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古羅馬皇帝尼祿?

如題,野史也好正史也好。請分析一下其人格以及對於後世影響?


尼祿是標準羅馬「暴君」,因為沒有軍功,只能拚命討好羅馬群眾維護統治,然後利用民粹打擊元老院,最終財政崩潰玩脫了,被元老院除憶詛咒,一點好名聲都沒留下來。

所謂除憶詛咒,就是記憶上的懲罰,毀壞所有尼祿的記念品,消除所有正面的描述。羅馬元老院的除憶詛咒可比中國士大夫的春秋筆法厲害多了。在中國,尚且「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何況羅馬的尼祿。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尼祿非常努力的討好民眾(當然,至少得是羅馬公民才配稱為民眾)。窮人的補助,老人的年金,盛大的娛樂活動,尼祿在這方面從不吝嗇金錢。但這樣持久下來,皇帝必然破產,所以只好打元老院的主意了。

尼祿對元老院最大的挑釁,就是希臘自治事件。當年,奧古斯都為了建立帝國向元老院做了妥協,把行省分成兩類,一類是皇帝行省,總督由皇帝任命,另一類是元老院行省,總督由元老院任命。皇帝行省大多是邊境戰略重地或重要產糧地,日爾曼埃及之類,一般有重兵住紮。元老院行省大多數是內部富裕省份,最重要的就是希臘諸省。奧古斯都就是用錢買元老院對皇帝的支持。然而,尼祿卻以奧運會的名義,賜與希臘諸省自治的權利。所謂的自治,其實權利很小,而且取消自治也非常簡單,努米底亞和本都就是例子。本質上,希臘自治就是尼祿奪取希臘的策略。希臘是元老院的核心利益,元老院必然抗爭到底。

首先發難的是高盧總督溫德克斯。這個老溫本是羅馬化的高盧酋長,還是尼祿的提拔讓他進了元老院(從中可見尼祿不拘一格選賢任能)。現在老溫卻要恩將仇報為元老院出頭,領著一幫高盧老兄弟造反,打出的旗號是「解放全人類」。高盧是元老院行省,沒有軍團住紮。而旁邊有上下日爾曼行省,各住紮三個軍團,都是羅馬最精銳部隊。日爾曼六軍團呆在鳥不拉屎的地方,生活窮的一逼,做夢都盼望內戰,好去富裕的義大利、高盧、希臘好好的搶他娘的。老溫連軍隊都沒有,只有一群高盧老兄弟,肯定要完。於是老溫給所有總督發信,號召大家一起反。不久,尼祿就收到了一堆檢舉信,幾乎所有的總督都揭發了老溫造反計劃,除了西班牙總督伽爾巴。伽爾巴年老昏花,看到造反兩字,嚇得要命。伽爾巴擔心如果上報,反而可能引起尼祿的懷疑,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他老溫怎麼就單找你伽爾巴呢?伽爾巴哪裡知道,所有其他總督都收到了反信,還都上交了呢。老溫偵知了這一情況,對伽爾巴所處形勢進行了邏輯嚴密的分析,伽爾巴被說服,只好率領西班牙唯一的一個軍團造反了。

接到高盧和西班牙的造反信息,日爾曼軍團喜大普奔,迅速的鎮壓了叛亂,老溫被殺,伽爾巴準備自殺。這時,尼祿突然莫名其妙的死了,然後元老院推舉伽爾巴當皇帝,造反莫名其妙成功了。對與這一結果,日爾曼軍團是不服氣的,他們還沒搶夠。又何況西班牙系統出現內亂,奧托殺了伽爾巴自己稱帝。日爾曼軍團打著為尼祿復仇的旗號,干挺了西班牙軍團和奧托的新盟友外高盧三軍團,然後在義大利大肆搶劫。東方軍團領袖葦帕鄉帶領九個軍團突然襲擊義大利,擊敗日爾曼軍團,自己成了皇帝,動亂暫時平息了。

總之,至少尼祿死時,叛亂已經平定,而所謂眾叛親離純屬污衊。尼祿死後,仍不斷有軍隊和平民打著尼祿的旗號造反,說明尼祿在平民中威望不低。尼祿最大的問題就是在對元老院的鬥爭中太託大了,奧古斯都都不敢動的東西他敢動,滅亡是註定的。

老溫沒有軍隊就敢造反,元老院可能做了其它布置,而且尼祿確實在局勢大好之下莫名其妙的死了。值得注意的是,五賢帝之首,元老院自己推選的永遠偉光正的的涅爾瓦,可是尼祿的親信重臣。涅爾瓦是尼祿的文膽,也是尼祿的酷吏。作為一個文官,涅爾瓦曾被尼祿授予凱旋式這一羅馬最高榮譽。尼祿這麼做,就是為了報答涅爾瓦在破獲謀逆案上的功勞。這麼說來,尼祿是暴君,軍功章也有涅爾瓦的一半,也有元老院的一半。不過涅爾瓦他一個暴君尼祿的親信,怎麼成了元老院的首席了呢?不得不讓人重新考慮尼祿的真正死因。涅爾瓦還成了另一個著名暴君圖密善(葦帕鄉之子,與元老院勢如水火,同樣被除憶詛咒)的親信。圖密善遇刺後,涅爾瓦卻被元老院推舉為皇帝,建立了安東尼王朝。


尼祿,全名尼祿·克勞狄烏斯·凱薩·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羅馬帝國皇帝,克勞狄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尼祿在家庭中因為與母親爭奪權力而暗殺了母親;在政治上傾向於平民而壓制貴族,日後被反叛的貴族所殺,貴族在史書中對他進行了大力的抹黑;在宗教上,他把羅馬大火歸咎於基督徒的縱火,因此在迫害基督徒,耶穌的幾名弟子包括保羅和彼得,因此後世的基督教書中對他也是大力的抹黑。所以,在歷史上,尼祿就是暴君的代名詞。

克勞狄家族實在太混亂了,各種荒淫亂倫都亂來的。

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屋大維搶了克勞狄家族的克勞狄烏斯·尼祿的老婆莉維雅,莉維雅帶著的兩個拖油瓶提比略和德魯蘇斯都被收養為養子。德魯蘇斯有兩個兒子,日耳曼尼庫斯和克勞狄。

屋大維有個好基友阿格里帕。兩人互相聯姻,屋大維把女兒尤利婭嫁給了阿格里帕,生了三男兩女。阿格里帕去世後,除了遺腹子波斯圖姆斯之外都被屋大維收養。兩個女兒之一的大阿格里皮娜嫁給了德魯蘇斯的兒子日耳曼尼庫斯。

屋大維去世後,提比略繼承了皇位,收養了侄子日耳曼尼庫斯作為養子。日耳曼尼庫斯去世得早,其妻子大阿格里皮娜認為是提比略暗害了丈夫,所以自恃是屋大維的親外孫女,做了提比略的反對派,被提比略流放。大阿格里皮娜和日耳曼尼庫斯生的三個兒子也遭到流放,只有卡里古拉一個人活下來。大阿格里皮娜和日耳曼尼庫斯還生了其他六個孩子,其中一個女兒和她同名,因此被稱之為小阿格里皮娜。

提比略去世的時候,卡里古拉就繼承了皇位。但是他殘暴不仁,失去民心,又因為侮辱近衛軍大隊長遭到記恨,被近衛軍大隊長刺殺。近衛軍擁立了日耳曼尼庫斯的弟弟克勞狄繼承了皇位。

