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蘇打綠青峰的作詞?
【蘇打綠】【你心裡最後一個】歌詞
作詞:吳青峰作曲:吳青峰眼著溶解的雲,緩慢地開綻,碎裂的時間,滑著傘沿打下。
戰爭歇在心裡,祈禱披蓋一場綿-綿。寂寞都霧了。空蕩蕩的舞台上,孤單單的指揮家,在你面前演一場,我曾懷疑是幻象。藥水請蕭邦地擦,-謊言請李白地講,在你手裡睡一下,帶著暖心的傷,結痂。耳著凝結的雨,倒帶地升華,共鳴的時間,枕著故事而上。場景醒在睡里,預言沖刷一片朗-朗,溫柔都亮了。紅通通的月亮下,暖烘烘的燕尾床,在你面前扯了嗓,我也脫掉了害怕。
快樂請煙火地嚷,-憂傷請汪洋地放,在你心裡睡一下,生著微笑的花,帶傷。沉甸甸的寧靜上,輕飄飄的精靈光,趕走失眠里的羊,不需為幻象害怕。聲線就青鳥地唱,-腳步就落葉地踏,在你笑里睡一下,結著守護的痂,生花。躺在海的眠床上......你在眼前......歌詞給人的感覺很出奇不意
天馬行空的「蘇打詞」
——淺析吳青峰用詞的修辭藝術
(這是篇畢業論文。。出處畢業論文之淺析吳青峰用詞的修辭藝術)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由於媒體平台的強勢,流行歌曲歌詞已成為現今流行度與能見度最高的文字。如今很多初高中語文老師充分利用這一現象,採用寓教於樂的方式,開始將流行歌曲歌詞編入考題。這一舉動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而也引起了語文教材編訂組的高度重視。台灣地區是流行音樂的重鎮,台灣的優秀作詞人不勝枚舉,優秀歌詞作品更是層出不窮。近來,已有不少優秀歌曲作品被選入台灣的語文教材。繼周杰倫的御用詞人方文山後,台灣又出現了一位音樂創作才子。他的歌詞作品因為用詞生動鮮明,已經幾度入選台灣國中國文修辭學教材。他就是台灣獨立音樂團體蘇打綠(Sodagreen)的主唱——吳青峰。
一、吳青峰與「蘇打詞」
蘇打綠(sodagreen)是台灣的一個獨立音樂團體,於2001年由國立政治大學的學生組成,2003年時確立了現在的六人陣容。這樣一個高學歷的樂團,帶著一種台灣年輕樂團中罕見的早熟態度和技術,成為了各種音樂獎項的常客,也成就了音樂史上的奇蹟,就連由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和張震岳組成的「縱貫線」樂團也自稱是為打擊蘇打綠而來。
就像周杰倫離不開方文山一樣,蘇打綠也離不開吳青峰。吳青峰不僅是樂隊的主唱,更是樂隊的靈魂人物。這位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高材生,唱作俱佳才華橫溢。在組建樂團之前,青峰就有不少作品獲獎。自出道開始,蘇打綠所有發表歌曲皆為其團員所創作,而其中高達百分之九十的歌曲都為青峰所創作。除此之外,青峰還為陳奕迅、張惠妹、劉若英等二十來位明星創作了三十幾首歌曲。青峰寫的歌詞,沒有刻意的落筆,沒有虛偽的訴求,但卻極其真誠與善良,就像飛鳥忘神地跳芭蕾。樂界親切地將他創作的歌詞稱為「蘇打詞」。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如日中天的蘇打綠吸引了數以千萬計的「蘇打粉」。他們在狂愛著蘇打綠音樂的同時,也被「蘇打詞」的天馬行空所困惑。在蘇打綠百度的貼吧上,經常會出現眾多粉絲熱烈討論蘇打綠歌詞意思的帖子。他們甚至還在互聯網上進行「蘇打綠最難懂的歌曲票選」活動。可「蘇打詞」就是這樣,儘管難懂,卻又讓歌迷越來越愛,甚至欲罷不能。
