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笑傲江湖的結尾?

「盈盈道:「那日我爹爹來到朝陽峰上,這廝便來奉承獻媚,說道得了《辟邪劍法》的劍譜,前來獻給爹爹。爹爹問他有何用意,他說想當日月教的一名長老。爹爹沒空跟他多說,叫人將他看管起來。後來爹爹逝世,大伙兒忙成一團,誰也沒去理他,將他帶到了黑木岸。過了十幾天,我才想起這件事來,叫他來一加盤問,卻原來他自練『辟邪劍法』不得其法,竟自己將一身武功盡數廢了。這人是害你六師弟的兇手,而你六師弟生平愛猴,因此我叫人覓了兩隻大馬猴來,跟他鎖在一起,放在華山之上。」說著伸手過去,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說著嫣然一笑,嬌柔無限。」全文最後提到大馬猴,是什麼用意?


謝邀。

笑傲江湖的結尾,是金庸的浪漫情懷在作祟——金庸小說一直分為明暗兩個系統,明著讀幾乎都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已經到來;暗地裡則是邪惡肆無忌憚,黑暗席捲大地。

在朝陽峰頂,任我行設想的是什麼?是要假攻恆山,再對武當圍點打援,最後一舉傾覆少林與武當——這種種計劃十分周詳完備,而方證、沖虛、令狐沖們想到的應對方法呢?很小兒科:在恆山埋炸藥,簡直幼稚到家了。

恆山、少林、武當等一舉被蕩平,本該是笑傲江湖的最真實結尾。

可惜此時左冷禪已死,否則他應能看破任我行的計謀。那麼他會如何出招呢?也許他會以恆山為餌,不派人去救,反在路上設伏,甚至趁著日月教主力盡出之際派人偷襲黑木崖。

令狐沖不願當政治人物,不願意妥協又不能不妥協,所以他喪失了自由;任盈盈是政治人物,有得有失,所以喪失權柄得到令狐沖。令狐沖與任盈盈退隱江湖只是作者的浪漫,沒有人能真正的笑傲江湖。


聯繫當時金庸先生寫下笑傲江湖的時代背景,這一結尾無疑是金庸先生對當時時局的美好期盼。即讓政治鬥爭遠離生活,尋回寧靜安詳。


作為笑傲江湖死忠粉,在我眼裡的結局就是:任我行重新掌權,然而手段之梟厲,比楊蓮亭執教期間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不認為是東方不敗的責任,因為東方不敗當時一心只想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小女人了,教務已經完全交給楊蓮亭處理),且沒有任何人可以牽制他;而五嶽劍派經過封禪台及華山後洞那場屠戮後已明顯式微,令狐沖獨立支撐恆山一派,縱有少林武當在背後撐腰,也不得不滿山埋下炸藥,只等著和任我行同歸於盡,其時間滿紙山雨欲來之勢,呼之欲出,正邪之戰一觸即發。。。正發愁作者要怎麼寫下去,此役是否會如血戰光明頂、浴血襄陽城般精彩出奇而又不失蕩氣迴腸,正擔憂男女主人公將成亡命鴛鴦,有情人是否還有機會成眷屬之時。。。突然,任我行呼啦一下,死了!任小姐呼啦一下,接班!然後一行人既遮遮掩掩又浩浩蕩蕩,上恆山交換了信息,和解!時間一晃三年後,鼓樂齊鳴結婚了,雙雙歸隱之際,還不忘交代一下害令狐沖病貓了半本書的吸星大法是如何化解,交代一下小師妹託付的林平之今後歸屬,再交代一下害死陸猴兒的勞德諾如今現狀(大馬猴不過是一種常見的雙關寫作技巧,前呼應陸猴兒愛猴,後調侃令狐沖不羈,從而再引出全書主旨——自由而不得——但引得不好所以新修版又對此增加了許多新的看法,但仍然充滿了矛盾的心理,因此並沒有太太太太大深意)。。。這樣的結尾鋪排方式,如果放在今天,我相信讀者們一定會紛紛吐槽——作者把劇情鋪太大,寫崩了,想不出合適的結局,又捨不得be,所以強行讓大boss心梗而死,強行he結束?