克勞狄在位期間,因為妻子背叛,殺死了妻子。之後,他娶了自己的兄弟的女兒,自己的侄女小阿格里皮娜,收養小阿格里皮娜的拖油瓶兒子尼祿做養子。

克勞狄被小阿格里皮娜毒死,尼祿繼承了皇位,小阿格里皮娜掌握了朝政。

隨著尼祿的長大,對母親干涉朝政越來越不滿,開始從母親手中奪取權力。他曾經以皇帝的身份下令拒絕母親出席外交禮宴,也流放了母親在朝廷中的盟友帕拉斯。在掌握了近衛軍之後,尼祿安排了一次陷阱,弄沉了母親的船試圖淹死她,結果沒有成功。母親游泳上岸後派人去通知尼祿,尼祿大感意外,聲稱母親是派人來刺殺自己,於是派軍隊去逮捕殺死了母親小阿格里皮娜。

64年,羅馬發生了火災。火勢很大,幾乎把整個羅馬燒成白地。尼祿當時不在羅馬,得知消息後趕回羅馬善後。在此過程中,尼祿聲稱是基督徒在羅馬縱火導致羅馬大火,由此迫害基督徒,處決了大量的基督徒,其中就包括了耶穌的弟子保羅和彼得。

尼祿也就成了歷史上第一位迫害基督徒的羅馬皇帝。

尼祿在位期間,猶太人爆發了起義。尼祿派出軍隊鎮壓,軍隊在攻打耶路撒冷時得知尼祿的死訊而撤軍。之後提圖斯繼續主持了平叛,最終攻破了耶路撒冷,過程中損壞了猶太聖殿。

68年,高盧總督和西班牙總督相繼發動叛亂,也相繼被平定。但是消息並未傳到羅馬,結果羅馬謠言四起,各路牛鬼蛇神都跳出來做法,尼祿驚恐的以為高盧和西班牙失陷,近衛軍也背叛了自己,於是逃出了羅馬城,試圖前往東方尋找支持者。元老院得知消息後,立即宣布擁護西班牙總督為新皇帝,宣布追捕尼祿。尼祿不願被捕,於是自殺身亡。元老院下令毀壞尼祿雕像,銷毀修改尼祿的記錄,試圖在歷史上消除尼祿的存在。

尼祿被殺後的一年裡,羅馬帝國有四個皇帝,被稱為四帝之年。

西班牙總督加爾巴戰敗後幾乎自殺,結果出人意料的得知尼祿自殺,自己被元老院擁立為皇帝的消息,於是帶著支持者進入了羅馬當上了羅馬皇帝。

加爾巴的手下奧托是葡萄牙的行政長官,追隨加爾巴叛亂。加爾巴繼位時已經72歲,奧托希望加爾巴能夠指定自己作為繼承人,結果加爾巴指定了一名羅馬貴族批索作為繼承人,引起了奧托的不滿。於是奧托開始聯繫羅馬城中加爾巴的反對者,煽動尼祿的同情者作亂,在近衛軍的支持下殺死加爾巴,被擁立為新的羅馬皇帝。

加爾巴擔任皇帝的時候,把尼祿的好友維提里烏斯派到日耳曼去做總督。日耳曼的軍團支持尼祿,反對加爾巴稱帝,於是發動兵變,給維提里烏斯黃袍加身,讓他以「日耳曼尼庫斯」的身份出任皇帝。維提里烏斯帶領日耳曼軍團南下羅馬,與此時當上皇帝的奧托進行了決戰,並擊敗了他。

奧托戰敗逃回羅馬後自殺身亡,維提里烏斯進駐羅馬成為了新皇帝。

尼祿生前派遣大將維斯帕先率軍前往東方鎮壓猶太人起義,在圍攻耶路撒冷的時候,尼祿身亡的消息傳來,維斯帕先於是撤軍。當維提里烏斯當上皇帝後,奧托的支持者敗退,和東方行省的軍隊一起擁護維斯帕先進軍羅馬。

維提里烏斯戰敗被殺,維斯帕先進駐羅馬,當上了羅馬帝國皇帝,成了最後的勝利者,摘走了桃子。


當你搞不清一個人的時候,應該去了解他的童年。那裡有你想要的一切

1.

死在童年的陰影里

他是個沒準備好的小朋友,命運像拉稀一樣poo了一堆可怕的設定在他面前就跑了。

後世批評他,你看,一連串歪歪扭扭臭烘烘的腳印!

可是也不看看他是從怎樣的一灘童年裡搖搖晃晃爬出來的啦!

17歲當皇帝。背負一整個帝國,

他還什麼都沒有學到啊。

書本里的仁義道德都那麼遠,而近在咫尺的只有他自己血淋林的人生。

曾經也是一個俊俏的小少年

2.

他是一個單純的人。

而單純的人往往有單純的殘忍。

他媽媽教他:沒有什麼是死亡不能解決的。如果死一個不夠,那就兩個。

他最終殺掉自己。解決了「活下去」這個爛攤子。

在選擇自己死亡之前,他一直選別人死亡。

前男友前女友,統統都殺掉。

沒辦法相忘於江湖。畢竟他自己是皇帝,目標太大了。

他愛上自己好朋友的妻子,只好強迫現任皇后自殺。

幾年後,一不小心踢死了懷孕中的新皇后。

他傷心了很久。

接下來,他閹割了 並娶了一個男生。因為他的容貌和她驚人的相似。

這不是他第一次和同性結婚。

第一次是他在皇宮舉行盛大的婚禮。他本人扮作新娘,笑嘻嘻地嫁給一個英俊的自由民。

這是真正自由的靈魂。

3.

他沒有很想當國王。

他給自己的定位一直是偉大的藝術家

他可以算一個稱職的藝術家。

他擅長彈奏七弦琴,寫最好的詩,雇最好的歌手教自己唱歌。他建造自己的皇家劇院,自己披紅掛綠,在台上唱歌,邀請民眾都來看。

希臘人民最愛他,他去希臘巡迴演出一整年。順便參加了奧運會。為了回報希臘人民的熱情,他就豪爽地大手一揮授希臘予自治權。

他為整個國家從上到下營造了濃厚的藝術氛圍。節假日里,舉國進行盛大轟趴,貴族表演騎大象走鋼索,元老院議員的妻子一個個都要上台。他贊助文藝、建築、與各項的工程發明,他當政時期,羅馬帝國文藝興旺蓬勃。

並不是輕易哪個財大氣粗的藝術家就能做到這一點。

臨死的時候他自戀兮兮地說:藝術也隨我而亡了吧。

4.

