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在網上的社交行為越來越豐富,網路上的人格是否會取代線下的人格?
或者說網上的人格的影響更大,與世界的交互更頻繁,因此更真實地反映了這個人的形象和所作所為?
之前知乎上討論網路暴力時認為,網上相對匿名性和非見面性拉平了人與人之間的地位,並且也使人更容易忽視禮節……社交網路的特點可能會導致很多上網行為與線下行為不同,那麼隨著我們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活動,實際上我們在網路上的行為更能反映自己的性格?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網癮與網路生活,更多「網癮」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好問題!先貢獻一個比較有趣的視角,以後有時間再寫。提出「人類社交圈的容量是平均150人」以及「是閑聊讓我們的大腦進化」的羅賓鄧巴在「Gossip and Social Grooming」中曾說現代都市缺乏自然生成的社交關係,結果「現代的城裡人只好愈發依賴肥皂劇裡頭現成的虛構家庭來感受社會生活和社區歸屬感」。追星也是同樣的心理補償機制。
但是正因為如此,
「一方面,冰冷的電子高速公路讓人們不再像面對面交流那樣謹言慎行。生氣時言辭更激烈,挑逗更隨意。正像我們越來越熟悉的「路怒症」那樣。困在金屬車架裡頭,車裡的人比人行道上的路人更容易氣上心頭;切斷了面對面接觸,無法快速細讀微妙的細節線索,失去了社會交往中維繫合作和團結所需的自控。匿名的計算機互動顯然讓人們隔得更遠,約束更少。「網怒症」成了必然結果。知道對方不能報復,唇槍舌劍越演越烈,而在車裡就不敢這樣,更不要說面對面的時候。」【1】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其實都還是這同一個人,只不過由於屏幕提供了保護而導致部分行為特別激化而已。
【1】羅賓鄧巴,「閑聊八卦,推動人類進化的主要動力」,《第九區:社交理毛》第26頁我覺得我要再修改一下答案,譬如先亮出我的觀點
題主這個說法有問題
題主聽說過弗洛伊德的學說吧,就是將人的自我分成三個部分,即社會的我,本源的我,和一個(good)超我
1.社會的我即是你對自己身份的定義和認同,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我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在線下應該遵紀守法,而且他覺得這是個原則問題,難道到了網上,想法就會改變,覺得自己就不應該這麼做了?
2.本源的我這個很容易也很難概述,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去的經歷的彙集,讓你產生各種思緒的根源,你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參照物和坐標
因此線上表達方式的豐富,其實是因為我們能表達的東西更多了,本源的我是自我,社會的我也是自我,兩者都是你的人格,人的性格當中本就會有衝突和矛盾存在啊,不存在什麼取代不取代的問題。
沒有什麼線上人格,也沒有什麼線下人格,除非精神分裂
簡單的總結一下就是,人還是那個人,只不過不同環境里作出的選擇不同,題主就覺得這是兩個不同的人了嗎?
我建議把題目修改為「隨著互聯網表達方式的豐富,人們會更傾向於重視情感表達?還是會更重視秩序維護?」這樣比較有趣......
不然這題目火不了的,因為沒有探討價值,題主說的對立根本就不存在,知友沒辦法從這裡入手
剛修改完看了第一的答案,發現這個東西人家早就說了........
