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麥克白悲劇的原因?

莎士比亞的悲劇《麥克白》中麥克白的悲劇早成的內因外因


且先不要將麥克白看作惡人、壞人;你試試把他看作一個善良的人,一個無辜的人。然後再來看待他犯下的惡行,便能體味出這個劇本真正的悲劇意味。

一個善良且無辜的人為何做了殺人兇手?一是無法遏制的生命力量,很多人把這個稱作野心和慾望,但我傾向稱作生命力量,帶褒義。生命的力量向他衝來,他用道德和善良加以抵制,無濟於事。隨後,其二,道德的力量又捲土重來。當麥克白釋放了生命的原始力量後,得到滿足;但是這種滿足是與道德衝突的,道德感不能容忍這種生命力量的存在,於是道德又開始向麥克白襲來。麥克白又用生命力量來對抗,最終失敗。悲劇由此誕生。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麥克白的無助。他既不能控制生命的力量,又不能控制道德的力量,反而受兩者擺布。可以看到莎士比亞對人的高度俯視和憐憫。

那麼這出悲劇的衝突雙方是誰呢?是生命力與道德的衝突。

強大的個人生命力量總是找不到合乎道德的出口,兩者任何一方都不肯退去,都無法消滅對方。無數想麥克白一樣的人們,一次次在聽到敲門聲時驚悚,一次次在滿足了力量之後洗手。


個人理解。

首先莎翁戲劇之美在於其「複雜性」,滔滔江水中一個逆向的浪花反而成就了大美。

麥克白勇武而又怯懦,權力慾望強而又有不亞於普通人的道德律(班柯是個聖人,不予討論),迷信又畏懼懲戒,這樣一個個性複雜的人物最終將自己早已得手的輝煌葬送在自己的貪慾、怯懦和所做的不可挽回性中,一步不慎,滿盤皆輸,殺死鄧肯的一刻起他的命運就不可挽回。

另外一個關鍵人物是麥克白夫人,同是惡毒的女性,如果把她和歐里庇德斯筆下的美狄亞相比,就發現一個個性簡單通透,另一個則難以捉摸。「若不是看他(鄧肯)熟睡的樣子活像我的父親,我就自己下手了。」(《麥克白》)

麥克白夫人不是十足的惡人,她沒有親手殺人,只是因為栽贓衛兵而手沾鮮血。然而,最後她卻因良心的不安鬱鬱而終,與那些窮凶極惡之人相比,她可謂是個一時鬼迷心竅的可憐人,她的結局既是報應,也是安慰。這是悲劇的另一個方面。

整體來看,麥克白這部劇悲劇性不及其他三部。若是將目光鎖死在麥克白一人身上,這自然是十足的悲劇,但《麥克白》與其他三部不同的就是,主角麥克白的性格傾向是「惡人」,而非哈姆雷特,李爾王或奧賽羅那樣令人同情。

有人說麥克白的結局是向莎士比亞時代的英王獻媚(詹姆士是班柯後裔),若真是如此,班柯如此聖潔神武也就不滿理解了。


@邢北辰

在我看來麥克白的 覺醒很有意外性,原文是藉助女巫的詛咒(實際上,女巫在詛咒到底替代的是什麼?)

實際上很像是一個年輕人在突然面對社會時的反應

我更傾向於理解為:

一個人面對突如其來的誘惑,結果卻越陷越深,最終犯下了無可挽回的錯

我認為麥克白夫婦的罪惡感和獨白是劇本的核心


本文的依據出自於TED的三個視頻:

路西法效應https://mobile.rr.tv/pages/videoShare?id=43848share=8726248

人為什麼要工作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017647

如何才能獲得幸福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869411

要問為何麥克白會自我毀滅,不如問,好人是如何變成壞人的。麥克白式的悲劇,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原原本本發生過,就是故事有點小出入,但是下場也是一樣悲劇。明成祖朱棣,自從篡位後,惶惶不得終日,最後在痛苦之中度過下半生。

這個故事有個前提

人類社會每個人的權利要依靠法律與道德的保障與約束。如果一個人殺人不用承受責罰,那麼同樣的一個人殺他也無責承擔懲罰,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公平。