就是這樣,以蘇打綠為代表,更確切地說,是以青峰的歌詞創作為典型的流行風,正以「似懂非懂」的獨特方式走紅。年輕粉絲趨之若鶩,卻也疑惑不解。看不懂的「蘇打詞」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接下來,本文就從修辭學的角度出發,根據吳青峰的用詞特點,去探析「蘇打詞」的修辭藝術,揭開「蘇打詞」陌生化的面紗。
二、「蘇打詞」的陌生化用詞
品蘇打綠的音樂,就像喝下一杯不知名的蘇打,很清淡地,卻在吞入之後讓泡泡打不停的嗝。「蘇打詞」也正是這樣,清新而神秘,陌生而又無力抗拒。「蘇打詞」之所以陌生化,這主要得歸功於吳青峰用詞的特點。在唱片市場不景氣的現狀下,青峰不會受太多市場包袱的束縛,他索性掙脫枷鎖來創作,所以他的個性更張揚,創作更自由。譬如,如果他要表達「雲是飄的」的意思,他可能會寫成「雲是跳的」。剛開始聽會不習慣,但仔細對照,你就會覺得有意思,「飄」和「跳」都可以用來形容雲的「動」,但顯然,後者更有味道。
在「蘇打詞」里,吳青峰擅長拆解語言使用的慣性,他總是用俏皮的叛逆來不斷挑戰人們的語言習慣。他通過運用轉類、移就、拈連、借用、析詞和雙關等一系列修辭格,以達到「陌生化」的效果。
(一)轉類——活用詞語的語法性質
根據上下文表達上的需要,特意讓詞性發生臨時變化,起到它平常所起不到的作用,這種變化詞性作特殊使用的修辭格,我們稱之為轉類。吳青峰是詞性活用的高手。在他的歌詞中,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三者的詞性可以隨意自然的轉換,如下所示:
例1:《他夏了夏天》 ——專輯《夏·狂熱》
例2:我們受難時候的苦痛/來自於他的享受 ——《御花園》
例3:夠尖銳了嗎/看我的疤/用溫柔包覆勇敢/給喘息的你笑臉 ——《這天》
例4:一滴苗/如何綠出一池果/或一首我/不忘記最初就不怕以後 ——《一千座噴泉》
例5:殘留的夜蹄/在稀薄中消失盡/無私的天真/在煙雲中消失盡 ——《日光》
例6:保留你貓咪般的舉動/丟掉你坦克的面容 ——《嬉戲之後》
例1中,《他夏了夏天》是蘇打綠最新專輯《夏·狂熱》里的一個歌名。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這個歌名時都會覺得新穎並表示不能理解。這是因為吳青峰在這裡巧妙地運用了轉類這一修辭格。歌名里第一個「夏」字較第二個「夏」字而言,詞性有了明顯的轉變,由原本的名詞轉化為動詞。這裡「夏」字的活用主要是為了烘托整個夏天躁動的氣氛,渲染這張專輯狂熱的氛圍,這可謂是神來之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例2中的「享受」本是動詞,在此處活用為名詞,指的是國王窮奢極欲的生活,與平民百姓的「苦痛」形成強烈的對比。
例3「給喘息的你笑臉」的「喘息」,原是動詞,此次轉化為形容詞,用來修飾「看我的疤」後受驚嚇的「你」。而這句歌詞里的「溫柔」和「勇敢」,則跟例5中的「稀薄」和「天真」一樣,都是形容詞轉化為名詞。這使得整個句子的描述顯得簡潔扼要,卻又含藏豐富的語言意蘊。
例4「一滴苗如何綠出一池果」的「綠」原本是表示顏色的形容詞,這裡則活用為動詞,意思是使一滴苗成長成一水池的果子,充分地表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
例6中「坦克的面容」與前半句「貓咪般的舉動」是相互映照的,但青峰在後半句則省略了「坦克般」的「般」,直接將名詞性的「坦克」轉化為形容詞使用。這不僅簡潔明了,還賦予了「坦克」新穎的用法,更形象了修飾了面容的威嚴和兇狠。