他的童年

按照萬事賴童年理論,我應該把這一段放在最後,搞個大新聞。

可是童年這麼重要,不然因果都不知道該怎麼寫。

3歲,他的生父,一個酷刑愛好者,死了。他媽媽遭到流放。

他撲閃著長睫毛大眼睛,哭了。

姑姑收留了他。那些日子裡,他和姑姑培養了極為深厚的感情。

姑姑愛表演愛唱歌。即使經濟條件不佳,也由一個剃頭匠和舞蹈演員做他的藝術啟蒙。

如果說他身上還有一些美好的東西,都是姑姑留給他的。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直到,媽媽回來了。

他的媽媽,一個蛇蠍美人。史書上說她風流成性。有人說她一手奪走了他的童貞。

媽媽身體力行告訴他他:

活著呢,最重要就是開心。不開心,就殺掉讓你不開心的人咯。

可是他愛姑姑勝過愛媽媽。

媽媽不開心。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蛇蠍美人很快行動。她向國王指控姑姑謀反。

國王要求取證。

這個一心沉浸在藝術海洋里嚇傻了的小少年,被一把拎了出來。

媽媽威脅他,讓他為姑姑謀反的罪名作證。

國王判姑姑死刑。

那年他11歲。心裡好像有什麼美好的東西碎掉了。

按照自我本我超我的理論,他的本我將永遠停留在這一年

佛洛依德說,本我是一個混飩的世界,它完全處於潛意識之中。遵循「快樂原則」,它完全不懂什麼是價值,什麼是善惡和什麼是道德,只知道為了滿足自己,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層層剝開這個殘暴君王的內心,住著的永遠是個11歲的小男孩。

來啊,直面這個可怕的世界啊。

為了保護自己,他的自我和超我迅速成長,從而展現出驚人的藝術天賦

於此同時,他也飛速吸收並效仿父母的道德行為,社會典範。

他的生父早就死了,不過不用擔心,一年之後,母親帶著他嫁給了國王。也是她的叔叔。

從此,有著殺姑之仇的兩個人,是他最親愛的爸爸媽媽。

(當然他自己反正也脫不了干係,知乎最震驚的殺人案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讓被害者不要告發你,甚至成為你一夥,最好的辦法是讓他也沾沾血。。天哪我在寫什麼。。。)

然而 國王 也是 很可憐。

先是被蛇蠍美人說服,下詔書要傳位給這個新兒子,緊接著就被她用一盤蘑菇毒死。

完全不給一點點改主意的機會。

5.

一氣呵成。

他當上了國王。

他有一個表弟,14歲,是前國王的親生子。也許有一天,表弟會想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一切。

在蛇蠍美人的幫助下,年輕的國王總要學著自己捕獵。

眾目睽睽,一個宮廷宴會上,14歲的表弟突然痙攣抽搐而死。

你瞧,17歲,他就已經學會殺人了。

他和媽媽也曾有一段琴瑟和鳴的快樂時光

可是,接下來,他要殺他的媽媽了。

(原因很簡單,媽媽權力在握,可是兒子的小鳥總想要自己飛。

海濱盛宴,結束之後用一艘特別的小船送母親回家,當天晚上,這隻船在大海上裂成碎片。

然而媽媽很頑強。被過路漁船救起,並託人給兒子送信。

皇帝顯然並不想收到這封信,他丟一把匕首在地上,說母親派人刺殺自己。)

公元59年,他判媽媽謀反罪,死刑。

還記得謀反罪的姑姑嗎,倘若泉下有知,也會為他開心嗎。

雪姨撫掌大笑: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打自家人哈哈哈哈哈哈。

他愛媽媽。他愛上的都是人妻,都像他媽媽。

他開始後悔,並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噩夢困擾。

22歲,這是一個戀母又弒母的青年。

6.

沒有老年。也沒有中年。32歲,他死了。

不能說他不死於他自己的乖張暴仄。

公元64年羅馬大火,大火燒了六天七夜。全城幾成廢墟。。

他連夜趕回羅馬救火,開放自己的宮殿安置災民。

可是流言四起,難道不是皇帝本人派軍隊放的火?

他之前自己說過「不知道這個美麗的城市燒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啊」

禍從口出。嘴賤就不要亂說話,即使是皇帝也不行。

他驚慌失措。不不不,不是我!

你說不是你,並沒有用,要拿出態度和辦法來。古羅馬人民很冷靜。

首先,無論如何抓到替罪羊,其次,我們重建新城!

這個公關方向好像並沒有錯。

可是我們知道,皇帝11歲。「他還是個孩子啊」! 一不小心,就玩脫了。

罪名里又多了兩項:「殘忍迫害基督徒」和「趁機在廢墟之上修建自己的金宮」

來來來,後面的遊客,不要走散了。

如今著名的羅馬斗獸場,對面,我們看到的廢墟,就是金宮遺址了呢。

(說起來很多羅馬的古迹們都和尼祿有關。。如果有人看的話我再寫。。)

總之,自此,不斷有人試圖謀反兵變。

我們的小皇帝,哪能分清這麼多的是是非非:不要鬧了,統統殺掉。

終於,公元68年,該來的總是會來。

面對眾叛親離,他蒼白著臉,臨危不亂,寫了一封信,要求他的人民寬恕他。

可並沒勇氣當眾誦讀。

半夜出逃。

想自殺,不敢,請求他的僕人:不如你先自殺一個給我看好么?

當然沒人願意。

他只好,只好把匕首塞進僕人的手,並握住這隻手,刺向自己的喉嚨。

7.

倉倉皇皇,匆匆忙忙,終於結束了。

不想蓋棺定論,沒有蓋棺定論。

如果換成是我,也不見得做多好。

不過一胖毀所有是真的。


尼祿給人的感覺就是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像一個中二少年

前面有人說他討好民眾,最後元老院要搞死他不能說是全對的,他上台的時候元老院早就沒什麼權力了。他任著性子亂搞才給悲劇埋下了種子。

殺妻拭母,就是為了自己情人能當皇后,你如果說他是個理性的人肯定是不科學的。

殺害科爾布羅等名將,自毀長城,你如果說他是個成熟的政治家這也是不現實的。

陷害基督徒放火焚城,你說他是個善良的人么?

他一生都在由著自己的性子,羅馬城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建,作為一個皇帝偏要去干戲子的活,完全不顧這些事情的花費,對羅馬威嚴的損害。

有些人可能會舉出尼祿的一些政績,但其實這些與其說是他的政績,不如說是前幾人皇帝留下的充足人才儲備和國庫,以他自身的能力,是處理不好帕提亞和不列顛的問題的。

他對後世的最大影響就是幾乎導致羅馬帝國提早崩潰,由於他的胡亂作為,羅馬統治中樞最後大亂,1年之間竟然有4人稱帝,2地叛亂,最為精銳的駐日耳曼軍團幾乎全軍覆滅,東方軍團全線回師內地,如果當時不是帕提亞老實,高盧人忠誠,羅馬幾乎瓦解了。最後,羅馬帝國重傷,克勞迪維斯王朝終結,這就是尼祿故事的大結局。

如果你要評價他,他就是一個類似隋煬帝的人,而且還沒有隋煬帝的才幹,他的藝術成果沒有流傳,無法被後人評價。他不是一個大惡人,但他是一個極度自私而且還不成熟的人。


他有個十分淫亂的母親和一個整日研究酷刑的親生父親自身存在著至善至惡的性格,在雅典學院受過最優良的教育並且十分出眾。他的母親的淫亂程度可以從他弟弟的詩裡面體現出來,據說他弟弟的詩中無數次的控訴他母親淫蕩,並且許多原型就是他的母親。克勞狄不惜花重金去東方請貞潔的女子給阿格里皮娜傳授婦德,但卻被阿格里皮娜毒死。

他的父親也是一個相當矛盾的人,在尼祿剛出生的時候甚至因為尼祿不哭鬧而想將他作為殘疾殺死。他既推崇應當忠貞與自己的伴侶又推崇亂交才能增加得到更加優良子嗣的幾率,認為一夫一妻制是文明迂腐退化的表現。

我覺得出生在這種家庭里多少也是有些可怕,據說他的母親看上去一直都像個青澀的小姑娘,甚至被教徒驚訝的譽為聖女。但他的母親曾因為想討好尼祿還是幹嘛的,曾經主動誘騙尼祿發生過關係。

他主動向詩人徵稅以來彌補國庫並且他認為在詩人吐出那麼多的字是平庸的,偶爾才能有一兩句在意料的,他認為這樣的手法能讓詩人的數量減少,同樣,詩人也覺得這麼平靜的生活點不起他們的靈感,認為尼祿統治的時代是文學平庸的時代,甚至有人為此罵尼祿。

總結就是雖然不知道也不能夠知道尼祿到底帥不帥,但是那時候的尼祿一定很迷人,帶著憂鬱的眼神,受過優良的教育,有著極高的審美情操的可能是暴君的人。

【以上皆從《尼祿王》中總結】


正史不清楚,野史的話,胸比亞瑟大。


贊同「請你別吃我」的大部分觀點

原文地址:尼祿有多壞?(上)_柏林老怪_新浪博客

作者:柏林老怪

尼祿有多壞?

