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不是有四分之一的年輕人不結婚?

聽朋友說,日本60歲以上的人之中有四分之一是單身, 很多日本年輕人都選擇不結婚或很晚結婚。同樣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為什麼日本人民的道德倫理觀、婚姻觀和我們有極大的不同?

補充說明:剛查了組數據,根據日本總務省2010年的國勢調查,25-29歲、30-34歲、35-39歲的男性未婚者分別達71.8%、47.3%和35.6%,女性未婚者則是60.3%、34.5%和23.1%。@孟德爾 @楊浩然 你們的回答更多的從婚姻的功能和女性的角度, 可數據表明男性不婚者意願普遍強於女性。

拋開男權主義婚姻的現實角度不談——有很多男性想結婚卻無力承擔家庭費用,這個問題在中國也客觀存在,日本和中國同樣深受儒家影響,是什麼原因造成兩個民族在結婚率、婚姻觀、社會普遍尊重個人婚姻選擇方面有天壤之別?

最後一條補充:日本整個社會在精神和物質上普遍尊重個人選擇,這是事實嗎?社會尊不尊重個人選擇和什麼有關?怎樣的社會才普遍尊重個人選擇?天朝GDP長期7%增速,對多元價值觀是否會越來越包容?個人以為政治、經濟、文化變革中,文化是最滯後最被動最難撣除塵埃的一個環節。


厚生勞動省做過一個調查,專門研究年輕人為啥不婚,各方面原因肯定都有,但觀念上的變化非常重要。

先看到底想不想結婚的調查。其實堅定的不婚主義(藍色)只有1成,剩下將近9成的未婚人士還是抱著「總有一天要結婚(粉色)」的想法。光看這張表會覺得好像問題也不是特別嚴重,努力一把還能再搶救一下,但其實未必。

來看一下結婚觀念的變化。

在進入平成後,「結婚並不是必須的(橘色)」超過「人當然要結婚(藍色)」,結婚觀念發生了完全的逆轉。

以前的日本社會會把不婚的女性稱之為「喪家之犬」,講真,這個用詞比TC惡毒多了。但是當60%的人覺得結不結婚都無所謂的時候,整個社會的輿論就不會再那麼刻薄。

2大不想談戀愛的理由:

想專註於自己的興趣:男性55.7%,女性57%

嫌煩:男性52.6%,女性60.1%

就算是那9成說「總有一天會結婚」的人,一旦來自父母、社會的「逼婚」壓力減少,真的還會急著脫單嗎?難道不是窩在自己的心理舒適區里最舒服嗎?尤其是將近6成覺得麻煩的人,連戀愛都嫌麻煩,更何況結婚……

至於題主想問的,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更不想結婚,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

看起來好像兩邊差不多,最大的障礙都是沒錢沒房(最左邊兩條),但沒錢沒房也沒啥希望去改善對男性的不婚影響顯然是更大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不斷爆出的主婦醜聞。

上面的事件非常出名,這個家庭主婦偷偷把老公存下來的1000萬全部用光了。

丈夫每天吃自己做的便當(沒錯,是他自己做的,不是他妻子做的)她吃大餐,去一次美容院就能花4.2萬。看錶情就知道,這位太太毫無愧疚之心,可能還覺得自己萌萌噠。兩人攤牌後,妻子沒有道歉,而是要求丈夫以後更努力工作賺錢。最後以這男人跳下站台自殺,妻子改嫁結束。

還有今年爆出來的這個網站:「30代主婦のストレス悩み解消なら だんなデスノート(旦那DEATH NOTE)」,詛咒老公去死的網站版死亡筆記。

主婦們各個化身夜神月,奮筆疾書YY老公的108種死法,畢竟心臟麻痹不解恨。有拜託金金金髮射導彈的(講道理求金金金,不如期待星星星)有期待自爆空難的。等老公一死就喜大普奔,PO出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悅,下面評論一串羨慕嫉妒恨(恨自己老公咋還沒被咒死)最奇葩的是9月26號管理員「死神」還出了個公告,說有出版商聯繫,準備出書了,這種充滿負能量的書到底是出給誰看的啊……