在吳青峰的歌詞里,詞語的轉類隨處可見。這不僅打破了詞類的固有羈絆,為詞的活用開拓了新路,還賦予了詞語新的意味和新的情趣。
(二)移就——打破詞語的修飾常規
當描述事物的時候,特意將描述甲事物性狀的修飾語移動過來描寫乙事物的性狀,這種修辭格,我們稱之為移就。移就,是一種頗具特色的修辭格,它可以賦予抽象的事物以可感性,使得呆板的事物形象化、真切化,還可使被描述的事物另生情趣。吳青峰就是通過移就這一修辭格創造出新的文字組合方式,使得「蘇打詞」產生陌生化的效果。
例7:是不是只能通過雙手/愛才會有交直流/我也找不到夠堅強的插座
我身上還有春天的痕迹/塵封的記憶已開始凋零 ——《頻率》
例8:作一場冒險的表演/走過千秋萬歲寂寞的雲煙 ——《藍眼睛》
例9:空的房子/濕的鞋子/髒的襪子/疊滿碗盤的流理台/還有
沒吃完的午餐/沒倒掉的垃圾/就快要枯死的盆栽/還有
空的身體/濕的過去/髒的記憶/疊滿心裡的不愉快/還有
自找的麻煩/吃不完的垃圾/就快要悶死的腦袋 ——《I don』t care》
例7中「插座」,原本是比較呆板無趣的事物,可是「堅強的插座」則立馬讓「插座」活了過來,使其充滿生氣。「記憶」原本是比較抽象的東西,運用移就寫成「塵封的記憶」,就變得比較容易感知,給人以厚重悠久的感覺。例8「雲煙」本是無情之物,而「寂寞的雲煙」卻使毫無生息的「雲煙」變得富有感情了,例9則是比較經典的移就現象。青峰在這裡運用了列錦這一修辭格,前半段描繪了一個雜亂不堪的生活環境,後半段勾勒了一個異常糟糕的生活狀態。前半段中,「空的房子」、「濕的鞋子」、「髒的襪子」都還是通常的用法,可到後半段就演變成了「空的身體」、「濕的過去」、「髒的記憶」。此處「空」、「濕」和「臟」的修飾對象發生了改變,從具體可感的「房子」、「鞋子」、「襪子」到抽象概念的「身體」、「過去」、「記憶」,使得抽象概念的事物具體可感。這正是移就的魅力所在,也是「蘇打詞」的魅力所在。
(三)拈連——緊扣詞語的描述效果
當並提甲乙兩種事物的時候,故意將只適用於描述甲事物的動詞也用來描述乙事物。這種修辭,我們稱之為拈連。張弓教授在《現代漢語修辭學》中,稱它為連物,即將兩處原本不相干的事物用同一個動詞,將它們連接起來加以描述。
拈連,這是青峰所擅長運用的另一修辭格。它與移就有一定的相似處,都是挪用詞語去描述另一個不相干的事物。但是移就所挪用的只限於名詞和形容詞,在句中作定語。而拈連則是挪用動詞,在句子中作謂語。因為拈連是用一個動詞同時描述幾個事物,這就使得「蘇打詞」句子緊密相連,語義關聯。氣勢貫通。
例10:看天國/看快活/看眼角耳際開出花朵
看遨遊/看沉默/看飛過天堂人間生的耳膜 ——《飛魚》
例11;時間往前沖/衝散了你和我/衝散心跳脈搏/回憶寄放窗口
握你的左手/散落在我手中的是溫柔
曾經給你太多/傷心過後總會寬闊
握你的溫柔/散落在我心中的是錯過
我需要寂寞來撫摸/雨季中百花凋謝過後的沉默 ——《左邊》
例10中青峰用一個「看」字描述了六種不同的事物,描寫了「飛魚」在飛翔的過程中所看到的事物。因為這首歌的基調是建立在青峰浪漫主義的想像上,所以第一個「天國」相對於之後的「快活」「花朵」「遨遊」「沉默」「耳膜」而言算是寫實的,而「天國」後的則都是概念抽象的事物,算是寫虛。但是用「看」字來連接,則又將它們具體可感化了。「看」字的拈連還使這個句子前後語言連貫緊湊,簡潔明快。
例11中有三個「沖」字,第一寫「時間」的逝去,用「沖」字形象生動;第二寫「你我」的離散,是被時間所產生的距離給衝散的;第三寫「心跳脈搏」的變動,則是由於離散所產生的思念之情,使得心跳脈搏都紊亂了。這三個「沖」字,使得這三個句子環環相扣,在句子的結構和語義上都產生了密不可分的相承相關的統一關係。另外的兩個「握」字,先握的是「左手」,後握的是「溫柔」。「溫柔」是在與真真切切的「左手」握過後殘留在手中的抽象事物,這也是青峰真正想描繪的事物。它深刻地表達了離散後的濃郁的思念之情以及空虛的寂寞之意。
