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字是帶有明顯的朝代或者時代色彩的?
比如狗蛋,鐵柱,狗剩子等名字多出現在抗戰時期,建國等名字多出現在新中國成立時期。90後有很多人名字帶有「強」而00後有很多「軒」(問題不針對任何群體跟個人,問題描述僅是個人感覺,無任何數據跟調查支持)。
別的朝代都有人說了,我補充一個唐代的。
有人統計了唐代人名用字的頻度表,前一百多名如圖所示:
頻度在 0.8—1 之間的字有 5 個,累積頻度 4.22,依次為:
思、文、玄、德、仁。頻度在 0.5—0.8 之間的字有 17 個,累積頻度 9.25,依次為:
師、行、弘、子、光、義、敬、景、宗、仲、道、承、之、士、公、慶、彥。頻度在 0.3—0.5 之間的字有 29 個,累積頻度 11.42,依次為:
知、忠、崇、貞、孝、懷、延、君、明、方、禮、令、守、從、卿、叔、庭、正、昌、希、良、伯、志、言、嗣、大、安。頻度在 0.2—0.3 之間的字有 54 個,累積頻度 13.07。依次為:
真、通、智、恭、善、娘、玉、昭、信、亮、節、處、休、賓、紹、成、進、富、本、元、素、寶、全、惟、達、重、榮、萬、筒、同、政、立、武、則、業、仙、珪、溫、復、少、俊、秀、英、敏、嘉、清、先、克、楚、華、誠、謙、直、慎。這106個字累積頻度高達39.55,也就是說唐代人名用字近40%都在這些字里。
這其中主要有這麼幾類:
1.體現傳統儒家倫理道德的字
例如:德、仁、義、忠、貞、孝、禮等。2.體現唐代崇文尚學、追求功名風尚的字
例如:思、文、士等(常常和第一條結合起名,例如:思禮、崇文、士忠)。3.佛道宗教思想在姓名中的遺留
例如:元、玄、道、虛、一、佛、僧、善,還有雙名羅漢、力士、文殊等。參考文獻:唐人姓名研究剛剛看到的的新聞,同濟大學兩新生:同名同姓同考分 高中同班同寢室
在4日前來報到的同濟大學新生中,有一對充滿巧合的小夥伴。他們都來自湖南,且同名同姓,都叫「蘇宇軒」,高中都畢業於湖南師大附中1303班,且同寢室。高考考分相同,甚至不約而同的,連來上海報到的航班也相同。
兩人在初中就已相識,同校不同班,到了高二文理科分班時,兩個人成為同班同學。由於寢室按字母順序分,兩個人自然而然成為了室友。今年高考,兩人都考出了645分的高分,在沒有交流的情況下,兩個人的第一志願都是報考的南京大學,第二志願都是同濟大學,最終兩人都被同濟大學錄取。開學日期臨近,兩名「蘇宇軒」各自開始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做準備,不約而同的,他們都選擇了乘飛機去學校報到。結果,他們訂了同一天的同一個航班。
這個名字就有十足的時代感啊!
從單字來說,「軒」和「宇」的字頻分別排1和4,從雙字來說,這個組合排第五。所以說,這兩個人住到同一個寢室是偶然的,但在同濟幾千名新生中找到類似的一對重名者,幾乎是必然的!
