅中國再吞併亞洲的野心!

軍事上有一句名言:勝敵越強!就是戰勝方可以利用敵國的資源和國力軍隊去補充自己的不足,使得他們變得更強大。中國的對日作戰危機就是這個。

同樣戰國六國都沒有辦法避免這個危機,所以滅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單單一國由聰明人掌權在歷史上都不多見,六國同時都是聰明人掌權這個概率太小了。


被打害怕了

秦王威脅 誰幫了趙國,下來我就滅誰!


秦統一的進程起點在商鞅變法,變法的結果是秦國變成了一個徹底的耕戰機器,此時,除非其他六國也實行同樣的變法,否則由秦統一的這個結局是不會改變的,即使嬴政沒能統一六國也無所謂,因為他的兒子或孫子也會統一六國的。


這其實是個無解的題目,後人知道結果而已。但是在當時,可以說是陽謀,沒辦法解決。

就拿那個著名的成語:朝秦暮楚,說的就是魏國。你能怪魏國沒有眼光么?魏國想抗秦,但是一個人打不贏,那怎麼辦?齊國觀望,楚國因為怕魏國倒向秦國,出兵打魏國;魏國為了抗楚怎麼辦?齊國觀望,只能想秦國求救·······反正就是各種亂,各有恩怨,各有爭端····怪就怪魏國自己實力不強····

回到滅趙,如果說秦國是虎,那趙國在當時就是狼。救還是不救,其實很糾結·····


推薦閱讀:

如果扶蘇不自殺,如果曹昂不戰死,如果朱標不病死,如果朱由校多活30年,現在的中國是什麼樣?
秦滅六國之後,周天子是怎麼處理的,還是之前就已經被處理了?
如果荊軻刺秦成功,歷史會被改寫嗎?
李斯和公子扶蘇之間並沒有矛盾,為什麼最終卻會選擇幫助趙高?

TAG:歷史 | 文學 | 戰國時期 | 歷史知識 | 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