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左右出生的人目前的世界觀與生活圈子是怎麼樣的?
最近我開始覺得自己非常不了解這些比我更年輕的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以前也是很不被理解。 於是想到代際之間的不理解與矛盾是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特別是在我們這個社會發展速度被顯著加速過的環境中 ;有意思且很特別的地方會有很多。(其實我還想問問別的年齡段的,我覺得這應該會成為很有趣的一系列問題)。
在改革開放已將近四十年,財富積累已經到了第三代人的今天,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過去那種以出生年代或者出生地域對人作出簡單劃分的方法,即將失效。
「80後」、「00後」、「上海人」這類標籤對個體特徵的歸納能力已經在逐漸式微。這類標籤以前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我們國家經歷了一段非常特殊的歷史時期,在一代人的跨度里,收入和階層差異被強行拉平。
整整一代人的收入和信息獲取渠道被嚴格管制,導致了這樣環境下生長出來的人共性遠遠大於個性,那種以年齡和地域的簡單標籤是可以將大多數人分類的。那些老掉牙的地域梗也基本是那個時代冒出來的。
但如果今天有誰還繼續用這種簡單思維來重彈這種不合時宜的老調,只能成為老黃曆一般的過時笑話。現在一線城市基本上只有和社會脫節很久的中老年人還在念叨地域梗,年輕一代早就默認並接受了外來人口湧入的現狀。
所謂「80後」、「00後」這類概念也是如此。「80後」作為獨生子女,又是改開後第一代新生兒,和前幾代人的差異尚可用「代際」來描述。但很明顯的,90後和80後的差異就開始收窄了。
作為一個80後,面對90後並未產生強烈的脫節感。換句話說,90後對於80後的進步程度相對其他年代來說反而變小了。我問了95後,他們也聽的周杰倫的《晴天》。
這種趨勢到了00後這裡只會收窄的更厲害。這是因為社會劇烈變動的年代已經遠去了。
我們父輩和我們祖輩之間的差異,並不僅僅是一代自然人的差異,而有可能是農耕社會和工業社會幾百年的心理差距,之所以變化會讓人覺得大,主要是因為我們身在中國,中國用30年補了別人上百年的東西,中國在短時期內的快速進步讓中國人錯以為是世界在飛速發展。
而真正的差異,將會越來越體現在出生的階層,這才是一堵難以逾越的高牆,帶來的是信息獲取渠道的根本差異。1960年代,當普通人家的孩子聽著東方紅太陽升的時候,林彪的兒子在家裡抱著吉他聽beatles唱片。作為一個「40後」,如果他活到今天,你覺得會和哪一代人比較有共同語言?
張三和李四出生於類似的階層,儘管他們可能相差30歲,相隔幾千公里,素未謀面,但因為他們共享相似的價值觀、視野和生活方式,張三和李四之間的差異,可能比起和他們各自的同齡人,都要小的多。
評論里 @國家重點型號 說的不錯:中國的現代化已經快要完成了。中國人之前出現的所謂代溝,根本上是前現代化社會的生活習慣與現代化社會的生活習慣之間的矛盾衝突。很多現代化社會才出現的事物,老人們不能接受,因為那不是陪著他們長大的事物,對於他們的三觀沒有影響,記憶沒有影響。
而到了今天,現代化接近實現了,現代社會的基本要素都已經出現,以後哪怕有什麼新生事物,也只是衍生出來的罷了。所以以後不會出現很大的代溝了。社會上存在的溝壑,也只能是因為經濟地位不同而造成的了。
綦美合,2000年生於北京,耀萊集團老總綦劍虹之女
這是她的16歲生日這是她的朋友圈子(中間為華誼老總之女)
這是她的課餘活動---------------------分割線------------------河南許昌某女子,2000年生,懷孕即將生產背景是她的房間
合影的是她99年的「丈夫」-----------------------------------------------所以,00後的世界觀和圈子是怎樣的,你猜上面這兩位同齡的女孩,會給你什麼樣的答案?對於00後來說,他們已經不是一個群體,而是無數個由階層所割裂的世界。時代已變。
註:以上照片轉載均來自微博公開信息,不會用於其他商業用途,如有不妥將第一時間刪除01年,山東某四線城鄉結合部。世界觀嘛,自從上來知乎就被徹底顛覆了,真的深刻認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比人與狗的都大。某些一線城市的答主提到了用kindle看書,我們沒上知乎之前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我們沒看過什麼資本論,國富論這種高端的書,似乎斗羅大陸這樣的網路小說才是主流,你們左手iphone右手三星,我們一個小米似乎已經是身份的象徵.你們申請著美高申請著藤校,我們拼死拼活只能考上一年至多一兩個清北的所謂重點高中。你們世界各國到處飛,我們至多到你們的家鄉,感受一下所謂大城市的氣息。你們是數學金牌物理省一,我們上個輔導班父母都已經吃力。似乎跑題了,變成了訴苦,題主,知乎上的00後不代表大部分的00後,我的同學們他們其中在我眼裡非常優秀,可是拿到省裡面,甚至全國,早就被碾壓成渣了吧,他們中的佼佼者或許可以拼進自己全力考入頂尖985乃至清北,但大多數人沒那麼幸運,他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精彩。和你們相比他們只是運氣差了點
最後,感謝知乎,感謝互聯網,能讓我知道還有一個這麼大的世界。2016年2月11日第一次修改。真是沒想到隨便發個牢騷也能破百贊,實在惶恐。那就再說點吧。其實這種差距不止存在於一線城市與四線城市,在四線城市本身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因為我只是個學生我能感受到的只是在教育資源的差距,我所在的市區有兩所比較好的初中,一個是a中,一個是b中。總的來說a中學生的家庭各方面的條件更好些。在a中里,據我所知是有兩個重點班,老師都是極其優秀的教師,但有很多人是通過找關係的途徑得以分到重點班,當時的我幼稚的認為這種找關係能進的班並沒有多大本事,可是事實證明,這兩個重點班的成績在每次考試中都是top2。所以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不是所有2代都是紈絝子弟。他們利用父母的資源,結合自身的努力,最終成功,這沒什麼。可是我認為問題的關鍵是底層子弟的麻木,舉個列子,我在的這個小區旁邊是個菜市場。我有一個發小,他的母親是在菜市場賣菜的。父母學歷不高。從小也不怎麼關心他的學習,不是不關心他的學習,而是為了生計到處奔波,就這樣,他小學的成績就不好,初中還是那樣,倒數的樣子。假期的娛樂活動就是上上網吧,其他時候便是在他家的攤子上打個下手。我曾經問他未來的打算是什麼,他說高中畢業了就去親戚家的店打工。或許幾十年以後,市場上的身影還是熟悉的身影,賣西瓜的是買西瓜的兒子,賣菜的是原來賣菜的女兒。人們對於他們的人生的評價似乎理所應當,是他們自己不努力,他們似乎也是這樣認為的。
再更。對於00後的看法嘛,我認為00後是有希望的一代,我們享受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是接受能力最強的一代,一邊接受著社會主義正統教育,一邊接受著西方新文化。儘管有人唱衰00後,但我對我們這一代人還是抱有期望。因為我以前是個自以為逼格高的人,看我周邊的同學就像章魚哥看派大星一樣。但是,幾個月前,我發現我們班上竟然也有人會翻牆,知道youtube和維基而不被輪子洗腦,觀點也不偏激。我認為中華民族復興有望了,討論的再也不是lol了,而是社會熱點和國際形式,雖然有些中二,但我看到了希望。400贊了,謝謝大家支持,有不同的觀點或見解請一一指教,我會看每條評論的。反正沒人認識我,取匿了年代論是共和國產業快速積累期所帶來的一種靠世代共同記憶區分的方式。
