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2」導彈「具有第一次打擊潛力」是什麼意思?意味著什麼?
先挖個坑……首先在美俄核武器戰略在冷戰後期的發展以後,已經在相互確保摧毀戰略的基礎上,升級到了「落地前反擊」。即,要在對方進行第一輪打擊的核導彈落地前把自己的導彈儘可能地打出去,從而保證核威懾的有效性。那麼對於進攻方來說,如何在第一次核打擊中儘可能多地摧毀對方的核力量,就成了破壞對方「落地前反擊」戰略、保證己方勝利的的最優手段。
於是在冷戰末期,以美國民兵2、蘇聯SS18撒旦導彈為代表的第三代核導彈,都走上了高精度、多彈頭、可調當量的路線,因為它們的使命不再是充當人口屠夫,而是一種僅僅針對對方核武器發射井的優雅武器。
相應的,美蘇通過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的一系列條約,建立了相互報備各自核彈發射井的機制,從而保證即使核戰爆發也不會成為人類的末日之戰。所以,按照美俄標準來說,能承擔第一次核打擊任務的武器應該具有上面所說的高精度、多彈頭、可調當量的特點,只有這樣的核武器才是對人類來說「安全可靠」的但是,長久以來,中國承諾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與中國核武庫發展水平相結合來看,對於美俄而言卻是非常可怕的…………先寫到這裡,改日更新……8月12更新:啊呀好久好久了~之前手機打字不大方便,現在換到電腦上,先解決之前手機打字的時候沒法說清楚的幾個問題。順便在解釋Q1中會提到什麼是"第一次打擊潛力的核武器"。Q2——美蘇陸基洲際導彈沒有「可調當量」的功能,核航彈才有。
可調當量與導彈本身無關,僅僅與核彈頭型號有關。B61、B83、W88核彈頭等型號的核彈頭均可以通過DT氣體調節閥擁有這一功能。W80、W85、W87、WE177A等核彈頭則可以在製造中通過改變內襯材料調節。--------------------------------------------------------------------核武器的分割線--------------------------------------------------------
以下是正文,繼續回答原問題:
首先需要理解一下,什麼叫「核威懾」。
我對核威懾的理解是:「數量產生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產生核威懾力的基礎是在雙方進行一輪「預防性第一次打擊」和「在對方核彈落地前發起反擊」的對射後,剩下的核武器仍保有足夠的報復能力。但雙方都不能確定對方在一輪交換後剩下的報復性核武器的數量,由此產生不確定性,這是美蘇兩國當年核威懾理論的基礎。
那麼中國的核武庫大概是個什麼規模?
首先,瑞典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年度國際軍力報告當中,按慣例在第二部分《國際年度軍情動態》中包含一個章節,其標題一般為《核武器控制及反擴散》。2000、2005和2013年的報告中有明確列出該組織所認為中國擁有的核武器數量。2013年的《SIPRI報告》中關於五大國核武規模給出了這樣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SIPRI報告中統計中國的「戰備狀態核武器」數量為0。(後面會提到)
對於中國的核武庫的猜測,SIPRI2000年報告中最為詳細,包括了該組織認為中國所擁有的核武器數量,投送方式等信息。由於報告是對前一年態勢的總結,所以,2000年對中國如此關注,是因為前一年……
但是和美俄相比,中國的核武庫實在是太小太小了。就像劉慈欣在《超新星紀元》里美國的孩子總統說的那句話: 「唉,只是無意中剩下了一些,我們的核武庫很大,吃一塊大麵包總難免掉些渣的。再說了,誰知道俄羅斯的大麵包有沒有掉些渣呢?」
而核武庫的價格異常昂貴,核彈頭無論是生產、中期保養還是退役後的處理都是天文數字,而且儘管核武器的歷史已經有了70年,但是迄今為止核彈頭及其載具洲際彈道導彈,在經歷了長期保存後實戰中能不能「打得響」依舊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概率問題(洲際導彈的可靠性一般認為只有80-90%,也就是發射的10枚導彈中可能至少有一枚發射失敗,並且實戰條件下可靠性或許會比在靶場條件下更低。舉例來說,2012年中國進行了5次洲際導彈測試,發射的導彈型號包括東風-31A、東風-5A、東風-41和巨浪2。報道稱,其中一次導彈未能成功升空。同年,美國也進行了多次民兵3型導彈的試射,據信其中至少一次發射失敗。法國在2013年5月進行了其新型M51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導彈凌空爆炸)。
那麼中國這麼小的核武庫,和「不首先使用使用核武器」的承諾相結合,在美國人眼中看來是個什麼樣子的?
