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拜占庭帝國經過了數次王朝更替,卻一直叫做拜占庭,而我國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答案有點長,慢慢看
首先,人家自己從來不叫拜占庭。拜占庭是後世德意志(神羅)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別起的名字,類似前後漢
羅馬歷史上絕大多數時期的正式名字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SPQR),這個名字不僅適用於共和國時期也適用於帝國時期,而「拜占庭帝國」時期也依舊沒有廢除(雖然當時喜歡自己叫自己Basileía Rōmaíōn)
然後是主要問題,為啥拜占庭王朝更迭卻沒換名字。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因為拜占庭皇帝和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皇帝差距很大……甚至嚴格來說不能算是世襲制。因為拜占庭的皇帝理論上是國家公職,需要經過提名(一般是在位皇帝,也有皇后元老院與新羅馬市民),然後元老院選舉,首都市民選舉,軍隊支持(軍區制改革之前為禮儀性),因為一般來說提名是現任皇帝,所以都會通過,通過者會被任命為共治者,皇帝死後由牧首正式加冕。但是如果沒有皇帝,就要靠選舉了,很多歷史上著名的君主比如查士丁一世,利奧一世,尼基福魯斯一世,都是靠選舉登台的。即使是後期軍隊實力上升制度被破壞,政變上台的君主同樣要通過這個方法獲取合法性。
而這種情況下,王朝更迭其實很難說存在……因為雖然說大部分皇帝會選擇世襲,也經常有上一任和你很可能其實沒啥親緣關係,只是你能幹關係混得好,然後嫁你個女兒當了共治者後自然上位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你再談王室王朝明顯不合適。而現在史學界流行的拜占庭王朝劃分,本質上是為了更好的區分拜占庭帝國的不同時期,並不是完全意義上客觀存在的,比如查士丁尼王朝和後期馬其頓王朝這種壓根沒有直系親緣關係的玩意兒,和正經的王朝差距太大。而拜占庭當時,也沒人會說xxx王朝的xx皇帝,他們都是羅馬皇帝而已總結一下為啥不存在王朝更替換國名的情況:1,嚴格意義上的王朝和王朝更替其實歷史上並不是實際存在而是史學界劃分方便。當時也沒有xxx王朝的說法,所有登位的不是屬於xxxx王朝,而只是羅馬皇帝
2,大部分拜占庭皇帝都是在拜占庭帝國的制度框架下走合法程序選舉上台,即使是非正常途徑也要通過選舉和牧首加冕獲得合法性。在相同的國家相同的制度下上位,有著相同的認同感「我是羅馬人」。3,新任皇帝沒有換國號的必要性,基督教世界裡面,永遠不存在比羅馬更具號召力和普世價值的世俗國號人家自稱羅馬帝國,是正朔。拜占庭是俗稱。中國古代,對外都叫「中國」、「華夏」、「中華」。
其實準確的說,中國對外也不是叫中國,中國就不存在對外。
中國不需要對外,中國就是世界本身。
中國之外這種概念,就像追問「有限無邊的宇宙外面是什麼」一樣,沒有意義。中國並不需要一個名字稱呼自己。拜占庭是神羅的日耳曼蠻子的歷史學家借古稱貶低東羅馬帝國的
誰告訴你叫拜占庭的,人家叫羅馬。羅馬經歷了幾個王朝,誒嘿,數都數不清。只不過中國人看中的是皇位上的人所以換一個皇室換一個國,羅馬看中的是皇帝的頭銜所以再怎麼換還是羅馬皇帝。
從來就沒有什麼拜占庭。。。人家是正經的羅馬帝國。。。
拜占庭就叫羅馬帝國。
東漢和西漢都叫漢朝,為了區分,所以東漢和西漢的區別。
拜占庭是為了區別東羅馬和西羅馬。
自漢以後,華夏民族不管什麼王朝,都是以漢人自稱的
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一個叫做 拜占庭帝國 的國家,同樣也沒有存在過 後金 這個朝代。這樣的名字都是後世為了史學研究而定下的名稱
題主的意思應該是這樣:為什麼在拜占庭帝國內部經歷王朝變動,國家仍然叫拜占庭,國號不變,而像中國經歷了王朝變動,國號就會隨之改變?
對吧。
告訴你吧,這道題我不會(因為太麻煩了,三句兩句說不清)。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伊麗莎白·巴托里?
※長城是否是對外擴張的橋頭堡,還是只是個防禦性工事?
※巴西政府如此腐敗,媒體卻能保持獨立,是什麼歷史原因形成了這樣的結果?
※古代人的偶感風寒是什麼病?
※政府資助科學研究這一模式是怎樣形成的?在此之前的科研資金來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