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朗普在媒體擺拍環節不與默克爾握手?
美國時間1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與特朗普在橢圓辦公室舉行會談。
某中文報道稱,在新聞發布會上,默克爾求握手遭特朗普拒絕,特朗普對記者及默克爾本人提出的握手要求一直裝沒聽見。
但據CNN 報道,雙方在默克爾抵達白宮和新聞發布會後都握了手。 「However, when asked to shake hands by reporters and photographers, Trump and Merkel remained stationary. It wasn"t clear if the two heard the request, and the two had shaken hands when Merkel arrived at the White House and they shook hands again after a White House news conference.」
特朗普老毛病又犯了,他這是故意想搞個大新聞。
西恩恩的報道
However, when asked to shake hands by reporters and photographers, Trump and Merkel remained stationary. It wasn"t clear if the two heard the request, and the two had shaken hands when Merkel arrived at the White House and they shook hands again after a White House news conference.
默克爾抵達白宮和新聞發布會後雙方都是握了手的,偏偏媒體擺拍階段出幺蛾子,明顯是要搞事情。
不過這次西恩恩明顯學聰明了,知道特朗普故意轉移視線,根本沒把不握手當個事情,他們頭條放的是:
司法部拒絕為特朗普「竊聽門」聲明背書。
看看你們都被帶跑到哪裡去了。@王繼勇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民選總統只關心自己下一任能不能當選,這次選舉已經證明有沒有所謂精英總統相根本不能決定是否當選,那川普有必要冒著得罪自己支持者的風險去討好你們這幫根本不會去支持他的力博儒嗎??
然後又是一堆左翼跳出來說川普你不能這樣啊,你現在是總統了啊,要心懷全美國人民啊!!
拜託…………
近二十年來你們這幫左翼拿著身份政治和族群政治的大棒把共識政治砸了個稀巴爛,如今指望一個從你們左翼屎盆子里挺過來的民粹總統修復共識?能這麼乾的共和黨政治家早都被你們左翼按死在娘胎里了。
08年的麥凱恩,12年的羅姆尼,夠不夠presidental?你們左翼不照樣racist的往死里罵?
看這次大選,共和黨初選那些講道理的,哪一個不是被你們左翼造謠黯然退選?記得Rubio的行車處罰記錄嗎?他老婆被開的罰單都算在了他的頭上。卡大夫溫和禮貌卻遭遇跟Cain一樣的命運,被左媒Politico造謠導致民調滑坡退選。最後如你們左翼所願,篩出了個最強的百毒不侵的蠱上來,你們這幫左翼居然一副「卧槽這傢伙怎麼上來的,我的小心臟受不了」的表現……
不就是你們創造了川普上位的條件么!!他照著默克爾的手親一口,不投票給他的人還是不投給他,該反對照樣反對,該懟還得懟,可是投票給他的人就會懷疑特朗普是不是變心了。特朗普大選期間懟德國,當選後懟德國,默克爾力挺希拉里,怒懟特朗普,希拉里默克爾簡直就是聖母姊妹花。見面時當作之前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很容易辦到,這是政客基本功。如果支持者認為特朗普有政客范,特朗普就失去了基本盤,選民還指望他反建制呢。
輿論媒體天天反特朗普,沒事上街遊行,特朗普根本不在乎,因為這些人從頭到尾都不是他的目標客戶。認為博愛比國土安全,工作,經濟發展還優先的人不在特朗普視線範圍內。連任是第一要務,指望干一屆就能MAGA是不現實的,保底2屆,最好2屆後還是共和黨。所以他一切為選票服務,當總統後2周一個拉力,你好我好大家好,拉力時就沒人可懟了,那還拉什麼力,直接上各種秀作秀就行了,誰還不會幽默風趣,誰還不會講段子?
當年特朗普爺爺寫信希望不要把他攆走,希望繼續作德意志帝國的忠實子民,然並卵。當初你對我爺爺愛答不理,今天的我讓你高攀不起,哼╭(╯^╰)╮爺怎麼做反正你也挑刺,不如爽一把,看看到底誰難受。老子就是老大,你做錯了我還就得給你臉色,要不你還TMD以為老子好欺負呢。
莫大娘第一你把那麼多恐怖分子放進來還TMD 有理了,第二你讓老子給你看家護院還TM欠錢不給,自己發錢給恐怖分子充好人,第三還想拿我的親密照去競選,歇球去。
告訴你們吧,其實上面的理由都是遮蓋,真正的理由不和她握手是我有潔癖,自從我被08這個孫子監控以後,我把白宮廁所都安裝了監控器,她剛從廁所回來沒洗手!
