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胃腸道微生物組,又發現腸道「病毒組」有什麼意義?

Nature驚人發現:誰可媲美微生物組

「來自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中心的微生物學家說,他們獲得了第一個強有力的證據證實,天然存在於腸道中的病毒(他們將其稱作為「病毒組」(virome))像居住在腸道中、構成「微生物組」(microbiome)的細菌一樣發揮了維持健康以及對抗感染的作用。」


謝邀。

就單獨看這則新聞的話,確實很高上大也很有價值,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使用天然病毒來治療某些腸道疾病的方法。

但是仔細看看學術期刊中所報告的問題本身,其實是只是發現了一種病毒(MNV)可以幫助germ-free的小鼠部分恢復腸道的表層細胞功能,可以部分替代腸道菌群的功能。這麼說,實際意義也是很大的,但是在新聞報道中的意義就過於誇張了。

新聞界總是想搞出點大新聞來。

就這一點來說,長者在對香港新聞記者的諄諄教誨中早已給出了精闢的論斷。

然而,科學是嚴謹的,定理或者經驗規則必須適用於一定的條件和一定對象。

因此,所有擺脫語境的宣傳都是耍流氓的。

這個圖是對這個文章的最好說明。a是正常情況,腸道細胞長得很好,腸道內部的免疫很不錯,腸道外面的細菌群和病毒也很豐富。b是一種無法著生細菌小鼠的腸道,絨毛細胞表面沒有細菌著生,細胞形態發育很差,免疫基本沒有,一旦外界其他有害菌群入侵,將有很大麻煩。c是用MNV感染無菌群的抗生素處理後(腸道有損傷)小鼠腸道,看到細胞的形態變得正常了,免疫途徑也得到了恢復。(註:抗生素損傷的小鼠腸道的很多表型和無菌群的小鼠腸道表型相似。)

對於消化道的菌群組的概念是要比病毒組早一些,而且大量的測序工作和分析工作給出了很多有益的信息。這些測序工作得益於高效的測序技術,和很多辛苦工作的研究人員,尤其是華大基因的研究者們。而病毒組的概念也並非很新的概念,早在2010年就有報道(Viruses in the faecal microbiota of monozygotic twins and their mothers. Nature 466, 334–338 (15 July 2010))。

生物體並非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生物以及環境有著很大關係的。因此,在人及動物的消化道中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和病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微生物,比如細菌,古菌,真菌,衣原體支原體,甚至有可能有原生動物。病毒的話,可能有植物病毒(我也很奇怪為啥會有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真菌病毒,細菌病毒等等。

相對於消化道菌群組,病毒組則更加難以檢測和測序。考慮到病毒就遺傳物質而言,可以分為RNA病毒和DNA病毒(朊病毒這裡不做討論),以目前的技術,大規模的DNA測序非常成熟了,但是RNA測序遠沒有這麼簡單。所以,測到的病毒組應該還是以DNA病毒為主。能夠通過測序信息,來與資料庫比對,可以讓我們對病毒-細菌-人之間的關係有進一步的了解,但是想完全釐清三者間的關係則非常複雜。本身來說,這類的「組」都是大量片段化信息的「組合」,不僅會造成一些錯誤還會丟失不少重要信息。加上,我們對生物見的互作關係了解的非常少,所以這些「組」的信息可以提供一些參考,而非絕對的準確的指導性信息。

這次這個發現,證明了MNV可以幫助恢復某些小鼠腸道的功能,很有意義,但是也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病毒組的概念並非首次提出和證明,故沒有那麼大的意義。不過,這起碼證明了特殊情況下,病毒MNV與宿主小鼠間的關係很複雜,並非簡單的有益或者有害,具體如何則涉及到環境和宿主還有其互作的情況。

從理論到深入的理論,再到應用,路還很長很長。我們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未見光明。(以後得靠多少代生物狗啊。)

同時,往往爆出的一些劃時代的的發現,到後來又銷聲匿跡了,這也是很值得玩味的事情。

不知道這個研究能有多少發展,能夠帶來多少研究崗位,是否能夠讓理論更清晰,應用更實際,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看到上面大神都已經回答的很好了, 個人感覺 所謂的腸道病毒組 也只不過是 腸道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肯定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其實我們還沒能挖掘出來,真的是冰山一角!在這裡有幾個問題要解決:

1. 怎麼區別那些是細菌的基因組 那些是病毒的基因組 也只能對已知的病毒比較一下 未知的病毒怎麼辦?如何發現?

2.就算你能很快速的區別那些是病毒的基因組 那好把 測出來是所有的病毒的基因組哦 每一個單獨的病毒的功能 結構 與細菌 人體的關係 這絕對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 絕不是 測測序就搞定的事情,路還長著呢。

3.人類對於自己的了解 其實非常淺顯,有太多基礎性的東西需要研究,人體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腸道微生物,就應該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它們之間相愛相殺,形成複雜的群體。


推薦閱讀:

長期晚上睡前玩手機對眼睛有什麼具體的影響?
對於20幾歲的女孩,是穿有鋼圈的內衣好,還是無鋼圈的內衣好?
躺在床上玩手機的危害有哪些?
受傷前後都感覺不到疼痛,傷口癒合很快,這是病嗎?
經常挖耳朵好不好?

TAG:健康 | 微生物 | 生物學 | 生物病毒 | 病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