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銀行的凈利潤都很高,但是股價卻不高?

甚至沒有一些虧損企業的市值高,原因何在?


因為籌碼不在想拉高股價的手裡。

在誰手裡?

自己查。

宇宙第一大行其實流動籌碼沒多少。但你要拉別怪別人砸。所以沒人去拉。

浦發浮動籌碼不到7%。但籌碼越不集中越難拉。盤口其實非常輕。也就是說,浦發其實是一隻流通市值不到200億的中小盤股。

但你敢拉?

砸得你連媽媽都不敢認。

因為招商興業浦發一條線,要拉會被之間做搬磚的砸死。

另外股價你覺得不高是說市凈率。把時間拉長浦發也有70塊跟7塊的時候。

民生也有4塊跟11塊的時候。

這麼大盤子這麼多股東惜售,盤子玩不起。

至於幾十上百倍市凈率的其他股票,那叫博傻。


如果樓主有時間的話,可以把這個問題反過來想,世界上為什麼沒有幾個銀行能股價很高,而凈利潤很低,反而一直持續的利潤高,股價低,估值不高?

因此在中國股市股改後,可以從中國拓展到世界,首先第一個,不是任何數據和賬目,是因為幾乎所有銀行股,在任何市場,都不是稀缺的標的

簡單說,風險都有它份,隱形的計提,成長性

這是一個非常全面考核投資者素質的問題,尤其管理大資金的時候

銀行的長期估值里,一向就是用市凈率先做參考,之後再參考一個公允的市盈率,這個市盈率裡面包含了三個補償:

1、銀行是幾乎所有資金的節點,它幾乎必然為經濟承受風險,還有就是金融創新的風險,也就是經濟周期的衰退,它無論何時都算在裡面,要補償整個周期的估值,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之於天朝

2、銀行的資產里,有大量是負債,而總資產比例里,有一個固定比例是收不回來的,這個要補償,也就是計提,您會看到,最多賬目不良的南京銀行,很諷刺它的估值反而比較高。。。

這個計提依然非常有講究,許多銀行,說白了都是把不良在不太好的年份進行調控,您在報表你看到的不良,正常狀態下是銀行希望您看到的不良。。。這是銀行在調配利潤是會計上一個常用的技巧,實際上當經濟周期開始衰退,大量心知肚明的不良,收不回來的錢,銀行都一直在續期或者自己幫貸款者續命,希望用經濟周期和年度利潤來平衡

3、在一個經濟體里,銀行由於是節點,一般都是規模相對大,它的估值,要對成長性補償,通俗講就是拉長周期做銀行買賣的企業成長性一定比較差,如寧波銀行放在浙江區域,如興業銀行放在大福建大同業參考

股價由機構投資者來定價,由中小投資者跟風,而機構投資者就會為這種估值體系來投票

無論去到世界哪裡,銀行的經營,模式就是,它去用各種方法,低息負債,融來資金,用高息的經營,來賺取利潤,同時用利潤扣除一部分高息資產的風險,最後形成企業的利潤

可以看看花旗銀行,富國銀行,在近三十年,它們無論任何時候,市盈率長期穩定在12倍以下,具體可以查詢股價

現在有個東西比較恐怖,而且我們人類似乎還真沒辦法解決。。。基於利率是正的來定價債類,現實的情況是歐洲和日本在開啟負利率,可怕的實驗,您可以試想儲戶把錢存在銀行,還要虧損的局面,整個定價體系會亂套,表面是對銀行有利,實際上,最後是銀行最大利空,當銀行連負債都無法吸收的時候,就是它最大的衰退點

具體可以看德意志銀行。。。那傢伙


看了一下,貌似沒有說在點子上的答案,我手機打字粗略解釋一點。

以工商銀行為例,最新報表,資產23.65萬億(其中有12.63萬億是放出去的貸款),負債(粗理解為收進來的存款)21.69萬億。二者一減,凈資產1.95萬億,但市值才1.58萬億,比凈資產還低,為什麼?

壞賬。

假設,宏觀經濟問題,很多企業倒閉,貸款收不回,壞賬率增加了5%,貌似不多吧?但是結果,會有0.63萬億貸款收不回來了,而自己口袋的凈資產只有1.95萬億啊,這麼把壞賬損失一減掉,凈資產就只剩1.32萬億不到了,比原來砍掉三分之一。如果這個時候市值還是1.58萬億,你還會覺得估值低嗎?繼續假設,如果壞賬率增加10%呢?

