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梶浦由記的音樂?

如何評價梶浦由記的音樂,她的風格屬於什麼類型?


這個是梶浦由記音樂的特色: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05530/answer/42725631

首先結論擺在前面:

梶浦是大師,但尚不夠被稱為宗師。

她的梶浦風在配樂師中堪稱一絕,她的音樂是完全的女性化,畫面感極強,辨析度非常高。唱過她音樂的人裡面只有一個是男的(幫關智一配的角色歌,僅此一人,僅此一首),旋律和寫法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只有女性歌手才能表達出她音樂的特性。而畫面感這種東西,反映出來的是音樂本身的戲劇感。不看屏幕光聽她的音樂也會讓人眼前出現她想要表達的畫面,但其他的配樂師的音樂就很少有這種感覺。他們的音樂在於烘托氣氛,使原有的屏幕場景得到升華,而梶浦的音樂本身就是一幅一幅可供欣賞的畫。而且當前奏一響,從旋律和接下來的表現手法就能馬上判斷出是她的作品。

但是她跳不出梶浦風,她所有的作品都是梶浦風。因此她的只適合那些有著非常奇特世界觀或劇情,或是本身的結構偏向於戲劇的影視作品。比如魔法少女小圓,空之境界這些作品。一旦原作稍微有點瑕疵,馬上就會被認為好聽不好看。

宗師的話,可以勝任任何的作品,而梶浦由記不是宗師,因為她的音樂風格實在是太窄了。

當然,這並不妨礙我成為她的粉,從小學六年級的那首高達的「あんなに一緒だったのに」開始就再也沒有系統性地聽過其他作曲家的音樂了。沒辦法她的音樂就對我的胃口??(???????)??

近期在東京參加了她的Fan Club限定Live,感覺會一直喜歡到她不再寫音樂為止吧??????*??*??????-??-??????*??*?-??-?

PS:這是開場前的舞台屏幕而已,演出過程中自覺無盜攝?(??????? ?? ???????)?

加點內容好了(? ̄? ??  ̄??)2015.4.16深夜

梶浦由記的背景音樂基本上以旋律為主,特定畫面要渲染氣氛,也會用旋律的形式來表達。很多作曲家會利用重複遞進的音程來渲染情節的氣氛。拿川井憲次來說,比如那些車馬行軍的畫面,他會用緊湊的多次重複的音階或音程來製造出大軍行進的壓迫感。而與此相對,梶浦由記即使在那些打鬥或激烈衝突的場面,都會用完整的旋律來表達。因此,即使她的音樂脫離了畫面,也能夠作為獨立可供欣賞的作品。之前梶浦在採訪中自己也承認,「倒不是說不擅長用那些咚咚咚的音效來製造氣氛,只是個人更喜歡用旋律來表達。」說明在背景音樂中,梶浦喜歡用音樂,而不是音效,區別在於她的旋律音樂本身帶有非常高的歌唱性,聽了之後,就會感覺到在音樂的背後都有一個聲音在用歌唱來訴說一個個故事。除去款式單調的問題,單獨評論這種如歌般的風格,還是會令人津津樂道。


謝邀~~

從曉之車開始,就一直對大媽的音樂異常執念,我並不太了解一些專業的音樂理論的東西,就談談我自己的感想吧~

大媽的音樂標誌性的特點就是和聲與重奏啦,風格特別明顯,從早期的hack,seed,翼到後來空鏡、小圓、fate系列,我覺得大媽的風格是有明顯變化的。就我自己的感覺而言,大媽早期的作品並不是特彆強調曲調的繁複與華麗,比如說曉之車、深海的孤獨這一類seed系列的曲子,大都來的比較溫和一點,主旋律很突出,和聲與重奏都是加在高潮和間奏部分,更加為大眾所接受;到後來的空鏡小圓和fate系列,為了配合作品本身的世界觀,大媽的音樂漸趨華麗、繁複、激情,主旋律之外的和聲更加明顯,也更富於神秘感,個人認為空鏡的七首主題曲是梶浦由記作品的頂峰,自從Kalafina建立後大媽的音樂也更加成熟,也給人了一種「一聽就是梶浦由記的,聽多了都一個樣」這種印象。曾經一度聽K團的歌聽多了也會厭倦,但是可能是她的音樂真的很對我胃口,所以隔一段時間聽總是有一種異常感動的感覺。

