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中的結尾為什麼那麼安排?

【劇透】

男主角為什麼最後沒有選擇自殺,而是選擇活下來?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金閣寺存在的意義,和溝口為何最終燒了金閣寺的原因

金閣寺在文中很顯然是溝口心目中「美」的最高存在,金閣寺的美是絕對純潔的聖神的。

溝口曾經一直期盼著「美」能和他共處一個世界,「美」如果有一天能夠接受溝口,那麼最終的結局就不是這樣的了。

所以溝口一次次的充滿希望,一次次的拒絕這個世界的醜陋,轉而崇拜「美」,但是「美」的回應又是什麼呢?唯有不幸,原本溝口本可以和柏木或者其他人一樣「看似幸福」的生活下去,但是美卻成了阻礙「幸福」的元兇。

所以我覺得人最大不幸是在年輕的時候見到了「最美」的東西

因為「美」讓人看清了「丑」,世界的丑,自己的丑。一邊幻想著得到美,一邊有明白自己的醜陋是不配擁有美的,在這種種矛盾中徘徊痛苦,最終你會發現你和溝口一樣在「南泉」和「趙州」之間來回,失望和希望交織的最後,結局很明顯:唯有悲劇。

文中的溝口一開始明顯是「趙州」的作為,他忍受著「美」帶來的痛苦,同時他還是滿懷著希望的。

但是慢慢的他也開始認清了現實,從有為子的自殺中看到,那時的溝口遭到拒絕真心的詛咒有為子死去,他明白自己是醜惡的,他甚至期望有為子背叛那個逃兵,這樣有為子的「美」就不是那麼純潔了,起了「美」可以和自己「丑」融合的幻想。直到有為子毅然的為了逃兵自殺,她對於愛情的純潔的「美」,讓溝口明白「美」和自己是不相容的。

之後又遇見了柏木,柏木小小的褻瀆「美」的活法引起了溝口的興趣,然而要讓他真正墮落與這個醜陋的世界之中卻又被金閣寺「絕對的美」所阻撓。這時溝口萌生了和金閣寺一起幻滅的幻想。

最後由於鶴川的死對於溝口的打擊,由於鶴川在溝口的心目中是純潔的心靈的代名詞,鶴川是將溝口醜陋的語言翻譯成美好的人,溝口一直欣賞鶴川的心靈「美」,一雙只能看見「美」的眼睛,但是當得知鶴川最終是在思想的困苦中自殺而亡時,美又一次崩塌了,溝口與「美」的聯繫徹底割斷了。

不如和美一起毀滅吧,要想得到美,唯有行動本身才可以吧。溝口天真的以為:最後的出路就是變成南泉將「美」斬斷。

所以到此兩個問題都解釋清了,文章按常理看也應該讓溝口和金閣寺一起燃盡才對。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結局,是個悲劇。

但是其實最終的溝口想要活下去的感嘆是個更為深刻的悲劇

文中的細節是大火燃燒以後溝口一直希望向上攀登,但是就在到達最美的閣樓「究竟頂」的時候,閣樓的門怎麼也不能打開,於是溝口才一個勁的逃脫出去。說出了想要活下去的話。

這裡的活下去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是一種無奈一種妥協,「美」是拒絕人的存在的,想要和「美」一起毀滅都是不可能的,正如南泉斬貓,貓死了,但是貓的美卻沒有死,並且也沒有被南泉據為己有,「美」終究還是永恆的存在,從來不屬於任何人,就連和她一起毀滅的幻想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人就是這種可悲的存在,所以文章的最後,雖然沒有點明,但是溝口還是變回了趙州,但是這時僅存絕望,只有墮落於這個醜陋的世界才是人的歸宿,原本就是醜陋的溝口沒有其他的出路

其實柏木早已看穿了一切,他又何嘗沒有當過南泉呢?他明白溝口想要做的一切,他們是同樣的一種人,他曾經也必定努力過,但是最終也是選擇了戲弄這個世界的活法,醜陋的活法,褻瀆美是他或者僅存的樂趣。

柏木在和溝口討論時就說:「你聽明白了吧?所謂美就是這樣的東西。所以斬貓就像拔掉疼痛的齲齒,看上去也像把美摳出來,但這是不是最後的解決就不得而知了。美的根是不會斷絕的,即使貓死了,也許貓的美還沒有死呢。趙州為嘲諷這種解決的簡單化,才把鞋子頂在頭上。也就是說,他知道除了忍受齲齒的痛苦以外,別無其他解決的辦法。」所以柏木曾經也有過要斬貓的妄想但是他明白人最終只能是在草鞋之下,骯髒的世界裡忍受著生存下去。

這也預示著溝口最終從南泉變為趙州,然而孰優孰劣呢,結論只有一個,只要生為人就只能是可悲的存在。柏木明白趙州和南泉都是可悲的,正如曾經的他和溝口,結局可以很多但都是悲劇而已。

以上是本人見解,每個人看書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多少有些偏頗。我也僅僅提供一個看法,最後在此感謝您的閱讀。


謝邀,這個問題也是我讀《金閣寺》的時候思考過的,希望能在此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因為「我「這麼醜陋而卑劣的存在不配用自殺這麼戲劇化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三島想寫的是個悲劇,如果」我」就此與至美的金閣寺一同死去那便成喜劇的結局了。

這是從寫作的目的上而言的,從溝口自身的角色分析上也能看出這一點。

由於文本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再答怕出錯,下次把金閣寺拿出來翻翻再來答吧。


跟隨了一整個青春時代的陰影魔障,被自己一把火燒了,豈不美哉。


很意識流的小說,很難說整篇所有內容都是為「我」服務的,但從文章每次提到金閣的不同場景漸漸能體會到金閣應該是非毀不可的。

前期我對金閣的態度:

他只是告訴我:人世間再沒有比金閣更美的東西了。我想:在我未知的地方已經存在著美,這種思考不由得使我感到不滿和焦躁。我知道並且相信:在紛繁變化的世界裡,不變的金閣是千真萬確的存在。

我回到安崗之後,那樣令我失望的金閣,又一次在我心中逐漸復甦了它的美,不知什麼時候竟成了比我看見之前更美的金閣。我說不出它什麼地方美。看來夢想中孕育著的東西,一旦經過現實的修正,反而變成刺激夢想了。

你說人世間最美的東西是金閣,這是真實的。

金閣化為灰燼將是確定無疑的,我心中產生了這種想法之後,金閣再次增添了它的悲劇性的美。

我感受到感情的和諧和幸福。我永遠忘不了這時刻所看到的金閣的情景,這是不足為奇的。

轉折點在柏木提到的美的概念。

然後文中有提到「他對美所持的理論,遠比我更為精密。」 主人公的心態也許就是從這裡開始改變的

直到最後「我」在荒涼的海邊突然體會到了柏木所說的寧靜之後下定決心要燒掉金閣。

從對金閣的激越感動到最後燒掉金閣象徵「我」美學觀念的轉變,至於「我」死還是不死應該不是最重要的。


也許某種程度上兩種結局是一樣的。

三島自己的回答:的確是讓他死比較好吧。但是我故意設計了「當人想要活下去時卻只能坐牢了」這點。

金閣寺 (小説) - Wikipedia

1.2處。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三島由紀夫的文筆?
三島由紀夫為什麼不喜歡太宰治的文學作品?
三島由紀夫的作品哪個譯本比較好?
如何評價三島由紀夫的《天人五衰》?
如何評價日本歌手、演員美輪明宏?

TAG:小說 | 三島由紀夫 | 文學 | 日本文學 | 金閣寺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