再加上「真假TV」里爆出來的,什麼每天用老公的牙刷刷馬桶,把排泄物混到料理里微笑著看他吃下去之類的,可以拿去回答「人性到底可以有多陰暗」了。

上面這些主婦屬於少數極端份子,來看看相對溫和一點的。

NHK去年搞了個節目,探討的就是已婚男的恐妻症,覺得經常發飆的妻子很恐怖的佔48.2%。

「精神虐待」在1985年還排在男性離婚動機的第8位,2014年升到第2位【經評論提醒,當年榜外的家庭暴力在2014上榜了,說明在精神虐待的同時,武力值也在增長】

有人甚至變身無加班日難民,在外流浪4個小時,等老婆睡著了才敢回家。

平成一代本來就不少草食系,時不時看到這種新聞,一部分人乾脆被嚇成絕食系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本來在公司就是社畜,不結婚回家還算個人,一結婚說不定就變家畜了……

【稍微更新一下,我著重列舉了日本渣女是因為題主問為啥日本男性結婚意願更低,而且日本本質還是男性掌控輿論,所以遇到渣女事件更容易遭到曝光和譴責。與之相反的是,很多渣男的花心出軌已經變成了新常態,還在番組裡(真假TV、倫敦之心、有吉反省會等等等等)靠出軌梗混得風生水起,旁邊一堆男嘉賓幫忙洗地說男人都是花心的,女嘉賓還笑著點頭稱是。這點對部分女性不想結婚應該也產生了影響,畢竟知道有不少男人出軌是一回事,公然在電視上合理化出軌是另一回事,反正我看的時候是被噁心到了】

可以結合下面這2個回答一起看↓

什麼是「低慾望社會」?為什麼日本社會會進入這種狀態?

如何看待日本2017新生人口數量創戰後歷史新低僅94萬?

參考:

第2節 結婚に関する意識 1 結婚の現狀 56 - 厚生労働省


來看2017年聯合國的最新數據。

下圖是截止到2015年為止,日本女性不同年齡段結過婚(注意,不是正處於結婚狀態,而是只要結過婚就算ever married)的數據。

下圖是截止到2015年為止,日本男性不同年齡段結過婚的數據。

下面來解讀一下圖片中的重要信息。

上面兩圖的橫軸是從最左邊15歲開始,每格五歲往上加。可以看到,從1970年到2015年每五年一次的統計數據,結過婚(ever married)的比例逐年下降。

在2015年的數據中,女性的結婚高峰在30-35歲,比例從25-30歲的40%不到迅速上升到30-35歲的65%左右;而男性的結婚高峰也在30-35歲,比例從25-30歲的30%不到上升到30-35歲的50%多,但是仍有接近一半的日本男人在35歲仍未結過婚。

那麼來回答這個問題:日本人是不是1/4的年輕人不結婚?現在來看是的。

日本女性在39歲以前,有超過四分之一從未結過婚(僅看35-39歲組,年輕的比例更加高得多,具體看下圖),而男性在39歲以前,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僅看35-39歲組)從未結過婚

所以,日本年輕人有1/4不結婚(至少在39歲前不結婚)看來是真命題。

日本女性2015年不同年齡組結過婚比例數據

日本男性2015年不同年齡組結過婚比例數據

從上面的表格數據中,我們還可以挖掘到更多的信息。

對於最初的兩個圖,我們要看的不僅僅是同一個顏色的數據(同一年中不同年齡段的數據),還要看的是同一批的人數據。

怎麼看同一批人的數據?2015年70歲的那批男性,就是2010年65歲的那批男性。所以2015年65-70歲組的淺藍色方框數據,這些人在2010年就是60-65歲組的深綠色方框,也就是2005年55-60歲組的土黃色方框。(這裡是大概估計,不考慮人口死亡造成的誤差等因素)。

可以看到,其實同一代人的結過婚的比例,從他們35-40歲左右就穩定了,當時是1980年。比對其他幾組年齡上接近的數據,趨勢也類似。也就是說,現在看起來結婚率85%的人群,其實35年前就結了,85%的結婚率體現的是35年前的風氣,而不是現在的社會現狀。

我們能看到的趨勢,是每年輕五歲的人群中,結婚率就會下降一些。

現在還是20-40歲左右的年輕人趨勢還未穩定,並且結婚高峰的延後,可能導致這批人在後續幾年中結婚斜率仍然有一定的保持。

但是不管怎麼樣,結婚率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的明顯下降,似乎有點勢不可擋了。

參考來源:

聯合國2017年人口統計學數據。

https://population.un.org/ffps/Index.html#/maritalStatusChart

(網站里各種圖表數據量略大,有空慢慢解讀,感覺可以寫本書…)

一鍵關注「酷炫腦科學」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coolbrain

想看更多文章,還可以在公眾號「酷炫腦」 搜索關鍵詞:

記憶,抑鬱,強迫症,上癮,睡眠,衰老,意識,專註力,發育,冥想,精神病,迷幻藥,智商,情商,多動症


wow,這個我在結婚之前和某人狠狠地感嘆了一遍,理解了為什麼大部分男性不願意結婚,畢竟,結不起。

說說我了解範圍內的。

首先稅前工資和稅後的所得差別是很大的。

一隻普通的社畜的收入包括:基礎工資、加班補貼、能力資格補貼、住宅補貼、出差補貼、交通補貼等等

而被控除的種類包括:健康保險、厚生年金、僱傭保險、所得稅、住民稅等

而實際上會控除多少呢?我們谷歌一下,發現25-29歲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子們平均年收稅錢是344萬,而稅後,一個月其實也就23萬日元的所得收入。

那麼結婚下來需要多少生活費呢?