當然,上面這個統計是2010年後的新生兒,這兩個大學生應該是1999年出生的。這又說明了兩個問題——大學教育的代際傳承,以及平民社會仿效中產生活的趨勢。
從原新聞來看,這兩個人初中就相識,上的是湖南師大附中,從長沙到上海是坐飛機來報到的,平時喜歡打排球,進入同濟大學的專業明顯是經過家長挑選……這些細節放到一起,都說明二人家境屬於中等偏上的階層,應該處於社會的前5-10%或更高一點的位置。這個階層的人數量上遠遠超過頂層,文化水平和閑暇時間則大大超過底層,往往是「主流」生活方式的代表者,從電視廣告、大眾文學到官方文宣作品,都會在這個階層尋找典型充當主角。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底層(絕大多數人)的許多文化符號往往源於十幾年前中層的日常生活。「宇軒」兩個字從中層滲入底層的十幾年,就是這兩個考生出生到上面那個統計表的時間。
從最近幾年的統計來看,「宇軒」的重名概率還在增加:
浦東11萬新生兒名字常用字排名:"昊、悅、子、梓"最多
據浦東警方戶政部門統計,2010年之後該區共有11萬多新生兒誕生,其中女性佔48.3%,呈女少男多。在所有寶寶中,起三個字姓名的佔比達到93.53%,兩字姓名佔比5.43%。
其中,兩字姓名的名字出現頻率最高的分別是男性:昊、諾、辰、越、博;女性:悅、玥、妍、諾、好。三字姓名的名字第二字出現頻率最高的分別是男性:子、梓、宇、浩、思;女性:梓、欣、思、子、佳。三字姓名的名字第三字出現頻率最高的分別是男性:軒、辰、宇、宸、涵;女性:涵、怡、萱、妍、琪。三字姓名的名字第二字、第三字共同出現頻率最高的分別是男性:宇軒、子涵、子軒、浩宇、皓軒;女性:欣怡、欣妍、梓萱、子涵、梓涵。
但與其同時,較好大學的錄取階層也逐漸穩定在中上層社會。再過十幾年,我估計校友的名字倒是不會有太多「宇軒」了。
相關回答:
為什麼感覺《何以笙簫默》這個名字很美、很有意境、很有感覺? - 馬前卒的回答
有哪些地名在古代十分風雅,而現在被重命名後就失去雅緻了? - 馬前卒的回答
國內有哪些名字野雞但是不錯的大學? - 馬前卒的回答
我來說些三國風的名字。
- 苞:
代表人物:張苞(張飛長子)、泠苞(劉璋部將)、趙苞(漢末遼西太守)、石苞(西晉開國功臣)。
苞是典型的三國風名字,當年在文人與武士、貴族和平民間都很盛行,後來逐漸銷聲匿跡,隋唐以後就非常少見了。不知當年張飛與夏侯氏是何用意。是取含苞待放之意?還是見南陽多苞草,見景取之?也許是取《周易》中「其亡其亡,繫於苞桑」之意,喻示居安思危?當然,還有可能只是跟風而已……- 朗:
代表人物:王朗(大魏司徒,封蘭陵侯,經學大家)、司馬朗(漢主簿,司馬懿長兄)、向朗(蜀漢學者)、秦朗(魏將)、孫朗(孫堅子,字早安)。
- 軌:
代表人物:張軌(西晉涼州刺史)、畢軌(高平陵政變受害者)、劉軌(冀州刺史)。
軌字是魏晉起名用字的典範,寓意積極美好(「緣法循理謂之軌」、「車同軌,書同文」),富有象徵意義,當時倍受青睞。「軌、范、基、則」這些字寓意相通,都受漢代經學影響,興起於漢魏之際。不同的是,唐以後,軌字在姓名中幾乎絕跡,而其他字則延續至今。這很有可能與讀音相關。《說文解字》中,軌字的發音為居洧切,與九字同韻;而鬼字為居偉切,與現代發音相近,二者並不諧音。在後世,二字發音逐漸合流。儘管軌字寓意依然很深刻,但出於對鬼的避諱,近現代已經很少有人將軌作為名字了。- 操:
代表人物:曹操、凌操(吳將)、司馬徽(字德操)、王操之(王羲之第六子)。
- 惇:
代表人物:夏侯惇、王惇(吳將)、劉惇(東吳星術師)。
惇字的流行很可能是受漢代經學的影響。《尚書》中曾多次出現惇字,如「惇德允元」、「惇大成裕」、「惇信明義」等。與之相應,先秦著作則多使用敦字(如《老子》中的「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忠:
代表人物:黃忠、趙忠(十常侍之一)、鮑忠(鮑信之弟)、鄧忠(鄧艾之子)、韓忠(黃巾部將)、胡忠(蜀將)、馬忠(吳將)、馬忠(蜀將)、宋忠(荊州幕僚)、王忠(曹操部將)。
忠可能是東漢末年最流行的名字……不過看起來三國色彩並不夠濃,畢竟上世紀六十年代也很流行。- 統:
代表人物:龐統、凌統(吳將,凌操之子)、趙統(蜀將,趙雲之子)、張統(張遼之孫)、駱統(吳將、學者)。
- 允:
代表人物:王允(漢司徒)、董允(蜀黃門侍郎)、許允(蜀偏將軍)、許允(魏中領軍)、張允(劉表部將)、修允(吳合浦太守)。
- 泰:
代表人物:周泰(吳將)、陳泰(魏尚書,陳群之子)、州泰(魏兗州刺史)、鄭泰(侍御史)。
- 玩:
代表人物:馬玩(馬超八健將之一)、高玩(蜀漢曲陽縣令)。
雖不多見,但也算是空前絕後的名字,富有三國色彩。
- 昭:
代表人物:司馬昭、張昭、郝昭(魏將)、董昭(王司徒繼任者)、汪昭(袁譚部將)。
漢魏之際比較流行,晉代被避諱,後世得以復甦。- 虔:
代表人物:呂虔(魏將)、服虔(經學家)、王虔(王朗之孫,晉武帝之舅)、謝虔(謝安侄子)、曹虔嗣(曹操後裔,第六代陳留王)。
虔誠的虔,寓意很儒雅,唐代以後少見於名字,過氣原因不明。- 繇:
代表人物:劉繇(東漢揚州牧)、鍾繇(曹魏太傅、書法家)。
- 劭:
代表人物:許劭(評論家、名士)、鍾邵(諫議大夫)、何劭(晉臣)、劉劭(宋元帝)。
- 嶷:
代表人物:張嶷(蜀將)、裴嶷(樂浪太守)、曹嶷(青州刺史)。
- 讓:
代表人物:張讓(十常侍之一)、邊讓(九江太守)、夏侯惇(字元讓)。
與前面的名字不同,讓字在先秦也曾用作人名,如「豫讓」。- 植:
代表人物:曹植、盧植(中郎將,劉備之師)、何植(吳司徒)、王植(滎陽太守,過五關斬六將受害者)。
- 沖:
代表人物:曹沖、鄭沖(儒學家)、胡沖(吳中書令)、盛沖(吳學者)、王湛(字處沖)。
值得一提的是,沖字的古今寓意有所差別,在漢魏之際,衝擊、衝鋒尚未成為沖字的主要含義,恰恰相反,空虛、淡泊更契合當時沖字的主旨。「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是魏晉士人津津樂道的典故。以上討論的主要是本名,若論表字,則有另一番景象。除了伯仲叔季、元長幼宗這類的排行字外,漢魏之際最流行的表字用字包括「公、文、德、仁、孝、義、玄、威、成」等,很顯然,當時人們擬表字是注重寓意的,而且受儒家思想影響很大,同時也開始呈現了玄學的苗頭。此外,玉系列的名字也興起於漢魏之際。如: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劉璋(字季玉)、陳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蔣琬(字公琰)、潘璋(字文珪)、蔡瑁(字德珪)、全琮(字子璜)、伍瓊(字德瑜)、蔡文姬蔡琰、劉表之子劉琦、劉琮等。還有動物園系列:嚴白虎、文虎、張虎(兩隻,一隻是黃祖部將,一隻是張遼將軍之子)、李虎、曹豹、劉豹(左賢王)、曹熊、郭馬、閻象、張象、郭象(玄學家)、眭固(字白兔)……漢魏之際,動物園系的名字多見猛獸,反觀西漢,羊和彘才是主流,而在唐代,人們更愛用龜、鶴這類祥瑞之物來起名。此外還有一些有趣的現象:- 東漢至西晉一直以單名為主,雙名比較少見,傳說因王莽改制所致。
- 「如」字自先秦以來一直備受熱衷,唐宋明清都盛行於起名擬字,唯獨在三國期間完全斷檔,不見於名字,顯得莫名其妙。
- 唐宋時常見的堯、舜、禹在魏晉時期很少見於人名。
- 《三國志》記載過的「金銀銅鐵」分別只有一個,他們是:牛金、程銀、雷銅、馬鐵……
- 三國時期人們對用石、木、樹、山、水這些自然風光來起名毫無興趣,這點與後世相差很大。
- 古禮是不許用「天地日月」來起名的,但可以用形容天地日月的字來起名,前面提到的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耀、皎、明這些字同理。