各世代的共同記憶由於主流文化的快速變遷產生多多少少的不適應,這種不適應帶來一種所謂的年代文化保守意識,更多的是在三代人都存在的各個公共領域中所強調的一種「身份」。而這種文化保守意識和共和國發展過程中的不同生態有關,每個不同階段的所處於的人情共同體是螺旋錯位的。60後要麼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幹了一輩子,或平庸或優秀成了這些體系的中堅,唏噓著60後那些敢闖的人所帶來的傳說;70後下海已經成了潮流,東西部的經濟分野開始快速拉開,90年代製造業創業的發展積累了共和國第一代富人,公務員場流傳著這些年前後來者的傳說,新生的學術共同體的主流專家,可能承載著二共最後一代傳統道德;80後出生在文化初生期,西方文化快速引入,自由主義思潮初現,90年代末互聯網初生和同樣90年代的痛苦的對外歷史,夾在舊秩序和新秩序之間,大部分人重複了前人的路,但依然有部分變革者,他們成了一代人津津樂道的互聯網,商業,文化界敢言敢做的偶像;90後大多承續了70前後那批人的財富積累,以至於90後尚未成為社會話題,就有社會學家高喊「世代積累的斷崖」,沐浴著消費主義文化和公共政治熱情的第一代,也是當今互聯網話語權的主導者,大多人均不想重複前人而似乎大家又有資本這樣做。但是老中產凋零而新中產(文化階級和精神認同)開始形成,由資本產生的第一次鮮明的階級分化,社會上升階梯門檻的提高,卻在物質最豐裕的年代形成了一次休謨的中度匱乏。
於是,世代論就沒有意義了,一個如30年代美國的新生現代國家開始形成,並且可能是晚期資本主義的最後一個帝國。作為新生現代公民的面臨的命運不會有任何共同記憶的不同,或者說共同記憶本身已經分割開了,差異的只是被無數左翼人所強調的概念「階級」,在晚期現代社會中隨著資本的再生產機制開始裂開。
鍍金時代結束了,階級在鍍金時代的虛像投影出來,就成了我們的世代論。但最終爵士時代隨著優雅的文化工業和消費社會熱情滾滾而來。
於是在螺旋上升歷史進程中,第二共和國的我們似乎又回到已經淡漠的第一共和國我們一起堅守的價值和社會實驗,當代的母題似乎又回到了我們那印在貨幣上的國父所擔憂的階級循環。
那個被當作舊社會上綱上線的政治母題又回來了,只不過打扮得如此靚麗,以至於無法讓人拒絕。
所以暢飲吧,迷醉的人們,假設自己生存在後工業的公正世界中,假設你自己能夠和其他人手拉手保衛自由,假設我們的價值觀信仰讓我們在酒精中到達彼岸,別管喪鐘為誰而鳴,築起隔離「不潔者」的高牆,在撕心裂肺的爵士樂中,將酒杯化作厄焰擲向天空,那是屬於此岸的榮耀與資本主義自我續命的一種僅存於酒液的圖景。2000.7.25出生,17歲
—————————————————————————今天是2017年12月31日。還有一天,全世界數億於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00代」們,將迎來我們共同的成人禮。
2018,這註定是一個劃時代的年份。
對於00代來說
這標誌著我們已不再是少年,而是青年了。
我們也將在這一年裡經歷高考的歷練,告別我們的中學時代,告別養育了我們十八年的父母家庭,獨自一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接觸一個陌生的環境,遇見一群陌生的人。
很多事情,不再是父母和老師替我們操辦做決定的了,從此以後,朋友,我們得靠自己了。
我們,再也不是那個稚氣未脫的孩子了。
對於世界來說,它則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群成長於相對成熟的互聯網環境當中的人,終於進入了社會這個殘酷的修羅場。
00後與90後生活環境的不同之處便在於:
①90後的小學時代中互聯網的成熟與普及程度遠遠不如00後的小學時代。
②00後是歷史上第一批在青春期擁有智能手機的人。智能手機的使用給人類生活方式帶來的變化完全不亞於當初互聯網與台式機的普及。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00後們擁有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人都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與更為高效的信息獲取能力。
通過互聯網,我們能夠和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接觸,我們所能擁有的眼界之開闊是前人難以想像的。
與此同時,00後所將面對的也是中國一個極為重要的轉型新時期。中國在2013-2015期間基本結束了她的大工業時代,傳統的生產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今中國的發展,我們目前所要做的就是促進實體經濟從「量」到「質」的轉變,對此,國家提出了「創新驅動戰略」與「供給側改革」。而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將伴隨著極大的陣痛,今年以來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這種陣痛的體現。但倘若我們不這樣做,中國亦不可能實現新的發展。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十二五的規劃當中,明確指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中國的支柱性(請仔細揣摩這三個字的分量)產業。
這也就意味著,在00後們人生中極為重要的2018-2028這十年內,以文創產業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將成為這個時代的龍頭產業,互聯網、VR技術、大數據都是其的技術基礎。而00後們也毫無疑問將接替90後成為這個行業的主力軍。很快,00後大v,00後公眾號,00後up主,00後青年作家都將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
一、階層固化與教育固化
教育是階層流動的主要途徑,在歐美這樣的階層固化非常嚴重的國家中,教育資源被上層所壟斷。在英國,以伊頓公學為首的五所私立貴族中學,為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倫敦政經這樣的頂級大學提供的學生數量是剩餘2000所普通公立中學的總和;美國頂級大學昂貴的課本費和學費也是普通家庭無法承擔的,很多普通家庭的學生畢業幾年後仍然在還學生貸款,而像金融、醫學、法律這樣的專業,窮家學生基本無法進入。可以說,歐美大國的精英階層就是通過對教育資源的壟斷來維護自身利益的。
在中國,國家與社會承擔了大部分的教育投入,從小學到大學,課本費和學費都是普通家庭能夠承擔的,現在只要你能考上大學,基本不會出現因為經濟原因而退學的情況。以筆者本地為例,你只要考上985211大學,學校+社會的獎金基本都是過萬的。本校去年的文科探花,省第十五名,目前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在讀,低保戶,六歲喪父,母親改嫁,從此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窮到爺爺七十多歲了還需要爬上樓頂給人家修房子掙錢以至於摔斷腿。成績出來以後,縣裡的一些鄉紳直接表示只要她願意學,本科到博士的全部費用都將由他們承擔。
然而,儘管教育成本低廉,中下層學子進入重點大學的比例仍在不斷下降。其根源便在於資本的不對等。
社會學家當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場域理論,總體而言是指人的每一個行動均被行動所發生的場域所影響,而場域並非單指物理環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為以及與此相連的許多因素。
布迪厄認為,「資本」可以分為社會資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三種類型。通俗的理解就是人脈、錢、知識與信息。高考的公平之處在於它的「唯分數論」,不公之處則在於不同考生所能得到的分數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考生自己,而是取決於考生所處的場域高低。
(以上內容來自和一個北京頂尖高中朋友的對話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家庭所能提供給孩子的資源是不同的,農村孩子和城市中產以上家庭孩子相比,在經濟、眼界、知識獲取上就具有了先天劣勢,而這是個人的努力所無法彌補的——畢竟那些城裡孩子的努力程度可不比農村孩子低啊。輸在了起跑線上,輸在了訓練方法教練水平上,輸在了運動裝備上,甚至還輸在了努力程度上,城鄉差異貧富差距在學生個體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裡強調一下,階層固化不是階層板結,不要試圖用上面探花的個例去論證階層固化理論的錯誤,說白了,同樣是考清北,這樣的例子可能全省就這麼一個,可在廈外雙十這樣的頂級高中里卻可以批量生產。用上面那個北京朋友的話說就是:
上清北對我們來說不過是順應天命,而對那些農村學子,卻是逆天改命。
二、分化帶來的價值觀撕裂中國是一個大國,土地廣,民族多,階層複雜
這是中國這也是中國這是中國學生這還是中國學生不同的生活環境與不同的經濟地位造就了不同人,而不同的人又生產出了不同的文化,而文化又反過來作用於圈子裡的人。
當北上廣頂尖高中的00後們在閱讀村上春樹欣賞古典音樂,身處下層的同齡人們則在酒吧社會搖與《霸道總裁別愛我》中醉生夢死。
當中產階級瘋狂地追求高級教育資源甚至不惜重金購買學區房,讀書無用論也在底層大行其道。
當人大附中國際部學生拍攝LGBT電影時,16歲00後孕媽正在為孩子的奶粉錢發愁。
華爾茲與快手尬舞終究是不同的曲調。
互聯網打破的信息壁壘十分有限,自身信息環境的局限、關鍵詞式的搜索引擎與個性化的智能推送都使我們的認知仍然局限於小範圍之內。閱讀並不一定能增長我們的見識,相反,它可能固化了我們的偏見。
這種價值觀與文化的撕裂帶來的後果會有多嚴重,誰也無法給個准信。
三、技術革新帶來的就業危機
值得我們所有人警惕的是,我們目前可能正經歷著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21世紀最令人矚目的科技成果或許就是人工智慧的發展了。牛津大學不久前做過一項研究,認為在未來45年內,人工智慧將會勝任人類的大部分工作,目前有近半數的職業將在20內被AI取代。而這些職業的主要特徵為:機械重複性強,技術含量低,智能化弱。或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失業狂潮正向我們走來。
如果嫌20年太遠的話,我們再來看看當下。
德國在2013年推出了「工業4.0」,將生產進行智能化升級;而針對中國人口紅利流失,勞動力價格上升,人口結構變化,低端產能過剩,高端供給不足,低質低價的「中國製造」形態需要向中高端轉型的現狀,中國政府也提出了供給側改革與「中國製造2025」。
當生產設備升級,技術含量提高,行業對於勞動力素質的要求也將大大提升。那麼那些文化水平低,沒背景沒技術的「低端人口」又該何去何從?國家又該如何安排這一龐大群體的去處?一切的一切,稍有不慎,都可能引發極其嚴重的社會危機。
這就是我們00後們所面臨的新時代,機遇與危機並存。
其實說到底,我們仍處於歷史的洪流之中,仍有逃不過的局限性,我們平凡而又獨特,迷惘而又倔強。
00後只是一個代號,在我們這群人當中
有的在非洲大陸上忍受病痛飢餓
有的在美國曼哈頓區品茗咖啡有的從小跟著父母環球旅行認識名流大咖
有的像筆者這樣活了十八年也沒出過省界,甚至連城市都沒去過幾次有的在煩心該繼承家族產業還是追尋藝術家的夢想
有的在中西部地區的平房裡給大寶哺乳肚子里還懷著個二胎我們同處於一片藍天之下
卻走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路王小波說,人生就是一個受捶的過程。
待到十年之後,你或許會發現
當初那個純凈得如一汪清水的女孩,變成了濃妝艷抹的人肉豪車擺設
那個曾仗劍屠龍,氣勢如虹的翩翩少年,變成了為房貸奔波的小職員當我們都成為了那個我們註定要成為的人
剝削人的,被人剝削的
奴役人的,被人奴役的哭泣的歡笑的恐懼的安逸的我們是否還會想起17歲那年曾緊握在手心的初心與夢想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DREAM IT POSSIBLE.我00的。。小學算是跳了一級所以現在高二同學基本都是99的。。 坐標蘇南某城市,從小算是在市區長大吧
題主問題很寬泛,我只能回答某些方面 我從小目睹的世界就是高速變化的世界。很小的時候還住在新村的時候就記得家門口一條大馬路上因為拆遷改造揚起的塵沙。還記得上幼兒園時有一天上學路上路邊開滿了臘梅花,很香,很漂亮,但很快因為施工那一排臘梅就全被移除了。還有一次是稍微大點都時候,因為道路拓寬小區門口高大挺拔的白楊被移走。這兩件事都讓我傷心了好久。。。 不過後來就習慣了,修高架修地鐵拆遷改造的塵沙成了生活很正常的一部分。很少有記憶可以在現實中永遠留存,很多幼兒園小學時的回憶早就無處尋找了。
【世界永遠在高速發展】。 三四歲的時候市中心要造第一座摩天大樓,當時我還覺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幾年後蘇寧等一批高樓很快拔地而起,小時候曾經給我帶來過無數自豪感的那座樓相比之下真是小矮子。經濟一直在騰飛,不管GDP增速怎麼變慢,生活都在變好。
【城市的快速發展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世界總體上充滿光明】。08年的時候聽電視里講經濟危機,可我什麼都感覺不到,我的早餐還是麵包牛奶雞蛋香腸和難喝的燕麥粥,馬路上的私家車還是在變多。我上的小學搬遷了,我在裡面學過很多東西的少年宮也拆遷了,我雖然懷念過去但也可以理解,一切都是出於更好發展都需要。
對於灌輸式的思想教育我個人是很反感的。當然反感歸反感,內心深處還是會有自己樸素的一份感情,儘管沒有道德提倡的那樣崇高。不可否認又紅又專的同學實在是很少,但總體來講三觀還是很正的。有想著早點嫁個有錢人生很多孩子的女同學,也有女權意識較強渴望獨立奮鬥的同學,【觀念很多元】
至於圈子我覺得受個人影響很大,我小學同學有06年就住別墅開三四輛車交二胎罰款的有錢人也有普通市民,但大體上都是關心孩子學習成長的家庭。,小學同學也基本都考上了高中,從分數線最高的到最低的都有。我從小就意識到【階層的分化和家庭影響命運】,很早就發現上好初中的總體來說來自較好的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也普遍比較高。我的小學同學有的成了快手女神(我也不知道這是啥。。)有的整天在空間發我看不懂的古風文有的進了cos圈,初中同學都在省重點忙競賽忙小高考,高中我上了國際部雖然這種東西招生時難免有水分但畢竟在省重點啊接觸的人總體來講都是很上進很積極的,高中同學基本都在忙標化,GPA,活動,也有少數假期會去喝酒開party的同學。而且因為國際部的一些活動接觸到北上廣深還有省會城市都學霸深深感到世界之大個人之渺小,大城市的學霸不僅資源比我們好還比我們用功因此真的是厲害太多。【圈子是很多樣的,00年生人和任何一代人一樣有地域和層次的差異】--------------------------------------------------------------------更新分割線我上的小學附近有一個農民工子弟學校,我和我的同學從來沒有在培訓班興趣班裡遇到來自那所學校的任何一個人。
下面寫點升學之類的事情,畢竟直到現在主業都是讀書。。
我學過兒童畫,乒乓球,電子琴,軟筆書法,奧數,不是被逼著學,是自己想學就去學。對,奧數也是自己想學,因為五年級的時候自己知道要為將來考民辦初中做準備。高中還上過托福和SAT培訓課。
上培訓課在我接觸的同齡人里實在是太太太普遍了。五年級的時候班上幾乎所有人都有上學科類的培訓課,更別提各種才藝興趣班。【但就像上文提到的,顯然在同一個城市裡有相當一部分同齡人沒能享受到這些資源】
【我圈子裡的人大都是比較重視念書學習的】就算難免偷偷懶,中考考好考壞還會開心或者悲傷幼兒園大班的時候老師開始隨便教一些英語,感覺那時候幼兒園早教還不是非常火。後來還隨便教了點寫數字,寫拼音,還有個叫333的教具。別的記不清楚了。
升小學的時候通過筆試面試和機房測試考上了本地人擠破腦袋想進的一所應試水平極高的民辦小學,父母覺得學校環境不好壓力太大(好學生都要作業天天寫到八九點),就上了另一所幾乎沒有什麼測試門檻但質量依然不錯的學校小升初也沒有體驗過,五年級結束考上了某個專門讓人總計少讀一年書的初中。。一千多個五年級學生報名我那年就錄取了45個。總之升學上一直是比較順利的。
至於其他小學同學,六年級到處參加市內幾所民辦初中的初試,複試。稍微有兩下子的同學都去民辦了。和周邊城市的同學交流過,感覺也是這樣的,都往民辦跑。民辦初中真的強。我上的初中比較特殊不參加正式中考及排名的,當然是碾壓市內別的任何初中,但除此之外,熱門民辦初中確實承包了市中考均分排名前幾名,而且是遙遙領先。有能力上民辦初中的至少都不是窮人。