基礎部分的房租/房貸、水電煤、飲食、手機、保險,這個部分大概一個月會花掉16-18萬。

而畢竟是要過日子的,服裝、興趣愛好、雜貨、夫妻零花錢等等,一個月的開銷節省下來普遍也需要到22-24萬。這已經和男方所得持平,如何存錢過生活?

男孩子們即使想結婚,是很難一個人負擔生活開銷的。在這個狀態結婚,妻子必須出來工作補貼家用。但女性的工作環境有多惡劣大家也知道,正社員少,派遣、短工多,一旦女性面臨懷孕產子,工作基本拜拜,沒有任何保障。

插播一下育兒補助

(在日本生活過的都知道這點補助沒有任何屁用。)

現在,他們的生活就會面臨這樣一個情況,如果男性工資只在平均線上,同時沒有太多存款,女性需要工作來攢錢用來對付接下來的育兒費用。她需要努力工作存個上百萬,畢竟嬰兒一年開銷100萬日元,在小孩可以進入保育園之前她是無法抽身工作的。

但即使男方工資上漲也不夠呢,畢竟接下來還有好多書需要念。

(15年下來的學習總費用,全公立學校500萬,全私立的話1677萬呢,可這還是一個孩子。)

讓不讓人活了!!

這些都只是建立在平均值上的直觀想像,還有很多東西沒有查,畢竟查到這一步時我內心便對日本充滿了絕望。

一個普通家庭下的普通小孩,父母給予不了自己太多資源,而自己水平一般,靠助學貸款+打工勉強熬完大學生活,工作之後不僅需要面臨社畜人生,還需要每月償還助學貸款順便還想攢錢,請問哪來精力和女孩子玩耍?又哪來足夠的經濟實力去和對方結婚。即使遇到喜歡的女孩子,想到鑽戒想到婚禮想到日常開銷想到育兒,求婚什麼的始終開不了口。這才是最普通的20多歲人的現狀。

相反,一個人過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不考慮存款,不考慮婚姻,那麼只要打工自己都可以過得很好。工資雖然不高,但做個月光族棒極了。一個人過的生活費並不高,還能買買買滿足自己的慾望。談戀愛很輕鬆,吃吃喝喝玩玩啪啪啪,又能花上多少錢?尤其現在30多歲的單身男士很多,他們工資上來了,泡泡年輕女孩子很輕鬆,結婚?結婚是多麼麻煩的事情。當然這是玩心很大的類型。正經的還是非常多的,進入30歲後的男性和女性的結婚率還是上漲了很多。工作穩定,工資隨著年功序列上漲,終於有了多餘的精力和一些儲蓄,終於可以鼓起勇氣求婚了。

普遍認為的草食系,我作為中國人很難理解他們草食的原因。唯一有點印象的是他們的草食屬性早在學生時期就建立起來了,可能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在學生期間就有了明顯的階級關係,女生間的抱團也蠻嚴重,有男生勿擾的氣場。這部分不太熟悉,只記得《聽說桐島要退部》這個電影裡面涉及到過校園階級。我家那隻在學生時期基本就是不被欺負卻完全不被關注的陰暗系,和女生間幾乎無交流,但各類遊戲動漫還有同性的交流足夠滿足他的心理需求了。最終沒有鍛鍊出和異性社交技能的他,即使想要女友也不知道怎麼辦,只能逃進熟悉的遊戲世界。嗯,花那麼多耐心慢慢撩他的我簡直厲害極了。