以下為很久以前的原答案:
對這個時代的很多人來說,網路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真實的自我啊因為在現實中,假設你的一個圈子有十個人,十個人里有八個不願意聽你說話,你的意見就會被忽視,在很多時候大家對你的成見一成不變,你的社交地位很可能長期處於底層,這會給你帶來很多影響。比如意見得到不到重視,情緒得不到即時的消解,就好像你憋了發小解結果半天找不到廁所一樣,時刻感受到焦灼和絕望。
然而網路不一樣,話語權在這裡人人都有,無論和你對話的人思維層次多麼高,姿勢多麼豐富,由於回復格式的原因,他看回復也總得一條一條的看
這就是網路社交的一大特點:「可隨時形成一種一對一交流的環境,而且可以隨時轉換交流對象,不會應接不暇」
在網上,你會發現你很難拒絕這種交流的形成,哪怕是某個人在某條微博下發表了與你完全不相干的評論,你可能也會因為熱度而一字不落的看完
為什麼?這是網路上的第二個特點,在網路上,熱度是一種丈量言語的價值尺度,比如知乎上的評論數和點贊數(說實話我至今不知道感謝有什麼用,存在感比沒有幫助低了好多……)
那麼在日常的交流中,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判斷來篩選對方言語中有價值的信息,而網路不一樣,一句微博熱評,不僅是評論者和博主的交流,同是也是和所有網民的交流,因為你說了什麼,大家有目共睹,他們在行為上具有了一致性,雖然並不代表思維的統一,但至少表明了支持or反對的傾向,也就是說,「由於話語權的解放,大家更傾向於直接亮出自己的觀點」
贊同的多了就代表某句話說不定有價值,不贊同的多了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這句話的價值(可能這句話更能讓你弄清楚什麼是當下這個圈子裡的政治正確)
所以在網上,言語的力度可以通過熱度展示出來,它的價值更直觀,我們在網上交流的時候,可以抓重點來得到某件事情的全貌(當然不排除誤導和誤會,畢竟是很多人共同選擇的結果)
也就是說,網路上的交流,比現實當中要來的更容易,在很多時候也更有價值(是對心智已經成熟已經有一定篩選信息能力的人來說)
在這裡,有力度、深度,直抒胸臆的言語很可能會受到重視,而現實當中,你說話不看氣氛,一不留神就是千夫所指,只能俯首帖耳
而且題主隱隱搞錯了一件事,在網上,並不是大家都不講禮儀,正是因為這個環境里我們都認同了一種共同的交流體制存在,我們的交流才得以正常開展,比如知乎問答的體制,貼吧的帖子體制,我們都是默認了這種交流是有價值的,才會聚焦在某一個問題上,讓它具有熱度。而且在知乎里,大家雖然到處丟節操,可是底線這種東西,每一個成熟理智的人都不會輕易越過,比如在女知友爆照的回答下,很少有人回復「妹子約不約」這種直白的要求,我們都儘可能的顧及了交流雙方的底線
而在現實中呢?我們交流的動力在哪裡,在一個沒有成熟交流體制的群體中,更多的恐怕只是想要展示自己的慾望而已吧?而且,誰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裡?借個東西算你的底線嗎,好,我出於禮貌問一問,「這個能借我用用嗎?」
幫我個忙算你的底線嗎,好,我出於禮貌問一問,「你能幫我個忙嗎?」請我吃頓飯算你的底線嗎,好,我含蓄的表達一下,「我很餓,今天沒帶錢,而且可能最近手頭都有點緊.....能不能....」可見,想要真正的使交流正常進行,並且迸發出火花,必須要建立起一種成熟的交流體制,只講禮貌是不行的,很多人甚至會把禮儀當作脅迫他人就範的一種工具,談話能夠進行,靠的是自發的熱情,而不是一個不成熟環境下的禮儀,一群互不了解的人的惺惺作態看看網路上的鍵盤俠和聖母們的比例再回頭看看你周圍會上網的人就知道個大概了.....(噴子不論是網上和現實都是特別多~)
現在的網路雖然很多有實名註冊,但是這並不影響鍵盤俠與聖母們發揮他們出色的本事.....也不能取代他們的現實的人格.. 因為在網路上,想說什麼可以說,想做什麼也可以做,但現實不同,你會因為怕得罪人而不會指出上司(偏自我類)的不足,也會因為自身條件問題做不了許多你想做的事....
拿起滑鼠你可以是敢於1人面對整個世界的王者,放下滑鼠你還是一個躲不過菜米油鹽的人類.....
