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你認為中國的音樂產業會好嗎?移動互聯網能否拯救數字音樂?你對中國移動無線音樂基地怎麼看?


A/音樂產業是否會好取決於2點,有價值的版權內容的產生版權保護的法制完善。從大趨勢上來講版權保護是越來越好的跡象,有價值的版權內容的生產需要音樂人和從業者共同努力。

B/移動互聯網當然會使得用戶獲得音樂內容變得更加便捷和不受限,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是對數字音樂分享途徑的提升和進步,但數字音樂包含「數字」(分享途徑)和「音樂」(版權內容)兩方面,不能單指望渠道的改善。

C/無線音樂基地只是數字音樂渠道的一部分,在中國的行業壟斷大環境下尤其指RBT的內容售賣渠道,對音樂產業本身不產生根本影響,只相當於多開一家大超市賣貨而已。但在內地行業壟斷的背景下,部分從業者和音樂人只追求短期利益的做法,其實使得無線音樂基地對於音樂產業產生的很負面的影響。


1. 中國有沒有音樂產業,這個大家貌似都很清楚了

2. 我感覺互聯網平台對音樂還是有很大的革新作用的,從Napster到iTunes都是對國外音樂產業的一次大的變革。但由於版權的問題在國內我們並沒有看到這麼一個大的變化。最近出來的像蝦米,豆瓣電台這種音樂分享平台我覺得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它們提供了一個音樂發展的新的思路。從大的發展趨勢看,賣CD這種實體的銷售被數字音樂取而代之是早晚的事情,我覺得未來更可能的一種趨勢是由音樂平台來發布新的音樂,然後通過商業上的推廣和廣告的分成再把資金流向唱片公司。甚至完全可以逆向發展,由音樂平台來推出自己的歌手,通過廣告以及演出的費用來達到盈利的目的,同時還能擺脫銷售渠道上的成本。百度最近新推的百度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就是通過廣告收入來給唱片公司分成從而實現一個完全正版化的音樂平台。用過以後這個產品真的很坑爹……歌曲庫少的不能再少,而且更新速度也非常慢,比起蝦米豆瓣易用性差的很多,但是百度聽究竟是否會是未來的走向,蝦米和豆瓣會不會有什麼樣的轉變可能還是需要時間來見證吧


1.音樂這件事情跟書籍和電影都不一樣.音樂產業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都在聽老歌,沒有大量新歌出來,沒有大量的好的新藝人出來.

追溯過去,我們發現最黃金的時代是90年代初到2000年初的時代,那個時代,每年都有好的藝人,包括周杰倫等都是那個時代出來的.但是追究原因呢,是因為那個時代的cd和磁帶比較好賣.唱片公司賺得到錢,因此肯投資藝人.

現在的時代歌曲傳播越來越快,面積越來越廣,但是藝人和唱片公司的收入越來越少.真正好的藝人賺不到錢.

但是變革的時候總是進入的好機會,歷史上無數案例說明了這一切,現在唱片公司被版權,唱片等既得利益干擾,無法做出創新的改變...真正的未來是屬於數字音樂的,因此中國的音樂產業一定會好起來,只是看時間問題.

2.移動互聯網會有利於數字音樂和付費服務.這個是一定的.只是是否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暫時不明朗.

3.移動音樂基地是一群不懂產品的人搞的,但是很懂資源和運營.


你認為中國的音樂產業會好嗎?

中國的音樂產業肯定會更好。這是必須的。雖然現在是低谷。那是因為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弱化了。你看中國電影產業,從最開始的繁榮,到後來錄像廳錄像帶,盜版的衝擊,現在不是又開始恢復元氣了嗎,而且去年總票房還達到了歷史性的100億。音樂產業也是如此。以前靠賣磁帶,cd,現在靠歌曲積累人氣,以各種商業演出和歌星的廣告賺錢。蘋果商店的模式,又給音樂產業帶來了新的盈利模式。國內雖然做的不好,但是仍在探索中。相信可以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互聯網收聽下載的收費,也是一種模式。之前在新浪圍脖看到@馬條 他在豆瓣等網站上,把自己的歌放在網上免費試聽,但下載是有償的。第一天就有2000元的進賬。正如出版業也日落西山,但是老六的《讀庫》系列,不是也在淘寶上賣的很好嗎。

移動互聯網能否拯救數字音樂?

