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外在客觀因素,你為什麼選擇讀了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社會學等專業)?

說說你內心的動力~~~

謝謝大家啦!!!看到很多回答都表達了自己干一行愛一行的漸漸喜歡的理由,題主更想知道的是,在選擇的當年,是什麼原因使你選擇了這類學科呢? 內心深層機制~~~


作為一門學科,社會學是我在歷史與哲學之間找的一條中間路線。早年是從Liberal Arts入的門,主要興趣在思想史。逐漸發現自己不是特別享受甄別卷帙浩繁的史料的過程,感覺要被埋沒在歷史細節之中。另一方面,又覺得哲學的規範性討論錯過了紛繁變幻的現實生活。隨後逐漸接觸社會學理論與各種話題,發現該學科既有理論關懷又不乏實證趣味,幾乎是自然而然就有好感了。

除了以上相對投機的理由,更關健的的是,社會學的思考回應了我認為重要的問題。有一次,跟一個理論物理學家閑聊,他問,做你們這行學問為的什麼啊。我反問,你們為的什麼啊。他大概說的是他特別期待看到自己的研究能轉化為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的軌跡。我說,研究社會學大概是為了更加自由。他問,你覺得我們不自由么?我說,並沒有。近代以來的所有社會學家基本都在討論人生而自由卻無時無刻不活在枷鎖之中,大家對於枷鎖(限制)是什麼、如何影響個體與社會生活,都眾說紛紜。只有你認識理解這些境況,才有可能更自由。


我們生來面對,屈服,無力,掙扎,適應,取悅於一個叫社會的猛獸或者利維坦。

我受夠了和它糾纏了,我只想想平靜地看看它。

平靜地看看他它也很難,無數社會學家幾乎用盡了平生力氣也才入定一點點,成效甚微。

到這不妨礙我也想花盡全身的力氣去嘗試平靜地看看它。

沒什麼實際作用,但是我就是想這樣完全平靜地看它一會,哪怕只有一會,哪怕永遠也做不到完全的平靜。


「據社會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在Facebook等社交網路上花費時間越多的人往往越容易感到寂寞和焦慮。」

「《金賽性學報告》通過大量客觀的社會調查發現人們的性傾向並非集中在異性戀與同性戀兩極,大部分至少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會有雙性戀傾向,只是每個人的程度不同而已。」

……

常常從新聞中看到不少來自社會學家們的研究結論,或新穎或獨特,為我們打開一扇扇看到更大世界的窗。關於青少年、婚姻、家庭、自殺、越軌等等林林總總,雖然社會學似乎一直沒在社科類學術界佔據主流地位,報考和就業情況也遠沒有經管法商那麼熱門和強勢,但社會學提供給了我們除了「理性人」「公平正義」「效率」以外的更多不同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以前有位老師開玩笑說,「你瞧,我們社會學就是干那些學科不願意乾的活,除了經濟政治法律哲學法律,剩下的都是我們可以開發的領域。」

聽起來有點悲涼,但也讓人熱血沸騰——如果你足夠感興趣的話。

在學校時,我時常佩服迪爾凱姆在《自殺論》中的奇妙分類和精細統計,也曾深深沉浸在《鄉土中國》和《街角社會》的精彩描述,在米德的「自我」「主我」和「客我」的膠膝中試著剝開迷思,還為SPSS中生成的交叉分析契合設想而暗自高興;

暑假跟同學一起在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九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深處進行林區村民的實地調查,手機沒信號,不時發生滑坡的盤山路,村屯之間往往相距幾個山頭,困難不少,但一想到能幫助村民收集到一手信息,反應他們最迫切的需求,馬上鬥志滿滿;

協助老師課題跑到市郊棚戶區接觸最真實的底層生活、目睹殘疾人家庭惡性循環的慘狀卻在他們眼中仍看到閃爍的希望、在城市的公共空間觀察人們的活動並隨機訪談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

……

社會學讓我們接觸到更為真實和豐富的世界,或許他不能教給我們太多硬技能,但其培養我們科學思維和人文關懷兼備的軟素養並非完全無用——比如我去媒體應聘時拿出社會調查和統計的優勢,去企業可以拿出懂社會心理學應聘HR和用研,去機關還可以用多維的社會學視線擺平各種材料還擺出新意。

除了分布在學界、政界、商界等傳統領域的社會學學子,零點調查CEO袁岳、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寫《那些年》的柯景騰和《致青春》的辛夷塢,文藝女王郭采潔,這些社會學的學長學姐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雖然已經畢業工作了,但我仍然對社會學有一股最親近的熱愛,我還是會關注那些喜歡的社會學領域的研究動向,關注社會學的知乎話題,並在這裡樂此不疲的答題。

這就是題主想要的源自內心的熱愛吧。

不論是社會學還是其他什麼,找到自己真正的所愛,堅持下去,我相信,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執著所愛,必有收穫

與題主共勉!


