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提倡對日強硬?

《公羊》里說:十世之仇,猶可報之。

今天的日本這麼囂張,我們為什麼不提倡報復,最起碼也讓他們日夜膽戰心驚。不是比現在好的多麼。


紅太狼怎麼了?紅太狼怎麼了?!野性小母獸才有味道來。

評論里說美羊羊的我忽然覺得信息量有點大。

——————————————————————————————————

不謝邀。又是來讓我吸引神經病的。

簡單說幾點。

1、首先我不是很喜歡東風洗地,核平日本之類的極端言論。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權衡的藝術。只要共同利益夠大,大的恩怨也能放放。德國人法國人也是世仇。但是不合作,無出路無前途。捐棄前嫌,精誠合作,一笑泯恩仇,悶聲發大財。這就是法德領導人的政治智慧。我很欽佩。

有時候我玩三國殺、總能見到一些神經病玩家搞成恩怨局。只要你砍他一刀,他就不管是不是一夥兒的往死砍你。這種政治智商就不要來談這個問題。

2、以鬥爭求團結,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團結亡。把團結換成合作一個道理。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這話老人都說透了。你單方面的善意,並不能得到對等的報答。所以我說與人交往守住底線,對自己別人都有好處。九一八不抵抗日本人就完了嗎?你退讓就完了嗎?滬淞停戰協定、塘沽協定,到35年臭名卓著的何梅協定把整個河北都劃為非軍事區。日本人停下來了嗎?沒有,人家打你更方便了。

安倍第一個任期首站訪華,發表緩和言論。政治局自胡總以下挨個單獨會見,規格之高奧巴馬也沒享受。依稀還記得胡總笑臉如花。中國人不是沒胸襟,不是沒遠見,日本方面的一點善意馬上會給你積極的反饋。然而呢?聽其言觀其行。影帝大人這麼在乎公眾形象的人都在國際場合面對安倍的招呼故意扭頭不回應,是無由來的?人要有底線國家也要有底線。東北幾十萬枚未拆除毒氣彈猶在,政府也不宣傳,不疼不癢的道歉認罪場面工具都不做,好像我們當年活該似的。我怎麼跟你合作。當年日本天皇訪華,天皇自己都覺得罪孽深重心虛民眾抗議。是中國政府滿世界在控制激進人士。中日和解對雙方都有好處,是誰一而再再而三拿中國人民善意開玩笑,一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怎麼了,人家有錢你就要大爺死勁草我使勁兒蹂躪我?咋就這麼賤呢。

3、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

我不是很喜歡抵制日貨,因為全球化的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是說離開誰地球就不轉文明就改寫的,也是有病。在工業門類越來越多的今天,大家更多的是某一門類的比較優勢而已。美國新一代載人航天器出來之前這幾年還要跪求俄國人呢。美國科技不如俄國還是離開俄國就活不了?美國的制導武器用日本晶元,只是成本問題。兩家翻臉分分鐘美國國產晶元就生產出來了。陝甘寧彈丸之地逼到那份尚且能生產自救,何況當今工業門類最多的中國。我們在經濟上不排斥合作,你要玩高冷不合作,我覺得先死翹翹的肯定不是我。

那個說沒有日貨怎麼辦的帖子,大家例舉了很多日本優勢項目。我覺得說得都不錯。我就半開玩笑說av。但是人活得要有點志氣,人家一定要拿這個要挾我,我就不信看著紅太狼我擼不出來。

4、鄰強彼弱

某些精神日本人我說一句日本人,馬上就搬出俄國人。不錯,俄國人在近代是割我領土最多,也是禍害中國最烈的國家之一。但是為禍之久破壞之大跟日本人比起來也遜色很多。14年,人口損失兩千多萬。山海關以南的中國當時見過毛子的都不多。某些平時對愛國主義嗤之以鼻的先醒者一談起毛子馬上腎上腺就上來了。這只是他們的一個噴點罷了。中俄兩國現在多領域合作總體上是雙贏。但是雙方各懷鬼胎是正常的。這才是大國之間的關係。充分利用對方發展自己,有選擇地限制別人。大國之間沒有雷鋒精神。很多人說美國真心對我們好不佔我領土。美國鄰國墨西哥人民淚流滿面。德州加州自古以來就是墨西哥對,佔了人家地兒不算,還蓋圍牆不然墨西哥人民偷渡過去過好日子。一點不雷鋒啊。

求同存異是中國既定國策。朋友來了有好酒是好客的傳統,要是非要賊性不改死心塌地當豺狼,勿謂言之不預也。


我的天,你怎麼會這麼想?