因為初中是如果學得不是太差就可升入省重點強化班(選國際部也行),渾渾噩噩就過去了,也沒經歷過中考填志願。。然後我就選了國際部。還有兩個小學同學也選擇本科階段出國。有個成績不錯的初中同學直接去加拿大上高中了。
不要一想到出國就想起少部分留學生的負面新聞。。我的很多高中同學升學的時候都同時握著普高強化班的簽約條子,很多人中考分數可以排進市內前100的。。【出國潮確實日益火爆】
我也聽我的高中同學說過別的初中里一些負面事件
一個和我同一屆的外校男生,初三時因為在隔壁班的瘋子拿刀要來砍本班一個女生時上前奪刀失去了右手,硬是用左手寫完中考卷。
也有聽說初中沒讀完就輟學,混社會,交往的男友打斷別人一隻手一千五,懷孕,墮胎。
【人各有命,00生人也是一樣】
要說什麼共同點。。
我們確實一出生就享受比前輩更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大多數城裡孩子都沒在家鄉見過父母輩說的【真正的藍天】。從我們有記憶起,不管是否享用到,互聯網,手機,電腦就不是什麼稀罕東西,智能手機在我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也問世了,我們中的很多人也有機會接觸到更開放更多元的觀念。比如同性戀,我和我周圍大多數同齡人都持理解態度,對於身邊疑似或者宣布自己出櫃的同學也基本沒有歧視的情緒。我和同學裡大多數依然是獨生子女,05后里因為政策放寬有弟妹的可能多一些。也許我們染上了一些獨生子女病,但總體來講還是政策受益者,因為以絕大多數家庭的條件生一個還是兩個真的會帶來不同。因為整體條件和發展水平的改善,我想和十年前的高中生比起來,00生人整體視野耿寬闊。因為網路的作用一些年少輕狂干出的奇葩事也更容易為人所知。小時候在電視報上看到80年的明星被當作新生代,雜誌數落80後獨生子女的不是。後來議論轉移到90後。然後現在輪到00後了。前輩們永遠在吐槽年輕人,有時難免以偏概全。
我感激自己出生在這個年代。woc今天回來翻了翻答案快要被尷尬死了,我當時怎麼這麼中二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行了不行了,尬到躺平
居然有人邀我,媽呀好激動
正兒八經的敲下人生的第一個謝邀,感謝魏爺ww咳咳接下來我要裝作很會答的樣子不要戳穿【補充:評論有知道學校的麻煩保一下密啦,感謝~】
1999年生,來自高考hard模式的山東高二理科狗,現在準備收拾收拾今年九月去日本讀高中的普通女(shen)孩(jing)子(bing)先說生活圈子吧,學校是全市前三的高中之一,在外語課改班裡上課,氛圍一直很好,校園暴力什麼的反正我是沒有見過。
【活動】
學校有一年一度的國家風情周,還決定每年能來個諾獎得主來演講,義賣,動漫社的基佬打call啥的也蠻多我們班當時抽的中國,專門挑了個陽光好的中午拍的宣傳照,班主任很資瓷,嗯別槽我拍的不好啥的hhhh畢竟只會按快門,大圖就不放了怕她會生氣hhh
順便放兩個基佬(媽呀他倆別玩知乎hhhhh)
活動時候的歪果仁兒
部長是日本代表班級的ww最後是我這個負責瞎按快門的智障...
這麼快就有人贊w開心,那就再放張自己吧hhhh
平時還會有個話劇啥的,學校里老師也會來幫忙,大家玩的也超開心,這部劇是同學自己改編然後大家一起排的,主要講白雪公主甩了王子,王后和獵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了沒羞沒臊的日子的之類的東西,下圖那個跳起來都虛了的小矮子就是我嗯。
運動會就不放圖了吧...都是表情包級別hhhhhhhhhh
【學習之類】
班裡有熬夜打lol成績照樣吊打一大票人的學霸,也有頭懸樑錐刺股深埋於題海的學霸。
還是和大部分高中一樣,語文攢素材啃古詩編感悟,英語練聽力刷閱讀做完型,數學?嗯選擇題填空題大題。等輪到了考試再把牛頓伽利略波耳普朗克愛因斯坦羅曼羅蘭居里夫人這個斯基那個啥泰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李白杜甫誰誰誰的都在腦子裡過一遍。拿筆千軍萬馬放下筆先人又回到土下。陽光明媚,聽學霸抱怨又考砸之類。以上是考試,日常還是蠻豐富的,沒被佔過副課,還有可以選修的小語種什麼的,老師有逗的也愛跟我們一起插科打諢,上課跟著一塊起個哄之類?課間笑著看又不知道哪個男的被一群人抬走撞門去(噫好疼)
5.20晚上更新的
—————————————————————————————————————————【關於社交】別的班不大清楚啦,我們班女生之間的氣氛超級好w(在這裡悄悄表白一下啦~感謝你們,有種自己時刻被世界以溫柔相待的感覺誒嘿~)
有迷宋仲基到不行的少女也有天天跟我giligili愛的智障hh啊啊啊啊不行了我要先吸口毒吸毒完畢接著來答大家課下也經常會有py交易之類的,恩啥??朋友交易朋友交易,一起約個電影吃個飯買買買吃吃吃之類,個人是不怎麼喜歡飯前拍照消毒這種行為.....基友也基本沒這麼乾的。也會有正兒八經的學生會外聯部出去拉活動贊助之類的集會,怎麼說,該正經的時候正經,很多人嚴肅起來都很帥氣誒嘿學校之間模擬聯合國有活動的時候大家西裝革履一本正經的樣子也很棒~(這個圖我是真沒有.....)其實九零後也並不完全是一些人眼裡弔兒郎當的樣子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更願意安安靜靜的看書刷題或者運動之類,我們或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批的獨生子女,社會和家庭方面的壓力都很大,父母或許都多多少少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嘴上都說「活得開心最重要」之類,自己心裡還是會有些壓力的。有的時候晚上睡不著會想,我是他倆的唯一,就算他們沒有給我壓力讓我自然去長大有自己的想法,我自己仍然會給自己施壓——「我要變得出色,比他期望的,還要再好一些。」這句話我剛刪了四遍,想找個好點的句子來說,結果怎麼想還是這句走心,算了就這句吧.....這裡插句話,我爸是個蠻開明的人,從小到大他幾乎沒怎麼管過我,偶爾會跟我談談人生,推薦本他喜歡的書(雖然我不知道他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送我厚黑學是個卵意思....黑人問號.jpg)16歲一個人跟團出國玩他沒反對過還托我帶點好吃的回來,包括我打算去日本留學的事他也是在很嚴肅的的問過我之後就義無反顧的投入了準備各種資料的大工程里。他不苟言笑但我知道我們家的老木頭最可愛!我個人的話可能朋友圈稍微會大一點點?因為jk制服的原因結交了全國各地的美少女們,各個年齡層都有,每天首頁會刷出來各種各樣的信息,聯合國最近關於LGBT的啦,霍建華不要胡歌啦,山下智久我老公啦,woc大師德味學習了啦,無名妹子快嫁我之類
關於這些,樂於接受並且會理解,有不懂的新詞之類會馬上百度,時刻想保持實時更新大腦詞庫的狀態。
【戀愛?】
這塊我真不知道該怎麼答好,我認為的戀愛是男女平等彼此尊重,順便拒絕一切
直男癌(1.呵呵穿這麼少不就是出去被強姦的2.你單身我也單身我跟你表白你憑啥不答應我啊3.你們女的就是balabala4.我是男的我可以開後宮約遍所有想約的妹子我風流,你女的有婚前性行為就是十惡不赦配不上本大爺5.物化女性)喜歡有知識且非書獃子的異性其它方面只要和自己興趣相投就ok長相個人覺得完全次要,討厭門當戶對這個詞同學裡據我知道有不少脫團狗的,有一對從初中談到高中甚至家長都默許了.....而且講真,個人覺得,我認識的一些同齡人處理感情問題的時候比一些所謂的成年人真的成熟的多得多,不吹不擂。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身邊的一切都在以高速更替著,與之相對應的就需要我們這代人掌握迅速消化大量信息並且提煉的能力,三天看到東西說不定要遠超過過去二十幾年一個月的信息量。電子設備普及以及媒體每天的絮絮叨都是催化我們這些個naive的年輕人早(中)熟(二)的因素【世界觀再說吧,晚安,好多地方語無論次請見諒】
5.21更新
———————————————————————————————————————世界觀什麼的好複雜啊感覺又要啰啰嗦嗦說一大堆的樣子,要不先說說我自己其它的?我是JK制服(這是一種蠻小眾的服飾文化,不是制服誘惑,不懂的麻煩出門左轉科普一下,水手服不是某寶的情趣內衣,西式不是你D盤裡的存貨謝謝)的愛好者。可能這一點跟蠻多同齡人有點畫風不一?