經過新一年的學習候,最近有點新的體會,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社會工作為什麼會叫社會工作?

正正是因為包括社會,社會工作才是社會工作。現時的社會工作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個案工作,小組工作上。大多都是關注個人的工作。但是社會工作不應該只是有個人的工作,同時應該關注整個社會的發展。

雖然在國內現今的環境下,改變制度改變社會聽上去像是異想天開。但是如果我們也都不努力,那這個社會怎麼辦?我們知道現今社會是缺乏公平與正義的,但是社工的使命之一不就是維護社會公義嗎?如果只是做個人的工作,那為什麼不去學心理學輔導學呢?所以對於社工或準備做社工的人而言,心懷社會是必不可少的決心。

我想做社工,因為我相信世界是可以改變的。我希望我的下一代能活在一個比我更寬容更美好的社會。

即使失望,不能絕望。

—----------—----------—----------—--------

社會工作學生,下面是我自己是一點感想。雖然不準確,但希望大家包容。

大類分科最後被調劑到社工。所以其實是社工選擇了我,不是我選擇了社工。

但正因此,我第一次感覺到學習的樂趣。第一次主動地想去學習。結束了大一大二一無所求吃吃喝喝的日子。

這樣的變化是我想可以是以下的原因:

1、有趣

修讀社會工作專業的時候我接觸到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每一門學科都讓我覺得很有趣。拜託!誰不想探究人類的奧秘?

2、實用

社會工作課程上學到的東西都是基於我們的生活。你可以用你學到的知識去解釋身邊的事,一些看上去沒辦法解決的事你也知道問題出在哪,應該怎麼去解決。而且除了理論,你還會學到很多實操的技巧。怎麼樣成為一個更好的帶領者,怎麼去做有效的溝通等等。這些知識都是非常的實用的。

3、心態

我覺得讀了社工之後,心態的變化是很重要的。我變得更能感知自己和周圍人的情緒,也更懂得怎麼去處理。我變得更加寬容更有耐性更勇敢。我不在像以前一樣容易焦躁、和別人吵架。當你的心態轉換之後,你整個人的生活質量都會提高很多。

4、圈子

這也是讀了社工之後很深感覺到一點。或許我比較幸運,直到現在為止,我接觸到公益行業的人都是很棒的。比起我在其他行業遇到的人,他們更加寬容而溫柔。他們總是樂於協助你成長。在這個圈子裡,你感覺自己的成長是很快的。因為一直會有人有事能促進你去思考。

5、更好的明天

雖然這樣說很空泛。但我們真的在努力地想要創造一個更好的明天,或者微不足,或者歷時很久,但我們在做。這種想法沒有老師或前輩和我說過,但我能深刻地感覺到。社會在變化,需要有人去將它推向一個更好的方向。


和很多人恰恰相反,我讀社工是一志願。

當然當初是報了另一所學校,填的對外漢語專業還以為必上= =+結果分數不夠直接劃拉到第二個學校,恰好第二個學校的三個專業,我是認真填的,而且把社工放在一志願。雖然我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社工,可能這就是緣分吧!!!

剛讀大一,老師當時找了幾個去瑞典交流回來的學姐學長給我們做彙報,他們講了什麼,我基本記不住了。但是 唯一記得的是 有個學長說「不管是你選擇了社工,還是社工選擇了你,都要好好學」。現在嚴重懷疑,這句話可能是另個版本的中國人思維「來都來了……」

當時學校里有一個專門的社工部門,算是和社團差不多的,大一的我什麼社團都沒參加,就參加了那個社工部門,被分到了做殘障人士組。朋友們,大一剛入學什麼專業都沒學啊!就跟著學姐學長他們去提供服務了!朋友們,我還記得那是一個陰雨天的下午,我走上了社工的不歸路。其實當時主要是去和服務對象建立關係,了解他們,給學姐學長打下手。後來自己也參加了外面社工機構的臨時服務,做入戶建檔。雖然覺得有些累,(因為學校在大學城,朋友們,大學城都比較偏,而服務要去市區做,每次搭公交車來回就差不多得3小時啊!)但是還是覺得,很有收穫,很開心。可能是因為高中剛畢業,還比較單純,保持著對社會的嚮往,對未來的期待吧。

後來慢慢接觸了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課,也跟著老師接過項,做過一些基金會的項目,就漸漸覺得,社工不是志願者那樣的,也不是單純的體力幫忙,不是那種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大三社區工作課的時候,和小組同學一起去個社區做了為期三個月的服務,算是完全我們獨立運作,自己聯繫,自己策劃服務方案,最後效果很好,我覺得社工不僅僅是做那些很消極很負面很讓人壓抑的服務,當然我承認那些案主是更需要服務和幫助的。但是這個社區工作的作業,讓我覺得,社工是能給人帶來快樂, 提升生活品質的。我覺得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東西啊!感動!