- 曹操四嫡子的表字分別是子桓、子文、子建、子威,孫堅四嫡子的表字分別是伯符、仲謀、叔弼、季佐,可見曹操雖對兒子們寄予厚望,但本心還算雨露均沾。而孫堅……野心很大,目標很明確……
- 三國最會給孩子起名的不一定是孫堅,也可能是征東將軍胡遵,他給孩子們取名「胡奮、胡世、胡烈」,十分霸氣。
參考資料及文獻:
三國人物大全_人文百科_習古堂國學網三國志全文|翻譯_古詩文網王豐玤:《文字遊戲——論三國演義典型人物名字的內涵》止敬:《三國人姓名為什麼多是兩個字》
蕭遙天:《中國人名研究》
何凌霞:《三國志專名研究》(對名、字關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照其中第37-55頁)
何凌霞:《三國時期人名的文化內涵》
我覺得五代和北宋初期的人名趨同化很強,來扒一扒。
粗略統計,這個時期人名多帶有以下幾個字——繼、彥、美、延、廷、超、昭、進等(排名不分先後),而且主要集中在武人圈子裡。1、排行犯「繼」字的特別多,以武人為主。
李繼勛、李繼隆、李繼和、李繼宣(還是跟自己的上級李繼隆重名後改的)、馮繼業、袁繼忠、何繼筠、尹繼倫、王繼英、王繼勛、王繼忠、王繼恩、劉繼元,還有党項人李繼遷、李繼捧。舉的這些人里除了李繼隆和李繼和,並沒有親兄弟。這個字的盛行主要集中在宋初,之後漸漸沒那麼多了。2、然後是「彥」字,這個是從五代開始流行,到宋初勢頭依然不減,也以武人為主,之後逐漸少了,而且文人也開始用。
王彥章、慕容彥超、符彥卿、羅彥環、王彥升、王彥超、高彥暉、崔彥進、袁彥、扈彥珂、(北宋中末期文人也開始用)文彥博、李邦彥、周邦彥。3、還有很多男人起名叫「美」(其實美這個形容詞在古代本來就給男人多一些,女子有專用的「姝」)
趙廷美、潘美、張美、楊光美、劉美、王承美、譚延美、周美。4、排行犯「延」字的也不少,也是武人為主。
慕容延釗、趙延溥、康延沼、康延澤、楊延玉、楊延昭、趙延進、李延渥、侯延廣、王延范、王延政、譚延美(你又出現一次,宋初最俗名就給你了)、呼延贊(滾,老子的「呼延」是姓!)。5、排行犯「廷」字的。
趙廷美(你也兩次了啊)、楊廷璋、吳廷祚、劉廷讓、張廷翰、劉廷翰、祁廷訓、郭廷謂、范廷召。6、「超」字,一般非排行用字,五代開始盛行。
王彥超、慕容彥超、李萬超、李漢超、司超、輔超、薛超、王超、弭德超。7、「昭」字,排行用,非排行也用。
魏昭亮、符昭願、符昭壽、楚昭輔、陳承昭、張昭(不是三國那個)、楊昭儉、楊延昭(話說俺本來叫楊延朗,並不那麼俗的)、王昭遠、張昭允、蔚昭敏。8、「進」字。
郭進、党進、崔彥進、趙延進、李重進、田重進、劉重進、李進卿、張進9、除此之外,還有「義」字,也是武人為主,這個很好理解,五代軍閥混戰,軍人報團,軍中結社風氣很盛行,自然以義為先。不過宋太宗趙光義一即位,很多識相的趕緊就把名改了,儘管後來宋太宗改名趙炅,不再避諱「義」字。
還有「光」字其實也很爛大街。總結一下,這些宋初的爛大街用字基本都是武人在用,可見武人沒啥文化,起名專找爛大街的字。「繼」和「延」都是傳承的意思,「美」和「彥」是顏值高素質好,「廷」是在朝,「超」的本義是跳躍,「進」為向前,「昭」為明亮,可見宋初的武人就是想一代一代都美美的給朝廷當差並且有跳著陞官這樣的光明前途。
要寫宋初的穿越,如果要虛構幾個軍中人物,這幾個字排列組合一下就猛勁用吧——X彥超、X延美、X繼昭、X進,換幾個姓批量取名取到你手抖。先看看舊時王謝們,其實只有王沒有謝:
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玄之、王凝之、王肅之、王渙之、王頤之、王建之、王閩之、王胡之、王耆之、王彭之、王彪之、王興之、王翹之、王宴之、王韶之、王弘之、王鎮之、王裕之、王越之、王崐之、王陋之、王沖之、王允之、王范之、王肇之、王慧之、王仲之、王承之、王茂之、王和之、王隨之、王羨之、王臨之、王閔之、王嗣之、王咸之、王預之、王望之、王瑰之、王納之……
以為只有王家會這麼干?
