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書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春秋筆法的例子?
看了 @凱常 大神的回答 有哪些看似大團圓結局的作品、歷史事件,實際上則更多地是一場悲劇? - 凱常的回答 覺得說的很有意思,史書上還有哪些這樣的類似的例子呢
謝 @孔鯉邀。
對三國了解一點,說幾點陳壽的春秋筆法:
1.陳壽在《吳主傳》的評語的第一句中,表面上是誇讚孫權像勾踐一樣有奇才建立功業——其實是暗指他像勾踐一樣臉皮夠厚能隱忍,心也像勾踐一樣夠黑,故而在基業穩定之後殺害功臣。評曰: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2.陳壽寫曹丕最早是在204年8月甄姬相遇,那麼曹睿最早出生不過是在205年的上半年,而死在239年大年初一的曹睿,其實最多只是活滿了三十三個周年,陳壽卻說他當時是三十六歲。古代按農曆虛歲計算,出生便是一歲,過完農曆年便又加一歲,那應該也不過三十五歲。
建安九年八月(204年),審配兄子榮夜開所守城東門內兵。配逆戰,敗,生禽配,斬之,鄴定。
——《武帝紀》及冀州平,文帝納後於鄴,有寵,生明帝及東鄉公主。——《后妃傳》景初三年春正月丁亥(239年),帝崩於嘉福殿,時年三十六。——《曹睿傳》
3.再看看《晉書·宣帝紀》的春秋筆法高級黑,晉書的春秋高黑之處在於他會杜撰出一段段離奇詭異並與之前史書或者世情常理完全相忤的故事,所以表面上是誇,其實是在高黑:比如,說司馬懿被曹操強令出山,司馬不願意便裝病,曹操甚至派人刺探真實情況,後來是強制逼他出山的:臣松之按: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鄴,文帝始納甄后,明帝應以十年生,計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時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為今年正月,可強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漢建安六年,郡舉上計掾。魏武帝為司空,聞而辟之。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卧不動。及魏武為丞相,又闢為文學掾,敕行者曰:「若復盤桓,便收之。」帝懼而就職。——《晉書·宣帝紀》
而事實上,司馬懿他爹司馬防是曹操當年洛陽北部尉的舉薦人,司馬懿他哥哥司馬朗又很早就在曹操底下幹活,河內司馬家可謂對曹操有恩,再加上又是在曹魏地盤,還擔心司馬懿會跑到別的地方?你以為是諸葛亮諸葛瑾家裡沒勢力,流落荊州揚州啊!
曹操是得二到什麼程度才會派人刺探還兩次強令司馬懿出山的?5.用勝寫敗黑完司馬之後,房玄齡終於暴露了本來面目——人家皇帝的帝王之相,要麼就是重瞳,要麼是七十二顆痣,房玄齡倒好,給司馬懿來了個狼顧之相: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
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帝知其必敗,遣奇兵掎亮之後,斬五百餘級,獲生口千餘,降者六百餘人。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志,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晉書·宣帝紀》
帝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晉書·宣帝紀》
6.房玄齡說了一大通司馬懿的文治武功——克日擒孟達,鹵城破諸葛,遼東斬公孫,韜光滅曹爽,武丘除王淩——終於來大黑了,司馬懿殺曹爽家族太過殘暴,弄得後代堅持聽到司馬昭弒殺曹髦那段終於聽不下去了。
7.房玄齡以勝喻敗,真不知道生活在唐朝的他大黑司馬懿因為什麼?看看最後的評語:帝於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孫文懿,大行殺戮。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既而竟遷魏鼎雲。明帝時,王導侍坐。帝問前世所以得天下,導乃陳帝創業之始,用文帝末高貴鄉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跡其猜忍,蓋有符於狼顧也。——《晉書·宣帝紀》
