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亞洲四小龍里的新加坡沒什麼文化輸出?

這裡主要指電影和流行音樂這類。


新加坡雖然不是沒有流行文化,也不是沒有社會創新,但是整體來說,比較經典意義上的『文化』的影響力和創造力確實偏弱,特別是相對更classy的文化,比如文學,藝術電影等等,相比新加坡強大的經濟(與其人口和資源相比)和發達的社會來說,確實顯得相當匱乏。

這裡面一部分的原因是新加坡長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的政治理念造成的。人民行動黨正如東亞的很多新興工業國家的其他右派政黨一樣,其執政理念是非常『實用主義』的。對於他們來說,人民物質生活水準高,社會有秩序,是最重要的。而新加坡作為一個完完全全的移民國家和非民族國家,人民行動黨又不像台灣國民黨或者韓國大國家黨一樣,還要考慮發揚傳承傳統文化,或者增加民族文化影響力。增強新加坡的文化影響力,對於人民行動黨來說並不重要。而長期的威權統治,對文化領域創造力的扼殺顯然也是明顯的。

儘管香港同樣只是一個不算太大的城市,也不是民族國家,也是移民社會,但是一來香港的移民構成跟台灣一樣,有文化的人士比較多,特別是49年前後的那批移民,已經受良好教育、有很有社會地位的、有家族文化傳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化是一個很依賴於有傳統的上層階層的東西)的比例遠比新加坡的各族移民比例要高。二來港英政府對於本土文化發展並沒有刻意限制,反而出於種種原因對粵語文化的發展有所鼓勵,文化產業的環境,也與新加坡不同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Daniel Zhou所說的語言問題。人民行動黨在以華人為主的新加坡社會強力推行英文教育和英文文化(如 @Daniel Zhou 所說這樣做對於維護多民族的新加坡社會的穩定有重要意義),使得整體上新加坡人變成了最常用的英文還是無論說還是寫還是沒那麼地道,而華文教育也完全缺失,母語使用也停留在非常低的等級上的情況。無論在英語世界還是華語世界,新加坡人的對語言文字的掌握程度(literacy)都很低,自然難有什麼創造。

從這個角度來看,香港回歸以後,電影業影響力大幅下降,恐怕創作自由上的限制還是次要的,而香港電影人受大陸市場和合拍片政策的誘惑,放棄自己熟悉的本港粵語文化,盲目北上去拍自己並不熟悉的普通話文化的電影,倒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在新加坡住過七年,隨想隨打。。。

首先我同意現在排名第一的@謝熊貓君的答案,新加坡的市政管理文化輸出十分強大。除了@謝熊貓君提到的幾點,還有擁車證制度(被上海改造成車牌拍賣制度)、CBD車輛收費制度(被倫敦學)、祖屋制度(日本學)等等。

全能的新加坡政府在大眾文藝方面不是沒有雄心的。千禧年的時候,新加坡政府拿出五億新元(約合25億人民幣),要在五年之內打造成亞洲媒體中心。老百姓看的見的就是唯一的電視台(政府的)可以辦報紙了,唯一的報業集團(政府)可以辦電視台了。。。下面呢?就太監了。

新加坡1965年建國,是「被包圍在馬來人海洋里的一個小紅點」,處境頗類似以色列(所以一建國就請以色列人來訓練軍隊並模仿以色列的兵役制度),人口中有20%+的馬來人和10%的印度人。所以它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人民的身份認同,使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都認同自己是新加坡人而非外僑,願意保衛這個國家。(關於身份認同,70年代中國乒乓球隊訪問新加坡對陣新加坡隊時,華人觀眾還大多為中國隊加油、不為新加坡隊加油) 製造國家認同感首先就要改變語言。馬來語被尊為國語(新加坡國歌是用馬來語唱的),討好周邊馬來西亞、印尼的主要民族。英語是行政語言,它本來也是新加坡上層人物使用的語言(李光耀年輕時根本不會說華語,臨40歲才學,現在說得已經很不錯了)。

當時新加坡的華人主要來自五個地方,分別操廣府、客家、潮汕、閩南、海南方言。他們彼此之間互相都聽不太懂,也不大往來。我90年代末到新加坡時,驚訝面容畸形的人為什麼這麼多。這一方面是新加坡照顧殘疾人,殘疾人大多出來工作從而暴露在公眾前,另一方面我想也是長期小範圍通婚造成的。