祖沖之、顧愷之、陳慶之、劉牢之、沈攸之、沈演之、沈慶之、溫式之、溫放之、朱謙之、朱昭之、朱巽之、胡廉之、胡翼之、胡諧之、趙倫之、朱修之、寇謙之、裴松之、到彥之
皇族也來湊熱鬧,一起來High五石散:
司馬休之、司馬尚之、司馬楚之、司馬景之、司馬恢之、蕭順之……
還有比在名字後面加「之」更直白的:
酈道元、檀道濟、謝道韞、郗道茂、司馬道福、司馬道子、司馬道生、劉道產、蕭道成……
要在魏晉南北朝,我的名字估計會是「蕭德之」或者「蕭道綱」,這位道友,請、請、請。
評論區有人點菜@老賊:我來說兩個系列吧,古代(特別是宋元明清)比較常見而現在不太常見的。
第一個是「希X」系列,其實現在名字里有希的也不少,不過那時候人比較特殊:希孔、希孟、希堯、希舜……(這正好是魏忠賢四個族孫的名字)
當年叫這種名字的很多,比如宋朝的著名畫家,畫過《千里江山圖》的王希孟,比如年希堯、方希孔、丁希孔、李希孔、郭希禹……這些人不如王希孟有名,但是都是可以搜出來的。
「希」這個字,在這裡應當作「仰慕」或者「效仿」的意思,仰慕誰呢?當然是「孔孟堯舜禹」了。還有明朝洪武年間的李希顏,曾經教朱元璋的兒子念書並對其進行嚴厲體罰,因此出名,這個「希顏」之「顏」,指的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的那位。另外弘治年間有一位狀元名叫朱希周,周朝八百年,聖王之治,故有是名。據說他中狀元就與這名字有關,徐溥對弘治皇帝說:「 其名希周,周家卜年八百。」皇帝覺得他名字吉利,又和自己一樣姓朱,就點了他狀元。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是「x臣」系列,像什麼堯臣(如宋朝大詩人梅堯臣)、舜臣(如朝鮮名將李舜臣)、禹臣、湯臣……叫湯臣和禹臣的其實也很多,但沒有梅堯臣和李舜臣那麼有名,所以我這裡就不舉例了,有興趣的可以隨便找個古籍網站搜搜看。取名字都要做堯舜禹湯之臣民,是當時的一種習慣。此外明朝有位大畫家姓周,所以直接就叫周臣了(他是唐伯虎和仇英的老師),周家八百,同一個道理。
從這兩個系列的名字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儒家(理學)文化對當時人的影響,無論是「希X」系列表現出的對孔孟等「聖賢」的崇拜,還是「X臣」系列表現出的對「聖王之治」的期盼與懷念,都帶有很明顯的儒家思想的烙印,這種思潮在宋元明清表現的尤為突出,我想,也可以稱為是一種「時代烙印」吧。又又又又政治敏感了。
就一堆ABB的人名兒而已啊!說一個或許比較冷門的。大家都知道「娜」,「莉」,「莎」,「婭」常用於女名。事實上建國以前這種名字並不多。這是受蘇聯的影響,以至於到今天還被廣泛使用,都覺得稀鬆平常了。
嗯。。北大畢業的爺爺翻了一天字典起的名字,人家都說名字大不好抗,可能是他們那一輩的執著吧
我知道的知乎最牛叉的名字←_←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承恩」這個名字,別的朝代不好說,但是明朝的時候這個名字很普遍,翻開明朝史料,輸入這個名字,總能檢索到好多。
以明末為例,光叫王承恩的就有4個,在陝西剿滅義軍的總兵王承恩,太監王承恩,靖遠伯王承恩,南明宣忠伯王承恩。此外還有太監曹承恩,周承恩,李承恩,戚臣李承恩,都司侯承恩,劉承恩,閹黨袁承恩,土官景承恩,起義軍楊承恩,南明雅州伯高承恩,南明將領范承恩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繼續說,手機上還有本明世宗實錄,看看裡面還有多少「承恩」工部主事王承恩,翰林編修孫承恩,指揮僉事張承恩,余承恩,千總郭承恩,游擊朱承恩,指揮胡承恩,備御韓承恩,指揮同知郝承恩,湖廣按察副使張承恩,千戶魯承恩,白承恩,守備詹承恩,指揮李承恩,百戶馮承恩,黃承恩。