(四)借用——開拓詞語的使用範圍
有些詞一反往常的習慣用法,從一個通常的使用範圍,被挪用到另一個新的使用範圍。對於詞的習慣用法來說,詞的挪用是一種創造性的運用。這種修辭格,我們稱之為借用。
青峰就經常通過借用這一修辭格,打破一般用詞的常規,帶來新穎、生動以及某些特有的清新意味,或者乾脆賦予這個詞以新義,使得這些被借用的詞,別生趣味,另開洞天。
例12:當你看我的瞬間/我甘願擱淺沒有抱怨 ——《漂浮》
例13:看天空里浮雲悠遊/羨煞了我的不自由 ——《頻率》
例14:冷血的手/種起大廈高樓/森林被扛走
土地的脈搏/戴上手銬大鎖/日開始不落 ——《狂熱》
例12「擱淺」的原意是指船隻進入水淺處,不能行駛,比喻事情遭到阻礙而中途停頓,一般用來與「輪船」、「工程」、「計劃」等無生命的事物搭配。而在此處卻被借用來與活生生的「我」搭配,這表現出了「我」的痴迷,只因你的一眼都會願意停止手上正在進行的任何事情。例13「悠遊」表現的是一種怡然自得自由自在的狀態,描繪的對象通常是人或者動物。青峰在這裡挪用來描繪「浮雲」,人與雲的對比,強烈地突出了我對自由的羨慕之情。例14中的「種」和「扛」這兩個字借用得恰到好處。按常規,高樓只可能「造起」,森林也只能被「移走」,但如果這樣表達就太平庸了。因為前面提到了「怪手」,所以後面的「種」和「扛」頓時就將字句中的魔幻意味加強了。
(五)析詞——分離詞語的結構形式
為了表達的需要,故意改變詞或成語內部固定的結構關係,以達到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的修辭格叫析詞。根據辭彙規範化的要求,一般的詞語是不能隨便拆開其結構關係的,隨便拆散結構便可能犯生造詞的語病。但是作為一種修辭手段,臨時拆散其結構以適合特殊的語境這是允許的,是符合修辭學要求的。在「蘇打詞」中,根據青峰析詞的方法,可將它們分為以下三類:
1.隔離法。即在合成詞或成語中間插入別的詞語,故意把它的結構拆開。
例15:是誰說生活生來就要活/是誰說難過還一定要過 ——《飛魚》
例16:無數饑渴的瞳孔/比月還要亮
自我滿足的慾望/比夢還要想 ——《掌聲落下》
例15中在「生活」中插入語素變成「生來就要活」,另類的詮釋了「生活」的真諦。但青峰在這裡採用的是反問的手法,否定了這一詮釋,體現出了他的叛逆不羈。例16則用隔離法隔開了「月亮」、「夢想」這兩個詞,形雖隔離,卻使得這兩個詞的意思更加到位,也更好地修飾了「瞳孔」和「慾望」。
2.顛倒法。即把複合詞或成語的構成成分的順序顛倒過來。
例17:誰能唱出柔軟清晨天使歌聲/在著火的戰場北討南征 ——《相對論 Ⅳ》
例18:你在那窗口皺眉頭談地說天/我這裡脈搏連傷口都不好受 ——《OH OH OH OH》
「南征北討」一詞出於元朝朱凱《 昊天塔 》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時,南征北討, 東盪西除 ,到今日都做了一場春夢也」。青峰在例17中將它顛倒為「北討南征」,主要是為了和「天使歌聲」押韻,保持歌曲的連貫流暢。「談天說地」一詞出於元朝鄭德輝《玉桀登樓》第二折:「說地談天口若開,伏虎降龍志不改」。青峰在例18中卻將它顛倒成「談地說天」,更加形象地描寫了「你」漫無邊際的隨便談論。
3.拈用法。即從複合詞或成語中拈出一個或兩個語素來獨立使用。
例19:雨滴在滴/月亮在亮/形成意義/落在掌心 ——《符號》
例20:過去一直去/未來一直來/只有現在 ——《近未來》