但是無論換了誰,笑傲江湖的結局都不好寫,畢竟這本小說的寓言性太強,大家都懂的,除了強行寫死boss,還有什麼辦法能讓主人公從故事的洪流中全身而退嗎???沒有。

所以這是現實的諷刺,也是現實的無奈。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心中的理想,但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實現,唯有想像中身不由己的歸隱。


"馬猴"只是一處雙關,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用意,無非是借喻令狐沖油嘴滑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點,當然可能也順便黑了一下令狐沖的大長臉……

題主引用的結尾取自三聯版,全書以盈盈"嬌柔無限"的一笑作為收束,算是比較團圓的結局。

有不少人吐槽任我行暴斃是劇情的硬傷。的確,在矛盾達到頂峰時,冷不丁給關鍵人物發了便當,強行化解衝突,確實有些類似《天龍八部》的機械降神,藏經閣的掃地僧出場之前,沒有任何鋪墊,一出手就消弭了國讎家恨,太bug了……

但是,《笑傲》里任我行之死的突兀,並不能歸咎於作者挖坑太深、強行補完。《笑傲》是一部政治寓言,任我行也是一名政治人物,而"暴斃"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也算是一種"常規死法"。歷史上,在事業巔峰倒下的人物不勝枚舉,鐵蹄踏遍歐亞的蒙古大汗蒙哥,釣魚城下一命嗚呼,手握八旗鐵騎的皇太極還沒等入主中原就提前和努爾哈赤在陰曹地府匯合了。

"暴斃"恰好反應了命運的不可控性,任我行自嘲"人越老,心反而越熱",但再熱的心也對抗不了命運,用"暴斃"給鐵腕人物收場,這恰恰體現金庸對權力追逐者一貫的鄙夷態度。想必,任我行的結局,在作者謀劃之初就已經確定。

更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在新修版的《笑傲》結尾處加了一段"虎頭蛇尾"的內心獨白。

令狐沖一生但求逍遙自在,笑傲江湖,自與盈盈結縭,雖償了平生之願,喜樂無已,但不免受到嬌妻溫柔的管束,真要逍遙自在,無所拘束,卻做不到了。突然之間,心中響起了《笑傲江湖之曲》的曲調,忽想:「我奏這曲子,要高便高,要低便低,只有自己一個人奏琴,才可自由自在,然如和盈盈合奏,便須依照譜子奏曲,不能任意放縱,她高我也高,她低我也低,這才說得上和諧合拍。佛家講求『涅槃』,首先得做到無欲無求,這才能無拘無束。但人生在世,要吃飯,要穿衣,要顧到別人,豈能當真無欲無求?涅槃是『無為境界』,我們做人是『有為境界』。在有為境界中,只要沒有不當的欲求,就不會受不當的束縛,那便是逍遙自在了。」

很多人覺得前面的內容破壞了原有結尾的意境,是畫蛇添足的敗筆。我覺得不然,新修版是金庸在歲月磨礪下反思而生的改進,更加現實和真切。

人是物質的,要吃飯要穿衣,有家庭有羈絆,心中有了牽掛和顧慮,必然不會自由。令狐沖無父無母、孑然一身,刀頭舔血、浪蕩江湖當然無妨,但如果他也有家人呢?

幹革命必須要有犧牲一切的覺悟,擔心這個、想念那個是難以成事的,可這談何容易!約束是絕對的、普遍的,自由是相對的、個別的。完全的遺世獨立、笑傲江湖根本無法實現,脫離了江湖哪還有笑傲可言?