所以網路上的人格多是真實的或是情緒宣洩的,如果取代了現實的人格,那網路上的人格帶來的愉悅感和自由感就會消逝......你也將面對更多本我所帶來的交際問題......我認爲題目中隱含了一個觀點,即,人有某一種「真實」或「本質」的性格。所以,一個人在不同場合下的表現,可以根據與這個「真實性格」的距離來區分高下。
題目全文如下,下劃線系我所加:
或者說網上的人格的影響更大,與世界的交互更頻繁,因此更真實地反映了這個人的形象和所作所為?
之前知乎上討論網路暴力時認為,網上相對匿名性和非見面性拉平了人與人之間的地位,並且也使人更容易忽視禮節……社交網路的特點可能會導致很多上網行為與線下行為不同,那麼隨著我們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活動,實際上我們在網路上的行為更能反映自己的性格?
但問題是,現實中活生生的人,真的有這樣一種「本質」的性格嗎?
在我看來,與其說,人們所說的一個人的「本質」,是一個影響此人所作所爲的原因,到不如說,是人們通過對此人所作所爲之歸納總結,而建構出的一個結果。
即是說,「本質」並不存在。通常認爲「本質」先於現象而存在,前者支配後者,導致後者。可問題是,在描述一個人的「真實性格」時,人們卻不得不用在此人的所作所爲之中提煉這一「真實性格」,不得不用此人的所作所爲來證明「真實性格」的正確。在這裡,現象先於「本質」出現。先有人的所作所爲,再有人們從中發現的,他的「真實性格」。
如果能接受這一點,我想,就更容易接受所謂的「網際網路上的人格」。畢竟,免去了背離「真實性格」之憂,大概就不會對自己的人格問題有那麼多擔心了吧?
歡迎指正。
小的時候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兩面派」。那時候這個詞是一個貶義詞,常常用在小孩子身上,說他們在家長面前一個樣,在老師面前另一個樣。
後來長大了,每次想到這個詞都不禁莞爾,難道一個人,真的應該在所有人面前言行都保持一致,才是一個好人?在爸媽面前,在領導面前,在同事面前,在好友面前,在情人面前,在兒女面前,在知己面前,在路人面前,都是一個樣子?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兩面派」不過是對一個正常人的本性做的客觀描述罷了,確切的說,每個人都是「多面派」,在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人,本就應有不同的狀態。在面對戀人時保持著面對師長的尊敬,那不叫有禮叫迂腐,面對陌客時帶有面對情人的熱情,那不叫真性情,那是耍流氓。
而在這麼多形形色色不同的面相當中,又有那個是所謂真我本我?有的人認為在自己毫無顧忌的情況下的狀態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並不認同。我認為,每一個面相,都是真正的自己,又不完全是真正的自己。這些面相加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無論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多麼齷齪下流,只要你在別人面前保持禮貌尊重,就跟那些在家和你一樣,在外和在家一樣的人完全不同。不能說你們的本質都是相同的只是你在偽裝,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示出合適的自己本來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看回題目,無論是網上的我們,還是線下真實生活的我們,實際上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不能說哪一個就更接近我們的性格。在某個狀態下我們的行為模式,更像我們自身在某個平面的投影,從中可以對我們的真實性格略窺一二,卻總看不齊全,畢竟少了個維度。
網路世界和線下的真實生活有許多不同的地方,網路的世界裡,作惡的代價很小。你去黑人家,罵人家,嘲諷人家,都不會帶來什麼實際的後果。也正是網路的特性,把人身上「惡」的那個部分放大了。可是看著一個人網上作惡,就說他本性如此,卻又少了幾分基礎。
因為網路世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你只能看到一個人的一小部分。你在網上看到的人,大多都是他分享給你的願意給你看的部分;或是他不小心泄露的隻言片語。而無論是善還是惡,又都是多少經過了「匿名制」的放大而展現的。我們通過這已經被放大的小小細節,去反推理這個人的全貌,從邏輯上看,怎麼都不大行得通。
實際上,在我看來,網路也不過和師長、同學、父母、兒女一樣,是我們真實自我的一個低維的投影,或是說一部分。任何人都無法通過網路的行為反推出一個人的全貌,我們也很難說由於網路使用的多,網路行為就更接近我們本身的性格,網路人格更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人格。
然而,恍惚間,剎那時,我們習慣的那一面人格卻真真地會影響另一面。就像我們放學後會下意識地叫陌生人同學,或是假期時管年長的人叫老師,再或是和幾個狐朋狗友出去花天酒地後回家時不經意的放肆。而當我們習慣了網上的肆無忌憚,口不擇言,真的到了真實生活里,還能及時剎住車么?