尊重默克爾的信仰,和陌生男性握手不清真
無論任何原因,這都是極不禮貌和愚蠢的行為。
如果說特朗普只是耳背或者反應慢,還算好說。
有答案說,特朗普和默克爾握過手了,在記者面前的這齣戲是特朗普玩弄媒體的手腕,是有意造個「大新聞」給媒體。
如果真是這樣,那才是大錯。
一個正常運作的國家,無論內部如何打架、爭吵、政治抹黑,在對外時,一定不能因此受到影響。如果特朗普給默克爾難堪,是為了演給美國國內媒體看,從而在美國國內政治環境中攪動一些東西,那說明美國政府,特別是特朗普這個政府的腦子已經壞到和灣灣一樣了。這是拿美德關係做棋子來玩國內政治,是作死之路。
如果說這是演戲給自己基本盤看,也是一樣。
美國國內你們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特朗普雄才偉略,玩弄自由派於股掌之上,永遠會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請隨意。可將這種事帶入到外交場合,造成外交失禮,就是重大錯誤。
這回答里還有星星眼說川帝果然真性情的,還有說默克爾白左聖母所以可以不用握手的……恍惚間我覺得自己在看貼吧一樣。
「別看我,不要難民」(單純不做作)
—————————————————————
特朗普不顧美德關係的良好基礎,甚至
不講外交禮儀,背後原因恐怕還是雙方政策、利益和觀念存在分歧。
移民問題上,特朗普兩次簽署針對七個穆斯林國家的入境禁令,在記者會上強調移民是一項「特權」而非權利,要把美國公民安全放在首位。這同默克爾對待難民和移民的態度大相徑庭。
2月川普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瑞典因大量接納難民引發嚴重社會問題,當即遭到反川媒體和名人-包括瑞典駐美大使和前瑞典首相-的反駁。川普再次被描述為反移民、造謠。有意思的是,反川右派英國媒體Mail Daily在2015年發表專文描述瑞典難民問題,指出瑞典1975年(大規模接受難民第一年)總共記錄了400多次強姦案,而2015年是6000多次。同樣反川的紐約時報17.2.24報道瑞典難民問題,提到一名瑞典警察在臉書發帖說:「我周一到周五的工作內容排列是:強姦、強姦、嚴重強姦、攻擊強姦、襲警、威脅襲警、販毒、販毒、謀殺...」 他列出了每個案件嫌疑人的中間名字,除一人外全是中東傳統名字。該警察臉書帖被轉發2萬多次,所在警局收到幾百次獻花,有人建立一個聲援群,人數達到17萬人!
歐盟與北約的協調
特朗普一直對歐洲盟國承擔北約防務費用事宜不滿,在記者會上再次敦促盟國繳足「份子錢」。默克爾則重申德國承諾在2024年達到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
在特朗普1月27日與默克爾的第一次電話交談中,美德雙方便就合作加強兩國安全和繁榮以及深化雙邊關係達成共識,並且雙方肯定了北約聯盟對於美國歐盟關係的重要作用。此前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也表示,北約以及維繫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內容會成為此次「特默會」的一個交談重點,「雙方會洽談我們北約夥伴關係的未來。」
特朗普上任前後一直未停止過對於歐盟的批判。1月16日,特朗普就曾經表示歐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對美國是一個威脅。出於對特朗普前後涉及北約以及歐盟諸多言論的擔憂,歐盟方面已經加強了對於自身一體化的呼籲。
2月26日,包括德國在內的四個國家公開呼籲歐盟加強一體化,成立國家聯邦。3月6日,默克爾也和法意西三國領導人一起承諾和法國在國防和經濟政策方面加強合作。在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月初發布的歐盟白皮書中,也提到了對未來「歐洲軍隊」的構想,這點也獲得了德國的支持。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僅有英國等少數國家達到了北約「國防預算佔GDP 2%」的要求,德國2016年的數據為1.2%。特朗普此前對此現象也多有詬病。德國外長加布里爾則在本月1日表示,在未來10年內將國防支出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這一點德國做不到。
「德國原來和其他歐洲國家在防務上走得並不很近,但是現在面臨美國可能的回縮以及英國脫歐,歐盟國家尤其是德法等大國之間愈發認為未來歐洲共同的防務安全方面,可能是一個可以共同推進的地方。」鄭春榮分析指出。美國副總統彭斯曾於今年的慕尼黑安全防務會議上再次為美國對北約以及歐盟的支持背書:「我很榮幸能夠代表特朗普總統表達美國對於北約以及與歐盟防務安全合作的支持。」「即便如此,德國還是很想聽聽特朗普本人怎麼表述。」)(美國人抱怨自己承擔了北約72%的費用,去年一年的軍費高達6640億美元,佔BIP的3.6%,而歐洲人只承擔了26%,共2390億美元。但是,華盛頓的這個演算法靠譜嗎?