平時大概穿衣風格是這樣(啥,為啥放照片,某聚聚告訴我,有照片贊才會多,深深的套路)
身邊的人接受並欣賞的佔大多數,唔多元文化的時代嘛,畢竟大家都吃飽飯了,各種各樣的圈子隨之就多起來,相近年齡的人一般對各個圈子的接受度都很高,比如漢服、lolita、jk制服、bjd、手辦、語c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感覺九零後們的生活圈子真的比上一代豐富了很多很多,且同好們私下的聚會之類都很有組織性,並不全是一群小孩在手機上敲字那種,現實生活很豐滿~
【廣告:微博同名,歡迎知乎上可愛的jk們來找我嗷!!!!!】5.21晚上更新的
—————————————————————————————————————嗯怎麼扯還是扯到最後的話題吧,關於世界觀,這個問題我覺得有點不好說啊哈哈哈哈哈,估計不小心點進來看我這堆碎碎念的人已經開始打盹了。簡單說下吧,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願意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同時,儘可能的追求琴棋書畫詩酒花。這個世界時時刻刻都在高速更新著,在不被落下的同時,我想儘可能的慢一點,讓自己精緻起來。我想成為一個良善且溫柔的人,去努力讓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感受到來自我的溫暖。很多事情我想儘可能的選擇寬恕與理解,每個人都不是在輕鬆的活著。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比起盲從輿論更願意等事情沉澱一下過濾出更接近真實的信息。我愛我的祖國,她歷盡風雨現在正重煥生機,她千瘡百孔卻一步步努力前進著,她有那麼多的不好可以讓我們槽這槽那,但我深愛並相信著她,我對她的未來充滿著期待。無論有多少的黑暗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發生著,我始終相信著社會的溫暖,我沒有在煲雞湯,如果連我們這一代人都不去相信溫暖,又從何去保證,我們將來踏入的這個社會是怎樣的?好像我的絮絮叨又跑題了......大概就是這樣吧,來自一個99年小女孩的碎碎念。
———————————————————————————————————————非常感謝能耐下心來看到這裡的你,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去答的漂亮,只能想到什麼就隨手記下來了,再次感謝耐心的你呀~吶,發發送你~首先,我個人也很反對對非常粗暴的去通過一個出生年份去給某一個人或是一群人去打上標籤的行為,你和任何一個年代的人去交往,當你面對著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個體的時候,你通過某一個年份去低成本的給他打上標籤,而不去真正的去了解這個人本身,都是在社交當中懶惰和缺乏尊重的表現,但從另一方面來講,任何一個年代出生的人都有著其共性所在,這種共性是由著時代本身所賦予的,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也必有其共性所在,否則那麼多的互聯網公司花費巨大去做相關的人群圖譜就顯得毫無意義了。
14年的時候,我第一次通過翻牆軟體,註冊我的Facebook賬號,然後用我極為蹩腳的英語滿世界的給別(yang)人(niu)發消息,其中一個來自於羅馬尼亞的2000年出生的小姑娘,我和她聊的時候發現她是一個韓劇的粉絲,TL上都是大長腿歐巴的照片,我個人也常常和她聊一些韓國綜藝,她對韓國的服飾文化也很感興趣,我就和她聊了聊韓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關係,也聊到了漢服,不過聊什麼並不重要,重點是在於我們兩個遠隔重洋有著巨大的地理文化差異的人,居然能夠聊到一起去,而且聊的還是世界上另外一個第三方國家的文化產品,這在此前的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難以想像的,所以我想說的點就在於,經過這麼多年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已經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大爆發,我們至少在文化的消費上,極大的抹平了地域差異。
我個人是個播客愛好者,經常聽一些類似於《大內密談》這樣的節目,這些老炮們每每聊音樂的時候,總是會談及一種叫做打口盤或者打口帶的東西,會講起他們年輕的時候買這些歷盡波折才進入國內的文化產品的經歷,我關注到了一個點,就是這些文化產品和國外的主流市場的時間差可能要已年來計算,而時至今日我們國內的各大音樂品台,不考慮版權問題的話,這個時間差可能要按分鐘來算,甚至於今年四月份,天爆的新磚提前泄露的時候,國內這邊也是同步上架的,不光光是音樂,幾乎所有的文化產品形式,電影,圖書,動漫,綜藝節目等等等等,拋去版權問題以及無形的手的作用之外,我們前所未有的保持著與世界的同步。
從社會階層來看,富家的千金小姐和社會底層的小屌絲,他們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完全有可能會喜歡同一個歌手的歌曲,同一位導演的電影,同樣一部日本動漫,手機可能是一萬和一千的區別,但裡面裝的App很有可能完全相同,緩存的歌曲也極為的相似,所以說互聯網在文化消費上的抹平同樣也是社會階級上的。或許在過去林彪的兒子聽著國外發達的搖滾樂而社會底層的文化貧瘠異常,時至今日,這份差距或許還在,但至少說我們在獲取文化產品上,已經很少受階級所限了。
對於2000前後出生的人,最近有個常常被提及的稱呼,叫做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出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比以往的任何一代人在同等的時間單位內能夠接收到可能數倍十數倍的信息,這樣的爆炸在不斷的細分了人群的關注方向外,也讓在此當中的人群,能夠有一個基本的共同語言去交流,我覺得我作為一個所謂原住民當中的一員,我很感謝今天這樣一個時代,不論大家今天多麼的吐槽所謂世風日下,我覺得我很喜歡這個時代,這個網路,給我帶來的一切。
PS:我們理想的未來政治形勢,必然會迎來所謂國家概念的弱化乃至消失,我覺得這可能並沒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遙遠。感謝 @Gee Law 邀請。
我於 2001 年出生,在北京讀到初中三年級。簡單聊聊我身邊的,這個年代的人。請不要說 」00 後不是這樣的「,因為北京、上海、廣州的同齡同學們都有很大的區別,每個學校的學生差別也很大,所以大家看看就好。
我們的義務教育內容以及政治教育和上個年代的人沒有太大的不同,充斥著那僅有的幾門科目的練習冊、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以及國家主義、集體主義和威權主義教育。這一代人獨立思考的能力,比上一代人只強不弱。原因是互聯網、社會活動等方面提供給了他們更多資源。
即便秉持著和接受威權且保守的思想,這一代人開放許多。我身邊的同學(初中生、高中生)不再為這個年齡的戀愛冠上 「早戀」 的名號,在這其中他們也變得成熟。他們對性的認知更加豐富,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互聯網的資源。LGBT 群體對他們也不再是不可以接受的,即便很多人生活中沒有 LGBT 的朋友。
