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建築設計很少看到壁爐?日韓有嗎?

現代居民建築亞洲和歐洲應該差不多吧?我看到好多歐洲的室內設計裡面仍然有壁爐,不是燒木頭了,貌似是燃燒率更高的顆粒。為什麼國內的新居民建築沒有考慮做這個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建築形式。

從埃及文明,到歐洲整體的建築發展,建築主要傳統材料都是石材。至少有了建壁爐的條件。

有條件了慢慢就傳下來了,技術上建築設計里都有保留專門的壁爐煙道,跟人們生活和文化也開始息息相關,也就成了傳統習慣了。

之前工作室的一個德國人,在室內看到火都能興奮起來,那些廢舊的稿紙也是拿個盤子擱角落燒著玩。。。

所以壓根沒有壁爐的地方,也有人要燒這種酒精爐。這在國內妥妥的接受不了。

還有這種都成裝置藝術了。

中國以及日本的傳統建築形式都是磚木結構,防火是第一要務,從一開始壓根沒想過壁爐明火這種東西。等到建築形式發生變化,採暖也早就換成集體暖氣了。壁爐也就沒有進入大眾生活的意義了。

有人問到故宮怎麼取暖?我順便說一下。

故宮的做法肯定比民間高出好幾個檔次,建造時地底埋有地暖的通道,牆體里有火牆。都是燒炭的,持久又無煙。賣炭翁的故事都是聽過啦。

但是在民間烤火取暖這事大家都有,

歐美在壁爐里燒,咱們在炕里燒,日本在榻榻米上燒。


謝邀。

歐洲屋裡放壁爐跟餐桌放蠟燭燭台一樣,都是個懷舊裝飾物品,沒啥用。有蠟燭也得裝燈不是?有壁爐一般也裝暖氣片。

裝上壁爐感覺特別有家的感覺。北歐人喜歡弄個電視掛牆上播放那種一把火一直燒的DVD。循環放。

他們一般也是獨門獨戶的才有壁爐。公寓就算了吧都是假的。一般也沒人點,費勁還危險。


因為我們上炕


信馬由韁想那說那。

我們從壁爐的功能性開始討論一個或一類型建築功能的延續,看似在展開建築功能的延伸和發展,那麼在內里,是在尋求一種功能存在的內因和它的必然性。

1、壁爐是一個功能嗎?不,它是一種容器。

"火種"----從功能上而言,壁爐是作為獨立住宅發端產生的一個必須的功能部分。從最初的洞穴開始原始人刨坑堆灰保存火種,東西方並無二致。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一個小火堆因為容納它的外器的材質不同,最後演繹出截然不同的儲存容器。全世界而言,爐,灶,的形態都沒有太多的改變。現代火器的出現是顛覆性的,因為燃料的越級而生帶來的形態的改變是根本性的。

以上文字,形象力好的朋友可以在腦中演繹一段片頭:滄海桑田,日月變換,猩球崛起,一小團跳躍的火苗,躍然而生,而它四周的鏡像瞬息千年,從周口店的灰泥火坑,最後躍進到現在的某個中島廚房點火開關啪嗒作響之後炫紫色烤箱火苗乍燃。

2、壁爐是一種容器嗎?不,它代表著一種生活情態。

圍爐在東方傳統鏡像中包含著不可名狀的曖昧。小而曼妙的柴焰,瓷器,暗香浮動。伴隨著堆砌文辭的前戲,為在再一時辰的曼妙暖手暖心。由土及陶在中國而言,即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情致和意趣的補充。所以,它只是一部分,極少部分的生活場景。

在西方不同。自從以壁爐的形態出現和成為家庭生活最為重要的環節後,它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每日的餐食,和晚間的相聚都是在壁爐前完成的家庭生活最重要的組成。

主婦在壁爐前完成一家人的飲食。母親接著火光縫納衣物,父親在壁爐前修理工具,孩子們圍著老人聆聽霍比特人的傳奇故事。幾乎所有的,西方的古裝片中,我想應該沒有一個中沒有壁爐這個場景的出現。

這當中有一個蘊含其中意味:我們從遠景看去,一家人圍坐在壁爐前面,男女老少,他們的各式頭髮,被跳躍的火光投射在四壁上。 大家隨意談笑,溫馨甜蜜。

好了,從剛才的場景中回頭來,你告訴我,在一個正統的中國家庭中,你能否想見,何時何地 你看見過這樣的場景?你會否與我一樣,驚覺中國人的歷程中似乎缺少了這個環節,而在往複流年抑或無處尋覓?倒是一堆粗蠻漢子造火烹牛綿綿千年不絕。

