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人思想與現代前沿科學的不謀而合?

例如三生混沌這種與混沌學說的巧合等等,尤其是古代的哲學思想


相信我,你靠直覺或者C最多,又或者三長一短選最短,三短一長選最長之類的知道這題選C

和你真的知道這題選C的原因,二者是不一樣的。


因為這兩者沒有任何關係。

不信你回顧下科學發展的歷史,任何一個階段的科學理論,哪怕是互相矛盾的理論,用傳統哲學去解釋都能說得通。

我還是很尊重古代的思想家的,畢竟在那個時代達到那種認識水平是很了不起的。我比較鄙視那些喜歡拿古代思想家思想去湊現代科學的人,對現代科學處於望文生義的理解水平,還要搬出一副「我老祖宗什麼都預料到了」的神氣,真是給祖先丟人啊。


確實是有必然的聯繫的。

因為我們先有了「混沌」和「三生混沌」,然後我們才把Chaotic翻譯成了混沌(的)

從辭彙上有聯繫,但是其他的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眼巴巴的蹭上「科學」去證明某種玄學的正確性,很大程度上表面了持這種說法的人本身對玄學的不自信。

有些人很喜歡把這種東西往科學上面靠,其實就是抱大腿,還有很多別的

三大千世界和量子物理里的多世界假說也能扯上關係,可以說真是曷此其極啊。

玄學、宗教等等東西,在被科學反駁的時候,習慣高貴冷艷:愚夫!/凡人!/Mortal!,這不是爾等科學能解釋的/爾等科學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

但是一旦碰到稍微有點能夠牽強附會扯上關係的,就眼巴巴的過來硬湊到一起。

這就是證實性偏見,就是只關注能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或者說就是選擇性無視了。

不過說起來,非要生搬硬套把這些扯在一起的,往往也並非是該學說很踏實的信徒。他們一不了解這部分結論的科學邏輯,也不了解這部分結論的玄學邏輯。只是很形而上的湊在一起而已。

這甚至連可愛的玄學愛好者也稱不上。

在我的認知里,一個穩固的玄學、宗教信奉者,根本不在意「科學體系里」證明了什麼。或者說,他們至多會說,「前沿科學的某些結論與我們不謀而合」,而不是「我們的某些結論和前言科學不謀而合"


一群人分頭下注總有贏的。

何況他們押的注都是含糊不清的,邊緣情況有崇拜者為之辯護。


排名靠前的幾位答案,我都贊同他們的結論。我提供另一個論證思路吧。

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我們需要考慮語境,因為人都是要靠語言傳遞思想,而語言的意義,強烈依賴於語境。所以,語言中才會有多義詞,也有同義詞等。甚至,同一個詞,隨著時間的改變,它的意思也會發生改變,這些我都不舉例說明了,大家都會說中文,也都明白。

除了語言的意義強烈依賴於語境之外,還有一些值得強調的事實,那就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不斷在不斷加深,需要更多的辭彙來描述世界中的現象,而許多辭彙,為了保證其具備一定意義,在自然語言環境下的可讀性,所以是直接借用了已有的字詞。比如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則是日本人用以翻譯metaphysics,而英文詞metaphyics其實也是由meta-和phyics組成的,也不是生造出來的。哪怕是H2O這樣的水分子表達式,也不能說是完全生造。

上述兩個事實,就能得出我想要的結論了:古人的很多思想,只在表達漢字的字形層面和我們現在相同。

之所以只強調字形,是因為古代對這個字或詞的讀音和我們今天也不一樣了。在意義層面,更是不同。我們今天在牛頓力學的語境下談論「力」,和孔子說的「怪力亂神」中的力已經不是同一個意思了。題目中提到的三生混沌,和現在混沌理論中的混沌,也不是同一個意思。

還可以舉古希臘原子論者,他們所說的原子(Atom)和今天我們所說的原子,雖然在字形上一模一樣,但是意思已經不同了。a-是個否定前綴,tom是切的意思,atom就是不可切割,本意是不可切割的東西,那古代原子論者把這個當成是組成世界的最小單位。而我們今天已經知道,原子還可以分成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還能繼續下分。

所以,我們可以如此認識這個問題:如何看待古人思想與現代前沿科學的不謀而合?