同理,意欲上位者不是要推翻原有體制就是開國,要不就竭力偽裝自己有合法性就是篡位。只因有一件事不可破也無力可破,便是皇權的法律保障。

~~~~~~~~~~~我是分割線~~~~~~~~~~~~~

先讓我們看看朱棣篡位後做了什麼。

第一、未免被稱逆黨

-要合禮

朱棣本來是庶子,方孝孺臨死前指責朱棣非長非嫡。朱棣就改族譜騙大家說自己是皇后的兒子(但其實為什麼當年朱元璋用盡了手段都要把寶貝孫子送上皇位,除了朱允文可愛,還有就是太子過世,應是太子的兒子繼承他的位置,沒有兒子或者朱元璋在太子過世後廢掉他的位置,才能是兄弟。)

-要合法

我的行為動機是打著老子的名號得到合法性的,我既是個乖兒子,那麼我就必須「謹遵」先帝遺照。

當年朱元璋派朱棣鎮守北方,而做了皇帝就得在南京,那乾脆遷都。

遷都還不夠,我還要御駕親征。五次北上,其實沒有什麼正規戰役。史書上寫,鞏固了北境,其實是實在沒什麼好說的才那麼寫吧。

第二、縱使僥倖奪權成功,原有政治體系的人必須對篡位者沒有法禮上的非議

-殺臣

這就是為啥朱棣誅清士方孝孺十族,方孝孺不僅不承認朱棣的合法性,而且還去揭朱棣的短,簡直是士大夫的道德模範。

-殺親

比朱棣更合法的人的存在就是對篡位者身份合法禮的否定。最誇張的就是鄭和為了尋找朱允文七下西洋。

第三、我是因為打著清君側的名號才得以舉兵謀逆,那我身邊的臣子,甚至我,必須文韜武略,品行端正。

-文

朱允文最出色的就是文治,朱棣為了超越他, 修永樂大典,兩年成稿,三年出書,僅此一套,如若損毀,就此絕跡。

-權術

朱允文遵奉儒家,一朝文忠。可是能跟著篡位者乾的都是什麼人,朱棣身為篡位者在政治上的人格魅力已經被自己扔掉了,那就只能來陰的——錦衣衛。

-武

朱棣能舉兵成功,也要怪朱允文不敢殺親叔叔,簡直就像legal high的晨間劇女主。自己沒上過戰場就拿別人的命陪葬。

最後,所有的與自己原來位置、權利相似的人都要剝奪其實權,以防後患。

因為朱棣自己是篡位上來的,這就等於給其他王爺做了一個榜樣:一個皇帝,他的權力是被法禮所控的,而篡位者是創業就可以不要臉,只要捏造一個正當理由,是不是有一天我也可以當皇帝?至此,永樂以後,所有的王公貴族都變成金絲雀

話到此處,朱棣篡位,就必須殺忠臣死親人,就必須用道德淪喪以支撐自己的殺伐果斷,就必須用欺師滅祖六親不認以謀得自己的政治安穩。這樣一個人,還是人嗎?是惡鬼

皇帝本來就是孤家寡人,他本來就要依靠各種明暗手段來保證自己的地位,而身為篡位者,就等於本來能夠保護皇帝的體制也要與他為敵。

在這樣的壓力下,原本就在戰場上殺人無數的朱棣其實已經萬劫不復。

一個人被逼無奈不能用愛來聯繫這個世界,那麼世界上只有一種人——要害我的人。

一個絕症患者面對疼痛只有一個感受——這個世界要我死

在朱棣心理,這個世界沒有愛,這個世界只有要害我的人,因此,這個世界要我死。此時,他已神志不清,病入膏肓。

而朱棣篡位是全然因為自己利益熏心的才起兵嗎?任何一位皇帝都不會忽視位高權重之人覬覦皇權的危險,朱棣造反是當權者掃除障礙的必然結果,這一開始就是你死我活的故事,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

晚年的朱棣,不僅雙手沾滿鮮血,以暴虐為常態,以觀賞剮人為樂,監視朝中大臣,殺人如麻。更是喪失了為父的慈愛,折磨太子,寵溺親王。這何嘗不是道德淪喪後導致的精神失常。

最後細究朱棣精神失常,到底是因為他一開始就用了錯誤的方式去謀權,不得不犯下一個又一個罪行以掩飾自己最開始的罪

最後回到麥克白,故事的開頭是是鄧肯無由殺了顯赫的考特爵士並將爵位賜予麥克白,鄧肯為何無實無據便要殺考特爵士,總不是給麥克白騰地方吧。