總體而言梶浦由記的音樂還是偏歐式的浪漫風格,像聖歌一樣,梶浦語的吟唱確實帶有很濃郁的宗教味(她自己所說梶浦語沒有什麼意義只是這樣吟唱出來但是裡面真的有好多哈雷路亞233333),能夠直擊心靈,能夠演繹出靈魂深處的情感。大媽曾經在vol#11上說「在我寫的歌中,經常有憧憬、嚮往一類的詞,我在我的音樂中構築著我憧憬的畫面,哪怕是生命所剩無幾,也想在自己傾力描繪的畫面中多呆一會兒。」大媽的音樂似在描繪一個個綺麗的故事,或是哀傷、或是甜蜜、或是悲壯,讓人置身其中難以自拔。

大媽的曲子中也有一些很有異域風情的,一些不同於明確的「梶浦風」的,可能這類曲子並不是廣為熟知,造成了大多數人對於梶浦的刻板印象。其實大媽的曲風並不狹窄,比如Kalafina的專輯當中就有一些中亞風的歌曲,像新疆舞曲一樣,還有一些歌極力在向流行樂靠攏,雖然聽不太習慣,其實以梶浦的才華她也能夠寫出別的風格的作品,實現別的突破,只不過大媽還是更願意堅持自己最擅長最喜愛的風格吧,怎麼寫能夠表達想要表達的情感就怎麼寫~

至於很多人將梶浦和菅野洋子、澤野弘之比較,只能說音樂家們各有所長,聽眾們各有所好,不能說誰誰誰的水平一定高或一定低,各投其好吧~~反正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聆聽來自世界的音樂,難道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么~~

最後牆裂推薦梶浦由記的Live(不要吐槽歌姬們長得不夠好看23333),現場真的比CD更加震撼,歌姬的實力都不是蓋的,在live上還可以欣賞到在動畫里沒聽過的歌,簡直不能更棒~~大媽說Live會一直辦下去,只希望有機會可以圓滿一場大媽的Live,或者K團的,不怎麼會日語也可以和大媽一起唱Zodiac signs(望天……


作為梶浦的鐵杆粉絲,我覺得她和巴赫有點像,莊嚴肅穆,運用復調的古典音樂。正好她小時候在西德待過七年吧。當然,和巴赫不同的是,儘管她有時也運用復調,但她的作品多以抒情的浪漫主義主調音樂為主,總是有優美的主旋律支撐。

我最佩服的是她的作品多為大型管弦樂隊所作,同時處理那麼多聲部。大概跟我沒正式學過鋼琴有關吧,我總是很崇敬能譜多聲部的作曲家。

她的作品另一個特點,是大量運用女聲合唱,具有Gregorian清唱的風格,很適合在教堂歌唱。巴赫的作品也透著濃重的宗教味。

在一次演出中,她自稱希望自己的音樂,能給夏日帶來一絲涼意。言下之意,她認為自己的作品是「冷」的。我留意過她對女聲聲部的運用——大量的五度。五度在古老的英格蘭比較常見於民謠中,比如《綠袖子》,但是在之後的古典音樂中不太常見。五度的音效具有復古和神秘感,或許這和她自稱的「冷」有關。她為《空之境界》和《歷史秘話》寫的女聲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除去五度,她也大量運用小六度。她許多作品都是小調,首當其衝的就是她最出名的《曉之車》,以及貫穿《空境》的主旋律Quiet Romance。我粗略估計,她七成以上的作品調性都是小調。這些都是讓音樂顯得陰鬱憂傷的元素。巴赫最出名的d小調賦格和g小調賦格,顯然也都是小調哈哈。此外,她似乎也比較喜歡使用木琴、鈴鼓和風鈴,對應的是神秘感。