關於在別的答案中看到說女性很恐怖這一點,我覺得確實存在媒體誇大的成分。拎出來一堆女性中的奇葩,告訴接觸女性少的男性,你們看女人都是這個樣子哦,超可怕超恐怖哦。日本有種典型的婚後生活就是雙方完全不願意和對方溝通,丈夫覺得妻子就是保姆,妻子覺得丈夫就是提款機。這種家庭國內也有,但日本的女性更習慣隱忍,直男癌也更嚴重。各媒體會不斷介紹採取極端行為來發泄的女性,但不會說丈夫回家對妻子除了指手畫腳就只有冷暴力,出軌也是毫無愧疚,總之就是各種瞧不起妻子。但這明顯是小眾派。知乎看多了婚姻話題也會覺得婚姻就是人生的墳墓,怎麼男的女的都這麼奇葩。但日常過得好的誰秀呀?也就我了。

最後補充一點,很多人覺得日本的大學生都在各種喝各種party各種啪,其實這些都是幸運兒。如果父母環境好,那麼子女不僅受教育有優勢,還能把打工時間用來專心自己的學習或愛好,最終在找工作時很獲益。如果是上面所說的階層,那麼子女的人生基本和父母一個模式,難以爬上去。


@孟德爾說的很仔細。我再補充幾點

現在日本社會低結婚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很多企業取消了年功序列制,導致現在年輕人的經濟很不穩定。以前的話,兩個人二十多歲結婚,先租房子住,可能開始日子會苦一點,但是當男方在企業里熬過十年,工資也漲起來了,公司福利例如住房補貼之類的漲起來之後,過上小康生活還是可以的。(男方工作,女方持家的情況)

現在,因為日本的僱傭制度開始學習歐美,加入一個公司做到死為止的情況很少了,所代表的就是單靠男方一個人的收入,很難維持家庭的開銷。

如此一來,女方婚後繼續工作的情況大大增加,這實際上說明,女方的經濟地位開始向男方拉近了,以前的日本社會中的男方絕對的經濟優勢不復存在,自然結婚對於男女雙方來說也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

前天剛好看了一個調查。

20-30歲的女性期待結婚對象的年收入:300w日元

30-40歲的女性期待結婚對象的年收入:500w日元

而事實上即使在日本這個高收入國家,平均家庭收入也就在500w上下,三十多歲的男性年收入能達到500w的更是鳳毛麟角。

以上,經濟的不穩定是日本低婚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社會的高度分工化所導致的交際時間的減少,人們很難再去想以前那樣子吃飽了,沒事幹了,找個妹子交往看看吧!這種想法了。

再一個的確是現在的日本人確實是越來越宅了,社會調查顯示,沒有異性朋友的人居然高達50%(男女稍微有點出入,男性略高),且認為戀愛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的比例也高達20%。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沒有詳細的調查過,但確實是事實存在的?(咦?日本男人不打dota啊?咋還這麼宅呢?)

最後一個,日本這個變態的高壓力社會,一切商品化的社會,模擬戀愛這種東西居然也能成為商品。例如:女僕咖啡,女僕陪散步,夜總會,戀愛養成遊戲,風俗產業等等。也可能是一個文化原因。在人們可以輕易的利用金錢去體驗戀愛的情況下,去付出時間和精力再去戀愛的傾向就會大大的減弱。(要是有一天日本人發明出了可以體驗sex的設備,我估計真的沒幾個男人願意結婚了)

綜上,經濟原因佔到了80%,其餘文化和社會原因佔到20%


以前問過在英國的日本留學生,答案是這方面確實嚴重。

男權制度化到家庭+消費主義,"屌絲"不如狗,這就是日本。

再加上日本經濟不景氣,產業在被逐漸蠶食,越來越多人正在淪為"屌絲。"


我記得是40歲的四分之一吧怎麼變60了

其實不結婚的原因全世界都一樣,就是相對於單身來說,結婚其實對個人(或者說一個人的家庭)利益是有損害的。

婚姻從來不是為了繁殖,在有婚姻以前幾萬年人類繁殖得好好的,恰恰是私有財產出現後,一夫一妻的模式被固定下來了。婚姻這個形式在古代其實是一種經濟聯盟,不是夫妻兩人,而是兩家的事情,因為古代沒有保險,所以就以這種方式擴大合作範圍。日本古代只有孩子生了以後才算結婚,之前無論發生什麼都不算數。

區分古代國家和現代國家的核心要素就是社會保障,而且社會保障是針對個體而非家庭的,這就使得婚姻最大的功能消失了。照顧老人不說,即使生孩子照顧孩子這個任務,在福利發達的國家一個人也能搞定,而且比古代家庭婦女更輕鬆。古代孩子生得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法避孕,而不是真的需要,否則幹嘛全世界的宗教都譴責溺嬰。

日本的問題爆發得更厲害,一是日本的社會保障非常強,二是日本婦女地位太低了,後者是日本社會與中國社會最本質的區別。實際上現在日本已婚婦女在很多場合都僅僅作為丈夫的附屬物存在,到了家裡更別說了。所以大部分日本女人都覺得沒必要受這個氣。