為善,是一種習慣。並不僅僅因為作惡有代價,更是因為沒有代價的作惡,也終有一天會侵蝕掉我們善的那個部分。那時的我們,就很難控制有代價的作惡了。肯定不會取代!
首先,人都有兩面甚至多面性,就說我自己吧,各種社交平台賬號上發的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朋友圈,好友最多,父母親朋好友領導,又不能屏蔽,所以我的朋友圈日常要麼長時間無狀態,要麼就是無傷大雅的賣萌耍賤,不了解我的人會覺得我是個樂觀的小逗比。
其次微博,微博我兩個賬號,一個有好友的大號,裡面會轉載一些認同的觀點,或者轉載的喜歡的視頻,或者自己發的一些日常感悟。看起來也很正常。
可是小號裡面就全部都是負能量以及各種矯情調侃自己語錄了。兩種狀態我相信大部分普通人都是這樣,反差很大,但我們必須承認這兩種狀態都是我們自己。而生活中呢,我確實人前表現的是歡樂的逗比形象,可是我的內心,對於多數事情多數人我只想翻白眼好嗎?!可是,我怎麼會表現出來呢,我可是好相處很二的逗比啊!科科
我是分割線………………………………
其實有點啰嗦了,簡而言之還是想說,無論網路還是生活,每個人表現的或積極或消極,或溫柔或暴躁,或謙遜或狂妄,這些所有的面貌都是我們內心不願意承認的自己的性格的一種。所以絕對沒有取代一詞。根本無法取代,都是自己,怎麼取代,或好或壞都是自己,哪怕你不願意承認!
個人傾向於不會。
人天生具有利己性。首先這個前提大家都同意吧。可以說利己性、善於觀察周圍環境,使得我們祖先從嚴峻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延續到現在的生活里,「看碟下菜」應該是每個人即使嘴上說不會這麼做、但實際上下意識地都會掌握的一個技能。
在我們說話,做事的時候,我們的潛意識裡會衡量成本與代價。
例如在網路上,我和一噴子對噴了一天,但關上電腦,一切彷彿都沒發生。我的代價頂多是浪費時間精力、生氣而已。但在現實中和老闆吵一架,很可能我的工作都丟了…… 這比起網路上的吵架,付出的代價可太多了。所以我下意識衡量的時候,便不會讓網路上的自己出現。其次,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是帶著面具生活。哪怕是所謂表達自己個性的年輕人,其實他們也帶著「表現自己」、「叛逆」的面具。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夠自由自在地想幹嘛就幹嘛,大家都是被一定的社會框架束縛下生活。哪怕是王思聰,他也要衡量他說話的後果。(別看他想噴誰就噴誰,其實他也是在看碟下菜)
這樣時間久了,必然壓抑。網路上的第二人格,其實還是我們自己,只不過束縛少了點。
還有一點,網路讓不太可能會打交道的人都彙集在了一起。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和可能和一個沒受過教育三觀都不全的噴子在看同一條微博,你覺得他們的評論能一樣嗎?不是網路瘋狂,是網路讓你接觸到平時你根本不會接觸到的人而已。
除了微博,再說說朋友圈好了。朋友圈是個徹頭徹底 peer pressure 的地方。在朋友圈裡發的圖、配的文字、給別人的評論,其實都是想向他人展露自己想讓別人認為的自己。這句話有點繞口哈,反正意思就是,我只是讓你看到我想讓自己看到的我而已,而不是真正的我。例如我想讓別人都認為我是個吃貨,那我就每天 PO PO 美食圖片,還說幾句胖了但是還想吃之類的話。
所以網路一旦涉及到現實,也不過是現實社交的延伸。
網路人格,本來就是現實人格更加無拘無束的一面而已。既然都是自己,哪來取代不取代?建議看問題不要太機械哈。這是個好問題!