是故五帝之上,居萬乘以為憂;三王已來,處其憂而為樂。競智力,爭利害,大小相吞,強弱相襲。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霧交飛。宣皇以天挺之姿,應期佐命,文以纘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賢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測,性寬綽而能容,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飾忠於已詐之心,延安於將危之命。觀其雄略內斷,英猷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志,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輔翼權重,許昌同蕭何之委,崇華甚霍光之寄。當謂竭誠盡節,伊傅可齊。及明帝將終,棟樑是屬,受遺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託,曾無殉生之報。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貞臣之體,寧若此乎!盡善之方,以斯為惑。夫征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面,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古人有云:「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可不謂然乎!雖自隱過當年,而終見嗤後代。亦猶竊鐘掩耳,以眾人為不聞;銳意盜金,謂市中為莫睹。故知貪於近者則遺遠,溺於利者則傷名;若不損己以益人,則當禍人而福己。順理而舉易為力,背時而動難為功。況以未成之晉基,逼有餘之魏祚?雖復道格區宇,德被蒼生,而天未啟時,寶位猶阻,非可以智競,不可以力爭,雖則慶流後昆,而身終於北面矣。
—————————————孔鯉說要再來一點的分割線—————————————————
@孔鯉 說要再加點,但我真的沒什麼貨了,就多擠幾把海綿吧!(可我真的寫不出啊)1.陳壽寫史的時候對魏國的文臣武將還是有些偏心的,畢竟自己還是晉朝寫書,周邊曹魏後人太多——比如周瑜與劉備一起攻打南郡的那一年,曹仁周邊諸郡的將軍沒有一個來救援的,周邊將領比如樂進、徐晃、滿寵、文聘還有李通在幹嘛呢?答曰:在胖揍關羽。(樂進)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
——《樂進傳》
(徐晃)從征荊州,別屯樊,討中廬、臨沮、宜城賊。又與滿寵討關羽於漢津,與曹仁擊周瑜於江陵。——《徐晃傳》(文聘)與樂進討關羽於尋口,有功,進封延壽亭侯,加討逆將軍。——《文聘傳》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通率眾擊之。——《李通傳》
這五個人貌似都在胖揍關羽,可是就是沒有一位能去援救曹仁。不,好像有一個到了,李通——不過他是接應已經從南郡撤退了的曹仁,然後回來的路上,死了。
(李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通道得病薨,時年四十二。——《李通傳》
可見關二哥絕北道貌似還是很有收穫的嘛,在一年內被五位曹魏名將胖揍,這五位胖揍的歡騰到都沒法去援救曹仁了。
從此可觀:《三國志》里特別是《魏書》中的討、擊、走、退等字啊,可能最多就是完成了戰略目標或者把對方趕跑了,大約是沒有多少實際戰績的,不然就會用破、敗、勝、斬等字了。在關羽傳記里就沒有出現絕北道這個與曹魏五位名將交手的事件,如果寫出來還算比較光榮的事兒,陳壽是得多懶——當然懶的同時也是敦促讀者們讀書須仔細。
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使人讀史、漢諸紀傳,聽之,備知其大義,往往論說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戲謔,從朝至夕,端坐徹日,?無武將之體,然性狹侵疑,為人自輕,以此為損焉。——《王平傳》
關於王平的春秋曲筆我在專欄寫過,文長就不貼了,只是答主並沒有完全將陳壽的曲筆領會,故而文章不算很嚴謹。
有興趣的知友可以看看性狹侵疑·王平——陳氏春秋筆法(二) - 棋澤房主 - 知乎專欄整理一點《左傳》認可的《春秋》里的「春秋筆法」。說明如下:
- 選取內容集中於魯僖公(含)之前的內容,因為左傳太多了,整理出來會很長,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
- 為了趣味性,可能會有失之嚴謹之處。
- 為了趣味性,取了「標題黨」式的標題。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這段太長了,我簡單翻譯),晉靈公無道,驕奢淫逸,在台上用彈丸彈人耍樂,還因為熊掌沒煮熟而屍解廚子。趙盾多次上諫不聽,晉靈公嫌他煩,就派人刺殺他。刺客到了趙盾家,看到正在小睡的他行為端正,又不想違棄君命,就撞上槐樹死了。晉靈公又設酒局,埋伏甲兵,以除掉趙盾。趙盾的手下提彌明為了保護他而死。而晉靈公的甲士中,有一位曾經受過趙盾一飯之恩的靈輒,也倒戈幫助趙盾逃脫。後來,趙穿殺了晉靈公,趙盾還沒逃出晉國邊境又回來了。