前言

尼祿既不是醜八怪,也不是惡棍。羅馬不是他縱火燒毀的,但是他重建了羅馬,建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美、更現代化。恐怕沒有任何一個歷史人物在後世的名聲比這位羅馬皇帝的名聲更壞,對於基督教的人來說,他甚至就是敵基督的化身。

實際上,尼祿是羅馬帝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在他執政的14年間,羅馬帝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盛、經濟與文化的飛躍。嚴肅的史學家早已經知道,尼祿不是放火焚燒羅馬並放聲歌唱大火的變態狂,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依舊是空前絕後的惡魔。第一個大規模「逼迫」基督徒的也不是尼祿,而是後世被讚譽為五賢帝之一的哲學家皇帝馬爾克?奧列里烏斯(即使在這位皇帝治下,對基督徒的「逼迫」也不是系統的國家行為,而更多的是民間自發的)。尼祿並不是從總體上「逼迫」基督徒,而只是下令審判了可能屬於縱火犯的一些基督徒。

毫無疑問,尼祿是一個有狂想症的自我表現者,一個不可救藥的自戀癖,很有可能心理不穩定,先是受著權利慾極強的母親的壓迫,後是作為一個17歲的小年輕受著治理大帝國的政務的重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位皇帝是一個琴手、歌手、詩人、演員、作家、賽車手,在科技方面求知慾極強,同時也是探險旅行的支持者和大型項目的發起者。他那個時代的經濟與知識精英要麼不理解他,要麼是太理解他,所以才堅決反對他。元老們反對他,因為他的政策危及元老們的權勢和財富,知識分子們反對他,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從小市民晉級到貴族並分享貴族的特權,而尼祿的同盟軍卻是平民。

引言:關於尼祿的傳說

基督教作家,比如Vittorinus, Commodianus 和 Sulpicius Serverus,他們怎麼會把尼祿當成敵基督呢?他們為什麼甚至會相信尼祿在一定的時候還會再回來呢?他們的猜想來自啟示錄:

13:18 在這裡有智慧。凡有聰明的,可以算計獸的數目,因為這是人的數目。他的數目是六百六十六。

啟示錄中的這句話,在歷史上曾不斷讓人遭受污衊詆毀。尼祿的名字換成希伯來文數字,其總和是 666。整個中世紀,一直到19世紀末,基督徒們都在相信敵基督尼祿的傳說,並且鬧出無數的荒唐事。比如,一位教皇曾經下令砍掉尼祿墳頭的一棵樹,並在那裡建了一座小教堂,因為他認為在那棵樹上築了巢的烏鴉是妖魔。即使在今天,基督徒們還對尼祿憤憤不平,因為他們認為他是第一個基督徒迫害者,而 Sueton 和塔西圖斯給他們提供了最佳的口實。

但是,基督教的史學家們忘了或者故意不看這兩位史書作者的歷史背景。Sueton 是一個八卦作者,他搜集的那些烏七八糟的醜聞,其可靠性很成問題;而塔西圖斯屬於元老和大地主階層,是尼祿的政敵,他對尼祿的記述,可以說是他的政治宣傳。

但是涉及到尼祿,基督教的歷史研究就不那麼講究了,只要 Sueton 和塔西圖斯說尼祿的壞話,基督徒們就堅決信以為真實,相反,遇到說基督徒們的壞話(「因為其醜行而遭人痛恨」),他們就要懷疑作者消息來源的可靠性了。正是這樣的看問題角度在學校里流行:醜化尼祿的都是真的,而涉及到把基督教提升為國教的康斯坦丁皇帝,他們就要故意堅決不提他曾下令殺死自己的兒子和妻子的惡行。

現在,尼祿的名聲已經被小說和不同版本的電影「Quo vadis?」徹底毀滅了。如果電影、電視把什麼人描述成了嗜血如命的怪物,那麼這人的嗜血名聲就很難再洗刷乾淨。現代史學研究中尼祿的形象遠遠沒有這麼壞。除了 Mario Attilio Levi,首先是英國、法國和羅馬尼亞的歷史學家(最重要的尼祿研究中心在布加勒斯特)批判性地研究了尼祿的成就及其為人。通過文獻來源批判和對尼祿採取的政策的實際效果的觀察,他們得到了與通常觀點完全不同的結論:下層平民不僅理解尼祿,而且熱愛尼祿,尼祿死後,民間甚至形成了正面意義的尼祿傳說。

登基前的尼祿

尼祿西元37年12月15日生於 Antium,原名本叫 Lucius Domitius,他的父親 Gnaeus Domitius 屬於平民貴族,母親 Agrippina 與帝國創建者奧古斯都有親戚關係。從出生來看,沒有權利慾極強的母親,尼祿永遠沒有資格成為羅馬帝國皇帝。Agrippina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冷酷而肆無忌憚同時又極有心計,為此,尼祿受了很好的教育。他的一位老師是 Chairemon,一位轉信了斯多葛派的埃及祭司,此前曾經是亞歷山大博物館的負責人,寫過多種歷史和星象學著作,同時又是一位考古內行;他的第二位老師是亞利斯多德派的Alexander of Aegae,對尼祿的影響很大。這兩位老師培養了尼祿對古希臘文化的熱愛,這後來將成為尼祿施政的總綱領。

尼祿 12歲的時候,當時最負盛名的學者塞內卡受雇成了尼祿的老師,並且對尼祿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這影響只局限於控制一切的 Agrippina 所允許的範圍內。她讓塞內卡明白,他不應該把教育注重在哲學上,因為,哲學在她看來並不適合一位未來的皇帝。但是尼祿對哲學興趣太大,當了皇帝後專門召集哲學家們到皇宮進行討論。年輕時的尼祿最主要的愛好是音樂、藝術、文學和戲劇,賽車和馬戲也是他的愛好領域。

當時的皇帝 Claudius 在48歲時讓人謀殺了自己的妻子,因而成了鰥夫,Agrippina 離自己的目標因此近了一步:她被 Claudius 看中成了新皇后。尼祿喪父很早。Agrippina 的下一步就是,說服 Claudius 讓自己8歲的女兒與12歲的尼祿訂婚。Claudius 唯一的兒子 Britannicus 患有癲癇症,健康狀況不佳,所以,在西元50年又被說服過繼尼祿。西元53年,尼祿與小未婚妻結婚。這時候,因為尼祿登基已經沒有任何障礙,Agrippina 決定毒死自己的丈夫,為其出謀劃策的,很可能就是後世備受基督教讚美的塞內卡。西元54年10月12日,Claudius 喪生。

