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怎麼應對空巢老人的問題?
卸腰,看到題主的問題上標著「福利制度」,大約是想問切實的應對辦法……雖然我很想正面回答題主疑問,但我思考再三,無論是在國內或是國外,除了一套健全的社會醫療保障制度,那些自上而下的「福利」真的很難解決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對一個在物質生活上尚能維持的老人而言,想要一段幸福的老年生涯,最重要的是能夠感受到充分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是目前公認的,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然而,這種支持恰恰是社會公共老年服務無法真正滿足的(Larsson,2004),年輕的志願者們在這方面基本沒有助益。Rosow的研究表明,在社會支持的效力上,子女第一,鄰居第二,同齡朋友第三。成年子女所起到的作用已經無需多言,鄰居也尤為重要。Walker和Hiller的研究甚至表明,空巢老婦對鄰居關係的感知直接影響她們的身體健康和幸福感……換言之,在成年子女給予物質生活與精神關愛的前提下,一個友愛的社區和和諧愉悅的人際關係對老人們的生活影響很大。這幾乎是我們作為子女唯一能夠控制的因素了,餘下的,則是關於老人們的性別、婚姻、宗教信仰以及收入水平對他們的影響……除去最後一項,那都是已經過去,再也無法再更改的人生了。
此外,我們可以再看一些有關空巢的正面研究。儘管從大範圍來看,世界各地的空巢老人都比較晚景凄涼,但在某些國家,某一部分的空巢老人顯然已經不再是需要採取一些方式方法來幫扶的「問題」,這也正是許多跨文化心理學研究者都非常關注的地方——07年Wenger 等人在對芬蘭、德國、日本、英國、以色列、西班牙等國家進行跨文化比較後發現,在這些發達國家,有相當一部分的空巢老人因為孩子不在身邊,反而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與經歷去結交朋友,休閑娛樂。儘管沒有與子女居住在一起,但是他們的家庭功能完整,與子女頻繁而親密的聯繫依然能夠為老人帶去社會支持,而同時,這些老人在經濟上也相對自由。
這些……大概都是在告訴那些還沒有老的年輕人,找好伴侶,努力掙錢,熱愛生活,享受自由……會是在將來使自己免受空巢之苦的最佳辦法:)費孝通先生早在1983年就總結了中西方養老模式的差異:西方為「接力模式」,東方為「反饋模式」。
當然,單就理論分析未免把實際問題簡單化了。畢竟舊巢總是有餘溫的,親子關係的聯接和老人社會適應能力的驟降是現實存在的。
下面是2013年《光明日報》的一篇報道,列舉外國應對「空巢老人」的舉措:德國:政府民政部門和大學生服務中心聯手,開展老少互助活動。有的老人讓大學生們居住在家中,各自擁有卧室,並共用廚房、客廳。平時,他們會分工合作,各司其職,起到防止老人孤獨,互相關照的作用。
法國: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往往選擇「家庭護士」來料理生活起居。由老人挑選一戶人家,讓他們搬到自己的家中,組成一個新的大家庭,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
英國:「老年村」成了一種時尚。「老年村」最早興起於美國,隨後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興起。目前英國越來越多的退休者到老年村定居。
美國:退休老人都有養老金,這是美國目前實行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認為,僅靠養老金不能保證應付晚年生活的各種問題,於是美國人大多在中年時即開始投資私人養老基金。
龍應台在《這個動蕩的世界》中,提到了一對中國老夫婦去到瑞士的所見所聞和所言所行: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宣揚「孝道」只是下策,提升社會福利保障、建立穩定的老年人社交圈才是上策。一對從未出過國門的中國老夫婦來到瑞士,在蘇黎世湖畔看見無數個老人在湖畔小道上倘佯,有的喂天鵝,有的曬太陽,個個顯得悠閑安適。聽完對於養老金、退休金、救濟金、失業金、醫藥保險金等的解釋之後,老夫婦恍然大悟的說:
「我們的報紙老說什麼西方人不懂孝道,不奉養父母什麼的。現在看起來居然有理。老頭子老太婆每個月都有公家給錢,夠吃夠住夠花,為什麼還要子女『奉養』?根本不需要嘛!靠子女奉養,碰不好還要看小輩臉色,還不如靠制度,自由自在,這簡直比孝道還好哪。」
以福利制度來達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理想,這是人道精神的切實實踐了。
筆者這麼問就是在現實當中遇到這個問題。國內現在的問題是政府倡導反哺式,因為公共社會配套配不上,把壓力傳給無法解決年輕人,甚至說年輕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是有違孝道。政府什麼都不用做。
外國基本上都是空巢老人了,所以不用特地提出來
推薦閱讀:
※一個極度追求自由平等、蔑視權威、討厭一切束縛但心懷世界大同的人 ,能成為這個世界的改造者嗎?
※未來十年科技影響下的社會會是怎樣?
※中產階級靠家庭資產收益過日子會再出現那些80/90年代期望靠10萬銀行存款利息過一輩子的悲劇嗎?
※天津塘沽大爆炸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中國社會中,是否有某些方面已經發展畸形?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