日本是否歧視婦女,不要看各路弱智專家的辯解,你直接去日本公司里看看,女人做什麼工作,男人做什麼工作

日本女性自己的解釋是沒有合適的對象,是啊,收入小康又對老婆好的男性在中國都不多,何況日本。你去卡吧問我只有3000預算想上四路泰坦,肯定被噴。

美國和歐洲的男女平等要好得多得多,所以結婚率是不低的,大不了知道婚姻的真相之後離婚就是了。日本結婚離婚的成本都很高,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本不結。

兩國還有一些差別,比如中國重男輕女主要體現在生育觀上,但是日本的家族延續不靠血緣,而且他們還不分家,男孩多了是禍害,女孩多了是工具,所以生男孩的影響不像中國這麼大。


支持目前前兩個高票答案。

現代社會裡,婚姻制的基礎正在崩潰。因為工具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提高,女性不再需要依靠男性來生活,並且女性是掌握了生育權的一方,婚姻對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女性反而是一種束縛。


我來說吧,關於這個問題"拋開男權主義婚姻的現實角度不談,是什麼原因造成島國和天朝結婚率、婚姻觀、社會普遍尊重個人婚姻選擇方面天壤之別?"最簡單的切入點,就是經濟發展程度了,眼光跳出中日兩國,莫如說在世界範圍中都是這樣。

以下純屬個人分析。

中國人一直以來有個邏輯不是很清楚,孩子不光是家庭所有,更是社會公民(所以對孩子的毆打傳統觀念認為再正常不過),那麼問題來了,中國人對傳宗接代執念很深,而孩子又被認為是家庭的所有物,只能依附於家庭存在,那麼想要後代便必須結婚。而發達國家則不一樣,發達國家普遍福利較好,社會公民的福利和權利較為健全,孩子也被認為是公民的一員而非依附家庭的不健全存在,那麼實際上就形成了一種社會化撫養的現象。

而站在中國角度去想像這種現象,當大批只是想有個後代的人能自由如願以償,結婚率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吧,畢竟中國也在飛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也愈加富有想像力,對他人的選擇更加具有包容力,這其實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選擇不結婚?

(逗比一下:配圖僅供修飾長文~~)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是這個問題的本質和中國年輕人背負的三個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

「你有對象了嗎?」

「你什麼時候買房?」

「你一年掙多少錢哪?」

這三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呢?那就是,一個中國年輕人,到了一定到年紀,就一定要找對象結婚,買房成家以及有一定到收入。大家都知道,如果這3個問題答不好,是要或多或少受到親戚和家人的壓力。這是中國的主流思想,每個人在每個年紀都必須有一個升級打怪的任務。

在十多歲的青少年時代的新手任務里,你的終極任務是金榜題名。如果你不在這個主旋律里,那麼,不好意思,父母,老師,甚至自己,各種壓力都來了。

到了畢業之後,你的大boss是找一個牛逼的公司和一個牛逼的boss,收入要高,工作要體面。如果你性格特異,跑去做自由職業者了,那麼,不好意思,你又可能要被鄙視了,甚至你的同學也要過來鄙視你。

好了,人到三十,三十而立,你如果沒娶媳婦沒買房,也要被鄙視。然後三十多沒有娃要被鄙視,四十多事業無成要被鄙視,五十多娃念書不爭氣要被鄙視,然後展開了一個一代一代無止境的死循環。

說了這麼多中國人的思維,讓我們來看看日本人的思維。

可能因為日本早就成為發達國家,國民生活普遍比較富裕的原因,日本現在對中國人每個年齡該做什麼事情這個價值觀非常淡泊,甚至是亂序的。

舉個例子,就拿談戀愛來說,中國人十多歲時要念書不能早戀,三十歲那是剩女談戀愛得趕緊嫁了,二十多歲是唯一一個完成戀愛結婚任務不那麼奇怪的時間段。

而在日本甚至是歐美,並沒有這個時間段的觀念限制,談戀愛的年紀你可以從十多歲能區分男女的時候就開始一直到其他任何時間段。

為什麼說這個和國民富裕有一定的關係呢?因為在中國,如果錯過十多歲念書的最好黃金時段,如果沒有家庭背景,那麼可能的結果是上不了大學,然後沒有好工作,然後貧富差距變大。而在日本如果不上大學,還有很多的其他工作並且收入也不一定很差。之前娜娜講關於日本人收入的文章里就有提到日本藍領收入不低於白領,且工資最高的是建築工人。