第二天,尼祿正式登基。在多數人的心目中,他是一個熱心而隨和、頭腦機靈的小夥子。他順利通過了可以決定皇帝生死的禁衛軍和有權否定皇帝任命的元老院的嚴格考核。所有的史料都表明,尼祿登基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希望,人們都在期待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作為帝國領袖的尼祿

一般來說,羅馬皇帝的生活在我們看來就是一連串的宮廷陰謀、犯罪、群交、鋪張浪費和無休止的享樂。這種情況確實有,但是遠遠不像史書所介紹的那樣——直到不久前,史學研究還更熱衷於挖掘這方面的奇聞軼事,但事實上,一位羅馬皇帝的首要任務是:工作。

尼祿時期,羅馬帝國的疆域空前,隨之而來的是皇帝權力空前。尼祿執政期間的特點就是懷柔。他公開表示對下層人的同情,包括對奴隸的同情,這種態度貫穿了他的在位時期。他並不熱衷於社會給他的榮譽,對當時一個奴隸犯法全家奴隸被殺的野蠻行徑極為反感。這樣,尼祿逐漸與羅馬社會過於嚴厲、野蠻的習俗產生了異化,並試圖引入希臘文化的因素,這又招致了貴族階層的不滿。儘管如此,尼祿還是試圖重新把一部分權利還給元老們。

建立並整頓行之有效的國家管理機器是尼祿的功績,沒有他的努力,羅馬帝國當時就已經崩潰了。尼祿初期的謀士是塞內卡。塞內卡出生於極端保守的家庭,他所作的一切,都是要引導舊日的學生走奧古斯都的老路,就是,一切保留原樣,絲毫不觸動貴族的金融和特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巧妙地對自己所鼓吹的政策進行了包裝,大肆吹噓摒棄物質財富、物慾的道德說教,宣揚所謂的簡樸生活。而他自己的行為中卻看不到他所鼓吹的道德:他大量囤積財富,不僅放高利貸,還是一個遺產盜竊犯。塞內卡今天的好名聲,主要得力於擁護基督教的歷史描述:基督教喜歡他,是因為他的哲學思想中包含著一些符合基督教倫理和神學的觀念。儘管塞內卡對早期的尼祿影響巨大,基督教的史學家還是把尼祿執政初期的罪行都歸罪於尼祿一人。

在法律領域,尼祿採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對爭端的處理非常謹慎,作判決時多方考慮,並且把判決理由整理成文。西元56年,他下令禁止總督們舉辦角鬥士和斗獸演出,從而斷絕了官員們勒索民眾錢財的一條路。西元58年,尼祿開始與元老院拉開距離,他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依靠千方百計維護自己的特權和巨大財富的社會上層,不可能實現什麼社會保障政策。為了救助貧困的平民階層,他增加了貨幣流行量,與此配套的是大興土木工程,希望以此給經濟帶來新的動力,羅馬的火災在這方面也給他提供了一個良機。

反對暴力的尼祿

尼祿對戰爭和軍事不感興趣,從來沒有接管軍隊的指揮權,在對外政策上採取以外交影響和恐嚇為基礎的防禦戰略。

尼祿執政初期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不列顛邊境的不安定。起初,他想完全放棄不列顛,但是還無力與好戰的元老院抗爭。不列顛獨立運動被鎮壓之後,羅馬帝國帝國所面臨的選擇是,是採取報復還是和解政策。尼祿下令對不列顛採取和平政策,重建不列顛,不列顛實現了謹慎而有效的羅馬化。

外交上的另一個衝突是與帕提亞(安息)無休止的爭端。這兩個同樣強大的帝國中間是亞美尼亞,兩大帝國都把亞美尼亞看成自己的勢力範圍。當帕提亞國王把自己的兄弟任命為亞美尼亞國王時,羅馬堅決不同意。為了避免長期的鬥爭,尼祿還是想承認這位國王,前提是,新國王要由羅馬皇帝加冕,從羅馬帝國手裡獲得主權。帕提亞起初不同意這種解決辦法,經過一系列的打鬥,帕提亞最後還是妥協。尼祿在為新的亞美尼亞王加冕儀式的最後,為了表示帝國邊境的平安,下令關閉雅努斯神廟的雙門——在整個羅馬帝國的歷史上,只有三位皇帝曾經因為國泰民安關閉這座神廟的雙門。但是,一位喜愛和平的皇帝並不受元老院的歡迎,因為,只有戰爭時期才能發大財。

尼祿從開始執政就有一個原則:寧要外交不要戰爭,只有在為了維護帝國的尊嚴和帝國邊境的安穩而不得已時才採取戰爭手段;寧要探險不要佔領,只有不需要流血時才實行佔領。他的這種行為方式只有在自己突然害怕或感覺受到威脅時才發生改變。他不是嗜血如命的暴君,比如,是他禁止了角鬥士的生死決鬥,即使角鬥士是被判了死刑的,而死刑他也不輕易判,而是只有在絕對不可避免是才判。

尼祿作為藝術家和賽車手

最受當時的人恥笑的是,尼祿公開作為藝術家和賽車手登場。他有極強的自我表現欲是肯定的,但是,尼祿公開登場還有政治和教育目的:他試圖在羅馬帝國掀起一場文化革命。現代研究中有些學者認為,尼祿的創新性工作在當時太超前,只能失敗。尼祿的意圖是,用希臘文化來使羅馬帝國的習俗文明化。當時的羅馬帝國尚武,藝術活動與兵役和打仗相比根本就不算什麼,而尼祿親自登場參與藝術活動,試圖向民眾顯示,參與藝術活動不是丟人的事,也不受階級的限制。

尼祿作為藝術家首次登場,是在登基十年後。可以說,他用了十年的時間來為新文化創造條件。他的這一舉動並非完全是自戀的表現,而是長遠打算的結果,不然,他也不會把自己的表現欲壓制十年之久。儘管尼祿為他的文化革命作了長時間的準備,但是,他想要帶來的革新從一開始就受到了貴族和知識界的強烈反對。他所倡導的,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廷風格,充滿美感、優雅、自嘲、懷疑、性感,不是不道德,而是超越道德,無論什麼內容都是質疑和討論的對象,這種新風格,對塔西圖斯來說是「值得蔑視」並「丟人現眼」的。

尼祿的罪行

後世給尼祿安置了許多罪名,仔細看下來,尼祿所作的事中只有兩件是真正的犯罪:謀殺自己的母親和妻子。

塔西圖斯記載說,尼祿謀殺了他的前任並繼父的親兒子 Britannicus,說尼祿和他一起吃飯時給他下了毒。從各方面來看,這個「史實」是塔西圖斯眾多的捏造之一。所有非羅馬的史料都沒有說Britannicus 是被尼祿毒死的,而一系列的理由可以說明尼祿的無辜。尼祿時期,關於皇位繼承還沒有任何法律規定,而尼祿,從母系來看屬於皇族,同時又是前任的過繼子,從法理上來講不是皇位盜竊者。塔西圖斯說,Agrippina 與 Britannicus 結盟,共同反對尼祿,要讓 Britannicus 登上皇基。如果塔西圖斯的說法屬實,那麼 Agrippina 是自己找死,畢竟是她自己讓人幹掉了 Britannicus 的父親。此外,這個時候的 Agrippina 還有能力控制尼祿,正在權力的高峰,還不會反自己的兒子。再有,羅馬人當時還沒有毒性發揮那麼快的毒藥。更重要的是,17歲的尼祿從心理上講根本就無力犯這樣的罪:連在死刑判決書上簽字都能讓這個小青年噁心半天(尼祿簽署第一份死刑判決書時說:「我要是不會寫字該多好啊!」),更不用說讓他給人當面下毒。就在 Britannicus 死前不久,尼祿還準備為了一個情人放棄一切,權力對他來說還無所謂。Britannicus 從小患有癲癇症,從塔西圖斯的描寫來看,他很有可能是因為癲癇症發作而死。

