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恐龍時代的人類是什麼動物?


BBC紀錄片
David Attenborough"s Rise Of Animals Triumph Of The Vertebrates

先說結論,謝 @湛盧 糾正,下面這種小動物叫做吳氏巨顱獸,生活在侏羅紀早期,原文中說法是survive in the shadow of dinosaur,推測習性上是晝伏夜出。

最初它的頭骨化石是由Wang Tao 在發掘恐龍化石的時候發現的

緊接著,這塊化石就被送到北京去進行清洗研究

這是故事講述者David的手,看到確實是塊萌萌的小頭骨

再來張高清圖

這是它的下頜

注意看牙齒,它排除了這塊化石屬於爬行動物的可能性,表示它的主人只有可能是一隻小型的吃昆蟲的哺乳動物~

得到結論,這隻小動物有了名字,叫做HADROCODIUM,從爬行動物的分支起源,大約在距今195Mya(Million years ago),是現存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

骨骼復原圖

那麼為什麼哺乳動物得到大範圍的擴張呢,第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 恆溫

對比一下,爬行動物只能從環境中獲得熱量,這就導致它們在晚上沒有日光的時候無法保持很活躍的狀態,但哺乳動物就不一樣啦~它們可以從身體內部產生大量能量,具有更高的代謝速率。 另外為了保持體溫,哺乳動物都是有皮毛的。

更多的能量就意味著更多的食物供給,Hadrocodium要在晚上出去捕食小昆蟲啦~

那麼新的問題來了,它們在黑暗中如何捕食獵物呢?

microCT證實它們的腦容量非常大,尤其是圖中高亮區域(不會拼寫),這部分區域是負責嗅覺的,使得哺乳動物可以依賴敏銳的嗅覺去尋找食物啦~

另外呢,它還進化出了圖中這塊藍色的骨頭,同時下頜上兩塊骨頭經過重排列通過藍色骨頭和中耳相連,使得哺乳動物可以聽到比爬行動物更加廣的頻率,比如聽到小昆蟲的各種動靜。這也是我們人類的聽力系統所使用的模式~

更重要的第三點,它的大腦中有很大的區域responsible for skin touch

外部的動靜會被毛髮根部的神經所感知並返回到大腦,這樣它們用毛髮就可以感知周圍的世界啦~

有了以上這幾點,Hadrocodium可以適應黑暗帶來的種種挑戰了。也使得它們可以在恐龍的陰影下更好地存活。

另外哺乳動物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哺乳。。。所以再接下來就是進化出單孔目的鴨嘴獸啦~

-----------------------------------

我一個做植物的。。。儘力了。。。。答主還要回去看文章後天講組會。。。等我回來仔細排個版~


小型哺乳動物。

恐龍時代(三疊紀-白堊紀)的大多數哺乳動物尚未出現現在的形態:我們和豬牛馬羊貓狗鼠兔一樣,都是一群體長僅10cm左右的小老鼠。直到白堊紀大滅絕,氣溫驟降,那些又大又有力的恐龍滅絕了(哈利路亞!)我們才漸漸從樹洞草叢裡鑽出來,開始了欣欣向榮的哺乳類進化。


那個時候的哺乳動物大多是體型很小的夜行食蟲類。請自行搜索「吳氏巨顱獸」,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哺乳動物,它就生存在恐龍時代,可能還是卵生,類似於今天的鴨嘴獸和針鼴。別看這名字很霸氣,巨顱獸從頭到尾還沒有人的手掌大,只能在爬行動物的夾縫中生存。


那時候,現在哺乳動物的祖先,都長的跟耗子一樣。


白堊紀小老鼠啊,沒看過《與恐龍同行》? 當時就是一群小老鼠在代表我們與恐龍同行,如今鳥類代表恐龍與人類同行。


好奇地問一句,我記得忘了那兒聽說的,人滴熱血始祖是一種叫做卞氏獸的動物。樓上那個巨顱獸和卞氏獸是啥關係?


推薦閱讀:

膠水是怎麼粘住東西的?
有什麼關於揚州的冷知識?
上聯:李先生在李先生裡面吃著面。求下聯?
很多狗喜歡跟著主人跑,如果狗跟著跟著跑不動了,它會採取什麼措施?
人為什麼有兩個鼻孔?

TAG:進化 | 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