正是因為這樣開放的學生環境,明智的教育者也看到了開放的思維給學生帶來的好處。這其中包括北京的十一學校,他們有著一個非常全面的發展環境,學校的高層也非常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而這樣的一次次教育改革,也給學生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不正常的升學方式、「減負」、禁止奧數等政策性改革,這一代人也當了一次次的小白鼠。
這一代人探訪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機會比較多,他們的國際視野也相對豐富。
整個世界在近幾個十年中都在全面發展,這其中教育的發展速度很快。海地如今的國民受教育的水平,比上世紀 60 年代的義大利還要強很多倍。很高興能看到這樣的發展,也感謝一個個時代成就了你我。本人 2001年出生 女 初三
看問題嘛不要只縱向看。
我和我的同學們的日常都沒有前面那些同學多姿多彩。什麼出國旅遊啊興趣特長啊生活情調啊我是不覺得人人都能有。
上網能接觸正常的東西就不錯了。遊戲除了LOL就是CF。聽音樂停留在流行熱榜,看書也看不到經濟學心理學那兒,看完《盜墓筆記》就把它當信仰。不少萌二天天嚷嚷二刺員,小地方漫展也沒意思,他們還是趨之若鶩。
你說道德水平高?我們年級第一十分坦然地隨地亂扔垃圾。你說思想開放?別提支持同性戀,估計知道LGBT是啥的都沒幾個。你說視野開闊?誰上網不玩遊戲逛貼吧,還自己去找網易公開課看?你說個人素質?能學個吉他繪畫已經很了不起了,反正我父母都是工人,沒能力啟迪我美學。現在我想學,可我媽覺得那是浪費錢。
我所在的學校尚且在附近數一數二,可去年暑假才鋪塑膠跑道,而且只有跑道。現在教學樓樓頂還會漏雨。圖書館上學期剛落成,還是以前食堂改的,裝裝樣子而已。我的班主任微信朋友圈裡都是「奧巴馬的十句人生格言」之類。等到開春,不少人要分流到技校,你在腦海中一定想像得出這樣的形象:厚劉海緊身褲的少年,用著廉價化妝品的少女。談情說愛就是一切。他們的將來是什麼?反正不是更廣闊的世界。
看了前面的答案,說實話我是嫉妒的。我從前想,憑什麼人和人起點可以不一樣?現在我明白了,人的生命是等價的,但人本身不是。別看我抱怨這麼多,要是一個農村少女看了我寫的這些話,肯定也要嫉妒我——憑什麼她能住樓房,能一直上學,不用為溫飽發愁?所以誰也別代表誰,畢竟有些階層的同齡人這輩子也不會知道知乎是什麼。不同就是不同,別對它存消除之心。這就是我的世界觀。
2.12反正沒什麼人看,說些廢話吧。
當我看到我的同齡人開心地把描述生活重點放在網路和娛樂上,並對這一代的未來充滿信心時,我心裡冒出一句「真好」,但隨即被鋪天蓋地的惡意淹沒——沒錢你能這麼折騰嗎?投胎到窮人家你還能做什麼狗屁旅遊愛好者?還大言不慚地說,我們這一代啊,國際視野更開闊,有更多機會。醒醒吧,這些從來就不是因年代而異的。 希望這個問題下突破倖存者偏差的人多一些,好讓我的某些同齡人別做夢了。┉┉┉┉┉┉┉┉┉┉┉┉┉┉┉┉┉┉┉┉寫這個回答已經一年,時間過得好快當時看起來好氣啊哈哈哈去年考上了市裡的重點高中未來,一起加油! ε==(づ′▽`)づ這裡是00年出生的。知乎上同齡的各位都是在讀普通高中吧,我是選擇了讀中專,現在是衛校的高一學生。就讀的是3+2藥學專業的,讀完中專可以選擇升學或參加高職考。身邊有很多普高的學生,與他們相較區別是他們的學業負擔更大,而就讀中專的我們比較輕鬆吧。我們學校是文化課和專業課都很重視,不過文化課相對普高會簡單很多,專業課會比較難一些。班裡有很多認真學習的同學,也有整天無所事事的。因為學業比較輕鬆,所以也有了更多空餘時間專註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很喜歡攝影,還只是一個剛入門的渣渣,平時會拍拍朋友同學啥的,拍拍漢服制服日常之類的。也喜歡JK制服,覺得制服很好看。還喜歡看書,看書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呢。 這是最近給同學拍的照片。這是自己穿JK制服的照片。(照片是好姬友拍的 )好啦,這就是一個00後的生活。? (ˊωˋ*) ?先寫到這裡吧~
看了這個問題底下的一眾回答,我覺得可以把大家提到的00後們歸一下類試試。
以【深廣度—實行度】為基準,當今中國的00後可以被分為六大類:1.社會精英/精英預備級
深廣度:極高
實行度:高
這類群體的知乎的體現通常為萬粉千粉大v。他們的成績頂尖,讀書讀各種中外文學與英文原本,擁有許多技能,生活在一二線大城市,在各類比賽中脫穎而出,關注政治時事與LGBT平權……
可一句話總結為:過去的、目前的、未來的人生贏家。
2.盡其本分的幸運兒
深廣度:較高
實行度:高
這類群體在知乎的體現通常為千粉百粉小v與活躍非回答用戶。他們成績較好,出生在二三線城市,至少有兩三個技能和較突出的知識儲存面,愛好較多,擁有對事物的較獨到的看法。
可一句話總結為:充滿希望的新一代,祖國的未來就靠你們了。
3.惡劣環境中的早熟者
深廣度:高
實行度:低
這類群體在知乎的體現也通常為千粉百粉小v與活躍非回答用戶。他們成績不等,出生在三四線城市及縣鎮,與周邊同齡人格格不入,擁有較多技能和較深廣的知識面,有獨立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對處境的不滿導致了早熟。
可一句話總結為:不甘被時代甩下,從淤泥中爬出。
(答主本人就是這第三種。)
4.中規中矩的普通公民
深廣度:中
實行度:中
這類群體在知乎的表現通常為三無用戶和小透明。他們成績較好,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及縣鎮,人口基數最大,娛樂生活普通無亮點,喝咖啡逛街看電影,缺少創造性卻嚮往較高階級,考大學找工作成為火柴盒大樓里的柵格白領,是維持國家運作的勤懇的中產階級預備軍。
可一句話總結為:未來的工蟻。
5.持續庸碌的僵死階級
深廣度:中
實行度:低
這類群體較少上知乎。他們成績普通,分布在縣鎮與鄉村,經濟條件不算好,娛樂生活低廉膚淺,不懂得閱讀與欣賞藝術,在平庸父母的教導下安常守故,成為小店老闆或是縣鎮公務員,終其一生。
可一句話總結為:重複上代老路的平凡大多數。
6.希望渺茫的底層人
深廣度:低
實行度:極低
這類群體通常不上知乎。他們通常是鄉村或縣鎮居民,經濟條件差成績不好,精神生活貧瘠,快手上的重口視頻和網吧里滿地的煙酒是他們的傑作,對世界沒有認識,以後的職業可能是服務員工地工人什麼的。
可一句話總結為:對社會貢獻極低,整個生命與死亡沒什麼區別的人。
當然,00後絕對不止有這些類型,這僅僅是人口最大影響最大的六個大群落,其他零散的如大城市的底層青少年、鄉村的富家公子哥我們暫且不提。
總結:出生年限永遠不該是判斷一個人的基準。00後的世界是未發育完全的社會雛形,其實人的分類與隔離在童年就早已開始,願每個還擁有激情與希望的年輕人都能夠努力奮鬥,擁有一個無悔的人生。
這個問題我已經觀望很久了... 可能很多看法已經有答案指出來了,不過我還是想來說一下。
對於這個問題,我更願意理解為「我對我們這一代及這一代認知的看法」來進行回答。
首先,由於在義務教育已經成為大多數個人成功的首要途徑的情況下,地域環境的差異與家庭環境的影響已經變得越發重要,你是出生在北上廣還是內陸三四線城市或者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還是農民家庭,裡面的差異都是無法想像的,你所獲取的教育資源、享受的教育政策、得到的個人機會都有著千差萬別。所以我比較同意「階級固化」的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域間的發展差異會逐漸增大(20年或者更久?),而中產及以上的家庭的數量狀況的變化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穩定,這樣的不可控因素對個人成功的決定性決定性會越來越大,階級流通就會越來越少...得到這樣的觀點主要是因為周圍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里也能體現了,所以就不一一敘述了...