尼祿弒母,是一場出於政治原因的謀殺。Agrippina 的權利慾和控制欲極強,不惜幹掉所有與自己不和的人,這對尼祿的懷柔政策是一個極大威脅,而尼祿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逐漸不再服從母親的控制。在尼祿與元老院發生爭執的時候,Agrippina 成了心懷不滿的元老的帶頭人,試圖獨攬大權。當時正在與 Agrippina 爭鬥的塞內卡強烈要求尼祿除掉 Agrippina。尼祿試圖與母親和解,未成功,終於在塞內卡的督促下動手:通過航海事故沒有殺掉 Agrippina,尼祿最後以圖謀暗殺罪下令殺死了自己的母親。這一罪行使他終生噩夢不斷。 至於他的妻子 Oktavia,他從來沒有愛過這位被母親強加給自己的女性。西元58年底,他愛上了才女 Poppaea,後者要求正式結婚。Poppaea 懷孕後,尼祿休掉了 Oktavia。為了讓元老院同意他離婚,他造謠說 Oktavia 與一個奴隸有性關係,隨後與 Poppaea 結婚。尼祿沒料到的是,民眾非常喜歡 Oktavia,並因此發生騷亂。尼祿對 Oktavia 的指責開始自相矛盾,最後決定讓人殺掉自己的前妻。

尼祿與 Poppaea 的婚姻據說很幸福。Poppaea 支持猶太人,尼祿對那些在羅馬城內外不斷鬧事的猶太人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西元66年猶太起義爆發後,尼祿派遣了後來的皇帝 Vespasian 前往鎮壓)。西元63年,Poppaea 生下一女兒,但女兒四個月後夭折,尼祿痛苦異常。兩年後,Poppaea 再度懷孕,懷孕期間死亡。有人說 Poppaea 的死,是因為尼祿在她肚子上踢了一腳。這種說法不可信,因為尼祿不僅愛自己的妻子,而且極其希望有孩子。從 Sueton 的描寫中也可以看出,Poppaea 死於懷孕併發症。

羅馬大火與所謂的基督徒迫害

不論是古代史作家還是現代史學研究,嚴肅的作者從來沒有人說是尼祿放火燒了羅馬,但是這並不妨礙許多百科全書把尼祿說成縱火犯。塔西圖斯在其《編年史》第15卷(此卷現存最古老的版本來自西元11世紀)僅僅提到有這樣的謠傳。羅馬失火時,推翻尼祿的密謀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有人散布這樣的謠言以毀壞尼祿的名聲,是可以理解的。塔西圖斯自己認為,這場大火純屬偶然事件,所有當時的作者也認為尼祿是無辜的,即使最初的基督徒作者也沒有把尼祿說成縱火犯。尼祿縱火燒羅馬的說法,是70年後從 Sueton 開始的。大火過後一個世紀,Sueton 和 Cassius Dio 說尼祿面對大火興奮得放聲高歌,而塔西圖斯則寫道,被大火嚇瘋了的尼祿一個人大半夜在火區的小巷裡竄來竄去。

第一個指控尼祿放火燒羅馬的基督徒史家,是西元5世紀的 Sulpicius Severus:

他把可怕的罪責推給了忍受萬般痛苦的基督徒,儘管他們是無辜的。

Severus 的說法,可能被抄書的基督徒塞進了塔西圖斯的作品——基督教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所作的偽造遠遠不止這一個——從此,尼祿在基督教的史書中就成了縱火犯。

羅馬大火爆發於一個充滿攤位和車輛的密集居民區。塔西圖斯寫道:

為了安撫無以安家的居民,他下令開放戰神田地和 Agrippa 建築,下令建造臨時住房,以收留無助的難民,從 Ostia 和相鄰城市運來生活用品,把糧食價格降為3塊(Sesterz;平時價格的1/16)。

這,是一個瘋子的行為嗎?

那麼,是什麼人縱火燒了羅馬?這場火很有可能是居民用火不慎引發的。大火發生時正是盛夏,那時,發生火災是常有的事,尼祿之前,羅馬已經被燒過多次,而尼祿合理重建後,羅馬城就沒有再發生過災難性的大火。

但如果羅馬的大火由縱火犯而起,那麼什麼人可能是縱火犯呢?幾位著名的史學家認為,這場大火是推翻尼祿的密謀的前奏,但是,勇於在滿月夜縱火燒城的,要麼是瘋子,要麼是死心殉教的狂熱分子,而當時的羅馬城並不缺乏這樣的狂熱分子:基督教極端團組的成員。

現代研究已經表明,最初的基督徒和耶穌一樣在熱切等待世界末日的隨時到來,對其中最極端的基督徒來說,尼祿治下風俗自由的羅馬就是索多瑪與蛾摩拉,約翰啟示錄中所說的從海中起來的七頭怪獸,指的就是羅馬。按照啟示錄的說法,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候,羅馬必將遭受死亡、痛苦、飢餓和大火。許多現代史學家認為,這樣的說法對於狂熱分子來說無異於毀滅羅馬的號召。

不論火災是如何發生的,據塔西圖斯的記載,基督徒不僅被捕後供認不諱,而且在被捕之前就已經供認是縱火犯。這樣的行為,只有視榮譽重於生命的狂熱分子做得出來。這些基督徒或許把羅馬大火看成了世界末日將要到來的前兆,從而在殉教的狂想中把火災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但是,也不能排除真有極端信徒縱火燒毀「墮落的落馬」的可能。為了信仰可以獻出一切的人,根本就不怕鎮壓,相反,他們甚至會自己找死。保羅在羅馬書中不就告誡他的主內弟兄們不要挑釁官府嗎?

對於基督徒來說,火是凈化的象徵,將永遠滅掉世界的恥辱,如彼得前書:4:12 親愛的弟兄阿,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 4:13 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或啟示錄:18:8 所以在一天之內,他的災殃要一齊來到,就是死亡,悲哀,饑荒,他又要被火燒盡了。因為審判他的主神大有能力。甚至耶穌也有這樣的看法:12:49 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麽?(路加)

就此,總結現代尼祿研究成果的義大利文化記者 Massimo Fini 在其《尼祿,2000年的詆毀》一書中寫道: 顯然,對於基督、路加和彼得來說,火具有象徵意義(對於約翰這樣中了魔一樣的狂熱分子我不敢保證),但是,頭腦簡單而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大多數基督徒倒是有可能按字面理解這樣的話。

而即使某些天主教作者在這段歷史的問題上也不再完全自信,比如,Ernest Renan 就寫道: 用火摧毀羅馬確實是猶太基督徒的夢想。

當基督徒們公開慶祝羅馬被燒並有基督徒自己招供時,對基督徒的審判就開始了。審判程序嚴格按照特殊的針對縱火犯的法律進行,但因為也有用折磨手段逼供的情況發生(嚴刑對待奴隸是允許的),所以肯定有無辜者受牽連。把基督徒當作異端的猶太人告密,也增加了被控告的人數。當時羅馬大約3000教徒中,被控告的有200到300人,而且不是所有被起訴的人都被判了死刑,而是也有無罪釋放和被判較輕處罰的。死刑的執行方式根據當時通行的法律:奴隸和非羅馬公民通過火刑、喂狗和十字架被處死。

