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什麼都想吃,什麼都敢吃,而且南方人尤其廣東人更甚?


中國人什麼都吃並不是因為歷史上對飢餓的記憶。

而是因為中國的食品產業沒有像國那樣高度工業化。 食品工業的高度發展會使得內臟頭爪子、非常見蔬菜還有其他奇奇怪怪的肉類等等從人們餐桌上消失掉。

當食品工業化極高的時候。肉類幾乎都來自大型化的屠宰場,需要高度集中的生產來節約成本。提高了分揀內臟還有頭爪子出售的成本,還不如直接處理掉。 蔬菜要麼是生產種植生長快成本低的作物,例如生菜。要麼就是保質期長、多種用途的作物,比如土豆還有玉米。 就會讓蔬菜品種單一化。同理肉類必須要來自適合大規模養殖的動物,例如牛肉、豬肉。至於像蛇肉、狗肉之類的需要食用肉類或長肉不快的等等不適合大規模養殖的肉類必然會停止銷售的。


「聽說廣東人什麼都吃」

「孩子也吃嗎」

「他們有一種飯叫煲仔飯」

「除了煲仔飯 他們還敢吃點別的再噁心點的嗎」

「人頭飯」

「除了煲仔飯 人頭飯 還敢吃點別的嗎」

「老婆餅」

「能不吃人嗎」

「油炸鬼」

「有種吃艘船」

「艇仔粥」

「不服,換種交通工具」

「車仔面」

「只是醉了他們能吃種我聽不懂的嗎」

「薄撐」

「。。。」

「有更沒下限點的嗎!」

「雞屎藤」

取匿了。

利益相關:答主老家湖北,在廣東生活多年。

答案來源是很久以前在QQ空間上看到的段子,沒有來源故未註明。

這個答案,只是想很友善地提示提問者和很多對廣東文化不了解卻瞎補腦洞的朋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順便說一句,在英國,英國同學問中國人是不是都吃狗肉時,至少先問是不是。如果大家真的想友好交流,請先認真了解。希望大家能少些偏見,希望吧。

By the way, 我很喜歡廣東呀,當然惠州是最愛2333。


「中國人為什麼什麼都吃?」

關於這個問題,主流答案似乎是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不足,同時中國歷史上又天災不斷(《春秋》、《國語》和《左傳》等先秦古籍中都有關於地震的記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記錄。歷代的一些「類書」,如宋代編的《太平御覽》、清代編的《古今圖書集成》等,還按分類收集了不少地震資料。此外,碑文中也有歷史地震的記載。在我國3000多年的歷史資料中,記載的地震至少有近萬次,其中破壞性地震近3000次,8級以上特大地震約18次),為了果腹,不得不什麼都吃。

確實,中國經歷過一個長期的食物短缺的歷史,但是,為什麼同樣食物匱乏的印度非但不像中國那樣雜食,反而有不食豬肉或者牛肉、不可飲酒等等飲食禁忌呢?

這可能跟宗教在中國的地位有關。

自秦漢以來,宗教並沒有在中國社會生活中佔據太重要的地位,在飲食上也沒有嚴格戒律(虔誠佛教徒除外),因此中國歷史上沒有因為宗教戒律而禁止食用某種特定食物。

梁武帝戒酒肉,但並沒有具體針對某一種肉食,不像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印度教徒不吃牛肉;

唐代禁止捕殺食用鯉魚,是因為唐朝皇朝的「李」姓與「鯉」同音;

歷代禁止屠牛、吃牛肉,只是因為耕地保護,而不是像印度那樣把它視為「聖牛」;

而中國食用狗肉的歷史,早在春秋之前就開始了:

《禮記·月食》「孟秋之月……食麻與犬」。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與叔孫居於箕者,請其吠狗,弗與。及將歸,殺而與之食之」。

《楚辭·大招》「醢豚苦狗,膾苴專只」。

《鹽鐵論·散不足》「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僥(舞)象。中者南居當路,水上雲台,屠殺羊狗,鼓瑟吹笙。貧者雞豕五芳,衛保散臘,傾蓋社場。」

如今的狗肉館也不少,只是受動物保護思潮的影響,才開始有組織反對吃狗肉。

所以,中國人飲食方面什麼都吃無所禁忌是因為世俗政治主導的社會秩序遠遠高於社會的宗教信仰,人們無須擔心觸犯戒律。至於南方人「更甚」,大概是氣候差異,南方物產相對來說更加豐富吧!