《春秋》載「晉趙盾弒其君夷臯」是太史董狐刻意為之。他認為趙盾身為正卿,逃亡沒超出國境,回來後又不懲辦趙穿,殺了晉靈公的就是他。趙盾的賢良,從刺客、提彌明、靈輒肯為他去死就能看得出,就因為未出境而返,背負了弒君之名。2. 宋督先殺國君還是大夫?桓公二年,《春秋》載「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而實際上,宋督是先殺了孔父再殺宋殤公。先書「弒其君與夷」,左氏認為是因為「君子以督為有無君之心,而後動於惡」。《春秋》這麼寫,實際上是為了提醒為人臣者,不能目中無君。3. 《兄妹戀與太史狗仔隊》 vs. 《文姜不淫亂,外交才是真》?文姜(魯桓公夫人)因為與異母哥哥亂倫並謀害親夫魯桓公,在《春秋》中有很高的曝光率。《春秋·庄公元年》載「夫人孫(遜)於齊」,不像其他地方完整稱為「夫人姜氏」,《傳》的解釋是「絕不為親,禮也」,即譴責文姜殺父之罪。庄公身為桓公之子,應該為了哀慟父親而斷絕母子之親,所以說「禮也」。自庄公元年起,《春秋》多次記載她與齊襄公約會,彷彿咬牙切齒地給她樹立一座座恥辱柱。如:(庄公二年)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會齊侯於禚。
(庄公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齊侯於祝丘。
(庄公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齊師。
(庄公七年)春,夫人姜氏會齊侯於防。冬,夫人姜氏會齊侯於谷。
(庄公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齊。
但是!!!近來有學者認為,關於文姜與其兄齊襄公淫亂之說,是《左傳》對《春秋》的誤解,是為闡釋其春秋筆法而嫁禍於文姜。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解釋了一些疑點,如《春秋》載:
(庄公十九年)夫人姜氏如莒。
(庄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左傳》都沒說(或者真的解釋不了)《春秋》記載文姜去往莒國是什麼目的(齊襄公早在魯庄公八年就死了)。又如《春秋》載:
(庄公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庄公二十二年)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既然庄公已經與文姜斷絕母子關係,為何在文姜死時依然待之以夫人之禮?而如果文姜是一個女外交家的身份,那就比較說的通了。
(僖公二年)虞師、晉師滅下陽。
滅虢主力顯然是晉國,按照慣例,《春秋》應該先書「晉師」。先書「虞師」是為了表現虞國在這次征伐中充當了導路先鋒,似乎有諷刺虞國興高采烈地把自己推向死路的意味。
又如:(僖公五年)冬,晉人執虞公。
滅國按照慣例,《春秋》一般會寫「某滅某」,如僖公十年「狄滅溫」,僖公十二年「楚滅黃」。這裡不寫「晉滅虞」,而專門記錄虞公被抓,《傳》認為是為了「罪虞,且言易也」,即為了譴責虞,且表明晉國很輕易就滅了虞國。
順便幾句話說說另一個特殊的亡國例子——梁國。《春秋·僖公十九年》只寫了「梁亡」,實際上是被秦國滅的。《傳》認為「不書其主,自取之也」,是梁國國君無道所致。還有很多春秋筆法的例子,如「鼓、用牲於社」、「舍族尊夫人」(蒙 @傘擎楊指出,今人陳恩林對此提出質疑,可參閱評杜預《春秋左傳序》的「三體五例」問題(二)(作者 陳恩林))等,但我想大多數人都不會覺得這些太學術的東西有意思,所以不再多說了。特別歡迎評論,指出不當之處,或者另有見解!不說太複雜的,說個大家熟識但大有深意的——秦始皇。
史家之春秋筆法一字喻褒貶,此意為對始皇的否定。眾所周知,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首創「皇帝」一詞。
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而非「始皇」,而太史公在本紀中給他命名為「秦始皇本紀」。「皇」與「帝」,「帝」貴於「皇」。所以表明了太史公對其暴政表示否定。
—————我是解釋的分割線
評論里有人質疑說「皇」貴於「帝」,那就必須得擺理由說服他呀。理由如下:討論皇帝二字哪一個更為重要,簡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在只能使用一個字的時候會選擇哪一個。當然是帝啦。秦漢以後後世對君王的簡稱多為「帝」,比如說「漢武帝」、「漢文帝」等等,當然「唐明皇」是相反的。但是這樣說可能大家仍有疑慮:這是不是約定俗稱的呀,比如大家都習慣了X帝X帝等。有事實證明在面對「帝」與「皇」的選擇時明確區分了兩者的高下嗎?