金庸在晚年深刻認識到現實的物質性,自覺"笑傲江湖"未免過於理想,便在結尾處加上了"在有為境界中,只要沒有不當的欲求,就不會受不當的束縛,那便是逍遙自在了"這樣的結束語。

這不就是《論語》里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嗎……新的結尾沒有原來的洒脫飄逸,但更加現實深刻,只是說得過於直白,不能滿足一眾青年的意淫需要了……


正確結尾可能是:任我行即使控制了各位長老,讓年輕教兄山呼萬歲,但仍戰勝不了客觀規律——

往好了說,戰勝不了官僚集團的權力需要,長老們固然不敢反抗,但官僚集團將會逐漸以消極怠工非暴力不合作。往壞了說,戰勝不了絕對權力帶來絕對腐敗,一個決策失誤就會導致滿盤皆輸,教眾的生存發展需要終將拋棄他。

等他死了,新任教主會高舉他的旗幟走和他完全相反的路。而在未來的漫長歲月中,一旦人們對現實不滿,聖明的任教主就會被重新造神,無限歪曲或者無限美化,成為活著的祖宗。

但是,《笑傲江湖》寫在六十年代呀。


結局應該是任我行掛了,向問天過幾月也完了,四大長老被干,起先被打壓的派別上台,與中原武林和解;令狐沖推進幫派改革,與神教雖然不至於勢不兩立,但也涇渭分明,然令好景不長,沒幾年也死了,繼承人誘騙到大寶之位,與嵩山派勾勾搭搭;在後頭,日月神教一改封閉姿態,主動從外交經濟方面與中原武林各種往來,異軍突起,中原武林無不服氣,雖無盟主之名,已然盟主之態了。。。。


光從小說角度來看,我覺得這個結局非常兒戲。

任我行心中的算盤打的不錯,但既然提前交代了心中所想,後面多半有重大變故,本來有著重大期待,但萬萬沒想到變故居然是埋炸藥、玩猴子、任盈盈隱瞞身份上山這類事情,和任我行所想的大計完全不是同一個層面。

先說埋炸藥,細節方面寫的到不錯,很刺激,很緊張,問題是這個情節和整部笑傲江湖相比就顯得過於唐突了,這些大智大慧的大統領,被逼的玩這一手?回想他前面寫的岳不群和左冷禪那麼多年來鬥智斗勇,最後達成目的精彩程度來說簡直像換了個人的思路。

玩猴就不用說了,文字描述雖然不多,可腦洞比較大,兒戲印象深刻,放現在也就是網路小說水平。

任盈盈坐轎子上山隱瞞身份,雖然故事結尾通過桃谷六仙把這事自圓其說了,但還是覺得沒有必要。


《笑傲江湖》前面的寫法有著典型的浪漫主義——正邪不兩立,師父嚴格但對徒弟們都很關愛,師母更是慈愛,師兄弟們和和睦睦,有吵有鬧且講究秩序。。。

到了書的中間,寫法又現實地令人寒心和齒冷——師門二師兄是卧底,偽君子暗地裡玩弄權術,真小人陰險狡詐地令人髮指,復仇的人日夜懷著鬼胎,行事詭秘。。。

到了最後,各個勢力劍拔弩張的時候,東方不敗,岳不群,任我行等等居然全都極富戲劇性地死了,這種安排可以說比開頭還浪漫主義。

都說岳不群偽君子的形象刻畫得好,但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嶽不群這種涵養極高的人真的會淪落到小說最後那個模樣么?像左冷禪這種機心與才智都高的離譜的人會輕易失敗么?等等。總之,小說的最後部分充滿了巧合與浪漫。但是莫得法子——武俠小說就是浪漫的小說,最後岳不群或者左冷禪或者任我行贏了的話,那就不是武俠小說了,那就是歷史或者社會小說了,武俠小說本就是成人世界的童話。