例19從「雨滴」和「月亮」這兩個詞語中分別拈出「滴」和「亮」獨立使用,使這兩個靜態的名詞變得活潑動感。例20則分別拈出了「過去」和「未來」的「去」和「來」,表達了昨日已逝去,明日何其多的感慨,頓生產生了鞭策警勵的作用,告訴人們該活在當下享受現在。
青峰就是用析詞這一修辭格,在舊詞語的基礎上翻新出奇。扭轉了慣用思維的方向,變熟為生,化腐朽為神奇,且有言約義豐之效。
(六)雙關——增加詞語的言外之意
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語音或語義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同時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說這個意思,實際上說另一個意思,而另一個意思才是說話者的真意所在。這種修辭格叫雙關。根據雙關的構成條件,可將雙關分為兩種:
1.語義雙關。即利用詞語的多義性構成的雙關。
例21:春立下分際的標竿時/我作了一個夢
我夢見我竟然變成了人/走到草原上/看著自己飛來飛去
雨水沾濕了翅膀/卻讓花香更清明 穀雨雖然寒冷/卻讓鮮艷的顏色更磅礴 ——《各站停靠》這是「蘇打詞」中運用雙關的一個典型例子。《各站停靠》是青峰化用《莊周夢蝶》的典故創作的一首歌曲。歌中營造了夢境悠遠的意味,充滿古典韻味,歌詞文藝而不刻意,於簡約中見深刻。乍一看例21的歌詞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可當你慢慢地揣摩後就會發現青峰的言外之意。用「清明」來修飾「花香」,一開始只會覺得是簡單的移就,可再聯繫上下文後,就會再發現「雨水」、「穀雨」和用析詞修辭格的「春分」,而這些都屬於二十四節氣。青峰將四個節氣巧妙地隱藏在這裡,不僅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時間的流動,還體現了他博學多才的一面。
2.諧音雙關。即利用詞語聲音相同或相近的條件構成的雙關。
例22:《蟬想》 ——專輯《夏·狂熱》
《蟬想》是蘇打綠最新專輯《夏·狂熱》里的一首歌,歌曲用夏蟬作為主意象,引用了蝴蝶夫人的故事,寫的是一個愛情背叛者的自我審判。「蟬想」與「蟬響」、「殘想」音似,青峰其實就是通過一個「蟬想」表達了「蟬響」與「殘想」雙重意思。所謂「蟬響」,它之於夏就如同玫瑰,噴泉之於春一樣是構成夏意境不可或缺的元素,表達的是一種只在瞬間以狂嚷以示存在,而不顧過去未來,活在當下的感覺。所謂「殘想」,則是關於蝴蝶夫人愛情悲劇的殘想,表達的是對愛欲與背叛問題的探討。
雙關能含蓄地表達情感,還能顯示精妙的文采,是青峰在表情達意時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因為雙關指物借意,有弦外之音,這也使「蘇打詞」顯得朦朧曖昧。
三、餘論
吳青峰在歌詞創作過程中,充分運用修辭手法,跳脫詞語使用的局限性,創造性地組合文字。他用轉類活用詞語的語法性質,用移就打破詞語的修飾常規,用拈連緊扣詞語的描述效果,用借用開拓詞語的使用範圍,用析詞分離詞語的結構形式,用雙關增加詞語的言外之意。通過這六個修辭格的綜合運用,青峰才得以成功地營造出「蘇打詞」陌生化的氛圍,創造出別具一格的「蘇打詞」。當然,「蘇打詞」除了陌生化用詞之外,青峰獨樹一幟的描繪,行雲流水的句式以及和諧流暢的韻律也都值得我們去推敲、去研究。