因此,整個日本社會,特別是日本年輕人的選擇餘地非常多,日本年輕人更加註重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喜歡做什麼」大於「我應該做什麼」。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價值觀的「亂序」,就是在不適合的年紀去做不適合的事情。

比如,我身邊就有日本朋友,在考上了日本頂尖大學以後休學了,他去當背包客環遊了世界,因為特別喜歡新加坡這個國家,在新加坡刷了幾年盤子。回日本的時候已經三十多歲了,日本大學的學籍還保留著,於是重新開始上大學。

為什麼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念書?沒有為什麼啊。

比如,我身邊很多日本女性朋友,也不僅僅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了,有三十多歲的,也有四十多歲的,甚至有五十多歲的單身女性。她們覺得自己一個人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一個人自食其力十分好,即使有男友,也暫時不需要結婚。至於以後會不會結婚呢?不知道,至少現在不需要。

為什麼一把年紀了還不想結婚?沒有為什麼啊。

記得在看日劇《湯和貓咪和日和好天氣》里,有一個帥氣的日本女生是日本的自由職業者,她在面試店鋪職員的時候說,覺得自己不適合穩定的職業,四處打打零工更適合自己。然後老闆沒有多問,只是點點頭說,這樣啊。

如果你是這女孩家裡人,你應該得多著急啊。

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早稻田大學休學到快30歲才去畢業,休學期間在談戀愛結婚和瘋狂地打工來開自己最愛的爵士樂酒吧。最後因為更喜愛寫小說而關閉了自己的爵士樂酒吧。

為什麼呢?

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理性的回答。什麼家庭單位的崩壞,社會責任感的崩塌,這些大帽子放在個人選擇上都不成立。只能說,大家不用為生計發愁的時候,選擇更自由了。

而回想起來,「為什麼你不結婚?」這個問題和「你找對象沒啊?」在本質上,都是用我們有一套固定的價值觀,然後來衡量其他人的行為。

就像很久之前有一條本地新聞報道說,一個211大學生畢業之後不找工作,整天窩在網吧里打遊戲,沒有朋友也不跟人說話,靠代人練級每個月居然能有3000多塊錢多收入。然後採訪了他所在的網吧老闆和他身邊的網友,結論是:這個孩子真慘啊!

切,你怎麼知道人家不是在享受這種生活狀態呢。

**本文原文發表於我的微信公眾號「娜娜的日語教室」(ID:nanaclassroom),歡迎喜歡日本文化的盆友關注**


其實除了不結婚,還有假結婚。日本人對假婚頗為迷戀,反映於流行文化的影視作品,可說是樂而不疲加以反覆探討,尤其在近年可謂更加有山雨欲來之勢。

從婚姻體系內的不同虛假部分出發,岩井俊二的《夢之花嫁》就涉及此話題。女主角皆川七海(黑木華)因為父母離異,擔心在婚禮上沒有親友出席,會令夫家感到尷尬,也可能會惹起疑竇,於是委託「萬事屋」的安室行舛(綾野剛)策劃一場假婚宴,意思是當中女方的賓客,全部都是「臨時演員」,均由陌生人經過劇本綵排後,扮成新娘人生各階段的親友,讓婚宴場面不失禮數。雖然七海因此安然度過了婚禮,但後來她的婚姻仍以離異收場,暗地裡流露的虛假裝扮,到最後始終難以修成正果。

另一個例子是由游川和彥編劇的《偽裝夫婦》,是以「偽裝結婚」為主題的一出日劇。所謂「偽裝結婚」,是指沒有結婚實態的結婚舉動,整體上沒有截然明晰的定義,因為背後的因由可以千差萬別,不過嚴格來說是一種罪行,因為提出婚姻登記書的時候,其實已犯了文書偽造的罪行。而根據日本刑法中,一旦證明犯了公證書不實記載罪的話,婚姻關係就可判為無效。而普遍來說,較多選擇「偽裝結婚」的族群就是同性戀人士,基於家庭及社會上各方的壓力,如果當事人不選擇出櫃,希望可以在既有制度及人際網路下「偽裝」下去生活,於是「偽裝結婚」(又或稱為「友情婚」)便乘時出現,而《偽裝夫婦》探討的正是此現象。