不過呢,儘管神秘、肅穆、陰鬱,她的音樂還是比較激情澎湃的,具有強烈的情感表達呵呵。巴赫也有這個特點,比如前文所提及的賦格。

其實我覺得梶浦最厲害的還是旋律啦,琅琅上口、優美動聽。因此綜合來看,她的風格還是偏浪漫主義風格的,是「讓人愉悅的憂傷」。


我的第一感覺是弦樂和木管編配得不錯。女性化的作曲思維很突出

從早期用的一些和弦和織體來看還是很有功底的。

我也是澤野粉。但說大媽完全比不上澤野也太給澤野招黑了……

其實兩位老師的作品後期同質化都挺嚴重的。但這不妨礙他們巔峰代表作品的高度。

知道寫答案的很多朋友都是圈內玩編曲的,但是換作你來成為職業編曲人的時候,靠接活為生,曲子必須量產的時候,

你未必能做到這兩位曲子的質量。


空靈,這是我想到的最恰當的一個詞。彷彿要唱出靈魂深處的那種悲愴。這種感情的表達或是激昂,或是跌宕,或是撕裂,或者只是柔情訴說。感覺在她大多數作品裡都能找到這些因素。

嗯,反正我覺得自己聽她的好多作品都會覺得哽咽。


說梶浦由記作曲風格單一的都是壓根沒聽過幾首的。


開始覺得還有點意思。聽多了感覺也就這樣。喜歡用弦樂和女聲重唱突出主弦律。近期的作品越來越有一個和弦走到底的傾向,通過音效來營造氣氛。

論水平的話跟菅野洋子和澤野弘之等沒法比。


因為個人風格太明顯所以常年被婊同質化的中年老女人

至於個人風格是什麼,上面有不少答案已經有說。。我作為一個半吊子就不來形容梶浦大媽的個人風格了。但是有一點想說的就是大媽的曲子都很有畫面感,也就是有的時候一些人覺得大媽的BGM太搶戲的原因(光聽bgm都可以腦補畫面了)。

而同質化這個問題。。。其實如果有聽過大媽一些不是很出名(尤其在天朝)的作品的話還是能感覺出來還是有不同的風格的。

你說大媽配樂都是獵奇向?盆友你造晨間劇《花子與安妮》嗎?

你說大媽配樂都是女聲和聲?盆友你造刀劍神域GGO篇嗎(有梶浦語的只有一首)?

以上兩部都是14年作品,花子與安妮的評價更高一些,整個都很治癒(畢竟晨間劇),而刀劍GGO篇則是非典型梶浦作品(電音大媽你怕不怕?)

然後來說K團,我覺得大部分「梶浦作品都是一個調」的印象都來自於K團。對於這一點,大媽本人也有提過,給FJ的曲子更自由一些,而給K團的曲子會有意的偏向某一種風格(然而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風格)。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K團≠梶浦。更何況K團的歌也並不是所謂的一個調,至少可以分成燃曲(光明向)/燃曲(黑暗向)/抒情曲(虐向)/抒情曲(治癒向)/神奇的異域風這幾種調。

所以下次婊K團一定要說「K團只有五種調」才行(括弧笑)

以上來自於一個入坑不久的K團粉和並不完全的梶浦粉。


因為梶浦由記為爵跡票房貢獻了三張電影票。

更新,現在已經貢獻到第四張了…


評價的不會,欲罷的不能。


從來不覺得梶浦風有什麼問題。

就像有的搖滾樂隊幾十年都唱一種風格,有的搖滾樂隊會涉獵不同風格一樣,這只是不同的人擁有的「音樂觀」不同的問題。

梶浦只是忠實地描繪著她所構想的那一個世界。接受留下不接受離開,我甚至從來沒覺得這個問題有什麼可爭議的必要,堅持一種風格的藝術家多了去了。

她的弦樂、和聲非常美,畫面感極強。樓上所說的風格變化我個人沒有明確感受,梶浦的音樂對於我來說,不只是聽到的,更是感受到的、甚至看到的,我的腦海里也描繪了一個世界,所以她的所有音樂不過是這個世界裡不同的風景,通感都是相同的。【類似的音樂就是描繪的同一片風景,我是這麼設定的= =】

謝謝她帶我看到了那個世界裡的那麼多美。


說大媽寫的是復調的拜託先搞清楚啥叫復調好不好?

不是說「多個樂器,多個旋律」就是復調了……

我留意過她對女聲聲部的運用——大量的五度。五度在古老的英格蘭比較常見於民謠中,比如《綠袖子》,但是在之後的古典音樂中不太常見。

五度……我懷疑 @WolfLodge 同學不知道啥叫五度……任何一個三和弦都包含五度……同學你說的是dorian吧?或者五度圈進行?