綜上所述,歌詞作為一種韻文體是隨時代的變遷不斷進步的,年輕人都有不服上一代人的「傳統」。特立獨行的吳青峰就用「反傳統」的修辭手法創造出了天馬行空的「蘇打詞」。這是當今流行音樂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未必是最好的,但對它的探索絕對是有價值的。「蘇打詞」的出現讓人們重拾對流行音樂歌詞的關注和重視,讓人們再次認識到歌詞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藝術形式,是修辭運用得最廣泛,最活躍的領域。可以說,吳青峰用「蘇打詞」開闢了一個新的歌詞時代!他是一個靠靈感更多,不太依靠技巧的人。
觀察他的作詞,基本是給自己樂團的作品比給別人的作品好得多。也不排除很多給其他人的歌詞是壓箱之作。另外,對自己作曲的人來說,很難討論作詞水準的高低。你可以說他寫散文詩的能力還不錯,但作詞是否厲害,這個比較難討論。就好比你說李宗盛寫詞很厲害,但很多是他寫歌詞先,再編排旋律的,那種厲害是陽謀,不是單純這種技藝的厲害。當然李宗盛自然是比吳青峰厲害多了。--------------------------P.S. 作詞的功夫遠遠超出了修辭。絕望中尋找希望。
不太懂得好的作詞,但是好詞肯定要配上好的曲子。青峰自己作詞作曲,一手包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體驗:在一片寬闊的水域前面,坐上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甚至,有些時候,情緒特別低落,站幾分鐘,吹吹風,眼睛就會紅。
我在杭州讀書,過段時間就會去西湖轉悠,主要的據點還是在北山街往上,最遠到西湖國賓館。站在北山街附近的湖邊,有著濃濃的梧桐樹,那時候,我還沒聽過這首《是我的海》否則,我還真是會腦子裡補很多《是我的湖》(笑)
很多人可能覺得,西湖就是湖水,水還臭,但是西湖邊還有樹,還有山(寶石山、玉皇山)。那天杭州下大雪,寶石山上都是白白的一片,太美,無法形容。坐在西湖邊,不管多少東西裝在心裡,不說全部,起碼一大半都能平靜下來。不管有沒有波浪,起碼水是平的,心也平了。所以,青峰的詞,不是無病呻吟,是言之有物,很多人都能明白其中的「感慨」、「無奈」、「害怕」、「依賴」、「沉默」與一點點僅存的」溫暖「。
自己的故事,太卑微,雖然在心裡起了波瀾,但還是讓它平靜下來吧,別提起。燈塔看看就行了,不是非要爬上去的。謝謝青峰!《是我的海》
這些日子以來突然間變成一片空白這段日子是否沉睡中忽然哭醒過來太多意外沒想要勉強我感慨太多困難會讓人害怕看未來你知道我不想離開你知道我有多無奈如果時間一直走得那麼快我怎麼對你依賴是我的海陽光的下午慢慢感染當海不藍飛起的夢想都變塵埃你知道我不想離開你知道我有多無奈如果時間一直走得那麼快我怎麼對你依賴你知道我不想離開你知道我有多無奈如果時間一直走得那麼快我這麼對你依賴淚留出來該怎麼辦是我的海寂靜的下午默默離開海也不藍轉過身不能在重來我多想大聲喊我不想明白我只想唱來一些溫暖在我們心裡不會腐壞
(完)
首先是讀中文系的,其次平常也經常讀些詩歌什麼的,看得出來有很多積累,從一開始就看得出來,第一張單曲是《空氣中的幻覺與試聽》,然後到現在我都不是很懂這歌是在說什麼= =但是我還是寫了這個······好想聽聽吳青峰的《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的鑒賞好吧,其實我是來賣萌的,求摺疊我覺得不說別的,就那種主打的什麼《燕窩》《十年一刻》《幸福額度》都比很多流行歌強然後據說《遲到千年》寫進台灣的語文課本了
他是博物館,我是門外漢。
青峰的詞寫得相當好。無論是從每首歌的立意,還是從歌曲意境的營造,還是遣詞造句不落俗套,都是高水平作者,業已形成自己的風格。就算他不會作曲,不會唱歌,也能搭上華語樂壇一線詞作者。