有一就有二,一個國王與朝中權臣的政治博弈必然導致麥克白遲早要與鄧肯站在對立面。

鄧肯的死固然是死於掉以輕心,輕信於麥克白。更是因為他不問緣由,心狠手辣,斬草除根。

惡人是如何誕生的,首先要有一個失常的環境,再被灌輸錯誤的思想模式,洗腦成功,他就是惡人了。但當他的世界觀得不到自圓其說,他就會痛苦,最終走向悲劇。

這個劇里的每個人都是悲劇,都是這個權力體系內的悲劇。

麥克白的死,是死在他違法,原文中麥克白說過一句話:我必須犯下一個又一個罪行去掩飾原來的罪行。

同理朱棣。篡位的人是得不到自圓其說的,心裡總是知道其罪該死,麥克白夫人就是在——這個世界要我死 的心理陰影下,不堪折磨抑鬱成疾從而自殺。

麥克白的心裡也是永遠種著,這個世界要我死的心裡陰影,最後在戰場判斷失誤死去。

權利固然是誘人的,和麥克白不同的是,朱棣一開始就想要篡位,多年在外領兵作戰,想必是早做好打算了。只是他和麥克白夫婦都沒想到的是,做皇帝,一點也不開心。

我覺得《麥克白》與昆汀的《八惡人》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裡沒有好人,我們都十惡不赦,可是我是在立法道義這邊,你卻要與整個世界為敵。

不是勝者即是正義,而是正義的人才能贏勝利。


Macbeth 不是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鄉愿故事,而是講命運的無常與難以琢磨。否則 Macduff 不會失去整個家庭,明君 Duncan 更不會死於自己信任的部下手中。而主人公 Macbeth 的衝突看似是「善還是惡」、「要不要篡權」、「要不要殺 Duncan」。而這一切表象的矛盾背後指向的是 Macbeth 內心最深的矛盾「是否要崇拜並追逐權力」,Macbeth 對權力異常渴望。這種對於權力和權威的崇拜,也正好應和了他受到 three witches 的「預言」的蠱惑,因這對鬼神的崇拜亦恰好是對權威的崇拜。故在他相信「預言」時他渴望著權力,而到最後當他明白他被「預言」玩弄時,他也開始如 Hecate 所說否定命運。

Macbeth 讓我想起了古希臘悲劇 Odipus. Odipus 在誕生之初便被預言將要「弒父娶母」,為了避免這樣的命運,他被拋棄到了異國,他整個一生都是在逃避自己的命運,可是最後又難逃預言。Macbeth 亦是如此,他死心塌地地相信著 three witches 的說辭,可是最後卻被命運狠狠地玩弄了一把。

若以「道德」來評論 Macbeth 實在是低視了這部作品。在讀文學作品時應將「道德」懸置於外,所以在我看來,Macbeth 之所以是悲劇,並非因為 Macbeth 在傳統意義上道德的敗壞,而是因為,人總以為自己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卻最終發現自己深陷命運的枷鎖之中。


個人覺得造成麥克白悲劇的原因有三,外在原因有二,一是麥克白對女巫和幽靈預言的篤信,二是麥克白夫人的推波助瀾,內在原因則是他自身慾望、野心的膨脹。

《麥克白》這部劇個人覺得女巫和幽靈對麥克白命運的預示推動了麥克白接二連三的無情行為。在第一幕第一場中,三位女巫的預言激發了麥克白的野心,這在「兩句話已經證實,這就像美妙的開場白,接下去堂皇的帝王戲就要正式開演。」(《麥克白》第一幕第三場)中可以窺見他的野心。個人覺得這與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相似,俄狄浦斯王和麥克白的悲劇都是由預言而起,但不同的是麥克白的悲劇並不是像俄狄浦斯王的悲劇那樣,是由預言所帶來的。麥克白的悲劇主要是他對預言近乎瘋狂的篤信而導致的。