當然有啦。
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是漢獻帝,但是漢獻帝死時天下已經不是漢朝的了,是曹操的孫子曹睿的時代。這時朝廷面臨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稱呼他呢?以公侯還是帝王之名?
當時群臣也是做了一番討論的,《三國志·魏書·王肅傳》中記載了王肅的看法:「漢總帝皇之號,號日皇帝。有別稱帝,無別稱皇,則皇是其差輕者也。」大家都認為「皇」輕於「帝」,這個時候就應該稱他為「皇」,畢竟現在是曹魏之天下。但是曹睿相當有胸襟,還是給予了他「帝」之謚號,故後世稱之為「漢獻帝」。
-還有一個佐證是關於「太上皇」的稱呼。大家有沒有想過是「太上皇」重要還是「太上皇帝」重要。同樣的,王肅曾經評價過漢高祖尊稱自己的父親為「皇」:「故當高祖之時,土無二王,其父見在而使稱皇,明非二王之嫌也。」意思是一山不如二虎呀,即使是自己的父親仍然不行!並且按照中國古人的傳統觀念,「三皇元為,五帝有事」,尊稱為「皇」,僅僅意味著地位尊祟,卻並無治理國家的行政權。正如顏師古所言:「天子之父,故號日皇,不預治國,故不言帝也。」所以可以看出來「帝」貴於「皇」。
-史家之春秋筆法相當有意思,而《史記》中太史公的一字喻褒貶也非常有趣。比如說我們可以從標題就可以窺得其態度:同樣是世家,我們可以看到太史公不同的標題,蕭何是「蕭相國世家」,看出了太史公對其還是看好的,對有些人就直呼其名了,陳涉是「陳涉世家」,但是對有些人他就為了表示尊敬連名字都沒有直呼,比如說張良「留侯世家」。同樣的,從本紀的命名也可以得知他的態度。
比如說「秦始皇本紀第六」,重複一遍,因為「帝」貴於「皇」,所以稱「秦始皇本紀」而非「秦始皇帝本紀」表明了對始皇的貶。
PS隨手水個答案三分鐘,後來解釋花了一個小時...認真我就輸了...(╯^╰)在說幾個讀史時遇到的「春秋筆法」前,先解釋下我理解的春秋筆法:
近世的施特勞斯學派(the Straussian School)認為哲學家的寫作需要一種特定的藝術,類似於孔子注春秋之類的筆法,以隱微的方式傳達自己的思想。因此對經典的解讀是需要「越浮言而始得其意」的,直接的評價和記敘只是經典作品的「浮言」,隱含的曲筆才是哲人要表達的真意。施派用這樣一種方法詮釋一些西方傳統的經典史家和作家,如修昔底德、柏拉圖、阿爾法拉比、莎士比亞等。囿於語境的缺乏,我對西學傳統不甚了解,舉得例子多限於我最喜歡的《史記》。1,司馬遷在歷史上一直被視為直筆讜論的典範,但太史公對春秋筆法的運用一點不差。《孝武本紀》通篇摘抄《封禪書》,表面上是對當時武帝求仙問道的客觀描述,到了倒數第二段露餡了:「天子益怠厭方士之怪迂語矣,然羈縻不絕,冀遇其真。」為什麼武帝屢屢受騙而不覺悟?司馬遷沒有表述自己的看法,作者內心的感受溢於言表。以至於最後的「後有君子,得以覽焉」在與前文的對照下根本成了風涼話。春秋筆法第一招:以敘代議雜私貨。2,《衛將軍驃騎列傳》一直是史記里我最喜歡的一篇,太史公雖然基本上本著不虛美,不隱惡的精神來寫,文章里卻隱藏著對以外戚上位的衛霍的深深鄙夷。例如這句:「元朔元年春,衛夫人有男,立為皇后,其秋,青為車騎將軍。」為什麼把衛青的升遷與其姊的際遇並列?雞犬升天之感溢於言表。實際上通過與班固《漢書》等其他史書的對比不難發現,衛青在元朔元年獲得晉陞的原因是元光五年」擊匈奴出上谷」的軍功。當然,《衛霍列傳》還是褒多於貶的。春秋筆法第二招:運用時間造聯繫。
