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音符統一加1會是什麼感覺(曲子的簡譜里123變成234)?

作為一個低端樂迷,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假如把一首好聽的歌曲的所有音符都加一(譬如原來曲譜是12345,現在變成23456這樣)。那麼得到的新曲子是不是也會好聽,加二、加三、提高一個八度呢?

由於本人不會任何樂器+懶癌晚期,所以手頭也沒法驗證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得到大大們指導。

PS。如果大大們準備實踐驗證,可否考慮下題主的個人意見,我想點幾首歌,希望您能從中挑選來驗證——1、張國榮《風繼續吹》;2、周杰倫《安靜》《可愛女人》《瓦解》;3、許美靜《傾城》;4、古巨基(學友翻唱版)《傷追人》;5、黃義達《那女孩對我說》

再PS.題主去找書看基礎樂理了,以後不再提這種「蠢問題」了,不許再回答『學點樂理會累死嗎?』這種答案了!!!題主好羞愧。。。


恭喜題主進入到了教會調式領域!

簡單地說,教會調式成型於中世紀的歐洲,是當時的人們創作音樂作品普遍使用的調式體系。這個調式體系下一共有七種調式:伊奧尼亞(Ionian)、多利亞(Dorian)、弗里吉亞(Phrygian)、利底亞(Lydian)、混合利底亞(Mixolydian)、愛奧尼亞(Aeolian)和羅克里亞(Locrian)調式。其中伊奧尼亞和愛奧尼亞調式沿用至今成為了我們使用的大小調,前者等同於今天的自然大調,後者等同於今天的自然小調。

題主的思路是非常簡單樸素的,因為沒有考慮調式音的「不均勻性」。所謂的不均勻是指大小調中每個音之間的距離都不是相等的。在調性音樂體系下音與音之間最小的距離是一個半音,兩個半音加起來等於一個全音,而一個自然大調中,每一個八度循環中音與音之間的距離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如此一來,比如有這麼四個音5123,按照題主的思路各加一個1就變成了6234,但事實上前三個音移動了一個全音,而第四個音只移動了一個半音,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623#4,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移調

那麼題主移動的方法跟我提到的教會調式有什麼聯繫?我以最簡單的方式表示教會調式你就能看懂了(加粗代表在更高一八度的音區):

C Ionian: 1 2 3 4 5 6 7 1

D Dorian: 2 3 4 5 6 7 1 2

E Phrygian: 3 4 5 6 7 1 2 3

F Lydian: 4 5 6 7 1 2 3 4

G Mixolydian: 5 6 7 1 2 3 4 5

A Aeolian: 6 7 1 2 3 4 5 6

B Locrian: 7 1 2 3 4 5 6 7

雖然數字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每一種音階聽起來都是不一樣的!這裡因為我改變了每個調式的主音所以正好不需要加各種變音記號來表示,如果不改變主音就變成了如下:

1、Ionian Mode(伊奧尼亞調式——自然大調音階):1、2、3、4、5、6、7 。

2、Dorian Mode(多利亞調式——自然大調2級音階):1、2、b3、4、5、6、b7。

3、Phrygian Mode(弗利幾亞調式——自然大調3級音階):1、b2、b3、4、5、b6、b7。

4、Lydian Mode(利底亞調式——自然大調4級音階):1、2、3、#4、5、6、7。

5、Mixolydian Mode(米索利第亞調式——自然大調5級音階):1、2、3、4、5、6、b7。

6、Aeolian Mode(愛奧里亞——自然小調式):1、2、b3、4、5、b6、b7 。


7、Locrian Mode(洛克里亞調式——自然大調7級音階):1、b2、b3、4、b5、b6、b7

——百度百科

也就是說,題主的想法其實就是將一首大小調歌曲映射到教會調式中去,用新的調式來產生新的效果。

說一千道一萬,到底會有怎樣的效果呢?我就以《安靜》的副歌為例簡單演示一下吧,因為旋律不是很熟所以用鋼琴彈了旋律+伴奏弄了個大概,還請諒解。

  • 首先來聽下【原版.mp3】,原調是C大調;
  • 升高一個調的D大調【升調版.mp3】,每個音挪動的距離的絕對相同的;
  • 題主設想的每個音都「+1」的版本【多利亞版.mp3】。也許有人會覺得啊這好像和小調沒什麼區別,這恰好涉及到教會調式大小調性的問題。我們以今天的大小調體系的眼光返回去看待教會調式可以把教會調式分成兩類:大調性(Ionian,Lydian,Mixolydian)的和小調性(Dorian,Phrygian,Aeolian,Locrian*)的。這是因為大小調揭示了更為本質的兩種調性,前者總體上明亮,後者總體上暗淡,因此教會調式可以看做是大小調基礎上的變體;
  • 真正的小調【小調版.mp3】我對這其中的旋律和和聲做了一定的修改,原因在於使用不同的調式必須要有其對應的旋法和和聲才能有這種調式的感覺另外還有一點我沒提到的就是自然小調與和聲小調的概念,區別在於後者升高了七級音成為導音使其有更強烈的向主音解決的傾向,所以這個版本沒有嚴格按照自然小調(也即是愛奧尼亞)的調式走。自然小調與前面那個利底亞調式的區別就在於後者升高了六級音,而在這個小調版本中的後半句的某個和弦里我也升高了這個六級音,使得那個和弦的色彩產生了變化。也就是說,在大小調體系下創作的音樂作品依舊可以以借用教會調式的方式使色彩更加豐富。
  • 【弗里吉亞版.mp3】,每個音+2;
  • 【利底亞版.mp3】,每個音+3;
  • 【混合利底亞版.mp3】,每個音+4;
  • 【洛克里亞版.mp3】,每個音+6;
  • 每個音+7就循環到原版上了。有人也許會問,那麼是否存在均勻的,即音與音之間距離相等的調式呢?當然有!如此一來只能是兩種情況——全音階和半音階。由於半音階包含了我們日常使用的所有音所以任何調式都可以基於半音階,「使用半音階」是沒有意義的;剩下的只有全音階了,它比大小調少一個音,效果大概是這樣【全音階版.mp3】。

還有很多的調式,都可以加以使用來改編作品。


------------重新組織一下語言並更正、舉例的分割線------------------

首先感謝樓上K大無私奉獻,深表景仰ing

然後容我無恥地拉個票……K大的講述涉及調式轉換等『樂理技能樹高層知識』,可能樂理小白先看完我這篇再去看樓上更合適喲,更好理解的呢。

那麼首先問一下,樓主是不是直覺地認為這樣就是提了一個key?

答案在此:

大錯,因為存在全半音的問題,舉例說明吧。

一個活靈活現的栗子:

比如do提到re,提升了一個『全音(兩個半音)』,

而mi提到fa,則提升了一個『半音(半個全音)』,絕對音程的提升程度是不一樣的。

所以,要提都提一樣高(同樣的絕對音程的提升),就是和諧的。

但若只按照唱名,而不是絕對音程提升,就會出問題。

另一個活靈活現的栗子:

『哆來咪』如果變成『來咪發』,則三個音符分別提升了【一個全音、一個全音、一個半音】,三個音符之間的相對『高度』(也就是音程)就跟之前不同了,所以聽上去就不是『哆來咪』的味道了。

把這個問題具體化到一些樂句里就很容易會出現不和諧、不悅耳的情況。

所以如果想正確地提調,應該是【把每一個音符提升同樣的高度】

又一個活靈活現的栗子:

『哆、來、咪』每個音均提升一個全音,變成『來、咪、升發』即完成了『提升一個key』的動作。(哎呀這樣說其實也不夠嚴謹啦,但是LZ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這樣說應該比較好理解了。

以上一切描述均建立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礎上進行說明,求樂理大神別拿特例跟我一個業餘愛好者較真。

以下是擴展閱讀部分:

那麼新問題來了,我咋知道哪個是全音哪個是半音呢?

這是一個八度的鋼琴鍵盤示意圖,總共12個鍵,把一個八度(1200音分)平均分成了12個半音(每個半音100音分)

其中7個白鍵從左至右分別是『哆來咪發索拉西』,不包括黑鍵!不!包!括!