當然了,金庸最後終於還是寫出了《鹿鼎記》這樣真真的現實的小說。——這個想法恐怕在構思《笑傲江湖》結尾的時候就冒出來了。

而《笑傲江湖》之所以有那樣浪漫美好的結局,是金庸的美好期想,也是金庸對令狐沖的喜愛吧。

對了,「笑傲江湖」中的「傲」都說是令狐沖,但小師妹說過一段話——「除了俠氣,你和小林子都傲得緊。」

只有在武俠的浪漫世界中,令狐沖才能笑傲江湖,現實中,傲的人只會是林平之那樣。


當初CCTV拍笑傲江湖,最後的結局是武俠片中常見的套路,正邪大戰,任我行被岳不群打死了,任盈盈也被打得爬不起來(盈盈的水平估計在一流高手手下走不了幾個回合捶地),向問天也快被岳不群打死了,記得是被砍掉了胳膊,令狐沖終於忍不住了,衝上去扶住了向問天,然後和岳不群幹了起來。向問天誇他好兄弟。

眼睜睜看著准岳父和把兄弟女朋友被打死/打半死,就這還好兄弟吶?!就這樣女朋友還不和他分手????

總之,令狐沖使出了吸星大法,把岳不群幹掉了,當時拍攝的時候用著吹風機對著巍子猛吹,演員很痛苦的,臉都吹變形了。

然後令狐沖把岳不群掄牆上,恆山派眾弟子扔出劍把他釘在上面,薅都薅不下來。手動拜拜。

當然,這只是這一版笑傲江湖的眾多改動之一。

當時劇組說老金的原結局影視化起來太平淡了,觀眾通常的心理,最後都想看正邪大戰,想看全劇的高潮,你前面都把弓弦絞得那麼緊,萬箭待發了,觀眾都聽到弓弦不堪重負的吱吱呀呀的聲音了,就等著嗖的一聲射出去,箭如飛蝗,篤篤篤篤篤釘在門板上,就像電影英雄最後射殺無名一樣。

結果,弓弦忽然嘎嘣一聲斷了,觀眾豈不是要被閃斷腰?沒個高潮大家不滿足,所以噼里啪啦一通亂打。

這是常見的通俗的套路,恰恰說明了原著的結尾是不常見的,不通俗的吧。相比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原著的結尾的,不覺得是爛尾。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回味無窮呀。~(≧▽≦)/~


可能是化用《紅樓夢》典故。

女兒愁,繡房攛出個大馬猴。

婚後的生活,只怕還有任盈盈發愁的。


現實是任我行按照原計劃把包括令狐沖在內的一干人都殺了,然後任盈盈瘋了。

就好了。


用現在的話來說,可以算是所謂的「爛尾」

任我行猝死,男女主突然可以在一起,然後交代一切,完結撒花。

但是這個爛尾反而真的給人一種金庸先生就是想以此來暗喻政治的感覺。


謝謝邀請。

讀了這個問題。分兩頭說。

一是問題結尾所問:「全文最後提到大馬猴,是什麼用意?」

作者借任盈盈的口說明,大馬猴是她拿來懲罰勞德諾的,因為陸大有生前愛猴,所以大馬猴與勞捆綁,有點陸大有陰魂不散追索勞的意思。(這裡也能看出任是厲害角色,不然也想不出如此報復手段,很多讀者忽視了任的殺伐決斷,其實是典型的「魔女」)。

然後任盈盈借「大馬猴」,一語雙關,表達終生與令狐沖不離不棄的愛意。眼看勞慘兮兮離開,然後聽著任「嬌柔無限」來這麼一句,華山路頂上,陰風陣陣,也只有令狐沖消受得起哦。

二是「如何評價笑傲江湖的結尾」?

這裡有個問題,到底笑傲江湖結尾於何處?

其實,真正的結尾就是令狐沖華山上抗拒加入日月神教。第四十回「曲諧」更多是安慰而已。對一部寓言小說來說,這個寓言合理的結尾就是令狐沖保持名節,但付出生命與愛情的代價。就如襄陽城破,郭黃殉國,不可能有第二個結果。這是求仁得仁,順理成章。

只不過,金庸以如椽巨筆,將反轉寫得趣味盎然,以至於讓人樂意接受這世外桃源一般的完美結尾。

所以,這個結尾,就閱讀體驗而言,當然甘之如飴。但從小說本身而言,反而是妥協了。《天龍八部》之所以境界更勝一籌,就因為蕭峰將箭頭刺入心臟,讓我們和段譽、虛竹一樣,魂飛魄散!