英國著名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提供的數據表明,美國軍事開支的大部分其實並非用於北約,而是自身需求:6640億美元中最多只有4.2%至4.5%用於歐洲,而美軍卻可以使用歐洲的基地、裝備區、通訊中心、醫院等設施。沒有這些基礎條件,美國根本很難在中東地區展開軍事行動。
事實上,北約歐洲成員國2016年的軍費開支已經增加了百分之十左右,德國也增加了百分之八,並將繼續保持這個勢頭。但國防是個大功率的燒錢機器,沒有相當的經濟基礎是難以為續的。德國外長西格瑪爾·加布里埃爾(Sigmar Gabriel)在「慕安會」上已經在質問每年從何處拆資240億歐元來完成2%的指標。總理默克爾也反對進行「小格局討論」(Kleinliche Diskussion),她指出,提高軍費開支並不自動意味著安全係數的提高。歐洲的安全取決於許多因素,最關鍵的是思維方式要正確。那麼,筆者要問:什麼是正確的思維方式?是繼續將自己綁在美國這輛陳舊的戰車上?還是致力於建立新的國際和平秩序?哈回顧歷史,不難看出,美國的所有投入幾乎都與自身的全球利益有關。譬如,「馬歇爾計劃」當然幫助歐洲國家擺脫了戰後的困苦以及民族主義的魔圈,但也為美國成就了一個巨大的美元和美貨市場;1948年成立的北約當然是針對蘇聯的,法國人、荷蘭人、比利時人也希望通過北約來制衡德國,防止其再次強大,但北約同時也保證了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和控制;美國主導的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在內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確有助於促進貿易,避免重蹈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經濟危機,但它也把美元確立為世界主導貨幣,從而夯實了美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托尼·朱特(Tony Judt)在《戰後歐洲歷史》一書中指出的那樣:
所有這些政治和安全機制建立的背後都包含著美國把自己的利益與脆弱的歐洲大陸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考量。
二戰以來,這一美國至上的「大西洋主義」決定了西方的外交政策,現在來了一位美國新總統,突然說不打算再為美國霸權買單了。難怪朋友和敵人對此很難理解,不知美國到底要幹什麼。
川普攻擊北約、歐盟和自由貿易的背後或許含有兩個難以明說的隱情:第一,美國認為歐洲國家佔了很大的便宜,美國吃了很大的虧,因此必須儘快糾正。第二,美國自知國力不濟,難以再繼續在全球承擔那麼多的責任,因此為自己的退縮尋找台階。)
全球化與反全球化
美國對德貿易逆差,特朗普強調「公平貿易」的重要性,暗示當前政策對美國不利。默克爾則說,她認可公平貿易的重要性,但要以開放思維看待全球化。3月16日,就在默克爾出發前,她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電話交談,雙方強調了共同促進自由貿易和市場開放的決心。更重要的是,默克爾與習近平一起表示了德中兩國未來對全球化的支持、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制態度。與此同時,美國方面卻正在發出與全球化相反的聲音。據德國《商報》16日報道,在德國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上,來自美國政府的代表拒絕對自由貿易原則表示支持。特朗普的高級顧問納瓦羅此前也曾表示,德國等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大額順差以及不斷貶值的歐元是對美國經濟的損害。特朗普也曾一度表示,將通過提高關稅來保護美國人的工作。據德國之聲16日報道,德國工商總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中,幾乎每三個中就有一個擔心其在美國的業務滑坡,他們對於特朗普宣布要提高進口關稅、加強入境限制等感到尤為擔心。