移動互聯網可以拯救數字音樂。只有移動互聯網這樣的形式,才適合收費,才更適合數字音樂。

你對中國移動無線音樂基地怎麼看?

中國移動音樂基地跟移動夢網一樣,本是個特別好的生態。可惜,在中國移動這個國營企業的摧殘下,畸形發展。當初,移動夢網拯救了互聯網,成為當初各大互聯網企業盈利的救命稻草。移動音樂基地的彩鈴業務,也給眾多音樂公司帶去了可觀的收入。

掌管音樂基地的李向東出逃案(http://www.iimedia.cn/6407.html)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吧。一個好好的無線音樂生態鏈條,好不容易建立起來,就這樣破壞掉了。當然,從骨子裡它就沒有好過。

音樂基地的音樂隨身聽手機客戶端,構想很不錯,免流量,但是聽歌,下載收取相應的費用,可以包月,當初也發展了不少用戶。前面有朋友已經說了。情況就是如此。想當年,我就是負責這個客戶端的。很可惜沒有做起來。

中國的電影產業已經開始復甦了,音樂產業的春天也不遠了。

剛在新浪看到一篇文章:商業價值雜誌,音樂的未來 http://tech.sina.com.cn/i/2011-05-11/15385509244.shtml


第一,中國沒有音樂產業。至於為什麼沒有,你可以從「產業」這個概念上來理解,對比一下中國的音樂現狀。

第二,移動互聯網或者互聯網都不能拯救音樂。至於為什麼,事實擺在那裡,我不用說了。


1、中國的音樂產品會好的,因為不管任何時候你會發現,需求依然是剛性的,並沒有因為某些減少對中國音樂的需求,只是在唱片業倒下之後,沒有合適的一個環境將剛性需求更好的盈利,當然,前段時間跟某個演出公司的人聊,才知道,唱片業目前主要收入在於演唱會收入。

2、移動互聯網能否拯救數字音樂? 目前看,移動互聯網是拯救了沒過的音樂產業,而日本的DOCOMO也通過手機端拯救了日本的產業,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相信也能夠拯救中國的音樂產業,但商業環境和合適的通道,包括大面積的更換終端的成本需要多長時間被消化,現在還不了解。

3、四川成都應該是中國移動音樂基地的所在,但說實話,並沒有從來感受到過他的服務,現在音樂產品依然重點在於彩鈴等東西,並沒有直接作為音樂需求的直接東西出來。所以如果我說,移動音樂基地做的事情和方向很重要。


知乎可以一次問三個問題嗎。。。

我最近半年一直在做有關音樂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開發和產品調研,正好可以從個人角度談談這些問題。

首先,我認為中國音樂產業會好起來,而且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否則我們也不會關注於音樂產業。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草根明星藝人越來越多的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推銷,對這些草根藝人來說,某些時候音樂只是其中的一個附屬產品而已,音樂本身也許帶不來太多收益,但其他相關收益能夠支撐這些藝人從事音樂創作,從而形成正循環。例如旭日陽剛兄弟,因為《春天裡》的版權不在他們手裡,他們是不能通過這首歌獲得任何版權收入的,但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其他效應獲得很大的收益,從而支撐他們的音樂創作,帶給我們更多的音樂。從這個角度來說,音樂是可以不買錢也可以給藝人帶來收益的。其他例子也有一些,我們認為現在只不過是沒到那個引爆點而已,這個引爆點也就在這一兩年。

另外,數字音樂靠的不僅僅是移動互聯網,但移動互聯網的確是非常好的手段。我們可以越來越方便的通過智能手機來收聽音樂,獲取音樂,並且在移動微支付發展起來後,數字音樂需要的僅僅就是一個平台而已,用戶可以通過平台方便的獲得高品質的音樂,並且可以方便的進行快速小額支付,那一切就水到渠成。其實並不是用戶沒有養成付費的習慣,而是他們沒有付費的渠道,並且付費渠道是否方便快捷安全。另外,最近聽豆瓣電台的時候,經常能聽到插播的廣告,這說明大家都在做這樣的事情來「拯救」數字音樂。

最後,我可以談談中移動的音樂基地,因為這個我熟一些。不知道有多少人用過音樂基地的音樂隨身聽產品,這個隨身聽產品聽歌是免流量的,除此之外其他操作也都是免流量的,只需要付相應的信息費。這個絕對是一個killer。你在這個產品上購買一首彩鈴,下載一首歌曲或者設置手機振鈴,這些操作通通是不需要離開這個產品的,只需要幾個操作而已。音樂基地的這個產品已經把推送音樂,獲取音樂和購買音樂完全打通了,這已經是我剛才說的平台的原型了。只不過由於大國企的通病,使得中國移動這個大象轉身轉得很困難,等哪天大象可以跳舞了,中國音樂產業就可以過得稍微滋潤一些了。


假以時日,這個行業能體面的掙錢了,越來越多靠譜的產品經理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跳進音樂行業,就靠譜了。


1.中國的音樂產業會好么?