不會的。但隨著實名制的越來越普及。網路人格也將越來越向現實人格靠攏。
占坑先,稍後答其實都不是自己。只是將一些現象,錯覺誤認為了「我」這個概念。
關於人們的線上人格和線下人格之間的關係,心理學家們已經做了不少的研究。
先說結論:【線上人格是線下人格的延續,所以不會存在網上的人格取代現實中的人格,因為本身就是一體的。】
心理學家們對於這兩方面的人格持有兩種假設,第一個假設是理想的虛擬身份假設(idealized virtual-identity hypothesis),這種觀點的支持者認為社交網路的主頁、頭像等呈現的是博主的理想形象而非真實面貌,因此社交網路中所反映的是人的理想人格而非真實人格。第二個假設是真實生活延伸假設(extended real-life hypothesis),這種觀點的支持者認為其實在網上創造一個理想的自我並不容易,首先在社交網路中包含著關於個人名譽的信息(比如Facebook的wall)這是難以個人偽造的,其次朋友們也會在網上進行一些微妙的反饋,這些都是可以被看到的。所以這種觀點的持有者認為,網上的人格其實是現實人格的反應。
於是有學者做了實驗研究,Mitja D. Back等人在其10年發表的文章《Facebook Profiles Reflect Actual Personality, Not Self-Idealization》中詳細的介紹了他們所做的實驗。有興趣的可以下載閱讀。我簡單的說一下實驗過程:研究者找了236名Facebook的使用者做為被試。要求被試及被試的4名熟悉的朋友共同完成大五人格的自評及他評量表,即被試本人填寫一份關於自己的大五人格量表,其4名熟悉的朋友填寫關於被試的他評大五人格量表。然後招募了19名研究生助手來對以上被試的Facebook主頁進行不限時的瀏覽,在充分瀏覽被試的網路主頁後填寫關於被試的大五人格測驗量表。最後運用統計學的方法來計算自評人格與他評的線上人格之間的關係。
根據計算結果顯示支持了真實生活延伸假設(extended real-life hypothesis),觀察者的他評分數與自評分數之間並沒有顯著差異,人們並沒有利用社交網路去創造一個理想的自我,相反社交網路可能是一個表達自我的有效途徑,這也許就是社交網路為何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所以說,線上人格是線下人格的延續,社交網路反應的也是你的真實人格。
以上。
參考文獻:
Back M D, Stopfer J M, Vazire S, et al. Facebook profiles reflect actual personality, not self-idealization.[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21(3):372-4.
個人覺得不會,我本人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由於工作原因我每天要幫很多陌生人解決某些問題,管理微信群的粉絲,網友們覺得我就是一個可愛到爆炸的萌妹子,然而和我在一起的同事有的覺得我很憂鬱,有的覺得很深邃,更有人覺得我智商感人,反正就是千人千面,我也不知道我每天用同樣的方式和世界溝通,可大家對我卻又這麼多不一樣的評價。
整體而言,我網上的人格走的是可愛搞笑風,現實生活中不太會管理個人情緒,喜歡就放肆笑,不開心就板著臉,和網上的我判若兩人,剛來公司很多人對我有很大的好奇,會悄悄打聽我是誰,在哪坐著,但是真正認識我發現和網上的那個我差距好大,很多人就失望而歸。這時候我會有一絲小失落,這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很分裂,我沒有辦法讓所有人喜歡我,我也沒有辦法讓網路和現實融合。嘗試過失敗了!