其實,他們根本沒有不謀而合,古人思想沒有現代前沿科學的語境,其辭彙的含義和現代科學語境下的含義是不同的。而之所以我們有時會以為古人思想和現代前沿科學的不謀而合,是因為我們沿用了古人使用的辭彙。至於我們為何要沿用古人使用的辭彙,那大多是為了方便罷了。


似是而非的話,往往可以有多種解讀。


相信我,古人肯定不是故意的。(由於了解有限,這裡的古人暫時僅指華夏文明)

至於這些觀點層出不窮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古代思想的記載方式都是微言大義,說白了就是有點意義不明,因此傳達的信息與解讀的結果都是不唯一的,甚至是無限的——那麼從八卦之中看到二進位思想比萊布尼茨早了上千年這種說法的出現就不足為奇了吧。

另一方面,國人對傳統文化古人思想的盲信與濫用也難脫其咎。誠然古人的智慧有著獨特的價值,但這並不意味著在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個階段都能體現出來。出於一種奇妙的「我們老祖宗也干過類似的,比你們早到不知道哪裡去了」這樣的心態,腦洞大開將古籍上的文字牽強附會地聯繫到前沿科學上,問題中所說的巧合大抵都是這種腦補的產物。


XY,這個問題以前出現在我的時間線上,我掃了一眼感覺這問題沒什麼新意,要回答起來無非也就是那麼幾句blablabla,已有答案都已經說差不多了,所以就沒有點進來回答的興趣,沒想到居然有人邀請我,對於有點強迫症的我來說,這就不得不答兩句了。

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人就像是孩童,所以要想對比古人和現代的思想,可以用現代人的小孩和成人的對比來大致模擬。我上小學的時候還發現過二項式定理呢,當時還興沖衝去找數學老師。數學老師也沒說什麼,總之就是鼓勵為主,後來學過線性代數,我就想如果當時老師跟我多說幾句,我是不是也能一併把行列式都發明出來?

所以問如何看待,我也就是感覺一般,反正不要小看古人的智商就是了,古人確實有很多思想確實是超越了時代的,只是因為那個時代沒有實現或驗證他想法的能力,即使是現代,我們不也有很多想法無法驗證么?

其實這個問題和「當科學家爬上山頂的時候,發現哲學家已經在那裡等著了」還有點不同,因為後者確實有比較的意義,而古人和今人比較是早有定論的。所以對比起來就沒什麼意義。


與其說是「不謀而合」,不如說是人類思維有限。


常常認為是「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可實際卻往往是」雁歸湖濱,雞落草棚「

解釋世界不算太難,改造世界卻有些不易.....


不知道哪裡看來的話:

壞表每天還走對兩次呢!

不管是什麼東西無非就那麼些情況,古人思想那麼多,總能挑出幾個說:看看看這麼解釋就對了!


神創論應該就是源於比當時生物的文明程度高出很多的文明創造或啟蒙使產生了智慧生物。

關於天地的觀點且能被當時的人廣泛接受的應該是源於對大量表象的概括,那麼就和現代科學的大量實驗里提取真理有點類似,所以題主所說就不足為奇。

我想應該還有現代人理解古文因為現代的觀念而所產生的偏差有關。


蒙的


你爬到高峰上看到月亮,別人站在江河邊上看到月亮。月亮不是你發明的,發現是早晚的事。所以月亮是本來就有的,不是你創造發明的,自然不屬於你。翻過這座山,繞過這座山,到達了同一個地點,或早或遲,如此而已。