我還記得,我本科社會學概論的老師問過我們,你們是怎麼和人介紹自己的專業的?

是說讀社會學相關,還是說自己讀的是偏心理方面的,會不會和人直接說社工?當時我們很多同學都不會和人直接說社工,我也是。因為之前一開始說社工,別人不懂什麼是社工,就會問,然後誤解你是志願者,或者是以後進居委會的(雖然居委會的確是社工的一個工作方向),但是就很煩別人問來問去,也不想多解釋。久了以後就說自己是學心理的,或者說學社會學的。

但是我的老師是這樣說的「你們應該直接告訴人家你學的是社工,他們不懂你們就解釋,舉例什麼的都可以,如果你不介紹,對你沒什麼影響,對別人更沒影響!但是如果你介紹了社工,這個世界就多一個人知道社工是什麼。」熱血如我!後來都向人直接介紹社工了,為了讓世界上多一個人知道社工!!!

我還有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情是,我的小組老師給我們看社工電影《癲佬正傳》,店裡里最後社工被砍死了,老師問我們什麼感想,我們說好害怕自己被砍死。然後老師跟我們說「如果你們不當社工,那誰來當社工?」這句話我也印象很深刻。

我覺得我大學老師,在大學階段教我最重要的東西,不是社工的技巧與工作方法或者是其他能力,而是對社工這個職業的認同,讓我們畢業以後會有想當社工的想法,也很多同學去當社工。因為據我所知,很多其他學校社工專業的同學,非常非常少去當社工。至少我們這邊是這樣,但我們學校畢業的社工算是比較多的。

大四,我選擇考研,想都沒想就選社工了。雖然最後沒有考到理想的學校,被調劑到現在的學校,但是還是很喜歡社工。未來如果有機會讀博,我也還是願意讀社工。

可能是我很熱血,可能是我還太年輕。我只是希望在我沒有被現實壓倒之前,繼續堅持做社工。就好像梁朝偉在《一代宗師》里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我覺得,一直堅持著做社工,總有一天會讓社工成為一個被廣為接受的職業,也能夠有合理的報酬和相應的社會地位,為案主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人提高生活品質。


社會工作是眾多專業中很少幾個建立於人本理論的學科之一,崇尚維護「人」的價值。而大多數的其他學科都建立「經濟人」的假設上,認為人的思考和行為都是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慮,崇尚優勝劣汰。

而這一點本質的不同,也就決定了你會在社會工作的路上,遇到什麼樣的導師,什麼樣的同學,什麼樣的同事。與有著關懷心的人相處,每天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因為愛。


首先,我是被調劑到社會工作的。

後來覺得教授老師和同學間的氛圍很好,就在社工專業學了四年。

很多老師明明是香港社工屆的大神級人物卻仍然能夠很認真的聽身為學生的我們講話,並且對於我們的觀點一直都是用引導而不是批判的態度,不管他們是不是正在用社工技巧。

然後我蠻喜歡我們的專業30多人的小集體。大家觀點交鋒時互相打嘴炮論證對方的幼(sha)稚(bi),下課居然還能一起去吃咯個火鍋聊個天。

順便分享一個我們的笑話:

某同學在實習時督導是我們教授學生的學生,於是我們調侃,每次督導前應該先鞠一躬叫一聲師叔再開始督導。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In my first class as a Ph.D. student in sociology, I will never forget what my professor said: We are not studying for ourselves, but we study for improving the social system. Bad systems may encourage people to do bad things, while good systems may make justice and fariness back to us.


本科調劑社工 碩士自選社會學社工方向。

大一社會學概論第一節課,老師就告訴我們,社會學是一門視角的學科。這句話我真是在本科畢業的時候,才慢慢懂得結束後有機會轉專業的,一想還是算了。當時我不懂社工,但是真的挺喜歡去看社會學的書的。抱著上了賊船就要想辦法當傑克船長的信念,努力的學習。

在大三開始,我開始跟著老師最調研,做課題。慢慢我知道了原來跳出我的生活圈子是這樣的一個世界。那些在書上毫無用處了詞語和奇奇怪怪的例子在我在的城市就存在。比如我們去調研家庭暴力的時候,帶我們的當地人給我說路邊上一位理髮店的小弟16歲,都第二次結婚了,第二位還是認識7天的閃婚。。。(ps:這次項目的負責老師是北京來的,和她聊最後一天才知道人本科人大,潘老師推薦去的社科院,碩士博士都是李銀河,王小波還幫她找過工作。。。)後來,反思自己和周圍,發現我們之間就有很多的社會問題。到底如何解決他,我不知道。我在好幾次實習中真正體會了什麼是社工無力感,和貴圈有多亂。在實習中,我更多的去反思,從不同的視角和層次進行反思,很多問題我確實想不明白,所以,我要考研,不為其他的,就想做研究。