為了整合來自五種不同源流的華人,從7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強推「華語」(Mandarin,也就是普通話)、簡體字,可以說當時政府就沒有學香港台灣。原來華人的五種語言就成了「方言」。電台、電視台、電影院禁止播放方言節目。電台里受歡迎的閩南話評書,停了。粵語歌?沒處聽。有人說新加坡離香港近可以從香港進口文化啊,呵呵噴氣機時代四個小時的航程你覺得近?新加坡華人第一大民系是福建人佔40%,所以要說跟台灣比較親切還靠譜一些(第二大民系潮州人佔20%、第三廣府人15% 來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新加坡華人)當然老百姓私下裡講方言、聽方言歌、看粵語片沒有問題。但公開場合,包括大街上、商店裡,我是沒聽過看過。

語言對流行音樂的影響有多大呢?香港80年代的音樂黃金時代,就是從許冠傑唱粵語歌開始的(在那之前的流行歌都是國語或英語的),是人民用本土語言表達本土心聲。而彼時的新加坡,華人卻不得不去學習一種自己不熟悉的表達方式(而且社會對英語的需求遠超華語)。

(插個笑話,上星期一對朋友從新加坡來上海。先生是中國人,太太是新加坡人。先生說經常初見新加坡人,新加坡人問「你貴姓?」先生回「免貴,姓黃」,「啊,黃免貴先生你好」。他的新加坡太太無奈地說「我們的華語水平就是這樣的」)

樓上的答案有的提到《霧鎖南洋》等八九十年代的電視劇,想想看那些編劇都是在什麼年代受的教育?扯遠點到香港,金庸、倪匡、黃霑都是在什麼年代在哪兒受的教育?

如今,一個典型的新加坡華人,除了能流利說英語,華語大概就是上面插播的水平,還能講一些馬來語、粵語、閩南話、潮州話等等。有個說法,語言會的太多人的族群,很難產生大的作家藝術家,比如瑞士。因為哪種語言都不太專精。

新加坡也有好的本土藝術,如《蔡厝港》,用Singlish表演的屌絲生活劇,很受各族人民歡迎。但Singlish離開新馬就沒人聽得懂了,傳之不遠。

所以,光砸錢是打造不出大眾藝術中心的。新加坡要想輸出流行藝術,得等到人民能用別人能接受的語言(英語、華語)熟練表達自己的時候。

以上談的是語言導致新加坡大眾藝術不彰的原因。其他還有資本的原因(邵氏、國泰兩大電影公司都起於南洋卻在香港結果)、政府管制的原因(新加坡不是沒有藝術家,而是他們不願意住在新加坡)。以後有心情再寫。

關於《小孩不笨》,任何一個在新加坡住過兩年的人,都會告訴你它從頭到尾都在諷刺新加坡政府,這才是這部電影在新加坡大受歡迎的原因。這事我能隨便說嗎? ^_^


中國有句古話,叫悶聲發大財。

很多東西,你看不到、你不關注、或者你不了解,不代表它不存在,更不代表它不重要。

新加坡的文化、藝術、創新等產業確實創造了范文芳、梁文福、孫燕姿、阿杜、林俊傑、蔡健雅等等,但是這不重要。

你們以為啤酒炸雞都教授就是文化輸出了嗎?你們以為哦喲醬紫這個屌就是文化輸出了嗎?你們以為人最重要的是開心我下面給你吃就是文化輸出了嗎?

就那中國來說吧,我隨便講幾個新加坡輸出的東西,這些才是跟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

1. 住房公積金

大陸的公積金制度,就是從新加坡那裡學來的。摘錄下維基百科:住房公積金

在中國大陸,自20世紀80年代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改革的推進,住房制度改革於80年代末期開始起步,1991年,受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啟發,上海首先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1994年推廣到大陸所有縣級以上的城鎮。這一制度在建立的起初十年里,對彌補政府財政對住房投資不足、擴大住房投資建造規模和緩解計劃體制下的住房供應嚴重短缺,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2.工業園區模式