美國人一直不相信中國政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其理由如下。
大前提,如前所述,在美國,以及後來完成SS18、SS20和SS24的鼎盛時期蘇聯的戰略導彈部隊的戰鬥條令中,核武器都不是城市屠夫,而是一種用以摧毀對方發動核反擊能力的「優雅武器」,所以才會有START條約要求定期向對方通報導彈發射井、位置及其戰備狀態的要求,這樣保證雙方在互射核武器的時候都不會將人口重鎮作為第一波打擊目標,從而避免世界毀滅。
那麼,在美國眼中的中國的核武庫是怎樣的:
第一,中國至今沒有超級加固型核彈發射井(美國的「加固式發射井」能夠承受1500Psi的壓強,美軍冷戰期間曾認為蘇聯有10000psi級別的「超加固發射井」存在,並由此導致了和平衛士MX導彈的研製和生產。冷戰結束後才發現並非如此。而美國部署威力、精度超過實際需要的導彈所耗費的資金是驚人的)。美國人定義的加固型發射井是這個樣子的:
第二,以洞庫和地下長城形式儲存的DF-5A(美國人認為這是目前可知的對美國威脅最大的中國戰略武器,因為31A和41雖然確定存在,但是受制於機動發射的精度問題,以及射程因素,尚不能對美國進行全覆蓋),中國採取運載工具和核彈頭分開儲存的部署方式,核武器集中儲存在安全戒備程度很高的倉庫中,發射前需要安裝到導彈上,只有國際形勢緊張時才會裝上彈頭加註燃料隨時待發。而美俄等國一般將核彈頭長期安裝在核導彈上,以確保隨時可以發起核打擊。兩者相比,中國的部署方式在防止核武器未經授權的意外使用等方面更加安全、花費低廉,但在遭到無預警的突然襲擊的時候來不及在第一時間發起反擊,並且中國的核彈發射井的數量多於實際可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數量(美國人一直認為中國在用全國範圍內的隧道所構成的「地~下~長~城」內機動部署洲際彈道導彈)。
DF5發射井是這個樣子的:
第三,中~國~核~彈~的精度與規模(250~400枚核彈頭,其中DF5A佔50枚左右,精度250~500米)不足以發動「先發制人的第一次核打擊」,在2010年以前(也就是巨浪2穩定之前)也沒有具備有效的核反擊能力。根據FOIA(國際信息自由運動)網站公布的中~國~潛~艇巡航記錄,092型核潛艇始終沒有達到初始作戰能力,更不要談進行戰備巡航。現在094型核潛艇開始戰備巡航,可以讓中國的戰備狀態核~武~器數量達到16。
1985年9月,092艇出海進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9月21日,新~華~社向世界宣布,中國將於9月28日至10月18日進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3發試驗彈的發射時間為9月28日、10月7日、10月15日,結果三發導彈在出水後均因為彈上故障自毀,試驗宣告完全失敗。直到1988年10月,巨浪-1型彈道導彈的發射試驗才取得完全成功。
第二、三條相結合的意思就是,按照START條約標準,中國的核武器數量為0,也就是上面SIPRI報告中0的由來。
第四,中國至今尚未研製成功覆蓋全球的洲際彈道導彈紅外預警衛星系統,沒有足夠的預警能力遏制其他有核國家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實現「核彈落地前核反擊」。
由於,DF5A用的是液體燃料,所以美國人認為DF5A的反應時間可能長達24個小時,即使考慮到技術進步以及臨戰狀態可以預先加註燃料,安裝並檢測核彈頭的時間也不會低於8個小時,這與美俄所謂1小時發射內全部導彈的能力差距還是太大了。
所以,美國認為中國的預警能力、反應能力較差,同時戰略核武器數量較少,容易被美國的「預防性第一次打擊」破壞的前提下,中國的核武庫根本不可能用來進攻,它在美俄發動的先發制人核打擊下生存幾率也不會高,因此他們認為中國唯一可行的核武策略就是在戰爭即將開始的瞬間發射核彈直接攻擊對方城市。
在這種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個承諾」,其實在美國看來是中國的邊緣策略,通過模糊使用核武器的門檻來用最少的核力量完成最大的威脅——換句話說就是一種新版「核訛詐」。
我們來看中國政府承諾的完整表述:中國政府承諾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注意,中國的表述中,從未說過「將會在什麼條件下用核武器」。一方面這句話的道德水平的確很高,但另一方面文字遊戲也玩的很徹底。
就好比,你寢室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說,人餓了就要吃飯。唯獨老五說:你們吃東西了我才吃。可是,吃東西包不包括「嗑瓜子喝汽水舔冰棒」?老五說,呵呵今天天氣真好。