根據美國媒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對於德國的貿易逆差達到648億美元。而德國在去年全球貿易中的順差總額達到2700億美元。
「德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所以它無疑要維持這種趨勢,在國際上宣揚這種思想。」鄭春榮指出,「如果特朗普在會面中提出對德國貿易順差等問題的意見,我相信默克爾肯定會有所表態,甚至會帶有一些威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6日報道,
目前有接近70萬名美國人在德國公司工作,僅寶馬公司就僱傭了近7萬名美國人。默克爾此行的代表團中也有來自西門子和寶馬兩個公司的總裁。寶馬公司近期因為計劃在墨西哥建廠而遭到特朗普的抨擊。特朗普甚至威脅對德國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
之前美國參議院就對包括墨西哥在內的其它國家徵收關稅的一攬子計划進行討論。這其中除特朗普的勁敵中國外,也包括德國。據官方統計顯示,實際上,美國還是德國最重要的銷售市場。從美國的角度來看,對德貿易逆差僅次於對中國。德國經濟學家們已經拉響了警報,德國Ifo研究所所長費斯特(Clemens Fuest)將此描述為"世界末日",表示如果美德之間的經濟關係處於完全停滯,德國將因此減少160萬工作崗位。
只說一句先把整個訪問的新聞看完再來噴和粉好么,過度解讀真沒啥意思。於是這就是人家身家四十億刀,而且位居米國總統是有道理的。而這個道理也這就是你不能進外交部,並還在苦逼的讀死書的原因。
————————分割線——————————
拼爹也是實力的一種。好了,你們高興鬧八卦就鬧吧。
我覺得不值得過度解讀。
先申明我只看過YouTube上一個49秒的視頻,兩個人坐在沙發上。其它的,包括兩人的記者會我都沒看。當時下面記者問過幾個問題,其中一個是問川普有沒有和默克爾討論nato,川普說談了很多事情。應該還有記者問了默克爾一個問題,她是用德語回答的,旁邊一直有拍照記者在啪啪啪。注意川普當時的面部表情一直有點傲慢,不太說話,下顎前傾,我不太清楚他是傲慢給默克爾,還是傲慢給記者。
最後一段就是下面有記者說你們握個手吧(我好拍照去發圖文)。然後川普就沒有理睬。默克爾似乎有一個頭部的動作但是手也沒伸出來。
我的感覺是川普不是故意懟默克爾,而是懟最後那個記者,你讓我握手我就握嗎?如果當時那個恰好是柯林頓network的記者的話,我覺得這種可能就更大了,呵呵
我看今天搜狐的首頁上新聞標題是川普推特上回應不和默克爾握手說德國欠錢。後半句說德國欠錢確實是川普的意思,但我看前半句值得推敲,川普的推特是回應fake news說他和默克爾談得不好,而不是說我就是故意不和她握手。
淺見。為什麼我看的新聞寫的是默克爾和Trump今天見面就握手了,走之前也握手了,就是白宮發布會不握手?
這問題改得快哈哈,我回答的時候還是Trump今天拒絕和默克爾握手呢,現在改成發布會擺拍拒絕握手了。
個人認為這是特朗普玩心理戰的套路,目的是謀求利益。有的時候,國家利益就在一時間的心理應對中得到或失去,特別是某個國家的重要領導人在關鍵時刻不能正確應對。默克爾曾在某個時刻,在周圍狂熱的左派媒體和左派分子的鼓動和慫恿下,開始了可能會毀滅歐洲社會的無條件歡迎各類難民和移民的政策,顯示這位德國領導人雖然治國有方,且成效卓著,但其性格有明顯的弱點:在適當的操作下,這位領導人可能會茫然失措,被別人控制或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既然難民和移民都能利用默克爾的這個弱點來獲益,那美國為什麼不可以?至少可以嘗試一下。--- 大家都看到川普的一些手段:在握手時比較有侵犯性,讓對手變得尷尬和無措。我相信這是川普經常在過往的商業運營中使用過的一種手段:在不激起對方反感和反抗的前提下,使用一些手段使對手處於一種或尷尬或無措或惶恐的精神狀態,打亂對方的步調,讓對方暴露出一些弱點,以便讓自己在隨後的談判中佔據強勢地位,獲取額外的利益。 這種手段大概可以在商業談判中使用,而且能使用的條件也是比較苛刻的。至於這種手段能否在國際外交和利益博弈中使用,就見仁見智了,至少有人認為這相當失禮。
這是刻意做出來的,沒異議吧?