故事中嘉門(天海祐希)父母雙亡,自幼被阿姨收養,一直被人嫌棄,在大學期間的男友陽村(澤村一樹)又忽然離她而去,令她認定自己一定只能終老一生,不能再與任何人交心。可是在工作期間,她在圖書館再度遇到陽村,當時他已經成為幼稚園的園長代理,更出人意表的是在重逢不久後,陽村便向她提出「偽裝結婚」的要求,原因是母親年事已高且患了癌症,基於自己的男同志身份,唯有希望循此途徑來作最終的盡孝。當然以上只是「偽裝結婚」的切入點,《偽裝夫婦》嘗試處理的內容複雜得多,尤其是怎樣才是可信賴的伴侶關係,性又是否為必須的元素,以及誰可界定「偽裝」的真正含義等等,凡此種種都令作品變得趣味盎然。

以上提及的都是在既有婚姻制度內的遊走變奏,但日本社會中其實還有多一種選擇——就是「事實婚」的制度。所謂「事實婚」就是指有名無實的婚姻,即是沒有去做婚姻登記,但本質上和夫婦無異的婚姻關係。有時候會稱為「內緣」,但「內緣」通常是因為一些不能改變的因素,令雙方無法登記成合法夫婦,但「事實婚」指向的是一種自由意志的體現,即基於雙方的決定,認為以這種形式成為夫婦,更符合彼此對婚姻的期望及設想。「事實婚」在離婚時,同樣可以要求贍養費,手續上為在申請「住民票」(居住關係的證明)時,一方寫成為「世帶主」(一家之主),另一方填上「未屆」(未提出婚姻登記)便可以。「事實婚」在日本的語境中,很多時候與「契約婚姻」接合,就是指這種不提出結婚登記的婚姻形式,背後牽涉男女雙方自行訂定的契約關係,當然內容由彼此草擬後達成共識而恪守維持。

其實游川和彥早在《某某妻》中,已通過刻劃「契約婚姻」來描述「事實婚」的風貌。正純(東山紀之)是電視台炙手可熱的新聞節目主播,而光(柴咲幸)就是他的妻子,兩人都是他人眼中的理想模範夫婦,屬神仙愛侶的級別。有趣的是,原來他們背後一直是以「契約婚姻」來維持關係,每三年更新一次契約,就這樣便過了六年。更為甚者,是堅持契約關係的是女方,光認定這才是維持兩人感情的最佳形式,這樣才可以令她全心全意別無雜念地去為正純付出一切。但後來因為正純想與光變成正式的夫婦,而光又堅拒,於是出現了不少爭執,甚至由此而衍生出不少的關係變奏,例如光默許正純可以有外遇等。這當然是一個大膽的構思,可惜大抵是編劇也憂慮觀眾的接受程度,於是加上了光有曾經不小心照顧自己小孩而喪命的前科設定,因此令「契約婚姻」的探討添加了雜質,讓主題的純粹度打了折扣。

去年的《逃避雖可恥但很有用》,可說是完全聚焦來審視「事實婚」的內涵。實栗(新垣結衣)因求職不順,在協助父親好友平匡(星野源)為幫傭時,發現幫傭的工作也頗適合自己。而平匡又是典型的草食宅男,只想平穩安排一切的生活所需,過著寧靜自我的生活。

湊巧遇上實栗的父母打算遷離東京定居,於是在兩人的協議下,便提出「作為工作的結婚」的模式,草擬出「契約婚姻」的內容,由實栗住進平匡家,負責照顧打理家居飲食的一切幫傭工作,開始了兩人的「事實婚」生活。電視劇為了追求實感,連實栗提出「住民票」時,填上「未屆」的細節都有拍攝下來,儼然就是一段簡介說明「事實婚」的科普。

因為華人社會的家庭本位意識,始終較日本社會強得多,大抵仍是對抗社會病變的基石之一。日本的家庭本位意識,其實是費了數十年的「努力」,才將它一點一滴盡情破壞。客觀條件之一,是日本的城鄉差異甚大。正因為此,日本人一旦「上京」後,自然成為孤絕分子,客觀條件上容易陷入無援作繭的境地。加上日本家庭的解體,其實由七十年代的中產家庭開始瓦解(父親長期不存,周日工作或打高爾夫球成為定則),於是一旦蔓延開來全面崩潰,就真正有「全民化」的基礎,影響極其深遠。反過來說,我們當然也面臨大大小小的社會問題,但整體上由內而外均一致肯定的家庭本位價值,對個人主義不同程度的懷柔打擊,以及一家人同住的經濟環境條件約制,某程度都延緩了異化速度。

當然,不犯日本的文明病,不見得我們就可以無風無浪安穩下去,也會繼續在顛簸中思量起伏。


不想結婚的人很少嗎?