3,《周本紀》里對東西周之交周室衰微的描寫其實也蘊含春秋筆法的運用。周幽王時有一段「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後文講周平王時則說到了「平王之時,周室衰微」。什麼平王時周室衰微?作者沒有給出答案,但是聯繫上文幽王的內容不難發現,重點在於這個殺父而立子的「申侯」,周平王的即為依賴申侯的擁立之功,然而此人正是其殺父仇人。換句話說,平王作為天子在法理上的合法性是缺失的,其即位僅僅依靠其支持者軍事上的強力。從此周室就喪失了作為天下共主的權威性和正當性,衰微自然也是時間問題。春秋筆法第三招:前後呼應藏蹊蹺。
4,晏嬰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賢明著稱的名臣,史記里對其記載也不少。但我在讀《齊太公世家》時一直有種奇怪的感覺。順著這種奇怪的感覺深挖下去,我發現太史公對晏子其實也是比較鄙夷的。在《齊太公世家》後半部分,文章的主線是在敘述田氏代齊過程中的驚心動魄,晏子的故事夾雜在在這段決定國家命運,長達數十年政治大鬥爭之中卻顯得過於平靜,甚至詼諧。關於晏子的描述大多局限於對齊景公「好治宮室,聚狗馬,奢侈,厚賦重刑」的勸諫,和其出使的記載,沒有一點晏子在這場政治鬥爭中表現的描述。作為國相,執掌國運數十年的重臣晏子,居然沒有任何維護齊公室反對田氏大夫的舉動!在這種情況下晏子的其他行為似乎都僅限於以一點小事為自己沽名釣譽。太史公用一種很微妙的筆法把晏嬰描述成一個自私且目光短淺的人,賢臣之名似乎浪得。春秋筆法第四招:一動一靜對比強。
5,上述的所有例子都是我在讀《史記》中感悟到的小細節。但將太史公和春秋筆法的老祖宗孔子比,似乎還太嫩了點。之所以我舉《史記》而非《論語》、《春秋》來描寫「春秋筆法」,乃是因為我感覺孔子筆下的東西簡直不用仔細研讀就能看出其內在的褒貶思想。例如「鄭伯克段」之典,鄭國是西周后期封的公國,並非只有伯爵,段作為鄭公室的大夫只是鄭君平定的叛亂,克多用於實力和地位相當的諸侯之間的戰爭。《史記鄭世家》里用的就是「庄公發兵伐段」。為何夫子用這種方法來描述鄭國的內亂?原因在於孔子認為鄭國的內鬥既不符合君臣大義,又違背與兄友弟恭,簡直是道德仁義盡失,便主動給他們降級。一字之差盡顯主觀好惡。歷史上這種筆法用得最多的還是「為尊者諱」,例如北宋末的「二帝北狩」,清末的「二宮西狩」之類。跟這種方法比,上面的所有春秋筆法都弱爆了,但是這種方法似乎不符合施派對春秋筆法的闡釋:「春秋筆法只為哲人的同類準備,世人看不懂也不必看。」,因此有利有弊吧。春秋筆法之大殺器:微言大義顯好惡。
《關於建國以來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中寫到:總結建國以來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我認為很有水平,避開了「教訓」這一紮眼的詞兒;徐向前奉命西渡黃河,卻不說奉誰的命令……;某些領導人悼詞中經常以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這一含糊的說法一筆帶過;總設計師……
20世紀50~70年代,我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中走了一些彎路......
