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SLF 和降準備金對經濟影響有什麼區別?

央行SLF是不是跟美國的QE像?這個和傳統的將準備金之類的手段比,對經濟影響有什麼不同?


謝邀。

先解釋題主提出的三個貨幣政策工具:

1、SLF(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常備借貸便利&>

2013 年1月,人民銀行創設了常備借貸便利這一貨幣政策工具,主要用於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期限為1~3個月)。操作時,主要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必要時也可採取信用借款方式發放。

2、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率指的是中央銀行在法律賦予的權利範圍內,通過調整商業銀行交存中央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比例。該比例可以改變貨幣乘數,控制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間接地控制社會貨幣供應量。

該貨幣政策工具威力頗大。

3、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政策&>:

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施了零利率或者近似零利率政策之後,通過公開購買政府債券、銀行金融資產。該政策直接導致了市場貨幣供應量的增加,通過持續購買債券和金融資產,長期的釋放流動性。比較央行在公開市場中對短期政府債券所進行的日常交易,量化寬鬆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債券,不僅金額要龐大許多,而且周期也較長。

接下來回答問題:

1、SLF和QE的區別:

SLF是由金融機構根據自身流動性需求主動發起、自主申請,金融機構具有主動權;在操作中,金融機構與央行實行一對一交易,針對性強。

QE是央行主導的,規模很大,金融機構自主權不足。

2、SLF和傳統的準備金率之類的手段比,對經濟影響有什麼不同?

SLF的自主權在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的流動性需求來選擇是否要操作;而傳統的貨幣政策中,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政策均是央行主導,金融機構缺乏自主性。

再貼現政策的服務對象主要為地方中小金融機構,而SLF交易對手覆蓋面更廣,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

相比於其他三大貨幣政策工具,SLF更像是央行針對金融機構的「救火工具」。目的在於短期內提高流動性,維持市場信心。


降準是持續性的,SLF只是短期興奮劑。

SLF只是為了避免錢慌的操作而已,其他更高大上的想法不太現實,其實資本市場的走勢已經可以驗證了。


謝邀...

感覺樓上說的持續性和短期不是主要區別。

SLF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央媽給兒子們的信用卡,各大銀行拿著信用卡心裡有個底,沒錢的時候可以去刷卡。

降準是直接告訴你份子錢可以少交了

QE是你那群不值錢的破爛我給你買了,兜個底,你放心吧你不會因為這群破爛破產了。

SLF和直接降准比的話,主動性在商業銀行,沒錢去央行拿刷信用卡,有錢就不刷了。

所以這5000億看著是多,能用多少,什麼時候用,用的完用不完什麼的,影響還待觀察,那些有五大行獲得海量注資會對老百姓生活有什麼影響?這種問題的...其實這不算海量注資把。。。


謝邀。這slf類似於央行給商業銀行的短期授信,是央行給商業銀行用於確保流動性的額度,並且期限只有三個月,很尷尬。

所以這個政策整體而言中性偏好。

之所以這樣講,主要三個方面原因:

其一,資金數額雖大,但不會直接體現在市場上,如果商業銀行自身資金足夠,那無論多少億都沒意義;

其二,目前銀行對宏觀的信心不足,處於不敢輕易放貸的階段,導致m2失速,自然也不會有使用slf的內因;

其三,目前就slf的使用方法上,商業銀行還需要研究,從同業市場和票據市場看,受影響很小。


推薦閱讀:

如何梳理經濟學文獻脈絡,了解領域發展情況?
國際經濟與貿易入門書籍有哪些?
求問國外產業經濟學的問題?
怎麼用簡潔易懂的語言描述什麼是納什均衡理論?
壟斷廠商無價格歧視和一級價格歧視的區別究竟該怎麼解釋,很糊塗?

TAG:經濟 | 經濟學 | 中國經濟 | 常備借貸便利S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