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殲15和蘇33是什麼關係?


當年與俄羅斯談判引進瓦良格號原配的蘇-33,但俄羅斯以需要重開生產線為由開了高價(不是沒道理)並要求一次性購買一定數量(防止買了幾架回去仿製),於是談崩了。

之後中國從烏克蘭買了兩架T-10K(即蘇-33的原型機,T在俄語中是原型的意思,K即艦載,蘇-27的原型機叫T-10)。至於烏克蘭為什麼會有T-10K,個人猜測是因為蘇聯的艦載機訓練基地在烏克蘭的緣故吧。

買了T-10K之後的事情就是仿製了,雖然沈飛有從蘇-27仿製殲-11的經驗,但設計一款艦載機的難度還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氣動布局以及很多關鍵構型上與蘇-33基本保持了一致,但機內的電子設備應該採用了國產設備,比蘇-33強了不少。至於最關鍵的發動機,有說法是使用國產和俄羅斯AL-31的都有,但個人比較傾向於AL-31,畢竟更穩一些。

個人對殲-15仿製蘇-33的看法是:從國防軍事角度上來說是個十分正確的決定,這樣能讓艦載機跟上航母形成戰鬥力的節奏,同時不花太多錢,也能為之後自行研發艦載機打下基礎。

至於人民日報海外版那篇打臉文章,笑笑就好了吧。


比喻一下,殲15和蘇33是兄弟,有個共同的爹叫T10K


殲15,從網路上比較公認的沈飛完成研發的整個時間周期看,非常之短。

從沈飛開始領受設計任務進行頂層設計論證到拿出設計圖紙,再到首飛,這整個周期只有四年時間左右【2005年到2009年】,從首飛到基本定型進入小批量生產只有三年【2009年——2012年到2013年之間】,所以這就不可能是單純逆向工程的全系統仿製研發。

殲15在比較短的時間周期內就被沈飛完成,意味著沈飛其實是在已有基礎上進行的研製量產工作。

如果我們假設沈飛是在拿到烏克蘭的蘇33原型機T-10-K3之後開始逆向工程研究【網路上的一個公開說法是,此原型機或是在2005年左右從烏克蘭引進,那麼我個人認為,如果這2005年引進蘇33原型機的說法成立,則沈飛在開始殲15研發時,沈飛對蘇33原型機逆向工程方面的預研工作及逆向研究成果也絕對不會有多少;也有人說,中國是拿到了蘇33原型機T-10-K7,這個且姑妄聽之】,那麼假設沈飛這時候才開始從全無逆向研究的階段從零開始,進行以蘇33原型機為對象的逆向工程仿製研究,那麼從世界航空研究的規律性經驗來講,若是沒有個十年以上的時間周期,世界上還沒有哪個航空研究製造集團能夠搞定一個航空型號的全流程研發量產,不管是洛馬也好,蘇霍伊也好,哪怕全年無休,一天至少十二小時工作時間,都是做不到的,哪怕只是仿製一個型號。

而在現實中,我們現在已知道,沈飛在開發出殲15型號之前,它早已經完成了蘇27平台的國產化項目,批量生產了國產化的殲11,並自行改進為殲11A、殲11B等逐步改進型號,包括裝了國產發動機的殲11改進型號。

所以,我們可以作合理推斷,殲15其實是以殲11系列的生產線及其國產改進改良設計為基礎,參考了蘇33原型機T-10K-3的艦載機特有機體結構方案【包括著艦鉤設計、摺疊機翼設計、艦載機機體整體加強結構、起落架加強設計、艦載機防腐蝕設計等】、參考了T-10-K3的艦載機氣動設計方案【一對小前翼、增升力設計等】,結合中國海軍對艦載機的技戰術性能要求,並在風洞試驗和逐步試驗試飛中加以改進完善,以滿足中國海軍航母艦載機的作戰需求技戰術性能指標。

中國海軍的艦載機需求,其實跟蘇聯海軍的艦載機需求,還是有不少差別的,沈飛的殲15必然要滿足這些中國海軍的需求才可以。

然而,沈飛最最熟悉不過的,畢竟是國產殲11系列平台,而不是對沈飛而言也是比較陌生、新鮮的蘇33原型機平台。

雖然殲11系列平台和蘇33原型機,都是從蘇27家族中分化出來的不同分支脈絡。

兩者也不是出自蘇27家族的同一個技術脈絡譜系,雖然兩者的最初源頭都來自蘇27的原型機譜系。

但兩者在各自的技術發展進程中,已經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分支路徑。

也就是說,源頭相似的兩者,在整體氣動布局上雖然有很多相似相通,外形上很近似,但在內核上有比較多的歧異,機體結構、氣動布局、整體理念等都有所不同。

所以,殲15的爹媽是沈飛,是以沈飛已有、且已經相當熟悉的殲11國產系列的各型戰鬥機為基礎框架,並參照蘇33原型機T-10-K3的機體結構和氣動設計等方面的逆向工程研究成果,通過不斷在超算上進行螺旋式研究驗證,不斷的實際試驗、實際試飛,最終研製而成的國產艦載機。