數量和種類上都異常豐富的核武庫帶來了更多層次的核武器使用戰術,在美俄的核武器使用策略中,戰術核武器和戰略核武器是嚴格區分的。對方使用戰術核武器並不構成自己發動戰略核打擊的先決條件。
可是中國政府對自己的承諾拒絕解讀,那麼就意味著中國政府可以在必要時候靈活把握。戰術中子彈這些典型的核彈且不說,對方使用EMP(本質上就是高空爆炸核彈)可以算首先使用了,甚至對方炸了咸寧的核反應堆造成核污染,在必要時候都可以構成了中國政府發動核報復的理由。
所以,這種承諾的目的,基本可以看成中國政府試圖利用特定的修辭達到「使中國在未來戰爭中有相當大概率免疫戰術核武器、中子彈、EMP乃至民用核設施被攻擊」的目的。第一代的政治智慧可見一斑。
這是當年窮人想出來的土辦法,充分體現了中國用最少錢辦最多事的理念,於中國小小的核武庫搭配起來相得益彰。核武庫到底有多貴,不妨舉個例子:092型核潛艇造價高達2.96億人民幣,這還不算艇上的導彈系統成本。而70年代中國建造的我國海軍主力053H型護衛艦(北約代號江湖級)單艘造價不到1200萬人民幣,中國海軍前後總共也只建造了14艘該型護衛艦。也就是說,一艘戰略核潛艇的「裸價」頂的上4支護衛艦大隊。
現在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和中~國~核~力~量在質量上的優化,說不定這個承諾在未來也會發生改變,不過最有可能的是加一點修飾語明確使用戰略核力量的核門檻,而不是放棄這句道德剛滿滿的話本身。
因此可以得出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其實對於美國來說,他們最樂於看到中國的DF31A、41以及JL2的服役,因為這意味著中國擁有了精度、射程和生存能力有保障的核反擊力量,因此可以保證其他有核國家摧毀了中國固定部署的核武器之後還能擁有足夠的核反擊力量。——這樣中國的戰略核力量才擁有了真正的防禦性的嚇阻性能力,雖然目前還是沒有足夠的進攻性能力。甚至在數量和質量進步的情況下,推動中國核武器使用策略的透明化、豐富化,這樣的中國對於美國來說反而是更加「安全」的。
目前二炮的某些出版物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目前來看中國核力量會以此為發展方向的。
之前,一號視察南海艦隊的時候,官媒照片顯示,他登上的是「長征九號」,從數字來說這無疑是094。此外,《解放軍報》稱,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41艇員隊是某新型潛艇的首艇艇員隊。組建以來,艇員隊官兵以良好的政治品質、強烈的使命意識、出色的專業素養和頑強的戰鬥精神,圓滿完成了各項重大任務,創下了潛艇史上10多個第一,為建設與大國地位相匹配的海上戰略力量作出了突出貢獻。——這背後透露出來的實際意思是,巨浪2已經至少在一艘094艇上做到了滿載,形成戰鬥力了。美國人也認為,中國的海基戰略核武器將第一次進入IOC階段(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可以進行水下戰備值班,這是中國第一次具備這種能力。
這是一號4月9日在三亞視察南海艦隊時的畫面,注意後面的長征九號四個字。
巨浪2本身的技術大概是個什麼樣子,或者說為什麼要強調是巨浪2呢?
中國第一代戰略核潛艇,092型核潛艇一直在為提高潛艇可靠性和導彈系統的實用化努力。儘管理論上具備了戰略核打擊能力,但根據美國海軍的記錄,092型核潛艇從未具有執行戰備值班任務的能力。而且到它所配備的巨浪-1型導彈僅是一種中程導彈,中國海軍無法掩護它有效打擊美國本土,實際已經不具備實戰價值。因此到21世紀,092被改裝用於試驗「巨浪2」導彈。巨浪1是這個樣子的:
巨浪-2導彈射程7400公里,這讓中國海軍首次擁有了可以直接在近海對美國本土進行核威懾的能力。美國人估計,在2020年前,中國將至少部署三艘裝備巨浪-2導彈的094型晉級核潛艇。
根據考克斯報告所述——實際上中國並未完全反駁考克斯報告的全部內容:中國已經盜竊了三叉戟2總體設計和W88核彈頭的圖紙,不過美國海軍認為中國還沒有完整仿製的能力。現在「巨浪2」還達不到「三叉戟2」的水平。同時美國評估認為中國的「巨浪1」上有三個很輕的分導彈頭,當量應該不大,而新的「巨浪2」的彈頭應該已經採用了W-88的技術。
巨浪2的樣子:
如前所述,按照START條約的標準,理論上來說,以當量和精度的標準,美國的「和平保衛者」(已退役)、「民兵3」和「三叉戟2」都可以算是第一波打擊用導彈。「三叉戟2」用單彈頭時,當量和精度比當時任何一種陸基洲際導彈的彈頭都要好。在預先有準備的情況下,「三叉戟2」具有和陸基洲際導彈一樣的反應速度。而俄國的洲際導彈發射井沒有全部達到1500Psi的標準。蘇聯具有「理論」第一次打擊能力的SS-18 Mod5和SS-24的圓概率誤差大於220m。它們在1988年以後才開始部署。而圓概率誤差是核武器對硬目標的毀傷能力之間關係的指數變數。簡單的說,按照相關數據,俄羅斯需要用150萬噸的彈頭才能確保摧毀美國的導彈發射井,而美國只需要用50萬噸的彈頭。這就是為什麼俄羅斯的導彈明顯比美國的更加笨重。
