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智能硬體的團隊都需要配哪些人?

我們現在有個項目是智能硬體的,我從來沒做過這一塊,想看看做這樣一個項目都需要哪些人?整個團隊需要怎麼搭建?


1. 產品段: 產品經理,負責定義產品功能,ID,成本

項目經理,負責產品內部開發跟進,問題點和里程碑把控

2. 銷售市場段: 市場推廣 BD(偏策劃,戰略)

銷售 (對外銷售管理)

跟單(對內銷售管理)

品牌管理 (戰略)

3. 供應鏈: 物料採購

品質管理

製程管理

製造廠管理

4. 運營: SNS推廣

策劃

設計師(偏運營)

PR 社會(媒體)關係

5. 研發: 硬體研發

工業設計

結構工程

固件開發

伺服器後台開發

網站前端開發

移動端開發 iOS/Android

平面設計師

交互設計師

6. 測試: 軟體測試

硬體測試 VTM

7. 財務: 會計/出納/財務leader

8. 辦公室: 行政主管/人力資源

以上是要好好做產品的人員配置,大體需要30人~50人左右規模可以運轉的較好,其實創業公司,可以一人身兼多職,兩三人就能做demo參加孵化器了,Haxr8r孵化器一般團隊尺寸在3-5人,很多設計工作可以外包 design firm, 營銷工作可以外包 PR firm。

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規模把上面的人湊起吧,根據團隊DNA,可以部分外包。

但是沒有上面的這些崗位或者考慮這些職能,可以說產品/公司出問題的概率會相當的高。大的公司裡面,上面的很多崗位會有多人擔當。


謝邀。

是這樣的,看問題描述或者一般諮詢此類的問題,都是硬體的初創團隊,可能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第一次開始做硬體相關的產品。

我建議從實際情況出發,因為團隊都是在發展中成長和擴張的,初期階段主要是核心團隊的搭建,

還是「三角形」的結構。

  • 硬體;

硬體一定要找至少有5年以上經驗的老鳥,了解硬體產生方方面面的情況,最好是曾經創辦過硬體公司(至少是核心成員參與硬體公司管理的)的人。

他可能不需要親力親為去解決諸如供應鏈、產生、品控等諸多問題,但一定知道去哪裡,找誰可以解決問題。

  • 產品

不是濫大街的產品經理,真的是喜歡硬體產品,對硬體製造過程充分敬畏又不至於禁錮了自己的想像力。

以過往的軟體或者互聯網產品的粗鄙經驗來做硬體產品,百分百不會成功。

市場

初期階段,負責市場的人不是要將滿嘴跑火車的「老江湖」,而是可以將產品準確清晰地傳遞給用戶,渠道和合作方。

專業精神比口腔滑調更讓人放心。

這三個人的團隊搭建起來後,工作就可以開展起來。其他需要的資源,可以尋求合作、外包這樣的形式進行補充。

另外說句,贏得用戶比四處參見聚會刷名片有價值得多,產品的競爭力是一切的一切。

祝你們好運。


團隊人員當然是看資金和自身實力,不過初期核心可能是這幾個:

1、懂供應鏈的產品經理

2、懂互聯網及用戶功能的人

3、有渠道的人

其它人可以理解為大樹上的枝葉,這三類人才是樹榦。


我來說說我這個部門,創業型公司,僅供參考。

硬體這塊:

我自己 屬於包工頭類型 神馬都要干

採購 1個 負責電子料部分 兼職項目進度

倉庫 1個 負責貨物盤點管理 兼職行政

硬體經理 1個 負責產品選型 產品硬體方案實施

硬體工程師 2個 負責個產品線硬體研發 兼職生產管理 2個人還是新入職的

硬體助理 負責學習和硬體瑣碎事物 兼職生產管理

嵌入式工程師 1個 底層軟體開發

設計經理 1名 負責配件 外包裝等事務 公司部門轉崗過來的

人員還不夠就這些,還缺少測試,SQE,IPQC等

目前 模具 結構外包 ,大部分生產工作分攤給幾個人兼職負責。


產品是前提,但是推廣這塊也很重要,尤其是產品剛開始階段。如果讓產品有個好的開始,對後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這塊可以選擇海外眾籌。因為海外眾籌不需要量產,可以在做眾籌過程中不斷根據客戶需求提升產品,測試產品。這樣磨合後的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而且還可以給產品眾籌到一部分資金


推薦閱讀:

以大疆無人機公司的人工智慧開發能力,如果給他們一台X-47B原機硬體,他們能否實現航母起降等功能呢?
今年 CES 2017,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產品?
有沒有國產的類似樹莓派這樣的廉價linux主機?
如何加入小米生態鏈?
大家用Arduino做過什麼很酷的東西?

TAG:智能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