所以我來到了北京,認識了更多的老師,他們幫我澄清了很多社工的概念。從更多的範式來看待社會工作。通過學習我又知道了,那些可能我想不通的問題,在社會工作的視野下是不夠的。因此我興趣點轉向了政治社會學。

當我和以前高中同學聊天的時候,我對他們的看法可以呵呵的時候,當我開始試著用社會的視角看待更多東西的時候,當我知道很多問題存在原因的時候。我知道了,我社會學沒有白學。

其實,我更喜歡的不是很多眼裡高尚的社會工作的價值,而是大衛豪所謂的為社會工作的理論以及社會工作的理論,這些視角讓我更立體的去看這個世界。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那些自己拿著快哭了的薪水的人,是什麼讓他們有勇氣要去拯救社會而從不反思自己為什麼衡量貢獻的收入這一重要指標在自己這兒怎麼就失靈了。

社會工作本沒有那麼簡單,當下的社工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社工理論的?如果不懂社工理論的實踐,實踐的是啥?其實就這種實踐,何德何能拿體面的收入?

我覺得這個問題想通的時候,可能就是我社工和社會學沒白學的時候。。。。。


【前言嘮叨,可略:內心深層機制這樣子,一個果總會是不止一個因促成的,多少要交待下成長經歷,但這又挺私人的事,可能在公共平台上說出來不方便吧。

有的大家只寫書,但是想更深入了解下他,發現好多事根本沒下手點去了解他啊無奈。他可以分析別人,但同時也會盡量避免自己被人分析,把自己的身影抹去,而且他還深諳反分析之道…心情複雜~~~】

討論當年選擇的原因,得從當年那個節點出發。

1.最好是找到當時那個節點留的原始資料,傳上來,還原當年心情的真實度最高。很可惜,中途大多數書沒了(書上附帶的隨手記也沒了),日記類資料也沒了。

2.現在來說,梳理出來的原因肯定會比當年要更加清晰,但也或多或少有受當年到現在的這些年經歷的影響,從現在試圖回到當年那個節點,看過去,某種程度上還是有帶著現在的目光,所以並不是最能符合題意的個案,只是相對比較符合題意,慎重。

以上時間點相關如圖所示:

在現在x+y年的此刻,盡量拋開y年的經歷影響,回到x年選定專業的那一刻,想:為什麼要選這個專業?

a.其他的原因就不展開了,主要說促使產生這個意識(選這個專業)的這條線。

b.歸納:很多好奇的事,感到迷惑的事,會覺得這個專業可以幫助了解。

舉例幾個當時影響深,現在還能記得住的事

b1.小學時代:

班上有一女生,有點胖乎乎的,感冒什麼的有時會弄得有點不幹凈,班上男生群體會有意無意拿她開涮,取綽號,有的人會當著她面喊她綽號,女生群體里各個小圈子或多或少也在排斥她。

於是,當有一天,是她感冒給她遞了張紙還是有男生誰在說她解了句圍記不得具體是因為什麼事了。

但之後來自幾個常常呆一起的小圈子的勸說的時候,那一瞬間,真的腦子裡是十萬個為什麼。

就一個普通同學的動作就是和她一起玩啦?

你一個男生卻跑去和我朋友告狀啦?

……

小樹林里,小動物里,他們的世界也是這樣子嗎?有的受歡迎?有的被排斥,嘲笑?而且根本不是她做了什麼令人討厭的事,是因為她自己決定不了的東西。(當時我以為大家生下來就決定了胖瘦,長相的。只有每年會變高這個會變…)

這個事過了段時間後,和女主在一起玩了,聽了她很多感受。第一次意識到,班級體這種,並不一定都會給人好感或者讓人無感,還會讓人有惡感。集體榮譽感陽光的背面,也有陰影。但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想不通…

另外一件事,是一玩得好的同學,有手藝,小學野炊每次誰要能和他搭上隊就覺得幸福感爆棚。小學生的年齡,幾個石頭壘的灶,枯樹枝點燃的火,他就能在這種簡易灶上炒大菜了,還可以炒冒火的菜,炒出來的菜還特別好吃。有才華,能寫能演,特別幽默,以前看奇志大兵洛桑學藝,滿心覺得他只要願意去拜師,那些人一定會收他當徒弟。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好朋友,用他的才華沒有讓同學們對他閉嘴,身高比大家高就是異類,人們要笑話他長得高。體重比人胖也是異類,人們要笑他長得胖。這些,他都可以用他的伶牙俐齒罵回去,用他的體重給撞回去。被老師知道了,會各打五十大板。

他維護住了自己的身高體重,但他的名字被同學笑話他就臉漲得通紅不說話不知道怎麼辦了(和某種男性疾病同名,當年生理教育可以說匱乏,到了五六年級,某些意識覺醒比較早的人可能也模模糊糊地有了解到一些,於是拿這個來嘲笑人)

這樣子的好朋友,同學們對他的嘲笑手段,同樣地他卻又用在對班上最高的女生身上。他和那女生有一段時間玩得特別好,不知道為什麼就不一塊玩了,於是他開始笑那女生高,他比同學們更加伶牙俐齒。很不解,他自己知道那種被人笑的感受,又怎麼去做同樣的事笑別人?