中國的音樂產業會好的,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一個產業的生態平衡和完整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調整到位。目前國內的音樂產業畸形在於無法通過音樂本身來賺錢。音樂公司通過運營藝人來產生價值,唱片本身的銷量反而是次要的。這種循環體制下,導致沒人重視音樂內容,真正的藝人也無法通過音樂來養活自己。什麼時候藝人能夠通過音樂收支平衡,什麼時候音樂產業就會回歸正軌,會好起來。

通過音樂本身收入取決於自身才能、面向市場的通道通暢性、受眾群體的消費認可程度。

才能不是問題!

目前的音樂產業結症就在面向市場通道通暢性。沒有公司簽約,那麼藝人就沒有辦法推銷自己的作品,得不到收入。市場渠道控制在公司手中。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網路的普及,和支付方式的多樣性,個人推銷自己的渠道已經立體且豐富,這給了藝人擺脫公司的一種可能(正規商業運作仍然需要公司的巨大資源投入)

受眾群體的付費習慣培養是整個社會一起來帶動的

2.移動互聯網是否能拯救數字音樂?

移動互聯網的作用是積極而且提供了拯救的可能性。移動互聯網增加了用戶對音樂產品的需求,過去想隨身聽音樂你得扛著錄音機。解決用戶新需求的同時,新的產品形態誕生,新產品形態又會豐富傳統音樂的收入渠道。

3.中移動音樂基地怎麼看?

國內沒有比移動聯通這種運營商更適合做音樂產品的。

對於個人,移動音樂需要的帶寬成本在他們眼裡根本不是問題!

對於CP,他們是唯一能夠以保底形式提供收入的金主。誰也沒勇氣拋棄他們。CP看重的分賬系統在運營商處已經水到渠成,現在只有分賬周期過長的問題了。

對於企業,沒有比他們擁有的用戶量更多,沒有比他們擁有的推送手段更豐富。

但運營商畢竟是國企,固有的姿態和不專攻,使得他們整個的產品意識根本不到位,無法做出來更好的產品。可惜。


更加難以控制版權,盜版更加猖獗

需要先整改環境,有了良好的環境,需要iTunes Store這樣的模式站出來


第一,只會越來越差,不過不會徹底死掉,可以苟延殘喘很久

第二,移動互聯網需要的是賺錢,而不是拯救什麼數字音樂,音樂沒錢賺了就一腳踢開去搞別的,如果還有錢賺,就榨乾其最後一滴血。現在看來榨的差不多了已經

第三,無線音樂基地?這個基地組織怎麼還沒被取締?


這個產業與中國人的消費觀,gdp,等等都相關,不僅僅是版權法的問題。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對於「好妹妹樂隊北京工體99元」演出的評論,裡面明確的標註出世界各國音樂唱片,演唱會的價格和國民整體收入的配比。我們把這種對音樂,電影的消費稱為「娛樂消費」,為什麼電影業在中國還不錯,美團一張電影票多少錢?30多吧,一場演唱會多少錢?一張唱片多少錢?而國民整體收入水平都沒達到能支付的起的地步,這個產業又怎麼能好起來。我相信大家都是處於在網上聽歌要下載的時候發現要求付費,就想算了吧。一首歌就3塊錢,一杯水的價格,這都不願意為音樂付錢,但會為演唱會,liveshow付錢,這很奇怪吧。恆大14年辦了多少次演出我不記得了,但好像收了4500w,可是和投入相比還是虧損。流媒體現在已經成為音樂產業的支柱了,如果大眾不能對線上音樂付費,這個產業回春要很難。很漫長的過程啊。


看好AR與音樂產業的結合,預計技術的創新會給音樂行業帶來迭代。AR如果能提供更好的體驗,相信人們是願意走出小小的耳機,走入場館聽現場的。就像電影視聽體驗的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走入影院而不是在家用電腦的小屏幕來看。兩者體驗差別很大,一旦大眾重視體驗了,付費也就水到渠成了,好的體驗當然要付費。