有點跑題不能算春秋筆法。
元年冬十月,五星聚於東井。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枳道旁。——《漢書》
這是編的,因為某些原因,漢人迷信五星匯聚是對漢有利的天象。漢書中這樣的例子很多。
古代史官節操很一般。北狩:北方狩獵…
實際上是委婉表達皇帝被擄到北方去了。。
大家都在說三國志,那我也來說說吧。
三國演義里把關羽吹的義薄雲天,肝膽相照,重情重義呃還不好色。後世也逐漸神化他,被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還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那麼真實的關羽應該是啥樣的呢。。先是他和曹操不得不說的故事
《三國演義》里還曾提到,曹操曾經賜予關羽十名美女,他皆毫不動心,全部送去侍奉甘、糜二夫人。嚶嚶嚶,真是一對可歌可泣的好朋友,看著很感人是吧。。
可實際上。。。。。。《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傳》
引《蜀記》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與《魏氏春秋》所說無異也。《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初,羽隨先主從公圍呂布於濮陽,時秦宜祿為布求救於張楊。羽啟公:「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公許之。及至城門,復白。公疑其有色,自納之。後先主與公獵,羽欲於獵中殺公。先主為天下惜,不聽。故羽常懷懼。《魏氏春秋》引《獻帝傳》(秦)朗字元明,新興人。《獻帝傳》曰:朗父名宜祿,為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關羽對曹操說:我有媳婦但是沒生兒子,如果攻下城的話,把杜氏賞給我吧。曹操答應了。之後關羽又再三地請求曹操,曹操心裡一想,莫非是個絕色?等到攻陷城池見到之後。。果然很美,於是留為己用。關羽為此事深恨曹操。秦宜祿還木有死哎,二爺說好的義薄雲天呢。。秦宜祿也是個倒霉催的。。媳婦同時被兩個人看上了。。
假如沒有杜氏,關羽會不會徹底就降了曹操呢?這個我就不敢妄加揣測了。。也或許曹操那麼欣賞關羽是因為二人口味相同?咕~~(╯﹏╰)b。。。。。。。《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傳》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臣松之以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義,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斯實曹公之休美。休美你妹啊。。真實的關羽和曹操,是人妻控的血淚對決啊!你這樣筆墨春秋的寫,真的不是在黑我曹公和二爺嘛。不過我覺得三國志里對關羽的評價其實挺準確的:
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再來掰一個孔子的。孔子大家都知道,我就不介紹了,春秋筆法就是他提出來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大致意思就是說孔子在司寇職位上審理訴訟案件時,判詞若有可以和別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獨自決定判詞。至於撰作《春秋》,他認為該寫的就寫,該刪的就刪,即使是子夏也不能建議一字一句。
於是他的弟子子路記了這麼一件事情。
《論語·壅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古代說同悅)至於為什麼不高興。。爭論太多,我就吧闡述了。。既然是「春秋筆法」,那當然要從《春秋》中找咯~~
「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漢武帝詔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公羊傳·庄公四年》
在「庄公四年」這一年裡,《春秋》上寫了六個字:「紀侯大去其國」。「大去」是什麼意思?《公羊傳》做了詳細的解釋:紀侯大去其國。大去者何?滅也。
孰滅之?齊滅之。曷為不言齊滅之?為襄公諱也。《春秋》為賢者。諱何賢乎襄公?復仇也。何仇爾?遠祖也。哀公亨乎周,紀侯譖之。以襄公之為於此焉者,事祖禰之心盡矣。盡者何?襄公將復仇乎紀,卜之曰:「師喪分焉」。「寡人死之,不為不吉也。」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大致意思就是:
「紀侯大去其國」。這是什麼意思?——是說紀國被滅國了。
誰滅的?——齊國滅的。為什麼不直接說被齊國滅了呢?——因為是為齊襄公隱諱。《春秋》為賢者諱。為什麼說襄公是賢者?——因為這是一場復仇之戰。什麼仇?——是齊國的遠祖之仇。當年齊哀公被周王烹殺,是因為紀侯的讒言。遠祖是多少世的遠祖呢?——九世。難道九世的仇還可以復仇嗎?——國讎的話,別說九世,一百世都可以復仇。 以前讀《左轉》的時候,只知道齊襄公與親妹妹亂倫,還派個大力士把妹夫魯桓公給放胳肢窩下夾死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干(gàn)妹妹、殺妹夫、搞得他死後齊國大亂的混蛋,居然還有這麼一個復仇的故事。天下已集,乃謀叛逆。
中共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
&<鄭伯克段於鄢&>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庄公進入地道,賦詩說:『隧道當中,心中快樂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賦詩說;『隧道之外,心中快樂舒暢!」於是。母子關係又與從前一樣了。) 母子關係和從前一樣了,是怎麼樣呢? 初,鄭武公娶於申 ,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以前母子關係很糟糕,現在和從前一樣了.懂了吧,還是那麼糟糕.春秋筆法,"如初"二字把鄭莊公這個腹黑的春秋小霸形象描繪的如此隱晦.沒辦法,那時候鄭國新搬到河南,要是沒有這樣的國君鄭國還能不能立足中原呢.就是這個鄭莊公,和周天子翻臉,周天子率軍攻打,然後被射中肩膀,從此以後,周王室的聲望真的就跌下去了
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如鄭伯克段於鄢中,鄭國國君滅弟弟段的做法很陰險,所以稱其為伯,而不稱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稱段,而不稱弟;兄弟間像兩國國君作戰,所以稱克.如此,作者對整個事件的好惡褒貶就都表現出來了.簡單的言語,透露出社會價值觀和道德的評判.