我們對日本施壓,也不是萬能妙藥啊。

如果中國政府真的全方位對日本試壓,徹底被民意所裹挾。我看第一個高興的反而是日本的美奸,右翼分子和中國威脅論者。日本的美奸早就等著這一天大造輿論,利用中國的影子來恐嚇國民,擴充軍備,徹底倒向美國乾爹。

中日徹底鬧崩了,最高興的是美國,隔岸觀火坐收漁人之利啊。讓亞洲少有的兩個世界性大國撕比,消耗元氣。

中日矛盾的根源說來說去,還要歸結到一個點上,新興民族國家的發展問題。日韓中俄德,其實都能算得上是近代化潮流中的新興民族國家。德國,相對特殊點,他在歐陸,畢竟接受的民主共和思潮濃郁,跨向近代化的民眾基礎也要好點。

兩國間的矛盾,就在於這兩個一衣帶水的鄰國,都是新興的近代化國家,發展道路又都夾雜著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既然是狂飆型粗放型的新興近代化國家,那麼它的發展是不協調也不健康的,是帶著缺陷的發展。

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變化迅猛,時間又相對短暫。近代化的導向,是政治的民主化,經濟的工業化,教育的近代化,軍事的近代化。

這一場革命,首先是從歐洲大陸開始興起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英國光榮革命,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工業革命的推動,蒸汽機,紡織機的誕生,人類的歷史又發生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幾百幾千年的沉澱,是希臘的哲思,是羅馬法的傳統,是十幾代人的力量,才促成了歐陸的近代化之路。從公民到國家,都煥然一新。歐陸的漸進性變化,在亞洲是不能想像的,這些國家的封建制度都是比較完善的,難以從內部打破。歐陸近代化是漸進性的,歷時雖然長,但是已經達到了啟迪民智,發展較為協調的效果,制度比較完善穩固,這跟他們國家小也有關係。

被洋槍洋炮轟開大門的的亞洲國家,確實是被歐風美雨嚇到了。過去的幾千年,也沒見過這樣詭譎的異國啊。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又是一場弱肉強食,優勝略汰,讓世界重新洗牌的搶位大戰。

在亞洲來算,中日兩國是不會甘於淪落,還要發憤圖強的。因為這兩個國家,還算是國家,不管是從歷史上來說,還是從文化上來說。這種國度的民眾,也不會是坐等國家淪落的。重病虎狼醫,為了國家的獨立和強盛,不在列強的炮火中淪亡墮落,總有人要站出來。

可是一個新興國家,你拿什麼和那些老牌列強比呢?

只要鼓動自己的民族銳氣,以國家意志為主導,借鑒西方列強的先進經驗。一邊發展,一邊改變。一邊帶著舊社會的枷鎖,一邊朝著新時代走去。這樣的發展道路,歸根結底還都是以從上而下的意志在強行拖動民族國家的節奏。為了求發展,是犧牲了很多東西的。而且,民眾的素養,國家的共和你短時間內是學不會也學不好的。

日本的近代化之路,帶著一股濃濃的軍國主義和皇民色彩。飢不擇食,遇人則噬。奉行脫亞入歐的國策,想以軍事征服亞洲。日本就以這樣的規劃,來實現自己的近代化之路。吞併朝鮮,攪亂中國。

中國的近代化之路,也是力求迅猛。歷經軍閥的亂政,晚清後期的頹廢,歷次運動的背後也是熊熊的民族主義思潮在燃燒。

國運蒼茫,無暇顧及他事。

說白了,新興民族國家的發展之路都像是磕了虎狼藥水,為了上戰場,都在拼時間。這種葯起效很快,副作用也很大。就算是過去了很長時間,藥水的效果還在。

幾個國家身上,都各有各的病,誰看誰也不太自然。無非是,病的輕重問題。

日本人不肯承認過去,無非就是因為我們所唾棄憤恨的那些時光,還恰巧是他們日本歷史上最關鍵最熾熱的年代。是這個小國徹底擺脫一千多年旁觀者命運,成為發達國家的關鍵柱石。戰後的教育與宣傳,又使得他們不能正視這段時間。