三叉戟2的樣子:
因為上面的原因,美國在冷戰結束以後,把「三叉戟2」劃為第一波打擊武器。
而在中國的星光制導已經非常成熟的情況下(一箭多軌多星、衛星變軌對接、載人航天器),影響洲際彈道導彈精度的就只有彈體設計和核彈頭本身兩個變數了,而這恰恰是根據考克斯報告,中國已經從冷戰時期最優秀的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三叉戟2」身上成功得到的東西。
所以,依照技術水平的來推測,「巨浪2」導彈和094潛艇的組合,使中國擁有了基本相當於蘇聯德爾塔3戰略核潛艇+美國三叉戟2潛射彈道導彈的海基核力量。雖然巨浪2在技術水平上可能還未完全達到三叉戟2的全部指標,但是應該已經可以達到START條約中關於進攻性核武器的技術標準,故而美國現在軍方有部分人開始遊說國會,以後再簽訂START三階段條約的時候,不能只找俄國人,還要找中國人。
即如前所述的:能抵禦1500Psi壓強的加固發射井需要當量大於50萬噸,圓概率誤差小於120米的彈頭來消滅——換句話說,要麼在精度上達到這一點,要麼像蘇聯人一樣,通過更大當量保證威力。
這樣中國也算開始擁有了發動先發制人的「第一波核打擊」的潛力。
而且,詭異的是,中國核力量更加強大的世界是更安全的世界……如果這是講中國具體的武器系統性能,則它是誤導性且沒有意義的。如果這是講一個「態勢posture」,則它是危險而且不可實現的。就JL-2具體的武器系統性能來說,即使其擁有了足夠的當量與精度,它也並不能解除美國的核反擊能力(所謂三位一體核武庫就是指多種獨立生存模式的存在,也就是美國戰略轟炸機與彈道導彈核潛艇將無法被JL-2摧毀)。既然無法解除敵國的核反擊能力,則僅憑藉這一種武器,首先使用/第一次打擊first-strike是沒有意義的,且等價於自殺。如果通過人防工程、反導系統、戰略工業疏散、人口優勢、配合陸基ICBM與戰略轟炸機、核巡航導彈的多重殺傷,構建一個「第一次打擊的態勢 first-strike posture」,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而且要求武庫規模至少與敵國相等,而且並不一定能成功————因為一旦成功,意味著美國(還有其他有核國家)的核威懾就被消解了。這自然會導致其他國家相應地採取擴軍等反制措施。所以這裡說的是中國具體的武器系統性能?還是一個「態勢posture」?缺乏後者的前者,是孤立且沒有意義的。認為它仍有意義的,屬於核實戰—核制勝思路,不符合最小威懾的邏輯。這個問題一開始是有特定的指向:One official said the new JL-2 represents a 「potential first strike」 nuclear missile in China』s growing arsenal.一位官員說,新型「巨浪2」導彈標誌著在中國不斷增加的核武庫中有了一種「具有第一次打擊潛力」的核導彈經查,這是來自Bill Gertz的《自由燈塔》,2012年的一篇報道,引用一名匿名美國官員的話:一般來說:JL-2是跟「第二次打擊second-strike核武器」,也就是反擊用的核武器聯繫起來的。例如,2009年美國海軍情報處的報告里,就說過JL-2、094組合可以第一次為中國帶來可靠的第二次打擊能力(「first credible second-strike nuclear capability」)。美國國防部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里歷來也是這樣表述。甚至連Bill Gertz的2012年的這篇報道本身,都提到了:「094潛艇與JL-2潛射彈道導彈會給海軍首次提供一種可靠的海基核能力」現在問題來了:JL-2是否可能同時是一種「第一次打擊核武器」和「第二次打擊核武器」?這樣表述是不是會出現自相矛盾?考慮到Bill Gertz的《自由燈塔》「爆料」與美國軍方/官方的公開報告比較,應該是使用後者;而且這種「JL-2有第一次打擊潛力」的說法,也僅有這一次出現。(與這個稍有相關的,是2016年DOD《中國軍力報告》,首次提出: 東風-26的核版本,如果與常規版本使用同樣的制導系統,將會首次為中國引入,針對戰區目標的,精確核打擊能力
第25頁:if it shares the same guidance capabilities, would give China its first nuclear precision strike capability against theater targets.)
