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都需要引進哪些職業經理人?

本題已加入知乎索引 ? 首席財務官 (CFO),進入發現更多相關優質問題。


總的來說是「補足短板」。如果公司在某方面有明顯的弱項,為了打消投資者的疑慮,就需要引入比較知名的職業經理人,這樣在路演時才能鎮得住場。有一些公司為了境外上市,還會特意引入外籍職業經理人,塑造管理層國際化的形象。

一般來說,引進財務總監(CFO)的比較多。因為在創業階段,創始人對財務總監最重要的要求是「信任」,很多是任用自己的親戚或朋友,在家族公司尤其明顯。但掛牌上市成為公眾公司,在財務上的要求比私人公司嚴格的多,受到老闆信任的財務總監在能力和經驗上可能有所欠缺,就需要從「四大」或其他大型企業挖人。如果是境外上市,對財務總監的教育背景、語言能力、工作經歷都有更高要求。

與此類似的是,董事會秘書或投資者關係總監(IR Director)也是引入職業經理人的重點,因為他們的工作在上市前幾乎是不需要的。(感謝王維老師評論:「董秘的重要性要比財務總監的重要性高很多,相當於上市協調。」強烈推薦「公司準備上市時,董事會秘書的工作內容以及重要性?」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44712)


上市一般得弄個董秘。

董秘是IPO的總體執行負責人,向下需要聯繫公司各個部門配合IPO,向上需要向老闆反映情況,申請支持,還需要與投行、會計師、律師溝通協調。在上市以後董秘是公司投資者關係、信息披露以及遵守其他上市後各種規定的直接責任人。

董秘就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專業化的工作,沒上市的公司一般不設置這個職位,也缺乏這方面的人才,所以IPO之前得專門招一個。

除此之外我感覺上市不需要特別招聘什麼管理層的人員。外部招聘CFO的有,但是不多,而且多數也是IPO之前起碼三五年就招進來的,好像不能算是為了IPO臨時招聘的。其他的管理人員就更少了。

也許在海外上市的時候投資人會比較看重團隊的背景,所以要引進一些好看的管理人才。境內上市的企業我感覺沒有這方面的需求。


推薦閱讀:

2007年以後,外資投行在中國承銷IPO業務為什麼非常少?
公司準備上市期間,董事會成員一般都是怎麼選擇的?這段時間內董事會起到什麼作用?
互聯網公司的估值是如何進行的?受哪些因素影響?
國外上市流程中,最關鍵的環節是什麼?
阿里巴巴紐交所敲鐘,此時香港金融業者怎麼看?

TAG:首次公開募股IPO | 首席財務官C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