不論怎麼說,把尼祿當作基督徒的第一個迫害者是不公正的。被起訴的基督徒並不是象教會到今天還在宣稱的那樣是因為信仰而被控告,而是因為嚴重的犯法行為,而且,尼祿統治下所謂的迫害基督徒僅局限於羅馬城,也僅僅局限於火災後的一段時間。沒有涉嫌縱火的多數基督徒根本沒受到牽連。在宗教問題上,尼祿一直採取很寬容的態度,但是,羅馬居民認為猶太人和基督徒極端可疑:他們認為基督徒同類相食(是指聖餐),熱衷於謀殺嬰兒、宗教性的群交和亂倫,而後世備受基督教稱頌的塞內卡則認為猶太人是「最傾向於犯罪的種族」。

皮索密謀

西元65年早年,一切都顯得平平安安,帝國邊境無戰事,羅馬得到了重建,但是元老院內並不安靜。元老們希望的是完全維護貴族利益的皇帝,而尼祿並不想隨他們的意。於是,一些元老聚集在新貴族皮索律師周圍,密謀推翻尼祿,塞內卡也參與其中,很有可能他自己想當皇帝。按照密謀者的計劃,尼祿將在 Maximus 馬戲場舉辦的娛樂活動的最後一天被刺殺。一切都已經安排就緒,就在動手前一天,一位密謀者的舉動太過顯眼,整個密謀被揭穿。於是,尼祿宣布羅馬戒嚴,下令搜索密謀者。皮索看到密謀破產,畏罪自殺,塞內卡也被尼祿命令自殺。當時共有70人被告,其中20人被判處死刑,13人被流放,4名軍官被開除,19人被宣告無罪,另有幾個被告的起訴被馬上撤銷。案件完結後,尼祿馬上公開了所有審判檔案。

希臘行

西元66年秋,尼祿前往希臘,並在那裡滯留一年,以實現童年時期就懷抱的夢想。在他以前,從來沒有一位皇帝這麼長時間離開羅馬。此前兩年,他曾經計划到埃及,民眾卻懇求他留在羅馬。這次儘管剛剛揭穿 Vinicianus 密謀,時機並不合適,他還是決定不顧一切去希臘,臨行前,拒絕了元老院傳統的吻別儀式。

這次希臘行要成為尼祿的希臘化文化革命的高潮,滯留時間長是為了顯示帝國對東部地區的重視。尼祿自己作為藝術家登場,開始於 Korfu,隨後在當時最現代化的希臘城市哥林多過冬,次年春夏繼續進行泛希臘賽會,作為皇帝他當然是勝者。回到哥林多後,他主持啟動哥林多運河工程,以更方便貿易。但是這項工程在尼祿死後中止,一直到19世紀末才建造完成,其形式與尼祿的工程師所設計的完全一樣。

西元67年11月,尼祿宣布希臘獨立。在羅馬帝國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省被賦予獨立的地位。希臘的自由沒有造成額外費用,卻換來了東方民族的忠誠。

但是,羅馬的氣氛卻不怎麼好。貴族階層利用尼祿遠離羅馬的機會,而民眾也開始不滿。西元68年1月,尼祿匆忙回羅馬,入羅馬時如同打了勝仗凱旋的軍隊,並且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英國史學家 Michael Grant 認為:

把傳統的血腥的凱旋儀式改用於和平目的,這的確是一項創舉。

這或許可以算作尼祿對後世的啟示:和平的勝利與軍事勝利同樣重要。

尼祿的結局

希臘之行後,尼祿所關注的主要就是藝術和享樂了。西元68年3月,高盧省長官 Iulius Vindex 暴亂的消息傳來。暴亂雖然發生於行省,實際的中心卻是元老院,貴族階層要剷除這個不為貴族利益著想的皇帝,而最終導致尼祿失敗的,不僅僅是他的平民政策,更重要的是他的希臘化文化政策,後者根本不對羅馬人的胃口,甚至支持尼祿的人都認為此舉太過分。

同年4月,西班牙省長官 Galba 加入叛亂行列,自稱是元老院和人民的代表。尼祿派遣軍隊前往鎮壓,Vindex 的軍隊被日耳曼省長官 Rufus 打敗。

但是,這時候尼祿已經遠離了現實,或許在皇帝的義務和藝術家的天賦之間搖擺不定,總之,對自己的對手反應不堅決,其他還在搖擺不定的行省長官也陸續加入反叛行列,尼祿所面臨的對手不再僅僅是貴族和知識分子,而是也包括了軍隊的一大部分。

最後,禁衛軍也放棄了他。有人兩邊傳謠言,對尼祿說軍隊已經全部叛亂,對禁衛軍長官說尼祿已經逃跑 —— 一切都是謠傳。但是,Galba 被宣布為新皇帝,尼祿自殺身亡,時年30歲。

尼祿年表

西元37年:尼祿於12月15日出生於 Atium,本名Lucius Domitius Ahenobarbus,其母是小 Agrippina,其父是Gnaeus Domitius Ahenobarbus。

西元39年:Agrippina 因謀反被皇帝Caligula 流放,小 Lucius 由姨媽 Domitia Lepida 撫養。

西元40年:尼祿喪父。

西元41年:皇帝 Caligula 被謀殺,Claudius 成為新皇帝,Agrippina 被召回。

西元48年:Claudius 指使人謀殺自己的妻子 Messalina。

西元49年:Claudius 娶 Agrippina 為妻,塞內卡被聘為12歲的 Lucius 的老師,Lucius 與 Claudius 八歲的女兒 Octavia 訂婚。

西元50年:Claudius 收 Lucius 為繼子,後者改名為尼祿。

西元53年:尼祿與 Octavia 結婚,第一次登台演講。

西元54年:Agrippina 毒死 Claudius,10月13日,尼祿登基成為新皇帝。

西元55年:Claudius 的兒子 Britannicus 死亡。與帕提亞的戰爭開始。

西元58年:稅收改革。尼祿建議取消所有的間接稅,被元老院拒絕,尼祿僅僅得以採取幾項意義深遠的措施。

西元59年:Agrippina 被謀殺。尼祿計劃的以希臘文化改造羅馬習俗的文化革命開始成型。青年賽會舉辦。

西元60年:不列顛起義。第一屆尼祿賽會舉辦。

西元61年:與貴族階層矛盾激化。

西元62年:塞內卡要求辭職。尼祿休掉 Octavia,與 Poppaea 結婚,隨後 Octavia 被謀殺。羅馬軍隊在 Randeia 被帕提亞打敗。

西元63年:尼祿與 Poppaea 的女兒 Claudia 出生,4個月後夭折。亞美尼亞國王 Tiridates 臣服於羅馬帝國;與帕提亞締結和約。不列顛起義被鎮壓,尼祿命令軍方採取和平與和解政策。