歐陽修之著《新五代史》,多用春秋筆法。於梁太祖論中説道:
嗚呼,天下之悪梁久矣!自後唐以來,皆以為僞也。至予論次五代,獨不僞梁,而議者或譏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謂:「梁負大悪,當加誅絶,而反進之,是奨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應之曰:「是《春秋》之志爾。魯桓公弒隱公而自立者,宣公弒子赤而自立者,鄭厲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衛公孫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聖人於《春秋》,皆不絶其為君。此予所以不僞梁者,用《春秋》之法也。」「然則《春秋》亦奨篡乎?」曰:「惟不絶四者之為君,於此見《春秋》之意也。聖人之於《春秋》,用意深,故能勸戒切,為言信,然後善悪明。夫欲著其罪於後世,在乎不沒其實。其實嘗為君矣,書其為君。其實篡也,書其篡。各傳其實實,而使後世信之,則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爾。使為君者不得掩其悪,然後人知悪名不可逃,則為悪者庶乎其息矣。是謂用意深而勸戒切,為言信而善悪明也。桀、紂,不待貶其王,而萬世所共悪者也。《春秋》於大悪之君不誅絶之者,不害其褒善貶悪之旨也,惟不沒其實以著其罪,而信乎後世,與其為君而不得掩其悪,以息人之為悪。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後知予不僞梁之旨也。」木心是這樣寫的:鄭伯克段於鄢。史實呢,是鄭國之君,有弟名共叔段,謀反,兄打敗了弟,《春秋》作者認為鄭國之君沒有把弟弟教好,失了做哥哥的責任,所以故意點名他不配做哥哥,降稱之為鄭伯。而共叔段呢,要搶王位,有虧弟弟敬事兄長的本分,故不配稱弟,只叫他段。兩者之鬥爭,情況類似兩個國軍交戰,故名為克。這樣,譏笑克哥哥,責備了弟弟,而且批評他們自己的家事弄到像兩國交戰。這種高度的簡括,態度,立場,觀點的毫不假借,就叫做「春秋筆法」。
個人覺得最簡單粗暴的例子就是「鄭伯克段於鄢」。小時候看《古文觀止》時,開篇就被震到了,至今我還能背出來: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這多意思六個字就搞掂了,古人就是會說話,我跪服……
中學近現代史教科書內容中的春秋筆法(各省教材不盡相同,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1. 幾乎很少提到鄧公的實際官銜,「總設計師」的說法倒是經常提及。
2. 挫敗「四人幫」後,對於「四人幫」的下場(接受審判和判決)不提或一筆帶過。(以致於不少同學錯誤的以為「四人幫」都被判了死刑。)
用胡人」南下牧馬「指代中原王朝某次被揍得不輕
推薦閱讀:
※小說(novel)與散文的區別是什麼?
※怎麼評價駱駝祥子里的虎妞?
※如何評價小說《藍熊船長的十三條半命》?
※為什麼《紅樓夢》里賈赦地位不如賈政?
※為何《山海經》中提到娥皇是帝俊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