中國音樂產業會好嗎?會。雖說之前李宗盛痛批華語樂壇給聽眾「豬食」,恨鐵不成鋼,但總的來說中國音樂產業會越來越好,第一聽眾版權意識提高,隨著付費音樂的越來越普及,創作人的生存壓力減少,能靜下心做更優秀作品。第二音樂包裝與音樂平台與國際接軌,一些先進音樂管理都會讓中國音樂受益。第三,聽眾的音樂品味會提高,繼而促使作品的更加優秀。

移動互聯網能否拯救數字音樂?數字音樂需要被拯救嗎?結合第一個問題,數字音樂不是越來越好了么?

對中國移動無線音樂基地怎麼看?無線音樂基地是什麼鬼,還沒被取締哇。


我回答第一個問題吧。如果就內地來說,我是比較悲觀的。

我覺得數字音樂的出現對傳統音樂產業是一種巨大的衝擊,但對於音樂本身來說則是一種機會。因為數字音樂時代作品的傳播範圍要比之前寬廣很多,可以說,有網路的地方就有你的作品,一首作品、一個歌手具有了更廣為人知的機會。

那麼一首作品怎麼才能讓人喜歡呢,很簡單,歌兒好就行~

內地不缺好歌兒,但令人遺憾的是,音樂產業被以口水歌為主的流星音樂霸佔著。你要是懶得去網上自己扒拉,耳邊響起的永遠是那些歌詞讓人崩潰的口水歌。。。

內地好的詞曲作者真的很少,有水平的都不幹這個。所以內地音樂的質量一直上不去。從這個角度說,音樂質量上不去,產業前景也不會很好吧。

歡迎探討:)


很多人拿電影產業跟音樂產業比較,這顯然不能放到一條線上來說事兒的。

電影產業盈利巨大,如今我們也比較享受物質生活,比起免費在電腦上看,更喜歡花錢去影院感受效果。音樂卻不同,花錢與不花錢,效果都是一樣。並且現在已經不是盜版的問題了,如今互聯網的公開透明免費的特點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音樂產業,以前在網上能下到普通mp3音質的音樂,現在各種無損音質應有盡有。這個情況才是直接導致了CD銷量萎靡音樂市場尷尬的罪魁禍首。

其實也可以這麼說,國人對音樂是沒有消費概念的。而國內的音樂市場也雜亂無章,不拿歐美跟咱們比,看看最近的日本韓國就明顯知道差距所在。

那麼回到正題,

1。中國有音樂產業么?

2。互聯網的免費資源讓移動互聯網以及數字音樂直接成為浮雲。

3。不了解,用不到。


1. 會越來越糟

2. 不明白「拯救數字音樂」是什麼意思,數字音樂需要被拯救嗎?

3. 不明白這個稱謂的意義和由來


1.現在人們聽音樂都是免費,音樂人是不能賣作品生存的了,只剩下教學生和商演,教學生就題外話了,選秀節目只是讓翻唱的明星在炒更,藝演有飯吃,幕後和各種原創音樂人依舊是得不到資金的支持,所以表面繁榮不代表所有音樂產業能發展

2.國內音樂網站,誰先收費誰先死,雖然扣扣音樂蝦米音樂都在對版權音樂做出努力,但是路還很長,沒有版權,音樂產業不會好的。

3.移動無線音樂?炫酷彩鈴嗎


1、什麼時候有「人才」願意進入音樂產業(暫時稱之為「產業」吧)了,音樂行業就會有點希望。

2、作為內容,數字音樂比較適合移動互聯網,談不上誰拯救誰。

3、官府背景下的任何壟斷,都不是什麼好事情,只會讓被壟斷的產品變得畸形,不管是音樂還是石油。


由移動互聯網服務商或終端廠商埋單版權,然後免費提供給用戶。


推薦閱讀:

許嵩的第六張專輯《青年晚報》為何免費?
為什麼有些專輯會有一首 Intro?
學習樂理知識有哪些比較好的教材推薦?
楊宗緯唱過的歌里,哪首歌或者哪句歌詞最能打動你?
為什麼大部分流行歌曲在一首歌曲里都要重複唱兩遍?

TAG:音樂 | 移動互聯網 | 音樂產業 | 數字音樂 | MG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