西元64年:貨幣貶值。尼祿在那不勒斯首次作為琴手登台演出。7月19日,羅馬大火,基督徒被起訴。羅馬重建,尼祿開始大興土木,首先是建造公用建築。

西元65年:以皮索為首的貴族謀反。塞內卡被逼自殺。第二屆尼祿賽會。Poppaea 懷孕期間死亡。

西元66年:審判極端保守的 Thrasea Paetus。尼祿娶 Statilia Messalina 為妻。猶太起義開始。亞美尼亞國王 Tiridates 行程八個月後到達羅馬,尼祿為之加冕,雅努斯神廟雙重門關閉。Vinicianus 謀反失敗。尼祿前往希臘。

西元67年:尼祿參加泛希臘賽會,開建哥林多運河,宣布希臘獨立。

西元68年:匆忙返回義大利,像慶祝戰爭勝利一樣慶祝藝術的凱旋;計劃派遣探險團前往中國。Vindex 在高盧起事,西班牙的 Galba 加入叛亂。Rufus 大敗 Vindex 於 Vesantius,Vindex 自殺。Tigellinus 不再支持尼祿,Nymphidius Sabinus 歸順 Galba。6月9日,尼祿自殺。

後記

本帖主要內容由一位德國網友根據義大利文化記者 Massimo Fini 的《尼祿,兩千年的詆毀》,慕尼黑,1994年,以及

Grant, Michael, La renaissance du Christianisme, Paris 1955.

Levi, Mario Attilio, L"Impero romano, Mailand 1967; Nerone e i suoi tempi, Mailand-Varese 1949.

Renan, Ernest, L"Anticristo, Paris 1873; San Paolo, Mailand 1965 等資料整理而成,原文見http://www.humanist.de/

本人此次整理時對個別地方有增刪。 尼祿這位與平民聯盟、愛好和平勝於戰爭的皇帝,如果不受塔希圖斯這樣的人喜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被一個把真理、公義、和平掛在嘴邊喋喋不休兩千年而且還有「聖靈」保駕護航的宗教當作所謂的敵基督咒罵兩千年,這就不得不讓人「詫異」了。

尼祿並非完人,比如廢黜原配之後的兩次婚姻都是奪人之妻,算不上光彩,或許他根本就不是當政客的料,儘管如此,把他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冤枉的政客,應該說並不過分 —— 歷史上還有哪位為平民著想的皇帝受到過他這樣的歷史待遇、並作為敵基督「遺臭萬年」嗎?

尼祿的名聲敗壞,當然與塔西圖斯和 Sueton 有關。但是,羅馬帝國歷史上的混蛋皇帝不止他一個,他也不是唯一一個在位時羅馬被燒的皇帝,也不是唯一對親人下毒手的皇帝,比如為基督教橫行兩千年打下政治基礎的康斯坦丁皇帝,論渾並不比尼祿遜色多少,而且,這位為三位一體怪論定下基調的皇帝臨終居然受了亞留斯異端Nikomedia 的 Eusebius 所施的洗禮。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基督教歌頌康斯坦丁,將其稱為「大」。

可以說,尼祿臭名遠揚,首先應該歸功於基督教兩千年不遺餘力的污衊詆毀。基督教這麼做,目的是維護謊言:一方面維護基督教從一開始就受到羅馬帝國的迫害的謊言,另一方面維護兩位大使徒保羅和彼得在羅馬殉教的謊言(關於保羅在羅馬殉教的謊言參見:保羅遺骨的發現或:能蒙就蒙;彼得也沒有在羅馬殉教、甚至沒有到過羅馬,在神學界也早有闡述,參見:【真實amp;謊言】彼得之墓)。


商紂王的罪過,剛開始是六條,而且有一些今天看起來還不是罪過的改革行為也被算成了罪。後來就變成了10條,再後來就變成了70條。最開始說他酗酒,後來不過癮,改成酒池,再後來,改成了酒池能行舟,再再後來,就變成了男女裸逐其間……等到明朝的時候,你看封神演義,看那些繡像,那紂王簡直就是全世界一切邪惡的化身了。尼祿呢?反正塔西陀筆下的羅馬皇帝都差不多一樣暴虐,這也奠定了今天人們看待那一段歷史的基調。艷情、血腥、荒淫、鋪張、浪費等等。而現在關於古羅馬的影視作品還原最多的就是上述這些內容,要不然這一部關於古羅馬的電影就會毫無賣點。然而尼祿,很不幸,他就是這個爆發點,歷史需要反面教材,那就由焚毀羅馬城的文藝青年尼祿來擔當吧!

畢竟那個年代的道德觀和今天太不一樣了。


余來看看哦~


招盪的黃金劇場


可憐的藝術家。

善惡觀薄弱的當權者。

基督世界暴君的背鍋俠。

蹩腳的皇帝。


「……隨著倉皇的馬蹄聲而猝至的是暴君尼祿刺死宰相的密旨。

培德魯尼阿斯閑閑笑道:

「他遲了一步——快去回復皇上,說,培德魯尼阿斯最後的一句話:尼祿是世界上最蹩腳的詩人!」

尼祿中此一箭,活著也等於死了——因為他從來自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詩人。

脈管又放開,盆中淡絳的液體徐徐轉為深紅。

靈魂遠去,剩下白如雲石的絕代韶美的胴體。

他的著作亦零落散佚。

他所遺贈的餐具在我手邊。

有人嗤笑了:

「你竟像古羅馬人那樣一飲一啄?」

我說:「都要象你那樣生吞活剝才算現代派么?」

瞧這些現代的小尼祿。 」

——選自《遺狂篇》 木心


他愛彈七弦琴 讓我不自主的聯想到愛彈四弦琴的虵


一個四不像,不是個好皇帝更不是所謂的藝術家,任性的孩子,為所欲為的智商


紅saber


嗯。

耶教的終身黃金鑽石VIP背鍋boy

殺妻狂魔之二(第一個是亨八)

帝國的人氣愛抖露

拖油瓶2.0

羅馬皇帝里最差勁的一屆

由於各種原因(DM刑,耶教一類)至今生平是個謎

感覺他hin可愛?!!

胸比亞瑟大【走開

其實真的很可愛??接受了這種設定就會覺得他是個很有趣的胖子【去死


帕提亞皇帝擦拭弓弦,我們的皇帝擦拭琴弦


不覺得尼祿是暴君,感覺這個人是個頑童,和明武宗很像。

我其實還很同情他,歷史上那場大火雖然傳言是他放的,但顯然都是污衊,火災後的事他也處理得不錯


尼祿的很多所謂的殘暴的記錄都是由基督教完成的,歷史上尼祿是很排斥這群神棍騙子的,可他沒想到千百年後,這群神棍卻控制了整個西方世界的話語權。所以在這些歷史記錄里會摻雜明顯的污衊以及不實的內容。很多關於尼祿的傳聞前後邏輯都匪夷所思,更不能理解整個事件的發展的方向都十分詭異。再加上,那個時代元老院掌權,有過刺殺皇帝的前科,而且紛紛給各個皇帝都套上了奇奇怪怪的罪名,所以這些歷史的真實性真的不高。


尼祿是羅馬帝國由史以來最暴虐的皇帝,親手殺死了自已的母親,還為了造自己的"王宮"火燒羅馬城,陷害基督教徒,最後因為自己的士兵殺進王宮後自殺了。


推薦閱讀:

古希臘羅馬時代是否存在官本位與爵本位共存的官制體系?
為什麼說「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羅馬軍團真的到過中國嗎? ?
看完美劇《羅馬》我想問一下,羅馬貴族的那麼奢靡的生活。他們的收入來自那裡?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羅馬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