如果堅持Bill Gertz的2012年8月《自由燈塔》「爆料」是正確的,我們僅能說目前美國官方還沒有提到過任何直接反證————————考慮到JL-2是一種相當新的潛射彈道導彈,它是有可能達到比較先進的「當量—精度組合」,以至於可以進行比較精確的核打擊的——————雖然一般認為SLBM比ICBM的精度要低,而且認為短射程的彈道導彈比較容易獲得高精度(所以反論應該是:DF-26才能代表中國當前中程以上彈道導彈的最先進「當量—精度組合」,其他型號包括JL-2都是精度較差的。)考慮到一種導彈的精度、當量情況都是極其敏感的數據,我們當然不知道JL-2的具體情況,所以也無法得出比較確切的結論,而僅通過演繹和類推,是無法令人信服的。所以簡單的答案是「不知道JL-2水平到底如何」。==========================================================現在問題回來了:JL-2是否可能同時是一種「第一次打擊核武器」和「第二次打擊核武器」?這樣表述是不是會出現自相矛盾?下面我們來明確一下概念:「第一次打擊first-strike」,或是「第二次打擊second-strike」是我個人並不想使用的術語,因為它們兩個極其容易造成「運用方式」與「武器性能」的混淆。這裡比較推薦是較為精確的術語:關於運用方式——————「先發制人preemptive」、或是「核反擊retaliatory」。關於武器性能——————「打擊社會財富countervalue」、或是「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一般的認為都是:「第一次打擊first-strike」=「先發制人preemptive」+「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而「第二次打擊second-strike」=「核反擊retaliatory」+「打擊社會財富countervalue」。但是這些還是不夠精確,我們再分開來看一下。關於運用方式——————「先發制人preemptive」、或是「核反擊retaliatory」。但是仔細想想就知道,一個國家的核指揮控制機關,是無法選擇「先發制人preemptive」、或是「核反擊retaliatory」的。它的選項其實是「現在就發射」,或者是「等待」。而「現在就發射」這個決策,並不一定就等價於「先發制人pre-emption」,因為必須要「敵人沒有先發射」,你才能先製成功。至於「等待」,明顯是一個跟武器特性無關的決策————任何核武器系統都可以使決策者選擇「等待」,決策者可以是不敢發射、不願發射、或不能發射。所以,與其討論「先發制人preemptive」、或是「核反擊retaliatory」,不如討論「有生存力的survivable」、或是「脆弱/無生存力的vulnerable」這一對術語。這是因為是否「現在就發射」,或者是「等待」,是一個非常主觀的決策,而且該決策需要敵人的配合,才能轉換成「先發制人preemptive」、或是「核反擊retaliatory」。反觀「有生存力的survivable」、或是「脆弱/無生存力的vulnerability」這一對術語,一個有生存力的核武器平台,也是可以用來先發制人的(比如說美國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三叉戟II潛射彈道導彈,屬於極高生存力的核武器系統,它仍然可以搶先發射、甚至是晴天霹靂式的先發制人)。而一個沒有生存力的核武器平台,甚至可能連「先發制人preemptive」都做不到(美國軍方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對蘇聯部署在古巴的液體中程導彈,就是這個評價)——————因為低生存力的核武器平台,基本屬於:數量少、目標明顯、反應時間慢、對常規武器脆弱。關於武器性能——————「打擊社會財富countervalue」、或是「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首先,「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在一般語彙中僅僅是指的「打擊地下發射井counter-silo」能力,而另一個常被忽視的成分是「打擊其他軍事目標counter-OMT」能力,它指打擊敵國常規軍力,它需要的往往是比較低的精度與當量,但是要有追蹤打擊機動目標的能力。(其他往往被忽視的還有海上核戰能力、戰術核陸戰能力、核防空作戰能力、或者是戰區核實戰能力,這些都可以屬於「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而「打擊社會財富countervalue」一般僅僅被認為是打擊城市—工業區域軟目標的能力,直接對應於「導彈發射井」代表的軍事點狀硬目標。當然,隨著低當量高精度核武器、效應裁剪核武器的出現,定點打擊煉油廠、能源設施、交通樞紐等比較新穎的(自八十年代以來的)「counter-economy打擊經濟目標」核打擊模式,也是可以討論的。更關鍵的是,這意味著「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與「打擊社會財富countervalue」之間的界限,在武器能力建設層面上已經很模糊了。