新加坡和蘇州政府在蘇州建立工業園,算是大陸工業園區的早期啟蒙。現在你們看到的全國各地的工業園、創新園、XX園區等等,都是從彼時的經驗和管理中推廣開來了。

若是沒有工業園這種模式的即時推廣,那大到工業發展、產業轉型,小到大學生和技術人員就業,都是會有影響的。

3.南洋理工大學中國市長班

中國市長班,由中國各級政府部門選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而進修的課程,因入讀前相對而言需要一定的行政級別,畢業後回到行政機構更是能獲得大幅擢升,而被譽為「中國市長班」。

我有幸見過一些市長班的學生,多是年少有為的大陸未來的地方政治新星,而且這市長班可不是出外鍍金,而是正經上課、用心備考、嚴格考試的進修班,學習管理課程和新加坡經驗。

你們仔細留意一下,說不定你們的地方領導和高級政府官員就有這個市長班裡面出來的。

---------------------------------------

鄧公1978年出訪新加坡,反覆提到要學習借鑒新加坡的經驗和模式,這話一直到92年南巡的時候鄧公還擺在嘴邊。可以說從鄧公訪問新加坡開始,中國政治精英就一直在向新加坡學習和借鑒。

前人有總結過這個方面的東西(「新加坡模式」是否值得中國借鑒?),我摘錄一下,你們自己體會一下:

比起這些,不能輸出啤酒炸雞,又何妨呢?


80年代以後,大陸先流行過港台劇和日劇。中間有一陣流行新加坡電視劇,《人在旅途》、《情絲萬縷》、《蓮花爭霸》等。後來就流行韓劇了。

中文不正統,英文不正宗,會不會是文創產業不夠強的原因?


1、新加坡建國時間太短,面積又太小,而且大部分國民都不是土著,沒有任何地方特色;因此,狹義的文化其實沒有的,也就沒辦法輸出。試想,列支登士敦、盧森堡有什麼輸出?

2、對於中國的官員來說,其實是有文化輸出的。新加坡的治理模式,正是國內各地官員的心儀,比如,認為國民素質不高,通過強制手段來改變;比如,將原有的城市推倒,按自己的想法建設;比如,兒子接班,媳婦管錢。這是比較負面的影響。

3、新加坡作為比較早的走向民主的華人聚集區,他的民主模式是大陸和台灣的學習方向。改革前,鄧小平就見過李光耀,並在他的建議下改變在東南亞的華僑政策,自此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同時也放棄支持馬共等輸出革命政策,才得以讓東南亞的華人敢回大陸投資(否則就是馬奸、泰奸了);另一方面,小蔣晚年受李光耀影響很大,推動開黨禁的,李光耀是一個重要人物(當然,外部環境更重要,蘇聯新思維、大陸進行政治改革,韓國、菲律賓獨裁政權倒台)。這個比較正面。


問題問的是關於文化產業的,我來就這個角度簡單談一談我的見聞

1.新加坡崇尚精英主義,社會氛圍偏向商科和理工科,因此新加坡的年輕一代普遍對文創產業不感興趣,最優秀的學生選擇的是商學/法學/理工/醫學等收入上等的行當。

2.華文化在新加坡是衰退的趨勢,年輕一代接受的是西式教學,華文只是作為部分人的mother tongue象徵性的存在。我曾和萊佛士書院(Raffles Institution, 新加坡最好的高中)的校長聊過,他承認本校學生的中文是「hopeless」。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於華文化的認同力並不夠。

3.新加坡是一個建國時間短的移民社會。一方面,新加坡從建國至今,發展飛速,確實是了不起的成就,國民對此普遍有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導致國家沒有文化上的積澱。政府近幾十年在極力維護多民族社會的和諧,強調解決民生和經濟發展問題。新加坡人自己則相當看重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物質水平,而對其它方面興趣不濃,換句話說,就是還沒到經濟反哺文化的階段。


是因為國內市場小,培育不出文化類大企業和大作品


@阿飛


新加坡唯一可以輸出的是華語文化,例如華語音樂,但是政府推動英文化本身就切斷了本地華語青年的前途。

長期看,華語在新加坡越來越弱,其他語言亦是如此


孫燕姿林俊傑蔡健雅阿杜李偲菘李偉菘海蝶音樂哭死在牆角。

電影確實沒有太多。國家體量太小。


你不知道新加坡還有一個外號叫「文化的沙漠」嗎?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語言,李光耀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推行英語教育,一代人下來漢語基本忘光光,Singlish又不倫不類,根本不可能有文化可言,就算樓上所說的孫燕姿林俊傑之流,也都是唱中文歌才為大家熟知。