重慶屬於西南片區吧,好像可以答一發

為了生活,可以吃的就都吃了,木有辦法好吧,然後發展成各地特色美食的也不在少數啊

比如重慶火鍋裡面比較特色的幾個菜:

黃喉,鴨腸,牙梗,毛肚,鴨菌(鴨胗)

外地朋友來,讓我們點當地吃火鍋才會點的東西,然後我們點了以上東西,都沒聽說,或者知道什麼部位都不敢動筷子的朋友大有人在啊(ノ`⊿′)ノ

然後繼續涮羊肉,牛肉,丸子,我特么的吃丸子吃夠了好嗎?(`⌒′メ)

我他么的自己都快變丸子了好嗎(。?`ω′?)

以上說的那些菜品,都是內臟一類,聽人說最開始也沒人吃,被扔到碼頭邊的,那些碼頭農夫本來沒什麼吃的,看到扔了又可惜,撿了回來,火鍋煮上,為了去腥,加大量辣雞花椒,結果發現意外的美味,然後打開了新世界大門

然而同為火鍋,成都這邊不管從麻還是辣方面,都沒重慶火鍋口味重。

一方面是飲食偏好問題,另一方面重慶火鍋也是保留了最初大量辣雞花椒去腥這個最基本的需求吧


有冒險精神


中國人經歷了太多饑荒和戰亂,導致大家什麼都吃過了,然後發現~這個好吃~ 這個這樣做不好吃,但是那樣做就好吃……

現在的大吃貨國說起來其實也蠻心酸的


不挑食 是每個中國孩子能得到的最高褒獎


自古以來廣東人就喜歡「食野味」。

嶺南地區自古以來蠻荒偏僻,中原地區受貶謫的官員大都被流放到了這個「瘴癘之地」。因為五嶺的阻隔,嶺南地區的氣候和江南水鄉迥然不同,這裡丘壑重疊,高溫多雨,森林茂密,蚊蠅群舞,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但這種野蠻氣候和複雜的地形恰恰有利於植被和野生動物的生長。

約在一萬年前,嶺南和中原的動物群落非常相似。秦漢以後,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不斷開發,野生動物活動的地盤一天天縮小,嶺南地區成了野生動物的避難所之一。

考古發現,廣東人先民早就養成雜食的習慣了。在距今一萬四千多年前的廣東陽春獨石仔遺址中,就有犀牛、黑熊、雲豹、巨猿、水牛、水鹿、水獺、豪豬、鼠類、小靈貓、金貓、麝香貓、果子狸、獼猴等陸地動物的骸骨,也有鯉魚、蚌、蜆、螺等水產品的化石。

可見當時的先民就有食用野味的習慣,這種傳統與粵菜選料廣博的風格有著深厚的淵源。

唐宋年間的文獻記載了珠江三角洲和東江一帶不時有象群、虎豹、猿猴、孔雀等野生動物的出現。蛇、狸、野禽等易於捕食的小型動物就更不用說了。

「辛苦搵嚟自在食」

廣東人什麼都吃,一部分原因是什麼都產,但不是全部原因。同屬南蠻地區的廣西、貴州,也常吃珍奇野味,但並沒有像廣東人那樣馳名全國。這恐怕要與廣東獨特的文化相關。

  • 羊城自古繁華,獨特的市井文化孕育了獨特的飲食文化 / Wikipedia

飲食文化之發達,離不開繁榮的市井文化。自秦漢始,廣州就是商業重鎮。在唐代,即使是都城長安也有宵禁,而廣州卻有夜市,常常開放至雞鳴時分。唐代詩人張籍有詩云,「蠻聲喧夜市,海色浸潮台」,足見廣州的市井文化之發達。那時候,廣東的飲食就因為奇特而馳名北地了,被稱為「南食」或「南烹」。

廣東人重視吃食從他們對女性的要求上能看出來。在唐代,粵人對好女人的定義,不像中原地區,要「以針縷織紡為功」,而是「躬庖廚勤刀機」,也就是善烹飪水產,水蛇、黃鱔之類。可見,吃不只是近現代廣東人的標籤,而是貫穿廣東人DNA的一項傳統。