除去五度,她也大量運用小六度。她許多作品都是小調,首當其衝的就是她最出名的《曉之車》,以及貫穿《空境》的主旋律Quiet
Romance。我粗略估計,她七成以上的作品調性都是小調。這些都是讓音樂顯得陰鬱憂傷的元素。巴赫最出名的d小調賦格和g小調賦格,顯然也都是小調哈
哈。

啥時候連音程都能用來區分作品了……久石讓還多半都是小調呢……日本音樂估計七成都是小調……巴赫的出名的詠嘆調是個大調+小調的產品,ave maria也是大調……人家巴赫寫平均律的時候,那是一首C大一首C小的寫的親,出名的還有那個千反田中引用的「大提琴無伴奏」還是明確的大調呢……光說d小調賦格真不知道巴赫寫過多少首……

我也挺喜歡大媽的音樂的,但夸人不帶這麼誇的吧……之前有人非得說周杰倫的《secret》是賦格的,我也挺喜歡這曲子可這玩意兒真不是賦格……

說是大師的,那估計也得限定ACG配樂界……

大媽的「多聲部」複雜程度未必趕上巴赫的一個聲部好不好……


前面已經有專業or非專業人士談論了幾句。

路過的梶浦廚我也來獻個丑。

知識構架相關:本人文學相關專業在讀(然而本質上似乎是在讀人類學=_=),學過六年鋼琴,然而現在已經基本廢了估計只能彈個即興伴奏,不過街頭賣個藝還是小意思啦······然後現在音樂方面的主要興趣是在研究唱歌,研究各種唱腔然後實踐。

題主的問題是:如何評價梶浦由記的音樂,您這個題目也太大了吧,這該從何說起呢?用哪個領域的知識回答好呢?樂器理論、作曲理論、音響學(物理學)、文化學、還是社會學、或者···數學?因為我專業知識構架的緣故,所以我想談以下幾點:

1、音樂本體論:

①並不像巴赫!

實際上,到了如今的語境下,任何把古典音樂家搬出來對比當代音樂家的人都是耍流氓,他們根本不清楚從古典時代到後現代經歷了什麼,音樂這門藝術又將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其中有的人只顧著挖屍體考古(當然這無可厚非),有的人則陷入虛無主義而墮落,但,為什麼就不能將梶浦由記當做是這個時代特有的一位音樂家看待呢?

看很多評論日系音樂家的,大多沒有條理,就算看起來很長。人並非脫離社會存在的孤立個體,怎麼能單獨拎出來呢?因此我要談論梶浦由記的音樂,就必須追溯歷史與輻射社會。

②梶浦由記的作曲:

——這方面其實我是門外漢,什麼勃拉姆斯拉赫斯特拉文斯基我統統不懂(毆),所以就不多說了——音樂風格大致上是可以歸為pop的。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她的作曲並不像現在那些流行樂啊,這是當然,因為她融入了很多從前是流行、然而從當下眼光看來、都屬於古典的東西,舉個例子,就類似於中世紀曾經流行過的牧歌式音樂元素,也可以叫做folk,很多東歐國家都有的民間小調,正好與嚴整、莊重、和諧對稱、富有邏各斯的巴赫站在對立面,具有狂歡的是色彩。

當然,她受過的音樂影響不僅僅是德意志的民族音樂,還有modern音樂,就是pop,因為不了解德國的pop音樂,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再說西方的pop本身就是從folk里過來的。

拋開過於受日本流行文化影響的Kalafina,我們隨便拿她的一首原聲帶來分析,如早期的canta per me,來自動畫《noir》,很簡單的結構嘛:ABA,結構則是:提琴等實體器+合成器的打擊音聲+處理過的人聲二重合唱,一首稍微有點知識都可以分析出來。

至於我們為什麼會覺得梶浦複雜······可能是趙國音樂基礎教育太差了吧,實際上她是以簡單的磚塊堆出了良好的效果。聽個二重和聲都覺得要逆天,那這些人聽五重唱是不是要把上帝殺了。

2、文化來源/音樂文化學:

①其實還挺像巴赫的!——梶浦由記與德意志文化:

她的音樂中具有宗教式的超然和虛無色彩,不知為何,被作曲主要是浪漫風格的她模仿得挺像模像樣,可能這個真的是來自童年的影響吧,然而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按理說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德國並不會很流行這種瓦格納式的歌劇啊,藝術應該都挺包豪斯的吧?莫非老師欺騙了我們···?還是說因為視野的問題;梶浦由記出身於一個父親愛好音樂的中產階級家庭,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可並沒有人對其進行過階級分析。可能娛樂性藝術就是一個給全民喂致幻劑的東西吧。

不過階級性並非意味著審美能力的高低;梶浦由記,如果說她在音樂方面有審美天賦的話,那麼我想就是對美的敏銳,她在歌詞中愛用二元對立的寫作手法,如光和暗,美與絕望,這與德國傳統哲學那一套相適應,與經受過明治西化洗禮的當代日本人的世界觀也很貼合。

不得不說,日本···確實是個文化小熔爐,其音樂中的文化活力,也正是成長在這片土壤中的,非洋非和,卻全面理解和接受了Katharsis理論,完成了自己的藝術。

從某個側面來說,聽梶浦音樂時常會有強烈的衝擊感,也可能來源於這種宗教式的激情。另外說句題外話,這種當代音樂中少見的情緒也容易吸引到某類人······比如某虛某菇,比如我······

3、社會互動鏈

梶浦音樂,無論何時都是按要求寫出來的:

大多數受眾會為和聲買賬,於是梶浦就給你們寫和聲······

老闆說要根據畫面來調整音樂,於是就降低存在感······

有時候,業界,就這麼簡單······早已經不是貝多芬的時代,就不要談貝多芬的創作方式了。並不是說梶浦的創作不自由,只是在這個資本市場中,創作的自由已經很大程度上脫離了絕對與單向的範疇,大家互相影響,箭頭也絕非單面。

不過實際上,梶浦由記的旋律招牌也確實不可以繼續濫用下去了,從前據她自稱,創作時首先是主旋律浮現出來,然後再編寫和聲,這種手法實際上還是太古舊了,停留在歌謠的階段,與業界契合度不高,不過近幾年,梶浦不知道受到了何種影響,開始轉變創作觀念了,但旋律架子還是沒有變,這點其實我是有點無語的。但還是說明了,無論你是不是學院出身,最終還是要進到某個套路中的。。。至於在這個套路里能做到多好,就看個人了。有的人適應不了腳鐐也是會死的。

下面談有趣的一點——

②live的劇場化:

或許這也跟其從小聽的歌劇有關:「啪」地一下照亮全場,然後演繹出無數Dramatic scenery,因此,她的音樂從一開始就不單純是坐在電子設備前用耳機聽的單面藝術,而是類似於歌劇唱段演唱會一樣的表演藝術,並非自覺的音樂劇場,而是自發的,卻有著可能比前者更強的感染力。這也是我喜歡她的音樂的原因之一。

可惜至今還沒有去看過Fiction Junction的現場(啊一下子就暴露了因為買塑料小人窮成狗的嘴臉

好吧其實話說到這裡也只完了一半,我是對梶浦由記這個人深感興趣的,所以有動力去了解她的人生當然也包括她的創作,比那些連「阿基里斯與龜」都沒聽過卻來談論梶浦由記音樂風格單一的人強得多,但我自然不可能說的全對,所以這些發言也是僅供參考。我的研究也沒有就此完結。可能以後還會編輯回答。

······論一個梶浦廚的修養。。我說完了。

好,期末狗繼續爬去寫論文。。

不能再浪費時間了。。


這位大媽告訴了我們「配樂的感情比畫面充沛」是怎樣一種體驗。


梶浦由記不會像澤野弘之一樣作曲作得人一臉高大上大片向,如果將她的音樂比喻成人,那一定是個清新脫俗的,神聖得讓人不忍接近而又自身強大得讓人不敢接近的姑娘,你沒想錯,那是兩儀式和阿爾托莉雅.亞瑟.潘多拉貢這樣的 轉的


空靈.聖詠.悲壯.異域.田園.哥特.清冷.黑夜.恬靜.安詳.孤獨.悲傷.。


畫面感很強,主要畫面就是

哥特貴族末代戰爭

神打架


看完上面的描述突然腦子裡出現一首叫【砂塵的彼方】的歌,之前沒有關注作者只是單純覺得好聽,去查了一下竟然真的有梶浦由記參與創作,她真的很有個人色彩。


有種在黑暗中仰望天空放聲吶喊的感覺。


作為一個才入大媽以及她後宮k團坑兩年的一個高二學生我真的覺得很後悔畢竟為啥我入得這麼晚!!!!!