所以,核心是市場認為銀行未來會有多少壞賬。

以上。


你的問題其實就錯在先了,凈利潤高就等於股價要高嗎?最起碼你要說凈利潤率高,股價可能會高,這樣還說的過去。

中國銀行凈利潤高是因為資產大,巨大!所以他的凈利潤看起來比一般的高很多又怎麼了?不是很正常?別看現在凈利潤高,哪天中國金融危機,銀行的凈利潤虧的嚇死你。

另外,為什麼股價比一般的虧損股還要低,因為虧損股一旦扭贏或者借殼重組,瞬間烏雞變鳳凰,而且股本小,高點也是應該的


問題的核心在於表外負債,銀行有一些剛性兌付的理財產品對它帶來很大不確定性,有一部分沒有體現出來,比如很多的地方債和城投債,我們的銀行只是在資產負債表上看起來很美妙,裡面有多少的問題恐怕它自己都不清楚,最近頻頻發生票據造假,蘿蔔章等等事件就是一個佐證。而經濟不好,第一個受衝擊的就是銀行,為什麼要債轉股?因為債務核銷是要減少利潤的,而股權不會啊,這些垃圾股權最後都通過借殼,混改之類的丟給了散戶。這就叫俠之大者,為國接盤。


股價不高那是因為股本大…

為什麼多年市值增長相對慢,那是因為本身就是大象,漲起來自然沒小的容易。另一方面,很多銀行股其實漲的不慢,覺得慢那是很多人的錯覺…

相對估值低,比如市凈率市盈率低,那是行業特徵,其他國家這類資產溢價明顯也相對低。

股價單純來看沒有太多意義,要比較得比市值。好比5元一隻牙籤不比100元一個手機便宜…


市場認知預期沒有達到共識,風口、趨勢、炒作點,價格長期波動小;市值太高,未來的成長空間不大,造成了溢價不會高。

「選美理論」。金融投資如同選美,在有眾多美女參加的選美比賽中,如果猜中了誰能夠得冠軍,你就可以得到大獎。你應該怎麼猜?凱恩斯告訴我們,別猜你認為最漂亮的美女能夠拿冠軍,而應該猜大家會選哪個美女做冠軍。

歡迎大家搜索公眾號「touziguwenwangyi」(投資顧問WY),每天早盤9點前準時發布,免費解答個股,指導技術。


謝邀。有不少朋友已經說了,股本太大。對於靠賺差價的中國股市,股本大,拉不動,當然主力就很難賺到錢了。但是其實我個人覺得銀行股比如工商銀行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長期持股,他每年大概有6%的分紅,而且長期持有,估計其實也是在緩慢上漲的(前提是不要買在高點)。


高估值源於高成長。高估值與高成長背離時,引發明斯基螺旋,也就是牛市的後半段急漲。

最後資金緊張與明斯基螺旋相互博弈,體現為寬幅震蕩,即牛末熊初,對一般股民而言,當套現離場了。然而在玩的套路點,這個時候最佳策略是做跨式期權,而不是去空期指。真正開始股價和融資餘額同時暴跌,再空期指完全來得及。

低估值源於低成長,當低估值與低成長背離時,貨幣一般會因通脹處於收緊周期。但是緊箍咒是越來越松的,股息率和成長率卻越來越高,這個時候,當穩定成長率遠高於貨幣收緊速率,信一輪周期開始。

對a股,如果市值較低(比如小於50億),它的股價往往和估值無關,而通常體現為"上市套現權"的價格,即使不借殼(股權轉讓本質上也是一種借殼),這個套現權50億也是值的。

現在ipo開閘以及註冊制導致這種套現權貶值了,所以次新邏輯被證偽。做了這麼多年次新股的我,在去年9月份開始專註大藍籌,又在今年1月份開始專註成長股了。

註冊制真開始的時候,這幾年的次新股估值回歸也比較到位了,屆時不妨去尋找真成長的投資。


簡而言之,利潤雖高,卻已經沒有成長性了。股票市場是看企業的發展,現在很糟糕,但只要市場預期你下一季度或明年業績將爆發,那麼會給你比較高的估值。如果企業停滯了,分分鐘被市場玩家拋棄。


股市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交易品是股票。

股票的供求關係直接決定股價。

所以供應量小的價格高,供應量大的價格低...

小盤股價格高,大盤股價格低。

嗯,當然供求關係本身也受到股票對應標的企業的營業能力影響,

從這個角度分析供求關係的就是傳說中的價值分析。

拋開這個研究純粹的股市供求,就是技術分析。


1.銀行是世界上槓桿最大的行業,其自有資金與資產相比不值一提。

2.銀行的經營受到嚴格管控,利潤增長手段有限,很難出現超預期的增長。

3.為了補充資本充足率,銀行一般都不傾向於分紅。

所以既沒有超預期增長、風險又大、賺的錢有不分紅,股價自然漲不起來。


因為銀行是通過高槓桿經營的,盤子很大,所以市場上大部分資金對銀行不感興趣


主要是由於A股市場目前為止還是散戶為主的市場。在這種市場中,大家的風格就是擊鼓傳花式的炒作。銀行由於盤子大,消耗資金多,不大適合這種風格。

至於成長性一般等等,都是不錯的。

具體到銀行股投資而言,我說兩句個人觀點:

1、壞賬問題

我以前做過分析,結果就是上市銀行總體壞賬率最多6%左右,而目前的股價反映的壞賬預期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水準。當然,市場最終意識到這個問題需要時間。下面把我分析的假設邏輯簡單說下。

中國銀行業壞賬最典型代表時期就是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具體數據沒有公開的。根據之後的一些報道來看,估計在30%-40%水平。根據這個,我把目前銀行業壞賬進行了分層處理。例如2008-2010年放的貸款假設40%會成為壞賬;其餘的貸款按照正常壞賬率+特殊時期增加的比率來分析。基本就是這樣得出的。