例如說,一個高精度的分導式多彈頭核武器,既可以定點打擊敵國能源節點做「counter-economy打擊經濟目標」、也可以多彈頭覆蓋城市目標做傳統的「打擊社會財富countervalue」,更可以「打擊地下發射井counter-silo」,如果配合上末端機動與持續的目標跟蹤能力,也可以做「打擊其他軍事目標counter-OMT」武器。所以說,舉美國核武庫為例,其高度靈活性就體現在了:「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的能力並沒有剝奪其必要時打擊城市的能力,雖然說後者是低效率、沒有意義、有副作用的。(這很不幸地,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一個現代化的最小威懾核武庫/中國,可以擁有數量不斷增多的中高精度核武器)當然兩者在核戰略、核打擊概念上仍然是不同的。說到這裡,我們可以把上面的一個說法調整一下:「第二次打擊second-strike」=「有生存力的survivable」+「打擊社會財富countervalue」能力+「打擊軍事力量counterforce」能力。(由於早期核潛艇位置難以確定,導致潛射彈道導彈的精度一直無法達到高水平,所以高生存力的SLBM往往被認為自然帶有「打擊城市counter-city」能力,而且僅有打擊城市的能力;這個情況已經不再適用。從技術上來說,所有現代化的有核國家最終會/如果沒有已經實現「高精度核彈頭的普及化」,這是微電子、制導、材料技術不斷進步的必然結果。)而美國一直是在追求「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strike counterforce」能力的(並不是很標準的核實戰—核制勝邏輯,大概屬於沒有核制勝的核實戰)。肯尼迪總統上台後,立即讓艾奇遜成立專家組,其報告以第40號國家安全行動備忘錄的形式,於1961年4月24日發布,正式將下列原則確定為國家政策。美國戰略核力量的規模與設計按照「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 strike counterforce」原則;美國戰略核力量應準備好在核反擊的時候,進行精確的、針對軍事目標的核打擊,其目的是儘可能減小美蘇針對城市-工業目標的全面核對射概率,同時儘可能增大美國對其盟友核保護傘的可信度;美國戰略核力量將是北約核威懾的唯一來源,盟國中的其他核力量應該被抑制;在歐洲和全球其他位置的常規入侵,應該用常規手段來應對。
當核威懾全面崩潰時,戰略核力量才得到運用。一旦啟動運用,確保摧毀的戰略邏輯將會導致一種全面發射的情況。它意味著全面發射所有的核武器,打擊一切能夠被打擊的蘇聯目標——————而這是一個理性決策者最不願意做得事情。在核威懾崩潰後,保存雙方克制的希望基於「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 strike counterforce」,它要求打擊精確區分開的軍事目標。至少在理論上,只要第一波核突襲後,仍有一些主要的大城市-工業聚集區保留下來,威懾的作用仍然能起效,而雙方的毀傷水平也將小於潛在最大值。所以說,在核力量的運用領域裡,「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 strike counterforce」是一個克制的理論。為了這種運用上的剋制作用,我們要保留它,即使在軍力建設規模上它是擴張性的。
什麼叫「資源的有效利用」呢?也就是麥克納馬拉在六十年代提出的400EMT(四百枚百萬噸級核彈頭)標準:在這個水平上的美國核武庫增量,將邊際效用遞減————蘇聯的城市與工業分布導致已經「炸不出油水」來,屬於浪費資源。麥克納馬拉希望以此來限制核武庫規模單邊的不斷膨脹。但是:1961年9月的「總統備忘錄草稿(DPM)」確定「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 strike counterforce」為美國核力量的規模建設原則,它與政治上易受攻擊的「最小威懾」戰略不同,它與「全面的第一次打擊/先發制人」戰略也不同,而且它意味著可以在這兩者之間建設一個中等規模的核武庫。「最小威懾」與「全面的先發制人核打擊」戰略雖然在戰略目的上極不相同,但是它們都試圖通過「向敵人施加一個具體的損失量」來定義本國的戰略核力量建設規模。「最小威懾」認為,只要向敵國施加一個有限的、具體的、可以明確的經濟毀傷量/人口傷亡量,就足以實現威懾的目的。而「先發制人的第一次核打擊」戰略要求:對敵國的戰略核力量施加一個足夠的毀傷量,使得敵國核反擊的能力降低到我國可以承受的水平。與這兩者不同,「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 strike counterforce」戰略,公開自稱為一個中等規模的軍力建設標準,將核武庫規模與核對射的具體結果脫鉤,而是去關注資源的有效利用。