睜眼一看,這幾個國家身上都帶著過去的強國模式的流毒,每個國家的臉上都是不自然的潮紅。蘇聯嗑藥最猛,解體了。

什麼時候大家都能去了火,或許才能好好認清自己吧。

日本的國運我們是無暇顧及的,好好去除自己身上的火氣才是王道。國家真的強盛了,那時候我們才能對這個性格擰巴的鄰國看的隨意,看的自然。

朋友來了有美酒,敵人來了有鋼槍。


1、對日報復不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何況戰爭已經過去七十年了;

2、日本的軍事實力比大多數人想像中要強:雖然日本自衛隊總數只有22萬人(與英法德一個級別)陸自只有15萬人,空自主力只有200架f-15和80架f-2戰鬥機,但除了美國任何一個國家要打日本也是非常困難的事,都不提《美日安保條約》了,中國要打日本首先得從海上過去,然而中日之間最短的上海到長崎也有750公里,而且單海自就擁有40多艘90年代後下水6000噸以上的驅逐艦,而日本把幾萬噸的直升機航母和上萬噸的巡洋艦也叫驅逐艦,一艘金剛號就能帶上百發垂直發射的防空導彈,而反觀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24年只下水了一艘5000噸以上的軍艦。單論水面艦艇實力,海自在全世界僅次於美軍,雖然海自目前只有16艘潛艇(日本潛艇實力僅次於美俄中法英)但憑藉強大的水面艦隊、艦載反潛直升機和上百架p3c反潛機使得海自的反潛能力在全世界也僅次於美軍。至於陸自和空自防守日本本土則更是綽綽有餘了。

3、日本已沒有發動對外戰爭的必要了,很多人認為日本土地狹小人口眾多,因此必然會再度對外侵略。然而事實上日本陸地面積達38萬平方千米比德國和英國都大。更是比中國最發達的廣東省大兩倍以上,然而日本人口卻與廣東省差不多,因此廣東反而比日本擁擠將近一倍,但似乎從來沒有人說過廣東「土地狹小」,而且用谷歌衛星圖看隨便一個日本城市裡的獨棟房子數量都多的驚人,證明日本不缺地。

資源貧瘠也是很多人認為日本會再度發起對外戰爭的理由,然而從1968年至今日本的GDP一直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顯然資源貧瘠並未扼制日本的經濟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石油煤炭的消耗會逐漸被核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取代,也就是說日本消耗的傳統能源反而會越來越少。二戰後殖民地大量獨立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宗主國意識到領土不是越多越好,殖民地反而會成為宗主國的負擔,不如通過國際貿易獲取利益更划算。


兵以弭兵 戰以止戰


實力不夠


成熟的政府對外政策唯一需要考量的就是對本國的利益,而不該考慮統治者個人的感情

像劉備這樣晚年被東吳坑得很慘,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夷陵之戰還戰敗,結果東吳前來求和,他仍然可以同意,沒有讓蜀漢繼續陷入與魏吳都敵對的境地,這就是成熟政治家的表現


無利不起早


利益為先。對日強硬和打日本對中國有什麼利益可圖?

大戰之後你以為你的日子會好過?

和平不好嗎?


局座曾經說過,日本這個國家你只要比他強大了打壓得狠了他就會服你。唐朝時期我們也沒和日本打幾仗但是日本服中國一千多年。

所以我們需要自己強大,這些個嘍啰自然會服,到時候不需要我們強硬,它自動滾過來跪舔。

而反觀現在的全球政治,真正值得中國強硬對待的除了美帝不做他想。但中美之間常年激情裸聊,互相拆台又互相合作。相愛相殺,二人轉唱得比趙本山賣拐的時候還順溜。你看看中國周圍的國家在中美的二人轉下跟美國買了多少東西。然後中美之間貿易增加了多少。

可以不負責任的說,現在全球利益基本都是在五大流氓相互之間博弈下分割的。而這些流氓裡面有兩個最為不要臉。

┐=????( ̄ー ̄)┌ 然並卵

這兩個最不要臉的地方在於,彼此都想要弄死對方,但是該滾床單的時候,身體依舊很誠實。 ? ?▽?)?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現在日本多囂張,那不是他自己想囂張,那是他的美爹讓他必須對中國囂張。不然你想在日本搞政治?