繼而說,如此不同的生活方式下,兩個家庭貢獻的社會成員呈現的社會特質區別在於:平等、自由、 熱情與剋制、拘謹、禮貌。

自然環境的不同,物質的不同,材質的不同,演進了不同的行為與生存模式,生活方式的不同,疊加生成不同的思維氣質。

壁爐在其中是一個無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不能想像古代西方如果沒有壁爐,西人的進化史會泯滅多少個世紀,又或者最終被東方征服並學到衣冠周正而在四方桌上據筷以序。

3.壁爐是西方文化在世俗生活場景中的符號固化,如同教堂,武器,廣場,演講,以及圓桌。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它們的共性是一個:人人生而平等。

壁爐是每一個生命在長成之初獲得這個基礎印跡的星球。

那麼我們呢?我們的背心被蝕刻的符咒卻是「尊卑」。

回望千年,反觀當下,萬民呼喝,不忘初心。

另外,日韓比中國人更崇洋,誰家弄個壁爐會被羨慕死。即使沒壁爐整個生鐵爐子也要被艷羨三個月。一生鐵爐子賣價30萬-50萬日元,合2-3萬人民幣。相對普通民眾算是奢侈消費了。

本想為文配圖若干,罷了。

西漢時候出土的陶土火爐。

龐貝古城的披薩作坊。

舌尖上的中國中白族女子的室內柴灶。

驚情四百年中的壁爐。

蝙蝠俠在壁爐中焚毀圖樣。

湯姆在壁爐前酣睡。

等等。

----------------------------分割-------------------------------

20140805 有人反對+沒有幫助 讓我意識到「語言是最大的誤解」。重新回答一下問題。

1、現代居民建築亞洲和歐洲應該差不多吧?

至今為止,亞洲同歐洲的現代民居有兩個品類是相識的:城市電梯公寓與獨立別墅。除此之外,其他類型的物業,有較大的區別和不同。

以英國倫敦為例,街區中最多的民居是由建成超過100-150年以上的木樑結構+石砌外牆的多層公寓【可以參考許多紀錄片或者GOOGLE街景】

此外辦公樓群的相似度會更高,不過有一點,出於環保以及對於地球的熱愛,境外寫字樓產品多數會獲得美國LEED認證。這個在中國現在已經大量推廣,也是一門好生意。

2、看到好多歐洲的室內設計裡面仍然有壁爐,不是燒木頭了,貌似是燃燒率更高的顆粒。

壁爐使用方式並無太大區別,燃料來源目前分為:柴爐【原木爐】,燃氣爐【天然氣】,電絲爐【如同中國早年的電爐子】,其他代碳燃料【如竹木碳塊,原理同中國木炭,發熱量高,無煙塵】

爐種的選擇,需要匹配你的建築形體以及內裝飾風格的一致性。鄉村別墅都用原木爐,而曼哈度摩天豪宅的書房壁爐一般都用燃氣爐。

3、為什麼國內的新居民建築沒有考慮做這個呢?

中國新居民建築? 如果可以理解為包含別墅物業——曾參與數個別墅產品研發工作,套均價格在100萬至1億之間。分布區域在北京 蘇州 重慶 成都 長沙 等城市。都設置有壁爐這個元素。

作為建築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可以回答你,真壁爐需要獨立煙道以及足以匹配壁爐功能的【整棟房屋】。作為裝飾性的壁爐,則無需要。即使在60平的兩房小公寓亦可有一個古舊的壁爐書房。


個人理解題目的意思是:如今,亞洲住宅建築和歐洲的差不多,但在中國,住宅建築中沒有歐式建築的壁爐,這是為什麼?日韓有嗎?

中國的現在住宅建築沒壁爐,是由取暖方式決定的,中國現在很少有人在家燒東西取暖。(一些農村還是在家中燒東西取暖,比如我老家,但用的是火坑。)

日韓有沒有,我沒調查過,所以這個我回答不了。


不是沒有,是題主沒有看到。壁爐(電子的不算)的前置條件是有house 。


有壁爐的前提是有煙囪,你想燒死樓上的?


為了怕消防圖審找麻煩 吃飽了撐的設計壁爐


我們一般整個炕。



推薦閱讀:

關於建築設計的思路問題?
房頂結露怎麼辦?
結構工程師對於建築設計需要了解到什麼樣的程度?
怎樣自然地跟外行人談(pu)論(ji)自己的專業?比如建築學?
歐美的老式樓房都強制安裝了疏散樓梯嗎?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