【中間夾有黑鍵的】兩格白鍵之間,即相差一個全音

那麼半音在哪?眼尖的小盆友應該已經發現了,即mi和fa之間,si和(下一圈的)do之間是沒有黑鍵的,他們之間,就是半音

所以,『哆來咪發索拉西』這八個音中間的七個間隙(也就是音高差)分別是

【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於是乎,這就是小學樂理界著名的:『全全半,全全全半』理論(霧)


都升同樣的半音數,聽感不會有變化,因為相當於頻率統一乘了幾個"2的開12次方"。

如果是按樓主說的,1234變成2345等,聽起來會很不同,至於好聽不好聽是不能確定的。不同的原因就是34和71之間並不是全音而是半音。

當然以上都是建立在現代十二平均律的基礎上,按古代的各種分法,就更沒規律可言了。

推薦一套科普文《寫給理工科人看的樂理》

看完目測樓主就不會有這個疑問了。


跪拜一下 @KLEXRAX ,順便推薦一首似乎當年跟題主有相同疑問的作曲家Johannes Ockeghem的大作Missa cuiusvis toni(可以用任意調式唱的彌撒曲),支持用當年的四個主調式(Dorian, Phrygian, Lydian, Mixolydian)中的任何一個來唱。


就是不同的聲調唄。


有一個小軟體叫Overture,很簡單,下載一些midi曲子,在其中設置一下升2個調,然後再聽聽。很簡單很有意思。


可以移調,這是對音階、和弦、調式很好的練習。但是因為音與音之間不都是全音,所以某些音需要另外再升或降半個音,才能保證旋律不變。


我的音樂課就小學音樂課學的那點東西。

題主的意思不就是把C調的曲子換D調來彈?這也沒什麼特別的啊?


能否這樣說音高關係確定了調就定了。


就是不同的聲調唄。


全全半 全全全半 可以對著鋼琴鍵盤看


變調!其實很簡單的:

1,記住口訣全全半 全全全半

2,根據鋼琴鍵盤,從do-re跨過了一個黑鍵,這樣的過程叫做「全」;從mi-fa是緊相鄰,以及從si-do緊相鄰,這樣的過程算「半」

3,了解到變成任何一個調即要遵循全全半 全全全半的口訣 所以變調舉例:re-mi(全)-fa#(升fa因為要保持全音,從mi到fa只是半音不符合,通過升fa變全音)-so(升fa和so緊鄰,半音,符合)-la(全)-si(全)-do#(需要全音,但si和do緊鄰不符合,通過升do變全音)-re(升do和re緊鄰,半音,符合)

實際上這是大學音樂鑒賞公選課的時候老師教的時候才恍然大悟的,小時候練琴的時候從來沒注意過,因為練多了音階變調已經全部記住了..因此如果在樂理方面有什麼沒表達清楚或者表達錯誤請麻煩指正,謝謝。


自從我大一結束樂理修畢後我不想跟任何人講樂理。這個帖子我要留著,以後我的學生問我轉調問題我會讓他上知乎。


統一加1全音會變調。。統一加一級音會不太協和。。


應該是統一加1度吧?那就是升了一個調啊,此外彈出的效果會完全一樣。加1是不太靠譜的,僅有個別音會是高半度。主體還是差不多。

沒太學過音樂。


dol(1)re(1)mi(0.5)fa(1)sol(1)la(1)si(0.5)dol

括弧里代表兩個音差一個音還是半個音。所以倘若像題主這樣說,整首歌有很大幾率會變得人模鬼樣……………不僅充滿了升降號(#,b),而且曲不成調。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估計題主認為的那個加一隻是簡單的從C調上升到D調,旋律還是沒變,只是音變高了,其實不然,一個八度的音高關係為『全全半全全全半』對應的數字為12345671,如果都加上一,變成23456712,音高變成「全半全全全半全」,旋律完全不同了


好多KTV裡面為照顧到音上不去的狀態,會在唱K的功能面板裡面加"升調","降調"的功能鍵,有升/降半音的,也有全音的。回頭去K的時候,注意一下就好了。

回頭你找找,直接按下"升調"就是了。

許多軟體,比如Audition也有類似功能,只要點幾下調一下就成了。

有吉他就更方便,一個變調夾,往上一套,輕鬆就知道了。

恩,軟了個咪的。


推薦閱讀:

用七和弦順階和弦彈1645感覺G7沒有終止感,我只想把一些C調吉他彈唱改編爵士味道可以用原和弦走向?
讀五線譜演奏吉他,請問在演奏時是應該讀譜上顯示的音名還是各調的唱名?
一名業餘古典音樂愛好者,希望提升欣賞水平,應該學習哪些樂理知識?
如何解決下面的樂理問題?

TAG:音樂產業 | 流行音樂 | 音樂製作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