反正通過我個人的經歷,是覺得這種東西是很難改變的,手一觸鍵盤,那個飛揚跋扈的我像附身一樣文字飛揚,但是回歸現實,我總是難以合群,永遠在自己的世界,無法和外面的世界和解!不會,虛擬網路中的子人格無法取代真實而多面的自己。社交網路發展起來以後,有很多人在網上跟認識的人聊天聊的很熟無話不談,結果生活中見了面也不怎麼說話,坐在一起還覺得特尷尬不知道該說什麼…朋友圈裡經常給你點贊的人,見了面可能連個招呼都不打…網路上的人格絕對不是那個完整的你,就好像所有顏色混合成的白色和每一種單獨的顏色,其實根本就是不同的。無論虛擬網路如何發展,總會有無法表現出來的方面。
網路上特別多人格分裂的人,我說的人格分裂是明明正常情況下該這樣說話,可因為在網上於是他就胡亂地說,怎麼鬧挺甚至怎麼讓人難過就怎麼說,而且這樣的人還特別多,我一般認為他們來網路就是為了發泄的,不能認真予以理睬。慶幸我屬於心裡怎麼想的,網上就怎樣,只不過網上暴露我的真實性太多了,有時候讓太多人不能接受,可多年來練就了不為他人評論而動容更不會難過,好就聽聽,不舒服就拉黑了或者退出。網路終歸還是虛無縹緲的多,在現實生活都不強求與不喜歡的人為伴,何苦再要求自己在網上做個老好人。我願用真實去生活,僅此而已!
看得見線上的熱情,看不見線下的冷漠;感得到迎面的風,觸不到背後的雨。線上只得冰山一角,線下如何高興認識你。
從「來往」全員KPI式的人頭地推,到看薦 閱讀 支付寶的女大學生、白領寫真貼圖圈子,電商基因過重的阿里終於讓人看到了幾分學會做社交的苗頭。只可惜求勝心切,用力過猛讓高層和央視點名喝止。不過坦率的講,這些在大V和媒體編輯手裡流出來的圖片確實已越雷池,畢竟再怎麼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也難以容忍支付寶里植入一個「草榴」。
面對月活躍用戶接近7億的微信,特別是微信支付用戶已達4億的移動端超級入口的競爭,第三方移動支付的格局已從一家獨大變成了分庭抗禮,阿里在社交入口上缺位的焦慮眾人皆知。
社交最考驗一個公司對人性的理解,社交生態的構建是一個從感官到精神,從單維到多維的過程。和資本的原始積累一樣,社交生態的初始積累同樣帶有原罪。阿里在社交入口上的兩次抗爭均是大張旗鼓的開始,草草收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將社交當成一門直接的生意。
我想是不會的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潛藏在內心最深處的一個(好幾個)人格,通常你在網上表現的只是其中一個平時不能在平時生活中表現或者表現了就對自身產生某種影響的性格,那麼在網上表達出來的性格對你的生活本身就沒有什麼影響,更多的可能是一種發泄或者縱狂。我也想這就是這些年遊戲里做事絕的人越來越多,噴子越來越多,坑貨越來越多的原因。你想啊,現實生活里有這樣那樣的情況讓你無法自由的放鬆自己,去網上隨便放縱又不會有人找到你,一個倒心理垃圾的好地方啊!狷狂以後又可以在生活中用原本的方式活下去,只不過會或多或少的帶點痞氣。總之最嚴重不過精神分裂,安啦安啦~
不被熟人看見的自己,有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自己,現實的自己總會因為害怕或者別的情緒而不敢去做什麼,網路中的自己,畢竟熟人還是比較少的。更能反應真實的自我。
突然想到黑鏡的第二集,好像有個這麼個概念
我覺得並不會存在這種說法。線上的網路人格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線下人的人格或品格的折射。儘管人們可能在線上會比在線下更缺少一種約束,但線上的行為還是可以反映這個人潛在的修養。在線上並沒有一個好的素養的人我們也不能期待他/她在線下的行為。
我喜歡現實中的你,不喜歡朋友圈裡的你。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新浪微盤停止個人免費服務,快盤退出個人雲存儲市場?
※有哪些沒有二十年以上網齡就不會知道的事情?
※樂視為什麼能圈到這麼多人才?
※Firebase的優勢有哪些?
※你見過哪些發人深省的商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