----------------------------------------------------------------------------接著來明神宗實錄中「承恩」大同應州守備李承恩,都司王承恩,守備麻承恩,都司僉書惠承恩,指揮宋承恩,都指揮僉事袁承恩,固安伯陳景行孫都督同知陳承恩,哱拜之子哱承恩,懷寧侯孫承恩,鄭貴妃伯父鄭承恩,指揮錢承恩,守備喬承恩,貴州副宣威宋承恩,百戶馬承恩,千戶李承恩,指揮毛承恩,生員劉承恩,指揮高承恩,國子生郭承恩,府同知周承恩。「宇」可能是80~90後的一個標誌字。我的小學初中同學裡面差不多四、五個裡面就有一個名字裡帶「宇」的,男女都有。
西漢,武帝以後整個國家整天不是想著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就是整天在巫蠱詛咒這種玄學東西里中鬥來鬥去,那個時代的名字全是延年益壽之類的,如陳萬年、韓延壽、張延壽、甘延壽、韓延年、杜延年、辛延年、王延世、孔延年、嚴延年、李延年、吾丘壽王等。不光叫「延年」的多,叫「千秋」和「彭祖」的也很多,比如田千秋、韓千秋、夏侯千秋,比如劉彭祖、竇彭祖、嚴彭祖這樣的命名習慣也不是集中出現在武帝一朝的,景帝有個兒子叫劉彭祖(武帝的弟弟),到了昭帝、宣弟、元帝等朝,還是有很多人以「延年」、「千秋」和「彭祖」命名。到了東漢,這類人名極少出現,這也是兩漢姓名文化的區別之一。有非常顯著的時代特徵。其中最著名的就有四個延年,他們還都是在一個時代的,單單霍光手下就有好幾個延年。更好玩的是,叫延年的多半犯沖,都不延年,半道上被幹掉了的居多,白白立了個flag。首先是著名音樂家,就是唱「北方有佳人」那個,叫李延年李延年可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們家世代為娼,能歌善舞,本是做藝人的好材料。不料,李延年年輕的時候不知因為什麼犯了罪,後果很嚴重於是就被閹了。然而,真正的牛人善於化腐朽為神奇,閹了以後他的聲音更加優美動聽。以至於本來宮廷里的一個狗監,卻以通曉音律著稱。終於有一次,李延年有機會給漢武帝唱歌。他的歌詞就是那首著名的《佳人曲》:「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浮想聯翩的漢武帝就問,真的有這樣的佳人嗎?李延年便把自己的妹妹獻上了。這就是漢武帝的著名妃子李夫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因李夫人的受寵,李延年也成為漢武帝身邊的紅人,迎來了人生的逆襲上位。可惜,美人不壽,李夫人很快香消玉殞,李延年的弟弟又淫亂宮廷,李家被滅族。第一個延年掛了。其次是史書上出場率最高的田延年,霍光的好助手田延年當時,霍光想廢昌邑王,卻又顧慮重重,不敢妄為。霍光就去諮詢田延年。田延年說,將軍您是武皇帝欽定的輔政大臣,既然這個皇帝不行,您不妨請來太后的旨意廢掉他。霍光又問,那歷史上有沒有這樣的先例呢?田延年回答說,當然有了,想當年商王太甲混賬,就被宰相伊尹給廢了。於是他們兩個人決定了,召集中央工作會議,霍光首先發言說,如今皇帝無道,禍害社稷,大家說該怎麼辦?田延年第一個站出來按劍高呼,想當年,武皇帝把兒子和天下都託付給您霍將軍,殷殷囑託,言猶在耳,可現在天下搞成這樣,霍將軍您將來有何面目去見先帝於九泉?今天大家必須踴躍發言,儘快拿出一個方案來,誰不表態,休怪我劍下無情。在二人一唱一和下,昌邑王劉賀被廢,立了漢宣帝。田延年因為積極配合霍光而被封侯。然而,後來田延年貪污公款,霍光要辦他,田延年畏罪自殺了。第二個延年卒。第三個是西漢酷吏嚴延年嚴延年人如其姓,非常嚴格冷酷。