呵呵首相隨便換,外長說殺就殺的,這事又不是沒有過。


日本人欺負過我們,為什麼不對日本強硬?

美帝忘我之心不死,為什麼不對美國強硬?

韓國人搶我們的傳統文化,為什麼不對韓國強硬?

法國人奧運期間支持藏獨,為什麼不對發過強硬?

...

台灣鬧獨立,為什麼不對台灣強硬?

...

...

因為太硬了容易斷。


哈哈哈哈哈,我贊成報復啊,但是一是時機,二是你想怎麼報復呢?

此外俺一點都不覺得日本有多囂張,只覺得美帝非常囂張,到處都有一腿。

時機不對是因為我們現在主要關注的還是中國如何發展,如何提升實力超越美帝,從大的講就是經濟、科技、軍事、文化,逐步超越美國.....

從小處講就是我們人均gdp繼續提升,使得我們普通中國人能過上日本、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的好日子(或者把它們的生活水平拉低得和我們接近一些)。

這才是最首要的啊.......

第二你想如何報復啊?我覺得以後中國排除美國在東亞的影響力,中日韓形成自貿區,中國佔據更多產業鏈的上游,在更多產業領域搞死日本,就像手機上三星搞死索尼一樣,這就不錯了.....政治和軍事上讓日本成為我們的影響力輻射圈,這就夠了......

當然如果不幸發生戰爭,那麼轟炸下大東京都市圈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嘛 &<( ̄︶ ̄)&>


因為不符合我國利益訴求,悶聲發大財這句話確實是墜吼的。


只擼不射會傷身體,只宣傳軍國主義而不開戰,蘇聯就是前車之鑒


我們要報復日本,因為他們太囂張了!

我們也要報復美國,因為他們到處圍堵我們!

我們更應該報復俄羅斯,因為就是他們讓外蒙古獨立的!

我們還應該報複印度,因為他們老想挑戰我們!

我們可以報復朝鮮,因為他們不聽我們的話!

我們必須報復一下菲律賓、越南,因為他們跟我們搶南沙群島!

我們還必須報復一下英、法、德、意,因為當年的八國聯軍!

對了,還有要報復一下阿拉伯人,因為當年他們打敗了我大唐!

還有要報復一下.........

媽的,突然感覺好累!


《孫子兵法·謀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日本是用來轉移國內洗腦群眾的


說的好像你想報復就能報復似的……


日本「右翼勢力」是用來轉移國內矛盾的,不是真的用來動刀槍的。

題主畢竟too young


你知不知道十世是指三百多年。。。

往上都不用數三百多年,一百多年就夠了

要那時候的仇,我們差不多要向全世界開戰

你去打?


對日本強硬,能有多大效果,也得考慮到自身的影響,從幾方面來說

第一,貿易。日本去年的貿易總額為1兆506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為1810億美元。可見從經濟上日本也不是嚴重依賴中國。

第二,國內企業。在中國,有很多日本企業,從家電到汽車無不如此。它們中有的是獨資的,有的是合資的。雖然,這些企業都是日本人建的,但是,產業工人卻是中國的。這些企業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可以緩解中國目前的就業壓力,對日本強硬,引發下崗潮誰來負責?

第三,美帝。中日的角斗,背後都有美帝的影子,爭端涉及三大經濟體,因此對日本強硬,恐怕也不能不考慮到美帝的看法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和電影?謝謝?
日本政府怎樣向自己的國民解釋《馬關條約》的?
為什麼古羅馬和近現代的義大利在軍事上差別這麼大?
我們的歷史課本為什麼要美化歷史?
北歐的社會主義和我們有什麼區別?

TAG:日本 | 歷史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