殲15的技術源頭最初無疑是來自進口蘇 27系列,但在經過中國持續多年的國產化改進改良之後,殲11系列與進口蘇27相比,已經有點面目全非,除了蘇27系列平台的技術路線大框架基本沒作大改之外,大框架內的雷達、航電、飛行控制等主要關鍵系統,甚至機體結構設計和氣動設計都有了適應中國軍隊要求的中國化優化改良,再到國產發動機試驗性換裝,沈飛在發展出殲11B型的時候,殲11系列已經跟蘇霍伊的外銷型蘇27平台有了很大的變化和不同。

甚至,殲11B型跟沈飛之前量產的國內組裝型殲11【俄國生產的散件組裝,加上部分子系統改成國產仿製,並可在飛機平台上接入一些國產武器】,基本國產型殲11A【除發動機以外,其他零部件、子系統全部國產化,並可在該平台上同時使用所有的國產航空武器載荷(或可同時使用從俄國進口的航空武器載荷)】相比,都有很大改進。

至於全國產化改進型的殲11D,發展成功還在殲 15定型之後,就不能拿來比較了。

那麼我們可以說殲 15,其實就是殲11B的海軍艦載化(改進改裝)型,它參考了蘇33原型機T-10K-3的設計。

或者說,蘇33原型機是殲 15 研製時的一個參照對象,但殲 15平台本身則是以殲11B為基準進行技術移植和艦載化改進改裝,通過試驗、試飛而最終研製定型的海軍型號。

我們也可以說,殲 15型號,除了發動機以外,大體是以中國空軍殲11B型為基準進行的技術移植,沈飛在技術移植和改進改型的研製整合過程中,為了儘快加速研發進度,殲 15 參照了蘇33原型機T-10K-3的艦載機特有設計方案。

事實上,殲15的機體基礎數據要比蘇33量產機的機體大一圈,但殲15的空重、最大起飛重量,以網路上公開流傳的相關基礎參數而言,殲15 的空重、最大起飛重量等參數反而比蘇33量產機要輕上那麼一些兒。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殲15的飛行控制規律也與蘇33原型機、量產機是有所不同的,那麼順理成章的,殲15的數字電傳飛控系統等也不可能與蘇33的飛控相同——因為飛控是受飛機的飛行控制規律支配製約的。既然飛行控制規律不同,飛控當然也會有所不同。

所以說,網路上那些講 殲15是以蘇33原型機為基礎進行仿製的說法,實在有點兒不太靠譜。

簡而言之,殲15系列可以看作是 殲11B海軍艦載型。

殲15系列依具體用途細分,現在和將來還可分單座型、雙座型;教練戰鬥雙用途型、電子戰型、伴隨加油型、艦載戰鬥轟炸型等改型;滑躍型、彈射型等改型,等等等等。

蘇33則是殲15系列在研製階段的參照對象機,屬於殲15系列的研發參考技術源頭之一。

——————————

殲15的一些基礎數據,比如機長、機高、翼展等基礎數據,實際上要比蘇33的基礎數據要大上一圈兒;

但是殲15的空重、最大起飛重量等基礎數據,卻要比蘇33量產機還要輕一點。

殲15的武器掛架也明顯與蘇33有別。

還有很多其他細節上的不同。

殲15是山寨了蘇33的原型機么?

由基礎數據看,這種說法明顯是想當然且不負責任的無知結論。

殲15其實應該算是中國空軍殲11B的海軍艦載型號,以殲11系列平台為基礎,以國產殲11B和蘇30MKK、蘇30MK2等進口戰機為技術參照基準,進行技術遷移,同時參照蘇33原型機的部分設計思路,按照軍方下達的技戰術指標需求任務書,經過大量的試驗、計算,最終修改定型。

畢竟,沈飛最為熟悉的是基本摸透的殲11系列平台,而不是相對陌生,還需要沈飛逆向研究的蘇33原型機

從常識邏輯上看,沈飛也不可能以相對陌生的蘇33原型機為研製基礎,而應當是以已經摸熟的殲11平台為基礎,參照對蘇33原型機的逆向研究結果。

據網上消息推測,殲15它是參考了蘇33 其中一個原型機T10-K-3【也有人說,還有T10-K-7原型機】的艦載機特有結構,但定型的殲15在艦載機特有結構上,也與蘇33的原型機和量產機有相當區別。

所以,殲15平台的艦載機特有結構,是設計研製方根據中國軍隊提出的技戰術需求任務書和一系列的風洞試驗、超級計算機模擬模擬設計,參照對蘇33原型機逆向研究的成果,再一點點通過試驗、試飛修改修正而最後確定的。