他在河南擔任太守的時候,殺人如麻,被稱為「屠伯」。和其他酷吏不一樣,嚴延年基本都在根據心情亂來。若是窮人犯罪,他會更改訟詞設法將其判為無罪;如果是富人犯罪,他會誇大其詞加重處罰。大家都認為這個人該無罪釋放,他偏將那人處死;大家認為這個人論罪當誅,他卻偏將那人無罪釋放。簡直奇葩,於是終於翻船,一意孤行的嚴延年最後因罪被棄市。第三個延年也卒了善終的只有第四個杜延年,杜延年也是霍光的人。漢武帝死後,指定了以霍光為首的四名輔政大臣。然而,這四名輔政大臣並不團結的,其中一個就陰謀搞掉霍光。杜延年得到這個絕密消息後,趕緊向朝廷報告,朝廷及時將陰謀扼殺在了搖籃里。杜延年的這一舉動挽救了霍光,霍光對他非常感激,論功給他封侯。和田延年不同,杜延年是一個官二代,老爸當過御史大夫(副宰相)。而且,杜延年為政清廉,善於治理地方,不像田延年那樣貪污腐化,所以他深受漢宣帝器重,後來也當上了御史大夫。漢宣帝在麒麟閣圖畫功臣像,他名列其中,堪稱一代名臣。善終,但史書沒記載他活了多少歲,延年與否也無從得知啦。
《亮劍》里田雨給孩子起名叫特特,李雲龍不樂意,覺得李軍李前線李坦克什麼的都比李特好,聽著和特務似的。上截圖,彈幕里給孩子取名的更兇殘!
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充國,安國,廣漢,延年,你猜是哪個朝代?
漢朝。
評論區里既然有人提了……那麼我再補充一個……
延壽生於1957年左右的武漢人,很多叫「大橋」,以紀念偉大的武漢長江大橋。
漢朝比較尚武,流行安國、充國、廣漢等名字。東晉南朝流行天師道,名字後面帶「之 」的很多。南北朝到隋唐遼金佛法昌盛,名字流行印度佛教名字。隋文帝字那羅延,王維字摩詰,遼國的菩薩哥、文殊奴……宋金,名字開始胡來了,蒲察七斤、完顏九斤、石抹狗狗、劉黑馬、郭蝦蟆、移剌眾家奴……元朝,滿滿的蒙古風情,伯顏脫脫帖木兒不花滿街走,還有就是數字,朱重八、張九四……明朝以後蒙古人尊奉藏傳佛教,名字都起的藏文名字:甘丹次仁(噶爾丹策零)、羅桑丹增(羅布藏丹津)、次旺拉丹(策妄阿拉布坦)……
建國,建軍,躍進,計劃,文革
1商朝君王列表 湯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因為商朝是神權與王權結合,他們極度信神,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占卜,甚至重大的事情要根據占卜 的結果來決定。商朝這種信天信神的態度決定了他們對王名的命名。2再如西漢統治者崇尚黃老之術,祈求長生不老,於是社會取名就以延
年益壽為尚:如嚴延年、毛延壽、霍去病、陳萬年、車千秋等。
3魏晉南北朝時期駢體文盛行,追求駢偶和好用虛字之文風對命名
風格也頗有影響,在單名後加一「之」字形成雙名,已成為當時取名的一種時
尚:如王羲之、顏延之、顧愷之、裴松之、祖沖之、陳慶之、劉牢之等。
4
明朝宗室的五行取名法
5
胡八一,鬼吹燈中的男主初起名:胡建軍(後因他父親覺得叫建軍的人太多了,遂改為八一)
1949
年新中國成立前後出生的孩子都取名為
建國
解放
勝利
建軍
和平
;凡是遇到十月一日誕生的孩子取名為國慶
;抗美援朝時期很多父母給孩子取名為衛國、援朝
;土地改革取名為土改、分田、分地
先佔好坑,晚上搬完磚回家慢慢補
推薦閱讀:
※一個普通的西方人看到日文時,對於假名和漢字混雜是什麼樣的感覺?
※怎樣寫出一手好看的日文假名?
※請問如何評價女子組合SNH48里的S隊在2017年11月26日於杭州表演的咪咕音樂專場巡演?
※古今中外有哪些冷血的話語直指人心?
※在中國,人際關係比外國複雜很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