作者敢不敢對筆下人物更決絕一點,有時候決定了作品是精彩,還是超卓。


結局是全書的敗筆。以一人之死終結整個江湖的動蕩,讓男主帶著老婆「笑傲江湖」,這種想法太不合理,太牽強。

真正的「笑傲」應該是看淡生死、權利,不是偷閑於世。江湖若無風雨,何堪江湖二字。自應當,雖知江湖險惡,卻只憑丹心一片,笑看眾相,傲處其中。


從文學角度上來看感覺是挺失望的,結尾和全書之前的基調完全不符。因為前面都寫得很真,把江湖恩怨人心險惡揭露得太過赤裸裸血淋淋,所以結尾的地方加入了羅曼蒂克式的空想元素。金庸的許多小說都是這樣,如果男主人公比較凄苦,那就在結尾處留有希望,算是給讀者留一縷陽光,也留下思考的空間,不然整本書太過苦大仇深了。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是連城訣。值得一提的是連城訣和笑傲江湖都創作於神鵰俠侶之後,我覺得也可能是收到了神鵰俠侶的影響,神鵰俠侶本來叫天殘地缺,最後的結局是全都死光光,後來讀者不幹了,迫於壓力改成了現在的大圓滿結局。大概老爺子想著與其被讀者威脅,不如就大家高高興興算了。


金庸武俠小說的高潮,幾乎都不在小說的最後一章吧,情節的高潮部分一般都是結尾之前的三四五章,後面高潮情節結束,然後人物收尾,說說歸宿就戛然而止,這算是金庸小說的套路了,人物的結尾都是和人物性格有關的。

看完所有回答,覺得大多數答案都是過度解讀了,當年武俠小說並沒有後世的評價那麼高,金庸寫武俠,縱有含義,但更多的就是為了連載,寫完一個故事休息一段時間,起筆下一個故事而已。


謝邀。

不算爛尾。一路奇峰迭起,最後眼前一空,再無山峰,到平原了,那麼只能下山了。

生活也是如此,那會處處是奇峰?


《笑傲江湖》沒有交代朝代,書中也不曾有過與國勢興衰有關的文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笑》的重點都集中在了個體層面上的&<人性&>。不管是各門派間爭權逐利,各門派內暗流涌動,都可以歸因於個體層面上的慾望、行為。每一個個體間環環相扣,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

有人說,《笑》的主題是[政治鬥爭,奪權逐利],誠然,書中種種爭權奪名,互相殘殺的場景都將權力帶來的腐化,混亂展示地淋漓盡致。但我認為,《笑》所倚重主線背後應有一條暗線,是對每個個體的人性中的自由的探究。

《笑》中不乏不問世事,退隱江湖,嚮往自由的隱士。

一類是被迫歸隱如風清揚,劉曲二人,以及隱居陋巷的任盈盈等人,他們並沒有洒脫不羈的特質。但卻為遠離權力更迭,江湖紛爭而避世,當然,他們最後都不免又被牽扯進江湖裡來,終難逃脫。

一類是丹青生,向問天等,他們本就不羈而嚮往自由,但卻心甘情願的入世,甚至直接參与到權力紛爭中,這或許是一部分人的真實狀態。

最後一類,是令狐沖,他既嚮往自由逍遙,又不願入世,更不願被束縛,在全書的大部分章節中,他都做到了自在逍遙,他克服了千險萬難,渡過了門派紛爭,但到最後,仍不免像只被「扣住」的大馬猴一樣失去部分的自由。[盈盈的愛情得到圓滿,她是心滿意足的,令狐沖的自由卻又被鎖住了](出自金庸先生後記)