聽說有的男生是喜歡她就會欺負她,於是和這男生說,這樣子女同學只會越來越厭惡你。然而也不是,他就說那女生假兮兮的,他討厭那女生。這在我看來很不可思議,不喜歡她,不理她就是了。那你討厭她,是她做了什麼讓你討厭的事嗎?然而男主沒有正面回答我。

之後還是這樣,一直用這樣的方法說那女生,我很想不通,也很不希望自己的好朋友這樣子,在他不自覺的時候,看到他用詞越來越刻薄,每次說完那女生,就感覺到他很開心,很滿意。甚至後來女生動手,倆人直接動手推搡,但女生力氣沒他大,動手也贏不了。當時自己感覺這樣一直下去可能事情會越來越槽,但是想不通為什麼,不知道怎麼做,怎麼說男主,男主也聽不進。只希望升學考試後,他們別在一個班了。

為什麼好朋友會做那樣的事?想不通……

b2.中學時代:

班內被的嘲笑人可能會變成全年級甚至是全校都知道,這樣的事。

當時我們年級評了個四大「美女」,是反義詞,很多人都怕和她們沾上邊,或者把和她們沾上邊當作是攻擊別人的武器。在小學時是聽說過,沒近距離感受過,中學時和其中一女生同班,這事來得更加糟糕。

比如說,有一女生從一個班的走廊經過,那個班鬨笑著一窩蜂跑進教室關門,我們在的這棟教學樓和那女生的教學樓,是全校距離最遠的兩棟教學樓,課間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來回一趟時間都不夠,值得把這件事特意拿到我們這邊樓繪聲繪色地說一遍么?而大家聽了後,又有意無意地對班上的女主說,哎,你二姐被欺負了誒。加上大家看熱鬧的目光。可是當時,作為她好朋友的好朋友,作為她的同學,作為一個人,對於這一類事情,心裡覺得這樣是不好的,卻壓抑下去了沒有正面說這個,想想小學時還能用行動表示對抗,現在卻只是選擇把話岔過去了真是可悲。

為什麼人們明明知道那是欺負人的事,還又一次對別人做?魯迅的文那時還要學,書里的世界和現實世界真像啊。可是,為什麼呢?一百年之前的事,為什麼今天還像呢?我是不是就是那沉默中滅亡的人呢?是不是吃人血饅頭的人呢?

還有一中學同學,剛開學時也是蹦蹦跳跳有精神氣的,慢慢地在中考時已經毀得不能再毀了。因為基本沒什麼接觸,在我的記憶點還停在這同學的名字對應的是一瘦高白凈的,喜歡看武俠小說的同學時,

某次秋冬季節放學後在寫黑板報,同伴去水池打水去了,刮著風黑乎乎的傍晚,在昏暗的燈光下,那時候站課桌上,正準備跳下來拿顏料,一瞟有個陰影站在顏料盒旁,正拿著一盒顏料,那場景又詭異又讓人莫名地害怕,人雖然瘦,太高了,還鬍子拉碴,頭髮也亂糟糟的,像犀利哥那樣子,即使穿著校服也不能肯定到底是學生還是校外人員。

當時只好尷尬地又站起身,假裝活動了下手腳,請求那同學可不可以幫忙遞下顏料,邊假裝鎮定地繼續寫,邊聊天,就這樣提著心,同伴回來了,驚訝我們怎麼會在聊天,不客氣地一把那瘦高個給轟走了。想誇同伴,又覺得看起來這麼有危險性居然轟人,萬一這人真是來幫忙的,也不知道該不該誇。

於是只能問小夥伴認不認識是誰

小夥伴驚訝地說,是睡魔呀,你不知道?

睡魔是誰?

是某某某呀

我以為這是愛看武俠小說的同學要個武林范的封號,就覺得還真符合這喜歡武俠的氣息。

以為小夥伴和那同學相處不好,所以要趕人。

所以他故意弄了這形象,要符合他「魔」的身份么?