用此邏輯分析的結果記得做幾個處理:首先,三大政策性銀行承擔更多損失;其次,銀行業每年基本可以自己消化2萬億壞賬等等。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算算。

2、成長問題

除了小銀行,的確空間很有限。同時換個角度來看,我不需要它有增長,只需要它能保持穩定就可以,就相當于波特模型里的現金牛業務一樣。

我們可以想想,我把錢存銀行了,那我為什麼不買成對應銀行的股票?每年有5%的分紅,這個大於1年期的利率吧?同時,我還獲得2個期權:一個是用這個市值去打新股,一年總可以中2-3個簽的;二是股市看漲的期權,因為股市總是波動的,在我錢存在股票期間,股市什麼時候漲了20%-100%,我再買掉,如此收益不是遠高於存款?

好好想想吧。

3、估值問題

國際上一般銀行股在10倍左右,國內目前8倍左右。如果按照市凈率算,則需要調整下國際的,因為他們銀行有大量的商譽資產,同口徑的話,凈資產比國內銀行高估了15%左右。國際上的市凈率基本在0.8-1.2,國內最近漲了,估計在0.9左右。

總之,國內銀行股不存在高估,應該是有所低估。

總體而言,銀行股在未來有不少機會,只是目前還沒開始表現而已。2017年,應該提防的是創業板的熊市;在大盤溫和牛市背景下。

以上僅僅是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推薦。我本人目前也沒有任何銀行股,因為我有更好選擇。不排除未來目前持倉到位賣了後,我會買銀行股。具體那時候看了。


實名反對所有說因為盤子太大的答案。也反對中國股票市場不看基本面的答案。

下圖是騰訊控股2010年到2016年的走勢,盤子大不大?為什麼人家走勢這麼好呢?

下圖是A股市場的銀行指數

可以看出除了(06到07年)和(14下半年-15上半年)兩次牛市銀行指數有一波異動,並將整體估值帶上更高一個台階之外,其他時候,銀行業都是相對平穩的。下面說一說為什麼銀行的估值上不去:

  • 盈利能力一般,資本回報率低。銀行業是強順周期行業,過去的十來年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十來年,GDP增速年均10%,銀行當然是受益者。這從指數上也能反應出來,從05年到現在(16年底),指數增長了約7倍。但其他諸多行業,也是經濟增長的受益行業,銀行的ROE(凈資產收益率)只是全行業的平均水平。銀行的經營受資本監管約束,銀行賺的錢多,並不是其回報率高,而是因為砸下去的錢多。(補充一個:我國銀行業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大概不到1.5%,全球大概是1.2%的樣子)。也就是沒什麼賺錢效應。其商業模式限制了未來的賺錢空間。也就是要多賺錢,那就多砸錢.
  • 銀行業務是風險業務,風險業務的一大問題在於收益的不確定性。過去賺的再多,將來會不會一筆賠掉都很難說。例如一筆貸款放出去,辛辛苦苦一年賺凈利差2個多點。一筆貸款出了問題,百分之百的本金就沒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一百五十多年的雷曼兄弟,八十多年的貝爾斯登,兩百三十多年的巴林銀行......以上是著名點的例子,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倒掉的銀行有數百家。經濟下行,企業還不上貸款或者自身經營管理出紕漏都可能導致銀行倒掉。
  • 外部競爭變多。如牌照逐漸放開,競爭者增加。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導致資金成本增加。資管行業的放開等。這些就不細說了。


兩大原因:

第一是因為目前天朝的銀行賺錢主要靠貸款和存款之間的利息差,而這個息差以後肯定會逐步減少。

第二是天朝銀行隱性的壞賬很多,最典型就是東北國企借的那一堆錢,嚴格來說都是壞賬。如果把這些壞賬算進去,未來的收益就很悲觀了。


盤子太大了


因為股價漲跌靠的不是盈利,是炒作,所以叫炒股票。


一句話來說的話,價值股value stock 沒有成長股growth stock的市盈率 pe 倍數高呀


很簡單

基本面來講,國內銀行的很多呆帳沒有確認損失,而且很多貸款是有重大風險的。一旦地產不如意,大家都要完蛋。

成長方面,銀行的PE,PB很低,PEG並不高,未來的業績也就這樣了。

資金面來講,沒有一個莊家(國家隊除外)可以玩轉銀行,很多大資金在,也沒有人抬轎子,因此銀行的PB不高。

說股價沒意義,1個一塊錢硬幣和10個1毛錢硬幣價值一樣。如果四大行股本百億級,股價就能40+了,反而是壞事。因為參照高送轉的話,10個1毛錢硬幣更值錢,可以想像你想要一個160斤的老婆還是2個80斤的~~~

哦,最後再說自己的預測吧,銀行的話,不是說沒價值,但是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你要是在意現金流,真的不如債券。股性的話,目前也就這樣了。要是牛市的話,應該很難超過ETF吧。


推薦閱讀:

TAG:股票 | 市值 | 中國股票市場 | 金融常識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