在麥克白夫人的唆使下他殺死了國王鄧肯,他當了國王后宴請群臣,只因女巫曾說過,班柯的子孫會君臨一國。他怕他的王位會被班柯奪去,所以就派出了刺客去刺殺班柯以及班柯的兒子,當得知刺客殺死了班柯卻沒能殺死班柯的兒子弗里恩斯時,他那本來可以痊癒的心病,卻又要發作了。恐懼命運的譴責和良心的不安導致了他在宴會上的疑神疑鬼、出乖露醜。他對預言的篤信最終驅使他再一次和女巫對話,這讓他一步一步的步入深淵。這在「我明天就要去訪那三個女巫,要儘快去,聽她們還有什麼話說;因為我現在非得從最妖邪的惡魔口中知道我的最悲慘的命運不可。」(《麥克白》第三幕第四場)中可以找到。預言的預示致使他殺死國王鄧肯和將軍班柯,並讓他逐漸變得自負冷血而無情,從而造成了最終的悲劇。

在第四幕第一場中幽靈預言沒有一個婦人所生的人可以傷害麥克白,並且他永遠不會被人打敗,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樹林會向鄧西嫩高山移動。幽靈的預言加深了麥克白的狂妄與自負,讓他固執的認為勃南的樹林不會移動,叛徒的舉事也不會成功,魏巍高位的他將要盡其天年。麥克白最終在用勃南森林的樹枝作為掩護的英格蘭軍隊的進攻下失敗,並被剖腹而生的麥克德夫殺死。


在我看來,麥克白悲劇的產生是因為其野心權力意志本能與本性、社會品性、基督文化品性的衝突造成的,但從各方面分析,麥克白的一切行動與最終結局都是可以理解和解釋的。

首先,從人的四大本能來看,人均有支配社會、世界按照自我意志運行的慾望,通常稱為「野心」,但因為本性、文化品性和社會品性其強度差別甚大。從麥克白夫人的口中,可了解到麥克白是一個有野心且慾望強大的人。在被封為考特爵士之後,由於佔有世界、支配社會的權力意志本能愈演愈烈,即便這時麥克白沒有遇見女巫,不清楚女巫的預言,麥克白的潛意識裡還是有做君王的念頭的,這是人的四大本能所決定的。

其次,從人的三大品性出發,麥克白作為鄧肯國王的首席將軍和最親近的軍事顧問,自身所處的社會地位是相當高的,在生存等本能驅動下,也會屈從自己的社會品性,以求生存。另一方面,鄧肯對他過火的獎賞和誇讚,成為麥克白社會品性爆發的導火索:自認為篡位也是並無理由的,因為自己很優秀,功勞很大。

另外,從麥克白所信奉的基督文化品性也是悲劇產生的原因之一。基督教作為全世界最為廣泛的、影響最深遠的教派,它對麥克白的影響也是相當深的。基督聖母之美是愛和善,而這就是導致麥克白和女巫第二次見面的原因,麥克白產生了危機感,他的國王生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快樂,他失去了安寧、友誼、信任和愛。麥克白的歷史文化品性是在其生存經歷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行為規則,這也是後面導致麥克白行為的原因之一。

另外,基督文化品性在麥克白弒君時的糾結也有所體現。

寫作的本質是人類的思考和對思考的表達, 從寫作的本質進入文學寫作和批評,才能更好的分析出文學作品悲劇的源頭。

注:以上僅屬個人觀點,沒分析完所有的情節,僅僅以舉例為主。


推薦閱讀:

有哪些悲傷卻圓滿的故事?
有哪些好人墮落成最壞的惡魔的作品或者真人真事?
一語成讖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為什麼所有人都追求美好的愛情,但最受追崇的愛情故事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等這類悲劇?

TAG: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