結尾處的描寫,或許是為了探究[自由]的深層意義,喚起讀者對自由的思考。真正意義上自由不羈的隱士,或許本不存在,但人們仍有機會去追尋一種在世間相對意義上的自由,它同樣可貴。

人的偉大在於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


我覺的這個結尾特別有古龍小說的風格


勞德諾的下場是左冷禪和岳不群台下暗鬥的最終註腳。要知道武功低微的林平之也練成了辟邪劍法可以秒殺余滄海,何況武功高得多的勞德諾,所以不是不得其法,而是他拿到的偽辟邪劍法就是岳不群對付左冷禪的武器,就是要讓左走火入魔自廢武功,勞德諾只是個添頭。這裡就要提到少林寺中嶽不群與令狐沖那場比劍,岳不群敗後一腳踢飛令狐沖,自己腿也斷了。實際上這是在作秀給左看,可能岳給左的辟邪劍譜修鍊過程中某階段內力越練越弱,為了不讓左起疑心,岳通過斷腿向左展示你沒練錯,我內功也一樣不行了。不要笑,吸星大法也有同樣自廢武功的法門。而左也是天才,如同歐陽鋒逆練九陰真經一般,左錯練辟邪劍法,竟也練成了。勞德諾沒這麼高的修為,只能成為廢人。

接下去就引出笑傲江湖中的一個公案:二定是誰所殺?書中其實並未明言,只是令狐沖聽到恆山尼姑說是岳所為,不管你信不信,他反正是信了。但實際上定閑不提誰是兇手恰恰證明岳不群並非兇手。岳不群和令狐沖二次比劍,可以看到在岳先手情況下令狐沖只能採用兩敗俱傷的打法才扳回局面。如果是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呢?豈不是秒殺?定閑素知令狐沖敬重岳不群,如果是岳不群用辟邪劍法殺她,她會因為擔心令狐沖難過而不發出警告?拜託定閑可不是瓊瑤言情小說的女主。而如果兇手是左冷禪那就可以理解了,恆山嵩山之間已是死仇,而令狐衝殺了許多嵩山派的人,不管他做不做恆山掌門,跟左冷禪也已勢同水火,那麼定閑說不說左是兇手其實都無所謂,最要緊是要趁這一口氣敲定接班人的位置。那麼岳不群是兇手這個謠言是怎麼出籠的呢?當然是有人在暗中運作,這個人就是任盈盈。嵩山上令狐沖為了岳靈珊不惜自傷,兩人舊情難忘的場面都被她看在眼裡。而且五嶽劍派變成五嶽派,兩人又成了同門。任盈盈畢竟預料不到後來林平之會辣手殺妻,為了保衛愛情,只有在兩人中間製造障礙,而殺師之仇可以說足夠了。所以封禪台上令狐沖這個用劍的大行家都沒看出岳不群用的是辟邪劍法,一幫武功見識都極低微的小尼姑卻突然認定岳是兇手,這裡面如果不是任盈盈這個她們心中未來的掌門夫人在傳話,怎麼可能會這麼大轉折,任盈盈的做法也很聰明,如果對令狐沖說這話,居心很可能被令狐沖看破,令狐沖面對她的時候並不傻,還很有小聰明。跟恆山尼姑說的效果最好,肯定遲早會傳到令狐沖那裡。於是岳不群莫名其妙的背了鍋,可謂是金庸書中最冤的反派了,實際上在我分析下來,岳其實根本不是反派,這要另文再說了。


推薦閱讀:

如果金庸要給笑傲江湖岳不群一個善終的結局應該怎麼寫?
國產武俠網遊《劍網三》《九陰真經》《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里有哪些所謂的武俠元素?
不戒和尚的武功在笑傲江湖裡面算什麼級別?
如何評價陳曉在笑傲江湖中的演技?
如何看待《笑傲江湖》中劉正風和曲洋的偉大友誼?以及他們的死?

TAG:金庸 | 金庸小說 | 笑傲江湖書籍 |