本人目前已在新加坡居住近兩年,對新馬所謂的海峽華人和傳統華人有一定的了解。新加坡的模式無疑是成功的,但僅僅是經濟,新加坡人身上已完全沒有中國人的影子,給人的感覺也特別疏遠,至於文化更是一點沒有,也沒人會很關心自己國家的好壞,只想著自己賺錢,這也是新加坡工作壓力特別大的原因。

而馬華就完全不一樣,他們中的帶頭人在用心捍衛著中華文化,大多讀華校、說中文,有時候都會覺得他們就是中國人,感覺特別親切。同時,他們不像中國人都是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是一個黃包車夫都過得悠然自得,而中國的孩子總是會有很多的煩惱,對待世界就沒有他們那樣的溫暖。

我很喜歡馬華這個群體,而新加坡,沒有文化根基,總歸是笑不了多久的。


1. 華語文化斷層

2. 新加坡式的屌絲英語,再有錢,一張嘴就特別土

3. 本土市場太小,留不住人才。好的都是早期去台灣現在去大陸,根本沒法留在新加坡

4. 本地華人的文化需求可以從中國,台灣,香港獲得,英文需求可以從美國英國獲得,對本地文化需求不強烈,也很容易替代。這也是多種族國家的痛,沒有文化專屬性。

5. 本土文化就只有新加坡式土英文和小學水平中文摻英文再摻馬來文福建話,再加上歪瓜裂棗的演員,出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很難有市場,表現不錯的影視劇大多是快餐文化的屌絲搞笑劇。


《小孩不笨》,這個電影,應該聽過吧?


說個產業結構的因素。

新加坡的明星們還是工資制吧? 按月拿薪水。

而香港、韓國這種,則是片酬制吧?敢拼敢幹的話,收入非常高。

不同的激勵機制,結果自然不一樣。好比大鍋飯和包干到戶的差別。

當然,不同的激勵機制也有不同的弊端,片酬制的競爭壓力更大,韓國小明星因壓力而獻身的、自殺的都不少。但是工資制的一般就沒有這麼大的競爭。


小學時候看過一個新加坡現代劇《隨心所欲》,好震撼。

不太遠的地方一群講中文的人,和我身邊的世界完全不一樣,光鮮亮麗,隨心所欲地戀愛。還知道了炮友這個詞。


1,政府太強大的國家,民眾的自由度就低,因此難以產生天才的思想。文化依賴于思想。

2,離香港太近,這就導致本土民眾的文化消費可以從自由的香港得到滿足。文化需求不高。


新加坡建國也就不到70年,而且是由貧苦的移民建立起來的國家。

這些移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歷史的沉澱又短。再加上本土的優秀人才主要會選擇金融理工等更「體面」和收入更高的職業作為奮鬥目標。當然就會造成本土文化相對貧瘠的這麼一個狀態了。

而且新加坡和香港台灣交流慎密。人民的文化需求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的~打個比方就是可樂在某個城市賣的很好,這個城市裡就自然沒什麼人會想再做一個本地的汽水廠了。

樓上有人說新加坡ZF太強大,我想也是原因之一吧?新加坡更像是一個開明專制的國家。(政治問題不是我的強項,如果說錯了請指正~)


如果把一個香港人和一個新加坡人都弄到另一個新的地方生活,那麼新加坡人就會問一個問「我在這裡可以做些什麼事情」,而香港人就會問「在這裡有什麼東西是不可以做的」。


我有次去查華語電視劇海外的輸出情況 居然有非常多新加坡華語電視劇在亞洲國家播出過 可能不比國內出產少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紀錄片《幼兒園》?
古今中外有哪些禮失求諸野或者治失求諸野的例子?
流行樂和老年人脫鉤嗎?為什麼?
馬爾他騎士團是怎樣的存在?這是怎樣運作的一個國家?

TAG:電影 | 政治 | 文化 | 流行音樂 | 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