美麗的短篇小說。
反正我覺得《你心裡最後一個》的曲 配不上詞
大讚,國文學得未免也太好,同是他最好朋友的張懸也是如此。他們的曲是為詞服務的,大部分時候都是先有詞,再哼唱譜曲。
並且都不局限在小情小愛的情歌歌詞,而張懸比青峰的格局會再大一些。象小宇宙這種對社會發聲的作品是難能可貴的,無以倫比的美麗來歌頌友情也是發自肺腑的。(默默打開秋 故事聽了)文學鑒賞課之前是只有書本和老師自己找的那些文學名家大家的作品。直到後來有段時間我把蘇打綠歌詞給了她,然後上課我們又有的忙活了。
男生挺無聊,女生特興奮。
老師:「他不唱歌都可以寫書啊!」果然是政治大學中文系第一名的高材生
把中文系高材生應有的風度全數表現出來了。
偏愛具象辭彙,鮮有情感抒發。
最常出現花草魚蟲,河流海水,燈火城堡,蝴蝶白鴿。
後果是,極具清新之感,但說實話,不耐聽。
好興奮喔喔喔喔喔~~~~~~~~~~
首先,我要表示我是蘇打綠的超級愛好者,猶愛吳青峰(呃,雖然我很清楚他不會喜歡我啦)。無論是哪一首,青峰的歌詞總是很隱晦的去描述一個個故事。所以每次即使聽了50次的同一首歌,在聽青峰描述歌詞背景時,心裡還會有新的領悟。第一次真正喜歡上蘇打綠的是在公交車上聽到《你被寫在我的歌里》,滿滿的幸福感,好輕鬆好歡樂的歌。從那以後就不可遏止地中了青峰的毒。在他們前期創作,例如《夏·狂熱》專輯裡,個人感覺在平實與花俏之間,花俏味略為偏重。在《秋·故事》(還沒發行啦,不過在他們微博上有提前公布歌詞)近期最新專輯裡,青峰在感覺上給人終於有點回到了凡間。
寫歌詞跟寫文章都有個相同點,詞語太花巧了會顯得不務實,平平實實才是真感情,平實中又要加幾句裝飾。這樣才會讓整體提升到一個層次,既不會華而不實,又不會平淡無奇,卻總會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青峰創作性很強,給眾多好友給過歌,例如,阿妹,楊丞琳,容祖兒,陳奕迅,蕭敬騰,何韻詩。
最後再總結一句,青峰的詞就跟他的人一樣啦,上下左右均360度拐彎,讓人捉摸不透,有深度又不乏新鮮感。~( ^ 3 ^ )~
附一張他為新專輯宣傳而作的新照型。就像林弈華的戲劇。
詩
詩意的吶喊——溫柔中帶著堅定和力量,美麗里含著無奈和惆悵。
像童話
像詩 像城堡 像迷宮 像故事 (有種瓊瑤阿姨既視感) 第一次聽蘇打綠的歌是被多元素的曲調吸引的,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說不出的舒服,自此淪陷。 青峰的詞意象、構詞、組句初聽讓人感覺"奇怪",愛上之後百聽不厭,詞和曲的結合會給我力量和莫名的安慰,心情會好,每首歌都像是故事訴說著衷腸,讓你忍不住傾聽並受其感染… 想當年我的整個高三生活都伴隨著蘇打綠的歌,每當模考考不好聽聽歌就通體舒暢了呢!! (圖片來自網路)讓人沉迷且歡喜。(☆_☆)
(雖然有時候某些句子我也不能理解說的是什麼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對他的喜愛)可以把生活中的意像具體話,而用的詞也不落俗套。
古靈精怪出其不意不明覺厲…有時甚至是「刁鑽」…總之青峰是個鬼才
推薦閱讀:
※評價一下蘇打綠的《秋:故事》,跟春、夏相比如何?
※如何評價蘇打綠第十張專輯《冬 未了》?
※對於蘇打綠的新專輯 冬 未了 有什麼看法?
※如何看待蘇打綠第27屆金曲獎後決定休團三年以上的做法?我只想知道他們以後真的還會繼續唱嘛?
※蘇打綠還算是獨立樂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