所以,這裡又回到了一開頭的問題:我們是在談論具體的一種武器性能?還是一種核武庫的態勢posture?高度精確+大當量的「第一次打擊武器」,也可以用在「第二次打擊的態勢posture」裡面。畢竟所謂的第二次打擊,只不過是發射的時機選擇而已,它離先發制人僅有主觀上意念的差距,並沒有客觀鴻溝。當然,有人認為是存在鴻溝的,到了1969年:「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 strike counterforce」在1961年的支持者們,一般認為美國應該在核戰爆發後,遭受蘇聯核打擊後,不去反擊敵國的城市—工業區,而是去打擊蘇聯剩餘的軍事力量。這種理論的目的是:把核威懾的作用向更小規模的衝突延伸開去。該理論認為,只要敵國對美國的城市-工業區的打擊大大小於其最大殺傷潛力,美國就有合理動機去在核反擊中避開敵方城市,美國希望以這種方法實現雙方的剋制,並且最終在雙方的全面摧毀爆發前,終止核戰爭。
「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 strike counterforce」,這個理論很方便地為各型號導彈系統提升其質量————特別是其導彈精度與打擊靈活性————提供了借口;而且這個理論也並沒有為導彈部署的總規模給出什麼自然上限。所以,麥克納馬拉要繼續其反膨脹的政策,必須要重新研究戰略邏輯。
第一種戰略態勢:壓倒性優勢Dominance
在「壓倒性優勢」的核態勢下,要嚇阻敵國,同時也要減少損失。嚇阻敵國,是因為我方的核反擊力量高度可靠,而且在敵國先發制人後,仍能通過核反擊製造一個對我有利的態勢(比如說人口傷亡的比較,對我有利;剩餘核武器的數量/質量,對我有利;剩餘的工業能力,對我有利,等等等等)。「減少損失」,是要求不管是我國先發制人,還是敵國先發制人,我方的人口損失將被控制在一個低水平上。所以,我國有可信的第一次打擊軍事目標能力和第二次打擊軍事目標能力。進攻性核武器中的每一個系統,每一個部署模式,可以獨立地完成完整的核反擊任務。同時,我國的核軍力水平必須要能應付敵國的反制措施與軍備競賽,能夠在數量上超過敵國的核武庫。
第二種戰略態勢: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
進攻性核武器中的每一個系統,每一個部署模式,都憑藉其高生存力,能獨立地完成完整的核反擊任務。部署大量的戰略防禦系統,在加上更多的核武器,可以保證:即使敵國先發制人,我國仍然能在人口傷亡指標、工業與經濟能力指標、剩餘核實力指標、剩餘常規軍事實力指標上佔優。具體說來:戰略防禦系統,可以顯著減少我國城市—工業區的損失;戰略進攻能力,則在遇襲之後,能靈活可控地實施「打擊軍事力量」的核反擊。也就是說,可以不需要敵方的配合,就顯著地減少我國遇襲後的損失,同時通過核反擊扭轉戰略平衡。我國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將導致我國大量的人口傷亡。同時,我國的核軍力水平必須要能應付敵國的反制措施與軍備競賽,能夠在數量上超過敵國的核武庫。
第三種戰略態勢:穩定威懾Stable Deterrence
主要以強調對敵國的威懾嚇阻為目標,部署少量的戰略防禦系統(不足以降低我國遇襲後的損失,但是可以應對小規模的核打擊)。進攻性核武器中的每一個系統,每一個部署模式,都憑藉其高生存力,能獨立地完成完整的核反擊任務。「減少損失」,主要通過我方的主動克制、靈活的打擊策略、有限可控的打擊規模來實現——————需要敵方的配合,希望通過克制與一定程度的合作,在雙方城市被打擊前終止核戰。嚇阻敵國,是通過可靠的、有高生存力的核反擊力量來實現。我國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將導致我國大量的人口傷亡。本戰略不追求「能夠在數量上超過敵國的核武庫」,如果敵國採取先發制人,我國的人口傷亡指標、工業與經濟能力指標、剩餘核實力指標、剩餘常規軍事實力指標上將出現劣勢——————也就是說,無法獲得核對射後的相對優勢。第四種戰略態勢:威懾主導Deterrence Emphasis嚇阻敵國,是通過可靠的、有高生存力的核反擊力量來實現。單一部署模式、核武器平台,無法獨立實施完整的核反擊任務。不追求「減少我國損失」的戰略目標,僅部署象徵性的戰略防禦系統(可能僅僅用於應對極小規模的意外發射),不需要打擊軍事力量的先進核力量,不需要高精度的多彈頭核導彈,不需要靈活持久的核指揮控制系統。通過誘餌等突防裝置來應對敵國的戰略防禦系統。本戰略不追求「能夠在數量上超過敵國的核武庫」。我國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將導致我國大量的人口傷亡。如果敵國採取先發制人,我國的人口傷亡指標、工業與經濟能力指標、剩餘核實力指標、剩餘常規軍事實力指標上將出現劣勢——————也就是說,無法獲得核對射後的相對優勢。