我就不想結婚。

比起組建一個家庭,我更希望能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想明白了而已,所謂結婚生子很多時候最滿足他人的期望,做給別人看的,逼你結婚生育的人既不了解你,也從來不站在你的角度為你考慮


沒什麼不同。

上海新生兒出生率也很低,離婚率也很高。你把整個日本看作為大幾倍的上海就容易理解了。

日本的今天基本上就是中國的明天吧。


雙方中至少一方提高交易成本,必然帶來交易量下降。中國已經走在這條路上,未來必將比日本走得更深更遠。


性產業足夠的發達,解決性需求的途徑多種多樣。

如果中國放開紅燈區,國內男性少說有20%興趣從女人身上轉移到其他方面。

男人結婚目的無非是延續香火,現在男人想要個孩子,可以找人代孕嗎?都明碼標價,不牽扯感情糾葛,省心省力。還省了婚姻其他的附加條件。

隨著中國階級固化,對生活失去熱情的人,選擇單人主義和破罐破摔的人會越來越多。

中國還沒有出現「垮掉的一代」,但隨著經濟結構轉型難度加劇,國內外資本的大量抽離中國市場,等到中國經濟哀鴻遍野時,很多人不跳樓就不錯了,還結個毛婚。


日本的色情行業發達算是一個原因吧。

要是日本也跟中國一樣,色情交易(賣淫、嫖娼)被抓直接拘留15天。你看看保持單身的會不會明顯減少。希望這麼說不要被噴。。

當然中國的年輕人不結婚率也在增高,或許是經濟條件好了,尤其是學歷高的人,很多會選擇晚婚。或許這只是我的個人想法,也可能是結婚花錢太多需要多工作幾年積累。我們公司的同事的平均年齡30歲,80%是碩士研究生學歷,20個人中目前只有5個人結婚,5個結婚的人中只有2個有孩子。。


接個JB婚,在日本只要達到平均收入,一年大概500萬左右,不結婚,一年存400萬,存個5年,就能存下一幢小別墅,帶車庫的那種,再存個5年,就能存下一輛超跑,存到30多歲住別墅,開超跑不是問題,如果不買超跑,再買幾套房子,每個月不幹活靠收租金都能活一輩子,結了婚如果夫婦同時工作那還好,如果碰到那種不幹活的NEET家裡蹲主婦生殖廚,生個一堆,根本就存不下錢,房子都是租的,車子開的是開起來噁心的一比的屌絲麵包車,SUV

就問你,同樣收入,你願意過當房東,收租金,開跑車,一個人住別墅的自由土豪生活,還是願意過租個小破房,一年收入500萬,一個月只有5萬零花錢,開個爛車,沒有存款,沒有自由的吊絲生活,有點智商的都知道怎麼選擇,當然年收過億的土豪完全可以無視這些,問題是年收過億的僅僅只佔人口的一小部分

回復里說一年存不下400萬的,要不要你給我500萬一年我給你存400萬試試?存不下來我把你給我的錢全還給你再倒貼你500萬,存下來錢全算我的怎麼樣?

搞得像我在騙人一樣,說500萬收入存不了400萬的,我只能說你們的存錢能力就在戰5渣,非要我發點圖打臉?

發個駕照證明年齡,車是頭文字D里高橋啟介同款RX-7 FD3S,沒事跑跑秋名山,赤城山,現在25,離30還早,30之前準備入法拉利488GTB也沒什麼問題,錢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年輕時候不多賺多存點,跳進人生的墓場想不通?


有1/2在二次元生活


日本父母不帶孫輩,男的認為妻子已經為我生兒育女,我應該養活妻兒,如果結婚需要共同打拚,他們就不會去生孩子,一切都從自己的實際能力出發,所以造成了老齡化的現狀,如果我們這邊少一些心安理得啃老族,結婚也只依靠自己,我們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的


以己度人的話,我想可能一句話就能總結了:

「我還沒有碰到那個值得我為之花費多餘時間和精力的人」

差不對就是這個意思,對不起,我就是這麼自私的一個人。

另外日本其實是一個很冷漠的國家,他們不是簡單的尊重個人選擇,而是在社會給你劃的框框里(也就是本分),你想怎麼zuo都行,不打擾別人或者被打擾的人是自覺自愿的,就沒人有資格說三道四,所以才會有很多日本人的私生活在我們看來極其變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第67回紅白歌會AKB總選舉結果?
如何評價日劇《深夜食堂 3》?還有什麼類似的日劇?
喜歡上了一個日本風俗女這事兒你們怎麼看?
在日本上班的體驗?
現代日本女孩的價值觀是怎麼樣的?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思想 | 婚姻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