  • 玉帶濠早已被掩埋,現在只留下一條街供人追憶 / http://ugo.cn

明清時期,廣東成了海禁政策的漏網之魚,和西方國家的商業往來甚密,外貿得天獨厚,因此富賈雲集。時人稱,廣州玉帶濠「過於秦淮數倍」,要知道,明代的南京秦淮河,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上海陸家嘴。

而19世紀,西人扣關之後,廣東更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成了全國最發達的地區。「辛苦搵嚟自在食」,發達之後的廣東,對吃依然最上心。19世紀中後葉,全國大部分人尚沒有睜眼看世界的情況下,廣東就出現了本土西餐「番菜館」。而後這些番菜館開到了北京上海等地。

民國以來,廣州工商業發展迅速,自由職業者、手工業者、僱傭工人等工商階層則聚集在茶樓,一邊「嘆茶」,一邊洽談生意,嘮叨家常,成為茶樓的主力軍。

即使是1949年之後的鬥爭年代,廣東人依然忘不了吃,政府常常拿粵地的奇珍野味款待來客,與中國其他地區如火如荼的政治鬥爭形成鮮明對比。

  • 19世紀初的廣州港口,過不了多久,廣州就有西洋餐館了 / Wikipedia

本文首發於【浪潮工作室】(微信ID:WelleStudio163),歡迎搜索關注,獲取全文,了解更多廣東人什麼都吃的真正原因!


我覺得是這樣的,廣大南方地區開發得晚,糧食供應一直都上不去,沒有多餘的糧食用來進行肉蛋轉化,只能通過容易獲得的昆蟲,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獲取蛋白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殊的飲食習慣。越往熱帶東南亞那些地方去,吃昆蟲,吃蛇,吃老鼠的風氣越盛行,都是一樣的道理。

歸根結底,都是歷史和自然環境的選擇。


餓了什麼都敢吃,饞了什麼都想吃。

一個是生存壓力在頭,一個是酒足飯飽在後,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了,階層一高一低,歷史一治一亂,幾千年都這麼過來的,到現在,大家雖然吃飽了飯,但這點特性也沒什麼太大變化,存在的還是存在。

從這方面看,我覺得咱國家比較意思的菜之一就是「叫化雞」了~


廣東人什麼都吃,請告訴我,你們是從哪裡聽說的!!!這幾年一直接觸外省人都不外乎問我,「你們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實在聽煩了

現在鄭重回答,廣東人吃飯有煲仔飯,人頭飯,麵包有老婆餅,老公餅,盲公餅,早餐有油炸鬼,不說了,就這樣,還有,我們喜歡吃新鮮的,不新鮮會罵爹


你班七頭系唔系又想搞野?


我是廣州人,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煲仔飯。


不不不,廣東人並不是什麼都吃,至少清真不吃


要不你以為咱們是怎麼養活15億人的??


廣東人吃福建人???


「廣東人啥都吃」、「河南人都偷井蓋」、「東北都是黑社會」……和「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有區別么

所以提問者應該改一下提問:

中國人真的什麼都想吃么,什麼都敢吃么,而且據傳南方人尤其廣東人更甚,是真的么


這是地方傳統!是傳統習慣!

我是廣西人,小時候吃過很多野生動物和各種蟲子~(具體是什麼就不好說了)

如果說以前是窮,物資貧乏,有什麼都吃。

現在有錢物資也豐富了,這邊的人也千方百計弄野味來吃……有些吃絕種,有些成了養殖品種,有些是保護動物。

每逢過年過節,需求極為旺盛!

我同你講哦,蛇湯超好喝(≧▽≦)


北方貧瘠,除了土豆大白菜沒其他東西吃,所以被南方人豐富的食物鏈嚇到了?


眾生平等

只要有蛋白質,有維生素,都可以吃。


推薦閱讀:

不愛吃香菜的人吃到香菜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為什麼感覺現在的食物遠沒以前好吃?
中國的麵包和外國麵包有什麼區別?哪一種比較好吃?
為什麼速食麵沒吃時聞起來香,吃完後再聞就反胃?

TAG:食物 | 飲食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