其實從一開始接觸日本動漫的時候就聽過她的歌了,只是一直不知道,後來入坑了之後我才發現卧槽這特么原來是她作的曲填的詞!

因為我也不是專業的音樂生,也不會評價她的音樂水平怎樣怎樣,但是我想說的是大媽能將音樂很好的融入進作品裡啊!!!每一部大媽參與音樂製作的番我都是看哭過的【嚴肅臉】

以及這裡要說下k團,作為一個99年的小鮮肉【大概】,我是並不了解大媽之前的那個seesaw組合的,所以這裡只評價一下kalafina,不說已經退團的maya,現在的三位成員都是我的老婆【一本正經的胡扯】,三人從出道到現在,也實在acg界有著十分不錯的口碑,這三人將大媽的女音和聲風格發揮到了一個新高度,並且每個人的音色也是十分獨特的,這裡就不說大媽的另外一個FJ團了,因為主要還是入k團233

k團最開始是為空之境界演唱的,我覺得裡面的歌首首經典,個人覺得這是kalafina出道以來最好的一張專輯!後來為黑執事 魔法少女校園 境界的彼方 FZ FSN 亞爾斯蘭戰記,甚至是為三次的電視劇歷史秘話演唱主題曲,個人認為也有經典,但都無法超越最開始的空之境界。

為啥呢?因為空之境界本身來說就是一部非常棒的番,並且大媽也很喜歡原著小說,她甚至反反覆復讀了好幾遍,並且那時候wakana與hikaru的唱法還沒有轉變,悲涼而又華麗的女神音與穿透力max的中高音,當然個人覺得keiko這幾年來唱法還沒有很大的轉變,依舊是充滿誘惑的略帶沙啞的中低音【個人見解,非專業人士,歡迎指出錯誤~】,可以說是空之境界造就了梶浦由記與kalafina,也可以說是大媽與k團造就了空之境界。

空之境界可以說是繼之前的高達等作品的大媽的又一音樂創作巔峰,然後大媽陸續接了許多作品,這其中有好的也有不盡人意的,然後這時候,kalafina中的wakana與hikaru開始轉變唱法了,其實這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wakana的音色雖然極具特色十分美好,但局限性太大了,像空之境界這種情感色彩濃厚的是完全可以hold住,但並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這樣的,k團與大媽想要在acg界繼續生存下去甚至是要打出一片新天地,就必須要做些改變,wakana現在的聲音更亮,更圓潤了,卻失去了以前的悲涼的女神音,有許多大媽的粉絲都認為wakana與大媽的「前妻」:石川智晶的聲音很像,但我還是覺得個具特色吧。。然後再說hikaru,小圓裡面的有首歌Magia,hikaru唱的很棒,成功從蛋蛋變成了蛋總【hhh吐槽一下】,但如果將這首歌與她們早起的歌進行對比例如Aria,就會發現hikaru的聲音不如從前的清脆明亮了。。

說了這麼多,好像還偏題了233多說了幾句k團,然而我覺得k團其實也代表著梶浦由記這幾年來對音樂的態度吧,她依然堅持著自己獨特的風格,但面對現實,為了能繼續把音樂做下去,她也選擇了些許改變與退讓,但不論如何,她都是我心中最棒的音樂人!入了這坑拉我我也不爬起來了!

看過很多年前一個梶浦由記的採訪節目,大媽說過本來她與愛唱歌劇的父親有個十八歲的約定,但還沒有到十八歲她父親的就去世了,所以最開始在工作與音樂之間徘徊的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音樂,成立了seesaw,然後才有了現在的梶浦由記以及她的後宮:FictionJunction與kalafina,所以這也激勵著我,有夢想就要去勇敢的闖一闖,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感謝梶浦由記,能讓我聽見這麼美好的音樂,能讓我遇見這麼美好的kalafina。


推薦閱讀:

日本back number是一個怎樣的樂隊,現今在日本的音樂地位如何?
如何評價平原綾香的演唱技巧?

TAG:音樂 | 日本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