其次,得從這個答案說起: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8545997/answer/76958533
這個答案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信息: 「教育部紅頭文件要求的初中升普高和中專的比例是1:1」 當我最初看到這個數據時,我是大吃一驚,因為周圍的人基本都是前面那個1里的人,實際上當你考上一個普通高中時,就已經超越了中國中你這一代人的一半了!所以可見的是,你在這個問題下看到這麼多牛逼的零零後,已經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了;自然你覺得精英本來就是極少數的極少數,還是我這種一般人佔據社會的大多數吧,可實際上並不是,在這個社會中最多的那群人仍是那些後面一個1的人(而實際上人數應該還不止)。雖然論據並不是那麼充分,可我自己現在一直相信,在我們這一代,比原來有了更多進步的這一代,仍有絕大多數是愚昧的(沒有歧視的意思,單純從放在社會中的角度去思考)。或許是因為我自認為我小學的時候仍屬於這個絕大多數,但到了之後就有了變化,所以我對這一點的感觸更加深刻,也在更多的時候會帶著這一點去思考問題。
當然其實也並沒有那麼遭,我們這一代也趕上了社會的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我們生活在了互聯網時代。信息不再像以前那樣而是更加多元豐富;而只要你願意去挖掘,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絕大多數知識。這與以前真是太不同了,拿我自己舉個例子,若沒有互聯網,我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那樣的熱愛音樂以及有如此大的發掘新音樂的慾望,而只是聽著每個人都聽的大眾歌手而已。因此互聯網的影響對我們非常的巨大,而這種改變是在以前所有的時期都是沒有的。
再說說周圍的人吧,周圍的同學朋友真正的絕大多數是那些守著看一些綜藝節目、打LOL、打籃球踢足球、社交網站基本就是QQ和QQ空間、聽著泰勒斯威夫特陳奕迅周杰倫等等大眾歌手、有著最大眾的政治觀點、不怎麼愛學習但還是知道必須得學習、或許會喜歡看看動漫、喜歡玩手機以及等等特點的人,他們或許才能代表我周圍圈子的普通的絕大多數,雖然信息的多元化塑造的獨特的人也越來越多,但仍然是他們代表絕大多數,實際上許多社會事件的跟風也是來源於這些人...
而很多答案提到的對於LGBT群體的態度,雖然呈現著逐漸開明的總體趨勢,實際上大多數人仍是無感或不解,而那些口頭上說支持他們的人,真正接觸到這些人群時也並不見得會對他們有多包容(因為我就是這類人,現在我對LGBT群體也並沒有非常大的包容態度,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中立吧)。
最後,實際上到了知乎特別是看完這道題的很多答案之後我的世界觀又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時候我也會中二的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有自命不凡的想法,但到了這裡之後卻開始越發覺得自己不足,陷入中二的沉思之中,若還要問到我的世界觀,只能說我還在成長,它還在變化吧...
若要做一個總結,我認為,我們這一代不是很好的一代,但也不算較差的一代,但它的確是獨一無二的一代。(或許是句廢話?whatever)答案已刪除。
這個問題下有不少優質的、真正有針對性地回答了問題的答案。這些優質答案中,有許多無人問津;但許多毫無內容、根本沒提到 「世界觀」 「價值觀」 的爆照答案卻隨隨便便就能得幾十個贊。
你們想幹嘛?
還想看我的答案的,鏈接在這裡:http://www.jianshu.com/p/48c3529e4db900後這一代人的共性只會較70,80,90更少。不同地區,不同家庭的00後世界觀會有很大的差異。
究其根本,在於我國經濟的更加發展。第一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北上廣的孩子無疑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接受更好的教育,相比較之下34線小城市及農村孩子可能就不會這麼幸運了,他們可能更早要面對生活的壓力。寫過的作業本紙反面拿來演草並不少見。第二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就拿大學來說,河南河北山東幾個高考大省,100多萬考生去擠一個學校的幾十個名額,並且省內的大學教育質量大多並不好。河南甚至只有一所211。當地考生無疑是需要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的,絕大多數學生做不到在發展自己興趣的同時並保持一個相當優異的成績的。第三個,貧富差距逐漸加大,階級固化形成。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在一個人年幼無知時,家庭和身邊的人,就是他的「屁股」。這會對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完成巨大的影響。也正如《7up》中導演原本想證明給人們的那樣,英國的階級流動變慢,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從另一方面有告訴我們,大多數窮人的孩子改變命運只有學習這一條路,來實現階層的跨越。中國的基尼係數在0.49,超過多數的發達國家。也就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階級固化可能會更嚴重。想跨越階層可能會更難。一點陋見,歡迎指教。01年的初三黨,現在在沿海某小城上學。…………………………………………………
過去那種以出生年代或者出生地域對人作出簡單劃分的方法,即將失效。
這是 @肥肥貓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我以為十分正確。我們這代人,和之前的所謂「90後」與「80後」有著許多不一樣的地方:成長環境、文化熏陶乃至自己的眼界等等,和前兩代人幾乎有著質的不同。
首先,我們在剛剛能夠接受信息的時候就趕上了我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上幾代人在我們這個年齡的主要信息渠道:電視、報刊乃至不成熟的互聯網等,都遠遠比不上我們刷個知乎、豆瓣和空間等帶來的信息面之廣、信息量之大。接受的信息多了,好處顯而易見,但壞處也很明顯——我們把能看到的,該看的和不該看的全都看到了,因此較早形成獨立人格的同時,也容易走向一些歧路。但這是個例,不多提。如果再有一顆好學的心,利用好互聯網這面大網,我自以為這便是知乎上其他高山仰止的同齡人,乃至我身邊一些很厲害的同齡人的高處所在。關於文化熏陶,答主 @不養魚 的答案我以為十分恰當。的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想讓我們看的和不想讓我們看的我們都看到了。所以,我們這代人的思想文化幾乎一家一個樣——沒有六七十年代的東方紅太陽升,沒有八九十年代的崔健費翔鄧麗君…換句話說,我們這代人沒有一種能讓大多數人為之瘋狂的流行導向。刷個空間,上一條可能是Maroon 5的新專輯,下一條可能就是xx太太的C89新本,再下來可能就是24Hmz+前排cqy。總而言之,網路的發達讓我們早早選了一條自己喜歡的路走下去,並以一個比上幾代人都早的起點開始。當然,這有時候也很危險:答主所見的同齡人裡面,也有些人有了隱隱約約無腦公知和粉紅小噴的影子,甚至半夜三更上山飆摩托車和尼古丁不離身的人也不是個例。因此,以「00」後的這樣一個名詞簡單概括我們這代人是遠遠不行的。想到再更吧。………………………………………………………………………………你好,本人01年,就讀於浙南某中學,目前初三。