兩個世界上最有權勢(之一,感謝評論區?)的老年人,風裡雨里見多了,都知道在媒體面前的一舉一動是有內涵的
握手了是一個標題,不握手也是一個標題
禮貌與否,反倒在這個環節根本不重要,畢竟人家倆又不是沒握手
至於有沒有共同語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看美英牽手吧,特朗普就是這麼直接不掩飾。這是鐵盤選民欣賞他的一面,不做作,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欣賞的就是欣賞,厭惡的就是厭惡。他一直在鞏固自己的基本盤,對於默克爾這樣披著中右皮的極左人士,他沒有刻意示好,團結他們只會被那些反對者說,看吶,他嚇退了,他失敗了,他妥協了,他是虛偽的傢伙,這是我們的勝利。默克爾:好尷尬,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這可能是我們見過的最率真,最沒有演技的政治家
特朗普是性情中人,他之前多次批判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是災難,在加上特朗普對媒體如此的厭惡,他才不聽媒體的那些,
準確的說,是記者想拍張兩個領導人握手的照片。喊了半天,默克爾問是不是要握下,特朗普沒說話,意思大概是不想擺拍。
沒談攏,不握手。
不握手而已,有必要嘰嘰歪歪嗎?多少國家大事不去關注,國運國勢不去關注,MD就關注個握手,你們格調太低了,什麼環節不握手?來時握手,去時握手,擺拍時就一定要握個手嗎?什麼外交禮節規定擺拍時就一定要握手?我記得西方有親嘴禮,那他們沒一塊親個嘴,你們是不是要崩潰了,禮節呢?
默克爾治下的德國對待「難民」比對本國公民還要好,這對於堅持本國人利益優先的特朗普來說,情感上是不能接受的,因為特朗普的理念一直都是政客應對選民而不是外國人的利益負責,所以即使拋開國界的因素,特朗普也是認為默克爾這樣的人是不配當政客的。其次,更加重要的一點,前面所說的只是個人好惡,也就是說就算特朗普鄙視默克爾的政治理念但是德國再作再聖母只要不損害美國的利益特朗普根本懶得關心你。但是!但是偏偏默克爾的所作所為和美國的經濟利益發生了直接關聯。那就是NATO的軍費問題。前段時間彭斯會見NATO成員國高官的時候,德國國防部長就明確表示了德國是不會支付拖欠的NATO軍費的,也就是說德國的軍費開支繼續維持在1.5%上下,不會增加到4%(具體數字記不清了好像是這兩個)。但我們知道德國政府在難民身上是砸了數不清的錢的,所以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默克爾寧願給非德國公民的難民花錢也不願意補償美國多出的軍費。在特朗普看來這件事情就是德國搶了美國的錢去給一群文明社會的蛀蟲花銷,事實和邏輯就是這樣,而恰恰就是這筆錢,在川普看來是能用來給美國陳舊不堪的基礎設施更新換代,是能用來改善rust belt人民的生活,是能用來給美國兒童提供更好教育的。默克爾這次依然拒絕給錢,特朗普非常生氣,完全可以理解,自己不履行義務,花他人的錢自己慷慨,而且這種難民投資一分錢回報都沒有,因為難民的經濟回報為零。平心而論,你是特朗普的話能有好臉色給她看?
推薦閱讀:
※為啥日本瞧不上中國,韓國也瞧不上中國?
※如何看待特朗普說:「即使讓政府停擺也要建成美墨邊境牆」?
※如何看待韓國海警首次對中國漁民使用機關槍?
※如何看待陸自將領涉嫌間諜案?
※中國對於擴常的態度如何?
TAG:政治 | 美國 | 德國 | 國際關係 | 唐納德·約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