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子行業熱衷晶元破解,IC解密呢??
01-06
最近對IC解密,晶元破解這類東西比較感興趣。
也看了不少解密的文章,裡面的技術的確讓人有點驚訝。但是最根源的原因好像我找不到,就是為什麼要解密單片機啊。單片機這麼低端的晶元,能用的地方大多都是低端的,而解密一次晶元動輒幾千上萬。這投資與回報不成比例啊。
軟體破解為了免費用,硬體模仿為了造產品,唯獨這不軟不硬的,想不懂為什麼這樣做。請人寫一個不是更加快嗎?
做為一個做過反向且研究過的人說說:
1,快不等於好。同樣的東西,有的能達到98%以上的良率,有的只能92%,反向別人晶元,找出自己與世界頂級的差異,這是反向的最初目標。
2,快不等於小。某國內公司同樣的晶元0.18um工藝比同行0.13um 面積還小。為什麼呢?找出對手競爭優勢,這是反向的價值。3,其它比如繞過對手專利,以及驗證對手專利的漏洞等,都可以反向的。4,行業最常見的反向,是為了做替代晶元,你重新設計一個,是無法做pin-to-pin兼容的。很多晶元存在各種奇特bug (或者feature),導致底層軟體很奇異,為了不重寫軟體,等等原因。兼容成為唯一選擇,反向也成了必須的。其實,國內反向研究做得好的真不多。因為如果做得好的話,模擬晶元最容易被替代了。反而國內現在是正向設計的還能力強些。曾經做過晶元反向設計工作,同意樓上 @謝丹 的看法。晶元反向設計的目的基本有以下幾種:1,快速複製某晶元,做到pin-to-pin的替換,主要用於一些規模較小的數字電路,或者模擬電路。這個行業的流程已經非常標準化了,腐蝕晶元,拍照,提取版圖,分析電路,模擬,流片。其中,腐蝕、拍照、提版等三個環節都有相應的軟體和工具支持,比如說北京某家做反向提取晶元軟體的公司,國外也有兩三家比較大的。該類型的晶元反向工作以體力活為主。工藝主要還以.13,.25,.35為主。很多小公司通過這種途徑成長起來。2,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尋求專利相關的證據。目前很多頂級公司都做過類似的事。3,純研究性質,主要是高校和研究所為主。為什麼反向設計值得研究呢?
因為實現同樣的功能很容易,但是,實現同樣的性能很難。有的公司做出的CPU在落後一代工藝的情況下,依然性能優於競爭對手的產品。為什麼?這隻能通過反向設計來研究。
而當前集成電路工藝節點已經進入65nm以下,大部分晶元規模已經不能用簡單等效門數量來衡量,這樣的電路很難通過反向設計來實現。模擬晶元雖然規模較小,但是如果採用了特殊的工藝,也是很難反向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部分公司都採用了正向設計的方法,因為,相比較性能,功能還較容易實現一些。反向能力差也不單是國內公司的問題,國外公司也一樣很難。這不僅一個設計能力問題,更是設計經驗的問題。同時,反向設計相關的EDA工具還是不夠強大。因為沒有太多時間做研發,中國的市場都了解,研發不是問題,但是時間什麼的保證不了,只能先抄嘍,這樣既省下了研發成本,又節省了時間,能在短期得到利益,何樂不為呢。畢竟改變中國現狀不是某個企業說了就算的,還得看政策~有解密需要,就找我,致芯科技的~名字能看得見
推薦閱讀:
※有哪些晶元流片失敗的故事?
※台積電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集成電路工程與微電子學,怎麼選?發展前途各怎麼樣?
※3D XPoint 相比 3D NAND Flash 有什麼不同?
※數字IC設計領域有哪些聖經?成為一名數字IC設計專家需要怎樣的知識結構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