殲15參照了蘇33原型機的設計是沒錯,但殲15與蘇33原型機、蘇33量產機仍然有很多細節區別,這些細節區別是根據試驗數據、試驗結果、模擬計算而來,而非山寨照抄。

事實上,殲15是制空、對海對地攻擊的雙重任務艦載機,屬於相對特殊的多用途艦載戰機。

殲15在中國海軍中的定位,類似於美國海軍艦載機F18超級大黃蜂(偏重對地對海攻擊用途,但具有相對優良的空戰能力),但殲15是制空、對地對海攻擊雙重任務,其作戰能力的側重方面,可能與蘇30MK2等多用途戰機又略有差異。

量產的蘇33戰鬥機(包括蘇33的原型機)則是典型的純制空艦載機,服務於蘇聯時代獨特的載機巡洋艦思路

殲15艦載機與蘇33艦載機的定位既然明顯有較大差異 ,那麼飛行控制規律自然也有差異,飛控系統又怎麼可能相同呢?

至於說飛控,沈飛在殲15之前已經完成了殲11B、殲11BS的數字電傳飛控,這個是中國自己搞的,沒有從進口蘇27那裡繼承——畢竟蘇27的飛控系統是模擬電傳,這跟數字電傳完全不是一個範疇一個級別一個檔次,所以殲15 絕無可能從進口的蘇27那裡繼承什麼飛控系統。

那麼殲15的飛控是繼承自蘇33 量產機么 ?

中國都沒有進口蘇33 量產機,哪來的繼承其飛控可言?

那麼殲15的飛控是繼承自蘇33的工程試驗原型機?

問題在於,由於艦載機定位和用途都不相同,蘇33原型機上使用的機身材料、氣動布局的細節、平台結構重心等,已明顯不可能跟殲15量產機相同;殲15的機身材料、氣動布局細節、平台結構重心等明顯與蘇33的原型機、量產機存在比較多的細節區別

既然存在這麼多的區別,那麼飛行控制規律當然也會存在很多很多細節上的不同。

亦就是說,殲15與蘇33原型機,在飛行控制規律上有著相當的不同。

飛控系統是受戰機平台飛行控制規律支配製約的,所以殲15的飛行控制規律與蘇33原型機不同,那麼飛控又怎麼會相同,殲15的飛控又怎麼可能從蘇33原型機那裡繼承而來?

唯一的可能就是——殲15的飛控,繼承了殲11B、殲11BS的飛控框架,並且在風洞、超算計算設計、試飛科目中不斷編製調整,直到定型。

網上有消息說,殲15 為了保險起見,又走回蘇27SK和老版本殲11的模擬電傳飛控路子,這個姑妄聽之。又或者早期的殲15基本型是用了模擬電傳飛控,直到後出的後期型號的殲15以及殲15雙座等,才重新回歸數字電傳飛控的路子?好吧,聊備一格,姑妄聽之。

如果說殲15的飛控是有繼承性的話,那隻可能是繼承了殲11B一系的飛控框架,然後作了適用於艦載機的修改編寫,並在超算上模擬修正並經過實際的科研試飛科目驗證。

電傳飛控出事不出事是科研問題,也是概率問題,更是運氣問題。

美國佬的F22和F35,其飛控電傳的程序編碼不也前前後後出過不少事故,難道美國人沒有吃透又或者原始設計有問題?這就是出了問題及時糾正,查找漏洞打補丁,飛控就是這麼修修補補,試驗磨合出來的。

成飛的電傳飛控沒有出大事故,不等於在科研和實際使用中就從來沒有出過事,只能說成飛的科研試驗工作周到細緻,並且成飛的運氣也比較好,飛控研製搞得比較順利,比較大的飛控事故沒有碰上,僅此而已。

成熟度不是很高的一型飛機,不出問題才是不正常的,總需要一個磨合周期,有一個澡盆曲線。

一個複雜的戰機平台系統,哪裡可能不出問題?尤其是數字飛控,軟體、硬體,都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所以戰鬥機飛行員才是勇敢者的事業。

對飛控總是希望萬無一失,但人是凡人啊。


據稱是由烏克蘭引進的su33原型機的基礎上改進來的。外觀上確實很像,但是外觀反而最是沒有保密和科技含量的,而內部的差異,電子設備的不同,請邀請高人一答。


改進過的國產化型號。電傳和火控系統應該比蘇33更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都對中國的未來盲目悲觀?
如果二戰時期戰列艦的防空非常好,那麼可以單挑航母嗎?
東風21D的使用是否會增加有限核戰爭的風險?
我國有沒有健全的反恐系統?
如何看待海軍飛行學院兩名飛行員犧牲?

TAG: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