幾千年來人類的基本思維模式沒有太大的長進,比如無論是讓一個現代人還是古代人在缺乏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去猜測世間萬物的起源,他能想到的主要就是從無到有、一直存在、反覆再造反覆毀滅這三種模式,這樣一來你從各國文化中找個符合宇宙大爆炸的創世神話不是難事。


這是」正確的意見」和」知識」的區別。

前者就是俗稱的」蒙對」

而理性的,能推理過程證明意見,才叫」知識」。


以德謨克利特為例,在古希臘時期就提出來了原子論來解釋這個世界。在近代復活的原子論是以化學上的實驗事實為基礎並做為解釋這些事實的一種構想的。在那個時代,哲學家的想像力沒有拘束的自由發揮, 關於世界的各種理論層出不窮。德謨克利特很幸運的為世界找到了一種理論,這種理論在後代被人們找到了支持的證據,但是德謨克利特的理論在當時是缺乏任何確鑿的證據的。也可以說,當時的其他哲學家如巴門尼德,恩培多克勒等人不如德謨克利特這麼幸運。

另外,也許有人說巴門尼德的不變論也能在某些層面上「與現代前沿科學不謀而合」,借用一下王小波的話,「你能想出『三人同行古來稀,老樹開花廿一支『是在解不定方程嗎?……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性交的訣竅解釋成數學定理,在宋詞里找出相對論,在唐詩里找出牛頓力學」。

這也算是一種發散思維吧


思想不謀而合有什麼意義???

我還說我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夢想大哥大上面能有顯示屏,能看用大哥大看電影聽音樂呢,那就能說明我的思想水平遠遠高於所有現在生產智能手機的公司,這些公司的產品經理、程序員都要虛心拜倒在我腳底下學習嗎?


逝者如斯,萬物皆變。無論我們多麼渴望,時間也不會因為我們駐留。每個擁有智慧與理性的人,都不希望碌碌一生。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對於"真理"從來都是懷著熱誠不懈追求。無論是天地萬象亦或繁衍生息,冥冥中似乎有某種規律支配著這個世界的發展。

可是我們怎麼可能與天地爭輝呢?我們沒有永恆的壽命,沒有堅硬的身體,甚至只要斷絕幾日攝養生命便岌岌可危,我們註定是過客

你甘心只是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么?

你甘心你的存在只是生存么?

你甘心這樣么???

或許你願意這樣,但是總會有一些不安分子是想要留下什麼的,他們來探索發現感知並總結出規律並傳承下去。不同的是記錄規律的形式、載體或是語言,可以寫在基因里,可以刻在石頭上,也可能留痕在羊皮卷上

他們生命,與我們並沒有什麼區別,我們要和他們一樣經歷生命的四季,也同樣懷揣對自然的迷茫與敬畏,猶如千年前的蘭亭下揮筆潑墨的嘆息,與酒過三巡後的彷徨又有什麼區別呢?


科學在人類歷史中是個年輕的產物,不能因為他的強勢就否定一切從前與之不相符的思想和認識。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自身的不確定性也逐漸顯現。非線性、測不準、混沌…都是科學走向穩重成熟的體現。

借用原中科大校長朱清時的話說:當現代科學家氣喘吁吁的爬上山的時候卻發現禪師早已在山頂等候多時。


我覺得是因為科技在這百年間飛快進步,而人的思維方式在千年間基本變化不大。

不論是身處於何種科技水平之中,我們都傾向於把它們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融合在一起,科技的進步,無非是思想中某部分被替代而已,而構成我們思想的主幹,始終沒什麼改變。

感覺而已,沒什麼依據。


推薦閱讀:

如果古代皇宮掏糞工是武林高手,是什麼武功,能有什麼吸睛的故事?
一個人如果穿越到古代,會遇到什麼生活障礙,比如方言不通等,試以一天為例略作說明?
怎樣判斷一個古代民族是屬於文明人還是屬於蠻族?
古代最美的謊言是什麼?
中國從遠古至今的傳說中有哪些神獸?

TAG:哲學 | 物理學 | 現代科學技術 | 科學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