其實我,以及我的同學,是不大喜歡被別人稱為零零後的。因為零零後,總是被這個時代冠以"叛逆,無知,腦殘"等稱號。
我們的校園生活,和曾經的九零後八零後實際上沒有多大差別。兩點一線,早起摸黑,課堂上做筆記,課間打打鬧鬧,抑或與同學面紅耳赤地爭辯題目,追到辦公室詢問老師一個個難點。課餘時間,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人喜愛二次元,有的是歐美圈的一員,一些以打遊戲為休閑,也不乏熱愛鑽研難題的學霸。都是青春的樣子。偶像,當然也有。不是每個零零後都是nc粉,我們的喜歡大多是理性的,是因為他們的執著,認真,努力。至於少男少女間暗生的情愫,都是純粹而美好的。
論有何不同,我認為因為時代的進步,人們思想的進步,獲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相較於曾經的同齡人,我們這一代可能成熟得更早了,對許多事務更加包容理性,相較於曾經的九零後八零後,我們能借鑒更多前輩的經驗,父母們也不再是古板落後。當然,我們擁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了解外面的世界。這是我們的幸運,也要感謝這個時代。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漸漸學會接受LGBT群體,我們支持正義的行為,我們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被他人左右,我們會表達自己的內心,不願意束縛自己。
我們想要為自己奮鬥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第一次答題,還請多多指教。
2016.2.3 初三寒假這裡是一個生活在青島的初三學生,01年生,獅子女。 身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追美劇的,動漫的,韓國明星的,國內明星的,體育的,日劇韓劇泰劇各種劇的,還有老司機,死宅,現充逗比,有錢的,愛交際的,學霸,學渣,愛自拍的,愛虛榮的,喜歡在背後說人壞話的,談戀愛的,樂於助人的,愛好科技的等等。大家基本上都能接受LGBT,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和興趣愛好。我們應該感謝互聯網,正是有了互聯網,我們才會了解世界,開闊眼界,知道了性知識,對於性有了了解。中國的性教育並不是很好,互聯網幫助了我們。同時我們也可以在網上交友聊天,學習購物,或者玩遊戲。通過知乎我學到了很多,無論是為人處世的方法,還是學習技巧,都讓我很受用。在貼吧上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在樂乎上我看到了很多我喜愛的同人,在豆瓣上我了解到了許多東西,譬如書,電影等等,在QQ微信上我和同學家人有了更多的溝通,在微博上我看到了許多段子和他人的動態,臉書推特ins帶我們看到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和事,YouTube,bilibili,niconico,AcFun等視頻網站,給我們帶來快樂,健身的APP讓我們的生活質量更上一層樓。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太多,也讓我們更好的去了解這個世界。我們現在知道人的差距,也接觸了一些比自己高一兩個階層的人,這些都是我努力的動力。我們相信努力,我們擁有著正能量,我們很愛國。我們不是他人口中的腦殘粉,我們就是我們自己。
看問的是什麼階層的00後了。
我99年,高二,女生,就讀深圳某自稱名校的高中國際班。
喜歡動漫,腐,不修邊幅,至今洗臉只會用洗面奶。不會化妝,不交男朋友,完全可以接受LGBT。家境尚可但我本人經常吃土,沒有網路會死星人。
我的朋友們和我都很像。
而在我寫著這篇回答的同時。
我知道肯定會有另一個99年左右出生的女孩,她或許不得不幫家裡干農活,或許沒考上高中在想辦法出來找工作,或許打扮精緻出入名牌店,或許交了很多男朋友已經破了處。
我聽說過同齡的女孩有出來賣的。
我看見過同齡的直男癌大聲談論les有多不可理喻多奇怪噁心。
個人以為,一代人會有集體記憶,但世界觀絕不會有什麼集體相同的地方。
因為有人為同性群體權益而高呼,有人在關於LGBT的問卷上大罵這些群體。有人願意為了金錢出賣貞操,有人對中考高考之外的世界漠不關心。有人計劃好了多少歲出國讀什麼專業,有人根本連高中都念不成。有人在網遊里幾萬幾萬地砸錢,有人可能為母親的醫藥費焦頭爛額。
我都見過。而且應該大多數人也都見過。
我們真的有什麼相同的三觀或生活圈子么?
其實從來沒有所謂「xx後幼稚」「xx後不成熟」「xx後處在幸運的時代」這種東西。
幼稚或成熟只取決於生活把我們逼到哪一步,眼界開闊或狹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家庭能讓你接觸到什麼,至於時代對人的影響……三國有劉關張曹孫諸葛司馬,更多的,只是在亂世中苟且偷生或不幸枉死的平民小兵而已。
哪個時代都有貧窮的賣淫女,都有高高在上的小公主,都有一擲千金的紈絝,都有絞盡腦汁想下一餐著落的窮小子。
總結:
00後跟90後80後都沒什麼區別,最多是晚生幾十年。
想搞清楚一代人的世界觀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根本沒這玩意兒。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問的還不是時候。
要想評價一代人的三觀和文化,至少要等這群人成為文化主流,對於社會有巨大影響時才能開始探究,而有可能要到很久以後才能得出結論。
但現在的社會主流是90後,不但00後自己不知道自己會是什麼樣的人,很多其他人也都不一定知道這一點,當局者迷,旁觀者和當局者一起迷。
不過看其他的回答,大部分提到了迷茫,也有不少對人生的疑惑,我只想說一句話:
人不中二,枉少年
(手機碼字,任性)
當然題主問世界觀,我就說說身邊人的世界觀。
我今年讀高一,身邊一部分人的世界觀已經開始和尼采等哲學家同步了,一個個都能分分鐘從卡夫卡對世界的病態剖析方式聊到尼采對道德的看法,無形裝逼,十分致命。(這裡推薦米蘭昆德拉的《帷幕》,我就是用這本書跟他們愉快地玩耍的)
(看到有人提到二元論,個人感覺二元論更好接受一些,但我更推崇一元論,畢竟講哲學還是要思想性強一些。)
當然,也有不少人熱愛二次元(而且看起來二次元已經成為00後佔據的第一片領地了),其實現在看來和學長學姐們的喜愛區別不大,只是一種興趣而已。
總的來講,00後是一個複雜的群體,絕無法一言以蔽之,就像所有事物都有其多樣性。但我相信,00後一定是有希望的一代。推薦閱讀:
※中國社會階層固化是否越來越嚴重?
※工具是否一定分化社會階層?
※當前中國,經歷自身所處的社會階層躍升的人面對怎樣的衝擊?
※為什麼社會階級越高的家庭里,各個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越傾向於禮貌的淡薄和疏離?
※普通人憑努力就可以邁向更高階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