結果是,在不知道什麼時候,「睡神」、「睡魔」這樣的帶歧視義的綽號已經傳得很廣了。

第二天,再看這位同學,已經不是前一天細聲細氣說話的樣子了,從外貌像犀利哥,神態完完全全地詮釋了「萎靡不振」這四個字,同學們不和他玩,直接嘲笑,給他划了個隔離帶。

成績不好,家裡非富非貴,自己既不到處惹事生非,也不耍寶賣乖,當然老師那裡也沒有多少注意力。

只是因為晚上熬夜看小說,白天上課睡覺,被老師點了幾次名,外號這麼來了。歧視,隔離,就這麼來了。成為班內班外有名的標籤,供人取樂。

另外,祥林嫂的事,我覺得祥林嫂明明是反帝反封建的典型啊,為什麼就是那麼個結局呢?為什麼她反帝反封建了,卻過得不好呢?明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成功了呀。

做過童養媳的太婆1號說,婆婆是打不能還手罵不能還手的,天天干不完的活,吃不飽的飯。太婆丈夫過世,都是族裡選了同族的新太公讓她們嫁的,在我看來,常常接觸的兩個好能幹的太婆(我媽外婆和奶奶),哪可能受婆婆欺負。她們總和我說,婆婆欺負,世道也欺負你啊。其實我是不太信,誰能欺負她們哦,但是她們能給我說故事,當故事聽就好,有故事聽就別挑三撿四了。

直到祥林嫂的事,文章結合著電影一起看,讓人很震撼。我覺得明明反抗了啊,從家裡跑出來,求人幫助,去魯四奶奶家幹活,被抓回去嫁人在婚禮上還大喊我不嫁,圍觀的人們在勸她。如果到這裡止,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典型啊,到後來她的「我真傻」,卻是得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標準答案。還是迷惑,於是去問太婆,祥林嫂跑出去到鎮上幹活,這事有可能是真的嗎?還是編的?太婆和祥林嫂一個年代的,你們那時候有這樣的人嗎?太婆你為什麼不跑呢?

太婆說,有啊。這事太難了。有的小時候剛來,想跑,裏了腳,沒跑多遠就被抓回來了。有的知道走大道被抓得快,就走小道跑,半路上,到處是野狗老虎的,會被吃了去。有的運氣好沒碰到老虎,又碰到人販子,被捉了賣了。有的好不容易找著了家,被家裡打一頓又會給送回婆家來。所以祥林嫂這個人啊,她很勇敢,命好跑出去了,命也不好又被抓回來了,但這就是命吶。

祥林嫂很勇敢,她沒碰到老虎,沒碰到人販子,可是最後,她還是被家人給賣了。幫過她的,也勸她,好好和賀老六過日子。

為什麼呢?為什麼先賣了她,最後她過得不好,反倒是她自己可恨了?明明當初她不願意嫁的啊。

從她婆婆這裡來說,祥林嫂不想嫁,婆婆又想想要錢,反正四奶奶覺得她活做得好,讓她做工婆婆拿她工錢不也一樣嗎?還每個月有錢花,她只要在四奶奶家做得好,可以拿幾十年每個月都有錢花的日子啊,她放假回來還能幫家裡乾乾活,反正她能頂得上男人乾的活,家裡也省錢啊。現在看起來賀老六給的錢多,但是這個錢遲早有天會花完的啊,花完了又上哪去找錢花呢?她婆婆為什麼就一定要賣了她呢?

當知道歷史也要分角度看,被顧頡剛,嚴耕望啟蒙後,心目中對於書的權威性全面崩盤。由於某教師,對於老師在心目中僅剩的權威性全面崩盤。

習慣了有衝突的班級,當再經歷一個比較和諧的班級時,覺得幸福的同時,會特別好奇為什麼。為什麼大家可以小圈子各玩各的,但可以穩住和諧,普通同學說嗨拜點頭微笑就可以,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過各的?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同時歷史開始啟蒙,對歷史開始在老師指點下有個比較明確的方向慢慢摸索,至少知道了讀史可以讓人明理明智明事非,開始把這些讓人想不通的事寄於歷史,不免就慢慢接觸到社科了。

這些好奇的事,想不通的事,盲目地相信社科能給我答案,它能解決掉好奇的,疑惑多年的那些事。以上就是深層機制,好奇,疑惑,認為社科可以幫你或者教你解決掉這些。

--------------------------------------------------------------------

後續,可略:結果如願,x年裡那些想不通的事,慢慢一件一件想通了。

回過頭看,很大部分想不通的,其實都是和校園暴力和學校教育的一些狀況有關,事實上回看過去,我自己某種程度上也是校園暴力的施暴者。

在之後帶學生的時候,會讓自己盡量避免給學生帶去這方面的不好的東西,在他們遇到這類事情時,也可以試著提供一個角度給他們。如果將來有孩子,那麼在下一代遇上這類事情時,他不用把這些事疑惑多年,可以比較清楚地去和他講這些事背後的東西可能是什麼,遇到好朋友扯上校園暴力時,如果想做,你總可以能夠做點什麼。

受到暴力對待的孩子,在向他不喜歡的女同學表達情緒時,下意識地選擇了一種在他認知里認為最有效的方法一一一同樣地取綽號,言語暴力女同學,甚至在身體對抗中,他贏了。

他自己在對抗校園暴力時,他作為弱勢方,用身體對抗贏了。而當他成為校園暴力時,弱勢方用身體對抗,他的過往經驗里,校園暴力方可能會輸,然而他作為校園暴力方,卻還是贏了。所以他在本來已經很滿足的基礎上再上一層,更滿足。任他自身這樣發展,沒有有效的心理疏導,這樣的暴力帶來的影響始終會伴隨。