可見「最小威懾」邏輯也就是這裡說的「第四種戰略態勢:威懾主導Deterrence Emphasis」。而「全面的先發制人核打擊」戰略則對應著「壓倒性優勢Dominance」,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次打擊態勢first strike posture」。(可以看出,第一種戰略態勢與第二種戰略態勢之間的差距並不大,如果說鴻溝的話,這也就是鴻溝所在)扣除里根時代才開始走出幻想的「第五種戰略態勢:防禦主導Defense Emphasis」。可以看到,美國的核軍力建設與核運用邏輯基本就是在第二種與第三種之間搖擺:在穩定威懾Stable Deterrence下追求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其實現手段是「打擊軍事力量的第二次打擊能力second strike counterforce」。所以這裡說的是中國具體的JL-2武器系統性能?還是一個「態勢posture」?缺乏後者的前者,是孤立且沒有意義的。如果去追求所謂的「第一次打擊態勢first strike posture」,則是危險且不可實現的。第五種戰略態勢:防禦主導Defense Emphasis
在力量建設中強調戰略防禦的作用。通過軍備控制協定,我們和敵國將經歷3個階段的力量演化:首先依賴潛射彈道導彈的可靠核反擊能力,逐步削減其他核軍力;而後將彈道導彈核潛艇逐步撤回雙方的領海進行部署,同時大力增加雙方的戰略防禦系統;最後通過可核查協議,將進攻性核力量不可逆轉地削減。在這種戰略下,我國仍然有很少量的核反擊力量,但是高度發達的防禦系統將使得敵國先發制人後,其傷亡會更多,比較起來劣勢更大。也就是說,可以保證即使敵國先發制人,我國仍然能在人口傷亡指標、工業與經濟能力指標、剩餘核實力指標、剩餘常規軍事實力指標上佔優。本戰略不追求「能夠在數量上超過敵國的核武庫」。我國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將導致我國大量的人口傷亡。單一部署模式、核武器平台,無法獨立實施完整的核反擊任務。
看完了上面大牛的回答後忍不住吐個槽,轉述一個關於中國核戰略的笑話。
眾所周知,中國早已承諾——絕不首先對任何國家和地區使用核武器。但世界人民對這句話至少有兩種理解:1. 在敵國使用核武器前,中國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2. 中國承諾一定先使用常規武器,再使用核武器,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由於中國政府拒絕解釋本國核政策,因此誰也不敢說該以哪個解釋為準。但考慮到中國政府一貫的腹黑本色,世界人民都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忖度中國政府的聲明。。。
--當然國際事務中的表述不會如此不嚴謹,這只是個段子而已。關於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還可以在歷史和時間的層面上思考。「首先」就是一個很玩味的詞,是在進行時的遭遇戰不首先使用呢?還是在過去時的戰爭中不首先使用呢?
若是過去時的,那麼二戰美國首先使用了核武器,這麼一來「中國政府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就成立了。不愧是五大流氓,23333333333333333!另外:我覺得中國政府應當添加一句「該活動解釋權歸本國政府所有」。巨浪II的研發十分艱難。從立項開始一直搞不定,而且也三心二意的,因為「管經濟的同志不同意」。直到99年南斯拉夫的事兒出了才堅決上。換了4任總師,很不容易。巨浪II是核威懾的核心,重要的打狗棍,二次核反擊的決定性力量。
具有第一次打擊能力,就是直接潛射核彈,不玩什麼隱身二次打擊了,具有這種能力是不言而喻的,只是看肉食者是否有那個居心了。我們一直在吹牛,特么的米國人一直陪我們吹牛╮(╯▽╰)╭
巨浪巨浪不斷的增長…
這東西,有就可以了。不要太當真
現在我大天朝的陸基核武是。。。彈箭分離存放的,裝起來準備及發射可能要好幾天,根本沒有發現美帝打向我們的洲際導彈升空之後幾十秒我們的反擊核彈也隨即升空這樣的事情。
寫一個直接簡短的回答給非科班出身的軍迷,省去其他答者給出的各種輔助相關材料是什麼意思:一個懂行的人如果說JL2「具有第一次打擊潛力」,在沒有上下文情況下,僅從討論導彈特點來說,意思應該是說這款導彈達到了較高的精確度,其精度可以滿足第一次打擊任務特性的要求。這是因為對待有核國家時,第一次核打擊會全力攻擊對方的核力量,力求解除對方核武裝防止對方的剩餘核力量進行二次核反擊,這要求精確瞄準經過強化和偽裝的發射井/停機坪和其他發射平台。意味著什麼:僅僅意味著精度較高而已,精度高是第一次核打擊能力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成功完成對有核國家的第一次核打擊任務(如美俄)是需要足夠的戰備武器數量準確情報支撐的,中國不具備這樣的數量和情報。
推薦閱讀:
※原子彈的增殖因數大約為多少?鈾的濃縮度大概在多少?
※為什麼印度和巴基斯坦作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卻擁有核武器?
※美國宣布不惜動用核武力保衛日韓,那全世界打核戰爭的概率有多大,世界會有怎樣的變化?
※如何向外國人解釋中國為什麼要拚命製造出核武器?
※如果沒有核武器的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