校園是社會裡的縮影,家庭也是社會的縮影。


社會學專業,當時報大學的時候是真的感興趣的,絲毫沒猶豫,而且我報的所有的大學都是社會學專業。。

大概是因為經歷過也見過很多的不平等,所以很想知道這些不平等的來源是什麼、社會是怎樣運作的、人在社會中是怎樣的存在等等。

其實高中時也不知道社會學究竟是學什麼,我想的應該就是學社會中的事件啦社會問題等等,事實證明我想的還算正確~ 而且開始學了之後也是越來越喜歡。

我身邊的人都讓我學商科/會計一類的,因為比較好找工作,但是我是一個一意孤行的中二少女[微笑]


不邀自來 可能會有點歪樓XD

說實話我最初對社工這個專業知之甚少 也沒幾個人能跟我解釋清楚這到底是個什麼專業 但是當我讀了以後我才發現這個專業or這份工作 做好了的話真的特別閃光

你會聽到很多故事 遇見各式各樣的人 聽他們講述的同時好像自己也擁有各種各樣的經歷 見證他人成長並且給予幫助的同時自己也在往更優秀的方向邁進 另一方面 你也能聽到有些人好像born to be evil 因為這些人 有多少受害者出現 他們的人生經歷了多少創傷 在這些講述中我體會到諸多人生的痛苦和不易 也感慨並慶幸著那些survivor堅韌不屈的人格 並且感恩自己的生活美好富足

那幾位在學校我非常尊敬的老師 他們單單站在那裡不講話你都可以看得到他們身上那種叫善良和溫和的氣質閃閃發光 他們站在那裡 不作為社工都能散發給所有人期望和希望 非常樂觀非常積極 懂得如何在關愛別人的同時關愛自己 將生活和工作平衡也融合 我的一位research領域的老師將professional self和self區分開讓我們寫reflection 但是那幾位我最喜歡的老師 他們已經將這二者融為一體了 現在的我真的覺得這太不容易了 這並不僅僅是社工事業的終極目標 這也是我人生的終極目標

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慶幸 非常 非常慶幸我成為這個隊伍的一員

2016年4月19日

特別來修改答案因為這一周終於上了男神John Oliphant的課!!!男神?!!!能聽到你的課我兩年的學費都值了!儘管只有一周TAT...

男神簡直太棒了 整個人都閃閃發光 他不怎麼講theory/model/approach 講的都是自己接過的case遇到過的人 我們就像聽故事一樣一點都不覺得枯燥反而覺得興緻勃勃 他認為他學到的這麼多 都是得益於他這幾十年所見到的人和事 是他的clients教給他比書本上更多更鮮活的知識 他見過太多受害者聽過太多不可思議的故事 當然他也幫過太多的人了 Everyone loves John 和我一起實習的小哥如是說 nobody would like to argue that

他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 在他年輕一些的時候為家暴受害者提供過服務 最初他說

"If you still stay with this man, you may get killed. Even your children may too. My suggestion is don"t go back to him"

這些受害者的確聽取了他的意見 離開了施暴者一段時間 但是後來她們又回到施暴者身邊了 而且不再來見他 他意識到這不行 受害者不回來的原因或許是因為"oh I can"t go back.. I will let John down, I go back to my husband again." 所以男神換了另外的說法

" I still say that, you or your children might get killed. But, no matter what choice you make, I will always support you. Let"s work this out together : )"

我不是家暴受害者 但是他非常溫柔地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都要哭出來了 這就是這個專業的意義所在啊 不要怕不要著急 我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你 你來控制你的步伐節奏 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我陪著你 我會支持你的 你不要怕 這個世界有太多不公平和痛苦了 我們試圖改變它 如果我們的力量不夠 那至少讓我來為你戰鬥 Let me fight for you, let"s make a difference.

不知道該多說什麼了 John算是我社工真正的啟蒙老師以及燈塔 希望我會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想哭TAT

BTW, 他也認可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推薦很棒的書給我們 他的專業領域是Trauma and intervention 有兩本書推薦給我們

Judith Herman的Trauma Recovery

John Birere的Principles of trauma intervention (好像是這個名字 課上他引用了很多這個John的話 大概John Biere也是他的Hero )


第一志願社會工作的來回答一下好啦~~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社會工作是什麼,做了職業生涯規劃,一看這個得分很高,乾脆就報啦(沒錯我就是這麼隨性的人)

後來學了一段時間,假期找了一個比較不錯的機構實習了一個月,臨結束,社工姐姐問了我們所有的實習生一個問題:「你以後還會當社工嗎?」

我們所有的人回答都是:「是的,我會。」

誠然,大陸的社工發展照著香港台灣差了一大截,跟歐美更是沒法比了,儘管如此,還有這麼一些人深深愛著這一份事業。

我也有不想乾的時候呀,做青少年社工方向的服務兩年了,被熊孩子虐的現在一看到小學生就想找個草叢躲起來…稍微有一點疲倦感,也怪我自己一開始用力太猛,所以現在開始想要轉方向了。

儘管如此,但是我看到我的老師一個月跑很多地方,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我看到機構的社工在薪水微薄的情況下仍然充滿幹勁有十足的活力;我看到同是實習生的我們元氣滿滿還能為了幾萬字的論文通宵熬夜。

如果說還有什麼在支撐我,我想就是在社工圈子裡大家的支持了。不管是專業影響還是本來如此,和社會學社工背景的人待在一起就是說不出的舒服~

如果現在再問我,我還是會說:「是的,社工這條路我會堅持下去。」


實話。

當時沒想過會錄到現在這個學校,然後我媽當時一個勁的跟我說這個專業以後發展前景肯定很好啥的。

然後!就填了→_→還是第一志願。就覺得反正也錄不到,隨便填一下吧。

被錄取的那一天,系主任打的電話給我,剛好旅行回家的路上,接完電話坐車上哭。

當時完全不了解這個專業。現在完全不後悔。


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能不只是轉發,點贊,懇請,做著大多數人都能輕易做到的事,而是真真切切地用進一步的實際行動去幫助到他們。弱勢的女性,無助的孤兒,孤獨的老人……他們的苦難有多少是自己造成的?其實很多都是被生活所迫,被迫處於無奈,無法自助的處境。我都想去伸出一雙手拉他們一把,我想讓更多的人也體會到我所擁有的幸福

有人說,世界上苦難的人們是無窮無盡的。我想起小學課文里有一個小男孩,在潮來潮去的海灘邊一次又一次撿起小魚奮力向大海拋去。想到這裡,我就有一直走下去的動力。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人,做著有些人以為「徒勞無功」的事

而且,真的徒勞無功嗎?!蝴蝶扇一扇翅膀,太平洋的海水都在遠方攪動了呢!

幫助到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小組,一個社區,一個群體……一個一個都連接著你不知道有多大的世界,你不知道無形中你改變了多少人!誰也不完全知道如果你沒有做一件事,和你做了那件事之後會有怎樣不同的結果,會有怎樣不同的方向,但毫無疑問的是:It does change.像是改變了一個平行宇宙。(有點想像力好嘛(≧▽≦)!)會十分興奮的吧?

反正如果是我,我會

同學說:「社工就是拿著買白菜的錢揣著拯救世界的心。」╮( ̄▽ ̄)╭怎麼樣?小爺我就拯救世界啦,吃白菜我也願意~


其實我就是想拯救世界


拋開什麼專業冷門,發展前景不大,工資低。社工機構和社工的圈子還是很不錯呢,很喜歡一起討論、開分享會、生命教育培育……處在這個圈子中,整個人都是溫暖的,幫助他人,從他人的經歷或故事受到教育和啟發。同工們充滿對社工的愛,希望能把這份激情這份溫暖傳遞給每一個人。我們能做的很少,但只要我們能做到的就一定會做到,這是每位同工堅持的信念。雖然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離開社工,從事其他職業,但他們都是深愛著社工,認同並支持社工。

我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因為各種原因,一直覺得自己很冷默,不會和他人有太多聯繫,也不會去關心照顧他人。但自從學習社工,每個暑假在機構實習,能更好處理與家人和朋友、同學的關係;能對現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表示感激,我真的很幸福;能明顯感到自己是溫暖的,這份溫暖想要散發出來去感染他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社工,才有了現在的我。


曾經讀的數學,但是一直保有對這個世界人的興趣,讀了法學的書政治學的書,最後還是到了社會學的坑裡。雖然不是說物的世界沒有意思,但人的世界也是很有趣的啊


班上有很多同學是被調劑過來的,而我是主動選擇這個專業的,當時舍友三個都很啞然我為什麼會選擇社工,畢竟這個專業在當時的大家看來是比較沒有前途的。我選擇這個專業很簡單,高三填志願的時候看到社會工作,覺得這一定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然後就一股腦撲了上去。我們的系主任應該算是全國社工方面說得上話的人,托她的福我有幸能夠認識到南加大社工專業的教授,台灣的曾華源教授等。現在想想社工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學了社工的人好像能更清楚看透一個人,可能是因為學了心理學的關係,社工的就業面其實挺廣的,導師一直和我們說社工可以從事各個方面的工作,而我們也一直為此努力著。


推薦閱讀:

用具體事例解釋社會學想像力?
為什麼要考古?
誰能淺顯易懂的解釋一下皮埃爾·布迪厄的《區隔》啊?
為何師生戀會受到社會的譴責?
為什麼不能欺負弱者?

TAG: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社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